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经济融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乡经济融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乡经济融合

城乡经济融合范文1

关键词:课程模式;框架结构;课改思路;模式特色

一、“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框架

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是我院会计专业在“定岗双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以行动导向课程结构理论为基础,通过不断摸索实践而探索出的新课程改革思路。它的基本思想在于谋求学习场景与工作场景的深度、全方位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是表象上的,如以企业典型任务为基础,在会计课堂上营造出相对逼真的工作实景。实质上,它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的首次融合;二是课堂场景与工作场景的二次融合。通过这种双向融合,实现典型工作任务的更新与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效果。它的基本模式如图所示:

基于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理念的会计专业课程改革模式

二、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理念下《成本核算实务》课程改革思路

如上图所示,“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的关键,在于构建起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的二次融合机制,实现典型任务的动态更新与完善。为此,《成本核算实务》课程改革主要分两大过程、五个步骤。

(一)过程一:工作场景课堂场景

该阶段以会计部门成本核算岗位分析为起点,依据岗位不同的能力要求,对成本核算的工作内容进行提炼、组合、优化,使其成为可供教学使用的学习单元,并通过学习情境的开发,实现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的首次融合。

1.成本核算岗位分析调研

岗位工作分析是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的起点,直接关系到能否归纳、提取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任务。为此,成本核算实务的岗位分析,应密切围绕高职会计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如中小制造型企业、记账公司等展开。教师通过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核算级次企业的一线“多维度”调研,对成本核算的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汇总、归类,形成具有典型性、独立性特征的目标岗位或岗位群。如以中小制造型企业为例,成本核算活动主要涉及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计算以及简单成本管理三大内容,因此,相应岗位工作内容可分为费用归集、成本计算、成本管理三大类。

教师调研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单位类型要覆盖学生就业岗位,以便提炼成本核算岗位的共性工作任务;二是访谈对象层次要多样化,如:既要对材料收发员、初级核算员进行访谈,又要对成本核算业务主管、财务经理等进行访谈,以获取不同从业者关于成本核算岗位的工作信息;三是现场观察一线员工的业务处理过程。以成本核算员岗位为例,岗位工作分析应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展开:首先,通过成本核算员访谈、成本主管、财务经理座谈等途径,了解成本核算员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日常工作内容等;

其次,现场观察成本核算员的常规业务处理,如:原辅材料、工资薪金及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过程,对岗位中大量出现的、有代表性的任务做好总结。

2.成本核算岗位典型任务提炼

通过岗位工作分析,调研者获得大量有关成本核算岗位的工作信息,接下来应对所接触到的工作任务进行汇总和梳理,以提炼反映该岗位核心职业能力的典型工作任务。如以成本核算员业务岗为例,调研者把单一要素费用的归集与核算内容集中在一起,形成“要素费用归集和分配”任务集合。接下来,通过与成本核算员讨论,了解完成任务集合的关键四项能力,即: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折旧及其他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而上述关键四项能力所对应的常规业务,即为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典型工作任务。课程设计者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教学规律,按照逻辑次序,对上述四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提炼和加工。

3.《成本核算实务》学习单元策划

学习单元策划,是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有机衔接的关键。它是在工作任务提炼的基础上,把工作场景的典型任务加工为可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素材。以成本核算员“要素费用归集分配”任务为例,在进行学习单元策划时应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素费用归集分配的学习目标:根据现场调研所归纳出的专业核心能力来描述。二是要素费用归集分配的学习内容:材料核算员常规工作中的四大典型任务组成。三是要素费用归集分配的学习时间:根据《成本核算实务》整体性教学设计安排来分配。

4.《成本核算实务》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工作场景的课堂复制,是学生对岗位工作内容的最初体验。为此,学习情境设计,应体现目标岗位典型任务训练,让学生在对任务的具体操作中,初步体验并最终掌握学习单元中所确立的各项能力目标。以成本核算员岗为例,在“要素费用归集分配”单元的学习情境设计上,要以典型任务为模板,确立了四大主题学习情境:材料费用归集与分配、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折旧及其他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每个主题学习情境,按照“典型任务导入―预备知识讲解―任务分析与完成―总结评价”四个步骤来组织课堂教学。

(二)过程二:课堂场景工作场景

阶段二是成本核算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检验、更新过程。由于企业岗位工作的内容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不能构建起典型任务的更新机制,则随着时间的迁移,势必会造成课堂场景的学习情境与真实工作场景的脱节,导致学非所用,降低人才培养效果。为此,《成本核算实务》的典型工作任务,应定期与企业成本核算岗位任务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对过时、陈旧的内容及时删减,对新出现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任务进行补充完善,实现学习单元与学习情境的动态更新、调整,使课堂实景与工作实景保持高度耦合,从而保证成本核算岗位会计人才的培养效果。

实践中,课堂场景与工作场景二次融合可采取多种途径。既可以采取“主动型”融合,如:教师通过定岗实习指导、挂职锻炼、

单位走访等途径,主动调查成本核算岗位的典型任务、职业能力等关键信息的变化情况;也可以采取“被动型”融合,如:通过与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就业实习基地等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岗位信息不定期沟通,被动获得关于成本核算岗位工作内容的最新反馈。值得注意的是,为保持典型任务的时效性,教师应根据岗位特点,合理确定更新周期与频次。以《成本核算实务》课程为例,由于成本核算方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更新周期以一年一次为宜。

三、《成本核算实务》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的特色

同传统理实一体模式相比,《成本核算实务》的校企双向实景融合模式,实现了课程开发与课程更新的综合一体化,避免了由于岗位动态变化所带来的学用脱节问题,构建起了封闭、自循环的新课程模式。课程设计者,通过课堂场景与工作场景二次融合,可及时了解成本核算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变化情况,实现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的动态更新与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田强.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理念下《税收实务》课程改革探讨[J].财会月刊,2012(4):92-93.

[2]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7-9.

[3]申荣卫,台晓红.以行动为导向的“理实一体”课程开发方法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29):26-27.

项目基金:健雄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专项课题“校企双向实景融合: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模式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

城乡经济融合范文2

培育城乡融合发展新动能

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历史机遇,发挥好“桥头堡”作用,在“十四五”中展现新作为,作好“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为主的非遗文化产业文章,建议发展壮大我区非遗产业良好基础,依托位于安富街道的**陶文化创意产业园、**高新区广富工业园将我区打造成为文、产、旅融合发展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通过做大做强“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吸引、辐射带动泸、内、荣、永及川渝周边等地非遗资源集聚,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个以弘扬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创意产业等协同发展的百亿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推动我区逐步打造成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孵化中心、展示交流中心、人才集聚中心、非遗传承中心、文旅集散中心,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建立一条文化连接纽带,持续推动双城经济圈传统文化产业提档升级,不断提升成渝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互联互通水平。

一、文创产业相关背景

(一)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和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创意产业作为知识密集的新兴领域,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是以文化根基的新园区

创意产业中心作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载体,其形成包括四个基本条件:一要有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二要有鲜明的文化形象,三要有包括生产、发行、消费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四要有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种功能。

(三)发展理念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文化性、创意性、产业性三个基本特点。根据**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建设文创产业中心路径的发展理念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即: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遵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围绕上述基本要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发展理念为:绿色、智慧、活力。

绿色主要是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要保护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在项目的设置和开发上走生态优美、节能低碳之路。

智慧主要是指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时代潮流与传统技术的有机结合,在项目的设置和开发上注重搭建创意经济的平台,把集聚创意人才和产业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活力主要是指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遵循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形成和壮大文化创意的产业链,形成新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群,为**的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升级打造新的发展引擎。

二、**打造双城经济圈文创产业中心发展优势

我区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安富境内陶产业和陶文化在全市乃至川渝两地范围内一枝独秀,具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良好条件。

(一) 深厚的文化优势

**素来有“海棠香国”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特色文化、特色产品、特色产业方兴未艾,陶器、折扇、夏布等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且产业链相对完整,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 独特的品牌优势

安富是中国的三大陶都,是中国四大名陶的主产地,陶业发展历史悠久。数百年来陶文化从未间断,是川渝两地不可多得的陶文化重镇。2010年,**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陶列入重庆首届“巴渝十二品”。

安富作为川渝两地陆路要冲,是巴蜀文化的交流融合地,生态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辛亥文化、抗战文化、兰草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相互交织,五里长街、烧酒房、寨子山、鸦屿河、生态园等多种文化载体相辅相成,具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先天优势。

(三) 蓬勃的产业优势

近年来,**把非遗文化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而且实现良好的开发利用,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产业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成功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处,重庆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处、示范基地4处,重庆市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6处、非遗传承教育基地7处,区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14处。

(四) 便捷的区位优势

**是重庆的“西大门”,正好处于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内”,是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带的一个重要战略支撑点,具有“东西传递”、“双向开发”的独特区位优势,是成渝合作的“桥头堡”,不仅可以直接辐射四川、重庆两地,还可间接辐射云南、贵州、陕西、湖北、湖南5个省市,辐射人口3.69亿人。成渝公路、成渝铁路和成渝客运专线贯穿境内,成渝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后,大大缩短了**与成渝两大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至重庆20分钟、至成都40分钟)。

“潼荣高速公路”在**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内开设出口,**陶文化创意产业园距泸州深水港码头50公里,距四川第二大机场—云龙机场仅20公里,往北可融入陕西、山西高速公路网,往南可融入云南、贵州高速公路网,往东可融入湖南、湖北高速路网,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与此相对的是,川渝两地已进入文化消费井喷期,但相关产业或者说集聚产业群还未形成,周边城市也处于各自为政阶段,在打造文化中心工作方面还属于空白,具有异军突起的可操作性。

三、存在问题、现状

(一)现状

目前,全区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0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388名。吸引区外国家级、省市级大师设立工作室15个,吸引文化创意与经营管理人才1500余名,直接或间接从事文化产业共计7万余人。非遗文化产业初见雏形,2017年底,文化企业数2500余户,非遗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其中三大国家级非遗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市级和区级非遗项目及关联产业产值近60亿元。

(二)问题:

一是文、产、旅融合发展示范效应未进一步体现;二是文创产业体量小,产品体系单一,价格普遍偏高;三是集聚效应不明显,我区范围内的非遗产业分布都较为分散,未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四是人才培养、传承问题;五是文化多创意少,产品附加值低。

四、关于抢抓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意见建议

1.将“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或“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产、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纳入我区“十四五规划”并争取纳入重庆市“十四五”规划。

2.加快实现文产旅融合发展。按照笔者的观点,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接二连三”的产业,既可以是狭义上的文化创意设计、知识版权等相关产业,又可以是将文化创意物化制造出来的相关实体制造业,是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要搭建政企共商新渠道,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构建良好营商环境。一方面政府要鼓励**本土的企业走出去,组织非遗文化企业和产品亮相国际、国内的各大展会,并给予其一定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要鼓励文创类的企业进驻**文创园区,吸引麻织品、陶器、折扇等“老字号”入驻,对入驻园区的企业给予各类补助。二是要创新城市形象传播方式,要重点考虑年轻化和时尚化的受众群体,结合年轻人喜爱的传播方式,利用“抖音”等平台策划打造非遗“网红”,同时深化与主流媒体合作,综合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作用,探索事件营销、活动营销及渠道营销等旅游营销方式,增强**文创品牌的影响力。

3.打造双城经济圈特色主题活动。以活动为载体,策划组织周边市区来荣开展特色文旅活动,提升影响力和美誉度。例如把**陶文化艺术节上升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艺术节,并成为永久举办地,每两年常态化开展;同时用好国家级综合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成渝两地文化交流、培训活动,整合现有文化相关技能比赛、交流活动等,将每年一次举办的**陶职业技能大赛上升为双城经济圈非遗职业技能大赛,持续吸引非遗人才、文化创业产业人才来荣交流、发展。

4.吸引文化创意人才入驻创业。争取川渝两地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评定机构落地**,评定资格、享受政策等互通互认。对标《**区人才兴陶十一条》制定实施非遗相关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激励政策,支持相关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入驻人才学习深造、支持人才团队参赛参展、支持非遗大师带徒传艺、支持人才参与职称评定、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等,吸引周边地区品牌非遗文化产业入驻**。

城乡经济融合范文3

关键词:中部地区;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度;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4-0010-0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正逐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于相对落后的中部地区而言,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中部地区城乡融合关系进行科学判断和客观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乡融合的基本概念

人类社会的城乡发展史基本上可概况为这样一个过程:原野集聚―乡村定居―孕育城市―城乡分化―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融合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是城乡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未来城乡关系发展的方向。所谓融合,是指以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城乡之间相互依赖、合作密切、结构合理的发展关系。融合并不是要消除城乡差别,而是在保留城市和乡村两种人类聚集形态的前提下,城市与乡村相互渗透,组成关系密切、彼此功能互补、利益共享的城市一乡村复合系统。这一系统是在保持城市和乡村特色的前提下,不同自然要素、经济要素和空间要素的优化组合。有学者概括说,城乡融合的理想状态是:在经济层面上,使生产要素在城乡地域空间上、不同产业间通畅而有序地流动,促使城乡经济持续发展;在社会层面上,公平地调整城乡两大集团的利益分配,缩小城乡差距;在生态层面上,将城乡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纳入空间上共建、共有、共享、可持续的城乡生态系统;在文化层面上,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用公认、理性、进步的价值观将乡土观念和现代城市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城乡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中部地区城乡融合的现状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部地区,其城乡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根据2005年中部各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数据,中部六省城市化率最高的湖北省也仅为43.2%,最低的河南省为30.65%,整体城市化水平都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最大的为安徽省40.94%,最低的河南省仅为29.93%。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人均GDP最高的为山西省12321元,最低的安徽省为8810元。城乡收入差距都较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最大的为江西省3.21。最低的湖北省也达到2.8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之差最大的为湖南省,达到16.2%。城乡二元劳动生产率差别也很大,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与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之和的比值最大的为江西省0.35,最小的为山西省0.09,江西省的二元劳动生产率为山西省的3.9倍。可见,中部各省城乡融合发展的特征与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别。如何综合地衡量一个地区城乡融合关系,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三、城乡融合的度量方法

迄今为止,国内对城乡融合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大多数是集中在对其概念的探讨和实现对策的研究上,从定量上分析城乡融合程度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分析方法,建立城乡融合指标体系,并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分析,从而给出各地区城乡融合的横向比较。

(一)城乡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并能采用量化手段进行量化的指标因子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根据城乡关系融合的终极目标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反映城乡关系发展程度和水平的指标集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能够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城乡融合的发展状态,并可以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体现城乡相互融合、发展的水平。指标体系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有:(1)科学性和全面性;(2)适用性和可行性;(3)区域性和可比性;(4)统计性和灵活性。

(二)建立评价城乡融合的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对众多相关指标进行选择,确定城乡融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共有3个子系统、16个单项考核指标。本文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三个方面来综合衡量一个地区的城乡融合程度。

经济发展方面选取以下指标:X11为人均GDP(元),X12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13为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亿元),X14为二元劳动生产率之比,X15为城乡居民收入之比。

社会发展方面选取下列指标:X21为人口自然增长率(‰),X22为城镇人口比重(%),X23为养老保险覆盖率(%),X24为每万人拥有病床数(张),X25为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差,X26为人均邮电业务量(元/人)。

人民生活质量方面的指标包括:X31为城镇登记失业率(%),X32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33为城乡居民生活消费之比,X34为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差(平方米),X35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

(三)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是主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AHP)的综合。

1.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主成分分析法是研究如何将多变量简化为较少综合变量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是对多维变量进行降维,降维后的变量是原变量的线性组合,并能反映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使信息的损失最小,但对原变量的综合解释力较强。

该方法是通过特征向量的方差贡献率来表示变量的作用,可避免在系统分析中对权重的主观判断,使权重的分配更合理,尽可能地减少重叠信息的不良影响,克服变量之间的多重相关性,使系统分析简化。

假设有样本容量为n的p个变量,通过变换将原变量Xi转换成一组新的特征值――主成分(用F表示)。主成分是原变量的线性组合,且具有正交特征,即将x1,x2,…,xp综合成m(m

2.主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的结合

对一个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结果是一个综合值,但无法根据各子系统的不同来分别进行分析,因此,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进行改进,先对各个子系统运用一次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得到各子系统的得分,然后对各子系统分别赋予等权重,进行加权求和,最后得到城乡融合系统的综合得分。用城乡融合度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值,其值的高低,综合反映了城乡融合关系发展的程度。其函数用线性加权和表示为: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数据的收集和预处理

根据以上选取的指标体系,本文收集了2005年中部六省即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的相应指标数值。首先,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其次,用取倒数的方法,把逆指标数据正指标化。然后,把正指标化后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二)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2.0对城乡融合的三个子系统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

1.经济发展方面

对经济发展子系统指标层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方差累积贡献率≥85%的选取标准,选取了三个主成分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在X11城乡二元劳动生产率之比上有较大载荷,反映城乡经济效率差距和经济结构方面。第二主成分在X15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方面有较大载荷,反映城乡经济差距方面。第三主成分在X11人均GDP上有较大载荷,反映整个地区的经济实力方面。

中部各省份经济子系统各主成分得分及排序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在城乡经济效率差距和经济结构方面,江西居第一位,其次是安徽,第三是湖北,体现江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对于中部其他省份还较有优势。在城乡经济差距方面,河南居第一位,江西、湖北分列第二、第三位,表明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就地区的经济实力而言,湖北、山西、湖南分列前三位。

对经济子系统综合评价而言,江西省列第一,湖北省列第二,其他省份相对落后。

2.社会发展方面

在社会发展子系统中,我们选取了两个主成分f21和f22,得到?λ1=3.173,方差贡献率为52.89%;λ2=1.923,方差贡献率为32.043%;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93%。

可见,第一主成分在X23养老保险覆盖率、X22笠城镇人口比重、X26人均邮电业务量及X24每万人拥有病床数上都有较大载荷,反映了社会保障、人口分布、医疗卫生及基础设施方面的状况。第二主成分在X25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差、X21人口自然增长率方面有较大载荷,反映了城乡物价、人口增长速度方面的情况。

就社会保障、人口分布、医疗卫生及基础设施方面来说,湖北省居第一、山西省第二、其他省份较差。在城乡物价、人口增长速度方面,湖北省仍居第一,安徽省、湖南省分列第二、第三位。

社会发展子系统的各地区得分依次为f2=[0.516,-0.598,-0.308,-1.179,1.806,-0.2371。所以,就社会发展子系统综合评价来看,湖北省居第一位,山西省居第二位。

3.人民生活质量方面

生活质量子系统取两个主成分f31和f32,得到λ1=2.297,方差贡献率为45.95%;λ2=1.922,方差贡献率为38.5%;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5%。

第一主成分在X33城乡居民生活消费之比上载荷较大,第二主成分在X32农民人均纯收入、X31城镇登记失业率上载荷较大。各地区横向比较,第一主成分得分列前三位的省份为湖南、江西、湖北,第二主成分得分列前三位的省份为河南、山西、江西。

生活质量子系统各省份得分依次为:f3=[0.36,-13,0.89,-0.56,0.53,0.79]。从人民生活质量子系统综合评价来看,江西省居第一位,湖南省居第二位,湖北省居第三位,其他三省相对较差。

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需要城乡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此处选择三个子系统等权重方法进行加权,并求综合得分,以反映各地区整体城乡融合程度。

由表可看出,在中部六省中,城乡融合度最高的是湖北省,其次是江西省、湖南省,安徽省位于最末位。

五、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城乡融合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反映各省份城乡融合发展关系的特征及程度。在城乡融合度这个综合指标下,设计了城乡经济发展、城乡社会发展及城乡人民生活质量三个子系统,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就经济子系统综合评价而言,江西居第一位,湖北居第二位,其他省份相对较差。从社会发展子系统综合来看,湖北居第一位,山西居第二位。从整个人民生活质量子系统综合来看,江西居第一位,湖南居第二位,湖北居第三位,其他三省相对较差。从三个子系统综合考虑来看,在中部六省中,城乡融合度得分最高的省份是湖北,其次是江西省,得分最低的是安徽省。各省份可根据自身在各子系统的得分情况找出其的优劣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加强。

江西省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城乡人民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改善,但在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稍显缓慢。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更加注重城乡医疗卫生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市化进程;逐步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增加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注意农业与工业的优势互补,利用好江西的丰富自然资源和雄厚的农业经济实力。

湖北在中部六省中一直处于优势地位,经济发展、社会协调方面都有显著优势,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速度缓慢。今后要着力解决城乡劳动力的资源配置问题;协调城乡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结构向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要从宏观层次上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城乡互助合作,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经济融合范文4

关键词:主体;经济;空间;城乡统筹;矛盾;公平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6-0031-03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统筹具有重要的推动与协调作用,即把看似相互孤立存在的城市发展与“三农”问题有机地统筹在同一社会经济发展框架之下。在同一地区,如果城乡统筹有效,意味着城市与农村之间能够实现人口的平等流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空间利益的合理划分,亦可称为城乡之间实现了主体统筹、经济统筹和空间统筹。然而,在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实现城乡之间各种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还需较长时间。因此,从主体、经济和空间等三个维度厘清城乡统筹在实施过程中所遇瓶颈,并探讨其产生根源,对于加速城乡统筹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重矛盾:城乡统筹之瓶颈

城乡差距是城乡统筹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城乡差距集中体现在城乡收入、城乡教育、城乡社会保障等方面,其共同之处是与城乡主体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这必然涉及到城乡主体获取利益的权利、支撑城乡主体利益的经济基础以及与城乡主体利益直接相关的生存空间等三个要素,这是各种城乡差距现象背后的本质和决定性因素。

1.城乡主体:身份权利不平等。就城乡主体即农民与市民自身而言,其对利益的感知性与需求性最为直接,然而,获取利益的基本前提是具备获取该种利益的身份与权利,或者说,这种身份与权利本身也是城乡主体的根本利益所在。因此,城乡主体统筹意味着城乡居民在身份与权利方面的对等,包括社会身份与地位、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和参与权利等。

在城市化迅速推进的背景下,随着“农民进城”的持续增加,城乡居民在身份与权利方面呈现出差异持续化和分空间差异化的双重特征。前者是指受改革开放前身份社会的影响而沿袭至今的身份标签化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城乡居民在权利上的差异。例如,“城里人”和“乡下人”意味着二者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在同一层次上,以及由此所享受的各种待遇不等,包括教育、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各种资源享有的不公。后者是指随着大批农业户籍人口进城谋生,“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身份权利差异在城市空间内得以延续并产生新的特征,由此使得城乡居民的身份权利差异呈现出在农村和城市两个空间并存的现象。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身份权利不对等自然包括了已有的城乡居民差异,除此之外,就业机会与就业待遇的不平等是城市空间内城乡居民身份权利不对等的新特征。由于农民工多是通过同乡亲友介绍进入城市务工,又由于大部分农民工并无一技之长,其所从事的工作多为建筑工、清洁工等体力劳动,且流动性强、待遇低,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长远来看,对于农民工而言,一项工程结束之后,如果没有亲友的介绍就意味着失业,在工地上意外负伤则意味着永久失业。由于农民工所享权利和待遇的有限性,他们并未实现就业和身份的永久性转变,更未在心理上实现“市民化”的定位,这意味着同处一个城市空间的农民工和市民远未达到相互融合的状态。因此,从农村空间和城市空间两个角度同时关注城乡居民的身份权利对等问题是城乡主体统筹的必然要求。

2.城乡经济:形态之分离。城乡经济在城乡主体的利益实现中是基本的支撑因素,因此,理想的城乡经济统筹是通过城乡经济各要素的相互融合,逐步形成共同繁荣的城乡经济局面。在这种现代经济形态中,城乡经济是一个发展共同体,而非相互孤立存在;但这绝不意味着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之间是一种简单的供养关系或扶植关系,农村经济应该有自身的发展能力。

目前来看,城乡统筹在这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尽管不少地区在统筹城乡经济的过程中,已经注意到了一些主导性因素包括土地、技术、固定资产投资、财政资金投入和产业发展等的重要作用,但城乡经济本身相互分立的情况仍很明显,这突出地表现为农业生产率的低下。以河南省为例,2010年河南省第一产业总产值为3258.09亿元,占全省GDP的14.11%,同年的城镇化率为38.8%,[1]也就是说,占河南省61.2%的农业人口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仅占全省GDP的14.11%。对于农民而言,农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如何把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综合地运用于农业生产当中,并促使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型,将是改善城乡经济形态分离的必然路径。

在农村经济的实际运作中,土地对于农民来讲是生产资料、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的统一体,农村经济不可能像城市经济那样只在单一功能(比如生产资料)上来使用土地,而必须兼顾考虑三个层面的土地功能,因此,农村经济的运作不能单纯地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种情况决定了不能仅仅在经济层面上来统筹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而必须兼顾社会、生态等其他层面,在考虑城乡统筹经济效益的同时考虑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前,很多地区在这方面还存在着顾此失彼的问题,不能均衡地实现城乡统筹中的各种效益。例如,不少地区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在近郊区开辟“工业园区”或“科技园区”,其中不乏各种污染性企业,对当地的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负面影响。这种以牺牲农村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为代价来实现当地经济增长或所谓的“以工促农”的做法都违背了城乡统筹的根本目标,更难以促成城乡经济的融合。

城乡经济融合范文5

    [关键词]经济社会一体化;辩证统一;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1-5918(2010)05-0093-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0.05.048 [本刊网址]hbxb.com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发展是第一位的,对一切生产关系的变化起着最基础的作用。上层建筑的变化根源于经济基础的变化,但是它的或快或慢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会产生促进或者阻碍作用。洛阳市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建设,其根源在于自身的经济发展,同时,随着政治制度的调整,也会影响到当前洛阳市经济的整体发展。

    一、洛阳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现状

    2006年,洛阳市生产总值达133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000美元(17400元),城市化水平达到38%。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205万人,其中暂住人口46万人,市域总人口为680万人,城镇人口326万人,城镇化水平48%。《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进一步确立了未来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立足豫西,辐射中原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携手周边,合力发展的中部制造业基地;展现历史,传承文化的国际旅游城市;山水城园,和谐共生的绿色生态城市。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洛阳市加快城市化步伐,进一步重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更加重视。

    另外,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具有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特点,正如党的十六大报告所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所以,当前洛阳市的“三农”问题,不能局限于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思路,必须站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确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把“城”、“乡”两个问题一起解决,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二、当前洛阳市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特点

    (一)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用先进的思想理念来制定科学的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工业布局总体规划、县(市、区)和重点中心镇规划等各项规划衔接协调;统筹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原则;着眼于城乡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一体发展的各项规划。

    (二)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按照节约发展、效益优先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加快新型工业集约化、园区化进程,在产业聚集发展和城镇有序扩张中营造生产、生活空间,促进城乡资本对流,大量创造就业岗位,为人口转移提供载体;在中心城市和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及有条件的区域中心镇,搞好第三产业布局;不具备城市化和工业化条件的其他农村地区,要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科学优化种、养产业布局,探索长远有效的机制。

    (三)重视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平等、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突破农民工制度建设关键问题,逐步过渡构建起城乡相互衔接的制度体系。建立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

    (四)重视城乡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一体化。加快城乡路网建设,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搞好城乡公路网规划修编和调整。加快构建市域1小时都市圈,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群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积极推进城乡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信息共享,全市所有行政村建起农村商务、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为农民享受网络浏览、查询、采集、,以及文化、娱乐等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平台。

    (五)重视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着力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以县(市、区)政府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建立有效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深化农村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和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鼓励城市卫生医疗机构拓展农村医疗市场,促进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健康发展。

    (六)重视城乡生态建设和保护一体化。积极创造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市),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城乡生态建设,加快通道绿化工程和防护林体系建设,提高生态承载能力,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搞好天然林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着力发展城市林业、近郊林业、远郊林业,进一步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三、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觉分析洛阳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

    (一)洛阳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洛阳制造业正加速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升级,第二产业进入平稳发展期,服务业进入比重逐年提高的快速发展期,“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正在加速形成。同时,随着洛阳市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日益健全,农业领域的公共资源配置全面增加,资本、技术替代土地、劳动的速度不断加快,现代农业进入加速发展期,三次产业和城乡经济将呈现融合发展的新趋势。

    (二)洛阳市就业结构的变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转移、城乡平等就业体制机制的逐步建立,促进农民就业的重点转到了提高农民就业的稳定性上。这就要求通过加快完善农业经营方式、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水平、不断增加农业补贴等途径,提高农业劳动者收入,缩小工农劳动者的收入差距。同时,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快,第二产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城乡服务业加快发展和农业经营规模化,第三产业和现代农业将成为扩大农民就业的主要领域。

    (三)洛阳市劳动力要素的变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随着农村产业集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成为城市市民,城乡人口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这就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县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和土地使用、户籍管理、公共福利等配套改革,为产业集聚发展、农民创业就业、农民进城落户构建良好平台和有效机制。

    (四)洛阳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随着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刺激消费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农村消费潜力将得到更加充分的释放,农村居民物质消费水平将有所提高,并逐步从物质消费为主向文教娱乐、休闲旅游等精神消费拓展。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将促进城乡人员的沟通、城乡文明的渗透,缩小城乡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的差距。

    四、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政治保障

    (一)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积极推动农村人口“进城安居”、城镇资源要素“下乡扶农”双向对进,形成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的良好机制。本着“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原则,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对本市户籍人口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

    (二)新型农村宅基地和房屋产权管理制度。实行集约用地政策,对中心城市规划区、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和区域中心镇规划区及市、县工业集中发展规划区内的农村居民居住用房,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条件下,积极推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农民自愿退出原农村宅基地进入城镇购买公寓房的,政府可给予补贴,并可享受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的优惠政策。

    (三)农村社区向城镇社区转变制度。城市化已覆盖或即将覆盖的乡(镇),要适时实施撤乡(镇)建街道办事处工作,并相应健全有关组织机构,逐步转变工作职能。配套推进村委会转居委会工作,凡成建制的“农转非”且户数在1000户以上的,实行村委会转居委会,先试点总结经验再推广实施;凡不是成建制的“农转非”,但“农转非”后居住比较集中且达到1000户以上的,可单独建立社区。新建社区应配套完善的水、电、气、通讯和文化、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社区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功能,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促进居民综合素质提高。

    (四)农村土地保护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以多种形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农民可以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以及其他符合法律法规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流转服务组织可以依法成片集中流转承包地,并结合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实行集中开发、连片种植,兴建产业基地;对依法收回的承包地和农民自愿放弃的承包地,可以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流转,也可以发包给农户进行规模经营。

城乡经济融合范文6

关键词:城乡协调;要素;互动;城市与乡村

**长期以来一直在**省承担着农业基地的重任,而**县更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誉,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是围绕着农业来进行的,区域经济增长缺乏活力,城乡二元落差明显,属于典型的农业型地区。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及支撑作用大幅度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提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城乡产业要素发展缺乏联动性,互动发展还很不够。究其原因主是城乡之间流动还不够协调,各要素不能完全实现有序互动,从而导致乡村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发展失衡。笔者结合**县来探讨城乡要素互动和城乡协调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由此提出城乡协调互动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1.城市概况与发展特点

**设县治始于秦王政25年,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县位于杭州湾北岸的杭嘉湖平原,地处**市域的东部,全县土地面积为534.73平方公里。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至沪、杭、苏、甬四城市形成一小时交通圈。

从总体来看,**县的核心竞争优势还没有显现,这主要表现在:优势产业特别是新兴优势产业还不明显、产业组织与业态方式比较传统、区域品牌形象不够鲜明、综合配套水平相对滞后等。面对新一轮的发展,还有更现实、更深层次的问题摆在**县的面前:建设用地指标对发展需求的制肘;生态与景观质量蜕化的压力趋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形象落差较大等。

2.城乡要素互动与城乡协调

2.1城乡要素互动的内涵。城乡要素是指影响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包括:资金、技术、信息、物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城乡要素互动是指资金等要素在城乡经济发展空间内交流、传递、融合、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以资金要素为例,由于城市经济的长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使政府有足够能力对农村地区进行基础设施的改善。所以,城乡要素互动是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它能充分调动一切城乡发展要素,挖掘乡村经济的发展潜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要素互动是一个动态而持久的过程。在乡村经济发展初期,动态的非均衡双向流动以农村要素流向城市为主;在发展中期,要素流双向流动发生逆转,以城市要素流向农村为主;在发展后期,城乡要素流发生质变,形成一种动态的、均衡的互动模式,也正是这种互动的持久性才能使城乡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2城乡协调的实质。社会学家认为城市化是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渗透的过程。这种过程的结果表现为城市与乡村的相互影响,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相互融合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整合的社会架构,包含城市与乡村两种文明。具体而言,城乡协调就是在城乡空间系统内,人口、文化和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向具有城市特点的表现形态变迁的系统的、动态的过程。所以,城乡协调的实质可以概括为城乡经济实现有序互动,城乡居民融合共享现代文明。

2.3**县如何来达到城乡要素互动与城乡协调的发展。没有要素互动就没有城乡协调的发展。没有城乡要素在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中的互动,就难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或配置合理的资源,那么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更谈不上城乡协调的发展。在本次规划中,以**县整个区域内都作为规划范围,对其产业定位、空间发展与管制、城乡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充分分析与规划。

2.4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了要素互动。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有序互动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城乡协调发展又为城乡要素互动创造了广阔的流动空间。

3.城乡要素流与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

3.1城乡要素隔离条件下,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聚散和城乡关系。在封闭的自然经济时期,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消费型的商业和政府管理结构所在地。城乡之间的经济活动少,城市与乡村是两个封闭的系统,因此,城乡之间的空间聚散呈现一种低水平的平衡稳定状态。农业时期,城乡节点相对独立影响范围较小,无等级关系和从属关系,区内外要素流动少,区域性的基础设施落后。空间结构以较封闭的县域为区域经济基本单元,城乡处于低水平、均衡化和稳定的状态。

3.2城乡要素单向流动条件下,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聚散和城乡关系。工业化初期,城市的职能发生变化,城市的发展吸引了乡村的人流、资金流、物流等。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而乡村发展缓慢,相对较落后,城乡二元结构愈加明显。空间聚散以聚集为主,城市的发展更为突出,城乡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

3.3城乡要素互动条件下,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聚散和城乡关系。工业化后期,城乡专业化分工明显,产业关联效应显著,城乡要素强度增大,城市的辐射功能突出。空间聚散以扩散为主,城乡之间形成合理聚集规模。城乡在联系日益加强和各自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产业与功能结构的重组和分工。城乡要素由从城市向乡村的单向流动逐渐转化为城市到乡村与乡村到城市的双向互动,要素流在城乡之间的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日趋突出。城乡协调过程中各种要素流的内容和方式也逐渐丰富和复杂化,使得城乡之间形成复杂的网络关系。

4.城乡要素互动促进城乡协调的发展途径

4.1城乡协调初期阶段。首先,加快交通通讯设施建设,为促进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的融合铺平道路。要沟通城乡之间的联系,一靠交通,二靠通讯。通畅的交通运输便利了城乡经济发展中劳动力要素、物质要素的流动,;发达的通讯设备保证了技术、信息要素流动的快捷性和准确性。其次,积极引导农村产业向城市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由于目前家庭作坊式企业在农村的发展,虽然使一部分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也给农民带来了不少收益,但从实际来看,产品质量差,价格低,更重要的是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严重,急需加以认真解决;乡村企业的引进绕开了城市对农村产业活动和劳动力流动的壁垒,使城乡要素得以在农村区域内进行配置,从而实现紧密的城乡产业联系。

4.2城乡协调发展中期阶段。目前,劳动力就地转移使城市二、三产业失去了雇佣廉价劳动力的机会;资金技术要素由城市流向农村已影响到中心城市自身的投资和发展速度;城乡工业同构使城乡要素难以充分发挥要素流动互补的优势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发挥其利用市场机制配置城乡要素的作用,从而使城乡产业形成最优的空间配置。

首先,政府要在城镇工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农村工业向小城镇工业区集聚。其次,政府应指导农业用地分散经营向土地规模经营过渡,如建立完善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等。

4.3城乡协调发展后期阶段。这一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完成了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城乡经济发展对知识、技术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创造和培植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将成为政府和企业工作的重点。当前**正处在城乡协调中期向后期发展阶段,所以应将着力点放在解决城乡各要素充分互动发展上。

另外,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也逐渐提高,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对公共设施的建设,增加对公益事业的投入,改善乡村公共文化设施条件,积极引导农民向健康、文明的现代化生活方式转变,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