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范文1

关键词:高校;积极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近些年,国家与社会各界愈发注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数高校均已开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国内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在建设积极心理健康体系层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学生具体发展状况,明确影响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逐步完善与健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现阶段国内高等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自21世纪以来,伴随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兴起和广泛运用,诸多心理学研究者与工作者以高校育人目标、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为基准,牢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键点与重点,建设完善且科学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致力于探索以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积极心理健康工作模式,使学生在习得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健全自我人格,有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一、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面临的困境

(一)过度关注心理消极问题,忽略学生积极品质培育现阶段,多数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普遍采取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兼并的被动化教育模式,将关注焦点置于存在心理问题的部分大学生身上,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视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任务,而此种教育模式并不具备科学性,最终导致教育过程逐渐脱离培养积极品质的育人目标。在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理健康教师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视作首要任务,仅注重学生的问题,而忽略了积极品质培育。与此同时,部分高校以增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举办讲座以及张贴海报插画等活动为依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此种以心理问题预防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致使部分学生仅关注个体存在的消极因素,忽略了个体优秀品质的挖掘与提升。

(二)心理专业师资力量匮乏,组织管理体系尚未完善近年来,国内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优秀人才匮乏,部分高校始终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有些教师在毕业后便直接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岗位工作,其心理学理论还未达到深厚与扎实的程度,且部分教师也并未接受专业训练,所采取的心理疗法及咨询方式较为陈旧,无法充分满足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心理健康教师职业技能与专业素质均亟待提高[1]。与此同时,高校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属于系统化工程,需要高校各个方面共同合作,惟有各个学科互相渗透、充分配合,才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国内部分高校欠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并未构建系统性与相关性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仅是以心理健康教师与思政理论课教师为依托简单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成效甚微。

(三)教师倾向心理问题解决,致使教育关系发生僵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标在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一理念,在广大师生群体内心深处根深蒂固,这对教育成效提升以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具有反向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高校辅导员、思政理论课教师以及心理健康课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主体,而学生则作为受教育对象接受各教育主体的心理疏导与理论灌输。多数教师将问题解决视作核心教育目标,借助心理疏导与辅导咨询等方法解决部分学生在心理层面存在的问题。但是,部分学生因为担忧被其他同学过分关注,通常不愿积极主动地向教师咨询与自身有关的心理问题,对于心理疏导和辅导咨询亦会产生抵触与排斥心理,教育主客体之间存在的对立关系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难度,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最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从整体上效果欠佳。

二、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策略

(一)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及心理问题解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等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目标表现在培养学生群体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帮助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两个层面。只有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及心理问题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从本质上获得提升。在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层面,学生个体要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重视、关注积极品质养成,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要直面困惑和问题,并积极解决。因积极的体验对积极品质培育具有正向影响,所以大学生在校园生活当中要主动参与可获得积极体验的实践活动,以积极体验的不断积累为依托推动积极品质培育。基于教师视角而言,教师要将积极品质培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当中,不断更新教育手段,不仅要注重部分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还要致力于促进所有学生的协同发展,全面培育学生的积极品质。基于学校视角而言,应重新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目标,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引导,对教育目标加以整合[2]。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相对于仅解决心理问题而言更具现实意义。因为积极心理品质有着预防及治疗的功能,只要学生能够积极发展,充分激发其内在积极因素,必然可规避心理问题的出现。学校把积极品质培育置于教育目标体系的重要位置,可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实现其育人价值。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教育工作者应始终以个体专业技能与高尚人格教育、引导学生,以自我良好素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三观、素质与品行进行积极影响,明确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面向学生群体传递正能量信息,争做学生榜样。部分高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教师并不具备夯实且深厚的理论基础,心理咨询专业技巧和技能也相对滞后、保守,所以难以充分顺应当代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也难以真正感受学生当下心理状态,致使教师在具体咨询与授课过程中很难提升教育成效,所以必须丰富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加强其心理咨询和教育技能技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教师与心理咨询室教师,应提升个体专业素质,着重培育个体专业技能,积极学习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发展的新方向与新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学习与掌握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逐渐从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深入到实践方面,使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消极问题,所采取的教育和治疗方法也应具有积极性,从而充分呈现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除此之外,也要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积极的工作态度。从学校视角出发,校领导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在充分体谅教育工作者辛苦的基础上,也要深入了解其心理诉求,优化工作环境,从经济层面为需要照顾和关怀的教师给予支持与帮助。高校还要把积极因素融入教师教育工作中,深挖教师积极力量,强化教师积极感受,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长远发展[3]。

(三)有效拓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范围一方面,把心理健康教育充分与各科教学整合。在课堂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各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和价值,促进多学科互相融合渗透。教师应在课堂教育中创设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并借助丰富教育内容、更新教育手段等方式,促进学生们积极思考,在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当中,有效完成相应教育任务。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众所周知,外在环境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且对学生而言,校园生活是最为直接的外在环境。所以,着力建设校园文化,对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具有潜在驱动力。诚然,校园文化隶属高校隐性课程体系的分支,不但对学生心理品质具有无形影响,而且与学生个体心理健康也有直接联系。因此,在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过程中,重视校园文化构建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范文2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必修课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09-01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要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5年全球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达到了3.4亿,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到2020年时,抑郁症很有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人类第二大疾患。而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并不乐观,有过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90%以上,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是个普遍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有所作为。

2.已有心理健康课程作用甚微。2016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抽取全国381名大学生,发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调查问卷。86.35%的受访者表示所在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人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不大。

3.健康心理是大学生求学就业的必备条件。青年大学生是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人力资源,其拥有健康心理是关键。现代心理学和成功学的研究逐渐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人一生的成功至关重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用科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指导,能够从实际操作中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为大学生求学就业提供健康心理保障。

4.国家政策要求做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求》明确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具有指导作用。各地区各高校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心理测评结果,设定好自己的心理健康校本课程,有效针对本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建设。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存在的问题

1.开课形式选修课多于必修课。绝大部分高校都设有心理健康课程,但是多为选修课形式,与绝大多数学生的需要相比,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普遍性程度较低,对于非专业学生的开放广度不够。

2.课程内容及模式不适合高校学生。大部分心理健康课程目标是培养专业型人才,以传授传统的学科知识为内容,没有把发展完美人格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

3.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师资队伍不稳定,以辅导员为主,包括思想政治教师、心理学相关专业教师、以及心理健康专任教师、外聘兼职教师等形式。师资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专职性不够。

4.授课模式以传统型课堂讲授为主,课堂学生容量较大,教师主体性多与学生主体性,多以灌输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点,对学生的现实指导意义不大。

三、构建“疗效型”心理健康必修课程的设想

所谓“疗效型”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即:在全体高校学生中开设的,通过集中授课和实践课程、实验课程等多种形式开展的,针对每个学生不同心理问题而进行的知识传授与心理疏导相结合的必修课程,以达到解决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良好效果。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1.课程性质必须是必修课,在所有学生中开展普遍的心理健康教育,把握所有学生的心理状态,不但有助于帮助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解决其心理问题,更有助于高校学生管理,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2.课程开展的时间,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贯穿四个学年。一年级开设课程,以把握新生入学后的心理变化,以便帮助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二、三年级把握学生的心理成长,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四年级有针对性对考研和就业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四个学年课程要有效衔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心理健康需要。

3.课程目标设置要围绕心理健康知识、自我心理探索技能以及自我调解三者统一进行设置。教授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区分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达到通过案例判断心理异常的学习目的;帮助学生掌握自我心理探索的技能,包括自我认知的技能、情绪管理技能及人际交往技能等;最终目标则是帮助学生自我调节,明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

4.授课形式应采用集中串讲、实践课程与实验课程相结合的形式。集中传授学生理论知识,配合实践与心理测验,让学生全面感知自我心理动态,收集学生心理信息并针对每个学生心理课程做出计划。

5.课程内容以心理学理论为支撑,以实际学习和生活经验作为案例及分析内容。让学生多接触心理学研究成果,以积极人生观的树立、积极社会组织的构建、幸福感的形成等正面向上的内容为主,增强内容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6.评价体系要改变原有的一纸试卷为主的考试方法。评价体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来测评;一部分是自我心理健康程度,可以通过心理测试来测评,针对每个学生的测评结果,教师要有反馈教学,即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7.师资力量是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主导,担任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本身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及素质,必须是专业的心理教育工作从事者,必须取得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资格,热爱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用自己积极的人格品质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感染学生。学校要组织好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8.心理档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课程要给每个学生建设心理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归档进行分析,把握学生整个大学生活的心理状态及变化,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帮助,使每个学生都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高校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黄月胜,曹资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现实思考[J].企业家天地・理论前沿,2006(3):121-123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校园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深化,如何正确处理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建设和谐校园的关系,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和谐校园”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又是加强高校自身建设、抓住机遇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社会需要和谐,社会的和谐是以个人和各种群体的和谐为基础的。学校作为社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已迫在眉睫。

那么建设和谐校园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有机的整合呢?

我们认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整合是完全可行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二者是并列关系但不是隶属关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在理论基础、具体目标、研究内容等方面虽然存在一些区别,两者去有广泛的一致性和互补性。但毕竟二者属于不同的学科体系,相互之间是不能取而代之的。目前学校已经为全体新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这就是对建设高校和谐校园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整合的一种有效尝试。第二 ,二者不是“等圆”关系而是交叉关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在教育的上的总目标都是“育人”,目的都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在工作方式上是密不可分的,学生的某些思想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来解决,而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也要通过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才能排除。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整合是必然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建设高校和谐校园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我国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必然要通过学生个体心理素质进行多方面选择、分化、融合,因此需要心理素质加以调节才能完成。当代大学生心理上的动荡不断加剧,他们将面临着严重的心理适应问题,这迫使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目标和内容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发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增强了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底气。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关心的大学生如何学会做人、学会适应生活、学会调控自己等问题,是建设高校和谐校园中的应有之意义。第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导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一种教育活动,是为了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价值定位、取向上不能背离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方向。从大学生心理健康而言,心理技能的发挥无疑受主体的思想意识所制约 ,而这些思想意识又受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影响,这意味着心理健康的学生必须有观念明确的和谐校园意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整合具有双向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心育和谐。“以心育和谐”即用移植心育方法来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工作的成效。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应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育)的相关内容作为和谐目标和内容的扩展与延伸 ,在关注对校园整体和谐目标要求的同时,更加重视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因此可以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来提高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成效。第二,以和谐育心。“以和谐育心” 即借助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实践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途径。通过丰富的实践(如大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行动等)增强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磨练学生意志品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三,心育和建设和谐校园一体化。即寻找最佳“切人点”进行“ 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共同目标,通过健全人格的建构与培养,建立一种完整和健全的心理结构,形成一个高层次的自我调节系统。 健全人格建构和培养,主要对人格的社会文化层面加以塑造,即从人生观、政治观、世界观 、价值观、集体观、劳动观、法纪观等“七观”方面塑造和健全理想的人格,健全人格的建构和培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的各种人格特质为品德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有机整合的建构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把握:

第一,需要坚持“四项原则”。一是实现高校建设和谐校园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有机整合的原则;二是实现高校建设和谐校园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有机整合的原则;三是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有机整合的原则;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高校建设和谐校园方法的有机整合的原则。第二,抓好“六项措施”。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推动教育创新。二是要崇尚“以人为本”的教育,以现代人性观为依据,创造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只有崇尚“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人性观,才能构建高校和谐的校园,才能完整地把握学生的心理世界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三是在建设高校和谐校园中以建设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目标。在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时我们要有整体的观点和全局的观点,用大教育的思路来整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建设和谐校园。 四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咨询教师队伍,这是时展对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教育的延伸和拓展。五是要以促进多学科间的对话交流为载体。“对话的理解”是解决矛盾的关键,因为经常开展多学科间的接触和对话,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形成各自合理的“自我意识”,学会倾听“他者的声音”促进彼此间的换位思考和相互理解,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建设高校和谐校园不同取向间的“视野的融合”。六要充分发挥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目 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重视二者的相互支持与配合。

综上所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双向整合,不仅是必然的可行的选择,并且也是需要尽快落到实处的紧迫任务。当然,高校建设和谐校园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绝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以心育心,以和谐育和谐,以心育和谐,以和谐育心,心育和建设和谐校园一体化的相互渗透、有机整合的教育过程。这种教育,无疑既是我国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一种模式,又是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本土化的一个尝试。

当今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发展迅速,变化复杂,竞争激烈,对每个人来说,不但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往往成功与挫折并存,这就要求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心理承受力;对于生活在转型年代而且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的学生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显得格外重要。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大学生作为高文化层次青年群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他们精力旺盛、思维敏捷、获取新知识和接受新事物快,对世界形势和社会问题能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在心理和行动上作出认同或否定的态度反映。同时,由于大学生阅历浅 、社会经验不足、辨别是非能力还不强,在纷繁复杂的是非面前容易良莠不分,尤其是在社会转型和迅速发展的形势面前,由于能力和心理准备不足,极易导致偏激思想和过激行为,从而影响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晴雨表 ,对建设高校和谐校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建设高校和谐校园。

建设和谐校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核心,要依法治校,章法有序,利益协调,安定祥和,充满活力,师生要同舟共济,实现人才与学校的发展和谐。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来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发生在青少年身上的恶性事件日益增加,这并非完全是由学校的原因造成的,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心理教育与心理健康问题。人们往往更关心自身的生理环境,却忽视了对健康同样重要的心理环境。物质生活一天比一天滋润,心理健康却一天比一天荒凉。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适应是人类必然的要求。

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并且把健康和自己的幸福连接在一起。人人都努力适应社会,并且把适应社会作为生存的需要。

人活着就有心理活动,或者就需要同别人交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希望自己的心理世界充满知识、聪慧和欢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受到别人的欢迎,希望自己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人需要了解自己,需要了解别人,需要了解自己同别人及自己周围世界的关系,需要解释和预言自己的行为,解释和预言别人的行为,需要解释和预言自己同社会的适应情况。

其实,进入大学就算踏入社会了。每一所大学就像一个小小的社会,大学生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发育正常,生理状态保持平衡,心理适应良好和心理潜能得到发挥。

从小社会着眼,建设和谐校园与心理健康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也有助于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保持健康的心理,积极乐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人格、良好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形成温暖和谐的校园气氛,才能正确处理好学校内部的矛盾,与人为善,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同样,和谐校园的建设能够带动学生的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使他们的心理、思想受到感染与熏陶。学生的心理如果处在积极、欢畅、平和的状态,会有利于他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形成各种正常的心理机制。反之,如果学生经常处于心理不平衡状态或危机状态,则会造成心理障碍或导致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多么重要啊!学校开创心理健康教育频道,开设心理咨询室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

学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体,学生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当然,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老师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老师的基本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是教书育人。育人的内容又包括了“育德”“育心”。要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老师也必须先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心理问题如同感冒,几乎人人都会遇到,老师也不例外。因为老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果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由此产生的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日积月累,恶劣情绪最终会因为承受不了极限而爆发。因此,加强老师的心理健康也是有必要的。

心理健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保持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待社会,以健康的状态来建设和谐校园,健康的心理是成功的保障,加强对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实现建设和谐校园的一项有效措施。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有机整合,才更符合人的整体性、教育的整体性思想,才能更好地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更有效地形成和谐的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 郑安徽.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和谐校园建设[J].整庆学院学报,2006,(12) :28.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善策略

现阶段的大学生面临着各个方面的压力,家庭、学习和就业等,这些压力使得学生极易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一定问题。因此,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心理的形成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是当前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对于这些不足,必然要求高校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

1.1工作体系不完善。工作体系不完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之一。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所需时间也较长。高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时,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辅导和治疗等工作机构进行完善,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而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从根本上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有序的进行。但是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方面,完善的工作系统并不具备,导致相关工作在开展的时候不能够有序进行,不能实现预期效果。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设置的课程也存在一定问题,没有将一些重要的相关课程纳入大学生教育课程体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课程内容也不规范,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1.2师资力量薄弱。师资力量薄弱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之二。在我国,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大多数为兼职,且没有经过正规和专业的培训,其专业性不够强,教育教学的效果自然差强人意。此外,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般是以介绍心理健康知识为主,对于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行为训练的活动很少涉及,教师不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学生也不会完全信任教师。1.3心理健康教育侧重问题人群。心理健康教育侧重问题人群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之三。我国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大都是侧重问题人群,针对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自信心较差、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其实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素质,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不应局限于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而应做到“重全体、重教育、重预防”。

2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1建立体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学的进行一般首先需要明确教育目标和学科定位,进而以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进行教学,细化教育对象以及对教育对象的群体心理和结构特征进行全面了解。在校大学生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高校在对其进行教育的时候可以以其所在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作为根据将其分为不同群体,高校中的学生群体大致有贫困生群体、网络群体、新生群体和毕业生群体四大类。贫困生群体具有独立性强、勤劳简朴和学习刻苦特点等,同时其在精神和心理方面存在一定压力,其中经济压力是最突出的;网络群体指经常使用网络,在网络中尽管没有迷失自我但是却有严重网瘾的群体,其在网络世界也会受到一定压力,会接收到一定的负面信息,影响其心理健康;新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其刚步入高校校园,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都处于转型和适应阶段;毕业生群体则是一个问题多样化的群体,最突出的是就业压力,往往引发毕业生焦躁的心态,产生严重的“离校综合症”。2.2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高校之间的和谐相处,因此要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师资力量的建设,长久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当前部分高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这一问题,高校必须转变观念,不能仅仅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应付考核的一项任务,而是要认真仔细的进行对待。此外,部分高校还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二者混为一谈的问题,对于这一情况高校必须加强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立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而不是直接让德育教师或是辅导员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师和辅导员可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而高校应形成心理健康教师、德育教师和辅导员三位一体的心理辅导机制,进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和全方位。2.3开展全面的心理咨询和辅导。高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开展全面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在开展的过程中不能仅仅针对心理异常的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学生也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调控能力、抗压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健全和发展其人格。正常学生应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主要对象,存在轻、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应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的主要对象,存在心理疾患的学生则应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治疗的主要对象。

3结束语

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要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改进,需要建立体系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还需要开展全面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作者:兰翔 王越 周彧竹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

参考文献: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范文5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聚焦于教育环境,探究教与学心理现场与基本规律的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是现阶段高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理论出发,提出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与对策,以期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大学新生心理现状

基于心理发展周期来分析,高校大学新生对社会问题认识上处于过渡状态,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热情激进、积极向上,敢于创新、挑战,但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稳定,需要高校采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其科学引导。

1.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

主要有三点:第一,步入大学后独立意识与成人感增强;第二,渴望自我能力与人格被认可;第三,自我意识较强。

2.大学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第一,对大学学习生活与人际关系的不适应;第二,情感与性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三,网络对大学新生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3.大学生心理影响因素

主要表现为社会环境与高校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

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社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社会多元文化进入校园的速度超乎想象。在国内综合化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得到各个高校的充分重视。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开设心理理论课堂与实践教学课程,解决部分特殊群体心理问题;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开发其自身存在的潜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首先,解决高校特殊群体已经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提高这类群体的心理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其次,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长期的教学目标,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构建社会、高校与家庭三者联动的沟通网络,解决大学新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三、教育心理学视野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改善大学生心理教育课堂环境,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根据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影响着学习的成效,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得到兼顾,同时通过开展各种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

在心理教学过程中,高校领导和教师要从本质上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对待心理健康问题,指导大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课堂教学过程应結合一定的案例分析,讲解大学新生面临的心理共性问题,理论与实践相配合,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强化大学新生教师队伍建设,分层次展开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否有效解决特殊群体心理问题、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基石。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多由各个班级的辅导员展开。部分辅导员不具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背景,高校应当强化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建立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辅导员等兼职教师为辅助的高水平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教育心理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不能像某些理论性强的课程那样单纯由教师在讲台上教授知识,学生在下面记笔记。应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应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心理状况进行自我反思,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来推动自身心理疏导,保持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冯桂梅,杨红,李英.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与应对策略[J].中国卫生产业,2015(36):59-61.

[2]包春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8-110.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范文6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是人类在21世纪生存和发展的资本。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他们不仅应该具备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而且也应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约占大学生总人数的25%,近年来又有上升趋势。成长中的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在学习、生活和适应社会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大学扩招、收费、就业等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北京师范大学成立心理测量与健康服务中心,这是我国最早的在高等学校成立的心理测量与咨询专业机构。迄今为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回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笔者认为,目前有关教育部门和教育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着一些偏差,这是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定位的偏差——重诊治,轻预防

长期以来,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治疗心理疾病的层面上,仅以治疗学生的心理疾病为己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治疗上,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尽管现在许多院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重诊治而轻预防”的倾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定位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教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育者要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的治疗和康复工作。

二、认识的偏差——把心理健康教育混同于德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有两种倾向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一是片面夸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将学生中存在的大量思想观念、人生价值甚至政治观念上的问题都看作是心理问题;另一种是把学生中出现的所有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用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德育化的倾向。这两种倾向都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究其原因,是由于教育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特性以及它和德育的关系认识不清。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传授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使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技术和方法,从而培养个人良好的心理素质,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它是以实现心理学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为目标、以培养与完善人格、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德育则是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信念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理论,德育是以为指导。两者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心理科学的范畴,是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和运用,其任务是预防和消除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德育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域和范畴,其任务主要是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以此来指导人们的行动。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一定的联系,共同之处都是对人格进行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二者又有差别,其理论基础、任务、教育目标不同。德育侧重于学生思想道德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个体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保持心理健康。正是因为两者有不同的教育目标,侧重点不同,背景材料不同,所以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既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排斥。

三、对象的偏失——重补救,轻发展

在谈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时,人们往往列举出许多数字来说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这就使一些人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仅为少数存在着心理障碍和人格缺陷的异常学生,与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无关,这显然不符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事实上,相对于少数异常学生来说,更多的学生面临着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问题,这些问题虽不构成心理疾病的主要方面,但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有发展性教育和补救性教育之分。发展性教育主要是向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培养和训练,不断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补救性教育是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与帮助,使之战胜心理问题,恢复心理健康状态。发展性教育面对的是正常发展的大部分学生,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补救性教育面对的只是出现心理问题的少数学生,承担的是矫正性的工作。可见,如果把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少数心理问题学生身上,势必会降低教育的目标,不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势必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贯穿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四、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性不强,学历偏低,数量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教育活动,学校心理辅导更是一项全新的教育内容。目前高校开设相关学科的专业较少,教育行政部门也没有进行足够的培训,导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专业性不强、学历较低。在当前注重学习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教育背景下,心理辅导教师的学习和在职培训却显得相对落后和迟缓。在欧美国家,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必须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在我国,按照要求,从业人员至少要具备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工具。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机构中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有以下几类:心理辅导教师、德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和其他管理人员,而且多数是兼职人员,各方面人员的配合较少,教育效果不如人意。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一部分专兼职德育教师没有经过心理辅导的专业训练,对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多,对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辅导方法不熟,因此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也有待商榷。未经过心理咨询专业培训的德育工作人员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受德育思维模式的影响,可能会违背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特有规律和要求,对教育对象的心理产生副作用。另外,即使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人员,由于不懂教育理论和咨询理论,或者是不具备一定的个人素质和修养,也不适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作为专业工作者,不能只懂理论而不懂操作,也不能只懂操作而理论基础不扎实。教师的专业化是心理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教师数量少也是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外高校一般每2000名学生就拥有1名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美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是1:1500,而我国高校通常每10000名学生才配有1名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专职教师的数量较少直接制约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五、保障机制不完善——从业人员待遇低,职称评聘无保障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管理机制、从业人员的编制、待遇、职称评聘等保障机制都提出了要求。保障机制涉及人、财、物等多方面,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待遇是最重要的方面。有关资料显示,当前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偏低,这将无法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先行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流失。如果说工作量的计算只是表面的,那么,其职称系列上的保障则是深层次的,许多教师因为职称上没有保障而不得不最终放弃心理辅导工作。有资料表明,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心理职称和纳入德育系统的学校还不到学校总数的1/3,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更反映了心理辅导教师所处的不良环境。只有切实改善教师的生存环境,完善各种保障机制,才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利.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