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叙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音乐教育叙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音乐教育叙事

小学音乐教育叙事范文1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 有效性 实效性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力度,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也不断深入,这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模式的转变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是完善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提升音乐师资队伍素质和更新教育模式、观念等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之一。随着继续教育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继续教育培训项目不断开展,一方面继续教育促进了我国教育模教学评价体系的转变,另一方面,继续教育从某些程度上不断变得越来越形式化,继续教育的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着中小学音乐继续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发展。其有效性、实效性问题也越来越令人担忧。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不断完善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制度,不断提高质量,将教师的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加大支持力度,对中小学教师实行至少每五年进行一周期的全员培训,这不仅仅保障了中小学音乐继续教育从制度层面和经费层面上得到了保证,同时也说明了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繁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文化对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教师素质的提高。

一、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

我国在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在许多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音乐教师、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部分音乐教师对参加中小学音乐继续教育教师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在继续教育期间缺课、旷课冒名顶替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说明存在一部分音乐教师对音乐的继续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没有形成完全正确的认识。第二,许多中小学音乐教育管理者对音乐继续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许多的偏见,比如认为音乐继续教育对教师的提升作用不大,继续教育的教师也认为自己对培训并没有完全的考核能力从而松懈了自己的教学。同时,许多教师认为音乐的继续教育在时间安排、考核等方面的做法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实效性。第三,很多组织实施继续教育的机构或院校,每次都实施同样的课程和派出同样的授课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形成统一性的继续教育体系,一些教育主管部门也没有对音乐继续教育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考核。从整体上看,我国再继续教育尤其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出现了以上的众多问题。

二、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式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继续教育作为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和道德的交流方式,首先要不断改进各地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时间等管理性观念。让继续教育在合理安排好的时间中得到质的飞跃,因为时间的安排涉及到音乐教师个人生活、课程教学。中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加强自学提高音乐技能的能力,还要提高对音乐继续教育的认识。这就要求除了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音乐教师也要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音乐知识文化,树立重视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另一方面,中小学音乐教师以及承担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基础课题的研究和课程的开发,只有不断通过科研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三、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对策

(一)转变工作方式,树立服务意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培训涉及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培训教师、教课老师四方面,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做好统筹工作,树立服务的意识。继续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所决定。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树立重视对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的意识。继续教育要使得音乐教师所学的内容能真正改变中小学生思想和完善他们知识结构,使的音乐教师和中小学生自身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二)学校要大力支持中小音乐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力度,合理安排音乐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教师是学校的命脉,学校以及教育主管方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学校领导不仅要在人力、财力上要给予大力支持,而且要认识到继续教育是为了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同时,教育主管机构还要建立音乐继续教育的监督检查机制,不断完善对音乐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进行有效的考核。其次,合理安排音乐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时的阶段性任务。不仅要安排好教师外出学习时做好本校的音乐课程交接工作,同时尽量安排在假期,根据教师的意愿分批次进行培训。

(三)转变继续教育的教学方式,加强研究性的培训课程,为音乐教师提供灵活多样的参与方式。首先,在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到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充分抓住继续教育培训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从征集音乐教师的意见和建议方面,不断完善继续音乐教育。同时还要结合当前国内国际的基础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开设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热点问题与前沿问题课程,比如中小学流行音乐的当下处境以及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等,从而使课程的内容不断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中国民族教育,2010,(7—8).

[2]章树茂.关于农村初中教师培训有效性的若干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05).

[3]连伟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05).

[4]余新.影响教师培训有效性的五个基本环节[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06).

[5]赵庆云.新课改视野中的中学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6,(05).

[6]林春艳,任屹立.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0,(11).

作者简介:

小学音乐教育叙事范文2

一、欣赏乐曲,体验音乐的韵律之美

乐曲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聆听音乐作品,获取音乐旋律美的享受,从而使学生产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这种艺术通过旋律和节奏反映其突出的时间性和动态性。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音乐节奏和旋律感的培养,通过大量的活动对其进行节奏和旋律训练,发展其音乐才能,使其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美妙并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小学低段,教师可以大大发挥音乐课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强烈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动作与律动音乐音色、力度、音高、节奏的协调配合,去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并通过鼓励学生的自编自演,让其学习表现美、塑造美。

二、体味歌词,欣赏音乐的文学之美

歌词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歌词教学是帮助学生展开音乐想象的基础。现行的人教版音乐教材中有很多易于小学生感知的音乐形象,歌曲的个性生动鲜明,有很强的文学美,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进行有效的歌词教学,通过细致分析,让学生体味、吟诵和演唱歌词,体味歌词的文字之美,进入音乐想象的空间。如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词内容丰富生动,既有叙事又有抒情,感染力强。在进行这首歌的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在脑海中勾画这个悲壮动人的故事,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让学生去想象当时的场景,以进一步加强对歌曲的理解。

三、情境教学,体会音乐的情感之美

小学音乐教育叙事范文3

关键词:声乐教学;合格人才;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3-0230-01

一、中职开设声乐课的必要性

(一)学校课堂声乐教学及课外活动的需要

中职声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出真正符合幼师、小学教学的有用人才及社会团体的演艺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完成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能够胜任音乐课堂的教学能力。2.具备学校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和课外艺术教学能力。3.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4.具备中演艺人才的专业素质及思想素质等。

(二)社会音乐活动及教学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繁荣稳定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精神生活不断丰富,许多人希望能学到一些声乐知识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为。这种热潮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音乐人才和音乐爱好者,为我们的音乐事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它使音乐艺术走出了象牙塔,成为了普通劳动者家庭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声乐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指导,往往会误入歧途,所以中职毕业的学生也可考虑担当一些课外学习班的辅导等工作,进行声乐教学,从就业的方面来讲为学生开辟了一条可以多渠道发展的道路。

(三)进行多元民族音乐文化教育

音乐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化遗产宝贵中智慧的结晶。声乐表演的思想性及艺术性都比较高。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他们的声乐作品的风格及表现也不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对乐曲的了解,感受不同国家及不同民族的文化。反之,我们也可以通过文化去真正体验音乐。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其民族文化广博,独树一帜,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乐,它们记载着民族的文化,国家的历史。通过教学中对一些民乐的学习,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及审美素质。我们无可韦言,通过对民族优秀歌曲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演唱技能,还能够理解民族音乐精神和了解世界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为以后的音乐教育及演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中职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声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虽然多数中职类学校,开设了声乐主修及选修课,但是并未受到重视,开了选修课也只不过部分弥补了这些学生本应在中小学阶段就应该受到的教育。这样的课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热爱音乐,渴望在不同基础上全面而大幅度提高音乐素质的愿望。因为选修课通常为一、二个学期,教学内容各校不一,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统一的教材,且同学们希望在此课程中获得知识的侧重面又不同,所以造成了虽然开设了选修课,但却因“众口难调”而收获甚微,并没有切实有效地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音乐修养及演唱水平。

(二)近年来,社会上多种器乐考级活动,培养了一批有多年专业训练的器乐考生,给中职的音乐教育提供了大量的生源,但声乐考生却未受重视。以二胡学生为例:有些学生进入学校就能演奏《豫北叙事曲》、《兰花花叙事曲》甚至《第一二胡狂想曲》等这类难度较大的作品。对待这样的学生,中职学校考虑到毕业、就业等问题,自然会以器乐学生为重,一些学校开设了民乐队、管乐队,故而声乐学生渐受冷落。

(三)社会的不断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职业逐渐进入专业领域,专业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21世纪的音乐教育,应紧跟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实现教师、演艺人才的专业化。音乐教师应当像医生和律师一样,不但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艺,还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具体的音乐教育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化。音乐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才可能造就高质量,有效的音乐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教师。

(四)教材不足。例:从目前声乐教学的发展来看,练习曲的体系化有了进展,但仍然没有解决好,伴随着演唱技术的难度加大,教材的出版却没有及时跟上。从低到高纵观整个声乐演唱曲目便可发现,适合中职声乐教学,从初学到中级教程这一阶段的系列教材以及高级教程的教材一直不够系统化。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一)教师素质的提高,能够促进教学质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就需要教师定期的进修

中职学校要定期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进行考核。教师要走在本学科的前沿,了解本学科的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经常与各学校进行业务交流,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2、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

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有较高的技艺更应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教师的文化素养应该是极高的,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等的音乐作品的理解及在演唱时的处理,都应该是恰如其分的,符合时代及风格的特点。所以教师要多读一些文学、历史、美学的书籍,开阔自己的视野,结合所学知识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3、教师敬业精神的培养

教师应该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本专业的执着,对学生的关心以及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当做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用满腔的热情和关爱来对待我们的音乐教育事业。对教学一丝不苟的精神,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业道德,它直接影响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二)在教材的使用上

1、对初学者所选用的教材,各调的音阶练习,用流行音乐或中外民歌改编的小型声乐作品。

2、对有基础的学生应选用的教材,在教材的使用上应本着有音阶练习,练习曲(有针对性的),有传统曲目与新曲目及流行音乐(中外民歌改编)的演唱,使学生能够大量接触各种练习曲有重点的学习几首乐曲,达到质与量的统一。

(三)在课堂教学上,教学法的改变,在课程的安排上可大课与小课相结合

第一、合理的分组。学习声乐的学生,由于入校时相互间的专业程度差异较大,故按学生的专业情况合理分组。

1、入学前未受过声乐训练的学生,可根据选修人数的多少分为5—8人一组。

2、入学前受过训练的学生,程度在中下等的学生,可分为3—4人一组。

3、入学前受过训练的学生,程度在中等左右的学生,可分为2人一组。

4、入学前受过良好训练的学生,程度在上等的学生,可作为主修,一人一节课。

第二,课程安排。中职声乐专业的学生主修课为两年,选修课为一年。

1、对待选修器乐的情况

第一学期:以器乐基本演奏法训练为主,学习所学乐器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选练中外简易小曲及练习曲。

第二学期:巩固基础知识,加强基本功的训练,选练中外乐曲及练习曲,(可根据学生的情况加大练习曲及中小型乐曲的学习)。

2、对待主修课程的情况

可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授课。对程度较好的学生,除了加强基本功训练外,还应加大练习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作品,使学生走出校门还能很好的发展自己的专业并能够很快进行教学。

3、加强合唱演奏的学习,每周可开设两次课(每次两到三节),在曲目的选择上:可选一些小型的中外音乐作品,也可选用学生自己创作或改编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及实践能力,合唱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合唱的编排及合唱的训练。使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到学校及社会中能够进行合唱的辅导及普及音乐教学工作。

综上所诉,在中职进行声乐教学的研究,使它能够与幼师教学及社会的需求相联系,培养出合格的综合型音乐教学人才,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如何让教师在教学实际中更深层次的去研究和讨论这方面的经验和理论,是今后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话题。只有深入的研究教学,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校音乐教育及社会需求的音乐人才。

小学音乐教育叙事范文4

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一、增强情感教育,从备课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情感方面的教学点。

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青春舞曲》、《颂祖国》、《文明在哪里》等。还有一些教材,如:《为了谁》、《烛光里的妈妈》、《看龙船》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除了让学生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外,还应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的深刻含义。

二、让爱融入音乐艺术美之中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

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了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放学歌》是一首以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题,尽情抒发了学生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在教唱时,应注意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了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三、让爱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情感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生硬的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四、让爱融入各种课堂形式

中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情感教育于各种课堂形式之中。

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五、让爱融入各种教学手段之中

结合教材讲音乐故事,将古今中外音乐家传记,名人与音乐,趣闻轶事,作品珍闻等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讲,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小学音乐教育叙事范文5

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 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是难得机遇下的挑战。过去单因子的研究只能提高某一方面的质量。那么如何把握整体的质量与效益呢?就要从音乐教学的结构入手,从教学 模式上进行研究;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在现代音乐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音乐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相关的音乐教学策略与教学评价等等。

一、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

以乐辅德,除了让学生欣赏教材上的音乐作品,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外,还可结合听音练习,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教师可以从实际出发,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分别在风琴的中音区、高音区、低音区弹奏学生喜爱的乐曲片段,让学生欣赏三种不同音区弹奏出的效果。还可以加深难度,提高要求。如教师可以采用口语与琴声相结合的方法给学生“讲”音乐故事。这种练习充满音乐情趣,适合儿童口味,学生倍加喜欢,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并为以后欣赏更深的音乐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乐怡性,音乐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三大基本特征,它主要是在音的运动与结构中让人们感知美、享受美。学校音乐教育应注意抓住音乐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充分享受一切美的音乐,做到以乐恰性,让他们欣赏、感受、体现、创造音乐的美,用音乐之美陶冶性情,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如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可使学生联想到平静的江水、皎洁的明月等鲜明如画的音乐形象;欣赏名曲《二泉映月》可学生产生愉快、兴奋、痛苦、哀伤等不同的情绪变化,体会到作者阿炳在黑暗的旧社会里追求光明、乐观向上的可贵精神;欣赏中国少儿广播合唱团演唱的《摇篮曲》、《鳟鱼》等名曲可使学生产生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愉悦心情。

以乐促智,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古今中外许多高智能的名人如孔子、爱因斯坦、卢梭、歌德、列宁等大都酷爱音乐,可以说音乐对于他们的事业成就具有一定的影响。“科学的认识和借助艺术的认识”。学校音乐教育不仅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客观世界,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并且可以以乐促智,让他们的智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诸如思维、想象、情感体验、审美感观等。如在音乐欣赏和唱歌时,学生会产生注意、记忆、想象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这能促进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让其获得活跃的思维能力;在器乐演奏中,学生手、脑、眼、耳并用,这能极大地开发他们的智力、锻炼他们的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

二、音乐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要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

1、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首先是听觉能力的培养。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 其次是视觉能力与唱歌技巧的培养。在发声练习、视唱中就初步要求学生视谱歌唱了。视奏也同样要“一目数行”。这都要坚持培养学生的速视能力。

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重讲练结合、学用一致,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逐步具有识谱、唱歌的能力。教师应做到讲一点,练一点,切莫只讲不练。如讲了切分音符,就要唱有切分音符的乐句,应把识谱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唱歌教学中,教唱新歌时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唱好曲谱。在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音符的时值、高低后,不要一句句带唱,这样会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学无长进。可从曲谱中选出难唱的乐句或乐段,重点指导。难点突破后,其余部分让学生独立练习视唱,使学生在视唱中有所收获,激发兴趣,提高视谱能力。

2、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小学音乐教育叙事范文6

在管理学中,计划具有两重含义,其一是计划工作,是指根据对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组织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途径。其二是计划形式,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事件。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中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大家查阅。

中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一

为了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我校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教学计划。

一、教育理念的思考,必须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往教学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师中心论”上,强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所以教育理念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

二、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音乐教育。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理想价值观。基于这种教育理念,组织音乐教学活动,必须面向每一个中小学生。其中包括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音乐课应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都能得到发挥潜能的机会,也都能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的享受。为此,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所以,一切音乐教学活动都不应该强求一致,应该允许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这一切,是与面向全体学生相辅相成。

三、钻研教材编写的思路。

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

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表现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近年来国外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习,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宽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名浅入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习音乐必需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在以往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往往偏重于艺术实践的结果,而对实践过程的教育价值重视不足。故此,我们不仅要重视艺术实践的最后结果,也要重视实践的过程,重视这个过程中的探究与创造,重视过程的教育价值,做到“结果”和“过程”并重。在教材的歌唱、演奏、欣赏教学中要加强探究性、创造性活动。在教材的编创与活动中,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中小学的音乐创造非专业意义上的音乐创作,主要表现为即兴演唱、演奏和形体动作(律动、舞蹈),也表现为旋律的编创,以及对音乐的不同演绎。

中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教学要求

1、在原来音乐课唱歌习惯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加强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以提高全民族的音乐素质为目标,极力加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综合,刻意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在音乐课的教育教学中,力求把“唱”、“听”、“认”“写”、“动”等栏目贯穿于其中,提高音乐素质。

4、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练声习惯,力求发言准确而且清晰。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表现要素:a对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b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c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d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情绪与情感:a听辨不同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b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体裁与形式:a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b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c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d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

三、任务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知

1、认知目标:a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拍号及其强弱...

2、欣赏:雷鸣电闪波尔卡综合训练:西洋乐器介绍(四)2十五复习1—8课歌曲复习1—8课综合训练2十六音乐考核。

中职音乐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三

本学期我担任职一二年级的音乐课教学工作,为了在教学中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使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好,本学期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培养青少年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学习兴趣,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文化学习相辅相成,让学生成为建设祖国所需要的“四有”新人。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所以学生的乐理知识存在一定的差距,更不用说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还有少数学生对音乐课根本就没有兴趣,不愿参加音乐活动;更有甚者连一首完整的歌曲都不能唱出来,不要说其它的音乐知识了。因此,想在短期内将学生的素质提高,那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三、教材分析

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内容非常丰富,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教材分为以下七个单元:中学时代、祖国颂歌、金色的秋天、神州大地、环球之旅、旋转舞台、多彩贵州之苗族。涉及到声乐、乐理、器乐演奏、乐曲欣赏等内容。

四、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

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得到健康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5、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扩大视野,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具体措施

1、备课时转变教学思想观念,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在备课时,应紧抓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和围绕感受、体验情感这两点来设计教案。

2、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