高校思政教育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思政教育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范文1

关键词:思政课程 高校 改革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作为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政培养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其实效性作为评价思政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最终归宿。高校思政课程肩负着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同时也为大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积极促进作用。但就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实效性来看并不乐观,其中存在较大的缺陷,因此改革我国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1.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现状

笔者作为一名高等院校的思政教师,通过对自己平时教学情况以及将与业界同行进行交流中所得之的情况进行总结,针对目前思政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如下几条总结:

1.1课堂教学质量差

目前高校思政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均是通过传统的口头教学模式进行授课,整堂课程均是教师在台上讲,即使是一些条件较好的高等院校,有充分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但教师也是将PPT打开,整堂课还是自己在讲,PPT始终是哪一张,貌似是作为背景资料展示,可见高校许多思政教师不愿进行改革,思维老套,跟不上时代进步,这样的枯燥无味课堂教学模式完全不能适应目前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此导致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聊天等等。

1.2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程主要是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四门必修课程组成。虽然这四门必修课程虽然在在内容比较齐全,但总体而言显得比较繁杂,尤其是对于一些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要较好的掌握这四门课程的学习是相当有困难的,特别是《基本原理概论》。由于难度大,内容广,因此让很多学生都不能较好掌握这几门课程,从而引起学生对这几门课程的反感,因此逃课率较高。

1.3实践知识极端欠缺

虽然思政课程作为一门理论课程,但由于其教学实效性能深刻影响人各项品质的形成,因此其又存在较强的实践性,只是一般人不会注意到这点。这也是目前思政课成注意是课堂教学为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各高校思政课程均是安排课堂教学,基本不会涉及到实践,课堂绝大部分都是采取教师灌输式的教学,因此课堂难免会枯燥无味,学生也会因此而厌烦这门课程,从而导致思政课成为高校逃课率最高、学生睡觉率最高的课程。

1.4整体对思政课程不够重视

目前高校对思政课程的不重视主要体现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方面。首先在学生层面,对于考研的学生可能要好点,因为他们这门课程会影响到他们能否继续深造,但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努力也只是体现在对理论知识的重视上;而那些不考研的学生则对这门课程较为放松,最终目的只是为了学分,当教师不点名时,则能逃就逃。在教师层面,由于思政课程作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因此思政教师也是全校最忙碌的老师且每个班级所讲述的知识都是一样的,因此教师每章知识都要在不同班级重复,这样一来教师也会产生疲倦,且重复次数越多越没动力,貌似一种完成任务的感觉以求解脱的感觉。最后在学校层面而言,基本所有学校在思政课程的宣传上做的很多,在表面上看的确貌似是很重视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但在落实到教学上时,学校却表现的不够积极,在思政课上也不肯下大投入,给人一种感觉是学校将主要功夫放在思政课程的宣传上,可能这也是学校的政治需要。

2.提高我国思政课程教学质量的改革措施

2.1完善教学体系

由于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多且较为深奥,但课时安排较少,因此必会造成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或者是即使完成,但完成质量是可想而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在教学体系上进一步完善,要围绕国家制定的目标和要求并狠下功夫,充分了解现在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来展开教学。在完善新体系时,首先要突出观念性,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军费与政治相关的专业,因此在理论知识的安排上要尽可能的少,更多是贴近实际,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创新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现在很难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学生选择思政课逃课,因为老师讲的乏味,上课如同备受煎熬,这样的课程上着既是浪费学生的时间也是浪费学校的教学资源,毫无效果,笔者曾经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超过 60%的学生在思政课上大部分时间是在玩手机。因此有必要让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法,或者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

2.3创新考核机制

创新考核机制不仅包括对学生的考核机制进行创新,也包括对教师考核机制进行创新。对学生的考核机制上,应该改变传统那套以分数和到课率为评价体系,而应该以学生的思想品质表现为指标;对教师来说,其评价体系应该交给学生,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参与教学,因此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最直观的的感受,且最具有发言权。

3.结语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高校思政课程作为提升学生内在品质的主要途径,因此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团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目前高校思政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来进行弥补,因此要求高校领导层具有改革的决策魄力,来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燕爽.关于高校思政课若干问题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2010,8:41-43.

[2]赵光军,董武清.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巢湖学院学报,2009,11(4):124-128.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范文2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现代化;现状分析;实施方式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国已经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价值多元化日益明显。以自我为核心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不良倾向的蔓延,严重侵蚀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当前各个高校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不断重视与加强

2005年1月在北京隆重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首次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召开的专门会议,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全新理念,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想先导。2011年,我区召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对如何结合我区的实际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提高工作质量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很多教材在课程结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内容设置等方面表现了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工作评估方面,近些年来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门对各高校展开了深入的评估检查,高校自己也及时对各院系的德育工作情况加以评估,很多学校将德育评估工作纳入到本科教育教学的评估体系中,以评促改、以评促建,既节约了成本,又达到了效果;通过检查反思,督促整改,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3.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明显提高

为了加强工作队伍建设,有关部门和各高校开展了大量工作,采取了许多措施。中央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通过建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师资培训基地以及增列博士点硕士点、选派留学生等方式,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人才,这些专家学者现在已经走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线岗位,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大大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结构,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水平。

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日益人性化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根本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意蕴越来越丰富。关注人、了解人、发展人,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远发展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的价值指南。

三、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1.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由于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快速成长期,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且接受能力很强,因此在思想上还很不成熟,极易被西方的一些社会发展理论所迷惑。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将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渠道,坚持用发展着的来教育学生,帮助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分析和判断各种社会思潮,并在比较与认同中坚信。

2.优化校园文化宣传环境

学校应增强正确的社会思潮在主流舆论中的传播力,积极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文化是思想的载体,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文化,而文化又通过它的教育和传承功能被人们所接受和继承,从而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借助舆论的力量成为引导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思潮。因此,我们必须从优化校园环境入手,借助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成为主导整个校园文化的主流思潮,使我们的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3.关注学生需要、加强形势教育

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和成才的实惠中弘扬民族精神,在任何一个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总是受到其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的、第一位的原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而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第二位的原因,要通过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每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都希望自己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强烈的进取心往往使他们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关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每一个巨大成就,同时他们也对社会上种种不公平的现象深恶痛绝。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需要,加强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和成才的实惠中弘扬民族精神。

四、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1.要理顺“三种”关系,明确各方责任

理顺大学生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学院两级管理之间,导师、辅导员、教学秘书之间的关系,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努力探索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途径、新模式,进而对大学生党团组织机构及日常管理等情况提出明确要求,并作为评奖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从而真正把大学生的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要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大学生工作管理的人员,一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上级的有关文件,理会其精神实质,明确其目的和要求;二要详细分析学校培养点的培养条件与学校的发展情况,制定出招生、教学、学籍、学位等方面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将这些资料汇编成册,分发给各级管理人员,并进行学习;三要根据制定的执行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正,以保证制度的权威性和操作性,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 使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使研究生培养做到有章可循, 形成完整的管理脉络。完善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

3.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育人水平

首先,要加强导师的育人作用,充分发挥导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师时,要把导师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与资格审查结合起来,明确和强化导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范围和要求,将导师教书育人的成绩与效果挂钩,作为年度考核或提升职务的重要条件和考评指标。其次,要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大学生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建设一支高效精干的大学生辅导员队伍,是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的有效保证。

4.要加强党团建设,发挥好“助手”作用

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党团组织建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因此应该健全党支部领导班子,健全党员发展制度,创新党支部的活动方式,丰富党支部的活动内容,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堡垒,重要阵地。此外,还应加强党员思想作风建设,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先锋作用,在学校的各项事务中带头讲奉献、树新风、做表率。

参考文献

[1]李春.关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年(36)

[2]李佳国,王小奎.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8)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范文3

1.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长期以来在相当一部分高校管理者心目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与学术活动相对立的行政活动。二是认为高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的事情。三是认为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务虚不务实。

由于存在上述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致使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边缘化”倾向。

2.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和方法与教职工的思想变化不相适应

在新形势下,高校教职工面临着外界的种种诱惑和前所未有的工作、精神和生活压力,不可避免地引起思想意识的变化,高校教职工思想复杂化、价值多元化、身心健康恶化,近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通过研究,证明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日趋严重就是例证,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内容已不能有效解决教职工思想上的问题,亟待创新和发展。

3.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与工作任务不适应

从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构成看,大多数的工作者是其他专业人员,相当一部分人员是以担任一定职务的领导者身份出现的,而并非是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学与研究的人员,而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研究的专业工作者却又更多地类似于其他专业的教学研究人员,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少有直接的接触与联系。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队伍的构成形式,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整体素质,难以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的面临的新情况和新任务。

二、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

1.工作对象的人格复杂性

人格是在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其内涵和要求发生变化,人格内省为精神,外显为行为。作为高校教职工,无论是站在讲台的专任教师,还是在管理岗位、服务窗口的行政管理、教辅服务人员,从育人的目标来看,都是育人之师,其职业特点的要求就需要他们具备高尚的人格。由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多样性,高校教职工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高校教职工面临职称、学历、职位的压力,表现出紧张、焦虑、敏感以及现实的价值取向,教师出现多重人格、人格缺陷、人格障碍甚至人格分裂的情况。据教育部有关课题组对某省2292名教师的抽样调查发现: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5.56 %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2.工作对象的差异性

高校教工群体结构若按照职业结构划分,可以分为教学群体、管理群体、服务群体;若按照文化层次划分,可以分为高学历层次和一般学历层次。在职业结构划分中,教学群体作为高校教职工的主体构成,该群体处于相对独立的封闭环境中工作,其群体特征是松散性和独立性,其个体成员的归属感和参与意识不强,集体观念淡薄,团结协作精神缺乏,其中高层次、高学历群体有较强的优越感和成就感,文人相轻,人际关系具有较大的张力。而作为高校行政人员的管理群体则因参与学校的管理决策、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有一定的人权、事权、财权,责任意识、集体观念和参与意识较强,但却又因行政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特权思想和意识。对于高校图书资料、后勤保障等服务群体,则群体构成复杂,优越与自卑心理并重,心态矛盾。由于结构和层次的差异,其群体成员心理特点各不相同,使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差异性较大。

3.工作价值体现的传承性

从高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体现来看,一方面是通过解决高校教职工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提升其精神境界,塑造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高校根本任务是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即通过高校教职工的教育行为(显性教育)、教职工的思想(隐性教育)来传承和教育大学生,影响大学生。培养德才兼备之人,需要有德才兼备之师。高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价值最终通过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体现的,体现在传承于受教育者。

综上所述,通过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和特征的分析,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在新形势下,针对加强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必须以新观念、新思路和新措施来加以解决。

三、新时期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思考

1.对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价值的再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和社会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劳动创造价值。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和方法

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要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重点,以培育健康人格为任务,通过人性化的交流,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其一,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其二,以健康人格培育为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其三,以人性化的交流为创新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

3.建立和完善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教职工民意收集反馈机制;二是建立和完善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机制;三是构建高校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范文4

关键词: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高校贫困生群体思想特点

贫困生群体大多来自山区、农村,城市低收入家庭,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大学生中贫困生的比例已近30 %,特困生比例为10 %-15 %,贫困生人数达到300 万”[1]。对贫困生群体而言,他们多因贫困而在自我认知上形成自卑,焦虑心理,如“据有关资料显示, 有 60%的贫困生感到羞愧难当;22.5%的贫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2]。他们也容易产生敏感、焦虑的负面情绪,遇事易悲观或退缩。在人际交往上,贫困生群体较自闭,不善于与人交往,他们内心孤寂但也渴望交往,也常因交往障碍而陷于抑郁,消沉。这主要是他们缺乏正确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偏低,这都不利于他们在校正常学习,生活,交往。

二、高校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问题

第一,重物质轻精神。近年来,高校基本都形成了奖、助、贷、勤、补等资助体系,这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群体生活压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重经济资助轻思想教育,“更多的是给予贫困生物质上的帮助, 而对贫困生思想、心理变化及精神需求等方面的帮扶工作相对较少” [3],从而导致贫困生群体易产生思想问题。如不注重贫困生群体心理援助,造成他们心理负担较重;对于贫困生群体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重视不够,导致他们易产生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等不良思想。

第二,教育方法途径单一。当前,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途径较为单调。一是不够深入了解贫困生群体,和他们情感交流互动较少。二是过于关注他们生活困难,而忽视其思想及心理疏导,而恶性突发事件常由后者引起。三是习惯于教条式的理论说服,而对其他教育途径如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如微博,微信平台等运用^少。

第三,针对性教育不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视贫困生群体和其他学生的差异及层次性区别,不注重对不同类别,不同群体学生因材施教,导致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不足, 不能很好的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三、对策研究

一是将经济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相结合。针对高校轻视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要特别注重贫困生群体思想及心理问题。为此,思政工作者要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及完善人格的功能,采取各种措施对贫困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如开展励志成才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格教育,这有助于完善他们的人格,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解决他们的思想及心理困惑。

二是充分发挥两课对贫困生群体三观教育功能。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对贫困生群体进行三观教育的主渠道。为此,思政工作者,要重视“两课”教学对于贫困生群体三观教育的重要作用,这都有助于贫困生群体正确看待贫困和人生的顺逆境,也有助于引导他们克服消极及自闭思想,从而树立自强,自尊,自信的优良品质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是重视贫困生群体思想动态及心理健康。要重视贫困生群体思想及心理问题,为此,思政工作者在平时要多开展问卷调查、谈心谈话、走访调研等活动,要充分信息员,QQ、微信,心理求助热线或邮箱等多渠道搜集贫困生群体思想及心理问题,努力构建贫困生家思想,学习、生活,交往,心理等动态信息跟踪数据库,在平时除做好物质帮扶外,要多引导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及公益活动, 这样有助于他们融入集体生活,更好的学会和别人共处,也有助于他们找到归属感, 安全感。此外,也可举办一些心理讲座,注重在校园网站,橱窗、展板等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这样也有助于教会他们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从而维护好身心健康。

四是既要严格教育,又要关心爱护。首先,贫困生群体常因贫困问题产生不良思想,如有的不愿主动与人交往, 生活较为封闭,思想较为颓废。有的因贫困而思想狭隘,对同学充满反感。有的申报资助时弄虚作假,有不劳而获或投机取巧思想, 针对这些不良思想,思政工作者一定要严格批评教育。其次,贫困生属于弱势群体,要积极营造关爱贫困生舆论氛围,多开展帮困助困活动。再次,要多鼓励贫困生和非贫困生交流,要多深入贫困生中去,主动了解他们的难题,注重生活上排忧解难,心理上嘘寒问暖, 这样才能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师生的关爱,也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爱国.高校贫困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探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5(10).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范文5

关键词: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评价

作者简介:唐土红(1976-),男,湖南临武人,长沙理工大学学院原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陈兰(1987-),女,湖南常德人,长沙理工大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湘教通[2010]243号)、长沙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G1010z)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077-02

一、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学模式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对教学过程中诸要素和活动进行逻辑组合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活动程序及方法的策略体系。教学模式的内在结构由五个部分构成:教学思想或者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这五个部分(要素)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相互支撑,教学模式就是由这五个部分有规律的联系而组成的动态有机系统。[1]

1.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是教学模式构成的思想基础和出发点,教学模式是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学思想或理念起主导和统率作用,它决定着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模式就是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念的反映,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相应地形成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教学思想或理论是构成教学模式的关键,因而也是教学改革或创新出发点和前提。

2.教学目标

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它在整个教学模式的内在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体现着一定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决定着教学活动程序及方法,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一定的教学目标,都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服务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往往有不同的教学模式。

3.教学条件

是指教学活动顺利展开所依赖的各种环境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时间等。其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条件中的基本要素,也是整个教学系统中的主体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素质和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实施效果,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态度、方法也直接影响到教学模式的成败。

4.教学策略

指在教学活动中,为了特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的客观条件而设计和选用的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是教学模式的集中体现。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策略,它规定了教学组合活动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活动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是教学模式内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5.教学评价

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诸要素进行考核与评估,以检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情况的一系列评价方法和标准。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模式实践效果的检验,不同的教学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教学目标不同,自然地其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现状

教学模式上承教学理论,下启教学实践,起到了桥梁作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实践性,因而对教学模式的探索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热点,也是难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顺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和创新,逐步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并推行了一系列富有特色和成效的新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来看,目前仍存在着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型教学模式两大阵营。

1.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即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探索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语言、板书以及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手段,按照特定的教学大纲和明确的教学目标向学生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讲授既定知识;学生则通过听讲、看教科书、做作业、讨论等方式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拥有绝对权威。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学生则单方面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以课堂为中心,把课堂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教学场所,课堂上,教师通过采用教科书、粉笔、黑板辅助教学。在现代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背景下,许多教师也会借助多媒体课件等网络技术来进行教学,但是依然没有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材就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学媒体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手段。

传统教学模式固然有一定的优势,如有利于保证政治教学的方向性和计划性,使教学有条不紊,课堂井然有序,但也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以单向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与教师之间在知识和情感上的交流与互动,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影响了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2.新型教学模式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种种弊端,众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些新型教学模式,如启发式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模式、案例式教学模式和专题教学模式等等。

(1)从教学主体的角度进行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有参与型教学模式、互动型教学模式和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2]其共同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互动来启发、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动能力。

1)参与型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和教师双方为主体的双主体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主体地位,“教”与“学”是相互统一的,教师的主体作用在于“教”,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于“学”;师生双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相互促进,在互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学生也从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积极探索、独立思考,从而使自己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3]

2)互动型教学模式是以师生平等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在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权威主体的教学模式,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学习氛围,构建师生相互交流知识和情感的平台,使师生在相互对话与交流中实现教学相长的一种教学模式。互动型教学模式的互动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主体互动),还有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手段与教学主体、教学对象之间的互动(物人互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知行互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互动(时空互动),课内与课外之间的互动(场所互动)以及思想与心灵之间的互动(性灵互动)等。[4]

3)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和意义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学生角色由被动变主动,成为认识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处于次要地位,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引导者和帮助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主动实践、积极思考,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自觉地获取知识;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中,学习过程由学生自己掌握和控制,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结果自己评估,简言之,就是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2)从教学方式的角度进行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主要有案例式教学模式、专题式教学模式和研究型教学模式,其共同特点是通过情景式和讨论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

1)案例式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依据教学目的和内容,对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收集、整理,设计成典型案例,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来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个案分析,学生掌握到基本的理念和知识结构,同时也锻炼和提高了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中采用的案例一般都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活跃课堂气氛。

2)专题式教学模式就是打破教材的章节,将各种现实问题按性质分门别类,总其大要,形成专题,以专题为单位设计各门课程和教学内容,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式的教学模式。如在“思想政治和法律基础概论”中进行爱国主义专题教育、社会主义道德专题教育、家庭道德专题教育等以专题为单位的课程教学活动。专题式教学模式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的时代性和实效性,进行专题讲授能使学生对问题的研究更深入,能力得到更大的磨炼和提高。

3)研究型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指导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主动收集、分析信息资料,独立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积极获取并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自由自主地探索求知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从教学手段的角度进行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如网络教学模式。传播手段和方式的现代化决定了理论大众化的深度和效果。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和声光电音像技术,以语言、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将抽象深刻的理论生动且直观地阐释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感性材料来理解理论、掌握知识,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网络教学模式是在信息化背景下,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而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一种大胆的尝试。所谓网络教学模式就是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以网络作为教学传输媒体来进行课程资源的建设、共享和管理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5]许多院校的教学实践证明,网络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顺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广大教师和学者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特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和教育的规律,从教学理念、教学目的、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积极大胆的创新,不断探索出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并且在研究成果的具体运用上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模式上的总体现状依然是基本上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教师通过教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发挥,教学质量的检验也主要依赖考试,偏重于知识传授效果的考核。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理论”作为一门课程,有自身的独特性和规律性,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改革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应该结合思政课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特点、社会实际等多方面的需要,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地改革和创新,而某一种教学模式本身是很难同时关照到课程内容、学生特点、社会实际等多方面的需要的,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博采众长。笔者认为,“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正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所做的努力和尝试。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以学生的经验和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的,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依据课程的内容、特点,有针对性地创设各种合理的情境,通过提供信息、资料、工具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学情境进行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相关知识内容,领悟做人的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发展个人能力,并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6]

“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自主学习”、“师生互动”、“注重过程”;在教学目标上注重落实教学内容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条件上综合运用课堂与课外两个场所,板书、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教师与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互动活动中实现教学相长;在教学策略上充分汲取多种教学方法的长处,广泛采用参与式、启发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彻底改变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和意义;在教学评价方面,依据教学目标,采用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平时考核与终极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查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信仰和知识能力。

四、总结

总之,“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和实践,它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也是教学改革的根本方向和策略。

参考文献:

[1]袁玉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考[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2]洪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J].职业,2009,(17).

[3]罗碧珍.改革开放3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发展历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4]吴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评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9,(2).

高校思政教育现状范文6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11高校思想教育的概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政治要求、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利用各种环境、机制、载体等手段,对受教育主体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进行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实践活动[1]。

1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及必要性

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大学生要有理想,有抱负,一味地读书,读死书,做一个不懂窗外之事的书呆子,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了,只有拥有一颗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心,才能够承担起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担。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人。增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改进与完善当下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模式,切实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质,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如果一味地加强大学生的专业教育而忽视他们的思想导向,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只有素质教育和思想教育齐头并进,双管齐下,才能保证未来的社会和国家稳步发展,确保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国际地位。

2我国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我国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经济关系的多样化,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悲观主义,在一些大学生中有所抬头,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严重偏差。这些都严重冲击着高校思想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效果[2]。一些学生盲目追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认为大学的生活就应该是快乐的,随心所欲的,过分地放纵自己,挥霍青春,浪费财物,而这种毒瘤思想一旦形成则会不断侵蚀心智,消磨意志,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为了维持这种糜烂的生活,本为天之骄子的高材生,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令人惋惜。

21理想意识淡薄,无高尚追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我国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都十分迅速,智能手机,高端电脑,游戏机充斥了人们的生活,同时打开国门,引进外国先进科技和理念的同时,外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生活态度等不可避免地流入我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多元化浪潮。对于大学生来说,多元化浪潮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是这一把双刃剑也给大学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对于刚从高中校园走出的大学生,脱离了父母老师的监管,加上大学校园相对自由的环境,使得他们在这些巨大的潮流面前无法衡量事物的好坏,无法对这些外来的文化进行全面、客观的衡量和把握,这也导致了很多的大学生受到社会不良潮流的影响,一味地追求“自我”,标新立异,强调对于外界“繁华”的追逐[3]。整天沉浸在安逸享乐之中,不求上进,不思进取,逃课,旷课,在大学的生活中,不愿主动了解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只想混到一纸文凭。因此,要想从根本上端正学生的理想意识,必须要首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22不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221教师队伍力量薄弱

有些学校的领导或者负责教学的部门老师本身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就不足,忽略了其在指引学生思想导向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所以师资配备也显得相对薄弱,导致学生们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显著;有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配置失衡,年轻教师过多,缺少有资质的,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关于思想教学方面的研究水平也不足。

222教育模式尚显不足

有的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的讲解,而忽略了实际,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呈现着理想化和政治化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过于单一,只重视远大理想的树立,而忽视学生自身的利益和追求,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脱离学生的本身情况,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学习负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4];还有的老师不能完全脱离灌输式教学的束缚,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缺少互动,使课堂变得乏味无趣,不能培养同学们对思想教育的兴趣,缺少主动学习的动力,导致课堂与课后的脱节。

3对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对策探讨

31建立良好的教学师资队伍

一个良好的教师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前提,当今社会,随着教育的普遍大众化,社会上涌现出大量的人才,与之俱来的却是素质的良莠不齐。所以,高校在选择教师的时候,要严格把关,保证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师德风范,但教师的选择不能仅仅局限于学历的高低,还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素质,比如品德,教学态度等方面;在教学的同时,还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一个好的教师队伍,不仅仅是他们的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现如今,在社会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知识的更新速度也是日新月异的,教师也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国家新的政策,新的导向,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才能保证学生们的思想政治建设。一味地靠着自己以前的知识,拒绝充电,只能被学校拒绝,被学生淘汰。

32改进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载体,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紧密结合形势,创新实践主题、设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加强实践活动机制建设、研究[5]。积极开展高质量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很好地结合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活动,他们切身感受到思想政治建设的先进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感悟出一些思想理论上的升华。

33改善校园环境,增强校内宣传

校园是每个大学生每天生活的主要环境,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的成长状况,一个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创建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势在必行,学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会的积极性,各个部门相互之间配合开展一系列的活动,通过积极向上的活动,大学生的身心可以得到健康的成长,充分发挥校园的实现导向功能,宣传正能量,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抵制恶习,拒绝丑陋的东西,形成一种良好的育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