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水电管理办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水电管理办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水电管理办法

高校水电管理办法范文1

关键词:运行机制 专业带头人 骨干教师 兼职教师 双师素质教师 教学团队

校企合作,加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双送”、“双挂”工程,即送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送教师到高校深造;选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选企业技术人员来校挂职。突破现有体制,建设 以“双师型”教学团队为重点, 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专业教研室为载体,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动态组合、团结合作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一、建立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运行机制

制订和完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认定办法》、《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和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聘任与管理办法》、《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等项制度,为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提供制度保障。

制订和完善《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管理规定》、《校企合作企业职工培训管理办法》等项制度,为校企合作教师培养、培训和企业职工培训、继续教育提供保障。

依托企业技术研发平台和学院人力资源优势,与企业合作开发新产品、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为使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顺利实施,要完善和制订《校企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管理办法》、《校企合作社会服务项目管理办法》、《校企合作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项制度。

制订和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教师学时津贴发放办法》、《教师职称评聘办法》、《兼职教师课时津贴发放办法》、《校企合作技术服务奖励办法》、《校企合作奖励基金管理办法》、《企业专业带头人、兼职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奖励办法》等项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极参与企业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鼓励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学院担任专业带头人和兼职教师,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

二、专业带头人培养和聘用

在副高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中进行遴选,通过国外学习、国内培训、生产现场锻炼等途径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从水利水电建筑企业中聘请1名专业对口、知名度高、实践经验丰富、富有创新精神的行业领军人物或企业技术专家作为兼职专业带头人,把握行业发展动态,紧密联系企业,开展技术讲座,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导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指导课程建设。

校内专业带头人具体培养措施如下:①到德国等国外对口院校或企业学习高职办学模式、课程体系开发和先进的职教经验;②到国内职业教育领先院校进行培训,学习高职办学模式、先进的职教经验、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建设;到国内专业对口的知名院校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方法,提高科研能力;③由校企合作工作站具体负责校内专业带头人每年到合作企业锻炼,参加生产实践,提高实践技能,学习新工艺、新技术,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研究开发课程体系。

兼职专业带头人在国内进行职业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培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规划专业发展,从事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等工作。

通过多种途径的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具有较高的专业组织、教学及课程设计能力,并获得工程师资格,能够指导骨干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并在核心期刊,带领整个教学团队进行专业改革与建设,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兼职专业带头人有较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能够与校内专业带头人一起组织领导教学团队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

三、骨干教师选拔和培养

校内选拔具备讲师(或具有硕士学位)(以上)职称的优秀教师作为骨干教师,熟悉该专业最新技术状况和发展动态,有较强的课程开发、动手实践、技术研发、教学改革与创新等能力,能够培养青年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参加自治区级科研项目或自治区级(以上)精品课建设,主持1到2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从校外兼职教师中选拔具备工程师、技师(以上)职称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为兼职骨干教师,能从事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指导并培养校内青年教师实践技能,参加专业建设、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工作。

具体培养措施如下:校内骨干教师①到国外专业对口、教育水平较先进的高职院校进行培训,学习高职办学模式和先进的职教经验;②到国内职业教育领先院校学习高职办学模式和先进的职教经验,以及高职职业课程体系开发与课程建设;到国内专业对口院校进修,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提高科研能力;③由校企合作工作站具体负责,定期到内蒙古黄河工程局股份有限公司、富凯龙水利水电集团等合作施工企业顶岗实践;承担企业技术服务项目。学习新工艺、新技术,参与企业技术革新或项目开发。校外兼职骨干教师参加校内举办的职业教育培训或讲座、学术讲座或学术交流,与校内专任教师共同开发课程等。

通过多种途径的培养,使骨干教师能够协助专业带头人完成专业建设和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等任务;承担专业生产性实训教学工作;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相关的论文,带动青年教师,为本专业建设发挥骨干作用。

四、兼职教师的聘用

兼职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技术革新及设备操作能力,能进行教学及实习实训指导工作。从水利水电建筑企业择优挑选,建成由50名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组成的动态兼职教师资源库,保证兼职教师的整体质量。建设期内从兼职教师资源库中聘用相对稳定的30名实践经验丰富、精通水利水电施工技术和生产流程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落实学院《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定期对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业绩进行考核,以确定是否继续聘用。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兼职教师,根据学院有关兼职教师的基本任职标准和奖励办法,给予奖励,提高其待遇。在兼职教师上岗前,由专任教师对其进行职业道德及教育理论等科目培训,使其具备高校教师应有的职业素质;加强高职教育理论学习,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实践能力强的优势,使其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教研教改活动,承担实习、实训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负责对专任教师实践能力进行培养。计划将指导学生实施完整工程建设项目、顶岗实习指导任务、讲授专业核心课程《水工建筑结构》、《典型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测量》、《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和《水利水电工程造价与招投标》的任务均由兼职教师承担,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程学时比例超过50%。

五、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对已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加大下企业锻炼的力度,继续进行保鲜培养。针对尚未具备双师素质的青年教师,通过企业实践和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参与项目建设等途径,使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

具体培养措施如下:①到国内职业教育领先的高职院校培训1次以上,及时了解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行业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②由校企合作工作站具体负责,到校企合作施工企业进行2个月的专业实践训练,使其具备在企业从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技术工作的实践技能;③参加全国各项专业技能大赛,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④参加专业技能等级认证培训;⑤参加实训基地、实训室建设。

六、教学团队建设

高校水电管理办法范文2

一、高校生物实验室的特点及其安全因素分析

众所周知,各大高校均拥有一些基础课实验室、专业课实验室以及学生创新实验室等等,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用较为频繁,耗材情况复杂,安全管理和控制难度较大。那么,高校生物实验室因其仪器设备的精密贵重,使用多种生化试剂、有毒化学物品,而且存放着较多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涉及实验项目较多,实验条件较为复杂等等,其具有更加显著的特点。高校生物实验室受到来自于硬件投入不足、软件运行不佳等方面安全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同时,还会受到生物活性材料及其代谢物、有毒有害物品及其实验废弃物、放射性物质及其废弃物、实验器械与耗材等等诸多生物实验室常见废弃物的影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极大危害,迫切需要相关人员加强生物实验室的环保与安全管理水平。另外,生物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环保意识淡薄,分工不明确,个人素质较低等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物实验室的环保与安全管理质量。

二、高校生物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规范生物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生物实验室的环保与安全管理水平,就要加大对生物实验室减少的投资力度,有效规范生物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促使整个生物实验室的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规范生物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对生物实验室建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努力构建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与环保建设标准,对旧实验室的水电暖气等线路、管道进行专业性的更新与改造,配备符合国家防火标准的消防栓、灭火器等等,并更新、改造一些生物实验室通风系统和安全监控设备,努力促使生物实验室的功能较为完善、布局较为合理,进一步提高生物实验室的安全和环保管理水平。

(二)加强对师生的安全、环保宣传教育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生物实验室的环保与安全管理水平,还要加强对师生的安全、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环保意识。首先,要对生物实验室的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岗位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具备综合素质的生物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队伍;其次,要对进行生物实验教学的学生进行相关的安全、环保教育,让每一位学生提前熟悉和掌握实验规程与注意事项,避免出现操作性失误;最后还要对实验教师强化安全、环保知识学习,尤其是要明确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的危害性,才能真正保证生物实验的安全性、环保性。

(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生物实验室的环保与安全管理水平,就要针对生物实验室的自身特点制定、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努力形成一套系统、全面的规章制度,尤其要制定和完善具备高实操性的生物实验室管理办法和规定,比如:“实验用活体材料管理办法”、“实验室贵重及危险品管理办法”、“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办法”等等,以确保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有序开展。同时,还要逐级签订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管理责任书,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有效提高生物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与制度化,努力做到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环保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最大限度地杜绝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生物实验室常见废弃物的处理管理

加强生物实验室常见废弃物的处理管理,也是有效加强生物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首先,对生物活性实验材料,尤其是细胞和微生物等等,要进行及时的灭活与消毒处理,以免造成细菌、病毒的外泄。其次,对有毒有害实验废弃物要进行分级分类封存,及时送交具备处理资质的部门加以处理,而不能随意丢弃、掩埋。最后,对放射性废弃物按照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规进行分别处理,同时要做到及时用同位素探测仪检查污染状况,由专业部门进行统一回收与处理,以避免放射性废弃物出现二次污染危害。

高校水电管理办法范文3

关键词: 科研;课题;项目; 经费管理

高校是我国开展科学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科研经费收入是指高校通过承接政府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项目取得的纵向科研收入和为企业、事业单位服务取得的横向科研经费的收入。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和筹措的科研经费均呈现出大幅增长趋势,科研经费已成为高校重要的资金来源之一。科研经费收入占学校总经费收入比重的高低,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

一、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

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绝大部分高校能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等部委的要求,加强管理,合理使用,保证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但从近几年审计、检查的结果看,也有部分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致使学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正常的科研工作。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科研经费支出不规范。部分学校科研经费没有预算、虚列预算或者不按照预算安排支出;从事科研使用的房费、水电费、固定资产使用费、科研人员工资等支出不计入科研成本,而是在教育事业费中列支;高校科研经费转拨行为不规范;科研经费报销混乱;科研项目管理费提取比例不恰当;超比例提取津贴酬金非常普遍等等。

(二)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从2004年审计署对18所重点高校的审计结果看,共发现13所高校共有17397个课题结题未结账,账面结余资金3.69亿元,仍滞留在各项目上未发挥效益,有的还在违规提取管理费、评估费等等。

(三)资产管理不善。购置的固定资产不入账,有的固定资产即使入账了,却公私不分。还有的科研负责人片面地认为科研经费购置的物品不是学校资产而是个人用品,与学校没有关系。高校对科研成果形成的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版权、软件等自创的无形资产尚未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科研管理部门只对部分专利进行记载,没有对全部的无形资产进行管理,学校没有将科研成果、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入账管理,其价值的确认没有规范处理,形成浪费和流失。

(四)尤其是横向课题存在问题较多,如:课题经费体外循环,存放在校外或校办企业代管;科技开发合同不规范,学校承担无限责任;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成果鉴定与业绩评估不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没有监督检查机制。

二、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科研经费是保证科研课题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是高校社会声誉、学术地位、人才培养等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针对当前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明确经济责任,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确保科研工作健康发展,教育部和财政部于2005年6月26日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提出了12条意见,教育部办公厅2005年12月15日转发了科学技术部《关于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经费使用和加强监管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8月21日转发了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根据上述意见和通知的有关精神,我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

(一)科研经费应纳入学校综合预算。

高校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其资金来源是横向渠道还是纵向渠道,均是学校收入,必须全额纳入学校综合预算编制中,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课题编号、专款专用。

(二)加强科研经费支出管理。

首先高校要明确学校科研、财务等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学校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科研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日常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书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合理使用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和决算,并按规定使用经费。项目负责人应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科研项目结题及结账手续,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应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做好科研经费管理工作。[1]

其次要强化科研经费的支出管理。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是科研经费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高校应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制度,明确规定科研经费的支出范围要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重点加强对项目管理费、劳务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协作研究费、项目自筹配套经费等支出的管理;规定科研经费的审批和报销程序;制定科研管理费及科研津贴提取的标准;明确科研结余经费的分配办法。其中,项目管理费可根据各类项目的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规定的比例由学校统一提取,统筹使用;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没有明确规定的,按照学校制定的管理办法办理,原则上,项目管理费提取比例最高不得超过项目经费总额的10%。人员经费、业务费等其它各项支出,高校应根据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的要求据实列支,不得预提,也不得超比例提取科研津贴。

再次,严禁违反规定自行调整预算和挤占挪用科研项目经费、严禁各项支出超出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严禁层层转拨科研项目经费和违反有关规定将科研任务外包。[2]

(三)加强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

结题不结账是高校科研项目结余经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此问题我认为: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和财政部结余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先制定出校内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明确课题结账的时间和结余经费的用途。科研项目结束或通过验收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已结题课题的相关信息。原则上,项目负责人应在结题六个月内根据学校制定的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办理项目经费的财务决算工作。对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结账手续的科研项目,学校有权按照校内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进行处置。科研项目结余经费,不得留归项目组成员所有、长期挂账,严禁用于发放奖金和福利性支出。

(四)规范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管理

除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中另有规定外,凡是运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与学校用其他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一样均属于学校的国有资产,必须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高校还应加强对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的管理和保护工作,除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另有规定外,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转化转让应由学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成果转化法》和《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执行。

(五)完善科研经费的监督检查体系

首先,高校应根据财政部制定的有关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规范科研合同的订立行为,对科研项目负责人使用科研经费实施有效监督,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楚,核算准确,监督有力,确保科研项目资金安全并合理使用。

其次,高校要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内部审计与财务验收工作,建立高校科研经费的内部审计制度,明确项目经费的审计内容包括项目合同完成情况、项目研究开发取得的成果情况、资金落实与使用情况等三方面。高校还要逐步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科研项目的绩效考评机制,指导和规范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对内部审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提醒及督导项目负责人,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再次,高校要加强与主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分工负责;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财政部、教育部、审计署等有关部门和科研经费提供方或其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科研合同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的检查监督。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项目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应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人员给予处罚。

参考文献

高校水电管理办法范文4

高校是城市用水大户,以高校为依托,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更容易收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当前国内与水资源利用相关的研究内容主要有:对用水行为过程的分析[1-2]、对节水意识进行调查[3]、对水资源管理的思考[4-5]、对节水设施的探究评价[6-7]。在国外相关研究中,主要涉及的方面有:对节水行为与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 [9-11]、技术对用水意识的作用研究[11]、高校中水的可用性与可持续性研究[13-14]等。 

目前高校水资源的研究方法主要为:统计分析的经济学方法[1-3,19]、运筹学等其他数学方法[2]、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1,4-5]、在技术水平基础上研究节水系统 [6-7]等几个方面。本文使用的是层次分析法。当前国际研究中,层次分析法大多运用在工程技术研究[14-16]、社会科学基础研究[17-18]、行业的指导评价[19-20]等领域。同时,本文参考了与本文主要研究对象相关的文献,主要包括,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21-22]、水资源利用效率[23-24]、水资源评价[25]等方面。 

考虑到当前水资源利用的相关研究普遍缺少对用水现状、用水量、节水技术、水资源管理和节水意识几个方面相结合的分析,而水资源利用情况是多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明确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才能对高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不同高校拥有不同的背景,同一指标在各方面的反应不尽相同,使得目前的研究很难找出适合本校的用水对策。针对以上问题,此次研究将进行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分层构建水资源利用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评价模型。然后,将专家打分表作为判断矩阵,用线性加权法对指标进行运算。最后,结合调查情况和定量数据对南京林业大学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对用水量、节水技术、水资源管理、节水意识四个方面的分析,探讨了高校水资源利用情况,完善了当前关于高校水资源利用评价的角度。 

2 南京林业大学用水现状与节水意识调查 

2.1 用水现状调查 

用水现状调查以教学区域,生活区域的用水情况为主要调查对象。这些区域用水人员多,用水量大,便于我们找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客观性问题。其中实地调查的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新图书馆的手动冲水设备设置了分档,一次冲水量只有原先的一半;教五楼的手动旋转式洗手池的漏水现象严重。调查中,我们发现,按压式水龙头在使用时,限制了出水时间和出水量,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用水,而旋转式的老式水龙头和老旧水管接口处会发生漏水。 

生活区域中人为浪费的现象极少。并且,学校食堂采用喷洒式洗菜方式,有利于节约水资源。另外,有两栋宿舍楼的上一层洗涤用水可以用在下一层冲洗厕所,原理上能够节约30%左右的水。但是清理工作欠缺,所以是否能真正节水还有待商榷。 

目前,校园内的节水设备有供水管网测漏系统,于2014年建好使用。采用的是节能传管平台(計算机远程监控系统)和远传水表等技术。在计算机中可以观察数据,当用水异常时,结合人工排查,找到漏水点,从而节约用水。 

2.2 校园用水管理制度调查 

2.2.1 制度方面 

2009年修订的《南京林业大学水电管理办法》中规定,学生宿舍的用水超出定额的部分由学生自行支付;行政部门的水电超额部分由学校和各单位按比例分担,节约部分按比例予以单位奖励;学校每年设立节能技术改造专项经费,在新建或改建项目中的用水设施中,优先选择节能型的产品。 

2.2.2 水费方面 

用水收费的部分为宿舍楼层饮水机,开水通过刷卡出水,定价0.2元/瓶;浴室通过刷卡出水,定价0.2元/分钟。 

2.2.3 用水时间 

教学区的开放时间为7:00-22:00,用水时间为16小时。浴室开放时间为12:00-22:00,用水时间为10小时。宿舍的用水24小时开放。 

2.2.4 当前措施 

用水设备附近有节水标语,但是校内没有定期的节水宣传教育工作和浪费水资源的处罚措施。 

2.3 节水意识和行为问卷调查 

为了对学生的节水意识和行为做出科学性的调查,我们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大学生节水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模型认为,节水认知态度、节水政策态度、节水主观规范和节水行为控制决定节水行为意向,节水行为意向决定节水行为。节水认知态度指,大学生在采取节约用水这一特定行为时对我国水资源状况所持有的评价;节水政策态度指,大学生对节水政策的支持程度;节水主观规范指,大学生在采取节水行为时受到外界的压力;节水行为意向则表明一个人节水行为的意愿程度。本文调查问卷以南京林业大学在校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从节水认识态度、政策态度、行为主观规范、行为自我控制感、行为意向、行为实践情况调查这6个方面设置了问题。共计发放了658份问卷,回收了658份,有效问卷为656份,有效率为99.6%。其中有效问卷过汇总、整理、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评价结果可知,在节水认知态度方面,同意“节约水资源很有必要”的人群所占比例最大,为90.7%。在节水行为控制方面,同意“看到有水龙头未关紧,我会上前关紧” 的人群所占比例最大,为87.4%。由此可见,大家具备履行基本的节水行为和态度。但是,在节水主观规范方面,同意“对于节水有自己的小方法”、“参加社会上的节水宣传活动”和“会二次利用洗衣水”的人群比例最低,只有53.6%、56.8%和56.8%。说明当前很多同学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对节水行为或者节水技巧进行深入探究。 

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权重确定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指标体系是指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所组成的有机体。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为研究过程提供了量化的指标,是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结合现有研究和南京林业大学水资源利用现状,我们将指标分为三个方面:用水评价、技术评价、管理评价。

      用水评价主要体现了水的用量方面的情况,与之相关的因素有高校人数、高校面积、水定价与用水总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直观地反映出高校的整体和个体用水情况。 

技术评价是水资源利用设备方面的情况,以用水设备使用情况为主,从设备数量、质量和高校对设备的管理使用情况几个方面反映。选取的指标应当体现节水技术水平,以此反映水资源利用情况。 

水资源管理的指标对评价也至关重要。水资源管理部门人数、管理费用都可以体现高校对水资源合理利用是否重视。水资源重复利用率、管理制度更新次数表明了高校对水资源的管理水平。 

综合考虑了指标数据获得的难度、对情况反应的准确性,以及指标的全面性、易取得性[25]等,我们得到以下指标体系。其中,正向指标表示数值越大,水资源利用利用情况越好;负向指标表示数值越小,水资源利用情况越好。选取的指标如表3所示。 

3.2 基于AHP法的评价模型的建立 

3.2.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和优点 

层次分析法是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有序的层次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选出最优方案。每个层次中的每个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都是量化、清晰、明确的[25]。 

3.2.2 指标权重的确定[26] 

①建立问题的层次模型。先分析问题,按照因素的共同特征归纳成组,其次把共同特性作为系统中新的层次中的某因素,最后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分析模型,构建出层次结构图。 

②构造判断矩阵。对影响上一层的同一层诸因素进行比较,判断优劣,并采用1-9标度方法。通过常用的幂法来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以及特征向量,从而计算出某一层相对于上一层的重要性权值。 

③对指标进排序。计算出某一层相对于上一层的各个元素的单排序权值后,用上一层元素的本身的权值加权综合,计算出层次总排序权值。以此类推,计算出最底层因素相对于最高层的排序值。 

4.3 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在第一部分的用水现状调查中,可以总结出高校的用水时间和水费都比较合理,但是节水型用水设备覆盖不全面;经费有限,后勤部门人数少,导致日常巡查、维修不及时,并且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没有处罚措施。节水意识问卷调查中,可以得出,学生具有节水意识,但是未必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于节水工作。 

由本文第三部分的计算数据得出2006年~2015年南京林业大学水资源利用情况趋势图,如图1所示。在2006年~2015年,水资源利用状况从波动到平稳,总体呈上升的趋势,说明水资源的利用状况在往合理利用的方向发展。图2、图3、图4分别表示了用水评价、技术评价、管理评价三个层面上水资源利用的变化情况。 

从指标角度分析,水资源利用状况的波动总体受到权重最大的用水评价指标影响。管理评价中的节水管理费用和技术评价中调节设施数量、环境维护供水设施个数指标值从一定时期开始大幅上升对整体的趋势也產生了较大的影响。 

此外,结合表4~表5和图1~图4从评价对象角度具体分析。以2006年~2008年为整体,水资源利用情况的综合指标值分别为0.214、0.402、0.156都处于较差水平。主要原因是:2006年~2008年高校并未具备和履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和行为,体现在权重最大的用水评价指标中,人均用水量指标值分别为0.263、1.000、0.030,亩均用水量指标值分别为0.446、1.000、0.000,月最高用水量标准化指标值分别为0.086、0.000、0.168,波动明显。其中,管理方面评价指标值最低,主要因为没有实施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和管理制度的更新等措施,例如2006年的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和管理制度的更新两个因素的标准化指标值都为0.000。2007年的技术和管理评价指标值为0.020和0.000,人均用水量和亩均用水量指标值有所升高,为1.000,可见用水评价指标值的升高,使得综合水资源利用情况远好于2006年和2008年。2008年的高校人数最多,但是各方面没有协调合理地规划用水,导致用水评价指标中人均用水量和亩均用水量指标值较低,为0.020和0.000。但是技术评价和管理评价指标值分别为0.043和0.038,相比之前略有上升。 

以2009年~2015年为整体。2009年江苏省建设节水型高校,借此,南京林业大学的人均用水量有所减少。具体节水措施包括:洒水车替代消防栓对校园内植被进行灌溉;食堂和院楼实验室的清洗改用喷灌设备,以此减少了水资源浪费,从而使得人均用水量标准化指标值有所上升,为0.284。同时,高校对水电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补全了制度的漏洞。因此,管理评价指标值提高为0.196。2011年通过节水型高校复查后,南京林业大学获得了先进集体,得益于此期间高校为节水进行的各项措施,综合评价指标值稳定上升,为0.527,用水评价、技术评价和管理评价指标值都提高为0.268、0.087、0.176。尤其在2014年投入使用的管网侧漏系统后,技术评价指标值从2013年的0.107提高到2014年的0.134。 

由以上分析可知,用水评价指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资源利用的总体情况,其中人均用水量所占权重最大,且波动最大。因此控制好人均用水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的关键。学生是高校中主要的流动性群体,并且可塑性很大,学生节水工作到位,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长远来看,学生素质不断提高,主观因素方面对用水量的影响程度会逐渐变小,因此,同时注重提高水资源管理方式和技术水平也是改善水资源合理利用的突破口。 

4.4 措施探讨 

由以上分析得出,控制水量是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关键。具体建议如下: 

①控制好人均用水。具体措施是:每间公寓安装单独水表,实行“定额免收,超额自付”的收费方式;在宿舍管理人员例行检查时,发现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可对学生进行处罚,并将之与荣誉评比挂钩。

       ②注重节水的高效管理。借鉴上海交通大学的水电管理制度,建立独立的水电管理中心定期组织水电维修;校的节水组织机构制定有严格的用水管理制度,例如建立用水台账,做到用水部位装表计量,责任到人;规定教学楼在夜晚关闭后同时关闭水阀,宿舍在熄灯一定时间后停止供应热水;定时更新《南京林业大学水电管理办法》的内容。 

③改进节水设备。主要措施有:将老化的非节水型设备直接更换为节水设备;完善已有的中水回用设施,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可以推广到所有楼栋;通过江苏省高校能源专业委员会,和各个高校进行技术和经验的交流,并且鼓励本校师生自行开发雨水回收、远传水表、水电计量系统等节水系统。 

④在师生中推广具体的节水行为实践。比如定期组织一些有关节水方法的知识竞赛,计入学生的综合测评中。学校可以开设生态环境类的课程,计入学分。在用水设备附近节水标语中寫明报修电话等。 

5 结论 

通过以上数值计算和分析总结,我们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①实地调查可以得出高校的用水费用和供水时间较合理,但是大部分的用水设施利用率很低。在问卷调查中总结出看出高校学生的节水意识比较强,但只有少数人会投入时间精力于节水工作。 

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进行评价,发现2006年~2015年水资源利用情况由不稳定变为稳定,由差变好。可以看出,水资源利用逐渐引起重视,进行的一系列节水措施也卓有成效。 

中国高校多而广,对高校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评价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核心之一。本文选择了南京林业大学进行深入调查,希望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化的研究并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以此反映高校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此次科学研究,我们也了解了一些管理评价的方法。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选取样本范围过小,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的方法比较简单,无法代表大部分地域高校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拟采用更精确的定量方法,扩大研究范围,给更多高校的节水工作以参考,探讨出可以用于大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 

参考文献: 

[1]贾香香,许新宜.高校学生用水过程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2010,8(2):113-115. 

[2]杨晓英,李纪华.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生活用水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7):81-885. 

[3]訾冉.大学生节水意识与行为调查分析[J].许昌学院学报.2015,34(5):9-51. 

[4]许立冬,赵满成,吕启元.加强节水管理,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节水型校园——清华大学建设节水型校园的实践[J].高校后勤研究,2010(6):51-53. 

[5]赵维雪,闫富松. 浅谈科学管理和构建节水型校园[J].高校后勤研究,2009(2):53-55. 

[6]吴根树,刘妍,朱春英.中水回用技术在高校中的应用分析[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9,19(4):3-5. 

[7]周永艳.高校早期建筑群实效节水方案例析[J].建筑,2010(15):71-72. 

[8]Mohammad Fozan Alajmi. Water conservation knowledge and behaviors of Basic College of Education in Kuwait[M].Pro Quest Dissertation & Thesis Database,2008. 

[9]Lapinski Maria Knight,Rimal Rajiv N,Devries Rebecca,Lee Ee Lin. The role of group orientation and descriptive norms on water conservation attitudes and behaviors.[J] Health Communication (Philadelphia), 2007, Vol.22 (2), pp.133-42. 

[10]Raymond K. Watson. Questions about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and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in pro social education arising from a seven-year study of water conservation. [J] The Australian Educational an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st, 1999, Vol.16 (2), pp.72-84. 

[11]Janna Parker Doreen Sams. Eco-feedback Technology's Influence on Water Conservation Attitudes and Intention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USA: An Experimental Design.[J] Green Energy and Technology,2015. 

[12]Ahmed I. Amr, Shaimaa Kamel,Germin El Gohary,Johannes Hamhaber. Water as an Ecological Factor for a Sustainable Campus Landscape. [J] Pro 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6, Vol.216. 

[13]Adewale James Afolami,Gabriel Fadairo. Water Avail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in the Federa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kure Environs, Nigeria. [J] Arts and Design Studies, 2014.

      [14]Asghar Anvary Rostamy Ali,Shaverdi Meysam,Ramezani Iman.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Evaluation in Publishing Industry Based on Fuzzy AHP Approach.[J]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2013, Vol.2 (1): pp.6. 

[15]陳桥,胡克.基于AHP法的矿山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5. Vol. 35, No.3 377-383. 

[16]田依林,杨青.基于AHP-DELPHI法的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8,32(1):168-171. 

[17]韩传模,汪士果.基于AHP的企业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J].会计研究,2009,4:55-61. 

[18]罗新星,彭素华.绿色供应链中基于AHP和TOPSIS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研究[J].软科学,2011,25(2):53-56. 

[19]易君丽,庞燕.基于AHP的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评价[J].企业经济,2012,8:124-128. 

[20]赵伟.基于改进的AHP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风险综合评价[J].工程管理学报,2013,27(4):104-106. 

[21]何君,石城,杨思波,荣超.基于因子分析和AHP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方法[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9(1):75-79. 

[22]王方勇,穆征,李静,等.基于模糊AHP分析法的水库移民环境容量分析[J].人民长江,2009,40(13):66-68. 

[23]高媛媛,许新宜,王红瑞,等.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估模型构建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3):777-784. 

[24]张淑清,张昕,俞黎曦.水资源利用效率及效益的评价体系[J].产业观察,2010,2:89-91. 

高校水电管理办法范文5

随着国家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与此同时,高校的筹资渠道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网络型的筹资格局,其资金来源中国家财政资金所占比例呈逐年缩小的趋势,并且随着各类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化,高校财务管理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单纯的收支流量核算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全校的资金、资产流量和存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核算、监控,并进行相应的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因此,研究高校财务管理,对于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使高校财务工作适应高教事业发展、实现由报账核算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一、高校实施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高等学校筹资渠道的多元化与高等学校功能的多样化决定了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内容的全面性和复杂性。它既不是单一的企业型财务,也不是单一的事业型财务,它是包括事业、企业、基建等多性质的综合财务。这种综合性财务管理涉及到计划、分配、信贷、物价、税收等方方面面。综合性财务管理要研究如何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内部约束机制,理顺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处理好改革、稳定和发展的关系。

高等院校多渠道筹措办学资金财务管理体制的确立,使学校内部各类产业越来越多。这种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形成,使高等院校在资金管理上必须加强综合预算、强化预算管理为中心。在调整预算的计划与权威性的同时,更注意资金的综合效益,实现现有资金来源的优化配置与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人、才、物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这就是高等院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经济效益问题。

二、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

加强高校预算管理是为了最大可能地节约资金、科学地细化预算编制,以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为核心,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更新观念,走出高校预算管理的误区

要使高校预算管理真正发挥功能,离不开高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个部门的积极参与。为此,必须在高校内部管理中突出预算管理基本知识的普及,在高校新的运行机制中与预算执行结果挂起钩来,从而转变认为高校预算管理就是预算的编制、只是财会部门的专项工作、不紧密结合高校事业的发展计划、不与激励约束机制挂钩的错误观念。

按照旧的财务管理模式,高校是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其资金来源主要靠财政拨款,预算按上级批准的计划编制,开支要与所列项目一一对应;预算内和预算外严格分开,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没有对口的钱,该办的事也无法办,即使别的项目有结余款也不得自主调剂使用;搞预算只是账上来、账上去的一种消极应付局面。随着市场经济的拓展和高等学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财务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化中。在预算管理方面,应制订统一的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把学校的全部收支均作为预算统一管理的对象,学校预算一经核定,必须自求平衡,不允许搞赤字预算,拨款不足的矛盾必须通过自筹教育资金予以弥补,这就形成了高校教育经费来源除政府拨款外,还必须依靠高校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新格局。这与过去相比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因此,财会人员要加强学习,转变认识,不断更新观念,积极主动地把预算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尽快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竞争与改革的步伐。

(二)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打破传统的单位之间预算支出不均和预算基数只增不减的问题,现行的预算分配方法有待于改进。鉴于高校经费支出的特殊性,笔者认为高校预算宜采用以零基预算为主、滚动预算为辅的预算编制新方法。

零基预算,全称为“以零为基数的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目前,已被西方国家广泛采用,是控制间接费用的一种有效方法。零基预算不同于传统的增量预算编制方法,它对于任何一笔预算支出,不是以现有费用水平为基础,而是一切以零为起点,从根本上考虑费用支出的必要性及其数额的多少。这样能使所编制的预算更切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从而使预算充分发挥其控制实际支出的作用。

1.实施零基预算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1)摸清底数,首先是摸清预算单位的机构级别和编制人数,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摸清各学院、各职能处室机构级别,全额管理人员编制数,差额管理人员编制数,实有人数及工资水平,离退休人员的人数及所需经费。(2)确定标准,确定人员经费标准和公用经费标准。人员经费标准主要包括职务工资、岗位津贴、保留津贴等部分,并考虑当年新出台的增支政策;公用经费采用人均定额标准。(3)核定专项拨款,专项拨款是教育部安排发展某项事业的经费。实行零基预算后,对校内各学院申请的支出项目要进行可行性论证,再按项目下达支出预算,并确定年限和目标,保证专款专用,使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在规定期限内及时发挥作用。(4)创收抵支。高校通过各种形式组织的收入,必须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用于抵顶部分预算支出。这是高校改革的内容之一,也是减少财政负担的重要途径。因此,审核各部门的抵支收入,是零基预算编制的一个重要环节。预算标准主要是在部门上年创收的基础上,确定较为合理的基数,然后再核定创收抵顶数。

2.滚动预算

滚动预算是指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自动延伸,使预算期永远保持在一年。这种动态预算采用“长计划、短安排”的办法,可以弥补年度预算的缺陷并能根据当前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进而实现整体支出结构的优化。涉及到高校发展的重大项目和学校发展的中、长期计划,均可采用此种方法编制预算。

(三)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控制经费支出

1.严格审批权限

学校各单位经费的审批必须在年度财务预算或财务收支计划数额以内使用,特殊情况超出计划数所需经费应按照规定先申请调整预算,经批准后按规定执行。

各经费申请单位负责人对申请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与真实性负责,按规定权限审定签发经费申请的校级领导必须检查所处理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与真实性并对其合理性、完整性及用款进度负责。财务部门的审批依据是原始凭证和资金运筹情况,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资金运作以及原始凭证的合规性负责。

2.充分调动二级单位理财的积极性,实行“经费本”控制管理,并用计算机进行跟踪监控

为了充分调动二级单位管理财务的积极性,使学校财务预算得以全面实现,可采取校内“经费本”的控制办法。即根据年初批准的预算按季度拨款,在计算机上按部门项目进行核算管理,对各部门用款实施监控,随时向各系部处领导提供经费使用结余情况,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财务人员要做到无“经费本”和“经费本”上余额不足不予办理,严格按照经费本规定的项目、内容、范围审核报销。

对于有些经费可实行单项承包、节约有奖的管理办法。如水电暖、电话费等,制定承包的目标、内容、范围,加强承包费用管理,努力降低支出。

3.加强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奖罚分明

各二级单位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可作为领导干部年终考评内容之一,各预算单位的执行情况由学校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抽查和评价。对于经费预算执行较好的单位,其正常经费结余按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对执行比较差的单位负责人将给予批评或作相应处罚。如在执行预算时造成经费严重流失,保证不了单位正常运转的责任人,应给予严肃处理。

4.加强对设备及大宗物资采购的管理、监督

学校应成立设备及物资采购小组,负责学院设备及物资采购的招(投)标、合同的签订、入账及监督工作。

各二级单位在设备及大宗物资采购时,应认真执行学校的财务计划,认真实行申报制度,说明采购理由(设备、物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预算及经费来源等)。对大型设备的采购,必须组织有关部门就设备的用途、利用率、添置的必要性及维护费用等进行论证。财务部门要严把设备及物资的报账关,验收、登记、入库手续齐全。

5.积极筹措资金,加强内部收费管理

为了规范校内各种收费,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加快资金周转,学校应制定内部收费管理办法,明确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支管理和分配办法,实行收支两条线,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6.专项专费、专款专用

对于专项经费的预算管理,由学校和承办单位签订合同,实行目标责任制,保证经费专款专用。项目完成后,经专家鉴定和验收,余额返还学校。财务部门要设专人按批准的项目内容逐项审核报销。

(四)强化预算分析,积极监控预算的执行

预算分析是预算管理的后期工作,是对预算实施过程进行的总结与评价,包括支出与预算的比较、相关因素的分析、评析的文字说明和合理的建议等。年终决算报告出来后,财务部门应对各大项目的经费支出与预算进行比较,看哪些项目节支了,哪些项目超支了。然后运用相关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说明哪些属于合理超预算支出,哪些属于非合理超预算支出,对非合理超支应有具体的措施和方法。详细的文字说明是对预算管理的概括评价,并最终提出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合理化建议。预算分析可以发现预算管理中的可行之处和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使财务管理工作进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高校水电管理办法范文6

[关键词]横向科研经费;管理;措施

[作者简介]岳红梅,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师,硕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405

[中图分类号]C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2-0186-03

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高校与企业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加强,高校成为地区企业的重要“外脑”之一,除了接受企业的研究课题外,高校教师还接受各类企业、集团、公司等单位的业务咨询,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经济活动预测与决策的咨询服务。从企业转入的研发经费纷纷涌入高校科技领域,由于高校财务制度对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缺乏统一的要求,横向经费管理中的问题不断显现。本文就横向科研经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试作分析,探讨如何规范横向科研经费的管理。

一、高校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

(一)没有形成有效的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

大多数高校尚未制定专门的横向经费管理办法,管理中存在诸多弊端:一是套用纵向经费管理办法,管得过严。纵向经费管理有严格的预算编制与审批程序,明确的开支标准和范围,特别是对劳务费支出限制更为严格。由于纵向经费管理过细、过严,如果横向经费管理简单套用,不但会抑制高校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力,而且还会导致有些科研人员直接与企业私下合作,逃避学校的监管。这样,一方面造成资金“体外循环”,学校无法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另一方面影响合作人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也给当事人的工作氛围造成不好的影响。二是由于横向经费管理制度缺位,导致管理过于宽松。学校提取管理费和代扣税金后,就不再过问和干涉,如何使用就是项目参与部门自己的事了。对支出内容虽有规定,但是缺少强约束规定,超范围支出和支出结构不合理现象严重;成本核算很不规范,无偿利用学校的水电、设备、试验场地和学校声誉、技术、品牌等而无人追究;科研成果放任自流,造成学校知识产权丧失或流失而无人问津;特别是结题不结账的现象尤其严重。长期结题不结账现象的存在,是由于大多数高校担心将结题项目的结余资金进行分配,会挫伤科研人员争取横向经费的积极性,就采取长期挂账的形式任由项目组自行支配。这样对高校来说,承接了一个横向科研项目有无结余资金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根本无管理和效益可言。

(二)横向科研资金和资产流失比较严重

由于高校对科研经费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或为国家代扣缴一定比例的税金,有的科研人员将争取到的横向科研经费挂靠外单位,从而逃避上缴管理费,避开学校对资金的管理;或将已进入学校财务账户的科研资金以各种方式转移到校外;或以与实际不符的票据报销套取现金,财务部门并不监督其投入、运用、耗费和补偿的全过程。同时,科研主管部门只注重争取项目和收取管理费,而不注重经费的使用情况。有的科研人员校外承接项目,资金不进入学校,却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试剂等进行实验,学校得不到补偿,造成学校资产的流失。

(三)横向科研经费在日常报销中存在违规现象

横向科研经费报销中违规的情况主要是指报销过程中票据存在“失真”和“偷梁换柱”的现象,多数体现为虚开招待费和劳务费,还有发票开具时间与科研时间不统一,往往把立项之前的旧发票充作报销单据;也有的是科研报销单据中所列的明细账与实际情况不符。高校部分课题负责人乃至一些财务人员认为,横向科研经费是靠个人的能力争取来的,只要财务报账手续过得去,个人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这便使科研经费支出出现随意性。加之一些商家根据顾客要求任意变更发票中的商品名称、金额,到商场买衣服、家用电器,开具的却是购买复印纸、办公用品的发票,致使科研经费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四)横向科研成本核算难度较大

由于高校横向科研项目承担者大多从事教学工作,其工资和津贴大都计入教育事业费开支,其从事横向科研工作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资源都可以和从事教学工作的资源共享,如科研所用房屋、仪器设备、图书、水、电,甚至部分科研材料等等。这些教学资源本身就是高校从事科研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科研成本核算就比较困难。另外,科研工作者普遍存在着成本意识不强的问题,认为科研人员争取的项目经费越多,说明学校的科研工作做得越好,很少去考虑资金成本效益,这种只重成果不计成本的想法也是科研成本核算难的原因之一。

(五)高校横向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流失严重

科研经费在经费管理上一直是以科研课题为基本核算单位,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属于课题组,仅在高校的资产管理部门登记,而财务部门只反映科研资产的金额,对科研设备的购置是否重复、利用是否合理并不清楚。科研资产验收入库手续也不严格,购置的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大多由科研人员保管使用,也不要求办理严格的资产交接手续,从而造成学校固定资产的严重流失。

(六)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配合不力

长期以来,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缺少沟通和协作,科研管理部门只注重多争项目,多争经费,多出成果。科研立项后,科研管理部门不跟踪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对各课题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不清楚。而财务部门又不熟悉科研工作,不了解科研进展情况,只是对费用进行简单的核算。这就形成了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脱节,造成项目不能结题,结余经费长期挂账等情况,以致财务部门无法进行科研投入产出效益的分析。

二、横向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一)推动高校参与市场竞争,多渠道筹集横向科研经费

开放高校,多渠道、多样化吸纳科研资金。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适当的筹资渠道和方式,走出象牙塔,热心参与地方建设与服务,积极与工商企业合作,提高自身科技转化的能力,尤其要重视捐赠。同时,运用法律手段予以减税,鼓励企业向大学提供设备与经费支持。充足的科研经费和时时更新的先进设备,将不断促进高校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接受多样化的捐赠,同时也要重视校友的作用,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努力争取来自国外的科研机构和人员的资助。

(二)科学管理,提升效率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我国应建立以直接资金(也就是以直接资助或签定合同的方式提供的资金)拨款为主体、以合同为纽带的资金投入管理机制,提高资金使用率。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把好“立项关”,消除一些不必要的冗余环节,把科研人员从应付检查和报表中解脱出来;明确经费管理上的权责;由专门的财务人员进行科研经费的财务管

理;健全和完善现有的体制,严格管理,改变科研人员在经费使用上存在的短期,明确各项费用的支出标准,账目清晰,最大限度地克制有限的科研经费的浪费。同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项目主持人以较大的自,以鼓励科研人员多争项目,多出效益,更好地进行科技服务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积极探索科研成本核算办法

目前,高校对科研课题的成本核算尚未有较好的管理模式。因此,应充分考虑高校自身的特点,引入合理、有效的科研项目成本核算机制。核算要做到切实可行、简单方便。最简便的方法是根据不同的资金来源核定出符合实际的不同的管理费提取标准,管理费提取后直接记入科研项目成本,并直接冲减学校教育事业费的各项开支,而科研管理部门的项目管理费应直接由教育事业费列支。或是参照科研单位成本核算法,将科研与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照计人成本费用的方式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期间费用,其中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按科研课题和项目进行归集,构成科研成本,而期间费用,即单位为科研活动发生的组织、管理等费用,因无法按某一具体核算对象归集,则区别情况进行账务处理,不再参与成本计算。

(四)加强高校科研固定资产的管理

将科研固定资产管理纳入到学校整个资产管理范围,对于用横向科研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亦应严格遵循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好预算、申报、审批、购置、验收、登记等手续。当科研人员变动或项目结题后,财务部门要协同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进行资产清理,办理资产变更手续以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要提高科研仪器设备利用率,打破以往分项目购置科研设备的格局,形成各项目之间科研仪器设备的互通有无,防止科研设备的重复购置;要提高科研资金使用效率,尽可能实行与教学用设备的资源共享,避免科研经费的不必要浪费,增强项目之间的协作能力,使学校总体科研实力得到加强。

(五)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与沟通

科研经费管理是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科研管理和经费管理必须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才能使科研经费的使用发挥出更大的效能,才能使科研成果投入最小,产出最高、最佳,达到效益最大化。财务人员要了解科研工作的相关业务政策,与科研管理部门一道参与科研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承担起科研项目的前期投入与效益预测、中期管理、结余经费的清理等工作。从科研立项、资金到位开始,财务部门就要和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密切配合。首先,财务人员可根据科研项目的合同、协议书等信息资料,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给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其次,项目进行到一定阶段时,财务部门要对项目的经费支出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给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使他们能够及时调整支出方向,保证科研资金的合理使用。最后,当项目完成或结题后,科研管理部门要及时通知财务部门,根据有关科研经费结余奖励办法,及时结清课题经费,做到结一题,清一题,避免长期挂账,防止科研资金的浪费和流失。

(六)加大专项审计力度,有重点、有选择地对横向科研项目进行跟踪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