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廉洁风险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绩效考核廉洁风险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绩效考核廉洁风险点

绩效考核廉洁风险点范文1

一、深入查摆有关“”方面存在的问题。

严格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治“”突出问题活动要求,开展自我查摆工作,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查找自身有关“”方面问题均在15条左右,问题的查摆没有敷衍了事,弄虚作假,每一条都是客观存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纠正自身问题,也为全体职工树立了榜样。自活动开展后,职工的责任意识逐渐加强,服务态度不断改进,部门的劳动纪律也得到明显改观。在党风廉政建设上,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也有明显提升。从大额资金使用的审批管理,岗位廉洁风险的排查,公务接待标准的制定,公车私用及多占办公用房的专项治理活动,都体现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越来越扎实。根据2014年机关事务局纠风工作目标责任,我局成立纠风以及各项工作领导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将按照责任书内容、规章制度全面开展纠风工作,切实有效保障机关后勤各项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并对照局内业务工作将纠风工作贯穿于工作之中,进一步明确我局纠风任务和宗旨目标,保障纠风工作有计划、有安排的进行。

二、加强专项治理及行业风气整顿。

为使我局纠风工作达到重点突出,整体推进的目标,我们重点加强了专项治理工作。

1、坚决治理工作中的吃、拿、卡、要;办事中的人情案、金钱案、贪占便宜;服务中生、冷、硬、简单粗暴。结合部门特点,坚持做好风险点复查工作。完善政府采购招投标资格审核受理环节、执行环节;物业管理在劳务派遣人员考勤和工资发放,办公用品发放环节;相关资产管理环节;车辆维修油耗、行车管控及驾驶员服务态度。针对这些风险结点的主要做法是,(1)强化首要负责人的监督职责,强化具体办事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制度落实效力,提高我局对职工日常作风的监督能力。(2)依托依法行政工作要求,确保办事人员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办事;(3)通过顾客满意度调查、回访以及是否有投诉信息,来反应各岗位是否发生违反廉洁要求等行为以及服务态度情况。

2、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一是规范大额资金的使用管理,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提前报主要领导进行批准,最后由党支部书记审批,制定大额资金的用审批台账,进行备案,规避风险。二是强化“小金库”专项治理活动,不断深化和巩固“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成果,构建治理“小金库”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小金库”问题的发生,积极配合区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遵循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按照“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原则,此外,我局的日常经费实行财政局全额预算管理,并严格按照《财政预算管理办法》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认真执行预算用款计划月报制,每月用款预算通过审核后方可执行,以确保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经费使用的监督。

三、做好各项制度建设工作,强化纠风工作落实力度。

为确保纠风工作落到实处,在对各类问题的纠正中,各项管理制度也得到完善。在解决政治不够坚强问题上,通过完善“部门会议、学习制度”来加强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督促;在解决形式主义问题上,通过完善“物业外包考核管理办法”来避免物业服务监管不力问题;在解决奢靡之风问题上,完善了“接待管理制度”、“办公用品发放制度”、“公车使用审批制度”。此外,还新制定“大额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政府采购开标会场纪律”、“谈心谈话制度”、“集体决策制度”来对应解决某些形式主义和问题。

四、加强绩效考核管理。

结合部门实际完善内部考核机制。为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提高绩效考评的客观性,准确反映岗位人员的工作实绩,对绩效考核方案进行了修改完善,编制合理的日常考核表,更加注重工作作风,日常考勤,工作实效、服务态度方面的考察。努力做到量化考核,完善考核的科学规范性,提高公平公正度。

绩效考核廉洁风险点范文2

**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称“区检察院”)从检察工作实际出发,将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建设,制定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实施细则》和《风险防范管理任务分解方案》,建立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机制。在开展此项工作中,区检察院经历了转变观念,形成共识,变共识为共为的过程。

坚持三个明确

明确工作意义。20xx年初,区检察院开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试点工作。为使干警充分认识、理解这项工作,区检察院采取会议讲解、广泛宣传、干警参与风险点查找等形式,使大家了解廉政风险防范的基本内涵、核心内容、主要目的和工作方法,干警们在逐渐接受“廉政风险”这一全新概念的过程中,也充分认识到了实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要性,自觉做到识别风险在工作之前,防范意识在行动之前,约束行为在办案之前,进而实现了对检察权正常运行的规范制约和对腐败问题的超前防范,使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时的内部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明确工作内容。在《实施细则》中,区检察院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确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及运行程序,明确了具体的考核内容、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同时,发动广大干警从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和岗位职责三个方面,认真、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全院92个岗位可能出现的廉政风险,共查找出391个风险点,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

明确工作责任。在制定实施细则时,区检察院还同步制定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任务分解方案》,针对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和岗位职责风险三个方面,分别将各项防范措施予以细化,并对每项措施的落实明确了责任部门以及责任人,做到防范措施有针对性、监督措施有动态性、处置办法有实效性,使全院各个部门在反腐倡廉建设上形成工作合力。

做到两个延伸

随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干警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区检察院不断总结经验,使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逐步融入到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做到两个延伸:

一是适用范围的延伸。最初确定这项工作的适用范围是院领导班子成员,后扩大到中层干部,最后延伸到全体干警,层层推进,全员覆盖。由开始的查找个人风险,扩大到检察工作的重点部门、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由点到面,不断深入。

二是风险内容的延伸。最初查找的风险点主要集中在职位和职责上,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区检察院发现职位职责风险包含范围较窄,不能涵盖到所有风险。在区纪委的指导下,将教育、制度、监督各项工作均纳入进来,最终落实到对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和岗位职责这三类风险进行系统防范管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区检察院的《实施细则》。

立足三项建设

立足检察业务建设,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与检察业务各环节紧密结合。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中,区检察院将加强执法工作管理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坚持严格执法,文明办案,不断规范办案工作,提高办案质量,增强办案效果。区检察院认真分析研究执法活动的各个环节,将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因素纳入到风险防范的范围内。如对案件线索的移送是否按规定接收、登记;在执法活动中,是否具有违反有关廉洁从检规定的行为等,通过对办案程序、办案纪律等方面风险点的识别和规定,执法活动中的每一个关键细节都受到认真监督,起到了防范的作用。

绩效考核廉洁风险点范文3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

1986年,财政部颁发《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提出内部会计控制要求。经过时代的发展和不断的改进,逐步完善了内部控制的含义。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二、广播电视行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

如今,广播电视行业结合自身行业特点以及时展趋势,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十分必要的。1.加强广电行业内部控制建设是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广电行业具有重要的社会公益作用,以引导社会舆论导向、实现服务社会为目标。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可以使广电行业的市场资源得到优化的利用,从而为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2.加强广电行业内部控制建设是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在广电行业建成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提升单位运行的经济效率、降低行业运营的风险、实现财务信息的真实有效,从而确保资产安全完整、促进行业廉洁自律、正确评价经营业绩,最终保证广电单位既定方针的贯彻执行,促使广电行业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

三、广播电视行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内部控制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的兴衰成败,因此,广电行业如何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如何设计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对广电单位的长足发展尤为重要。广电行业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包含授权批准控制、组织结构控制、财务制度控制、全面预算控制、绩效考核控制、内部审计控制、风险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重要环节。1.授权批准控制。处理经济业务的过程中,明确审批人的授权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广电单位节目部门的经费支出,需经办人、制片人、频道频率总监同意,财务部门审核后,报分管业务台长审批;行政管理部门的费用支出,由经办人、验收人、部门负责人签字,财务部门审核后,报分管台长审批;重大或特殊经费支出,还需经台长审批。执行上述批准程序,方可支付费用。2.组织结构控制。确定广电单位的组织结构形式,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内部部门和工作岗位。明确广电单位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同一岗位人员定期作适当的调整和更换,避免同一人员长时间负责同一业务,严格、自觉、规范执行力度。3.财务制度控制。广电单位须制定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资本运营、成本控制、预算管理、资产管理、风险防范以及财务报告等各项制度,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职能,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此外,加强对各频道频率以及下属单位财务人员的控制,对财务人员进行集中整合与财务委派相结合,财务人员集中纳入财务管理中心,利于财务信息的上行下达,委派下去的财务人员参与单位经营决策,严格执行本单位财务制度,达到财务监控的目的。4.全面预算控制。建立以全面预算为贯穿主线的控制体系,对频道频率和栏目的节目经费、部门和项目的日常费用、下属公司的业务经费、广告部门的收入支出进行全面管理与专项控制,保证经济业务按计划进行,实现目标管理。预算的编制要坚持合理性、合法性、完整性、一惯性的原则,既要厉行节约,又要具有前瞻性;预算执行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及时统计各部门的预算执行差异情况,查找原因,分析说明,总结经验,完善预算编制与执行工作。5.绩效考核控制。结合广电行业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广电行业的分配制度与合理的奖励政策。以广告部门、频道频率、下属公司等为责任主体进行考核,建立奖惩机制:分管台长、频道频率总监、部门主任、公司经理等承担领导责任,将其收入与节目质量、创收等经营情况的考核相结合,挑起发展重担;对基层员工,建立全面的指标考核体系,加大薪酬与奖励的档次,调动积极性。6.内部审计控制。广电行业要从根本上提高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结合本行业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有效的行业内部审计制度,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开展日常审计及专项审计活动。内部审计包括频道频率预算执行审计、广告经营收入审计、公用经费支出审计、大型节目活动专项审计、节目购销/设备购置/节目落地等专项审计、基本建设项目审计等。7.风险控制。广电单位资产规模大,资金链长,部门与子公司众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尤其是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对融资项目、电视剧购置、专用设备购置、基建项目等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及时防范规避风险,控制广电行业的整体运营。8.信息技术控制。广电单位应结合自身特点,建立一套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一体化信息应用系统,能够在整个信息系统中控制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系统要涵盖广电行业的众多领域,包括财务管理、节目编播管理、收听收视率调查、广告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另外,系统还应实现对下属公司的集中统一管理,增强对公司的实时监控,实现业务的整体化管理。

四、结束语

绩效考核廉洁风险点范文4

【关键词】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廉洁风险

我们公司是政企合一的企业,既要依法执政,又要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是一个产、供、销,人、财、物一体的企业,由于重点岗位有一定的权力,因而处于廉洁风险的高危区位,加强重点岗位廉洁风险的防范工作,探索重点岗位廉洁风险的因素、加强风险的防范,对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纯洁党员干部队伍,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促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结合实际,公司开展了重点岗位廉洁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在这里重点强调一下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重点岗位的廉洁防控。

1 重点岗位廉洁风险现状

近年来,公司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预防和惩治腐败,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重点岗位的腐败行为也得到了明显遏制。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重点岗位廉政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1 对廉洁风险防范的意识不强

我们公司基层有20多个单位,管理采用的是二级模拟法人制,经营单位有自主用人、用钱、购物的权力,对单位生产经营中的采购、外部协作岗位上的职工而言,存在廉洁防范意识淡薄,认为讲廉洁是领导干部的事,与职工无关。

1.2 对重点岗位重点职权人的监管乏力。

基层单位采购、外部协作岗位上的职工,在经营工作中,直接与供应商 、协作方打交道,稍有思想灵活、动机不纯的人就会以国家财产谋取小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前几年,我公司有一位电器采购职工就被陕西省岐山县人民法院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事后通过对事件的分析,单位认为主要原因是:本人从事这一岗位时间较长,放松了思想警惕;单位领导未严格执行轮岗制度、未进行供应商的定期回访制度。

1.3 教育管理工作跟不上市场发展形势。

一些单位忽视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致使职工队伍思想素质得不到提高,少数同志理想信念淡化,廉洁风险防范的“免疫力”下降。另外对风险岗位职工管理抓得不紧,重业务能力轻思想作风表现的倾向在一些单位和领导同志头脑中始终不同程度存在,少数领导干部对职工平时出现的不良思想反映和作风表现听之任之,以为是个人小节,不必“小题大作”。

2 我公司重点岗位廉洁风险分析

2012年公司为了规避重点岗位廉洁风险,制定了《重点岗位廉洁风险排查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从这几年执行方案的情况看,对于遏制和减少腐败起到了明显作用,但重点岗位的廉洁风险仍然存在,其主要表现为:

1)某些单位理解方案精神不够透彻,对查找岗位风险点认识模糊;部分人员思想认识不清晰,主动性不强。表现在个别领导对查找岗位风险缺乏必要的了解,个别工作人员模糊地认为廉政风险防范是领导的事,自己无职无权,与自己关系不大,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2)部分单位在决策审批、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上存在漏洞,给腐败行为带来了滋生的土壤。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不少制度措施,有的还建立了严密的绩效考核制度,但仅停留在纸上,挂在网上,没有落实到工作上,致使制度规定形同虚设,违规违纪问题还有发生。

3)针对采购岗位而言,基层单位对供应商资质审核关把的都不是太严,基本都不进行跟踪审查,后期对供应商不进行定期回访;对外协工作,主要在签订合同时,漏签经办人姓名、价格不签大写等细微环节存在漏洞。

4)风险点查找缺乏针对性。个别单位工作人员没有与实际紧密结合来查找风险点,缺乏针对性、不够具体,存在漏报风险点人员及岗位现象。

3 重点岗位廉洁风险防范对策

从重点岗位存在涉及面宽、范围广、容易滋生腐败的特点分析,抓好重点岗位廉洁风险防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加强重点防范,提高廉洁风险防范效率

廉洁风险防控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对照岗位职责、工作制度,本着对组织、对工作、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认真查找在履行岗位职责、执行制度等过程中存在的廉洁风险;在此基础上由基层领导班子组织审定,提出修改意见,最终确定廉洁风险点。在确定廉洁风险点的基础上,由廉洁风险防控重点岗位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并提出岗位勤廉标准,由基层领导班子组织审定,并组织进行实施。凡属业务流程、制度、机制不完善所形成的廉洁风险点,由基层单位提出相应的整改规划,逐步实施。

3.2 要清权确权,严格执行管理措施

开展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必须摸清权力风险底数。一是全面清理权力。按照“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排查和清理,看每个岗位都在行使哪些权力,依据法律法规对这些权力进行一一确认,以保证权力不漏项、不失控。二是重点风险点管理措施。针对采购、外协岗位,大家普遍认为一个是采用轮岗制,即二、三年将这些岗位人员进行调整;另外要求单位领导干部不定期对供应商、外协加工进行回访,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3.3 加强权力的监管,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绩效考核廉洁风险点范文5

关键词:绩效考核;目标的确立;考核方法;质量管理

1绩效考核的起源及概述

绩效考核这种管理方法最早是起源于英国,是在政府职能部门执行的一种工作方法。政府在工作中根据对职员考核结果的优劣,实施奖励与升降。这种考核制度的实施,充分地调动了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增强了政府的廉洁与效能,也正是如此,继英国而后世界上的很多国家纷纷效仿,形成各自的绩效考核制度。尽管不同国家的考核制度在制定的侧重点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却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把工作实绩作为考核的最重要的内容,同时对德、能、勤、绩进行全面考察,并根据工作实绩的优劣决定被考核人的奖惩和晋升”。从现代企业的未来发展需要层面上看,绩效考核应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工程涉及到企业的战略目标体系、目标责任体系、指标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等内容,其核心是促进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一个优秀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让企业做到人尽其才,任人唯贤。所以,企业在执行绩效考核时要明确考核的目的及重点,制定好考核的目标,根据各部门及个人的具体情况把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及各人员身上,并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不间断地跟踪和记录。由于绩效考核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防止腐败浪费行为的滋生,有利于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有利于奖勤罚懒,有利于纪检部门的监督,因此,这个制度的制定就得到了企业员工及领导层的支持和欢迎。

2绩效考核对象的确立

前面已经说过,绩效考核的目的是通过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而达成这个目的的基本要素则取决对于企业一线员工的绩效管理。这是因为,在企业质量管理中,一线员工才是质量绩效考核的关键。一线员工的绩效成绩直接关乎到企业的生产产量及其产品质量,所以,一线员工理应成为企业执行绩效考核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对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员工的工作结果及其在工作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绩效考核的执行重点在于管理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只注重对结果的考核不仅无法提高员工的绩效,还容易导致他们产生逆反的情绪,反过来如果对员工在行为过程中的错误、失误进行及时纠正、指导,就能够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道理很显然,前者简单粗暴,会让被考核的员工觉得很“没面子”,后者则不然,后者不仅保护了员工的自尊心,还能增加他们的自信心,甚至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自我设定新的工作目标。由此,明确绩效考核的对象及绩效考核的重点,有助于实现引导人、发展人、提升人、塑造人的良好效果。

3绩效考核实施方法的制定

绩效考核对于提高企业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意义重大,是企业实现稳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保障。所以,加强企业的绩效管理就等于是在加强企业的增产增收能力和抗拒风险能力。企业从上到下、从领导决策层到基层员工都要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要把它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让它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态势。特别是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人员更要主动加强对绩效考核相关知识的学习,要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现代化的管理制度,要让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深入领会到绩效考核的先进性,以便在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下,让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3.1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尚不完善,需要企业在自身经营中进行调整和改革。企业要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前提下,明确考核的标准和考核的重点,要保证考核的全面性和系统性。3.2要明确把握绩效考核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企业员工。企业管理人员要认识到考核工作的严谨性,要依据员工的任务完成程度、工作效率高低以及工作效益多少等对员工给予公正的评价,要防止、弄虚作假等腐败现象的发生。3.3要强化对绩效考核的过程管理。企业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的监督管理体系,不仅能够保证绩效考核公正性,还能够保证绩效考核的合法性。绩效考核监督管理体系可以让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个环节都做好员工绩效的量化、细化工作,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公开和透明,进而做到让企业员工心服口服,甘愿接受奖惩。3.4要以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技术提升绩效考核水平。当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其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对此,企业不妨与相关科研单位进行合作,积极开发具有现代意义的绩效考核软件,构建多元化的考核平台,实现绩效考核的网络化和信息化。3.5要注重企业团队精神的培养。企业是一个庞杂的大家庭,从决策层、领导层、执行层直到最基层的生产者,各个层面、各个部门、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因此,要落实好绩效考核的目标,还需要这些层面、这些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协调配合。俗语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企业领导和员工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绩效考核的目的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4绩效考核框架下质量管理方法的制定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其实质也是质量上的竞争,这种竞争的结果必然是质量好的企业将质量差的企业淘汰出局。所以,企业在制定绩效考核管理体系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质量管理方法的制定。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要树立动态的质量管理理念,要把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在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的各个环节中,要随时随地的抽查,要定期不定期的检查,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处理,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工作,为后续的原因查找提供依据。(2)要树立全面的质量管理思想,要把质量管理看成是一种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工作,要防止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各管一段”现象的发生。工作上的各司其职不等于质量管理上的各自为政,大局意识必须树立。(3)要确立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那么它所做的一切工作都不能称之为管理。所以,企业要结合技术、质检、安全、财务等部门综合设定各自的质量管理目标,协调好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4)要严格落实质量责任制度,质量责任制是企业对员工实施奖惩的依据,是管理者分配质量任务、追究质量责任的根据。企业管理者通过执行质量责任制能够明确每个部门每个员工的质量责任,在执行中做到奖惩分明,进而强化职工的质量意识,使质量管理效果得到提升。此外,除了上述四个方面,树立服务的理念也很有必要。“顾客是上帝”的道理是众所周知,企业在出售自己产品的同时也是在出售着自己的服务,服务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间竞争的一个新亮点。总之,置于绩效考核框架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全面的、综合的管理工作。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品牌形象,也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企业应该建立起一个长效的质量管理机制,让质量管理与绩效考核相辅相成,让二者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韩丽君.现代企业绩效考核管理问题与解决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8).

[2].国企绩效考核管理的现状与改进办法研究国[J].现代商业,2011(08).

[3]乔松岩.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J].科学中国人,2015(21).

绩效考核廉洁风险点范文6

关键词:国税机关;绩效考核;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065-02

绩效考核是企业或组织全面评价员工工作效率的一种方法,它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一项系统工程。绩效考核对企业或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设计和实施考核时必须掌握绩效考核的相关理论。

1 绩效考核的基本理论

1.1 绩效考核的内涵

绩效考核是指评估者根据科学的方法、程序与标准,对行为主体的行为、态度、业绩、成就等信息实行观察、组织、存储、提取与整合,达到准确客观评价的目的,通常又称为绩效评价、绩效考评等。作为一种客观评价与控制的技术,它能够为组织目标与行为主体的行为保持一致提供保障,通过提高行为主体的综合效率来促进整个组织效率的提高。

1.2 政府绩效考核的内容与方法

政府部门绩效考核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加强公务员的管理,规范公务员的考核工作,正确的对公务员的表现与工作实绩进行评价,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可以及时地发现员工的不足之处并将其反馈给员工,从而让员工能够充分地认识自己,不断改善提高自我,最终实现组织的整体提升,帮助实现组织愿景。以川北某市基层国税机关为例,主要有两种考核方式,分别为季度考核与年终考核,其中季度考核的对象主要是各个部门,并没有落实到每一位公务员。而年终考核的对象是国税机关的每位公务员,主要从五个维度考核公务员的职位职责和承担的工作任务,考核指标及分值设定如下:

(1)德:德就是品德,考核公务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多方面的表现,占15%的分值。

(2)能:能是指履行职责的能力和业务素质,主要考核其工作素质,即其在工作中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分析思考以及解决工作难题的能力,占15%的分值。

(3)勤:勤主要是考核公务员的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以及工作积极性、出勤率、信心等,占15%的分值。

(4)绩:绩主要是考核员工的工作效率与成果。工作效率的考核指的是考核员丁在一定的投入下所获得的产出与结果,工作成果的考核指的是考核员工最终有效成果,占40%的分值。

(5)廉:廉主要是考核员工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表现,占15%的分值。

2 国税机关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2.1 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绩效考核的内容不全面,即国税机关的指标体系在财务指标上关注较多,而忽视了非财务指标。当前国税机关的业绩考核主要是考核其税收完成额,即税收计划,这种考核指标非常重视税收收入及其完成情况,忽视了依法治税、平等、便利等多项基本原则。由于我国的税收制度还不够健全,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还不足,监督体系尚未成熟,在这种情况下,过度重视税收计划而轻视其他非财务指标,极易导致税收流失、腐败现象严重,造成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弱化。对税务部门而言,依法征税,完成税收收入属于其本职工作,同样,税务机关也应该为依法纳税人提供优质的纳税服务,也就是说纳税人应表现在税务机关的考核评价指标上,即作为纳税人的满意度指标;第二,对员工的评价缺少固定的评价标准,考核指标的设计过于琐碎。缺乏关键指标,重定性轻定量现象严重。当前,在国税机关普遍存在着做事多反而易被扣分,导致考核得分低,不做事或做事少的员工得分反而高的现象,在赏罚方面一直是只罚不奖,导致员工积极性难以调动,对员工的晋升评判标准不明确,在这种考核理念下,组织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来推动绩效的前进。

(2)绩效考核方法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国税机关的绩效考核方法过于单一,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第一,国税机关每年都会成立考察组,然后在年底到基层税务部门进行年度目标的考核,对于被考核部门来说,其会尽可能地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在考核中就会掺杂考察者的主观性,使得考核结果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导致年度考核仅仅表现与形式。第二,在国税机关内部,管理者的晋升与考核主要依据上级对下级的主观考评和员工间的民主测评,这会导致部门管理者将精力集中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从而忽视了业绩,对下属员工的工作标准与效率和社会满意度也不会认真地对待,长久下去将不利于组织的进步与发展。

2.2 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国税机关绩效考核存在种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如下:

(1)观念滞后

同税局是以纳税人的需求为主导,以绩效为目标,以服务为支撑,承担着税收征收、管理、稽查等的公共服务组织。然而当前的国税机关仍停留在传统的国税机关职责定义上,只强调执法与收税,思想观念陈旧,对国税机关的战略目标与任务没有进行根本性的认识。

(2)制度不完善

作为各种工作的基础与平台,绩效考核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绩效考核存在诸多问题的深层原因。目前,我国的公务员制度仍处于初级摸索阶段,大多数的国税机关对公务员的管理尚未建立其完善的制度。不完善的制度是导致公务员的权限过于集中、政事统一等现象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国税机关员工评价主观性较强的主要原因。

(3)技术原因

首先,与企业相比,国税机关的目标是多元化的,既有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要求,又有效率、公平等方面的要求,这就使得国税机关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往往会陷入矛盾中。其次,同税机关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公共性较强,具有垄断性、非营利性、公益性等特点。工作成果一般是通过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种不可比的工作绩效增加了国税机关的绩效考核的难度,评估标准难以制定。最后,大多数的国税机关其工作以定性为主,在同一个组织中,每位员工的工作内容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所以很难有统一的规范与标准来对比和评定员工的绩效,但完全进行定量考核的方法在国税机关是难以适用的。

(4)文化环境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集权思想、专制思想等对当前国税机关绩效考核的推进有着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定性考核时,容易出现主观臆断代替客观科学的考核标准的现象,传统文化环境的影响导致科学考核、法制管理、公众评价等一些现代考核理念难以执行,从而使得当前国税机关的绩效考核水平一直偏低,难以突破。

3 国税机关绩效考核的对策思考

3.1 组织文化的培养

在组织内部以文化为主导,使得员工的思想价值观与组织内部的纪律、文化、作风等保持一致,将组织目标作为员工的个人目标,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实现组织目标。通过培养组织文化,有利于让组织员工投入到国家税务的事业中,积极创造价值,提升与发展自我;有利于税务人员规范行为,形成自我约束机制,从而有效解决绩效考核中的各种问题。在绩效考核系统的改进与完善中,应遵循客观公平、民主公开和优胜劣汰的基本原则,确保所有的考核主体与对象都具有知情权,严惩违纪违法的税务人员,奖励提拔优秀的员工,促进单位内部的公平竞争,实现绩效考核的最终目标。此外,在绩效考核的内容上,可以从量化业绩指标、行为规范指标、工作质量指标以及特殊项目指标等方面着手进行考核,尽可能地实现公平与公正。同时在组织文化培养中应加强对考核主体的重视,绩效考核主体分为内部与外部绩效考核主体。绩效考核的主体直接关系到组织绩效考核的可靠度和效果,因此在绩效考核中应当加强对考核主体的重视,尤其是纳税人这一外部考核主体,可为此建立评议制度,将纳税人的满意度作为评判标准,确保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性,提高纳税人的满意度,实现国税机关与纳税人的双赢。

3.2 构建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

定量与定性的考核方法彼此存在着优缺点,相互补充。定量的方法显得较为科学,但在绩效考核中难以完全实现定量考核,定性考核方法主观性较强,易缺乏公正性。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考核指标体系是国税机关绩效考核的关键点。基于绩效考核理论,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设计必须站在系统的角度,将定量与定性考核两种方法有机结合,综合考虑。

3.3 税务流程的重新设计

通过现有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实时监控、自动流转,为绩效考核提供数据支撑。税务流程的重新设计应将组织内部的各分散部分紧密结合起来,整合各种资源,科学合理地规定各类考核指标,转变税务人员的考核方式,实现税务工作的自动化和流程化。

3.4 数据的分析

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有效数据与风险管理配合,及时发现税收工作中的问题,认真思考确定解决方法,避免出现类似的问题。通过对税收数据的有效分析与工作的细化,能够促进税收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完成税收任务提供保障。在税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中,应树立质量管理的理念,通过对流动中的数据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及时反馈到各个部门予以解决,通过各个部门的参与能够有效落实部门的责任,实现现代化的管理目标,规范税收人员的行为,提高税收管理质量。

3.5 加强考核结果利用与反馈机制的建立

考核成绩的利用直接关系到考核对象的主动性、积极性。一般可以从三方面充分利用考核成绩:第一,根据考核结果来调整国税机关工作人员的薪水与职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原则之一是赏罚分明。依据马斯需求层次理论在公共部门的运用,对公务员其赏罚一般体现在其职位和薪水两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考核成绩,例如设立绩效奖,对认真做事的员工进行奖励,提升其职位或加薪,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激励其继续提升自己;反之,对于成绩较差的可适当降低其职位,减少工资,这样将考核结果应用薪酬角度,改善当前的只罚不奖的现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第二,根据考核成绩确定税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从税务人员的考核成绩可以发现每个税务人员的优缺点,这也就为他们的培训提供了可靠地依据。如果不以考核成绩为依据,不以基层考核结果为需求制定培训方案,则培训工作必然会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差,导致培训资源的浪费。第三,根据考核成绩进行科学管理与民主监督,绩效考核成绩可以反映出税务工作中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可以直接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促使税务人员能够认真完成自己的职责,正确行使权利。同时将考核成绩反馈给考核对象,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并协助考核对象进行纠正,不断改进,提升自己,实现组织的长远目标和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孟婉,国家税务局公务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I现代商业,2011,(7)

[2]何文盛,王焱,尚虎平。政府绩效管理:通向可持续性发展的创新路径——“第二届政府绩效管理与绩效领导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行政管理,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