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教学计划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音乐的教学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音乐的教学计划

音乐的教学计划范文1

关键词:科学制定;幼师音乐;教学计划

一、科学计划的体现

当今很多老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总是生搬硬套参考用书等等资料,对于实际的教学情况和经验尤为欠缺,更别说是去自我完善教学的目标了,所以,当一堂课结束以后就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困惑,首先老师就连自己都不是十分清楚明白课堂的主角到底是谁,然后自己教授的知识点学生没法掌握,真正学到的音乐知识的学生还是很少,即便有些老师其实很能调动起音乐课堂的气氛。应该可以说是老师在设定教学计划路线上本就出现了偏差轨道,所以也是其根本原因。而且其本身并没有明确的教学认识目标,由此致使教学计划谈不上秩序。计划可以说是教学活动的行为指向,在这期间我们可以直观准确地了解到教学的实施能够为学员带来些什么,这是来衡量以及指引教学活动达到最终的指标。老师们在有限的教学资源内更加合理地计划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是为了能够监督督促教学目标最终的落实,梳理融汇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思路,这样如此在教学初期也就能明确好教学的难点。以此达到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的根本落脚点。所以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是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的首要任务,后续教学活动内容和结果也是计划的关键工作。那么,想要构建一个理想的音乐天堂,最终的设置也要从音乐的本身特性来看,必然是要以制定好教学计划为主的,切合教材和学生来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

二、明确教学计划呈现学科的本位

(一)抓住内容的侧重点

现在教材单元里的大致内容分为表演聆听、演唱编创等等活动,在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细致编排以后,才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如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存在很多认识的误区,如果老师不懂得计划摄取好课堂的内容,比如对艺术过度的借鉴和综合学科的内容讲解包括延伸到人文涵养的拓展,那么可能大部分的时间被一些非重要的音乐信息所占有,这样的教学就偏离了音乐教学本位要求。如果教师仅仅是将教材的选材限定在教学内容和目标,而非根据音乐的特性科学地明确教学计划,那么自然无法抓住课堂上学生的心,更加就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所以,由此可见在目标设计上老师必须抓住本位的音乐内容,设置本课教学目标的时候要科学的结合实际的去设计。年纪以及年级不高的学生能力自然是有限的,根据乐器节奏的学习使得学生领悟到该乐器的特点,教师还可以选择了某样乐器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从而深切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美感。那么教师让同学们感受了解民间艺术就对教学目的有了明确并且良好的可行性的可能,是因为年级低的学生往往具备活泼好动的天性。设计从各个角度方式来吸引学生聆听音乐的音色和节奏起伏特点,并将教学环节紧紧环绕乐器展开。在听演奏的多方刺激下和老师的精心指引下学生便很有可能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并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所以说淋漓尽致的发挥出音乐学科教学的本位,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把预设的教学目标达成,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什么是音乐,更加充分体验了乐器的魅力。

(二)结合实际安排课程

根本上讲,不同年级的教材承载着不同年级的教学目标,立足教材来设定目标,教材是用来密切结合相关老师教学的目标设定并使用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让同学们拥有一定程度上的音乐鉴赏的能力,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等于明确了教学方向。大体上的特点是:以单元为单位的显性教学目标以及以学生音乐能力的养成的隐形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应当立足于教材的内容来科学合理的制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例如欣赏一课的时候,教员在制定的教学计划时候可以分为 :“鼓乐”、“散板”、“震音”等等音乐技能知识,依照听奏的^程来掌握,比如在体会了那些技能的前提下,这样也就可以明白这些民间器乐合奏中产生的合奏的作用,才有可能理解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等音乐形式要素的表现手法。二要在教师进行实物鼓、实物核桃等等乐器物件带入课堂的时候,在演奏创编打击合奏等等表现活动中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才能学以致用。其实对于每个人而言,暗示学生去仿照学习鼓乐的造势,描绘突显生活客观的内容,如果有真实事物的体验会更加易于带入理解音乐表现出来的生活内容,来激起学习的兴趣。操作如下:将目标设计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诱导学生积极地参加具体的音乐实践,可以以书桌为鼓、以指为鼓槌,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目标设计才会很有可能呈现出最为理想的音乐课堂,也就利用了客观条件实施模拟合作以及创作。

(三)按照层次背景教学

推行实施教学的计划是以学生为本的来,在不同的地区学校的教育水平也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依照教研所得见,那么音乐教材作为一个仅仅只能算的上的导向的存在,音乐学科本身比对其他学科就有着特殊性质,在极大的空间上拓展,也就很难存在具体教学目标,所以其计划自然没有办法去硬性规定他们,老师也就只能结合实际情况来决定左右。比如,开始学习乐器演奏又什么时候合适?开始学习五线谱什么时候合适?教师应该怎样利用教学活动来达到《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价值观要求等等,教师又可以通过那些乐理知识和实用技能来可以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等等。所以这些都需要结合当地的教学水平、教育环境等等因素来考量和决定,根据每册教材、单元来定位,切实的音乐学习计划准备才是达到设计音乐教学目标的关键。相对很多学生而言,好比音乐教材中收录的《闪烁的小星星》《静静的夜》等等曲目,这是让人熟知的曲目,根据不同的学生背景和学习情况也可能导致一些学生完全不晓得这些曲目,更多的学生还能一次做到完整地演唱曲目。所以任教老师在授课之前大有必要去切实的了解学生情况以及该学期要教授给学生的曲目,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地区教育水平家庭背景文化等等,首先看看是不是学生熟悉了解的曲目,那么老师也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安排其他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了,使大多的学生对某曲目很熟悉还能基本上完整的演唱完。

三、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课堂教学计划的制定应当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用具体能见的实际行动的话语来叙述,不要空泛的高谈阔论。二来学科本身的性质特点要切合符合,幼师教育的目标与计划是要全面发展的,倘若偏向某层面或层次,就很有可能出现“大头小身子”的营养不良的效果;最后是要切合实际需求,是指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同学们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实施起来,这样最后的考核检验的结果才是真实可靠的存在,培养优秀未来人才的目的才能淋漓尽致的体现到眼前。

参考文献:

[1]张群明. 幼师音乐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之思考[D].南京艺术学院,2008.

音乐的教学计划范文2

本学期学生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

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我会在这一点下功夫。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教学分析:

本学期主要接触学习乐理知识。学习do~do(高音)几个音的音名和唱名,及它们在五线谱上的位置。抓住这个知识点,为学生设计此方面的练习,为今后视唱曲谱打下基础。

第二,本学期所学的歌曲大多数是二拍子的,强弱分明、节奏感强,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一个预备期。所以,在这学期要多方面为这一点打基础,要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强弱的规律。

另外,每首歌都有律动和舞蹈。所以,本学期着重让孩子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以及听声能力。能自行根据音乐节奏来做动作。另一方面,发展学生的创编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发声训练部分:

1、继续唱好a、I等韵母,逐步做到音色统一。

2、在换气记号处换气,吸气时不出声、不耸肩。

3、以统一的音色,获得较自然而优美、明亮而圆润的童声。

4、练习连音和非连音的唱法。

5、唱好带复韵母的字,做到正确清晰。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认识五线谱、线、间、加线、加间。逐步认识a---e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认识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知道它们各休止几拍。

2、视唱部分:听唱歌曲(增加da(a)da,dadada,dadadada等节奏)在教师帮助下视唱4~8小节的歌曲或练习曲(包括大小三度、大小二度、纯四度、纯五度旋律音程)。

3、练耳部分:听辩同一音组内的两个音、三个音的高低(包含大小三度、大小二度、纯四、纯五度旋律音程),要求唱出各音的唱名(不要求说出音程名称)。听辩有附点与无附点节奏差别;听辩有休止符与无休止符的区别。

三、欣赏部分: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良好的欣赏习惯。在欣赏中感受音乐的优美、悦耳,产生愉快的感觉。逐步体会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等表现手段在音乐中的作用。能辨别音乐作品中轻快、热烈、活泼、优美、雄壮、庄严、诙谐等情绪。能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等常见体裁的特征

(四)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音乐的教学计划范文3

一、教学用书

教学大纲: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专业考试大纲;

进一步加强勤工俭学、节约挖潜工作,拓宽勤工俭学的渠道,积极开展自制教具活动,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各项开支精打细算,做到花小钱办大事。财务部门要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和月度报表制度,按“收支两条线”的要求,严格财经制度,加强民主理财,严格物品采购、维检、公出审批及登记制度,规范采购、维修程序,倡导绿色出行、严格公务用车、杜绝公车私用,各部门对需上报工作要提前一天完成,以便办公室统一协调用车,减少不必要的公出费用,公出人员要主动登门咨询教办相关部门,把工作想在前面。严格招待标准、减少陪餐人数、严控招待范围。

声乐卷:高考音乐强化训练,湖南文艺出版社

视唱练耳卷:高考音乐强化训练,湖南文艺出版社

基本乐理倦:高考音乐强化训练,湖南文艺出版社

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它:河北省音乐统考历年高考试卷;人教版高中音乐课本鉴赏。

二、联考分析

学校独立批65个宿位,第一批55个宿位,历年宿位都比较紧张,考生报考志愿时谨慎考虑是否勾选住宿。该校开设第二外语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包括日语、德语、西班牙语、法语等。

我省2011年音乐高考分值做了调整,专业满分为200分,其中主项150分、视唱20分、听音15分、乐理15分。预计2011年我省音乐专业录取控制线,本科声乐150——160分以上、专科声乐120分以上。

前几年我省的音乐考生文化课控制线,本科基本控制在301分以上,专科基本控制在240分以上。

音乐高考录取方法是以专业排名,文化成绩达线即可。

2011年我省的音乐高考大约仍在1月份进行,要想考上理想的音乐大学,既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勤奋努力,又和老师的教学方法、家长的关心支持分不开。

"两题"即高考题和训练题.在两题研究方面做到"五找":对历年高考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对近三年高考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对相同考点的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对不同模式的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对各地考试题集中研究找信息.

重视养成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进步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一个人的终生发展受益非浅。因此,在班级进行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密切配合,本学期,将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学生进行规律性的常规训练。重点落实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使一个学生掉队。开学后,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心收到学校,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

三、教学实施:

在高三这一学年里,学生基本上能够自觉地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得还可以,但解题能力和解题方法还需要加强。同时针对学生主观题较弱,加强主观题训练。

以声乐教学为主,以乐理、听音、视唱为辅,全面开展系统训练。

1、声乐教学:

学生分析:民族唱法学生1位,美声唱法学生4位,通俗唱法学生2位

声乐教师:本学期声乐教师公开课两次。

总课时计划180节,其中歌唱技巧发声训练课40节,新歌练习50节,一对一声乐辅导课一人一周一节。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发声练习15条,要求每生从中选5条适合自己的发声练习。

每位学生学会10首新歌曲。前3个月每生一周一歌,一周一查。后两个月重点训练1—2首歌曲,以备高考之用。

重点重视:重视学生咬字、吐字、节奏节拍、音准、呼吸支点、情绪表达等。

10月下旬进入高考备战,每生准备好p3,下载适合自己演唱的歌曲伴奏。11月份开始跟音响伴奏练习,师生共同敲定高考曲目。12月份模拟声乐高考训练,启示引导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张扬个性。

2、乐理教学:

乐理卷:总课时计划60节。

要系统地讲课,作业尽可能当堂完成,使学生当堂弄明白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自觉学习音乐理论,多做练习。有系统地做实战练习,有难题随即启示引导。8月9月份讲授、复习基本乐理。10月份《乐理卷》试题分析。11月份历年音乐高考试卷分析。12月份精读李重光编著的《音乐理论基础》和复读高中课本《音乐鉴赏》艺术常识。

侧重点:将习题答在试卷上,对照标准答案做认真细致地分析。

3、听音练耳教学

总课时计划60节。

难点:通过适当的方式在快乐轻松的课堂中进行理论知识学习。不仅可以避免学习理论的枯燥乏味性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真正学到知识。

教学过程:

(a)、听单音音程(用所有自然音程比较、听辩)

(b)、听音阶(自然大小调、和声大小调、旋律大小调、30种民族调式)

(c)、听和弦(原位三和弦、转位三和弦、属七和弦)

(d)、听节奏听拍号(2/43/44/43/8等,书写基本节奏型)

(e)、听旋律(用五线谱高音谱表,在基本节奏型上写出旋律)

检查方法:让学生将听写结果写在五线谱本上,当堂批改校正。

4、视唱教学

除声乐课外,视唱也是重中之重的学习,学好视唱对声乐、听音有非常大的帮助,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唱好音程、节奏。

视唱总课时计划120节。

从视唱卷118条练到335条,共217条。其中c调48条、f调62条、g调60条、d调24条、bb调23条。

音乐的教学计划范文4

关键词:初中英语;会话;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5-0108-02

目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哑巴式”授课模式依然大量存在,这严重阻碍了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会话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广泛。然而,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会话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制约因素

1.教师方面的因素。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是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读、写的答题能力,轻视听、说的会话能力的倾向。教师往往将英语当成固定的知识进行传授,忽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导致学生对英语的基础语言系统知识,如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特征等掌握不足,对英语的基本技巧或英语的基本技能,如听、说等掌握不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价值观、习俗的了解不充分,从而使得学生难以恰当地运用英语进行自如的交流。部分初中英语教师片面追求短期教学效果,忽视了学生英语能力的长远发展要求,将书面测试成绩作为教学效果检验的黄金标准。然而,目前的大多数英语测试过于偏重笔试,而忽视了口语测试的重要性,笔试和口语测试的比例严重失调。这样的测试不利于学生口语会话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此外,部分教师的英语会话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虽然一些教师逐渐认识到英语会话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口语水平的限制,难以较好地开展会话教学。部分英语教师听说能力有限,也制约着初中英语会话教学的有效实施。

2.学生方面的因素。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障碍制约了英语会话教学的效果。首先,学生的语言知识障碍。英语语言知识是学生进行英语会话,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基础。英语基础知识掌握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会话交流的能力。通常,学生在学习英语基础知识时,会遇到两种障碍:词汇障碍和语音障碍。其次,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障碍。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不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文化,就很难进行恰当的交际。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英语国家文化知识,而在口语会话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在谈论Easter Day,Thanksgiving等内容时,由于学生不了解西方国家的复活节、感恩节的相关文化知识,而感到茫然,无话可说。第三,母语的干扰。母语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既能发挥促进作用,又能发挥阻碍作用。当母语产生负迁移时,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化规约、语法结构将受到母语的严重干扰,常常会将汉语和英语的语序、句子结构等弄混,从而阻碍了英语会话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改进初中英语会话教学的对策

1.提升英语教师的会话教学技能。英语教师的口语会话水平,直接影响着会话教学的效果。教师的口语水平不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也难以获得较大的提高。在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发音习惯主要受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口语水平。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运用英语进行授课,言传身教,积极养成开口说英语的习惯,进而引导学生随口说英语。教师的英语语言应是清晰的、简洁的,发音要饱满,应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在课余时间,英语教师也应当留心使用口语进行表达,这样不但能够提高自身运用口语的自然性,而且能够提供英语会话的生活场景。英语教师在不断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同时,还应当提高自身的中文表达能力,以确保在英语会话教学中能够准确地向学生讲授母语与英语的特点、区别。通过母语与英语的综合运用,有效解决学生在英语会话中遇到的困难。此外,英语教师还应当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在英语会话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教育技术,营造口语会话氛围,引导学生掌握口语会话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加强教师教学的针对性。要提高初中英语会话教学的效率,就应当突出教学目标,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首先,教师应当明确会话教学的目标。实现有效的英语会话教学的基础,是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初中教师应遵循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依据新课程标准,明确英语会话教学的总体目标,制定会话教学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适当地调整英语会话教学目标。其次,突出会话教学的针对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抱着一劳永逸的思想,将会话教学集中操练,高强度开展,而应当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教学任务,将会话教学灵活地融入进去,巧妙地采用口头作文、短句表演、对话、造句等教学形式,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第三,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英语会话教学设定目标的基础,是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能否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直接影响着英语会话教学的效果。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那么任何活动、合作、练习、讲解都将是教师的自我表演,难以将会话教学的目标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开展会话教学。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语言知识障碍、文化背景知识障碍以及母语干扰等,制约着英语会话教学的有效开展。为了提高英语会话教学的效果,不但要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而且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自觉地克服自身在英语会话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障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合理引导。因此,英语教师应当采用相应的策略,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多元化评价能够针对学生不同阶段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评价与反馈,是激发学生能动性的有效手段。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教师应当进行实时的评价、师生之间的评价、生生之间的评价,不能仅仅将评价与反馈停留在考试和测试上,应当将客观的评价与反馈融入到会话教学当中。通过客观的评价,引导学生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自觉地提高英语基础知识水平,克服母语干扰,提高英语会话能力。

4.恰当运用情景化教学。建构理论认为,学习发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活动具有情境性,非情境化的学习是不存在的。为了提高英语会话教学效率,教师应当努力创设符合教学实际的情景,让会话教学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在会话教学中创设情景,能够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能够改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情境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会话情景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初中英语会话教学的情境创设应当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生活和情感认知等因素,让学生能够在真实情景中进行会话。创设的会话情景可以包括:生活经验会话情景、真实事件会话情景等。此外,在初中会话情景教学中,教师应当严格把握情境化教学的目标,充分挖掘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实践活动、情感体验等会话因素,激发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会话的热情,改善课堂氛围,提高会话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要提高英语会话教学的效果,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切实解决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唐玉辉.论低年级口语交际习惯的培养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9).

音乐的教学计划范文5

在教学中教师要多方面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动中学、学中乐。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配合“听、想、唱、做”等多种教学方法,更好地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的能力,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行为美的教育。实践证明,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进行“听、想、唱、做”,有利于音乐知识与技能技巧的传授和培养,使学生获得初步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一、合理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一)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在“听”中欣赏音乐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运用多媒体丰富的音响效果,能辨别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能知道自己或别人唱得是否正确。所以通过听可以帮助学生欣赏音乐。在教学中,首先,我选择他们在幼儿园最喜欢唱的歌曲通过多媒体播放给他们听,使他们对过去的生活产生美好的回忆。其次,选择他们喜欢听的歌曲,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最后,让他们在每节课剩余时间欣赏一首儿童动画片的音乐画面(如有网上下载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曲)贴近他们的生活,使他们感觉到没有上够音乐课,盼望下节音乐课早日到来。

(二)合理运用现化教学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在“想”中理解音乐

学生通过多媒体欣赏音乐后,就要引导他们动脑思考,这是一首什么情绪的乐曲?什么节拍?什么速度?歌中唱出什么内容?在教学中,我告诉学生,通过欣赏音乐画面,听歌曲或乐曲,一要想曲子的速度是快是慢;二要想曲子的力度是强是弱;三要想曲子的情绪是欢快、优美,还是深沉、悲伤。每首歌曲产生的音响效果不一样,反应的情绪也就不一样。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多听、多看、听后要多联想,在头脑中要有故事情节,要有音乐画面。在想中感知歌曲美的蕴含;在想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想中引发心灵的火花;在想中充分理解音乐。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增强音乐教学的魅力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声象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巨大的学习动力,使其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 二)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

多媒体教学把电视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学生在这样的交互方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按认识学习理论的观念,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利用多媒体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流程,更好地刺激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主动思维的状态,促进学生积极迁移的产生,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总的来说,在音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是新时代音乐教育发展的要求,我们应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让其更好地为实现音乐教学目标服务,使学生能更为有效地参与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中去,让其创造更多探索发问、手脑并用的机会和欢快、愉悦的教学氛围。

三、辩证地看待应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无疑给传统的音乐课堂带来了冲击和变化,同时为音乐教师打开了一条音乐教学改革的新路。多媒体技术集文学、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信息单元于一体,有机地把光、色、音、像结合在一起,声图并茂,视听并举,使课堂冲破了时空限制,将学生带入了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为他们的音乐学习和能力发展、提高,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教师上课,因为使用了多媒体手段,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动直观,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与兴趣,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视听感观系统,引导学生“走近音乐”与“走进音乐”,从而突破了音乐教师囿于专业范围和自身专业水平无法全面、到位地为学生提供音乐示范的局限,使学生的认识过程变得方便、快捷、准确、高效。但是也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得到大量运用的同时,课堂中过“多”、过“频”、过“滥”地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违背学生认知规律;过多流于教学形式,违背音乐教学规律;过多依赖视觉体验,忽视音乐听觉体验的重要性等现象,把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带入了教学的误区。为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上的作用,要合理科学地使用多媒体,决不能因多媒体的使用而使原本流畅的音乐课变得支离破碎,使音乐教师的才能受到制约。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发展到今天,绝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进行最富于情感的音乐教学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可能全面替代音乐教师的角色。

总之,多媒体技术是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领域的,教师使用应讲究一定的策略。音乐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但音乐课程标准又同时指出:教师职能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职能全面淡化,而是减弱了教师知识化身的职能,强化了教师学生学习的帮促者、情感交流的对话者的职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巧用多媒体,合理选取其服务于教学的最佳作用点,为音乐课锦上添花,使音乐教学更具活力。

我在学生评价上也动了不少的脑筋。我设计了一份课堂评价表,把随堂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每节课前发给学生一份课堂评价表,让学生们将自己的上课感想和创作的灵感及时地写在上面,做到评价和教学同步,及时对学生的情况做出即时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想法,及时发现学生宝贵的创造萌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把评价的时间适当地向后拖延,给学生留下充裕的时间,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 对学生的想法提炼加工,形成项目,申请专利,让学生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技术带给他的愉悦。同时,学校的领导对此也非常重视,在学校建立了科技制作室,同时在学校礼堂举办了科技文化节,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的创造热情。

总之,面对通用技术课程,我认为:技术课程是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我们教学工作者应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学生的“做中学”和“学中做”, 利用通用技术学科教材新颖,富有活力的特点,在通用技术课上培养学生在其它课堂上所不能提高和训练的各种技能,为学生将来进一步的学习、生活以及进入社会大家庭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2》;江苏教育出版社 顾建军主编

音乐的教学计划范文6

关键词:多元音乐文化 高中 音乐教学 模式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160-01

音乐是一种语言,在用一种或悲或喜的节奏向人们传颂片片情感。人们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释放激情,人们利用音乐表达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音乐也是一种文化,不同风格的音乐中渗透着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民族的文化借助音乐得以传承,学习音乐是对一个人的完美人格魅力的塑造,是对人的艺术素养的培养,是对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开展多元音乐文化的传授,是对学生的多元文化修养的培养,让学生了解世界,了解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开拓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下面,笔者就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多元音乐文化进行阐述。

1 做好准备工作,感知音乐后的文化

现代社会流行音乐以不可抗拒之势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几乎在城市或者乡镇的每一个角落都在播放着通俗歌曲,一些中学生酷爱这些歌曲,将整个人沉浸在流行音乐的欣赏中,却忽视了教学课本中的民族音乐的学习,是他们对教学音乐的学习丝毫不感兴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风潮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学生缺乏对音乐背景知识的了解,如果学生充分地了解音乐的背景知识,以及音乐中渗透的文化,学生就能对所播放的教学音乐有所理解,逐渐产生共鸣,所以,在每一个新的音乐的教授前都要让学生对音乐的背景文化知识进行查找,收集音乐创作的历史,其中蕴含的主题,以及渗透的历史文化知识等。

例如:俄罗斯著名的音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学生通过了解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其中蕴含的主题,能够自觉领悟到音乐中的内涵,产生共鸣,自觉地建立起学习课本音乐的兴趣。

2 传播乡土音乐,培养学生的地方传统文化情感

每个地方都有具备自身特色的乡土音乐,这些乡土音乐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地方的代表,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一个地方民俗文化得以传承的载体,例如:河南的豫剧,北京的京剧以及东北的地方戏二人转等,他们都为地方音乐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教师应该善于将优秀的地方音乐文化融入到音乐教学中,以此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力,在此基础上发展本地区的乡土音乐。

将本地的乡土音乐融入音乐欣赏课中,这些乡土音乐可以是民歌也可以是舞蹈表演,以此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增添课堂学习气氛。

例如:在学习音乐乐曲的过程中,东北地区的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适当加入二人转的舞蹈表演,将扇子和手绢引入教学课堂,让学生通过挥舞扇子与扭动手绢来表演民族歌曲,达到对学生的音乐与舞蹈能力的综合训练,达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例如:江苏无锡地方的高中可以在音乐教学课堂中融入当地的音乐作品,如:《二泉映月》,河南地区的音乐课堂中可以引入豫剧,北京地区的音乐课堂可以引入京剧——让不同地方的学生感受到本地文化,通过对本地区的乡土音乐的学习,提高自身的音乐文化鉴赏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完善对学生的音乐素养的训练。

3 适当地融入世界音乐于课堂教学中

世界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音乐风格,每一种民族音乐都是对本民族文化和思想的反应,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组成了多姿多彩的音乐形式,通过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人们感受到了民族的文化,教师要适当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优秀音乐作品,将优秀的音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在一个多姿多彩的音乐世界里,感受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

例如: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爵士乐,非洲的黑人音乐,欧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等等,让学生接受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的熏陶,体会其中的情感,通过对比民族音乐,国外音乐的艺术差异,使人们认识到民族音乐的特色,以及世界优秀民族的文化特色。

4 通过音乐创作实践,学习不同的音乐语言

不同的文化对应着不同的音乐风格,文化的风格也是通过音乐来表现出来的,要想形成对音乐的鉴赏力与审美能力,就要理解音乐的语言结构形态,音色、节奏以及节拍等,学习音乐本身就是对音乐的规律与节奏进行探讨的过程,在对音乐进行教授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音乐实践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解读能力,在对音乐乐章的欣赏中,体会音乐的音色以及其中的节奏变化,实现对音乐的真正解读。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倾听不同民族音乐,感受不同乐器所产生的节奏旋律,以及不同的音乐的节奏特征与音色特点,例如:欣赏朝鲜的民歌《清津浦船歌》,将其中的一部分单独拿出来,对其进行节奏的掌握与训练,让学生总结其中的节奏与韵律,从中领悟到朝鲜民族的音乐风格。

也可以将两种类似的民族歌曲进行对比,比较他们的风格的差异,从中领悟到不同风格的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领悟文化。

例如:中国的民族歌曲《茉莉花》,与日本的民俗歌曲《樱花》对比其中的节奏与韵律,一方面领会了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另一方面学生感受到了不同的两种文化。

5 结语

音乐中蕴含着文化,要在音乐教学中揉入多元音乐文化,采用现代化的音乐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的音乐教学方法,而是通过师生之间的表演与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以及他们的思想品味,通过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风格,对比不同的民族音乐风格差异,实现音乐教学中多元音乐文化的融入与渗透。

参考文献:

[1]尹爱青主编.学校音乐教材导论与教材教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美]哈罗德·艾伯利斯,查理斯·霍弗,罗伯特·克劳特曼著.刘沛,任恺译.音乐教育原理[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