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审计培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金融审计培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金融审计培训

金融审计培训范文1

一、金融企业审计概述

随着国家对国有资产监管制度的日趋完善,各地方政府更加重视资产管理,以及不断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得金融企业的审计工作越来越被重视,审计的方法也不断更新。

1、金融企业审计的基本对象

按照《金融企业绩效评价办法》的分类标准,我国的金融企业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第一,执业需要取得银行业务许可证的各类银行及企业;第二,执业需要取得保险业务许可证的各类保险企业;第三,执业需要取得证券业务许可证的各类企业;第四,从事金融相关业务的企业。这四类企业也就是金融审计的对象。

2、金融企业审计的主要类型

总体来看,当前金融企业的审计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是指金融企业通过在企业内部设立审计机构,通过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行为对企业进行监督和评价。内部审计的方法有很多,但总体来看主要包括审查、复核、盘点、测试与抽样、评价等,对于一个管理规范的金融企业而言,内部审计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外部审计是指外部审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金融企业的财务报告等进行审计,并提供相应的审计报告,对有关的财务状况等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外部审计的方法主要是外部审计机构通过审查金融企业原始账簿、抽查会计凭证等,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价。

3、我国金融企业审计的发展趋势

总体来看,当前国家对金融企业审计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颁布了《金融企业财务规则》、《银行业金融机构外部审计监管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等法规制度,并对制度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做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如颁布了《金融企业选聘会计师事务所招标管理办法(试行)》,这些制度的颁布实施,将使得金融企业审计走向规范化。而对于金融企业自身而言,随着其理念的更新,目前已经将审计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将推动金融企业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形势下金融企业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当前金融企业审计工作存在审计的独立性欠缺,审计的作用尚未完全发挥,审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等方面的问题。

1、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欠缺

首先,从内部审计来看,由于我国金融企业特别是一些区域性的金融企业,企业成立时间尚不长久,企业内部审计的相关制度还不完善,从而影响了审计的开展。特别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管理文化更为重视人本管理,制度化管理的执行相对不严,并且由于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多受聘于企业,在审计过程中较为容易受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干涉,或者被其他业务部门所“融化”,从而使得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出现问题。其次,从外部审计来看,对于大多数审计而言,金融企业具有选择委托单位的权利,且我国审计市场中一些大型的审计机构多为外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这就可能使得部分审计机构出于利益、长期合作等方面的考虑而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审计的“独立性”,使得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受到质疑。

2、审计的作用还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

首先,从重视程度来看,当前部分金融企业的领导层的观念仍然相对滞后,认为审计的作用在于发现问题,查找问题,而没有将审计与金融企业的长远发展联系起来,没有从战略的高度来对待审计工作,从而使得审计结果的运用仍然局限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不利于审计结果的其他功能的开发。其次,从实际来看,部分企业的审计工作没有与部门管理、金融企业的整体管理结合起来,对各种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利用不够,从而使得审计结果更多的成为一种事后的审计,缺乏动态性,难以提升审计结果的效用。再次,从后续审计工作来看,由于后续审计制度尚不不完善,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制定的后续审计准则大都只是对后续审计政策、范围、形式、程序等作了大的原则要求,不够细化和具体,操作中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审计环节的弱化以及审计职责不清,加之金融机构的相关部门不配合,懈怠于整改纠错,导致大大削弱了后续审计的作用。

3、审计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我国的实际来看,金融企业业务精通的人员多从事财会工作,而从事审计 工作的人才整体素质相对较差,从而降低了通过审计来发现问题的概率,也使得审计工作创新的人才支撑相对不够。并且,我国大量优秀的审计人才被国外会计师事务所所聘用,国内事务所则由于竞争实力等方面的原因,难以招聘到大量业务素养高的人才,从而出现人员素质相对不高的局面。此外,由于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中更为重视理论素养的提升,

而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相对不够,这也造成了市场中熟练的审计人才供给相对不足,影响了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完善金融企业审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完善金融企业审计工作,可以从更新理念,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强化培训与人才引进等方面着手。

1、更新理念,化内部审计为公司治理

在进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无论是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层,还是从事审计工作的职工,都要从就审计而审计的观念中走出来,更多的关注金融企业的整体发展,要充分的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通过对企业财务软件中相关信息等进行实时、持续性的监控来达到进行审计,将内部审计与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等结合起来,从而更好的发挥审计的作用,实现帮助企业增值的目标。此外,还要注重各种审计结果的运用,不仅要改进或者纠正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还要对审计过程中发现可能会对金融企业的长远发展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帮助企业改进管理。

2、完善制度,提高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首先,金融企业要在制度上明确审计工作独立性的同时,进一步细化、完善保持这种独立性的制度体系,通过设计各种防止高层管理人员干预、影响审计结果的制度来确保这种独立性。其次,要在责任分解、责任追究等方面下功夫,要对审计工作的职工、外部审计工作的工作责任、审计结果考核、审计结果失真责任追究等方面下功夫,从而明确审计者的责任,避免出现与金融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合作,更改审计结果等问题。

3、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审计水平

首先,要不断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管理,为审计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要在各部门工作对接、配合等方面下功夫,特别是在进行盘点等工作时,更需明确各部门有责任进行配合,以此来提高审计的质量。其次,审计部门本身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管理,要通过严把审计报告的关卡,实施二审复核甚至三审制度来提高审计报告质量。此外,要创新管理手段,如设计出激励性的制度调动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建立审计工作人员信用情况信息库,对他们进行动态管理等,以此来督促他们提高审计质量。

4、强化培训与人才引进,锻造审计人才队伍

首先,要建立常态化的培训制度,通过加大培训投入,与社会中介机构等专业化的培训组织建立动态合作关系,在出现国家颁布了财务会计、审计方面的新的制度,发现审计工作中存在较为普遍的问题等情况时,要积极的组织培训。同时,还应该将培训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用于帮助审计人才的成长,以此来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其次,要在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引进领军型的审计人才来打造审计队伍,引进熟悉金融行业的财务会计人才作为审计队伍的中间力量,以此来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金融审计培训范文2

关键词:内部审计部门;农商银行;风险防控;作用

随着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农商银行的客户种类、业务领域和业务范围等不断扩大升级,基层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工作在银行风险防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1]。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农商银行的内设机构,其主要是监督检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而当前如何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积极应对内部持续发展与外部监管的需求,已经成为农商银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部门在农商银行风险防控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部门在农商银行风险防控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①界定风险点,增强审计的针对性。②有效推行全面风险管理。农商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是以既定经营战略为依据,通过各种监测手段与风险分析来查找风险点,采取有效措施来转嫁或减轻风险,并利用分析性复核、实质性与符合性测试等手段进行动态优化,保证风险管理的全面性与全员性[2]。③评估经营环境,促进风险识别水平的提升。经营环境可分为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其中内部环境的评估包括信贷管理、财务会计、风险管理过程、风险管理战略、业务规程、组织架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等风险控制情况的评估。外部环境评估则是对农商银行经营管理中设计的风险影响与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如社会信用体系构建、法律环境、区域经济金融环境、货币政策目标等。

二、发挥内部审计部门在农商银行风险防控中作用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内部审计的转型

农商银行应该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来推进内审转型工作,全面把握内审转型的实质与内涵,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有效纳入风险防控工作,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与风险预警机制,有效防控风险。同时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加强各业务部门风险易发环节的评价与分析,完善内部控制,有效统一审计业务的执行与审计风险的管理,从而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转型,促进农商银行各项业务的顺利实施。

(二)准确定位内部审计的角色

当前农商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主要承担着纠改督办与检查监督的职能,侧重于业务审计与管理的检查,以此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与风险防控能力,实现农商银行的健康稳定发展。当然在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农商银行需要与时俱进,对内部审计的功能性作用加以提高,有效发挥内部审计部门评价、咨询、监督、确认等服务功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薄弱环节,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意见。这样才能优化业务流程,规范内部控制,有效化解风险,提高内部审计的水平以及风险防控的能力[3]。

(三)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农商英航需要建立审计信息化建设机制,对事后监督系统的风险预警功能加以完善,将事后监督转变为事中控制,从而增强风险防控的能力。同时技术部门对业务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将“风险控制”的设置预留在关键技术环节以及各关键部位,通过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来实现业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达到风险事前、事中的防范。农商银行可以针对各项业务系统数据,对内审数据库系统加以完善,帮助审计部门有效判断经营状况、业务规程、经营战略和行业风险等,并积极开发利用审计软件,按照风险评估与计量模型来开发审计系统,或者是结合组系统软件来实现现场审计监督与非现场审计的结合,从而动态连续监控审计对象,增强审计的效率性及针对性。

(四)加强人员培训

农商银行要想将内部审计部门在风险防控中的作用加以充分发挥,需要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优化人员的知识结构,全面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对人员后续教育加以重视,定期组织工作技能与业务知识的培训,加强对人员知识的拓展与技能的培训,培养出开拓务实与专业的干部队伍。其次,内部审计部门可以指派人员到其他业务部门进行交流学习,对相关操作流程加以熟悉,拓宽知识面,跟上信息化发展步伐,强化实战技能

[4]。最后,审计部门需要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将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纳入到内部审计队伍中,建立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准与知识素养的内部审计队伍。

结束语:

在金融体制深入改革的背景下,农商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主体,需要全面加强风险控制,将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加以充分发挥,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带来的影响。这就要求农商银行结合实际的发展情况,加强内部审计的转型,准确定位内部审计的角色,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与审计人员的培训,从而提高内部审计水平与风险防控能力,实现农商银行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贺谦. 中央银行内部审计如何有效发挥风险防控作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05:37-38.

[2]闫景峰. 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在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 时代金融,2014,23:167-168.

[3]文振新.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促进邮储银行风险管理[J]. 现代审计与经济,2011,04:38-39.

金融审计培训范文3

大连银行总行审计部负责对全行各项经营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经济责任等进行审计,目前下设华北、华东、西南三个审计分部。根据全行战略发展需要,大连银行总行审计部对华北、华东、西南分部各条线审计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热忱欢迎您的加入。

一、招聘部门、岗位及相关要求

(一)审计部华北分部、华东分部、西南分部授信业务审计项目经理岗

1、招聘人数:每个分部各1名工作地点:北京、上海、成都

2、岗位主要职责

参与拟定分部的规划、计划,总结、优化规划和计划的执行效果;制定、修订授信业务、经济责任等项目审计方案,开展审前培训;组织实施审计项目,指导、监督审计过程,控制项目实施过程审计质量;编写审计报告,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跟踪整改和问责情况,评价整改的有效性;实施辖内分行授信业务和经营管理情况的日常监督和分析;参与审计项目质量评价和审计人员考评;参与专业培训和分享审计经验;提出现场审计工作平台的优化建议,参与建立、维护现场审计知识库;参与建立、运行非现场监测和预警模型,分析、验证相关疑点和线索;参与总行审计部和分部安排的其他审计项目和工作。

3、应聘资格条件

①年龄35周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类等相关专业;

②熟悉授信业务领域监管政策和风险管理要求,精通银行授信业务的产品、政策、制度、流程、风险及控制措施,5年(含)以上银行授信业务相关工作经验或3年(含)以上银行授信业务内审或外审工作经验;具备CIA、CPA、CFA、FRM等资格证书或团队主管从业经验者优先;

③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工作责任心强,无不良从业记录;

④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与影响力、学习敏锐度、适应能力、观察判断能力、调查取证能力和写作能力;

⑤熟练应用MSOffice软件,具备数据挖掘、分析能力者优先;

⑥身体健康,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适应出差工作。

(二)审计部华北分部、华东分部、西南分部金融市场与投行业务审计项目经理岗

1、招聘人数:每个分部各1名工作地点:北京、上海、成都

2、岗位主要职责

参与拟定分部的规划、计划,总结、优化规划和计划的执行效果;制定、修订金融市场与投行业务、经济责任等项目审计方案,开展审前培训;组织实施审计项目,指导、监督审计过程,控制项目实施过程审计质量;编写审计报告,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跟踪整改和问责情况,评价整改的有效性;实施辖内分行金融市场与投行业务和经营管理情况的日常监督和分析;参与审计项目质量评价和审计人员考评;参与专业培训和分享审计经验;提出现场审计工作平台的优化建议,参与建立、维护现场审计知识库;参与建立、运行非现场监测和预警模型,分析、验证相关疑点和线索;参与总行审计部和分部安排的其他审计项目和工作。

3、应聘资格条件

①年龄35周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类等相关专业;

②熟悉银行金融市场与投行业务的产品、政策、制度、流程、风险及控制措施,熟悉相关领域法律法规、监管政策和风险管理要求,5年(含)以上银行金融市场与投行业务工作经验或3年(含)以上银行金融市场与投行业务内审或外审工作经验;具备CIA、CPA、CFA、FRM等资格证书或有证券、基金、信托公司从业经验者优先;

③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工作责任心强,无不良从业记录;

④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与影响力、学习敏锐度、适应能力、观察判断能力、调查取证能力和写作能力;

⑤熟练应用MSOffice软件,具备数据挖掘、分析能力者优先;

⑥身体健康,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适应出差工作。

(三)审计部华北分部、华东分部、西南分部财务管理审计项目经理岗

1、招聘人数:每个分部各1名工作地点:北京、上海、成都

2、岗位主要职责

参与拟定分部的规划、计划,总结、优化规划和计划的执行效果;制定、修订财务管理、经济责任等项目审计方案,开展审前培训;组织实施审计项目,指导、监督审计过程,控制项目实施过程审计质量;编写审计报告,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跟踪整改和问责情况,评价整改的有效性;实施辖内分行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情况的日常监督和分析;参与审计项目质量评价和审计人员考评;参与专业培训和分享审计经验;提出现场审计工作平台的优化建议,参与建立、维护现场审计知识库;参与建立、运行非现场监测和预警模型,分析、验证相关疑点和线索;参与总行审计部和分部安排的其他审计项目和工作。

3、应聘资格条件

①年龄35周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类等相关专业;

②熟悉银行财务管理、税收和人事管理等政策、制度、流程、风险及控制措施,熟悉相关领域法律法规、监管政策和风险管理要求,具有较强的财务分析能力,5年(含)以上银行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经验或3年(含)以上银行财务审计工作经验;具备CIA、CPA、CFA等资格证书或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从业经验者优先;

③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工作责任心强,无不良从业记录;

④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与影响力、学习敏锐度、适应能力、观察判断能力、调查取证能力和写作能力;

⑤熟练应用MSOffice软件,具备数据挖掘、分析能力者优先;

⑥身体健康,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适应出差工作。

(四)审计部华北分部、华东分部、西南分部运营管理审计项目经理岗

1、招聘人数:每个分部各1名工作地点:北京、上海、成都

2、岗位主要职责

参与拟定分部的规划、计划,总结、优化规划和计划的执行效果;制定、修订运营管理、经济责任等项目审计方案,开展审前培训;组织实施审计项目,指导、监督审计过程,控制项目实施过程审计质量;编写审计报告,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跟踪整改和问责情况,评价整改的有效性;实施辖内分行运营管理和经营管理情况的日常监督和分析;参与审计项目质量评价和审计人员考评;参与专业培训和分享审计经验;提出现场审计工作平台的优化建议,参与建立、维护现场审计知识库;参与建立、运行非现场监测和预警模型,分析、验证相关疑点和线索;参与总行审计部和分部安排的其他审计项目和工作。

3、应聘资格条件

①年龄35周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金融学、经济学、工商管理类等相关专业;

②熟悉本外币支付结算、会计核算、反洗钱、消费者权益保护、安全保卫等领域的监管政策和风险管理要求,精通银行运营管理、支付结算的产品、政策、制度、流程、风险及控制措施,5年(含)以上银行运营管理相关工作经验或3年(含)以上银行运营管理内审或外审工作经验;具备CIA、CPA、CAMS等资格证书或团队主管从业经验者优先;

③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工作责任心强,无不良从业记录;

④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与影响力、学习敏锐度、适应能力、观察判断能力、调查取证能力和写作能力;

⑤熟练应用MSOffice软件,具备数据挖掘、分析能力者优先;

⑥身体健康,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适应出差工作。

二、招聘主要程序

对报名者进行资格审查,安排符合条件的应聘者统一参加面试。面试时间另行通知。

三、报名须知

符合条件的应聘者请点击大连银行招聘网页hotjob.cn/wt/DLbank/web/index?brandCode=1-“社会招聘”进行在线填报或上传简历。报名截止时间为2018年3月12日。

金融审计培训范文4

[关键词]金融危机 挑战 企业内部审计 研究

一、前言

2007年-2009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於2008年起名为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後,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2008年9月9日,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我国各地、各行业都受到不同程度冲击。诸多企业因为金融危机影响,造成经营困难甚至破产。金融危机下,如何加强企业管理?这个问题是摆在企业家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觉得金融危机下。企业管理更应该加强企业内部审计。

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主体更加平等的今天,走健康发展的道路,是企业的必然选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约确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作为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监督显得尤为重要。作为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企业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企业只有合法、合理、有效地经营,才能持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通过审计监督维护国家及其他财产所有者的利益,促使企业不断改善其经营管理、提高其经济效益。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战略问题。因此,研究金融危机挑战下的企业内部审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统计,发现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实施不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是普遍存在的缺陷。其次,领导认识不足,法制观念淡薄。在实际工作中,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越来越关心和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但也有不少领导是把“关心”、“重视”用在违法乱纪上,对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不以为然。认为“单位里领导可以说了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经理负责制,以致给我国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我国企业监督不力,财务控制存在漏洞。没有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缺乏必要的监督体系,财务收支管理混乱,既无成本费用控制办法,又无用款审批权限规定。有的我国企业负责人私设“小金库”,账外设账,;有的我国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数据不正确、不完整,会计核算严重失实,财务报表被歪曲,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权威性,一切领导说了算,审计控制的应有作用未能很好发挥。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财务人员业务能力不足,缺乏基本会计业务知识,致使在财务处理上的随意性:二是部分领导对资产管理意识淡漠,特别是以收顶物回的资产没有进行认真清查和督促,形成账外资产;三是内部有关业务部门之间缺乏很好的衔接,对已办结业务的手续、票据不能及时传到财务部门。造成财务记账和核算滞后:四是为了集体小利益,主观上采取虚列、不入账等手段私设“小金库”,弄虚作假,隐瞒企业发生的实际业务活动。

三、金融危机挑战下,如何加强企业内部审计

(1)加快法律约束机制建设、为加强会计监督提供充分保障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原因就是法律约束机制尚不健全,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因此,我们应当加强会计规范的建设工作,尽快完善我国的会计规范体系。从而减少由于利益冲突原因而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2)尽快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会计监督机制是一种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协调的机制。主要是企业根据国家法规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核算和有关管理制度,规范会计操作规程和会计工作秩序。通过落实内部岗位责任制、推行会计责任制实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等措施,进行连续不断的检查和监督,使内部监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为了加强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管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实现我国企业内部审计规范化、标准化,发挥内部审计工作在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我国企业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T作的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的实际情况,完善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应该包括监督被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制度运行情况,工程项目实施情况,检查被审计对象会计帐目及相关资产,监督被审计对象预决算执行情况和财务收支,评价重大经济活动的效益等行为。

(3)强化培训,提高技能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任何一个好的制度和方法最终还是要由人去执行,否则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成为一种摆设。组织内审人员参加省、市、区审计机关、审计协会举办的内审资格员考试以及专业业务培训;邀请内审人员参与审计局的财政财务、工程审计工作,让内审人员掌握审计程序审计质量控制等审计知识;通过一系列强化培训来提高内审人员业务技能与水平。同时。企业负责人要树立民主、科学决策,审慎决策意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理顺部门之间业务流程的有效衔接,建立行之有效的资产盘点和登记造册制度,使企业的财务管理、经济活动在规范、有效的轨道上运行。同时,要不断加强干部的日常管理教育,不断提高实际管理能力。作为一名管理干部,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干和较强的管理工作能力,有廉洁奉公、办事公道、平易近人的领导作风等,从而在群众中建立起较高的领导威信,以便实施有效的管理。

(4)落实全面预算

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严格控制成本,实施目标激励。成为企业应对危机的首选。对销售、采购、投资、数质量等各项经营管理指标实行统一管理,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并通过跟踪、监控、分析、调整、考核确保既定目标的完成,做到“事前有预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考核”。将预算控制责任落实到各个层面。

(5)培育企业内部审计文化

基层部门内部审计是一个需要公司经理班子、中间管理层和基层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过程。公司自上而下要充分认识内控和风险管理的内涵,形成按内控制度办事的良好氛围,全体员工都要自觉参与到内控体系的运行和维护中。强化过程监控,提升内部审计执行力度内部控制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内控制度执行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内部监控机制是否落到实处和抗风险能力的提升。要使其真正成为我们规范管理、规避风险的有效方式,就必须在日常操作中加强管理,提升执行力度。

(6)大力提倡制度基础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企业内部审计具备“熟知”本企业重要环节和控制点的独特性,相对于外部审计,在运用制度基础审计方面更具有效率优势,制度基础审计具有能够及时发现和防范可能出现的差错和错弊,从而减少会计报表的误差,降低报表出现严重失误的可能性等优点,对于提高企业内部审计活力、促进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力提倡制度基础审计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可以规范企业筹资管理,使得企业筹集的资金能够有效、规范地使用。

金融审计培训范文5

关键词:内审 银行业 案件防控

面对全国银行业大要案、恶性案件高发频发的严峻态势,根据国务院领导的的批示精神,监管当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通知: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关于印发的通知》、《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处置三项制度的通知》(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处置工作规程》、《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风险)信息报送及登记办法》、《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防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中国银监会关于修订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定义及案件分类的通知》以及《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3年银行业案件防控工作的意见》(银监办发[2013]46号)等,在全国银行业系统开展案件专项治理行动,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落实案防责任,保持高压态势,提高案防工作水平,全力维护银行业稳健运行,并要求要突出现场检查的针对性、时效性,进一步发挥内审稽核的作用。

一、紧跟监管思路,提升内审监督职能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外资银行操作风险和案件防控监管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2]166号)要求:“对操作风险事件和案件易发的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加大内审工作力度,切实发挥内审部门在内部控制、操作风险管理和案件防控体系运作情况评估、操作风险管理执行监督方面的作用,增强银行管理操作风险和防控案件的内生动力建设;充分发挥业务管理条线自我防控的作用,强化操作风险和案件风险的事前和事中控制。”

根据监管部门有关案件防控的要求,内审应把案件风险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有针对性地纳入年度审计方案,对操作风险事件和案件易发的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加大内审工作力度。内审部门应要求分行收到内部审计报告后,对有关审计发现进行跟进与整改,并以书面形式确认内审报告中有关缺失事项的跟进及整改情况,及提供相应的整改证明文件。内审定期检查分支机构时须关注以往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建立档案监控审计对象对缺失事项的跟进及整改情况。此外,内审部门还应定期整理审计发现,将其中需要分行管理层给予立即关注的审计发现和具有普遍整体性、屡查屡犯和涉及案件防控领域的审计发现发送至相关业务条线负责人,让其安排属下条线部门在全行范围内进行通报及排查,并出具全行范围内的整改意见,强化操作风险和案件风险的事前和事中控制。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的通知 (银监发[2006]51 号)第三条规定:“本指引所称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审查评价并改善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活动、风险状况、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效果,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发展。”

内审部门在每年对审计对象进行风险评估时充分考虑各领域的风险暴露情况、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变化趋势及案件防控的情况,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审计范围与频率;并根据监管机构不时的案情通报、风险提示、监管要求等更新审计程序,藉此推进及带动银行业在案件防控内控方面的不断完善,实现稳健发展。

二、以内审带动内控,进一步发挥内审作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06年颁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第十条规定:“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应与其他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把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融入企业管理和业务流程中。具备条件的企业可建立风险管理三道防线,即各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为第一道防线;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风险管理委员会为第二道防线;内部审计部门和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为第三道防线。”

作为银行业的第三道防线,对于银行内部的制度、流程在设立或修订阶段,内审部门就应对内部控制提供咨询性建议,参照各种案件防控有关文件,参考文件包括《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防范操作风险三十禁》(“新三十禁”)、《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员工涉及社会融资行为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办发[2011]369号文)、《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落实案件防控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银监办发[2012]127号文)等,从而促进银行规章制度的内控建设。

在执行内审的过程中应尤为关注与防范“操作风险十三条”有关的内控要求,在相关审计中加强对防范操作风险的规章制度建设的关注,评估制度、流程的完善性和恰当性;在相关审计中加强评估有关业务权限的执行情况,以及评估是否存在超权限的情况,防止权力滥用和监督缺位,并且加强审计方法的多样性,包括调阅视频、访谈、抽查凭证、要求岗位人员回答检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内审作用。

三、加强对高案件风险领域审计的力度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外资银行操作风险和案件防控监管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2]166号)要求,内审部门应定期检查评估分支机构的操作风险管理及案件防控体系运作情况,以及监管规定落实情况,重点对高风险网点、高风险业务、高风险环节、高风险岗位进行审计监督,并及时向董事会和属地银监局报告。

内审部门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时,应将案件防控作为关注重点,并在风险评估时考虑各领域案件防控的情况,从而确定审计范围与频率。对于高案件风险领域,包括高案件风险分支机构、业务环节、岗位人员,内审部门应加强审计力度,例如,对重点防控领域,如现金、重要空白凭证和安防设施的突击性检查,安排对各分支机构执行至少每年一次的审计频率;对于分支机构中的高风险网点如异地支行,内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审计力度,年度内对所有异地支行进行至少一次支行全面审计,对包括分行行长、支行行长在内的重要岗位均执行离任审计,对轮岗及强制休假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审计等,切实加强对高案件风险领域审计的力度,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向董事会和属地银监局报告。

四、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督检查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外资银行操作风险和案件防控监管工作的通知(银监办发[2012]166号)要求:“应实现员工行为管理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的有机结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将员工入职前背景考察、道德操守、八小时内外行为规范等要素纳入人力资源、操作风险管理、内审监督范畴。”

因此,内审部门应将员工入职前背景考察、道德操守、八小时内外行为规范等要素纳入有关内审范畴,并且应建立分支机构操作风险和案件防控状况的定期评估制度,提升对营业网点、风险易发业务和环节、重要岗位风险控制制度有效性和执行规范性的要求,全面加强对分支行管理层的监督和制约,管理人员在同一分支行连续担任负责人最长不超过3年,离岗或轮岗时需实施离任审计,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督检查。

五、建立和完善独立的内审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加强内部审计资源的配备及工作队伍素质建设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在2006年颁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引第五十条规定:“企业应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审计委员会负责。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应符合《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委令第8号)的有关规定。内部审计部门在风险管理方面,主要负责研究提出全面风险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制定监督评价相关制度,开展监督与评价,出具监督评价审计报告。”

银行应建立完备的内部审计制度,对内部审计的目标、职责、授权范围、操作规程、报告路线、内审人员的聘任和解聘、任职资格和配备、工作考核、后续培训、风险评估与评级、范围与频率、审计方式、回避机制、复议制度、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跟进等都作出明确规定 ,应提交审核委员会审议,并经董事会批准生效,不断完善内审体制。

按照《关于加强上海外资法人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的数量应配足于正式员工总数的1%。此外,在培训方面,内审人员每年应在审计、法规、风险管理等方面参加培训,其中亦应加强对于操作风险和案件防控方面的关注,鼓励内审人员多参加内部培训及外部举办的有助内审人员加强业务知识、提高审计能力的各类培训,藉此不断提高审计队伍的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金融审计培训范文6

随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不断深入,在越来越强调项目和追逐外部效益的同时,应狠抓内部审计、认清现有内审方案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探析一套适合资产管理公司的内审策略,进而督促完善内审体系对于转型中的资产管理公司而言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点,同时对其他金融机构和监管层做好相关风险管控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内审策略 公司治理

一、商业转型后资产管理公司内审现状综述

2005年,公司审计分部撤销,内审职责归于现在的各分公司。目前,分公司内审体制主要为设置岗位:内审岗位主要设在综合管理部、资金财务部等部门。分公司还成立了审计小组,负责组织开展分公司的日常审计工作。

分公司内审的职责主要是根据总公司内审有关制度要求,采用总公司标准化的内审工作表,对分公司的终极处置项目审计、定期(按季)财务费用审计、离任审计、专项审计,并牵头配合监管部门和总公司检查等。

总体来看,各分公司都能按照总公司各项内审制度的要求,按时完成各年度的审计任务,使内控制度得到了实施,为资产处置项目等业务管理和财务收支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监督。但内审工作还存在机制不健全、监督缺位、执行不到位等问题。

二、把脉内审症结,切入具体相关薄弱环节

(一)内审独立性缺失

1.内审部门设置及人员缺乏独立性。各分公司均未设置独立的内审部门,分公司内审岗位设在其他部门内。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内审人员关系如人员编制、人事调配、工资福利待遇等均在分公司,同时分公司内审人员均为兼职,有的还身兼数职,如重庆分公司内审人员还要负责党务、纪检等工作,致使内审人员在审计时主观上心存顾虑,客观上缺乏时间和精力。此外,多身份角度看待问题,也有碍审计结果的公正、独立。

2.内审结果缺乏独立性。内审结果或报告路径需经各分公司总经理签发后上报总公司审计部门,造成内审人员实际上更多的是向分公司总经理负责,而不是向总公司审计部门负责。内部审计结果和如实报告方面受到制约,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无法得到体现。

(二)内审质量较低,审计结果未真正触及风险点

从2010年审计表格报告显示,档案中资料缺失、项目内容填写不全、无签名等合规性方面问题反映较多,而对方案执行不力、资产处置不及时、资产(特别是高风险高收益新业务)管理不当、尽职调查是否尽职、风险预测是否到位等实质性问题却鲜有涉及。其主要原因一是生存压力大,加大了内审的“容忍度”;二是内审人员主要靠查阅项目档案和询问项目经理,而未能在项目进行时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审计结果客观性不能完全保证;三是虽然表格覆盖多种业务审计内容,从经营管理、尽职调查、营销推介、估值定价、处置方案选择、方案实施、处置效益等方面对资产处置终结项目进行整体评价,规范了审计行为,提高了审计效率,但评价结论只是通过对项目处置全流程进行了打分评价,仍不能全面反映所扣分问题的全貌和实质。

(三)内审覆盖面滞后,存在较多空白地带

转型中各分公司面对不良资产“资源”枯竭的现实,都充分利用公司平台开拓了新的业务领域,如融资租赁、财务顾问等,但并非所有的新业务都得到审计。如**分公司2010年开展了三项中间业务,但只有一项业务在总公司进行常规审计抽查时被审计,另外两项业务未被审计。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总公司未要求分公司对中间业务进行审计,另一方面分公司也未主动开展这些业务的审计,这就导致了有些业务的审计遗漏。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中间业务下一步的稳健发展。

(四)内审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标尺依据

虽然内部审计的出现和设立是出于公司内部管理的需要,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是内部审计发展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我国内部审计首先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对企业保证国家财产保值增值进行监督,其次才是从公司的立场出发。因此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在公司内部审计的发展上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外部环境法律法规的规范必不可少。可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内部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严重不足,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体系仍不完善。

(五)内审的对外披露、报告机制仍然空缺

公司对各分公司进行审计后,并未将报告抄送当地监管部门,也未进行沟通。外部监管与内部审计的沟通不畅,将影响到审计效率的提高,也有可能会影响到公司业务的发展。

三、探析内审策略,多层面促升内审质量

(一)抓理念提升,重点提升高管层意识

公司领导首先要充分认识内审在公司商业化转型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且将其意识很好的贯彻落实,把内审工作作为内部自律和加强内部控制的主要手段,不能因亟须发展业务而忽视内审。同时,内审部门也应转变传统的“查错纠弊”的观念,发挥审计的咨询顾问和审计增值作用,使内审成为保障公司新业务稳健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抓审计独立性,确保内审权威和专业性

要积极探索建立独立的内审体制,确保内审权威性和专业性,使其工作职能得到有效发挥。一是公司应根据自身实际,将内审报告路线调整为直接向总公司内审部门报送或同时向分公司总经理和总公司内审部门报送。二是公司应通过引入各类业务的专业内审人员以提高内审人员整体资质和专业水平,使内审人员配备与分公司业务发展相适应。三是要建立内审人员定期培训制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内审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对新型业务的审计进行培训,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抓内审方式方法,注重差别化推动和后期延伸追溯

1.要改善内审手段。内审人员要充分利用非现场审计手段,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在此基础上确定现场审计的重点,通过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2.要注意发挥总公司和分公司两个层面的作用。在内审管理中,总公司与分公司审计人员要有所侧重,总公司要注意抓宏观,抓规章制度的完善,抓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切实加强对分公司内审管理工作的指导、检查与考核。分公司则应注意针对本单位人员思想与工作实际,抓好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实施跟踪检查,发挥监督职能,有效地预防、化解和控制各类风险。如在对商业化处置终结项目审计中,分公司主要负责严格按照审计标准进行审计以及针对审计中发现问题进行处理与督促整改。而总公司则可根据各分公司内审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对处置中存在问题较多的分公司或各分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解剖,对有争议、有问题的重点项目进行现场调查与处理,帮助其分析原因,落实责任。对存在问题较多、内审人员不足或排查阻力较大的分公司,由总公司采取统一组织内审组或者可以由总公司审计部门根据公司总经理的授权和经营管理的需要,抽调各分公司的审计人员,临时组成审计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分公司及所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和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交叉审计或专项审计以提高内审质量。

3.要结合历年内外部检查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注意分析风险的成因,寻找案件比较突出、内控相对薄弱的地方和环节,将此作为今后内审管理的重点。

4.要切实抓好制度的执行与落实。内审人员要紧密围绕各时期各阶段业务经营工作的中心,采取专项检查、跟进审计与后评价、专项审计、定期回访等多种检查监督手段,力保各项制度的落实。

(四)抓内审激励问责,以正反两面促动内审发展

1.要坚持原则,坚持标准。内审人员首先要认真学习国家与公司相关文件与制度,熟悉掌握业务经营管理的尽职要求和执纪标准。在内审工作中,要严格依据这些标准,坚持原则,不放松迁就,不搞下不为例。

2.要明确责任、严肃执纪。按照授权经营、各部门及人员岗位责任和各项业务的工作流程,对未认真履行职责、有章不循、违章操作、超权限、逆程序或减程序操作的当事人和有关责任人进行追究,坚决查处各类失职渎职行为。

3.要建立内审激励约束机制。各分公司应建立内审的激励约束机制,对内审相关各方的履职情况进行考评,对尽职尽责敢于反映真实问题的审计人员进行奖励,对有违职业道德和标准的行为实行严格问责。

4.建立排查责任制。内审人员要从自身做起,认真履行内审职能,并对所审计的情况记录备案,建立与妥善保管内审管理的相关档案资料,定期通报审计、整改与处理情况。要明确和落实内审责任,加强对内审工作的领导与对排查审计质量的考核,形成有岗必有责、尽责必监督、违责必追究、失责必处罚的氛围和机制。

(五)抓内审覆盖面,不断尝试风险关口前移

公司应根据公司业务发展情况,逐步渐进扩大审计覆盖范围,在保证人力资源的条件下,由事后审计向事前防范风险、事中控制风险和事后审计结合过渡,提高审计业务覆盖的全面性,并对分公司的内审业务加强指导。

1.要坚持自查与排查相结合。分公司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搞好自查自纠,是实现“风险关口”前移、大幅度降低和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措施。在事前风险点排查管理中,要重视和加强自查工作,科学界定自查的目标、内容和重点,明确各业务主管部门在自查中的职责,将自查与排查有机结合,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各主管部门的作用。

2.要深入调查分析工作开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查找日常管理和风险管控的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思路,努力实现风险管控工作的主动性和超前性。

(六)抓内审相关法规建设,需注重“量体裁衣”

要进一步完善有关内部审计的法律规范体系。虽然我国审计法及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都有对内部审计的阐述, 但这些规定仅仅是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而言,多为原则性的条令,更多的是从辅助国家审计的角度来考虑。对于我公司来说,其概念比较模糊,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公司相关部门应当组织审计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优点,结合我国的国情,加快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内部审计的法律规范的制订。

(七)抓内审信息披露制度,合理借用外部监督力量

公司应坚持风险管理与信息披露制度相结合,提高业务营运透明度。加强信息透明度建设,强化分析功能,实现信息对称、资源共享。凡涉及分公司的内部审计报告,均应在合规情况下及时向其属地监管部门抄报。同时,应建立公司上下联动机制,从总-分层面均增进与外部的沟通。让外界更加了解转型时期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现状、运营状况及各项综合服务功能等,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关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改革,消除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片面看法和误解,并借用外部监管和舆论监督等“外部因素”来促进资产管理公司的自身完善。

参考文献

[1]郑万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出路在于市场化》[J].《中国金融》.2011(3).70-72.

[2]刘宗胡.《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与发展探讨》[J].《时代金融》,2011,(07).99.

[3]李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J].《中国金融》,2012,(0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