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的基本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的基本问题范文1
关键词:文本 解读 教学 规范
一、反思标准化阅读教学,坚持文本的多元性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解读具有差异性,是古今中外文学鉴赏的共识。如《关雎》的主旨就有“后妃之德”说、青年恋爱说、婚典乐歌说、婚俗教化说等,各说纷纭、莫衷一是。看到时人因时因需“断章取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发出了“诗无达诂”的感叹。诗文同理,在文本鉴赏过程中,个体千差万别,角度各异,解读结果自然存在差异,甚至大相径庭。而在传统应试教育中,教师往往捧着教参照本宣科,学生顺着课堂预设背诵结论,学生从自由、主动的阅读心理转变成被动的接受,丧失了阅读愉悦感,扼杀学生的主观性、创造性。
多元解读是阅读教学应该坚持的方向。历来红学界对《香菱学诗》也有不同观点、看法,进入初中课堂教学后产生不同看法是自然的事情。鲁迅先生说:“一部《红楼梦》,红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作为指导学生解读文本的教师,首先要承认文本的多元性,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允许学生对文本见仁见智,并悉心给予指导引导。
二、反思个性化理解偏差,正视各种过度解读问题
(一)无原则个性化误读。一些教师缺乏必要的教学规范意识,无形中助长学生各种脱离文本的无原则、无边际的“个性化”误读行为。如有老师在教郑振铎的《猫》时,问学生如果你是第三只猫,该如何改变自己而不导致悲剧命运?学生无限发挥的结果必然是背离文本主旨的各种闹剧。
(二)无底线价值观亵渎。语文教学具有人文性,要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如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有学生认为“我”的母亲是个爱孩子、勤俭持家的好妈妈。如果教师对此类看法不进行及时引导,将对学生的人生态度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三)无根据传奇性戏说。受社会流行的“文化即娱乐”观念影响,教材中的一些人物不断被调侃。如有教师在教《出师表》时,将天津味配音诸葛亮咆哮体搬进课堂,学生顿时兴奋异常,人物形象却让人大跌眼镜。毋庸置疑,“小品式”的戏说可以寓教于乐,但不能以野史传说替代真实,以改编替代原著,以免影响文本的正常解读。
(四)无分析标签式解读。教师不能替代学生的品鉴,更不能照搬照抄教参、教辅的内容,让学生背诵中心思想、艺术手法。如有教师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不断强化鲁迅对封建教育的批判,这种标签式解读索然无味,也暴露出了教师解读文本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还原学生主体地位,强化教师对解读的主导指导
(一)创设和谐课堂,提倡恰当的个性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尽力构建安全、民主、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正常合理表达的空间、机会,认真倾听各种意见、观点,对独到、新颖、合理的见解及时给予肯定;对不够完善或有待商榷的问题,应组织展开讨论,在交流中提升对文本的认识。
(二)坚持以本为纲,围绕文本进行多元化解读。尊重文本解读的差异性,但不能倡导脱离文本的各种揣测、涂鸦、扭曲等行为。如果文本解读没有底线、共识,阅读教学势必陷入混乱、无序状态。教师应摒弃脱离文本的“放羊式”解读,采用文本之内的“牧羊式”教学,指导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细研文本、品味文本。
(三)坚守终极价值,提高审美品位与情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初中生阅历不足、辨知力不高,对文本的理解难免有浅解、误解、曲解等问题,特别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指导。应重新确立并强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通过组织课堂落实教学目标任务、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思想品味境界。
(四)还原文本背景,客观理解把握文本涵义。王国维提出“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解读文本,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文章立意等,整体把握文本的内涵、探究作者心志,形成对文本正确、合理的解读。
德育的基本问题范文2
关键词: 问题引领 苯酚 教学设计
1.问题引领教学提出的背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思维主体――人的内部条件中“问题情景”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中产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引领,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缩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从而促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状态,积极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本文以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一书中“苯酚”一节为教学案例,介绍问题引领教学的教学实施过程[1]。
2.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
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苯酚的结构和苯酚的酸性、与溴的反应等重要化学性质;掌握苯酚的检验方法。
2.2过程与方法。
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苯酚的性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能力,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结构决定性质、基团相互影响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苯酚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环境的密切关系;感受实验探究的艰辛和乐趣,培养学生求实进取的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科学的兴趣。
3.教学过程
3.1生活化问题,启动思维。
问题1:阅读苯酚软膏的说明书,体现了苯酚的哪些性质[2]?
[学生]苯酚特臭味――苯酚的味道,色泽变红――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氧化后呈红色,用酒精清洗――易溶于酒精,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苯酚显酸性,
设计意图:初识苯酚,通过生活中的素材设计问题,把学生带入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增强对苯酚的亲切感,让学生感觉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学好化学能更好地指导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2递进式问题,深化思维。
问题2:在苯酚中加水振荡,发现变浑浊了,请您用课桌上的实验药品和仪器想尽可能多的方法使浑浊的苯酚溶液变澄清?
设计意图:鲜活而真实的实验问题情景,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问题具有开放性,即便是基础不扎实的同学通过尝试都能想到1-2种方法,能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本问题具有较好的知识关联度为下面的追问提供了平台和载体。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动力实验,完成下列表格。
问题3:上述实验中哪些体现了苯酚的物理性质?
学生归纳: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具有特殊的气味,露置在空气中因小部分发生氧化而略带粉红色。常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65℃时,跟水以任意比互溶。苯酚有毒,其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腐蚀性,如果沾到皮肤上就应立即用酒精清洗。
问题4:上述实验中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溶液反应,体现了苯酚的什么性质?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问题5:两个方程式是否都正确呢?
[学生]下面的方程式是错误的,因为没有气体看到。
问题6:苯酚的酸性是强的还是弱的?
[学生]苯酚的酸性是强的还是弱的。
问题7:还有什么实验可以证明苯酚有弱酸性?
[学生Ⅰ苯酚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看是否变红。
Ⅱ苯酚固体加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看红色是否变浅。
通过问题4―7的递进式的设计,逐步将学生探究苯酚酸性的欲望调动起来,这样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为主动,不仅能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而且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课堂上的学习激情。
设计意图:此组问题学生还得出了酸性大小为:碳酸>苯酚>碳酸氢根离子。
问题8: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澄清溶液变浑浊吗?
[学生]滴加盐酸。
通入CO气体。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2的探究实验,学生已对苯酚性质有一定了解,再提问题7、8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问题2和7、8完成后的学生基本能够掌握苯酚的知识。
问题9:苯酚在水体中有危害,如何检验水中是否含有苯酚?
[学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书本,FeCl遇苯酚显紫色(显色反应)。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并学以致用,并让学生理解学会以辩证观点看待事物。
问题10:乙醇和苯酚都含有-OH,为什么乙醇不显酸性而苯酚显酸性?
[学生思考交流]得出原因:苯环活化了羟基,使苯环相连的羟基上的H更易电离,体现了酸性。
问题11:对比苯、苯酚与溴的反应,完成方程式并思考完成表格:
结论:苯环上的羟基活化了苯环的邻和对位,使苯酚的取代反应变得容易了。
问题12:你认为有机物的性质由什么决定?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10、11、12的探究,让学生体会在研究有机物性质时,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而官能团(基团)之间相互影响会物质的性质发生一些变化。这是有机学习中的重要思想。可简单概括为下图:
3.3应用性问题,锤炼思维。
问题13:绿原酸是咖啡提取液的成分之一,其结构如图所示,请问1mol绿原酸最多能与多少mol NaOH溶液反应,最多能与多少mol Br的浓溴水反应?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产生负迁移,学生容易错误地认为分子中右边环己烷的羟基上的也具有酸性,能与NaOH溶液反应,羟基的邻位和对位上的氢也能发生取代。通过应用性问题的设计旨在矫正这种错误的认识。
3.4开放性问题,放飞思维。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你的同桌或伙伴能否帮你解决你提出的问题?
学生问题1:苯酚钠中通过量CO和少量CO方程式有何区别?
学生问题2:苯酚和苯甲醇是同系物吗?
学生问题3:苯酚能与稀溴水反应吗?
学生问题4:生活中还有苯酚的应用吗?
学生问题5:教材中介绍了活性炭能吸附废水中苯酚,其原理是什么?
……
设计意图: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仅能让学生反思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暴露学生认知结构的缺陷,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4.问题引领教学的反思
4.1问题引领教学有助于防止产生滑过现象。
本堂课尝试把知识设计为一个个问题,问题力争有较好的情景化和知识关联度,把核心知识设计成系列问题,多角度指向、聚焦核心知识,让学生在实验探究、合作讨论过程中解决问题,形成完备清晰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了基础知识老师一滑而过,重点知识老师反复强调、配以系列训练的学习方式。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注意力集中,有效避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滑过现象,从而使学生处于想学、乐学、有效地学的有意义学习状态中。
4.2问题引领教学有助于推进探究性学习。
无问题谈不上探究,问题能驱动学生思维,引领探究活动。所以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引发剂。但是,不同的问题驱动和引发探究学习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本节课的问题做到问题源于生活(苯酚软膏说明书),尽量把学生带入真实的问题情景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问题基于实验(如何使浑浊的苯酚变澄清?),让学生在真实鲜活的问题面前跃跃欲试。问题形成系列,本节内容设计了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串,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探究。通过问题引领有效地促进学生探究活动,助推探究学习。
4.3问题引领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提问能力。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提高质疑能力。问题是生长新思维、感受新方法、获取新知识的种子,努力解决遇到的问题可以消除学生的认知平衡,推动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问题引领教学通过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合作探究―反思小结―学生提问等系列环节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实验探究的主动学习过程,一定会发现一些自己的困惑,提出一些个性化的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提问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德育的基本问题范文3
[关键词]学校德育;德育问题;问题诊断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2-0039-03
诊断源于医学的一个术语,“诊”主要是指看病,“断”则主要指判断和决定。诊断是指医生在检查病人的症状之后判定病人的症结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出相应的处方。因此,学校德育问题诊断主要指的是对学校德育当前发展现状所做出的描述以及在此基础上结合一定的指标体系判定学校德育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存在差距的程度,据此提出学校德育改进的具体方案。完整的诊断过程主要包括问题描述、原因揭示以及改进方案的提出三大部分。
一、发现和界定问题是开展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的基础和前提
发现和界定问题是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的第一步。美国管理学博士罗宾斯(S.P.Robbins)认为,问题是指真实的过去或现在与潜在的或期望的两种情况之间存在的差异。问题不完全等于缺点或错误,它实际上是学校德育发展现状与其应该是什么之间的差距。对学校德育问题的理解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对问题概念的中性定位,即对问题的定义主要从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的角度来进行说明,不作价值的判断;二是对问题的理解更多的是从一种积极的立场出发,即从问题中发现学校德育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学校德育问题诊断最终是要实现对“问题”的把握,从而促进学校德育的全面提升。
对学校德育问题的把握,需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一般而言,问题包括“问题表征”“问题本体”和“问题根源”三个方面。问题表征即问题的呈现状态,是学校德育的现实状况与其理想状况的差距。问题的本体是阻碍学校德育理想状态得以实现的各种障碍,而问题的根源则是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我们对学校德育问题的诊断,最先接触的往往只是问题的各种表征。这些表征自身并不构成问题,而只是预示着问题的存在。这需要我们通过各种问题表征的索引作用深入到问题的本体及其根源。
不管德育问题产生的内在机理和深层原因是什么,对问题的把握应该从对问题的感知开始。而我们感知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寻求德育的现状与其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对德育现状的把握,我们可以通过深入学校德育现场,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听课、参与活动以及查阅有关学校文件等方式进行了解。对德育理想状态的界定,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参考我国德育目标、德育大纲方面的要求;德育专家关于应然的德育的描述;社会、家长、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德育的期待。这些要求、描述和期待与德育现状之间的差距就是我们发现问题的重要线索。因此,我们可以依据德育大纲、德育专家以及社会各界对学校德育的期待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发现理想状态与现状之间的差距,进而获得有关德育问题的最初认识。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认知差距图”等问题诊断技术来发现问题。
认知差距图是把不同的人对影响学校德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的评价通过一张图表标示出来,从对这些评价的差异中发现问题。其中,差异最大的一般预示着主要问题,而差异较少的则是相对次要问题。其基本做法是:第一,在横坐标上列出有关德育的关键因素的名称;第二,纵坐标标注对各个要素的评估分值,从1-10分,1分表示“无法接受”或“最不重要”,10分表示“最好”或“最受重视”;第三,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不同对象进行调查,将结果在坐标系中显现出来;第四,通过对不同对象认知差异的比较,发现问题。
我们从德育理想状态与其现状之间的差距所获得的对德育问题的认识只是一种初步的、表面的和模糊的印象,还需要对问题本身做进一步的精确化。问题精确化的方法很多,大致包括关键词检验法、渐进具体化法、“5H1W”法、目标定向法等。例如,用关键词检验法界定“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问题,可从以下步骤人手。首先,写出问题的最初表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其次,列出这一表述中的关键词:“积极性”“学生”“不高”。再次,通过对关键词的不断追问明确问题的内涵:什么是积极性?衡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标准是什么?是所有学生还是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最后,记录发现的核心问题。如可能的核心问题有:学生基础较差,难以适应教师的教学进度;教师上课单调,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学校只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等等。
将学校中存在的各种德育问题界定出来后,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这些问题进行排序,确定优先解决的问题。在具体确定诊断问题时,我们应着重考虑三个因素。第一,问题的重要性程度。对于那些事关学校德育发展的根本性和全局性问题,我们应优先考虑并重点分析。第二,问题的迫切性程度。问题重要但其影响不会很快显现的问题,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先搁置,优先解决那些需要立即解决的突出问题。第三,问题的可控程度。有些问题虽然很重要,也很紧迫,但是,就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根本无力解决。或者有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学校自身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和支持。因此,对学校德育问题的诊断,应主要集中在那些既重要又紧迫,且是学校通过努力可以改进的问题上。
二、分析和厘清问题的内在机理及其结构是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的关键
发现和界定学校德育问题后,接下来就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及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将问题及其原因之间的结构清晰地展现出来。这是对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第一步的深化,也是下一步提出改进方案的主要依据。那么,如何才能对所发现和界定的问题进行一种深入的结构分析呢?
首先,我们要多渠道获取有关问题的信息,从信息中提取问题的原因。这是对问题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前提。获取问题信息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访谈、观察以及对相关文本材料的分析等。在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推测,初步列出有关问题的可能原因。
其次,对所提取的问题原因进行类型分析,明确问题的具体指向对象。一般而言,对于问题原因的分析,要注意区分问题产生的因素与具体原因之间的区别。比如,学生厌学的原因可能有学生对学习没兴趣、教师教学方法不当、课程内容太难、学生当中流行着“学习无用论”的思想等。这些原因可以大致分为教师因素、学生因素、课程因素、学校因素等方面,而每个因素当中又包含具体原因。通过类型划分,我们即可以进一步认识问题产生的具体对象,又可以初步明晰问题之间的关系。
再者,对各个问题产生的因素进行因果分析,厘清不同问题原因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剖析问题产生的内在机理。第一,要分析不同类型的原因与
问题之间的密切程度。根据密切程度的不同,我们可将原因划分为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背景原因等几个方面。所谓直接原因,就是指直接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而造成直接原因的原因则是问题产生的间接原因。背景原因主要就是指那些作用于间接原因的社会背景、环境条件和文化思想观念等。第二,要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对原因做更为精细的逻辑分析。我们对问题原因所做出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背景原因的区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具有因果逻辑分析的意味,但这种因果分析还只是初步的,原因与原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其影响机制还需做更为深入和具体的分析。
为更好说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仍以学生厌学问题为例对此作进一步分析。学生厌学作为显现的问题存在,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诊断者通过一系列诊断工具的使用,发现某校学生厌学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学生基础差,难以理解课堂知识;教师只重视学习好的学生,对学困生缺乏关心;教师上课单调,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学校所在环境盛行“学习无用论”;课程内容脱离学生和社会发展实际;等等。
对以上原因进行类型划分可以发现,这些原因基本上可归为学生自身原因、教师原因、课堂教学原因、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对各原因类型内部的具体原因进行归类,将原因进一步明确化。如,教师原因又可以划分为教育观念、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原因。那么,这些不同类型的原因哪些是学生厌学的直接原因,哪些是间接原因和背景原因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初步认定学生、教师及其课堂教学是学生厌学的直接原因,而学校则是学生厌学的间接原因,社会则是作为背景原因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直接原因中,不同原因类型之间的因果关系如何?是学生存在的问题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态度,还是教师的教学态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进一步诊断的基础上描绘出问题产生的内在机理。
三、改进和解决问题是学校德育问题诊断的根本目的
学校德育问题诊断不能仅停留在问题及其原因层面上,也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原则建议上,而是要针对诊断对象的实际情况做出详细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改进方案。改进建议对于学校德育问题诊断而言极其重要,这是诊断的根本目的所在。在这个问题上,哈里森(M.I.Harrison)认为,积极有效的诊断结果反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与成员有关并为他们所理解;描述性的而不是评价性的;清楚具体――借助具体的行为和情境阐述一般性的结论;比较,包括与相似部门或组织之间的比较;及时一资料收集之后立刻反馈;可信――提供正当可靠的资料;理解成员的情感和兴趣,而不要引起他们的愤怒、自卫和无助的感觉;限制而不是压制;实用而且可行――指明成员可以在哪些问题上有所作为;为完成的――给成员留有余地进行资料分析并据此做出行动决定。
结合哈里森教授的观点,并考虑德育问题诊断的具体情况,我们认为,诊断结果的改进建议应该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改进目标的提出要针对学校德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目标的实现意味着问题的解决,所以目标必须与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不能凭空设想。因此,目标应该具体且具有坚实的现实依据,另外,所制订的目标应该具有层次性。对于较为长远的目标,一般可以通过学校德育发展愿景的形式予以呈现,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分解,使之更明确、更具操作性。在对目标进行分解的过程中,我们实际上也就制订了目标实现的标准,即我们通过什么指标去衡量目标的实现程度。比如,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我们的目标是“学生喜欢学习”,这一目标应具体转换为“学生喜欢校园生活,对课堂教学感兴趣,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愿意在教室里学习”等。
对于学校德育问题改进目标的标准制订而言,必须遵循的第一条原则是积极性原则,即应该用正面的语言描述问题改进的目标。如,“我们应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比“我们应该杜绝师生之间的相互冲突”的表述更具有教育性。目标标准制订的第二个原则是每一个标准应该指向单一的改进方向,避免复合指标。如,“通过采用新的德育方法增强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积极性并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这一标准中包含着多个指标,不能构成具体的德育改进目标标准。另外,目标标准的制订还应注意标准与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切忌将改进方法等同于目标的标准。
德育的基本问题范文4
关键词:预算管理;基本;问题;思考
企业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分配、考核、控制企业内部所有部门、单位的各种财务以及非财务资源,从而有效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和协调,从而实现企业的经营的目标。预算管理作为有效的企业管理方式之一,目前已经受到很多的企业的重视和使用。企业预算管理能够对企业的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全面的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1、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在企业预算中,其通常会将计划和预算混为一谈,一般只会有年度计划,没有实际的月份和季度的预算,不能够成为企业管理和考核的根据。2.编制企业预算时依据常常不充分,成本的预算大多数情况下只会依靠企业以前的历史数据和主观的判断,没有利用成本动因而进行分析和管理;成本动因论之下,成本=f(客观动因,主观动因)。由于人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主观能动性,例如,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员工的工作态度以及员工的集体意识、综合素质等,都会影响企业的预算成本,而这些也都是成本的驱动因素。4.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考核制度,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编制和执行企业预算时出现脱轨问题,造成重编制、轻执行的现象。这样一来就使得预算不能约束企业的活动,进而造成企业预算失去其的应有的权威性和严肃性。5.在分析预算执行的情况时,通常只是按照简单的比例计算预算值和执行状况,但是一般不会深入的分析预算差异,从而很难确定预算差异产生的原因,不能够有效的反应预算的执行情况和企业的经营情况。6.目前,很多的企业不能准确的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的基础情况选择合理的预算方法,盲目的选择和制定预算方案,导致工作量加大、工作混乱。
2、 解决企业预算管理的问题的措施
2.1建立全局的预算管理观念,制定具体的预算管理目标,企业的领导者要不仅仅要做好领导者,还需要做好预算编制和实施的决策者,如果有需要企业还可以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加强企业预算的规范性。1.选择预算目标:决策管理和决策控制。其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如果过分的强调预算的决策控制的功能,就会制约决策管理功能;而要充分发挥决策管理功能,则就一定会影响决策控制功能。2.企业最高领导要拥有制定和实施预算的决策权。企业的高层领导需要参与到预算的制定中,并对预算方案做最后的决策,这样能够保证预算决策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从而制定出可执行的有效的预算方案。3.设置预算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应该由企业内部主要职能部门的经理组成,并由首席执行官担任主席。这样有利于各部门的信息的交流,增加企业预算的合理性。
2,2设计企业预算体制时,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2.2.1选择预算的内容。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要尽可能的编制详细的全面的预算;对于小规模的企业则可以仅编制管理和控制的预算即可。
2.2.2选择预算编制的方法。编制预算的方法要保证客观性和科性学。要充分的了解和掌握目前企业预算的执行状况,总结编制预算的经验,并依据市场信息和调研信息,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出和投入情况,从而保证预算指标的合理性。在选择预算编制方法时,为了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和费用,可以采用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弹性预算、以及基于作业的预算管理等。
2.3制定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提高预算的效率和效果
企业员工一方面是预算的制定者、预算信息的利用者、预算的执行者、预算制定的被考核者,同时也是预算工作的主体,是决定预算工作效果的主要因素,所以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此外,由于预算管理会涉及和影响很多的人的经济利益,所以在制定预算管理时也就不可避免的要涉及一些道德方面的问题。例如,有的部门为了自己的部门的利益,在制定预算时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本位主义思想,从而造成制定的预算较为宽松,这样一来就违背了预算的指标的公证性、、可靠性以及客观性的要求。再者,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企业还需要通过各种激励政策发挥员工的积极能动性,鼓励员工参与预算的制定,从而培养他们主人翁的意识,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的满意度。
总而言之,企业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近几年来被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并且也得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分析当前企业预算管理的情况,其仍存在着由财务人员包办的,编制数据依据历史经验等方面的问题和不足。为了使企业预算管理充分的发挥其的作用,企业需要改善预算管理的模式,有效的将企业的业务和预算结合起来,加强各部门的参与编制预算和管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是预算管理更加的全面,维护企业的利益,促进企业长久的发展。(作者单位:秦皇岛市卢龙县财政局)
参考文献:
[1] 宋民生.企业预算管理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1(4):73
[2] 喻舒琴.推进企业预算管理的探索.[J].经济师.2010(11):262
[3] 高艳.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新财经.2011(4):226
德育的基本问题范文5
一、 是什么——补习教育的内涵界定
在补习教育的定义上,研究者大都采用了一种描述性定义方式,即通过补习教育特征的描述为其定义。如较早的研究者王有升认为:补习教育是指中小学生在接受学校正规教育之外所参加的针对其文化课或艺术方面进行的辅导[2],这个界定中包含了补习教育的三个重要特征: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雷万鹏指出:“教育补习指除正常学校教育外,家庭购买的、额外的教育服务形式。包括聘请家庭教师为子女授课或送子女到补习班就读等”[3]。这个定义中又突出了补习教育的另一点特征:有偿性。其他研究者对补习教育的界定也大都是围绕这几个主要特征论述的。如彭湃认为,课外补习是由私人支付的主流教育之外的补充性教育,它以学术性课程为内容,以正在接受正规教育的中小学生为对象[4]。杨启亮仅从家教这一角度对补习教育作了界定,指家庭中的或者由家庭组织的与学校教学内容一致的或同质化拓展的教学活动[1]。徐政法概括性地总结了以往补习教育的特征为:一个阶段(中小学);两种形式(“家教”和课外班);三大特性(补充性、私人性和有偿性)[5]。通过这一系列特征的描述来界定这一领域固然直观清楚,但若结合实践推敲这些特征,却又有一些不合理之处。
例如,就补习教育学习对象而言,幼儿园阶段孩子参加的课外舞蹈班、歌唱班等与中小学生的这类补习在性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而为了考研、考公务员、考托福等举办的辅导班的补习与中小学生备考的补习根本上也是一致的。如果仅把补习教育学习对象限定在中小学阶段会人为地排除了其他的补习教育。再就补习形式而言,也有范围较窄的问题。除了家教和补习班之外,一些其他的校外小组活动也有补习的性质,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一些基于网络的辅导班、线上家教等实践形式也逐渐兴盛,这些也都应该是补习教育的实践形式。最后,有偿性这一特征也有进一步思考的必要,实践中除了有偿的补习之外,也有一些由学校老师、志愿者或者学习者的亲属等提供的各类免费课外辅导等,这也应属补习教育的一种。
因此我们看到,除了个人选择性和学习时空在课外(补充性)这两个特征外,其他诸如阶段性、有偿性、学习内容与学校学习相似等特征虽然较普遍地体现在大部分的补习教育中,但却并非为所有补习教育所共有,我们有必要对不同的补习教育形式进行甄别分类。Mark Bray根据补习教育的提供者的不同将补习教育分为六大类:教师教自己的学生;教师教其他学生;大学生提供的补习;其他人员(大学教师、退休人员等)提供的补习;补习公司提供的和基于互联网的家教等。各大类的补习形式中又根据规模不同可以划分一对一、小组学习、大班学习等多种形式[6]。如果对不同形式补习教育的特征不加区分,泛泛地论述“补习教育”,则可能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如有研究者以较狭义的补习教育为对象,批评了课外补习对学校教育的冲击,称其为课程改革的绊脚石[7],但又有人把补习看作课程改革的补充和助推器[8]。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根本上源于不同研究者对补习教育界定的不同。
根据一般的特征,我们认为至少可以给出广义和狭义两种补习教育的界定。广义的补习教育指学习者个人选择的学校外进行的所有教育形式,它有补充性和私人选择性两点特征。而狭义的补习教育则特指中小学学习者个人选择的针对其文化课或艺术、体育等方面进行的有偿的辅导,主要包括“家教”和课外辅导班等形式,这里的补习结果是纳入到学校教学评价系统之中的。当前对补习教育的大部分批评声音多是来自对狭义层面补习教育的反思。
二、 怎么样——补习教育的研究方法思考
当前的补习教育研究大都是在国际比较基础上的理性思辨,因此,有学者呼吁应强调实证的研究[4]。近年来,我国补习教育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问卷调查等形式的实证方法,但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结果往往较难取得一致。
首先,调查样本的代表性难以保证。补习教育研究的调查一般涉及补习教育的提供者和接受者这两方主体,两者都有较强的流动性和隐蔽性,因此很难抽取出有代表性的样本。当我们试图对补习教育的提供者取样时,由于补习教师往往并不隶属于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因此很难从官方取得相关数据;即便能找到个别补习教育的管理机构(如教育部门备案的私立补习学校,大学的家教管理中心等)可以较方便地从中取得样本,但这些样本往往并不具备代表性,因为这种隶属正规组织的补习教师往往经过了专门的培训,有较好的资历,不能代表补习市场的整体情况。同样地,补习教育接受者样本的获得也有类似的困难。由于补习教育有明显的个人选择性,而这种选择有较强的隐蔽性:学习者可能请家教,也可能参加课外辅导班或者购买网络学习的学习卡等,在学习时间上他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短时的,这种复杂性导致了参与补习的整体的复杂性,很难用一个小样本来代表。
其次,调查中数据的准确性也较难保证。作为影子教育系统的参与者,参与补习活动的老师和学生容易对相关的调查产生顾虑而不愿配合研究。对于补习教育的个体提供者而言,一些教师可能会因为担心工作之余从事赚外快的补习工作被领导机构批评,而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做家教或辅导班的老师。就参加补习的学生而言也可能有相似的疑虑,他们也很可能不愿意让自己的课任老师、自己班上的同学知道自己的补习行为。因为课任老师可能会认为参加补习是对他们教学效果的不信任,而同学可能会因知道自己补习才跟得上学习进度而嘲笑自己的学习能力。因此,一般的调查统计可能会低估补习教育的普遍性。
正因为补习教育的难以观测和监控,相关的数据也难以准确收集,因此不容易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国内教育补习现象。已有的相关研究在结论上往往有比较大的差异,如有以某城市小学生为样本的调查表明参加补习的学生比例达100%[9],而另一项关于城市的类似对象调查则显示只有64%的小学生参加了补习教育[10],而一项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教育支出的数据分析得到的城镇小学生参加补习的比例为73.8%[11]。
此外,对于补习的效果也难以获得准确数据。补习教育的个人选择使得补习者往往是流动的,我们很难保证没参加补习教育的学习者不参加补习教育,同样,今天请家教的学生可能明天会去参加辅导班或进行网上学习。此外,补习教育的形式,补习教育教师的水平,学习者的家庭情况等诸多变量都与补习教育有关,而这些变量更是难以控制的,因此,我们很难“实证”补习教育的效果。
因此,在补习教育的研究上,我们应扩展思路,在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等传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在自然情境下对一些补习教育个案作深入的探究,通过与补习教师、家长、补习学生等各方的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更好的理解。
三、 如何做——补习教育应对政策的制定
狭义的补习教育有许多消极作用:它加重了补习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强化了事实上的学术竞争上的不平等;剥夺了学生学习其他内容的机会(参加补习的学生会更少时间进行独立的课外阅读、社区服务等活动);还可能减损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影响学生正常课上学习的效率等。因此,我国的研究者对补习教育大都持一种否定态度,这种态度反映在政策制定上就是国家各相关部门颁布的一系列对于补习教育的限制性文件。早在199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1996年在全国开展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就指出:“不准举办以各种名目收取费用的补习班、超常班等。”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又指出:“不得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更不得收费上课、有偿补课”[5]。而山东省人大常委会2009年公布的《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草案)》也明确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利用假期、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补课,不得动员、组织本校学生参加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补习班。在职教师不得从事有偿家教活动,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各类补习班。”辽宁省最近颁布的《关于辽宁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也明确强调“严禁学校教师违规补课”,但这些政策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却遇到了双重阻力。
从理论上看,政府部门并没有权力去干涉教师个体业余时间的行为,因此,有关部门或者可以制止学校组织的补习,但若强行限制个体教师的行为则属于公权对私人领域的僭越。在同样盛行补习教育的韩国也曾明令禁止教师进行有偿的补习,但在1998年韩国高等法院明确宣布,补习是一个私人的行为而非公共的行为,因此制止这种私人行为的行政命令是违背韩国宪法的[12]。从具体实践来看,教育补习现象也并未因各种“禁补令”的颁布而销声匿迹,只是从公开转入“地下”,甚至更加繁荣。理论和现实的困境要求补习教育政策的制定者更新理念,扩展思路。
有效的政策应该源于对实践深入的分析。分析教育补习各环节,我们看到补习教育是一个稳定的系统:[13]我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重视、一些家长对学校教学的怀疑、升学的分数博弈等诸多因素使家长愿意为自己的孩子购买“教育”;而当前评价方式的分数取向与学校教育自身的缺陷又恰好为补习教育留下了进入的空间;教师、在校学生等补习教育供给者对利益的追求使市场上有各种能满足家长需求的“补习教育商品”。而要有效地应对补习教育带来的负面问题需要在政策制定上的系统思维,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简单思维。当前,补习教育提供者的资质是补习教育负面问题的直接来源,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提升补习教育的资质减少补习教育的问题。这就要求管理的着力点应该放到规范上,一方面要强化对补习教育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强对补习学校、补习班的审批和监管工作,制定可行的补习学校审查制度,各高校也应设立专门的家教管理中心,对做家教的高校学生进行相应的培训管理,从而提升补习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国家应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设优质低廉的网络补习教育平台,扶植培育一批优质的补习教育提供方,让一般家庭的孩子可以接受到优质补习教育,从而减少补习教育带来的教育公平方面的负面问题。
参考文献
[1] 杨启亮.“家教”:一个教学论边缘的实际问题.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2] 王有升.补习教育:一类不可忽视的教育现象.上海教育科研,1997(6).
[3] 雷万鹏.高中生教育补习支出:影响因素及政策启示.教育与经济,2005(1).
[4] 彭湃.“影子教育”:国外关于课外补习的研究与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9).
[5] 许政法.国内课外补习研究回顾与展望.教学研究,2009(1).
[6] Mark Bray.Confronting the shadow education system:?what government policies for what private tutoring?[M]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2009.
[7] 唐芳丽,彭跃花.影响新课改的另一因素.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8(2).
[8] 谢丽玲.课外补习:落实终身教育理念的必要措施——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外补习.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3).
[9] 卢阳.小学生课外教育情况的调查.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2).
[10] 彭湃,周自波.城市义务教育阶段课外补习研究——基于湖北武汉市H区的抽样调查.中小学管理,2008(4).
[11] 薛海平,丁小浩.中国城镇学生教育补习研究.教育研究,2009(1).
德育的基本问题范文6
【关键词】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就业
1资本积累理论概述
1.1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规律,其分析的理论依据是资本有机构成理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积累引起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人口过剩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工人人口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起来以后,历史地起作用的特殊的人口规律。
1.1.1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
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积累对工人命运的影响时,是从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变化开始的。因为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等量资本会吸收不等量的劳动力,从而影响工人阶级的命运。所谓资本有机构成,就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其公式表示为C:V。
1.1.2 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时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再生产存在着不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资本量的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会增加,工资也可能提高,但这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性质,没有改变工人的从属地位,也没改变工人受剥削受压迫的实质。因为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劳动对资本的从属关系没有改变。资本积累规定了工资变动的界限,将工资的变动控制在适合资本增殖需要的限度内。
此外,在资本构成不变时,资本积累带来的工资提高又对资本积累产生反作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机制会自行排除它暂时造成的障碍。”即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后,会使资本积累放慢,从而对工人的需求减少,进而减缓工资上涨的压力。
1.1.3资本有机构成调高对工人阶级的影响。技术进步引起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相对减少。”这样,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就首先表现为技术构成上的变化。而资本技术构成的这一变化,又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就会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使资本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增大,即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积累通过有机构成的变化,必然造成相对过剩人口。因为,资本对劳动的需求是由总资本中可变资本的大小决定的。可变资本相对量的减少,削弱了资本积累对劳动力的吸引作用,使资本积累引起的劳动需求量减少。尽管随着总资本的增长它的可变部分也会增加,但是增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却在绝对增长,由此必然产生相对过剩人口,即超过资本增值的平均需要,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
2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与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就业问题
2.1我国就业问题分析。
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据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已经达到917万人,失业率是4.1%。但是,由于我国一直未实行调查失业率的统计方法,因此,社会实际失业率比这个数字可能还要高出不少。我国的劳动力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2资本积累理论对于解决当前我国就业问题的启示。
首先,根据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要保持必要的生产规模或经济发展速度,以保证必要的就业量及就业增长率。马克思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因单纯的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导致就业量增加的情况,即资本构成不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会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总理曾指出:“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保持经济有一定的发展速度来解决就业的压力,通过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从当前的中国经济和人口的发展实际出发,我们还要保持一定的投资力度,也还要保持部分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的必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证和扩大就业量。
其次,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扩大就业范围,创造就业渠道。“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失业的分析,切中了‘结构性失业’产生的根本原因:只要技术在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劳动力必然相对过剩,要减少这种失业,有效途径就是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新的行业,扩大第三产业发展。”当前我国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一方面要依靠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带动上下游产业,形成新的产业链以创造和扩大就业渠道和就业范围,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进步造就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诸如电子信息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海洋科技与生物科技产业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实现社会总就业量的扩张效应。
再次,要积极发挥政府在就业问题中的宏观调控作用,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马克思当年设想的解决资本主义相对人口过剩问题的途径就是消除资本对劳动的专制统治,将社会对劳动的需求置于合理的计划调节之下。虽然从经济发展的现实阶段出发我国现在已经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不可能再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由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来安排全部就业人员,但是如果完全放弃了政府对就业的调控任由市场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配置,就业问题则更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就要坚持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