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谎言辩论材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善意的谎言辩论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善意的谎言辩论材料

善意的谎言辩论材料范文1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口语交际 课外活动 社会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在现代社会的生存能力。”所谓口语交际,就是在人与人交往的特色语境中,听说双方运用口头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一种互动言语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口头交际越来越广,这既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交际素材,又对我们提出了应生活需要及时培养口语交际素养的要求。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这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我在教学中发现,由于受生活环境及语言环境的影响,学生表达存在心理障碍,口语表达贫乏、单调、苍白无力,能力极其薄弱。加之现在的教师普遍重视读写训练,忽略了听说能力训练,高分低能现象比比皆是,而仅仅依靠教材安排的口语交际训练进行练习口语空间狭小,训练量无疑是杯水车薪。所以拓展口语交际空间,提高口语交际技巧,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势在必行。

下面我根据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拓展口语交际进行口语训练,谈谈自己的认识与做法。

一、得法于课堂教学中

1.创设轻松、平等的交际环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要想消除学生交际时的紧张、害羞心理和畏难情绪,培养学生的交际胆量,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教师的教态要亲切和蔼,语言要循循善诱,以自身的情绪感染学生,尤其对胆小内向的孩子,更要做到耐心点拨、热情鼓励,不可要求过高。评价要以鼓励性语言为主,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交际机会。“言语的发源地就是具体的语境”。要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生活阅历,创设生动有趣、轻松的交际氛围,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际欲望,产生不吐不快的感觉。

2.凭借教材丰富的语言,培养学生交际的能力。

选入小学课本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优的文学作品。尤其丰富的语言资源更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精妙隽美的语言,通过创设情境,将文本语言转化为自我语言,把口语交际巧妙地融进教学过程中。如在执教《桂林山水》一文时,在学习描写漓江山水这一段时,经过朗读感悟、交流汇报及欣赏课件后,为了加深理解,丰富想象,在舒缓的音乐衬托下,我抒情地说:“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泛舟在这美丽的漓江之上,感受着这诗情画意般的江水。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静啊……”我富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学生深受感染,不由自主地接读起来。随即,我不失时机地启发道:“如此美妙的水,我们为之陶醉,为之惊叹这大自然的杰作,那么让我们也当一回小作者,说一说你看到的水,感受到的水,可以用上文中的句子,好吗?”这时一位学生起来说:“老师,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未央湖划过小船。”“你能说一说吗?”他便脱口而出道:“泛舟在湖中,只见四周杨柳依依,一阵凉爽的小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水真清啊……”我给予了高度评价。又如我执教散文《山中访友》时,本文语言尤其新奇生动,特别是第五段,运用拟人与想象的修辞手法,语言亲切深情,具有诗一样的韵律和情怀,极富感召力。此时不说待何时,在教学本段时,我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仿照本段写法与句式,说一说自己亲近大自然的经历。他们在优美意境及朗朗上口语境的感召下,灵感一触即发,如:“你好,青翠的小草,你顽强的身躯缀满大地,让世界变得更加生动。”“你好,巍峨的高山,你伟岸的身躯、不屈的脊梁给大地增添了一份深沉与坚毅。”等等,这样的片段在教学中比比皆是。我凭借教材的文字练、说,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理解,又借助课文语言的规范化,训练了学生口语语言的逻辑性、形象性,学生既吸取了课本语言精华、语感,又丰富了语言积累。

3.创设交际格局,培养交际技巧。

阅读教学各个环节无不体现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互动,每一堂课都有大量的对话交流。新大纲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课堂成为学生口语训练的主战场。”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有利于口语交际的内容开展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互动训练,根据不同内容、不同性质、不同题材的课文,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交际情境。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1)辩论与即兴演讲、即席发言。

课堂上的辩论是基于媒介不同观点的交锋。我认为它是最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有效锻炼学生能言善辩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学生可以基于对某一人物、某种社会现象、某场战争等切入点利用课本材料或课外知识引起争议进行辩论。在学习《唯一的听众》一文拓展时,让学生针对“讲诚信,不能说谎”与“生活需要善意谎言”进行辩论,双方据理力争,充分利用课文语言材料旁征博引,各抒己见。有的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很难在社会立足。”接着举了事例说明,有的认为:“善意的谎言它的前提是‘善意’,而不是‘蓄意’、‘恶意’,是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的体现,假如没有老妇人善意的欺骗,哪来青年人最后的成功……”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口语。

辩论是一个人口才的最好体现,这样的课例很多,如学习《亡羊补牢》时,可以设计“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吗?”的辩论;学习《草船借箭》时可以设计“你认为借箭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的辩论,等等。由于技巧性较高,可指导学生观看相关的节目、录像,对演讲与发言则有很大的情感体现性。如在学完《只有一个地球》后,学生对地球的现状有了明确的认识,内心引起了极大的担忧、愤怒等,这时我问:“你们想对地球母亲或人类说些什么?”有的学生说:“地球母亲,想当初,您是多么的美丽、壮观、健康,您无私慷慨地奉献着自己的资源养育着数以万计的地球儿女,包括我们人类,而贪婪愚昧的人类却不知珍惜,不懂回报,还在无知地破坏着你美丽的身躯,乱砍乱伐,污染环境,过度开发各种资源……地球母亲,现在我们知道我们错了,我们一定要弥补这个过错,使您不再忧伤!”学生一个个满怀激情地进行了即席演讲或即席发言,“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当然,课堂上的小辩论和即席演讲由于时间限制,和正式的辩论和演讲是有一定区别的,不要对学生要求过高,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2)概括主要内容与复述。

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概括主要内容,可以有所侧重点,不同学生根据能力和大小概括的长短、详略、优劣不同,由于是基于课文内容,因此无疑是一种可长期训练口语表达的有效途径。朗读课文是口语交际的另一种形式,而指导学生感情读文,背诵课文都对口语训练有所促进,可培养良好的语感。但复述课文则为口语交际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变换顺序,补充情节进行创造性复述。故事性强的课文,如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可让学生复述,如《七颗钻石》、《开天地》、《最后一头战象》等。学生在讲完后,教师可就逻辑顺序、语言生动与否给予指导评价,既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又能培养学生的口语技巧,真是一举两得。

(3)讲故事,续编故事,演课本剧。

讲故事适用于低年级学生,如课文《乌鸦喝水》、《王二小》等,学完后可让学生及时讲一讲,也可回家讲给家长听。讲故事和复述有一定区别,只要求学生用通顺的语言把故事情节讲清楚即可。

续编故事则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意愿,但要和主题切合。如在学完《穷人》、《别饿坏了那匹狼》等课文,可即时设计让学生说一说,后来还可能发生了什么?这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课本剧是通过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创造性再现语言情境,引导学生把文本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活泼生动,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悟,又在合作表演中发展了口语,张扬了个性,锻炼了交际能力。如《田忌赛马》、《晏子使楚》、《完璧归赵》等课文是课本剧的最好素材,《半截蜡烛》本身就是课本剧。演说的结合,比读或背诵课文更具广泛的想象创造空间。

(4)现场模拟。

如学完《颐和园》、《长城》等课文,我让学生当小导游,根据课文内容,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颐和园、万里长城等名胜古迹;学完《新型玻璃》等课文,我让学生模拟推销员,现场推销商品;学完《鲸》、《松鼠》等说明文,我让学生以鲸、松鼠等口吻,以“我是一只鲸”等为主题,自我介绍,不必完整介绍,只要说出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即可。这样的设计都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利用,通过用不同角色体验,学生大大增强了学习与说的兴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也可在实践课中开展。

二、延伸于课外活动中

1.广泛开设语文实践活动。

(1)利用每学期开设的主题班队会活动,专项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如本学期开设的语文实践活动:“爱国诗文朗诵会”、“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感动中国”人物故事会,“我是环保小卫士”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出不同活动专题,诸如此类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学生大量的言语实践,通过搜集整理―组合―内化―运用实践的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利用早读课开辟一定时间开展“我是小小播音员”活动,让学生模拟播音员转述国内外、学校及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开展“小小评论员”活动,评论具有代表的人、事、物,包括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开展“我是小记者”活动,模拟记者现场主持,现场采访。我尽量选择学生敏感、感兴趣、具有时代感的话题,使学生兴味盎然,乐于表达,有话可说。

A:说活动。如:“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广播体操比赛,“5.12”汶川地震捐款献爱心活动等。

B:说电视节目、电影片段。如国庆60年阅兵仪式,《百家讲坛》等。

C:说身边的突发事件。如校园内的好人好事、不良事件等。

D:说时下敏感话题。如:“5.12”汶川地震、“H1N1”甲流感、学生上网等。

E:说名人。如说体育明星、影视明星等公众人物。

(3)利用课前5分钟让学生集体背诵古诗词、名言警句、好句好段、优秀范文等,材料可由学生推荐。

这些活动可以是经常性、长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好方式。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题材,能给学生开辟一个个更为广阔的平台,极大地丰富学生口语训练的教材。教师要用心、留心观察身边生活、细心捕捉生活中的说话点,抓住一闪即逝的机会,及时创设交际情景,指导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训练。学生事先在课外做好细致的语言材料的准备,活动过程中的倾听、评价、讨论、交流、合作等互动,无疑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提升。

三、实践于社会生活中

口语交际应“重视在生活中实践”。广阔的社会背景,五彩斑斓的社会生活存在大量的交际机会与内容。反过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本身构成了鲜活的生活。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日常生活展开学习和锻炼,鼓励学生在各种真实的场合尝试练习人际交往,体验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我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及本地的生活资源,指导学生拟定计划、设计方案,利用星期天、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上街购物,去银行存零花钱,去邮局寄信;根据父母的职业特点去集市卖菜,在商店推销商品;聚会庆祝生日,去踏春;调查灞河的现状及原因等,让学生深入社会,接触社会,学会和形形的人打交道,如收银员、顾客、工作人员、农民……文雅的、粗鲁的,憨厚的、狡诈的,年迈的、年轻的……让学生在真实的人际中历练探索,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综合素养,为将来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进行更为复杂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凭借课本,创造性地挖掘课本资源,广泛地利用生活资源,只有立足课堂,不断向课外和生活拓展,进行长期的、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会说,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善意的谎言辩论材料范文2

一、巧妙设计课堂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何一件事情,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逐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掌握物理知识。例如可用一个奇妙的物理实验导入,学生会对物理现象有一探究竟的欲望;也可以用物理学史导入,利用科学家的献身和执着的探索精神给学生精神上的震撼,激发其斗志;也可用趣味生活游戏导入,利用学生的少年的天性,把物理知识和人生的哲理渗透其中,降低物理知识抽象性,在不知不觉之中领悟物理学科的奥妙。

二、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是一件枯燥且辛苦的一件事情,如果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那么一年四季的每一天,都有不学习的理由。生动多彩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兴奋学生的神经,也能激发出内在的潜力。特别是一些男生,在多媒体、录像或动手实验面前,会出现思维活跃、推理连贯、判断能力大大增强的表现。同时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变换:讲授式、自助探究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新知识新理解辩论式、习题比拼式等等,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每一位学生都能选择适合自己并成功展示自我的机会。能融入班级活动,有机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然后被认可,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满足、一种激励。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学生得到的不仅有知识,提升了各种能力,还找到了学习的信心,能自信的面对学习中的各种障碍。得到获取知识和如何处事生活的能力远远比背过了多少物理规则定律重要的多,当然也比死记硬背更能吸引学生了。

三、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增加物理学习趣味

物理作为一种自然学科,是人类改造自然、适应社会的智慧结晶。所以物理知识是抽象的,但也是和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的。但是物理课本教材太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知识过于抽象,而又缺乏感性材料。针对这种情况,物理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科特点,理论联系人们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如在学习力学时,学生要明白“飞檐走壁”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为什么有人不敢坐过山车。学习电学后学生能在屋内布线,学会雷雨天如何避雷,了解安检门的作用和原理等等。枯燥的课本理论和生动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物理知识生动活泼的呈现在面前的,于无形中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来关注知识,减低了掌握知识难度,学生因此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增强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信。

四、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稳固物理学习兴趣

善意的谎言辩论材料范文3

一、 精心预设——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预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道工序。教师在预设时,要深入调研,充分了解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知能力、思维走向、知识广度深度、社会和家庭背景等综合因素,基本预估到教学中会出现的可能性问题,拟出相对应的策略。预设,考虑得越周详,准备得越充分,教学针对性就越强,即时生成的舞台就越宽广越精彩;教师胸有成竹,也能避免在课堂上出现措手不及而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例如,笔者设计《家人关爱我成长》一课,针对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子弟占有较大比重,家长普遍有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部分女学生在家庭中不被父母所关爱的情况,在预设中,有意识地安排“说说自己的爸妈怎样关爱自己”的讨论环节。果真,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中,笔者听到了四川籍女学生司某的自言自语声:“爸爸不爱我,有好吃好穿的总是先给弟弟。”于是,笔者走近她,抚摸着她的头问:“你爸为什么不爱你呢?能告诉老师吗?”女孩低着头说:“爸爸嫌我是个女丫头,反正大了出嫁是人家的,靠不着的。”笔者紧紧抓住这一生成资源,与学生们一起帮她找到其爸爸背她看病、下雨送伞、陪她买书等种种爱她的生活实例。最后,笔者总结说:“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其实你爸心里对你也是一样的疼爱。”通过精心引导,她解开了心结,纠正了对爸爸的片面认识。事后,笔者同其爸爸进行了沟通交流,要求尽量做到对孩子公平,从此她越来越感受到爸爸的爱了。

二、 用心捕捉——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支点

新课程十分强调“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当今的教学是开放式探究型教学,十分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中越来越呈现出学生思维活跃、互动踊跃的氛围,学生时常跳出教师的思维,提出始料不及的想法和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节外生枝”形成的鲜活教学资源,通常比预设的资源更有意义和价值,会一石击起千层浪,引发共鸣,用思想碰撞思想,用智慧激活智慧,产生“枝外开花”的效应。正因为如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用敏感的耳朵去倾听,用敏锐的目光去发现,用快捷的手法去捕捉那灵动的信息,用灵光的脑子去沉着应对、智慧解决。如,笔者执教《诚实是金》一课,在互动讨论诚信的重要性时,有学生突然追问:“医生没有把绝症病人的病情如实告诉他本人,这算不算诚实?”“人如果都说实话,那么碰到骗子,也不能说假话了?”围绕这两个问题,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通过辩中明理,学生最后得出结论:以合法保护自己或他人的正当利益为目的和出发点,在某种特殊情形下,诚实并不意味着要说出全部真话,公布自己的全部秘密,这种行为通常称为“善意的谎言”。通过辩论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使学生辨明了是非,完整地理解了“诚实”的真正含义。

三、 情境创设——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活化剂

思品教学的内容来自于现实生活,人的思想品德在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体验中形成。课堂教学有效创设情境,实际上就是模拟现实生活实情,具有形象直观、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的特点,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把认知过程与生活体验有机融合,使情境创设真正成为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活化剂。为此,教师要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研究教学方式,因课因人因地,巧妙地运用实景实物演示、表演体会、社会实践、观察实验、语言描述、辩论求真等多种方法,大胆创设情境,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诱发更多亮点的生成。笔者在教学《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放飞和平之鸽》时,分别搜集、播放了贴近现实的最新视频材料《惊人的日本海啸》《利比亚战火纷飞》。巧用媒体创设情境,学生们触景生情,情景融汇,既激活了学习兴趣,又增加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四、 正向引导——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核心

思品教学的最基本任务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教师的正向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由于认知能力、是非判断力等方面的局限,所见所闻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导致在认识观念、道德价值观上出现偏差。因此,教师在思品课堂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敞开心扉讲实话、敢联想,这样才能在动态教学中生成热点。教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即使学生的观点有些片面、似是而非甚至错误,也不应当场否定,而要留有余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能动性。教师还应抓住课堂中一些稍纵即逝的生成性资源,巧妙地采用迁境引领、设问解疑、对比论证、反正推断等方式进行点拨,正向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同时把评价权还给学生,通过学生互动质疑、自我反思、探究解决、纠正认识,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如笔者在教学《我该不该这样做》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遇到一个陌生的推销员,请你免费品尝饮料,你该怎么做?”旨在引导学生遇事多动脑筋,不要上当受骗。可是,有一位学生却这样回答:“要是我,就把陌生人的饮料喝下去,不喝白不喝!”还振振有词地说:“现在社会上总是好人多,不用怕。”笔者把握了这随机生成的的价值资源,展开疏导,采用迁境引领的方式点拨,引入了一个“社会上通过麻醉等方式拐骗儿童的案件屡次发生”的话题,组织学生讨论。最后得出:“随便喝陌生人的饮料可能会出大问题,陌生人的饮料不能喝,以防万一!”这一动态生成教学,教会了学生遇事多动脑筋,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五、 结课延伸——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