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范文1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时代的跨越,当前对高等教育学历的需求正在高速增加,在此发展形势下,我国成人高校教育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是成人高校计算机,发展势头迅猛,不过需要明确的是,在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中,还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清晰,基本任务不确定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是一项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与针对性的学科与课程,但是当前很多成人高校所开设的计算机课程中,并没有明确清晰的培养目标,并且也没有对基本培养任务进行确定,大部分都是按照最初的、传统的培养方式实现培养目标,很多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求,所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根本无法满足当前的实践要求,此举不仅荒废了广大成人学生的美好时光,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不利于促进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2.教学内容落后,教学计划不合理在整个高等教育范畴中,很多办学部门都对成人高校教育所存在的重要性、占据的地位以及未来发展模式等方面的认识都存在严重的偏差认知,进而导致成人高校教育所受到的重视非常少,很多高校所使用的教材非常陈旧是十年之前普及的教材,教学内容落后、陈旧,根据此教材而培养出来的学生皆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此外,在很多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中,很多老师所制定的教学计划皆从经济角度出发,对于耗资较多的课程安排的非常少,也就是上机安排非常少,使得教学计划非常不合理,并且没有充分意识到计算机实践操作的重要性,这种过于重视经济利益、发展规模,而忽略教育质量的教学计划,导致教育质量愈来愈差。
3.教学模式存在不当之处在当前所开展的成人高校计算机教学活动中,还存在很多不妥之处,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们进行大量的上机实践操作,进而彻底掌握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步骤,但是在当前教学模式中,很多成人高校都只是对理论知识进行重点介绍,并不对学生的上机实践操作进行安排,逐步形成了重点介绍理论知识、忽视上机操作的教学模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计算机上机水平。
二、成人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发展方向
在当前的成人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一点已经在上面进行了介绍,在此发展形势下,如若不进行变革、改进,势必会导致此形势愈演愈烈,进而使得教学质量持续降低,笔者认为需要在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成人高校计算机的教学进行改革、改进,进而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计算机人才。
1.明确培养目标,科学制定基本任务众所周知,成人高等教育基于高中教育之上而接受的一种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技能型、复合型、高质素人才,成人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首先需要对培养目标与基本任务进行明确。在此方面,成人高校计算机专业首先要对计算机学科有一个充分的认知,结合实践需求而明确培养目标并科学制定基本任务,计算机主要包括理论知识与专业上机操作知识,基于此来确定满足社会实践需求的培养目标,并将掌握软件设计与开发、网络编程、网站开发等作为培养任务,让所有成人学生扎实掌握这些技能,能够切实满足公司、单位的用人需求,为社会发展输送大量的专业人才。
2.修正教学计划,创新教学内容第一步,按照成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对当前教学规划进行修改与订正。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人才培养目标完成的核心要素,培养方式与方法隶属总体设计,是确保教学质量的根本,是教学正常进行的有力保障。制定教学工作与任务,保证教学编制不仅与技术人才培养需求相符,同时具备一定的稳定性,还要通过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趋势,对其编制进行适当的修订,基于此之上编写出科学、合理的计算机使用教材。第二步,为确保当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计算机教育保持同步,课程教学内容就要进行创新与改革,陈旧、传统的教学内容既会对学生学习兴趣带来影响,也会对后期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一定要对当前课程内容进行改革。知识领域不断拓宽,围绕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当前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现状及社会人才需求,确定一套完善的、健全的课程内容教学培训体系。
3.制定并改进教学模式在当前成人高校计算机教育不断拓展教育规模的形势下,很多学校都将经济利益视为核心发展点而忽视了教育质量,要想提升教育质量首先需要制定并改进教学模式,成人计算机教育是一个包括三个层次的课程机制,分别为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以及计算机应用,在制定教学模式时,最好将三者之间之间的教学比例设定为2:2:6,对基本理论点与技术知识进行讲解,最后加强计算机实践操作的练习,可以与有关企业展开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基地,进而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实践操作能力,最终满足各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与标准。
三、结论
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范文2
关键词: 学校体育俱乐部 终身体育 教学改革
引言
体育教学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考虑学生的主观努力和进步幅度,以笼统的划一标准进行教学评价,既缺乏激励性,又有失公允性。中学体育应一方面加快自身发展,更新体育观念,另外,坚定不移地推进、深化中学体育改革,认真研究,大胆探索,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探讨。
1.建立学校体育俱乐部,完善体育的育人宗旨
什么是学校体育俱乐部?学校体育俱乐部属于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与职业俱乐部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以体育爱好相对一致的学生自发性、自立性的结合为基础,为增进健康,促进学生相互间的交流而进行的持续性体育活动的业余组织。简单地说,根据学生的体育经,在入学时让学生自己选择有兴趣的体育项目,通过俱乐部的形式教学,毕业前掌握一项或两项体育活动的技能,把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并把这种习惯延伸到工作以后,实现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的过渡。
什么叫终身体育?终身体育是人们在一生中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体育的总和。学校体育俱乐部是终身体育的一个特殊阶段,从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看,学校体育俱乐部教育区别于终身体育的其他阶段,它既要完成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又要为一生从事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2.优化教学组织,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
2.1在教学形态上,改变被动的、身体操练式的教学为主动的思考型的体育学习,以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状况的认识规律为主线组织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加强平等教育,做到因材施教,真正面向全体学生。
2.2优化教学方法,突出学法指导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地位。只有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才可能使学生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2.2.1提出多种练习方法供学生参考,使其择优而行,以适应学生因身高、体重、智力、运动动机、运动经历等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充分的运动,在生理上获得,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学到新知识,并在技术上有所提高。
2.2.2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满足学生的创造欲,不必过分强调行动一致,提倡“形散神不散”,为学生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
2.2.3俱乐部教学中多进行启发,从而使学生对俱乐部的学习产生探究心理,给学生一定的有考虑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以学校体育俱乐部为载体,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获得自然、社会、自我领域的感性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而且是一种学习心态、习惯的培养,有利于落实终身体育,也有利于俱乐部的教学。
3.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形成终身体育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有成效的推动力。事实证明,只要学生对所参加的体育活动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和锻炼视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刻苦训练。学校体育俱乐部的建立,符合初中生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制定是实施终身体育的主体工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地自主选择比较喜爱的运动项目,以充分满足心理需求,挖掘兴趣潜能,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投入健身活动中。
4.加强体育教学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体育俱乐部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过程,教师起主导作用,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体育俱乐部教学不同于平常泛泛式的、蜻蜓点水式的体育课教学。因为每个俱乐部的学生大多在此项目上有着一定的基础和能力,而每个教师可能面对几个俱乐部的教学。所以,需要广大体育教师尽快扩大和不断更新原有的知识与技术,这就需要一批有一定教学能力的教师来担任。
5.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就能理解处于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时的许多幼稚的想法和做法。
6.培养学生健身能力,促进体育生活化
实践证明,体育只有当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才能真正发挥其健身和乐生的作用。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体育生活化的趋势越加明显,由此决定了终身体育是现代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学校体育俱乐部的教学,应树立现代体育教学观念,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将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除了要参加俱乐部活动的内容外,还要有目的,树立终身体育观和自我体育观,培养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在增强学生的体质的同时,还要使其具有终身自我身体完善的能力、自我评价的能力。此外,学校体育俱乐部应主动融入社区体育大环境,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开阔学生的眼界,吸取社会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弥补校园文化的不足。
结语
只有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学校开展体育俱乐部的成功经验和世界先进经验,在工作中研究发现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在未来灵活多变、形式多样地实施体育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终身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必然产物。作为基础教育的学校体育俱乐部教育,其必须适应这一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学是接受体育教育的关键时期,任重而道远,让我们肩负起历史重任,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国民体质建设而服务。
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范文3
一、声乐通选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自1998年教育部倡导开设音乐选修课以来,全国许多大学开设了音乐选修课,声乐通选课也在不少大学中开设。实践证明,高校声乐选修课对陶冶学生情操、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高校声乐通选课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教材建设问题突出。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高校通选课的声乐教材,一般高校声乐通选课所用的教材都是各校根据本校的情况自己选定的,基本是专业声乐课程的初级教程。其次,教学内容与教学目的不统一。高校声乐通选课着重于陶冶非声乐专业学生情操,而目前声乐通选课教师由于都是音乐学院科班出身,所教授的内容更多的是倾向于专业教育。第三,教学方法与通选课实际不相适应。专业声乐课程着重于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训练发声方法。而通选课的学生重在欣赏,两者之间的矛盾严重影响了声乐通选课教育。最后,教学投入不足是现在声乐通选课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声乐课程需要专门的音乐教学设备和教学器材,但是,学校经费紧张,很难满足声乐课程对设备和器材的需要。
二、声乐通选课教学目的和任务
声乐课客观上属于一门技能课,进行声乐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理论知识、歌唱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声乐作品并具有演唱作品的能力和经过基本功训练等等。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普通高校学生的音乐素质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学生声乐基础薄弱。基于通选课教学的现实,声乐教学的目的应该定位于:
1教学的目的以陶冶情操为主
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道德修养,激发爱国主义的思想热情,引导学生保持学习热情及好奇心,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想象、表现、创造、理解等能力。
2教学的任务以音乐审美为主。同时传承中华文化
以音乐审美为主线。以音乐作品的感性鉴赏为主是声乐通选课的基本任务。选择我国各个时期和各个作家、各个流派、各个地域的音乐作品。使学生充分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一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以“应试教育”为主,现代大学生对音乐特别是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普遍知之甚少。因此,在声乐通选课教学中大量选择我国民族音乐作品(歌曲),这样既可以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声乐功底。
三、声乐通选课教学创新
解决声乐通选课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立足于通选课的实际,采用适宜通选课教育特点的教育方式,改变以教育专业学生的方式进行通选课教育的形式。
1积极采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声乐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通选课一般采取大堂上课的方式,必须解决学生无法掌握发声技巧的难题。多媒体技术可将发声的过程以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大家,改变了往常只能一对一进行声乐教学的模式。与此同时,医学技术的进步也为声乐教学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已经能科学分析发声器官各部位的发声状态和原理,运用多媒体展示发音的过程,将声乐教学从传统模式转变为可视、可听、可延续的声乐教学模式。
网络资源也是延伸声乐教学空间的一种有效尝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偏好,在网上选择学生喜欢的曲目进行教学,也可以将这些资源拷贝给同学,比如在学习一首新歌曲时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不同演绎版本的歌曲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可以加快学生的学习进程,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此外,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进行录音、录像,使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2增加欣赏比重
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范文4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就业创业能力;课程建设
近年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7〕26号)“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等通知精神,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已将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纳入了教学计划,作为一门课程给学生讲授,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地方师范院校作为我国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如何将其建成一门适合自身发展的、深受学生喜欢的课程是必须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一、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地方师范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根本目标
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大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是实现事业成功的关键。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与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需要相一致。而定位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地方师范院校是我国高校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地方师范院校连年大幅度扩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的超常规发展以致其无论在生源质量,还是在办学特色、培养口径、专业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与名牌大学和一些社会影响大、专业强的综合类大学相比都差距较大,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强,再加上地方师范院校较之部属或地处省会的师范院校在经济发展、地理位置、信息灵敏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劣势,这都会导致大学生在求职时遇到种种障碍。因此,在进行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时,就必须紧紧围绕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这一根本目标来进行。
二、传授就业创业知识是地方师范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基本任务
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的传授,帮助大学生掌握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指导。帮助大学生通过分析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价值观、情商、智能等个性特征,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协助他们有目的地学习、生活和工作。二是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增强职业意识,进行职业训练,掌握就业创业基本技能,实现顺利就业和创业。
三、实现“三个结合”是地方师范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
1.实现课堂教学与专题讲座的结合。课堂教学是课程建设的主要渠道,具有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与其他比如专业课、“两课”、外语、计算机等公共课相比受到的重视程度还不是太高,再加上授课学时、教学手段、师资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而专题讲座由于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本课程的开设应通过邀请一些校外人力资源管理专家、企事业单位领导、社会成功人士、杰出校友等来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就业形势,知晓就业政策,熟悉就业法规,进行科学择业。因此,在进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时要注重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的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不同渠道学到真本领,以便解决就业创业中遇到的问题。
2.实现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的结合。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应用型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能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他们就业创业和适应今后工作以有效的指导。因此,加强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时必须高度重视的内容。一方面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强本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丰富的求职择业知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价值观;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求职择业实践训练,通过顶岗实习、假期实践、参观考察、就业创业沙龙、观摩大型人才招聘会、举办系列求职大赛等活动,模拟求职过程,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得到锻炼,帮助他们提高求职择业的技巧和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3.实现常规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结合。常规教学是把已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它具有现实性。而科学研究则强调远景,强调要认清时展的主题,紧扣时展的脉搏,做到与时俱进。可见,加强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科学研究,不仅是准确预测人才发展方向及社会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水平的现实需要,更是本门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所在。虽然当前就业创业指导课上课教师已经开始较为重视本门课程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的科学研究才刚刚起步。所以,在进行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时,要特别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以便提升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
四、加强体系建设是地方师范院校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可靠保障
1.加强环境体系建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是就业工作系统的一部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全体教职工的广泛参与、学生主体意识的充分发挥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等环境因素都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是该门课程顺利开展和较好发展的基本保障。学校要通过校园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报刊、宣传橱窗、大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来宣传高尚的职业道德、弘扬奋进的职业精神、倡导高超的职业能力,努力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全员参与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校园文化,让学生较早地树立职业意识,促使其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因此,要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环境,就必须使就业创业教育思想在校园内达到“宣传媒介中有、师生意识中有、人文景观中有、实际行动中有”,使就业创业文化氛围充满校园,让大学真正成为大学生充分展示人的价值和实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家园。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一方面从课程的属性上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应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实践课程;另一方面,从教学内容上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应包括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专业的有机融合、教学评估等。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地方师范院校特别要将有关就业创业的内容和因素与专业教学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既不打乱原有的专业教学计划和秩序,又通过专业教育的渗透,丰富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协助大学生完成大学生活,实现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和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时要高度重视课程体系建设,不仅要有一定目标、相应内容与活动,还要有高质量的教材、完整的教学大纲、全程化的教学计划、标准化的教学课件、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规范化的教学管理、针对性的实践环节,更要在教学模式上大力推行体验式教学,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实践环节当中,明确自身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其主体意识,变“要他学”为“他要学”,以便取得理想的效果。
3.加强师资队伍体系建设。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是一项涉及学科门类多、知识面广、时效性强的课程,它不仅要求上课教师具备丰富的就业指导知识与扎实的就业指导技能,还应具备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知识,更要具备与时俱进,把握经济发展趋势,洞悉行业发展动向,特别要具备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实战经验。可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的师资队伍,是本门课程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因此,根据“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教育部[2002]18号文件)的要求,我们在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时不仅要充分认识到好教材的重要性,更要清楚地看到一支相对稳定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师资队伍的核心地位。要做好这项工作,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校内师资的培养。主要从学校目前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或管理工作的人员当中,选拔一批就业指导知识与实践经验丰富,并热衷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研究的人员组成骨干师资队伍,采取送培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学习深造、学术交流、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他们到学生、用人单位、其他高校中去调研和学习提供帮助。二是聘请就业创业指导客座教授。学校要从企业、政府部门、社会等领域聘请相关的人力资源部门干部、党政领导、社会成功人士、人力资源专家学者等参与到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中来,充分利用他们所拥有的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广泛的社会资源,来促进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德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思路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7):120-122.
[2] 夏星,何艾兵,龙艳.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调查与思考[J].理论月刊,2007,(8):80-82.
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范文5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促使高校职能发生衍变。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各高校在对其的培养目标及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来适应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由于近些年的各大高校扩招,高等教育逐步的走向大众化,与此同时,高校的职能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以前,学校作为一个管理机构,制定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履行行政职能,与学生的关系为简单的单向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的职能开始逐步发生变化,在大众化的趋势下,高校开始向学生收取一定的教育教学服务费用,这样高校的职能转变为更多的是提供知识教育及技能培训的职能。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较以往更具相互性,是更为复杂的双向关系,而非从前简单单向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二)高校教育管理的行政化问题严重。
多数高校的教育管理办法依旧是典型的行政化手段。这种管理的方式自身就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如果教育管理走的是行政化路线,这就达到削弱了教育管理的作用。行政化把教育管理定位在管理的层面上,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服务。这样以来,高校教育管理就被束缚在行政化的手段之下,这将严重地制约了高校教育管理的发展,最终导致是我国高校教育管理改革迟迟没有突破性的发展。
(三)高校侧重科研,忽视教学。
由于国家对高校的评估工作中对高校的科研成果有一定的要求与审核导致各大高校逐步开始侧重于科研发展,从而忽视了基础教学。这样的环境下,高校都更侧重于搞科研项目,而无暇关注教学的制定与发展。虽然科研成果对高校教育管理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过分重视科研,忽视教学,这是违背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科研成果的成就建立在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上,这将从侧面严重影响了基础教学的质量。
二、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高校要以提升质量为核心,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体功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是高校所务必要面对、思索与完成的基本命题。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不仅需要探索系统化的制度体系,并且必须将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一种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使之实现价值、发挥才能的长效机制。
(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高校“去行政化”进程已经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提大学去行政化,意味深长,现在教育部首批核准了中国人民大学等6所高校的章程,大学去行政化开始启航。不过,大学去行政化,远不是一个章程就能解决的。有了章程还要严格落实章程,还要将章程的内容细化,付诸实际行动,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还会面临许多复杂棘手的问题。“去行政化”的真正落实,有赖于后续改革的持续推进,有赖于各项制度的综合发力。
(三)高校教育管理要协调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
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范文6
关键词: 英语专业 应用技术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为了形成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理解和构建,首先要清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和涵义。教育部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这样描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国内许多教育人士和学者定义过“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双方使用一定的媒介,通过教学过程和相应的课程设置,在校内外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综合体[1]。
笔者采用以国内普遍接受的董泽芳的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依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要素,即人才培养培养理念、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管理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法,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应用技术型大学英语专业该如何制定适合与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英语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英语专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改革探索的新生事物,不同于以往的研究类型和教育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类院校的英语专业培养和教学中很多的现实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在培养客体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有些应用技术型高校把成为国内一流大学作为办学目标,盲目追求与一流大学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忽视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应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这一宗旨。其次,英语专业教学组织和管理方面,没有凸显出应用技术型的特点,重理论轻实践,重教师知识讲授传承轻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课堂上教师的理论讲授不仅占据了大部分课时,而且实践环节拖延,实习流于形式,导致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再次,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英语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模式的设置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的需要。以辽东学院外语学院的英语专业培养目标为例,英语专业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而英语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内容和要求不亚于其他知名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压力很大,导致英语专业不专业,通识课程不通识,学生对所设置的课程不感兴趣等。最后,跟踪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学校和经贸部门的翻译是毕业生们的主要就业方向,英语专业培养的专业课程模块中的课程选择和难度,与实际市场的要求不相符[2]。
据此,面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英语专业教学和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探索英语专业如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发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校转型和英语专业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较强的个性化、行业化和社会性。潘懋元指出,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教学为主、以面向地方为主”的本科教育类型,以各行业的专门知识为主,是为学生提供学术和职业准备的应用教育体系。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就是其构成要素的革新或重组。
(一)政策制度保证。德国高级应用型教育是中国应用技术型大学借鉴的典范,这类大学主要由政府提供办学的外部条件,从政策导向、法律等方面保障德国应用型大学的课堂教学能与实践教学的合理分配和实施,与当地经济实体的参与和合作,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了解工作岗位,运用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的制度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成功的支撑。
中国的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英语专业,需要政府和学校当局的政策支撑。从课堂教学的环境看,在法律和政策上,为英语专业实现产学研培养模式提供必要的条件,调动企业等社会力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发挥作用,确保培养模式中的实践实习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
(二)确立具有地域特色的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在德国,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的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方针明确:主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的毕业生主要在本地区就业或创业。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经验,英语专业立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制订针对当地经济特色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为例,要结合和研究丹东市的发展战略和实际,制定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丹东是东北亚的地理中心,目标是建成东北东部区域性的物流中心,重点发展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电力和以旅游、物流为重点的服务业。结合丹东及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强调基于本地产业的职业能力,每一级的培养目标都要有灵活性,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如请来自企业界的专业人士,商讨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在学生实习或研究合作中,英语专业随时与企业沟通交流,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计划[3]。
(三)设置应用技术型英语专业和课程。有学者认为,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出发进行设计,课程目标是“实基础”,而不是“厚基础”。根据德国的应用大学经验,专业设置虽然越来越宽泛、越来越细化,但在专业设置方面会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时调整,确保开设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重视与地方产业结构相关的应用性技术的研究。因此,应用技术大学的英语专业设置改革的基本任务是构建既适应市场需求又符合英语专业实际情况的设置体系。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任务是构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课程的科学体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置要体现“地域性和职业性”的特点,适应社会的发展、市场和学生的需求,培养出的英语技能人才要适应岗位的需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在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行业,可适当增设跨学科课程供学生选修,以满足有能力及感兴趣学生的需求。
(四)改革教育途径与教学方法。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和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为以学施教、因材施教,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英语专业和课程的特点,通过各种现代设备和科学技术,在课堂内外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反馈式、项目式和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英语基本技能的学习,使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此外,教师除了要具备教学及科研能力外,还应具备善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能力,强调服务社会的意识,因为教师的能力关系到应用技术型教育理念和课程实施能否真正实现。
(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用性,“实用”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的显著特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实践时间长,内容侧重技术性、技能性,有专门的为期20周的实习学期。根据教育部的要求,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制订了大学实践教学计划,以辽东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为例,每个学年设置两周的实践时间,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但是实践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实践内容和活动形式以各种竞赛和戏剧表演为主,基本是教学课堂的衍生物。国内有些院校的实习学期主要是安排(或要求)学生去企业感知、入社会锻炼。当然,实习实践的形式可以是与专业相近甚或是没有关系的社会锻炼,最理想的方式是校企合作。英语专业可以考虑与外贸公司或者合资企业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
三、结语
应用技术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根据社会和市场多样化人才的要求进行革新,根据行业特点和需求,突出“应用”和“能力”的培养。在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应该在研究应用技术型大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由政府各部门提供政策和法律支持,社会各界提供资金资助,结合国内外应用型大学办学模式的成功经验,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了解地区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构建适合自己院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培养模式的地方特色及个性化。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工作要做到细致有效,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式及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等,注意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关系,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通用技能与专业技能的关系等,体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开放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36.
[2]李婷.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2):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