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背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政管理专业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政管理专业背景

行政管理专业背景范文1

现将北京市财政局《关于更换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统一银钱收据、统一罚没款物收据及票据购领证的通知》(京财综〔1999〕1069号)转发给你们,请按要求,做好有关收据及购领证的更换工作。此项工作有何问题,请及时与市局计财处联系。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更换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统一银钱收据、统一罚没款物收据及票据购领证的通知》

京财综〔1999〕1069号  一九九九年八月十三日通知

市属各单位、中央驻京各有关单位、各区县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行政性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规定》(财综字〔1998〕104号)和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银钱收据管理规定〉的通知》(京财综〔1999〕283号)等文件精神,从1999年9月1日至1999年10月15日,在全市范围内统一更换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统一银钱收据、统一罚没款(物)收据有票据购领证,为确保此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凡在本市行政区城内使用北京市财政局印制的统一银钱收据及罚没款(物)收据的单位,须持本单位原票据的购领证及98年6月15日以后购领的统一银钱收据,统一罚没款(物)收据等材料,到原购票的财政局更换新的票据及票据购领证。

2.从1999年11月1日起使用带有防伪标志、规格为18厘米×10厘米、监制章为菱形的新版票据,旧票一律作废(包括各类专用票据)。对逾期不办理更换票据及票据购领证的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请将此通知转所属各单位执行。

换票时间:9月1日-9月15日          市属各局、总公司

              9月16日-9月23日         市属各委办

              9月24日-9月7日          各高校及其它单位

             10月8日-10月15日         中央各部委办

行政管理专业背景范文2

[关键词]行政管理 专业设置 应用型人才

一、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行政管理专业的蓬勃发展,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得益于经济、社会的开放与发展,这恰恰是因为经济社会领域的简单、粗放的管理,越来越被不断精细化管理分工所替代,这一过程不仅使很多领域需要专业的公共管理人才,譬如,经济快速发展使得经济组织内部的部门,如人力资源部、行政部等需要行管专业人才的加入;而且这一过程还派生出大量的公益、慈善、社团等非赢利性组织需要改进管理。在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之下,行管专业的建设甚至比其他很多其他热门学科的发展都快,行政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逐步向涉及到政府、公益组织、企事业组织等公共管理演变。

正是因为行政管理学科的广泛性,以及行政管理专业所培养的目标兼具理论和实用的特点,导致很多有关行政管理专业建设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该专业的学生往往知识杂而不精,能力多而不强,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模糊等问题出现。

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共性与个性方面,很多研究都集中在普通高校在行管专业的培养内容上,普遍认为共性强于个性是一个主要特点,甚至可以说,对学科共性的关注抹杀了不同院校对专业建设的个性发展。有学者对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4所院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比较,发现培养“专业管理人才”是每所院校所强调的笼统概念,每个学校并没有根据各学校的师资力量和院校特色,制定出具有特色的培养目标。

二、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对于民办院校而言,与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存有不同。民办院校办学必须要抓住自身的特点,行政管理专业的实用性、培养方向的专注应该是其主要方向。就已经设立行政管理专业的民办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可能存在更多的问题:

第一,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清。从就业市场的反馈来看,民办院校的学生在理论掌握方面不如“一本”和“二本”学生,动手能力方面不如高职高专的学生。根据因材施教理论,生源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民办学院人才培养到底是套用普通本科还是高职高专的培养模式?在民办院校人才培养层次模糊不清的背景上,民办院校应该培养应用型还是研究型的人才同样难以界定。在对民办学院行政管理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很难把握标准,课程设置也很难准确定位,直接导致教学有效性不高。

第二、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国内行政管理专业最早脱胎于政治学,行政管理专业既要兼有政治学的学科内容,又要顾及专业培养目标与职场和社会需求相融合。目前,虽然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设立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和科研实力较强的院校有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点或博士点。普遍来看,很多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政治色彩过于浓厚,而对管理规律知识重视程度不够,这一状况,或许导致行政管理专业落后于社会的需要和需求。民办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中也延续了这一特点。

第三、课程设置不合理。据调查显示,在某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44门主要专业课程中,60%以上的学生认为重要的课程只有:演讲与口才、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公文写作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重要的课程是演讲与口才和管理学原理,诸如西方行政学说史这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仅有不到20%的学生感兴趣。究其根本原因是行政管理在学科设置上并没有考虑到它首先是管理学科,有关管理中对管理问题的处理原则、方法,管理实践具备的调查、统计、信息处理、分析决策等等,这些基本管理知识常识行政管理专业在学科设置中被置于非主要地位的方面。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招聘单位面试的学生都能够侃侃而谈,碰到实际需要解决问题时,如何分析、寻找问题的关键点,以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欠缺。

第四、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现今,民办院校仍然主要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安排,重视理论性课程,轻视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应用性课程。目前的培养模式仍然是注重填鸭式的理论知识培养,而将更为重要的实践能力培养放到次要地位。大部分院校并没有像设立课程体系一样,设立实践能力培养的计划和体系。学生的实践环节虽然也算学分,由于实践能力培养涉及到的情况比较复杂,涉及到校外合作、日常管理、安全、责任等问题,有流于形式之嫌。

事实上,民办院校由于生源不同,以及办校理念、定位的不同,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职场竞争力。民办院校常常将借鉴演变为直接照搬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体系,在学科设置上,民办院校要走出与办学理念相吻合的道路仍需研究和努力。 三、如何革新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

民办院校要想在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上有所突破,使该专业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特色的专业,至少要在以下方面做出研究和革新。

其一、较之普通本科院校,民办院校在遵循培养行政管理人才规律,迎合公共部门、企事业组织职业需求,注重专业的应用与实践方面更具灵活性。更能够根据自身院校的资源和特点,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行政管理人才。

其二、民办院校开设行政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基础资源、专业体系、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需要深入研究,确保行政管理专业在民办院校建设所具有优势转化为高质量的人才。

其三、改进专业课程在课程实践方面的措施,注重实践的教学,注重实践基地的建设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宋超.本科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误区及其误解[J].南通大学学报,2007(3).

[2]杨爱平.当前我国行政管理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对策——以广州X大学为例的经验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7).

[3] 朱虹.中国行政管理教育发展的历史、问题与趋向[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6).

行政管理专业背景范文3

近年来行政管理专业的蓬勃发展,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得益于经济、社会的开放与发展,这恰恰是因为经济社会领域的简单、粗放的管理,越来越被不断精细化管理分工所替代,这一过程不仅使很多领域需要专业的公共管理人才,譬如,经济快速发展使得经济组织内部的部门,如人力资源部、行政部等需要行管专业人才的加入;而且这一过程还派生出大量的公益、慈善、社团等非赢利性组织需要改进管理。在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之下,行管专业的建设甚至比其他很多其他热门学科的发展都快,行政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逐步向涉及到政府、公益组织、企事业组织等公共管理演变。

正是因为行政管理学科的广泛性,以及行政管理专业所培养的目标兼具理论和实用的特点,导致很多有关行政管理专业建设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该专业的学生往往知识杂而不精,能力多而不强,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模糊等问题出现。

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共性与个性方面,很多研究都集中在普通高校在行管专业的培养内容上,普遍认为共性强于个性是一个主要特点,甚至可以说,对学科共性的关注抹杀了不同院校对专业建设的个性发展。

有学者对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4所院校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比较,发现培养“专业管理人才”是每所院校所强调的笼统概念,每个学校并没有根据各学校的师资力量和院校特色,制定出具有特色的培养目标。

二、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对于民办院校而言,与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存有不同。民办院校办学必须要抓住自身的特点,行政管理专业的实用性、培养方向的专注应该是其主要方向。就已经设立行政管理专业的民办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可能存在更多的问题:

第一,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清。从就业市场的反馈来看,民办院校的学生在理论掌握方面不如“一本”和“二本”学生,动手能力方面不如高职高专的学生。根据因材施教理论,生源质量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民办学院人才培养到底是套用普通本科还是高职高专的培养模式?在民办院校人才培养层次模糊不清的背景上,民办院校应该培养应用型还是研究型的人才同样难以界定。在对民办学院行政管理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很难把握标准,课程设置也很难准确定位,直接导致教学有效性不高。

第二、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国内行政管理专业最早脱胎于政治学,行政管理专业既要兼有政治学的学科内容,又要顾及专业培养目标与职场和社会需求相融合。目前,虽然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设立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和科研实力较强的院校有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点或博士点。普遍来看,很多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政治色彩过于浓厚,而对管理规律知识重视程度不够,这一状况,或许导致行政管理专业落后于社会的需要和需求。民办院校在行政管理专业建设中也延续了这一特点。

第三、课程设置不合理。据调查显示,在某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44门主要专业课程中,60%以上的学生认为重要的课程只有:演讲与口才、管理学原理、行政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公文写作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重要的课程是演讲与口才和管理学原理,诸如西方行政学说史这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仅有不到20%的学生感兴趣。究其根本原因是行政管理在学科设置上并没有考虑到它首先是管理学科,有关管理中对管理问题的处理原则、方法,管理实践具备的调查、统计、信息处理、分析决策等等,这些基本管理知识常识行政管理专业在学科设置中被置于非主要地位的方面。面临的现实问题就是,招聘单位面试的学生都能够侃侃而谈,碰到实际需要解决问题时,如何分析、寻找问题的关键点,以及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欠缺。

第四、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现今,民办院校仍然主要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安排,重视理论性课程,轻视以培养能力为主的应用性课程。目前的培养模式仍然是注重填鸭式的理论知识培养,而将更为重要的实践能力培养放到次要地位。大部分院校并没有像设立课程体系一样,设立实践能力培养的计划和体系。学生的实践环节虽然也算学分,由于实践能力培养涉及到的情况比较复杂,涉及到校外合作、日常管理、安全、责任等问题,有流于形式之嫌。

事实上,民办院校由于生源不同,以及办校理念、定位的不同,更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职场竞争力。民办院校常常将借鉴演变为直接照搬本科院校的专业建设体系,在学科设置上,民办院校要走出与办学理念相吻合的道路仍需研究和努力。

三、如何革新民办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

民办院校要想在行政管理专业的设置上有所突破,使该专业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特色的专业,至少要在以下方面做出研究和革新。

其一、较之普通本科院校,民办院校在遵循培养行政管理人才规律,迎合公共部门、企事业组织职业需求,注重专业的应用与实践方面更具灵活性。更能够根据自身院校的资源和特点,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行政管理人才。

行政管理专业背景范文4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对于高校的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学、科研等活动的顺利开展非常关键,是一项系统化的活动。所以,为了充分发挥高校行政管理职能,应该进一步严格遵照行政管理各项规定和措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科学管理,深入优化。当前,由于各种客观原因,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工作职能,需要进一步提升行政管理工作力度,不断深化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工作。

二、高校行政管理的创新路径思考

(一)更新高校行政管理的理念

高校行政管理理念对于高校行政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能有效改变传统的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工作水平不高的问题。结合当前新时期的发展,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体现出服务为先、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这里的人则是面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也是服务对象。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中,应该处处以他们为中心,更好地为高校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应该摒弃传统的行政本位思想,紧紧围绕科研、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其服务好。同时,还应该摒弃传统的行政管理人员的旧观念,充分体现出学生为主体、育人为本的精神,高度重视教学的地位,不断增强行政服务意识。

(二)转变高校行政管理思维

在高校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部分学校并没有遵从依法治国的理念,没有体现出决策的民主性,甚至不能有效开展民主参与决策活动,只是片面地强调管理的高效性以及决策的快速性,这些都不能摆脱传统管理思维的局限性。更有甚者,学校的规章制度在不同的时间范围内、不同的地点范围内,还会出现相互冲突的问题。所以,应该结合当前法治国家的发展趋势,利用法治思维来解决高校内部和外部的问题,有效指导行政管理行为,能够将合法作为相关决策、规章制度的基础和依据,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创新高校行政管理方式

第一,应该进一步重视高校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问题。只有重视信息化管理,才能更好地为高校管理层决策管理服务,保证信息沟通、信息公开以及信息获取的通畅性才是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的重要工作,否则,将会造成信息流通的问题。所以,在开展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中,应该重视在获取内外信息、公开学校信息以及外部宣传方面的信息化工作,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以征求更多的意见和建议。在信息化时代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逐步完善配套的信息化设施,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信息化能力,利用专业化的信息软件切实提升行政管理效率。第二,大力开展高校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建设。应保持高校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原则,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结合现有的行政管理体系结构,进一步进行激励引导,不断深化改革,切实解决管理效率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态度的问题。因为,可以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提升工作能力,但针对行政人员的工作态度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则应该在人事制度方面下工夫,利用科学合理的人事制度以及绩效管理,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实现人员合理流动和整合,选择科学的选拔、录用以及管理机制。针对绩效考核来说,应该切实不断加强考评机制的合理性,重视结合高校特点的考核的针对性,明确考核人员的自身价值感。第三,重视高校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建设。要想保证行政管理效率得到提升,就应该重视规范化操作的内容,主要就是要求高校行政管理发展朝着行为规范化、制度规范化以及运行规划的规范化方向。首先,应该明确制度规范化要求,只有在各种制度完善的基础上,才能开展高校行政管理的创新发展,明确责、权、利相互之间的关系,落实各项措施,能够做到以规理校、依法治校。从微观管理的角度来看,应该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从教学、科研、基建、财务以及后勤等各个方面进行广泛的调研,将征集到的好建议进行整理,还应充分借鉴兄弟院校、国外高校的良好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有自身特点的、富有成效的行政管理制度。其次,还应该进一步规范行政管理者的行为,要求管理者明确具有高度的规矩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应该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办事,杜绝出现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行为。应将学校的规章制度视为“法律”,这才是进行一切活动的行为准则,应该严格遵守,如有违反,严惩不贷。第四,进一步重视高校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建设工作。具体的高校行政管理中,应该认识到研究生管理、人事管理以及科研和教学管理的专业性特点。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中,应该进一步明确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来逐步完善培训机制,提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培训计划,不断提升行政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以及政治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在招生、管理、教学以及科研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这样也会带给高效行政管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和创新必将成为必然趋势。对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来说,应该不断从自身问题角度出发,结合时展特点,不断加强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满足高校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需求。

作者:孟来来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晋,李丛建,王鑫.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创新工作必要性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7).

[2]王燕雅.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行政管理创新[J].职业技术,2014,(4).

行政管理专业背景范文5

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自应用于教学体系以来,确实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不但为国家培养大量的行政管理人才,也对学生本身产生了巨大的幫助。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学逐渐不能满足社会对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而从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整体来看,教学改革的过程仍处于粗放式状态,对于今后的发展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开展对应的教学改革,从而达到完善对行政管理人员的培养,以及解决国家社会的需求问题。

一、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观念建设落后、目的相对不明确

不可置否,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并不能进行有效且快速的改革。而最主要的因素,便是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受这种模式的影响,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已经形成类似固定的状态。相对建设观念的落后,不能有效的对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而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建设的初衷无非为国家培养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以及提升学生自身的管理能力两个方面。但是就目前行政管理专业表现的现状来看,虽然仍旧是基于这两个方面进行的教育,但是从教育的最终目标上却出现的相对的偏差。此外,在这种背景下对培养出来的行政管理人员不仅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在服务、公众、责任等意识也相对缺乏,从而严重影响社会对行政人才的需求。

2、课程体系不完善

从行政管理专业教育模式上来看,在课程方面存在着相对的不完善,无法对课程内容进行细致的划分,甚至对于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的意义以及目的都存在着不明确。而这种情况下的行政管理教育,自然不会起到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在课程体系对学生的教育模式上,由于行政管理教育模式正处于改革阶段,既不能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没有相对完善的教学体系,从而导致课程体系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局面。

3、师资力量缺乏

在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上,师资的力量绝对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行政管理专业进行教育改革的关键时刻,师资的力量更是不可或缺。根据对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师资力量的调查结果显示,从数量上来看,高校的整个行政管理专业平均只有5-6个教师,而且还需要同时兼授其他课程。因此对于行政管理的教学课程就会出现不专业的情况,教师无法将主要精力用于行政管理专业的教育上。况且从学生的教育进行分析,学生在高校中需要同时学习多个学习,而学生的主要精力也不会全部用于行政管理的学习中,所以由于师资力量的不专业以及不集中,在加上学生学习的客观因素,从而导致教育水平、效果、质量难以进行提升,形成教学弊端。

二、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改革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专业观念提升明确定位

受时展的转变,自然不可避免的要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个改革,但是基于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便是国家以及社会对行政人才的需求程度。因此,在对行政专业进行改革时,基于时代的变化,行政管理改革的观念要进行明确。准确的来说,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并不同于一般的管理人才培养,行政管理人才在进行培养时,需要涉及多个不同的领域,因此才更需要明确专业的定位以及培养的目标,从而对行政管理教学产生良性的帮助。根据国家对行政管理专业的明令指出,行政管理展业需要具备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法学分相关专业的知识,以便用于管理单位、科研工作以及党政机关等部门的工作。但是这种定义的目标并不具备准确性,无法在教师进行教授的过程中为提供明确的培养方向,从而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对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进行分析,在不断地转变过程中明确专业的定位。

2、完善专业教育体系

在面对行政管理观念进行改革时,为了有效的满足国家以及社会的需求,应对主观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对应的改革方案。首先在课程体系上,针对不同的需求合理的开展对应的课程,在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必修课程等方向进行对应的提升,同时针对行政管理的实际应用程度展开对应的实践课堂,从而有效的完善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育体系。在专业的时间课堂中,可以参照社会的实例进行分析,并设计对应的场景模拟,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进行行政上的管理,从而实现学生行政管理能力的提升。

3、创新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

根据现在众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来看,目前正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局面,可同时也是改革的重要阶段。既不能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有没有合适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必须及时开展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时代的需求将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和提升,从而摆脱当前尴尬的局面。在具体创新工作中,学校可以请专业的或者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相对完善的教师来根据当前的现状成立创新小组,通过对高校现状的分析,从而提出对应的创新方案,并进行深入的探究,形成一套标准且完善的教学体系以用于改变当前的现状。

总的来说,虽然目前我国众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但是也在完善的工作上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但是仍旧有个严重的问题需要注意,行政管理人才无论对国家还是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对应的实践教学培养,在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提升以及检测,避免学生在踏入社会踏入工作中出现一定的短板,从而对自身的前途发展造成影响。

(作者单位: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行政管理专业背景范文6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问题;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相关领导都加强对于教育工作的重视,而与之相对的是,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局面。就目前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而言,首当其冲的问题是高校管理队伍不稳定,除此之外,管理效率较低、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高等问题也是影响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

1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现状

1.1管理队伍不稳定。为了精简各高校现有的行政管理队伍,各高校采用聘任制与任用制相结合的人才选拔制度,导致教育队伍与行政管理队伍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其最明显表现在进行高校的评估工作中。各高校为了顺利完成上级安排的教育工作,将高校的工作重点放在教育工作的教学教研上。行政管理是对学校所有工作的组织、统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学校的日常运作。若只将教育工作是各高校的工作重点,长期将行政管理队伍放置在次要的位置,会导致高校内的管理体制混乱,各项工作、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因此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高职院校都需要高度重视行政管理工作,只有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才能确保高校能够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1.2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不够。为实现高校教育质量、教育效率的提高,就必须提高高校内的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专业化水平。而长期以来,各高校管理人员始终存在“重教研,轻管理”的思想,导致行政管理各方面待遇低于教育人员。除此之外,各行政管理部门人员的学历、管理理论水平比较欠缺,为解决这个问题,部分高校采用高学历、高职称的教育人员兼职管理工作,导致一部分教育人员需要负责教研、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而管理工作本身就是琐碎、零星,占用大量的时间,使教育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安心做科研,阻碍其专业水平的发展。而高校重教研教学,重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重对教育人员的培训深造。轻管理人员的自我进修、自我提高的机会,使其对于管理工作缺少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长此以往会导致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都比较低[1]。1.3管理人员思想观念陈旧。就目前的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组成来看,管理人员的来源比较复杂,没有过多对管理专业的要求,缺乏相关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大部分高校缺乏管理人员的晋升培训渠道,导致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比较低,管理水平以及思想观念都比较陈旧。随着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普及,高校的管理技术、管理观念都需要进行更新换代。而在这个大环境背景下,仍然存在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对新形势下的管理工作的认识,进行管理工作仅凭借自己原有的传统的管理经验,缺乏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理念、管理要求和管理办法。

2加强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

2.1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思想观念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以及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改革的双重刺激下,高校内的管理体制始终在进行改革、创新、完善。在此大环境下,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也需要进行更新和完善。一方面,加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思想观念的发展可以提高其对于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进行行政管理工作促进多种不同思想进行碰撞,使得高校的管理更加多元化、人性化,实现高校的良性化发展[2]。2.2提高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教育意识与管理意识。作为高校管理人员,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满足学生的相关需要,这就要求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意识,并在自身的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结合两种思想的管理系统和管理行为,实现让学校高效运转、为学生排忧解难的目的。实际上,大部分高校的管理人员与各教学人员、学生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矛盾,导致在开展活动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诚然,管理人员是按照相关领导制定或者组织相关的活动,但是其可以从教育意识等多方面思考,真正做到为学校与学生做实事、做好事[3]。2.3建立健全行政管理人员选拔体制,实现用人公平。一是需要建立健全行政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如在进行人才聘用时,可以采用聘任制与合同制并行,并实施多劳多酬、按劳取酬、岗位定薪的分配制度,实现用人的公开化、透明化。同时需要建立一岗多人、能者上、劣者下的竞争机制,促进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高校领导需要建立相关人才引进机制,促进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提高。2.4创新管理模式。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不高、工作效率不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行政管理模式固化的原因。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需要各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及时进行管理模式、管理要求的创新和改革。这是保持管理队伍活力的关键,但由于长久以来各高校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始终在被动的进行改革,并没有进行创新。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管理人员相关办公软件、办公设施的培训[4]。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各行政部门、教育部门之间已经开始使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进行工作协调、沟通交流和开展工作,加快工作效率。如果相关管理人员缺乏相关操作技能就会严重影响工作的开,导致整体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偏低。最后,各部门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和探讨,总结前期的工作经验或者工作教训等,从而为后期顺利开展各项行政工作做好铺垫。

3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队伍的专业化、信息化是行政管理工作的必要发展趋势。为此,高校相关管理人员需要从体制、专业素质的提高、专业知识培训等方面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大众化、信息化发展的教育事业。为培养更加现代化、创新型、知识性的人才打好基础,在提高高校办学效益的同时,实现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波.对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7,(1):82-84.

[2]唐抗,钟斌.对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8):155-156.

[3]余新良.对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J].山西青年,2017,(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