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儿童音乐教育业余儿童音乐教师教学活动

近年来,业余学习音乐的儿童越来越多,随之增长的“业余儿童音乐教师”现象值得关注。当前,业余儿童音乐教师这一领域“专业”化(专业音乐教师的业余教学)和“低水平”化(非专业音乐教师的业余教学)的两极现象普遍;而儿童身心的成长和培养儿童艺术修养这一本质目的并没有得到教师及家长的充分重视。因此,业余儿童音乐教育的发展有了这样一些问题:业余儿童音乐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肩负什么责任?怎么理解“业余”?笔者试图通过对“业余儿童音乐教师”的层层梳理,探寻问题的答案。

1.教师的共性

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组成的教育体系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业余儿童音乐教师首先是“教师”。无论是从教育学还是人类文化传承角度看,教师都应具有教学能力和责任,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如何通过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活动来实现明确的教育目的,的确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

首先,教学活动的“教”与“学”的互动性质,决定了它的某种不稳定性,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意志、行为的形成往往会给予某种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有责任感,对教学活动有较强的控制能力。有关人类心理、行为及教学等研究表明,教学有可控制规律性,即具有科学性可遵循。因而,应用教育学、学习心理学乃至教学论等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理论基础。它们也是各种师范类教育中的必修课程。可见,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传道”。

其次,教学活动丰富而复杂,除了教育内容各有千秋,受教育者个体的复杂性也是主要原因。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认识世界的,而人类认识世界的每种形式都具共同性和特殊性。因此,了解教学过程,既要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一般特点,又要了解学生在教学中认识活动的具体特点。考虑到诸如学生个体差异、情感、价值观等非科学问题,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一定的自由特征。教学的灵活性有利于解决受教育者个体不同所带来的问题,例如因材施教。

可见,教学有其复杂性,但却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将有规律可循的科学性与自由灵活的艺术性完美地结合起来,完成知识的传授和人格的培养,是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无论从事何种类型的教学工作,相应的教学能力、知识结构和责任感共同支撑着教师这一独特的社会角色,教师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往往在于他们对这些因素的整合情况不同。

2.儿童教师的责任

作为一种社会角色,教师有不同阶段的分工。儿童教师的教育对象被限定在“儿童”这一群体范围。毫不夸张地说,教师应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结构和驾驭教学的能力。目前对人类自身及诸多文化的研究分析已经表明,儿童阶段所受到的教育和影响,对他的行为、品格甚至是人格、个性的形成非常关键。但是很多人,甚至一些正在从事着儿童教育的教师都没有这种意识,认为儿童阶段只是以接受知识、认识世界为主,而忽略了它更是个性和人格的重要塑造时期。

儿童阶段的教育虽然是基础性的,但也因儿童这一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而彰显了重要性。如上文所述,在“教”与“学”活动中会碰到各种问题,既然教学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本质特征,儿童教学就更需要研究其科学性规律,挖掘适宜于儿童学习的方式方法。如果只是为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不考虑儿童心理、生理等特点,采取粗暴方式往往会导致不当或相反的后果。对正在成长和逐渐形成个性的儿童而言,教师的一句话,一种态度,其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难以估量,有时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面对儿童这一受教群体的特殊性,对儿童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要求更强,机械性、单一化地教学,难以完成真正的教学目的。

3.儿童音乐教师的特殊性

教师和儿童教师在广义上有共同的职业要求,只是儿童教师具有某种特殊性和重要性。当教师儿童教师儿童音乐教师,加入了“音乐”这个限定词后,提出了一种具体而特殊的教育——音乐教育,而儿童音乐教师也成为特殊的教育者。

在所有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中,音乐无疑是最抽象、复杂的,尽管它的本质是以满足人们的感性需要为目的,但它同时又有很强的技术性操作特点。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特别是乐器演奏方面,不仅需要作为一种技能传授给儿童,更要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提高孩子的感知、感性能力,使孩子在掌握音乐技能技巧的时候,在本质上获得一种来自音乐的美的享受。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儿童音乐教师往往忽视儿童的接受特点(没有抽象思维、缺乏概括能力等),机械传授技术,不懂得如何通过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教学,使孩子掌握音乐技术和学会欣赏音乐美感,因此,出现儿童美感体悟和掌握技术相脱节的现象。即使在专业儿童音乐教育中,学习了音乐而不明白驾驭音乐技术技巧之关键所在,以及不能真正理解音乐的孩子也很多。更有许多例子表明,孩子们没有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得到丰富的美感享受,而受到枯燥的音乐技术和来自于多方面压力的“折磨”。所以,儿童音乐教师应该明确儿童音乐的教育目的,有责任并勤于钻研音乐艺术的教学。

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中承担的是其他人文、科学学科所无法承担的角色,但儿童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儿童教育亦有相似的地方,即儿童这一受教群体具有共性教育特点。与此同时,音乐的特殊性本质决定了儿童音乐教育的难度和复杂性,而儿童的个体特点与音乐能力之先天差异又很大,如果简单地认为儿童学习音乐“只要努力就成功”,往往就忽视了问题实质所在。所以,儿童音乐教师不仅要具备教师应有的素质和能力,真正了解儿童这样的受教群体特点,而且要深谙音乐的艺术特性。也就是说,儿童音乐教师首先不仅要以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为儿童教育的共性知识基础,掌握并有能力驾驭必需的音乐专业知识、技能技巧,重要的是能够整合这些知识理论于教学实践之中,这正是探索和总结儿童音乐教学科学性、艺术性的目的所在。

4.业余儿童音乐教师的职业要求

业余儿童音乐教师的最后定语“业余”一词,限定了业余儿童音乐教师的教育对象——“业余”学音乐的儿童。与儿童音乐教师的广义性特征或是专业性所指有所区别,这一受教群体的特点对业余儿童音乐教师提出了特殊要求。“业余”儿童音乐教师进行的是非专业性的、普及性的儿童音乐教育。事实上,许多业余儿童音乐教师要么经过音乐专业的训练(只知道“要”教“专业技术”),要么根本没经过正规训练要么在专业技术上“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教得“一塌糊涂”)。面对长势“正旺”的业余学习音乐的儿童群体,业余儿童音乐教师队伍日益膨胀,有必要从业余儿童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角度,就业余儿童音乐教师的素质和责任方面,提出职业性要求。

业余儿童音乐教师应明确其教育目的,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这一目的。

首先,业余(儿童)音乐教育与专业(儿童)音乐教育具有本质区别:即教育目的不同和教学过程有一定差异,所以必须分析、探索适合业余(儿童)音乐教育的方式方法;同时,二者在音乐教育内容、技巧上又有必然的相似之处,能够把握和驾驭这种相似与差别,无疑对业余儿童音乐教师提出了客观的高要求。业余儿童音乐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儿童的艺术修养和认知能力。由于儿童的业余学习音乐和存在个体音乐能力差异等条件的限制,业余儿童音乐教学大多不可能达到“专业”的高度。除了强调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外,打破业余音乐教学高度专业化(特别是只强调技能方面的所谓的“专业”)也是一种必要途径。一些教师和家长出于功利性目的,让孩子参加音乐考级,教师往往盲目推进学习进度,实际上造成拔苗助长的恶果,孩子距离能够广泛了解和感悟音乐文化的目标越来越远。所以,必须明确教学目的,选择适合孩子们业余学习音乐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如何贯彻教育目的,在于探索业余儿童音乐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如上文所述,由于教学的复杂性、儿童个体的多样性,以及音乐教学的特殊性,业余儿童音乐教师要特别重视因材施教,而不是培养水平参差不齐的同类“技工”。对极个别音乐能力强的儿童,适度增强专业性,而大多数只具有一般音乐能力的儿童,要探索更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而这一切应以拓展孩子对音乐的感悟和了解为基本原则,因为音乐不该只被当作技能性艺术而存在,它同时是一种审美体验,更是一种广博的文化。业余音乐教师担当着音乐的普及性教育,所以更有责任“还原”音乐本身赋予的深刻内涵。同时,由于儿童时期受到的教育与影响非常关键,对于教学过程中影响儿童学习和成长的因素,业余儿童音乐教师应该引起充分重视。一些教学多采用单独授课形式,特别是乐器学习,往往有经年累月的持续性特点。教师有很多时间面对每个孩子,只有增强其责任感,才会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从而积极寻求科学与艺术的教学过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对业余儿童音乐教师的职业要求非常高,教授专业性强、教学弹性大。尽管其教学活动以业余性质的普及为主,由于受教育群体的日益膨胀,“业余”教学现已面临着“专业”教学的转换。换言之,业余儿童音乐教师终归是以教学为载体,担负重要的教育责任,其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方面的内在要求很高。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研究相比较,我国音乐教育要有所滞后,业余儿童音乐教学领域还是一片荒漠。业余儿童音乐教育的客观发展已经使得业余儿童音乐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研究日趋必要,亟待“先行者”的分析和归纳。业余儿童音乐教育是一种业余性质的“专业性”教育,但业余儿童音乐教师绝不该是“业余”水平的儿童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2

基于此,本文在此对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现状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与发展,并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

一、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现状

(一)学校及教师的不重视

从实践调查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农村学校及其教师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是一个相对普遍的问题。

首先,我国当前的教育仍旧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音乐教育的地位仍旧远远不及文化类学科的地位。这一点在城镇学校中也普遍存在,而农村留守儿童聚集的地区大部分是较为偏远和落后的地区,其教育力量与城镇地区相比差距骄傲的,这一点的得到进一步突出。因此,大部分农村学校及其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和限制,从主观上不重视音乐教育。具体地说,大部分农村学校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为主要教学目标,还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没有在音乐教育方面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其次,农村留守儿童聚集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落后,导致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并不强。这就导致这些地区的学校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师资力量进行音乐教育建设。换言之,这些学校无力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即使部分学校有心搞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却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只能将计划搁置,无法达到预期理想的成效。

(二)农村留守儿童及家长的不重视

与此同时,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对音乐教育也不够重视。在这些地区中,家长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其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虽然部分家长已经在外出务工时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但只是单纯的认为读好书、考上号大学生才是孩子的出路,却根本没有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更进一步说,对于大部分农村家长而言,音乐教师并不能直接提高学生的成绩,无法对孩子的高考提供助力。与此同时,音乐教育不但要浪费孩子宝贵的学习时间,同时还需要给孩子准备音乐器材,无形中增加了家庭的负担。因此,农村家长对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通常是持有不支持的态度,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难以开展。

此外,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其对于音乐教育的兴趣不够浓厚,甚至部分留守儿童认为音乐教育是一件耗时费力的事情。一方面,音乐教育得不到家长的支持,让部分农村留守儿童不愿意也不敢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音乐学习。另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通常需要承担家中的农活和家务活。这就表示农村留守儿童不但要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更要在课后完成繁重的农活。因此,农村留守儿童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音乐训练,使其将音乐教育当作生活中的一种负担。

(三)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欠缺

另一方面,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还面对着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欠缺的现状。音乐教育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同时需要专业化的音乐教师进行授课。但是,在农村偏远的地区,学校根本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音乐课程建设,甚至一些学校连一好的钢琴都没有。这就导致学校无法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完善的音乐学习设备。

此外,农村偏远地区也难以招收到高专业能力、高素质的音乐教师前来执教。在这种背景下,大部分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只能选择在职教师客串音乐教师的角色,只能开展简单的歌唱教学,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并不科学与系统。

二、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问题

(一)推动素质教育在农村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要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问题,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推动素质教育在农村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换言之,通过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与贯彻,农村学校才能正确认识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转变学校以及教师的观念和意识,促使其加强音乐课程的建设,切实提高农村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因此,农村学校的管理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随着管理者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农村学校才能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加强音乐教育。

在此基础上,农村学校的发展与建设需要政府做好主导工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与制度推动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使素质教育理念能够在农村以及偏远地区得到进一步落实与贯彻,改变农村学校落后的教育理念,使其更加重视音乐教育,并愿意为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一方面,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与方针,吸引优秀的音乐教师加入农村学校任教,从师资队伍方面推动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可以为部分经济落后的农村学校筹集资金,通过爱心捐赠等方式解决农村学校资金运转困难的难题,使其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音乐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二)加强宣传教育改变家长及学生的观念

与此同时,只有逐步改变农村家长及留守儿童的观念和意识,才能引导留守儿童更加主动积极的进行音乐学习,提高其对于音乐学习的重视程度。因此,当地政府以及学校应该加强宣传教育,要改变农村家长以及留守儿童的观念和意识。

首先,针对于农村家长而言,当地政府应该联合当地学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工作,要让农村家长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使其正确认识音乐教育对孩子心灵、性格等多方面的正面影响。这就能够改变农村家长的认识,使其支撑孩子接受音乐教育,愿意为音乐教育进行一定的付出。其次,农村学校应该逐步减少学生的负担,要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享受音乐、学习音乐,提高学生对音乐教育的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更主动积极的投入到音乐教育过程中。

基于此,农村家长才会对学生的音乐教育进行大力支撑,而得到家长支持和理解的农村留守儿童才会更主动积极的参与音乐教育中,使其愿意主动的配合音乐教育,提高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有效性。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质量,当地学校就必须要加强音乐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高质量的音乐教育。

首先,农村学校应该努力培养在职的音乐教师,培养其师德和师风,使其能够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并主动的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利用更有效率的教学方法提高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其次,农村学校应该尽力对在职音乐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要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使其能够胜任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工作。最后,政府应该从政策上给予足够的支持。例如,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的音乐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为农村学校的音乐师资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从内部优化师资队伍。

加强农村音乐师资队伍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能够利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音乐教学。随着农村学校音乐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在音乐教学中获得更大的提升。基于此,农村家长才能感受到留守儿童在心灵、性格等多方面的共同提升,才能够进一步得到农村家长的支持与认可,推动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结语

总的来说,音乐教育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种反映与折射,显示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弊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音乐教育,推动新农村的建设,为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因此,相关人士需要正确认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现状,并在实践教学中有意识的总结和交流,提出更有见解的策略,推动农村留守儿童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参考文献:

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奥尔夫教法;智障儿童;音乐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针对智障儿童身心、智力等各方面发展不健全等问题的基础上,对这些儿童进行音乐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这种方面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老师教谱、学生唱谱的模式上,而是通过加强节奏训练,去培养这一类孩子音乐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自觉性,通过乐器教学以及音乐游戏教学去增加课堂互动,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在提高音乐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去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1奥尔夫教法在音乐课堂教育中的特点

1.1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奥尔夫教法在其音乐教育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了“人”的因素。在很多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担任唱谱的角色,发挥在课堂的主导作为。但是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之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他们可以在课堂上表达自己与音乐有关的任何想法,在这样的音乐课堂上,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自我意识都得到了很大锻炼,音乐的课堂也就成为了他们自我表达的课堂。对智障儿童实施这种音乐教育法,对智障儿童心理素质的提高都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1.2寓教于乐,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加入“游戏”环节

无论是在音乐课堂还是在其他课程的课堂教育中,单纯的理论教育会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不仅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制约,而且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打破了这一传统的教育理念,寓教于乐,在音乐的课堂上加入了很多游戏的环节,一次来调动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能力。“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对智障儿童来说也是同样如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的部分,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逆反和抵触心理。

1.3运用包括“人体乐器”在内的各种乐器

单一的唱谱练习会使得整个音乐学习的过程枯燥乏味,奥尔夫教法也意识到了传统音乐教法的这一不足,因而在其音乐课堂上运用包括“人体乐器”等众多乐器。比如用手打拍子等,这样的人体乐器对音乐技巧和学习能力没有很高的要求,也十分适合智障儿童的音乐学习。各种打击乐器可以帮助学生去找准音乐节奏,提高音乐学习的能力。“人体”乐器的应用较为广泛,也能够被普遍学生所接受,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因此这也成为了奥尔夫教法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和内容。

1.4音乐课堂以及音乐教育思想的开放性

开放的教育课堂以及开放的教育理念会使得整个音乐教育充满活力,这不仅是智障儿童唱游与律动课堂所需要的,在整个音乐教育中都显得十分重要。音乐的教育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更加亲近生活,就拿智障儿童音乐教育这一点来看,奥尔夫教法则提倡主动与这些智障儿童交流,不再用传统的一套教育理念去禁锢孩子的思想,而是真正去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与开设音乐教育这门课的初衷相吻合。

2奥尔夫教法在智障儿童唱游与律动课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专业化的师资力量有限

奥尔夫教学法并不只是简简单单的通过寓教于乐等各种形式去提高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一种教育方法,只有接受过专业的奥尔夫教学体系培训的老师才能真正掌握这种教学法教学的精华。专业化的师资力量不足已经严重阻碍了奥尔夫教学法在智障儿童唱游与律动课堂应用的发展,很多老师只是掌握了一点这种教学体系的皮毛,一旦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虽然我国很多机构会经常请一些国外著名专家开展讲座,进行专门的指导,但专业化师资力量有限的问题并没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为了很好得解决专业化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我们要加强这种教学体系的培训,多以地方培训为主,注重师资力量的建设。鼓励教师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总结和创新这一理论体系,从具体问题出发,了解这一类智障儿童对音乐的心理需求,从而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2.2乐器等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各种乐器在音乐课堂上的应用已经成为奥尔夫教学法的一大特色,但是我国很多地区乐器等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由于乐器的采购成本比较高,很多地方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在采购这些乐器的时候不能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采购,这也是目前存在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国家需要加大相关教育经费的投入,做好各类乐器的购进工作。此外,可以通过手工制作简单的乐器来缓解乐器等设备不足的现状。

2.3对音乐学习的重视程度不高

很多人对于音乐的重要性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单纯地认为音乐只是用来享受和放松的工具。由于智障儿童本身在的学习能力就比一般的人要低,其家长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度不够清晰,因而会忽视孩子音乐的学习。由于奥尔夫教学法的有效开展需要家长、学生以及教师三者的有效配合,孩子和家长对音乐需诶的重视程度不足问题也会阻碍奥尔夫教学法在智障儿童唱游与律动课堂中的应用。我们要加大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宣传力度,改变家长传统的教育观念,提高整个社会对于智障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奥尔夫教学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对智障儿童的唱游以及律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宣传和推进这一教育理念的过程中,不断对这一理论创新完善,提高智障儿童的音乐学习能力和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洋.奥尔夫声势音乐教学对促进智障儿童音乐课堂同伴互动的成效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

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4

幼儿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幼儿音乐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我国幼儿园和幼儿园教师长期习惯于课程执行者的角色,因此对于许多幼儿园教师来说,幼儿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是一个新鲜事物。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的极大的关注与支持,以及幼儿园教师对音乐新课程观念的理解,幼儿园越来越重视对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那么,如何对幼儿音乐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音乐资源的作用以促进幼儿园美育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将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所要面对的新问题。为此,对幼儿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进行了研究。

一、幼儿音乐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徐继存,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在幼儿园音乐课程中,幼儿音乐课程资源是能够促进幼儿音乐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资源,包括幼儿音乐教材与教辅资料、乐器、音乐教室、学生、家长等。

二、幼儿音乐课程资源的分类

幼儿音乐课程资源由于来源的空间分布不同,可以分为校内音乐课程资源和校外音乐课程资源。校内音乐课程资源包括:音乐教育场所资源、环境资源和校内音乐教育技术资源等;校外音乐课程资源包括:有组织的各种形式的音乐文化活动资源、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旅游文化音乐资源、宗教音乐资源、音乐网络资源等。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可开发资源,教师要懂得如何充分开发并分利用这些资源。但是由于幼儿音乐资源具有价值潜在性,既能融入音乐课程,又能联系音乐教学活动的资源,才是有价值的幼儿音乐课程资源。教师正需要这种辨别和选择真正的、有价值的音乐课程资源的能力,从而有效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三、幼儿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可,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目前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同时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事业极大的关注与支持,以及幼儿园教师对音乐新课程观念的理解,幼儿园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了更大的关注。

音乐艺术是儿童易于接受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对于正处在身心成长发育阶段的幼儿,实施正确的、良好的音乐教育,选择、开发适当的音乐教育资源,不仅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良策,也能为幼儿成年后的音乐文化修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应当予以重视。

然而,幼儿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目前,幼儿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幼儿教师的音乐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差,缺乏相关知识和开发能力;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主要依靠少数课程专家,缺少广大幼儿教师的积极参与;幼儿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结构仍然比较单一,目的性不强,理论基础薄弱,经费没有保证;已开发的幼儿音乐课程资源在教学中没有得到较充分的利用,学生不适应,缺乏本土特色。为此,幼儿园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开发技能;构建合理、优化的课程资源结构。

四、幼儿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

幼儿音乐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可以融入音乐课程、能够联系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资源,不断探索从而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一)校内音乐资源的开发

1、音乐教育场所资源

幼儿园的多媒体教室、音乐厅、音乐多功能教室、幼儿园区角等场所,都应是幼儿园音乐课程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这些音乐场所资源的功能,有效利用音乐场所资源,并开展丰富的音乐活动,举办各种类型的音乐会等活动。(如:幼儿园走廊环境布置尽量浓缩展现音乐、乐器等的图片,或音乐大师的简介,给幼儿以不一样的风情体验,从而拓宽幼儿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为儿童创设独特的自由的艺术空间,通过各种模拟情境让儿童尽情地享受音乐、享受生活。)要选择优质的光盘磁带,创设渲染音乐情感的物质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应为儿童创设轻松的心理氛围,尊重儿童的想法和创造力,让儿童沉浸在音乐之中。同时发挥音乐器材的功能,运用不同种类的乐器,充分发挥视听作用,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从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音乐教育因素资源

音乐教育因素资源可以分为教材资源和教师资源。

在音乐教材资源方面,幼儿园可以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的积极性,鼓励并支持幼儿教师大胆创新,积极开发适用于本园的,有特色的园本教材,设计出符合幼儿的新颖生动的有鲜明特色的音乐教材,引领幼儿得到艺术的熏陶和培养。从选取音乐教材的内容讲,应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素材和内容,注重儿童音乐学习的特点(如:奥尔夫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对象是面对所有的儿童,都是根据儿童的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教材)。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也可以让儿童教儿童,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奥尔夫还特地指出:他提供教材的目的仅仅是提供一种“教育应该顺应儿童本性”的思想;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教育园地和班级的教师应按照这种思想为他们所教的特定儿童群体去选择更适合于他们的‘本土化’教材而不应该照搬他的教材。因此,他的音乐教材编制至今仍未结束,具有无限的开放性。(李思华,幼儿园应重视对我国民间音乐资源的挖掘与利用[J].文教资料,2010,(13).)所以,幼儿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选择不同的音乐教育材料,然后在材料中寻找可以促进幼儿发展的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对材料进行整合并对幼儿进行教育。

在音乐教师资源上,幼儿园可以积极培训教师,丰富教师的音乐素养,要促进音乐教师形成课程资源观念和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引导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和积累科研成果,鼓励教师之间交流分享经验,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从而提高教师的对幼儿音乐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和教学能力。

3、校内音乐教育技术资源

发掘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参与教学,对幼儿的形象思维、想象能力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多媒体独特的动画技术和音像剪辑组合技术,能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以往静态的、缺乏生动性的情景,创造性地使时空背景得以生动化,使幼儿身临其境,在逼真的情景中发展形象思维。教师在现代音乐教育技术资源开发的同时注意把探索发现作为对音乐知识的核心内容,让音乐知识借助现代技术而深化,从而拉近幼儿从直接感知到抽象思维的认知距离。

(二)校外音乐资源的开发

1、挖掘民族、民间音乐资源

民族、民间丰富多彩的音乐资源,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民间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真实映照,但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民族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陈鹤琴先生主张要发展适应中国国情的儿童音乐教育,要走民族化的道路,要重视民族音乐的价值,不可盲目崇洋。鼓励儿童音乐教育要有中国特色,主张运用民族乐器资源,如琵琶、笙、萧、古琴、鼓、磬、钵等。陈先生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创作和改编儿童歌曲,运用民族乐器资源进行儿童音乐教育,努力对当时儿童音乐教育进行“中国化”“本土化”的改造。陈先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挖掘和利用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进行幼儿音乐教育的典范。幼儿园是民间音乐得以传承的基础环节,民间音乐能让幼儿体验到生命之美,有利于培养幼儿艺术的创造力及表现力。挖掘民族、民间音乐资源,把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为教材,可以提高幼儿音乐教育的感染力。(王洁,浅议我国旅游音乐资源的开发[J].文史博览:理论,2009,(2).)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幼儿园音乐教育更应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发挥重要引导作用,幼儿音乐教育并不是培养音乐特长为目的,也不是培养音乐家为己任,他的首要目标是育人,教师应科学合理地挖掘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将优秀资源与幼儿自身特点相结合,让幼儿在参与、互动中,感受博大精深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意识。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端正音乐教育的正确方向,必须大力发掘、弘扬民族文化。不断引导学生提高音乐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与学生一起不断接受并创造音乐文明,使学生情操得以陶冶,人格得以完善,成为全面发展和身心和谐的人。

2、音乐网络资源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工具,具有其他工具无法替代的优越性。运用网络资源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提高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激发其参与网络资源教学的兴趣。网络资源教学的生动形象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幼儿接受。而且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丰富教学形式,使教学内容变得更直观、更生动,有利于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音乐。

随着网络资源的共享,极大程度的方便了教师轻松地收集所需的音乐资源,同时可以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利用互联网探讨幼儿园音乐教学,交流教学经验,可以使教师取得更大的进步。教师需要充分发掘优秀的音乐网络资源,借助Baidu、搜狐、酷狗等搜索引擎,寻找收集音乐资源信息,将丰富的资源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有机结合,丰富教学手段,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实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

儿童时期是音乐体验和感受的最佳时期,教师应该尽量多的使儿童接触音乐,通过整合丰富的网络音乐资源,运用丰富的多媒体技术向幼儿展现丰富的音乐资源,使幼儿生活在有优美音乐环绕的情境下,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5

毕业论文 摘 要:音乐教育的任务就是把与生俱来的音乐感发展成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音乐能力。从儿童期开始培养音乐能力是1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也是国内外教育家越来越重视早期音乐教育的1个重要原因。本文将从什么是音乐能力、培养儿童音乐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来培养来谈谈自己的1点看法。

关键词: 儿童 音乐能力 培养

Example: Task of music education to develop music of experiencing into and display music ability of music innate music sense. It is a very important stage to begin to train the ability of the music from children one, this is an important reason why the educationist pays attention to early music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oo. This text from what music ability, train children importance , music of ability and how is it have a talk ones own any view to come to train to come.

Keywords: Children Ability of the music Cultivation

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儿童;早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264-01

一、引言

原始的音乐是接地气的、自然的、有机体的、能为每个儿童学会、体验和服务的。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主要原则又包含综合性、即兴性、参与性、人本主义、本土化几大原则。其教学原则是以儿童发现自我为宗旨。而学龄前阶段音乐教育是指对3~6岁幼儿的音乐能力做一些更深入细致的了解和分析,让幼儿能掌握基本的音乐感受,发展他们的唱歌能力、节奏把握能力、音乐欣赏能力,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快乐,是学龄前阶段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斟酌其中利弊,我国未来关于奥尔夫教学法该如何发展、如何去解决由奥尔夫教学法引发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则需要教育者、家长、全社会共同努力去解决,使其发挥最大功效。

二、如何解决问题及今后奥尔夫教学法的发展道路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发展所发现的问题还是很大的。现阶段我国学龄前阶段音乐教育是各级教育中较为薄弱和忽视的环节。而学龄前阶段对儿童今后的心理及各方面都有着直接和改变性的影响,可见学龄前阶段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教育者与全社会一定要重视、把握好学龄前阶段教育这一重要时期,采用形式丰富的手段让儿童全面、健康地成长。笔者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结合中国自身国情和时代特点,对音乐奥尔夫教学法在学龄前儿童音乐早期中的运用做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一)解决方法

1.外来方法畸形:教材上,应以引进的奥尔夫教材为蓝本,以我国本土音乐素材为主要内容,按照年龄分册,以便照顾不同年龄和程度的儿童学习音乐,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教材。使用乐曲和乐器上,我国传统音乐是典型的五声调式,特色十分鲜明,使用我国经典曲目,不仅起到教育作用,还可以让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流传下去。教育者可以研制我们自己的奥尔夫乐器,我国悠悠历史沉淀下来的音乐文化中,不少传统乐器具有音色优美、携带方便、演奏容易的优点,例如箫、陶笛等。怎样在已有乐器上改革创造新的乐器,方便儿童普遍大范围普及使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我国虽然已提倡素质教育,但是迫于升学、竞争的压力,音乐学习变成了附加条件和评价儿童的标杆。只有真正是从兴趣出发,不带目的性和功利性,解放儿童学习音乐的包袱,才能发挥音乐对儿童的作用和影响。

2.教学模式:让儿童充分参与、感受学习的音乐,通过教学户外活动,扩大儿童的视野。因为奥尔夫强调“本土性”,教育者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儿童了解我国本土传统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精髓,在实践活动感受中加深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内容,印证学习效果。

3.教育资源不均衡:我国地广人多,南北风俗差异较大,沿海和内陆地区经济差异也大。而不同的地区就有不同的学校和家庭教育理念,所以对儿童音乐教育投资也不尽相同。如今,在相对发达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浙江已经在一些少年宫、早教中心、培训中心开展奥尔夫教育课程,而且已经相对成熟。那么,在其他地区,教育者可以借助书籍、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经验交流来实现奥尔夫教育的实施。

(二)发展方向

奥尔夫音乐重点注重的是音乐本身,提倡音乐保持其原本性,创新性、即兴性和实际操作能力也十分重要。这与我国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观念不谋而合,因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其优势和可实施性。

三、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和漏洞还是存在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创设奥尔夫特色教学课堂,让幼儿作为主体,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者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指导下,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变通,使得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真正的符合中国国情,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而大环境下,所出现和暴露的问题,不仅需要教育者改正,更需要政府、教育机构、群众和全社会的关心与推进。相信,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能走到更远,走的更好。让中国的学龄前阶段音乐教育与世界真正接轨,最终为中国的音乐教育作出它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曲雅丽.学习奥尔夫教学法的一点启示[J].教育前沿

(理论版),2007(06).

[2] 刘玉蓉.奥尔夫教学法与儿童钢琴即兴弹奏[J].科学咨

询(决策管理),2010(03).

[3] 丛铁军,王朝刚.即兴演奏能力培养的理念与思路[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5(03).

[4] 于雪琴.“奥尔夫”的弦外之音[J].现代特殊教

育,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