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

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范文1

(一)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履行学校法定义务的重要体现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要求高校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有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为高校开展安全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同时规定,高校对在校学生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安全素质,是保护大学生免受非法侵害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履行学校法定义务的重要体现。

(二)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新时期,成为一名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以法律法规教育、人身财物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安全教育为核心的高校安全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安全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竞争力,为大学生走出校园更好地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新时期高校面临的社会环境特点

1.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精神生活显著改善和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首先,市场经济对利益价值的偏重,使得无论高校内的师生员工还是高校外的社会人员都把个人利益最大化视为个人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不断深化,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节奏加快,来自家庭、学业、工作的压力增大,容易导致社会经验和生活常识特别是安全知识和技能匮乏。

2.高校开放办学和后勤社会化

高校开放外在表现为高校趋于“泛社会化”,即高校逐渐与社会融合,高校在人员、科研成果、资金等诸多方面与社会交流密切;在深层次上则表现为高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互动增强。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开放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也是对高校影响较大的一种趋势。高校的开放和后勤社会化,在给高校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资源、减轻高校管理负担的同时,也加大了学校安全管理的难度,对高校开展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

1.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不足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在家庭的溺爱中长大,生活自理和独立能力差。在进入大学之前,与社会接触很少,对社会上存在的安全风险没有正确认识,无法恰当处理与规避可能对自己造成侵害的人和事。

2.法律维权意识普遍增强

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在大学期间接受过相对比较系统的法律基础教育,这使得他们具有较强的法律维权意识。然而,由于对法律内容理解的偏差,部分学生在维权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应尽的义务,这样可能会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一定麻烦,同时也为他们走入社会埋下了一定安全隐患。

3.心理压力大和心理承受力差

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大都刚刚开始独立生活,心理也处在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正确的调节方法,在面对外界压力和挫折时,常常会选择用极端方式处理。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愈突出,因学习压力、就业竞争、经济困难、精神疾病、情感挫折导致心理障碍而自杀自残的案例增多。

4.情商与智商发展不均衡

目前,大学生情商和智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高分低能,人际关系紧张和心理调适能力差的现象。造成这种问题存在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因缺乏与人相处和沟通交流的机会,不懂得分享、谦让和包容;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教育体制长期存在的问题所致,即从小学至高中,学校往往只片面的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水平的唯一标准,导致学生素质发展不均衡。

三、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对策

基于新时期高校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特点和大学生所呈现出的新特点,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贴近大学生校园和社会生活的实际,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现在的大学生学业和就业压力大,除了学习,很多学生更愿意把业余时间用在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工作上。而安全教育所能提升的安全素质虽然贯穿于人的一生,但由于一直以来都不是学校教育的重点,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在这样的尴尬处境下,把安全教育与学生校园和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然选择。另外,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还应注重案例教学和案例分析。案例的特点是生动、形象,易于被大学生理解和接受,特别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往往能对他们产生深深地触动,引发对某一安全问题的思考,便于吸取经验和教训,达到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技能的目的。传统的安全教育常常采用集中授课、举办专题讲座、展板宣传等方式,这些方式方法由于各有局限,宣传教育的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安全知识属于应急知识范畴,是一种人们在非紧急情况下通常不会主动学习的知识。因此,一直以来,学生对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被动接受较多,主动学习较少,这也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为了改变安全教育的这一现状,需要调动大学生自己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在大学生中推广并深入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

传统的安全教育主体是高校的安全保卫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主要采取集中性说教的形式。这种教育模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曾发挥过很大作用,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高校安全教育的需要,呈现出诸多与高校实际和大学生特点脱节的问题。传统安全教育模式已趋于形式化,教育效果也越来越不明显。新时期,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应将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积极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上面来。这一方面符合新时期大学生要求自主和参与的时代精神,也顺应了高校民主改革的趋势,体现了高等教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价值目标。通过探索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工作模式,调动他们参与学校安全管理、服务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达到教育自己和他人的目的,以点带面,从根本上提高全体学生的安全素质,减少各类案(事)件的发生,维护好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同时,这也利于从根本上减轻学校的管理负担。随着教育和管理效果的逐步显现,也利于化解学生对学校安全工作的误解,将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引入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三)着力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探索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

安全教育内容涵盖面很广,包括治安、交通、消防、保密、法律法规、国家形势政策、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可以说,凡是与安全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安全教育的内容。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如果说学科专业教育是掌握一门知识和技能、成就事业的基础,那么安全教育则是学业和事业成功的前提,是每位大学生受用终生的财富;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而言,安全教育是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安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安全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和效果。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安全教育普遍受重视不够,没有建立起系统、完整的教材体系和专业、稳定的教师队伍,教学内容和形式与实际脱节等问题突出。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首要任务是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体系,并将其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统一规划和实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范文2

在高校,安全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首要保证,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基本条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面临的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威胁逐渐增多,高校应着眼于新时期校园安全特点,从整体安全教育的概念和内容出发,增强整体安全意识,不断拓宽和丰富安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关键词]

整体安全;安全教育;高校

党的十以来,党和政府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安全工作既是国家安全的重要节点,也是保证大学生个体平稳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按照国家安全工作的整体部署,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必须转变观念、革新思想、提高警惕,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全面性、针对性、实效性,保障校园内部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新形势下的安全教育工作不仅仅要求全面覆盖传统安全领域[1],对非传统安全,高校也不可忽视,必须不断提高安全教育水平,赋予安全教育工作新内涵,形成国家安全、社会安全、校园安全以及个人安全于一体的高校整体安全教育理念。

一、新时期高校校园安全特点

高校是国家安全战略部署的重要一环,是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育青年的重任,有其相对封闭性,高校校内人员也有其人员结构、社会地位和基本素养等与外部社会不完全相同的独特性,因此高校校园安全具有以下特点。

(一)多样性

高校校园是师生工作、生活、学习的地方,同时又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一方面由于内部个体各方面素质水平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再加上外部环境的众多不确定因素必然导致校园安全问题多样化的特点[2]。

(二)阶段性

校园安全具有十分显著的阶段性特点,不同阶段出现的安全问题类型、各类安全问题在不同阶段出现的频次都具有相应规律性。

(三)突发性

高校整体安全环境优于社会,在校师生素养也普遍较高,瞬时矛盾不容易产生,但是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由于长期压力的积累,矛盾的升级,当达到临界状态时,矛盾会突然爆发,引发十分严重的后果。

(四)破坏性

高校是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待塑造阶段,当出现安全问题而得不到妥善处理时,则可能带来破坏性后果。

(五)非传统安全问题冲击日益严重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校校园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安全问题的看法仍局限于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等传统安全领域。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受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冲击,近年来涌现出一些高校大学生凶杀案件、重要机密泄露事件、网络攻击事件等严重安全问题,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对高校校园安全管理重新审视。

二、整体安全教育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整体安全教育理念是在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将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生活安全、消防安全等“传统”安全,政治安全、法律安全、道德安全、声誉安全、心理安全、文化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整合并有机统一起来的新的安全教育观念。整体安全教育旨在全面系统地教育大学生群体,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国民的安全意识,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水平[3]。高校应在整体安全教育框架下逐步推行新的安全教育内容,养成在校大学生新的安全意识,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有机结合,提升高校安全教育的水平和增加其内涵。结合高校校园安全工作实际,笔者将高校整体安全教育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安全

政治安全是指将国家政治系统置于不稳定状态的安全问题。政治安全所包括的因素主要有国家、政权、政治制度、执政党、、国民意识形态等。本质上来说,政治安全与文化安全、信息安全有交叉的地方,但是结合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实际,在整体安全框架下,包括影响国家稳定、损害国家、怀疑抵触国家政治制度、影响国家政治秩序的各项不稳定事件。

(二)文化安全

国家文化安全主要包括国家主流文化价值体系、社会基本生活制度、文化意识形态、民族语言符号系统、民族知识传统、民族等。进入21世纪以来,各类西方文化、普世价值的渗透宣传,对国家传统文化安全的冲击不可小觑,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文化安全也是思维活跃、意识先进的大学生受侵蚀影响的一个方面。

(三)社会安全

社会安全即对社会个体、社会组织安全有影响的各类安全现象的总称。在高校安全工作范畴内主要分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活安全、生产安全、名誉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妨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社会公共安全以及个人人身安全、个人财产安全和个人生活安全等都属于传统安全领域范畴。涉及高校大学生的主要有:违反实验室设备管理规定;违反校园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违规明火作业、违规驾驶机动车;参与极端事件、故意伤害事件、非法社团活动,赌博酗酒、寻衅滋事等一系列违法行为,以及食品安全、疫情传播、校园施工意外伤害等其他安全问题。除此之外,在整体安全教育内涵下,名誉安全也是社会安全的一种,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在新的安全环境下极易造成个人及他人的名誉损害事件。

(四)科技安全

高校是国家高科技人才最为集中的地方,随着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大学生泄露科技秘密问题,科技安全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科技安全从国家安全的视角,其内涵主要是保护国家科技视域免受侵害,国家科技利益得到维护,国家科学技术能够得到健康有序地发展。从高校实际来看,科技安全应该定义为与院校科技生产管理活动相关的科技失密、科技窃密、知识版权侵害等科技不安全事件[4]。

(五)信息安全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高校大学生是接收信息、处理信息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高校信息安全可以分为公共信息安全与个人信息安全。公共信息安全包括网络攻击、信息破坏、信息内容安全、设备设施故障、灾害性事件等,个人信息安全则包括个人信息泄露、诈骗、敲诈等涉及个人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件。

(六)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是在整体安全教育理念下的新要求,结合校园实际主要包括校园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生态破坏事件,主要现象有实验室废弃物污染,校园自然景观人为破坏,环境引起的校园生态灾害等。

(七)心理安全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校园安全事件呈现出阶段性、频发性的特点,对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安全稳定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安全问题成了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将心理安全纳入高校整体安全教育体系必要且迫切。

三、高校开展整体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提升安全教育水平,系统化安全教育内容不仅是外在要求,对大学生个人成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大学生在校期间以及走向社会以后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5]。

(一)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完善拓展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从总体上来说,目前高校安全教育重点在于“传统”的安全教育领域,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生活安全、消防安全等,而对“非传统”的安全教育领域,如法律安全、信息安全、声誉安全、政治安全、心理安全、文化安全等关注非常少。根据的新安全观,整体安全统筹了“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构建了全面的安全体系,完善了高等教育安全教育内容,拓展了安全教育内涵,形成了高校新的整体安全教育观,有利于高校安全教育向制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二)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整体安全教育框架下,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科技安全等其他非传统安全因素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与大学生群体的信息安全、社会安全、心理安全等安全因素息息相关。国家安全意识培养是一项全面的、长期的、动态的工作,系统的整体安全教育工作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三)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

安全是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保证,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基本条件。“以生为本、安全育人”是高校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通过加强大学生传统安全教育管理,逐步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对社会经验少、安全意识淡薄、思想单纯的青年大学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体安全教育不仅重视大学生个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心理安全、信息安全,对非传统安全也有涉及,旨在帮助他们掌握系统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使得他们在日后的生产生活中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以实现健康发展。

(四)整体安全教育有利于高校的安全稳定

总体来说,我国的安全形势是好的,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新形势下各类不安全不确定因素也日渐增多。高校是构建国家安全的重要阵地之一,系统的整体安全教育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减少外部不确定因素对校园冲击的重要条件。

四、整体安全视域下高校安全教育途径和方法

在整体安全教育体系框架下,高校安全教育特别是非传统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根据高校校园安全的特点,通过国家、社会、校园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高校可以从显性教育和隐性培养两个方面加强整体安全教育工作。

(一)加强高校安全制度教育

当前,我国的高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安全保卫部门的指导下,以及高校自身的要求下都制定了相应的安全制度。但是相应的安全制度宣传教育却没有跟上,高校安全管理人员不重视,学生不在意,流于形式的安全教育屡见不鲜;另外,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许多高校还沿用过去的“老一套”,对安全教育敷衍了事,对新的安全形势认识不足,没有对新的安全问题引起重视。因此,高校需要真正将整体安全教育落实到位,必须认清形势、革新思想,深刻认识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和心理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因素,将其汇编纳入新的高校校园安全制度、规定以及预案演习中,同时加强宣传,认真组织师生学习,使全面的整体安全教育规章制度为师生熟知,并被自觉遵守和应用[6]。

(二)加快高校整体安全教育课程建设,全面推动整体安全教育进课堂

其一,要构建和完善整体安全教育体系,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融于一体,形成全面的整体安全教育理论体系。其二,要认真加强非传统安全教育,在教材中增加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及时关注国际动态与国家安全建设整体要求,做到将最新的安全信息实时有效地传递到高校校园。其三,要加强安全教育队伍建设,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化的整体安全教育队伍,使他们成为整体安全教育的典范。其四,要将整体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大学教育体系,在专业化的整体安全教育队伍的引导下制定相应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大纲,规范化地进行整体安全教育。

(三)逐步加强高校整体安全实践教育

整体安全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同时还必须逐步加强实践教育,增强高校师生在面对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危机时的实际应对能力。一方面,高校应以大学新生军训为切入点,在进行国防教育的同时,融入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为以后的整体安全教育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开展针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模拟演练。要加强对于高校校园各类事故灾难、暴力恐怖、极端事件、生态食品安全、网络安全、重大传染病疫情等非传统安全事件的演习管控,加深学生的切身感受,提升高校师生应对突况的能力。

(四)加强安全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教学大纲中的必修课程,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安全意识也是思想政治素养的一个方面,高校应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将整体安全教育理念,特别是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心理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教育观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用理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历史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方法来认清判断解决整体安全框架下的非传统安全问题。

(五)加强安全教育在高校第二课堂的灌输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丰富,教育意义深远。高校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教育与校园第二课堂中的主题班会、团日活动、党建活动以及专家讲座和知识竞赛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在校大学生的积极性,将非传统安全意识培养,整体安全教育理念逐步根植于师生的平时生活中。

(六)加强安全教育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培育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以高校师生为主体,在生产生活、教学科研和社会活动等方面创造形成安全行为习惯与安全思想意识为一体的活动结果与活动方式的总称。安全文化是校园文化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校园内与校园安全文化相关的活动无处不在,将整体安全教育理念渗透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培育整体安全意识对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一方面,整体安全教育在校园安全文化中的培育凸显了整体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整体安全教育在校园安全文化中的培育是高校整体安全教育框架体系的必然要求,将安全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是系统化安全教育、意识培养的重要手段,是将整体安全教育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青年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高校整体安全教育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高校应在国家安全稳定工作的整体部署下,提高政治敏感度,转变安全概念意识,从全局出发,从学生个体安全意识培养出发,将整体安全教育理念,特别是政治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和心理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教育理念根植于高校全体师生心中,逐步建设整体安全教育长效机制,构建国家安全稳定建设最为坚固的一环。

作者:雷玉江 王英国 闫亮亮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本文系2016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课题“‘大安全’视域下高校安全育人工作的探索与研究”(BJSZ2016YB1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贾水库,刘伟,满园春,王晨.校园安全及其特点分析[J].安全,2015,(3).

[2]蒋利平.国家安全视野下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3]刘义.高校安全稳定下分类指导工作探究[J].求知导刊,2015,(11).

[4]李旭,谢友平,周而明.基于安全防控网建设的高校安全问题内涵与分类标准[J].教育评论,2015,(12).

[5]陈志辉.高校校园安全长效机制的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效性;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8)02-0027-03

所谓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为目标,通过入学教育、课堂教育以及日常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对在校大学生所进行的以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法制观念、安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育。[1]

一、发现问题

近年来,随着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安全教育的内容也不断完善,2011年,我校还曾为安全教育分配了0.5个学分。目前公开发行的安全教育教材内容一般都涵盖了法制安全、实验(实习)安全、运动安全、饮食安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健康、求职就业安全、社交活动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安全救护常识、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等等。然而,这些安全内容却并不是高校安全教育急需解决的。笔者曾对往年校园报警案件进行了整理(这些案件来源于公安机关警情通报),发现每年校园盗窃、网络诈骗给师生造成的经济损失数额较大。以2013年为例,全年涉校案件73起,造成经济损失合计301444.99元,折算下来平均每5天就有4129.4元的损失(盗窃33起,案值161590元,占53.6%;诈骗38起,案值139854.99元,占46.4%),如表1所示。安全教育内容的面面俱到同高校多发的侵财类案件“一枝独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学生安全教育缺乏实效性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二、分析问题

(一)安全教育的实效性是什么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大学生安全教育实际效果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但是怎样才算有效教学,是以达到设定目标为标准,还是以技能取向为标准或者以最终成绩为标准,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看法。对安全教育实效性的研究主要有:关于高校安全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有学者认为主要是安全教育手段落后和内容陈旧两个方面的原因[2];对于如何增强高校安全教育的实效性,有学者从把握创新教育理念、优化教育内容、拓展教育平台、拓宽教育阵地四个关键点上提出了建议[3];对于改进安全教育实效性的范式,有学者引入了物理学“效能”的概念,提出了內外结合的改进范式。[4]

笔者认为安全教育不同于其他教学形式,安全教育是否有效并不是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或技能操作水平来衡量的,而是由大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受到了人身侵犯或经济损失来衡量的,这一现象可以用公式加以说明,即100-1=0,意思是说日常安全工作再规范,在1起严重事件面前,所有的工作都是0。例如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2014年8月多起女大学生被害事件,人们在强烈谴责这些严重犯罪的同时,总会质疑大学生安全教育出了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应该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实事求是,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要真实反映学生案件防范需求,量力而行,不贪大求全。二是效果明显,要让校园发案率有所降低。

(二)什么样的安全教育内容能引起学生重视

安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而学生安全意识的得来不是凭空产生的。哲学上认为“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套用这个定义我们可以说,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安全事件在头脑中的反映,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安全案例更有存在感,因此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有研究在对高校学生安全意识现状进行调查后得出结论:对大部分普通大学生来说,未发生在身边的事件不能给予他们直接的冲击和安全意识提高的正面刺激。对学生更多的刺激来自因财产安全意识薄弱、轻信他人、财务保护观念差等引起的身边发生的盗窃和伤害的事件。[5]

以往由于考虑到受害人心理影响,或者由于讲授安全教育的老师本身缺乏接警经验,以及对校园案件梳理不充分的原因,本校发生的真实案件没有在安全教育中得到详细的讲解,这也导致了某些诈骗案例在校园中“长盛不衰”。笔者认为,安全教育一定是“校本”的,本校反复出现的案例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保卫干部要通过认真分析,将手法相近或案发地点相同的案件进行归类,把握防范要点形成安全教育材料,通过学工辅导员将警情及时通报给学生。以学生身边的案例为内容的安全教育或许效果更好,为验证这一假设,我们对如何提升高校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展开了行动研究。

三、实施行动

本次行动研究的目标是在教育实践中使保卫工作者能够更深入的了解现实教育情境中的教育现象、教育问题,并由此做出具体的解释与指导。“改进”是行动研究的主要功能,它既能解决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也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6]

(一)行动的实施与改进

本次行动研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2015年7月,主要对73起案件进行分类,从中筛选、组织案例教学内容,并于9月份开始在学校安全教育中增加了对校园案件的讲解,相关内容还由学工处筹集经费印刷成册发放至每一个宿舍。截至2016年4月,从公安机关反馈信息得知,2016年第一季度发案30起(盗窃9起、诈骗20起、其他1起),比2015年第四季度37起(盗窃8起、诈骗28起、其他1起)的发案量有所降低,我校保卫处也因此获得了驻地派出所的奖励。通过对本阶段工作的反思,对安全教育提出两个方面的改善建议:一是案例需要更新。第一阶段主要案例来源于2013年校园案件,是否能反映出最近2年内案件情况有待验证。二是校园案例防范材料需要印发到每位同学手中。第一阶段由于经费有限,仅能保证每个宿舍一本,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拿到材料。

解决了第一阶段发现的问题,我们着手开展第二阶段行动。第二阶段持续时间为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第二次入选安全教育的案例是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间发生的315起校园案件,安全教育内容时效性更强,更能反映出案件变化。第二阶段开展安全教育的形式仍然主要是借助新生入学开办安全教育讲座,辅助发放印刷材料供学生自学。学工处增加经费预算,将辅助学习材料《安全警示录》由原来的每个宿舍发放一本改为每位学生一本。

(二)行动结果与实效性的检验

2017年1月,针对我校2016年全年发案情况,我们对安全教育的实效性进行检验。2016年校园第一季度发案30起(盗窃9起、诈骗20起、其他1起),第二季度17起(盗窃2起、诈骗12起、其他3起),第三季度15起(盗窃8起、诈骗7起),第四季度18起(盗窃14起、诈骗4起)。这些数据经过Excel处理得到2015年第四季度至2016年第四季度校园案件趋势图,如图1所示。从中我们得出结论:2016年诈骗案件连续4个季度下降,R2=0.9924说明诈骗下降趋势线非常可信。盗窃案件下降不明显,这种结果由盗窃与诈骗案件无区别导致。2016年校园发生的盗窃案件主要是办公室入室盗窃,主要问题并不是学生缺乏安全意识,而在于楼宇防范缺位造成的。诈骗案件主要是嫌疑人通过网络媒体、手机电话等媒介,通过一定“话术”,使受害学生陷入其预先编制的剧情比如冒充老师要求转账、冒充亲友汇款、购物需要重复交易等来完成犯罪,学生如果能事先了解剧情,就能有效识别诈骗。因此,以校园真实案例为安全教育的内容对诈骗案件防范的针对性更强。

经统计,2015年我校全年发案134起,涉案直接经济损失1421541元。2016全年发案79起,涉案直接经济损失442014元。总的说来,本次以提升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效性的行动研究遏制住了校园案件高发的势头,如图1所示。

四、对策与建议

行动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理解现实教育情境,改进教育实践,促进教育变革,最终实现研究成果的小范围推广。通过行动的实施与改进,降低了诈骗案件的发案,提升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效性。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安全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拒绝泛化,构建安全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

近年来,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有同“公共危机”应对的内容相重合的趋势,安全教育仿佛就是一个框,什么问题都可以往里面装,笔者将这种现象称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泛化”,甚至一些专业性强的实验操作、食品安全、运动安全等领域出现的问题,也都归于安全教育。这种泛化的结果带给安全教育一些结构性问题,如“内容不完善、队伍不规范”。不仅如此,安全教育内容泛化还使安全教育脱离了具体教育情境,因此实效性很难提升。要提升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要使其回归具体教育情境,例如,运动安全要回归体育课程,实验室安全要回归教学科研管理。

(二)注重实效,重塑促进学校安全教育内容的供给链

安全教育内容不是一场讲座、一次考试就能完成的,作为一个教育传播过程,安全教育内容的生产、传播、反馈应该形成一个环形链。学校保卫处要主动担当,发挥熟悉校园发案情况的优势,占据安全教育内容“供给侧”,遴选与编制安全教育内容,提供有代表性的案例,并能从中凝练出典型案例的防范要诀。目前安全教育内容良莠不齐,例如遇到火灾是“逃”,还是留在“火场求生”,网络上就有不同说法,这些都需要具体分析。我们期待高校保卫工作者在供给侧拨乱反正,优化安全教育内容。

(三)立足实际,探索孵化安全教育团队的新模式

應当认识到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参与大学生安全教育,高校保卫处责无旁贷。但从规范大学生安全教育角度考虑,学校应该组建一支安全教育团队,除了负责制作优质安全教育案例,团队还要掌握教育“渠道”,能够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安全内容以公众微信号等“线上”方式或讲座、班会等“线下”方式传播到大学生群体中去。同时,团队要有“反馈”,既能通过安全教育竞赛、安全讲座认证、安全志愿者认证等形式给予学生激励反馈,又能接收学生的信息反馈。

五、结语

高校安全无小事。近年来,多起大学生受害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其中较为典型的有2014年多起女大学生失联被害案件,2016年多起大学生遭电信诈骗导致受害人猝死以及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如何提升大学生安全教育实效性”已成为高校面临的难题。本文结合安全教育工作开展了行动研究,进行了一些探索,截至2016年12月,笔者所在高校诈骗案件连续4季度呈下降趋势,可以说通过行动研究,达到了改进工作的目的。笔者认为行动研究这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方法是推进大学生安全防范科学化的重要抓手,值得深入探索。

[ 参 考 文 献 ] 

[1] 蒋津辉,钟之华,胡俊杰.高校安全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0):41-43. 

[2] 朱卫国,潘彬.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5(5):65-67. 

[3] 安春元.新时期增强高校安全教育实效性的几个关键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44-46. 

[4] 田虎.论学校安全教育效能改进的范式与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5(11):15-18. 

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伤害事故 思政对称

关于学生伤害事故,教育部2002年出台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条给出的定义是:“在学校实施的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产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即将踏入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当其遭遇伤害事故,可以想象,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损失和不良影响都是相当巨大的。据统计,每年死于自杀的高校学生全国有数百起,使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学生伤害事故,相关数据有数十万,广东省仅2000年以来,就有数十起高校学生非正常死亡,甚至有令人惊叹的“连跳”事件和“指标”一说。由此可见,学生伤害事故已经严重到足以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程度,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应该成为高校工作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发放了调查问卷,并且与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完善人、发展人的教育活动,肩负着关注人自身发展,解读人生价值意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使命。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有关的教育方略主要有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等,教育工作做得好,等于为伤害事故加了一层防护装置。

一、法律教育

本次的调查问卷数据统计显示,在“是否了解大学生伤害事故相关法律法规”与“学校是否开展法制教育”两项当中:“是否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当中,选择“是”的有28人,占总数的15.8%;而选择“否”的有146人,占到82.5%;学校是否开展“法制教育”选项,选择“经常”的有12人,占总数的6.8%,选择“偶尔”的有77人,占43.5%;选择“没有”的有62人,占35%,选择“不知道”的有24人,占13.6%。这是一组相当令人不满的数据,从反面证实了当前高校法律教育的薄弱。

权利意识的觉醒是维护权益的第一步,所有问题的解决最终都要用法律来规范。对法律教育的加强,对高校而言,能够更好的依法办学,提高自身职能的转变和有益于高教的改革;对学生来说,能够更好的维护自身权益。在很多情况下,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不清楚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危害后果是因伤害行为产生纠纷的重要因素。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角度来看,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是提高全民族法律素质的关键,必须把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使之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感恩教育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遵守社会公德、学会感恩是我国每一位公民必备的素质。因此,在校园对青少年加强感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知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等等。经常怀着感恩之心,才会心地坦荡,胸怀宽阔,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进而避免伤害事故的隐患。感恩教育在传统社会和宗教社会比较深入人心,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知恩不报非君子”、“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等都是中华民族千年流传的古训,是我们伟大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性掩盖和替代了很多值得感恩的地方。学校是否开展感恩教育,选择“经常”的有10人,占总数的5.6%,选择“偶尔”的有55人,占31.1%,选择“没有”的有82人,占总数的42.3%,选择“不知道”的是30人,占16.9%。常怀感恩之心,才能有所敬畏,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心怀感恩,心怀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意识,才能更好的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会宽以待人。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从源头上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三、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让大学生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绚丽的生命只有一次,对生命有所敬畏,才能有所收获。学校是否开展“生命教育”,选择“经常”的有11人,占6.2%,选择“偶尔”的有74人,占41.8%,选择“没有”的有69人,占39%,选择“不知道”有23人,占13%。生命教育的缺失,造成对生命的漠视是有悖人道的,对生命教育的深刻理解能够促使珍惜生命,把握生命。大学生伤害事故的出现,反映了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及不足。高校应认识到问题的存在,把生命教育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以学生为本,培养积极向上的生命价值观,对生命尊重、对生命负责,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四 、安全教育

自我保护能力是成长阶段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为了大学生的健康和安全,学校和社会应该及早传输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注意培养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及良好的应急心态。在本次问卷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选择强化安全教育与急救常识。这是大学生安全意识的一种自我觉醒,值得我们称道和重视。而学校是否开展“安全教育”的统计,选择“经常”的有11人,占6.2%,选择“偶尔”的126人,占72.2%,选择“没有”的为30人,占16.9%,选择“不知道”的10人,占5.6%。

同时,安全教育是其他教育的保障,安全教育直接决定其他教育的成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倾向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源素质与高校扩招前相较有所下降、社会大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高校存在的安全隐患日益增多,高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压力。安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也是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部分校园事故的发生原因与学校的安全意识淡薄,学生的安全防范技能缺失密切相关。学校除了应当提高学校的安全系数,还应当把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纳入学校的常规的教育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安全常识、遇险的正确逃生知识等等。安全技能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并且能使学生终身受益。

五、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超越现实,对未来美好远景和远大价值目标的自觉追求,是超越自我,塑造自我,发展自我,面向未来,努力实现更高价值的自我意识。理想信念对人们的思想言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一种最重要的价值观念,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核心。

哲学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可以指导实践。理念信念,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并且能激发出强大的动力和激情。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富于理想的年龄阶段。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信念,就会为此不懈的努力和付出。在大学生中间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树立正确的荣辱感,价值观,进而正确的指导自己的一言一行,形成积极向上、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健康成长,减少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

六、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研究起源于19世纪,由弗洛伊德的和荣格等创始。从心理学问世,就表现出非凡的作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大学生正处在心里断乳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面对压力,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自卑、冲动等心理障碍,严重的还会有轻生、攻击、报复等非常极端的行为。从很多校园伤害事故来看,都与大学生脆弱甚至扭曲的心理状况有关,马加爵事件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在与心理咨询老师访谈的过程中,心理老师也认为,有些伤害事故的发生与学生的心理状况有很大关系,但心理是内心的东西,但有时候隐藏的深,外界也无从知晓,只要心理有为题的,能够来到心理咨询室咨询,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在班上可以任命心理保健员,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且心理咨询的方式也应当多样化,应当积极利用网络在心理咨询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当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开通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等方式,积极加以引导,倾听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为国家培养心理健康的合格人才。

回顾马加爵事件当中,如果学校能够开展有效的法律教育、感恩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的话,马加爵还是否会因为生活琐事而举起屠刀,忽视自身法律责任,漠视生命,不顾家庭学校社会的培育之恩,抛弃友情,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同样,即使学校能够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机制机构,悲剧仍有可能避免。但遗憾的是,这些环节,都被忽视了,或者说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以问卷数据为例,在“学校是否建有心理健康咨询机构”选项当中,124人选择“是”,占70.1%;12人选“否”,占6.8%;选了“不知道”的有39人,占22%。在这一项工作当中,恐怕还不是很到位,心理健康机制的影响,没有波及到每一个人。

该发放问卷的高校系所在省份的重点高校,各项工作比较突出。但是结果却不能令人满意。我们应该清醒的意识到,作为偶发性的大学生伤害事故,其发生很难会是在我们做好充分准备知识,更可能得情况是我们疏于防范和疏忽大意的时候,数据显示,我们在思想教育的防范作用方面,工作没有到位。

值得欣慰的是,肯定思想教育能够起到作用的占了大多数,数据显示,有111人支持思想教育能够在事故防范当中起到作用,占总数据的62.7%。

通过思想教育的作用,从高校传递积极的信号和有效的内容到社会,组织高校和社会在思想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发挥高校的优势,积极参与创建和谐社会,将能从社会层面将大学生伤害事故的隐患减少到最小,直至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张民安.大学的侵权责任[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范文5

大学生的角色

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促成学生的社会化,让大学生与社会相适应。一般认为,大学阶段是一个过渡型角色转化时期,是大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阶段。其中,低年级为“自然人”阶段,中年级为“半个社会人”阶段,高年级为“完全社会人”阶段。[2]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所处社会地位决定了大学生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很多,笔者主要从大学生扮演的众多角色中筛选出最主要的几种进行探讨:

1.学生角色

大学是追求知识和光明的地方,是教授广博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因而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毋庸置疑的角色就是学生角色。在大学里,学生们接收着教师的教导、科学文化知识的熏陶,并依据各自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对先进、系统的专业知识进行学习。

2.准员工角色

大学教育的结果不外乎升学和就业,但就目前来看,就业人数远远大于升学人数,因此,随着大学年级的不断升高,准员工角色走进了大学生扮演的角色中。学生要在就业前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包括总结学习生活、了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学习人际礼仪等等,其实无形中已经扮演了准职员的角色。特别在就业竞争和压力巨大的今天,很多大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具有了为未来就业做准备的意识。

3.儿女和未来父母角色

依据血缘和家庭关系,大学生在家庭中主要扮演的是儿女角色,所不同的是这个儿女角色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日趋成熟,并随着自己的独立而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职责;同时,处于高年级的大学生一般生理已经成熟,毕业后的一年或几年内即将面临结婚和生育,也需要储备一些社会生活常识去适应未来的父母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大学阶段,学生也具有了未来父母的角色。

大学生多重角色间的相互关系

虽然上述已经筛选出来了三种大学生角色,但并不意味着这三种角色是同等重要,也不意味着这三个角色是彼此孤立的。 在这三种角色中,学生角色是大学生的主要角色,因为大学生还处于求学阶段,主要的活动还是学习,主要的生活场所还是学校;准员工角色是大学生的次要角色,这个角色的地位是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升高而日趋升高的。儿女和未来父母角色总体来说也是大学生角色里的次要角色,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这一角色。就大学教育来说,学生角色永远是主要角色,而准员工、儿女和未来父母这角色则是相互平行的次要角色,但次要并不意味着舍弃,相反,在提倡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时代,我们的大学教育中更应该对次要角色有所反映。

大学生角色划分对大学课程内容调整的启示

课程定义在我国具有多样性,在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关于课程的定义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称谓。[3]我国的大学教育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能力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等方面,这就要求大学的课程内容设置要充分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服务。依据大学生主次角色的划分,笔者认为大学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须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知识教育方面的课程

学生这个主角色决定了在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关于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始终是大学教育课程内容设置的重头戏,合理的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对于大学生系统地接受和掌握专业知识至关重要。近年来关于专业知识教育方面的课程设置探讨较多,教育部对专业课程的教育质量也一直常抓不懈,本文在此不作过多论述。

(二)职业教育方面的课程

职业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人谋生的手段之一,随着受教育个体年龄的增加和年级的升高,大学生逐渐成为了“完全社会人”,就业成为了大部分高校学生首先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很多学生由于对有关知识的缺乏,准职员的准备做得不足,与好职位擦肩而过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毕业生在获得岗位后,也由于为人处世不当而被迫离开了自己曾经千挑百选的岗位。有鉴于此,在大学课堂开设职业教育方面课程的呼声也越来越大,要求大学生学会真正做人、做事的呐喊也越来越明晰,概括起来职业方面的教育课程不外乎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人际礼仪、相关政策法规等。

值得欣喜的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4](〔2007〕26号)“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教育部办公厅于2007年12月 28日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育厅[2007]7号),要求规定:“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现阶段作为高校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各高校要依据自身情况制订具体教学计划,分年级设立相应学分,建议本课程安排学时不少于38学时。”[4]“教学内容应力求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要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5]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出台,无疑是对学生准员工角色的充分肯定,也是帮助大学生从准员工角色向员工角色过度的有效途径。

(三)安全教育方面的课程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学校中大学生安全问题屡屡发生,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常识而导致的悲剧频频出现,高校学生的安全存在的诸多隐患,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员,无论从准员工的角色出发还是从儿女和未来父母的角色出发,让其建立安全意识和掌握安全防范知识都是至关重要的。安全教育方面的课程应主要包括两个子课程内容: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目前,关于安全教育方面课程的开设在高校中得不得到重视,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识,没有必要搬进大学的课堂进行系统的学习,但近年来高校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又不得不让我们看到大学生在面临安全事件时表现得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因为安全方面知识的缺乏而酿成了悲剧。生命的存在是一切社会活动存在的前提,不论作为学生角色、准员工角色、儿女角色还是未来父母角色,掌握完备的安全常识和拥有冷静的头脑是生存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所以,在大学的课程中设立安全教育方面的课程进行系统学习是十分必要和必需的。

(四)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

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社会压力的增大,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日趋突出,身边因为健康意识等缺乏而导致失去生理或心理健康甚至失去生命的大有人在。大学生的学生角色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大学生的准员工角色面临着未来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儿女角色面临着照顾父母身心健康的压力,而未来父母的角色也面临着未来人际关系、子女养育等问题。在大学课程中,有选择的开设相应课程,进行抛砖引玉式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就健康教育而言,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人格修养、恋爱及性健康教育、保健教育等。

在当今的大学中,关于健康教育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设立心理咨询办公室辅助教育,二是通过开设心理课程、公共体育课程同时辅助适当的学科渗透方式对大学生健康进行教育。但是在心理课程和公共体育课程的课堂中,心理课往往为了了解一个心理名词而纠缠,体育课也为了体能达标而忽略了体育保健知识的学习,更不用谈饮食保健、应急事件处理等常识的学习了。作为现代人,作为学生、儿女和未来的父母,健康知识往往是特别适用和常用的。有计划的选择相关内容进行抛砖引玉式的学习,对于圆满完成学生角色、儿女角色和未来父母角色有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途径之一。

(五)其他生活常识方面的教育的课程

其他生活常识主要是关于现行实用法律法规简介、关于经济理财基础知识等等,依据学校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程的方式进行选修,这里也不做过多介绍。

结语

大学是传播知识的殿堂,是成才的摇篮,对于上述提到的关于学生角色而引发的对于大学课程内容设置的思考,只是在保障高校专业知识学习和国家规定的大学必修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大学课程内容调整的个人见解,知识是无穷尽的,接受大学教育的时间却是有限的,在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安全、健康及其他生活常识方面的教育也只能是给学生做抛砖引玉之用。详尽的学习需要终身教育理念的支持,但要培养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这些知识虽然不及专业知识重要但却又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在特定的受教育阶段主次角色定位所发生的微妙变化,促使我们不得不去重新审视大学课程内容设置对促成大学生全面发展所发挥的重要意义,并对其作出适时的调整。同时对高等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完善也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阿瑟.S.雷伯.心理学词典 [K].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王兰州,阮红.人文生态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

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范文6

【关键词】高校安全稳定心理资本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082-03

高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安全稳定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是国家和谐稳定、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在面对各种压力、现实问题、社会矛盾时,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经常诱发或导致盗窃、伤人、自残、自杀、杀人等校园稳定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学生心理资本是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加强大学生心理资本建设是预防和解决校园稳定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是实现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当前高校维稳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积极探索高校大学生心理资本建设路径,塑造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对于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心理资本的基本内涵及核心要素

心理资本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由经济学家Goldsmith,Veum Darity提出,他认为,心理资本是指能够影响个体的生产率的一些个性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或自尊感,支配着一个人的动机和对工作的一般态度。在该概念中,心理资本被看做个体在早年生活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或特征,主要包括个体的自我知觉、工作态度、伦理取向和对生活的一般看法。2004年,Luthans等人以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积极心理资本的概念(简称心理资本),认为心理资本是指人的积极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希望(Hopen)、自我效能或自信(self-efficacy)、乐观(Optin-ism)和韧性(Reslience)四个方面。2005年,Luthans把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具体表现为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状态,它超出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上,并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投入和开发而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

2007年,Luthans等人对此定义进行了修订与扩充,认为心理资本是指个体的积极心理发展状态,其有四个核心要素:

第一,乐观。乐观是指个体对当前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归因。拥有乐观个性的人能以积极正面的态度面对生活,认为好事总是会发生,或是相信事情结果的正面及可能性,对现在和将来的成功抱有肯定的态度,且能对未来抱持期待和希望。

第二,自我效能感(自信)。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未曾经历过、难以预测且具有压力的特定情境中,对自己整合并执行相关行动的能力知觉并拥有表现和付出必要努力、成功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的自信。自我效能是与外在环境及其他自我调适机制和个人能力、经验、成就表现产生交互作用的结果,属于自我系统中的动态层面,包含认知、社会及行为的次技巧衍生性能力,具有整合行为而达成目标的作用。

第三,希望。希望是指个体坚持目标,为了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够重新选择实现目标的路线。Snyde认为希望是一种正向的动机状态,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路径思考,二是意愿思考。两者交互作用,是一种认知的思考历程。前者是一种目标导向的能量;后者系指达成目标的途径。希望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希望(Hope)=达成目标的干劲与决心(Agen-cy)+达成目标的计划与策略(Pathways)。

第四,韧性(回复力)。韧性(resilience)是指为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从疾病、挫折、其他种种逆境中复原的心理能力。它是一种人体中存在的“自我调节机制”,能在危机中或压力下释出其能量,保护个人不受挫折或压力情境的影响,重新获得自我控制的能力,并发展出健康的反应行为和动力过程。它涵盖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从困境中复原的能力,包括度过日常生活的困难与压力;二是从重大的挫败中重新站起来的毅力。

二、大学生心理资本与高校安全稳定的内在关联性

(一)大学生心理资本是高校安全稳定前提与基础

1.大学生心理资本对高校安全稳定的心理支撑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障学生安全的内在原因,健康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能杜绝心理性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为心理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情绪不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现,而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挥着重要的维护和改善功能,能触发建设性的认知及心理反应,提高大学生个体的动机、努力、乐观、灵活性、创造性思维和应变力水平,以及其他适应行为。负面情绪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还会给大学生和高校带来诸多问题,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由心理资本产生的积极情绪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有助于使大学生产生一种更广泛的、有弹性的认知组织系统,形成大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的情绪体验,拥有良好的自我效能感、保持乐观和希望,塑造大学生的主动人格,提高大学生行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强化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以乐观的态度去审视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撤销消极情绪对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自己应对和缓解压力的能力,预防、治疗大学生身心疾病疗,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在相当程度上有效地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及高校和谐稳定。

2.大学生心理资本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心理防御作用。高校突发事件是指高校中由于偶发性因素引起而突然爆发的,并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秩序,威胁到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而危及社会的稳定,要求政府和学校必须采取特殊措施加以应对的紧急事件。引发高校突发事件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外因,心理因素是导致高校突发事件的因素。由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高校突发事件越来越多,不仅给学生、学校、家庭带来了不可弥补的创伤,而且也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高职院校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并不都是必然的,一般情况下都有一个酝酿、发生、发展乃至蔓延的过程。做好预防,构建预防体系是有效预防高校突发事件的基础和关键。高校突发事件具有外显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对高校突发事件进行预防和救助的心理基础。心理资本是保障个人发展、成功和幸福的内在能源,也是实现人生和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加强大学生心理资本建设是高校突发事件预防体系基本环节。它能帮助他们学会储蓄积极情绪、消解消极情绪,加强自身心理修养、心理保健,自觉建立心理防范机制,使大学生自觉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缓解心理紧张的方法,消除心理障碍,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增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概率,为防御高校突发事件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3.大学生心理资本建设对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补充作用。高校安全教育是指高校为了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保护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安全规章和纪律、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的教育与培训活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保障学生安全的内在原因,健康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能杜绝心理性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见,心理因素在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具有主导地位。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人格,提高抵御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影响的能力,增强其心理安全适应能力及安全素质是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重要内容之一。培育大学生心理资本,可以让大学生最大限度地认识自身心理方面的优劣,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积极引导其事前干预和自我心理调适,帮助他们更加从容地认识和应对校园不安全因素,使自身在应对社会不良影响、解决危机突发问题方面的能力和自我认识能力得以更大限度上的加强,提高其心理承受、心理认识、心理适应、心理调节等方面的能力,强化高校心理安全教育效果,明确统一做事的合理性和发展的目的性,使大学生在高校安全教育过程中得以实现自我的完善与提高,有效弥补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不足。

(二)高校安全稳定衍生和提高大学生心理资本

有研究结果表明,生活事件总应激量与心理安全感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高校安全稳定与大学生安全感、心理资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高校安全稳定可以为大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工作创造一个平安、稳定、和谐的高校校园环境,使大学生具有心理安全感。心理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最重要的因素。马斯洛(Abraham Maslow)指出,心理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解脱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关于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是维持个体社会生存不可缺少的因素。学生心理安全感可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机会,使他们的乐观、自尊、内控性、一般自我效能感、正性情感、一般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等指标得到显著提升,而悲观、抑郁和负性情感等显著降低,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激发和挖掘他们内心的积极的、潜在的力量,以积极潜能应对周围世界变化,较充分地实现人性及自我价值,从而衍生和提高大学生心个体的积极心理资本与心理力量。

三、高校维稳的心理资本建设路径

(一)树立大学生的希望

希望是“一种基于目标和路径之间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成功感的积极动机状态”,是通过自我引导的决心、能量和内控的知觉能够实现的内心向往和追求。在高校维稳的过程中,当大学生遭遇挫折时,能通过信念坚持解决问题的决心,使自身具备达成目标的勇气及信心。高校要帮助学生做好学业、职业规划,设置切实可行的目标,鼓励和倾听他们对实现目标的设计,确定实现目标的途径和策略,并要求他们制定克服困难的计划并付诸行动,以实现分级目标来提升希望,避免可能引发的盲目、自卑的心理,为自我效能训练、乐观训练和复原力训练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从而提升高校维稳的心理资本。

(二)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理论的创立者班杜拉(Al—bert 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有效地组织和完成某一项特殊任务的主观评价。它决定个体对行为效果或结果的预期。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一种自我把握感和控制感,往往是大学生实现目标必要的心理条件和动力性因素。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动作性掌握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来自情绪和生理状态的信息等因素的影响,而且这四种信息常常综合起来起作用。根据班杜拉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的观点,提取出用于培养大学生自我效能,维护高校稳定的相应途径:一是体验成功经验。高校要设置维稳目标,为大学生创建平和、愉悦、放松的学习和实践环境,鼓励参与直接维稳经验体验,多方位、多渠道了解和体验高校维稳经历,鼓励、支持包括专业技能、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等诸方面的高校维稳锻炼,在实践中增强维稳的自我效能。二是关注他人成功。高校要善于及时发现、培养和宣传校园内的维稳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全方位、立体化、纵深化地讲述他们成功的坎坷经历,积极发挥他们的榜样示范作用。三是进行劝说鼓励。高校要进一步营造“维稳工作人人有责”浓厚氛围,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请先进个人做现身说法。四是调整情感状态。高校要帮助大学生唤起维稳的积极心理,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归因,增强大学生的自尊和自信的心理,激发强烈的成就动机和成功期望。

(三)培养大学生的乐观精神

乐观主要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外显行为和周围存在的客观事物能产生一种积极积极体验,体现一种坚信美好必将战胜邪恶的坚定信念。它是心理健康最重要的预测变量。一般说来,乐观的人常具有良好的心态、更高的坚韧性,其行为带有明显的积极特征,因而具有更大的成功可能性。selignan认为,乐观是指人们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解释时,对好事件作持久的、普遍的和内在的归因,而对坏事情作短暂的、具体的和外在的归因。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常常接触一些高校维稳的负性事件和阴暗面,这些事情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健康和安全感。如果他们能以积极的乐观解释风格对这些负性事件进行正确归因,那么,他们将获得健康的心态、积极的人格和快乐的体验。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消极事件有很多,这些负性生活事件如果不予以重视,进行及时客观的解释,就容易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抑郁、强迫、习得性无助等,将会对高校维稳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根据以上所提到的归因原理,高校要提供更多的心理补偿、个体认同感、从属感、社会支持和条件,帮助大学生克服各种艰难和困境,调整他们的主观预期水平,促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传授乐观的解释风格,并通过有效激励、拓展训练、心理暗示等方法增进人的积极体验改变其认知,使其归因重组,转变其消极倾向,形成乐观品质。

(四)锤炼大学生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