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物理知识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范文1
一、对于图表及数据处理的网络探究设计
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的学科,实验课程是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实验能力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对于图表的识读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是实验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基本功足够牢固才能够在实验过程中更为游刃有余。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在这方面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不断加深,对于图表及数据的处理也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借助网络技术不仅能够让很多问题更轻松地得以解决,也能够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实验基本功。
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需要学生基于实验现象及相关数据绘制实验图表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整理思绪,而且根据实验数据而绘制的表格更是能够直观的反应出某些物理现象及相关结论。
初中物理课本中的很多知识要点是和生活有直接联系的,某种程度而言,初中物理知识解释了很多生活现象,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充分的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熟知的生活相结合来展开相应的探究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够借助网络技术将会让探究过程更有意义。
例如,在讲“声音的传播”时,我没有直接引入相应的定理,而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声音的传播”展开探究。首先,我请学生介绍一下自然界中的各种不同的声音,并让他们谈谈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声音的知识。学生都很踊跃,争先恐后地发言。但当我提出一个问题――“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时,学生都愣住了。经过一番讨论,学生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但还是不能把问题解释清楚,于是学生对这个课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于是我给学生留下了这个思考题,让学生课下借助网络技术尽可能多地查阅相应的资料,让他们自己来寻找一下声音传播的模式。这其实是给学生留下的一个预习作业,然而,在这个探究性问题中加入了网络技术的应用学生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事实证明,网络技术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能发挥很有效的作用。通过第二次课程的检验我发现,很多学生都在网上搜索到了相关资料,对于声音的传播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这是一个很好的基础,有了这样的知识铺垫,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也会更容易。
三、对于物理现象的网络探究设计
很多时候,对于物理现象的探究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物理现象中不仅能够反映出某些物理原理及物理特性,教师的教学要点也应当放在透过现象引导学生去挖掘其后的本质上,这才能够让学生领会到问题的根本,这也是探究性学习的意义所在。初中物理课本中涉及的物理现象及相关问题是很多的,课本上的介绍通常较为粗略,学生想要探究到其后的本质则需要就此展开探究性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技术仍然能够很好地起到辅助作用。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范文2
考前地理复习方法总结
1..深入思考
纵横联系
要学好地理,深入思考不可缺少,随着学习的进阶,你要加大深入思考时间在所有地理学习时间中的比例。
与“热点”问题联系:经常用课本中知识与社会现实“热点”相联系,通过深入思考,用地理原理和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热点”问题。
与历史联系:把地理和历史相联系。如把地理中的人口迁移与历史上近代西方殖民活动联系起来。
用政治原理分析地理现象:例如,用哲学原理分析环境和人类的对立统一关系。
地理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你要经常浏览一些报刊和网络上的文章,找出地理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深层联系。例如,把地理中的工业布局与国家政策相联系。
运用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知识:例如,用数学图表示某些地理现象,用数学公式分析某些地理原理。再例如,把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的原因与化学方程式相联系。
不同角度、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深入思考:例如修建一项水利工程可以从水文特征、地质条件、气候、植被土壤、环境保护、居民交通等地理角度去论证,还可以从历史条件、工程技术、时代背景、经济效益,以及对文化遗址、生态影响等多角度考虑。
围绕核心知识点进行思考
地理和物理,都有一个“理”字,因此,你可以尝试着把一些物理的学习方法用于地理。例如,深入思考。如果说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要始终贯彻深入思考,那么,对于地理来说,至少要在学习某些知识时,要深入思考,例如围绕某些核心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
例如,你可以把“经度、纬度”作为一个核心知识点,围绕“经度、纬度”这个核心,把课本上所有重点地区的海陆位置、气候特征、气压、风带、地形、植被、农业等进行归类。这样,当你在做题时,涉及到某个地区的经度、纬度时,你就能想到对应的海陆位置、气候特征、气压等等了;反之,当你做题时得知某个地区的海陆位置、气候特征、气压等等信息时,就有可能猜测出这个地区的经度、纬度时了。
总之,在深入思考时,你可以把地球看成一个小球,你可以放在手中、随意玩弄。
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
从书籍、报纸、电视、网络上看到与地理相关的信息时,你要深入思考一下,看看自己是否能解决一些问题。例如:“海啸或者海平面发生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有那些重大影响?”在深入思考的同时,你还要翻阅课本和参考书。
养成时刻深入思考的习惯
例如,随时思考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现实“热点”问题。
2.把握要点
把握基本知识点的要点
地理的基本知识点是指地理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点、结论等。它们分布在课本中的各个部分,从大的方面,有地图、地球运动、大气运动、人类活动、人地关系、环境与发展等;从小的方面,有晨昏线、太阳高度、气候类型等等。
一般的,能够体现地理学核心思想、充分体现地理的实用性的知识点,与其他课程如历史、政治等联系紧密的知识点,与现实紧密联系的知识点,多为高考的重点。
把握地理基本知识点的要点的两种方法:一、自己总结出知识点的要点。你在听课、记笔记、做练习、精读课本、看参考书时,把基本知识点的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用一、两句话总结出来,并记忆准确,还要记在笔记本上。这种方法花费的时间多一些,但能不断提高你的把握要点能力。二、记忆老师和参考书总结出的要点。有些老师和参考书能够把课本上的知识点的要点总结的很好:非常清晰、完整、简明,你只要记住它们就可以了。这种方法见效快,但灵活运用性差。
你可以把上面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自己总结出的基本知识点的要点,并与老师和参考书总结出的进行比较,看看谁总结的更好。
总结出典型题目的要点并归类
平时学习时练习做的不错,但考试时却有很多题目做不出来,其原因之一就是做题时不能把握要点。地理不像数学,没有那么多解题技巧,对于很多题目,只要你能分析出题目对应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的要点,往往就能解决了。例如“太阳高度角”类题目,只要你把数学上的三角函数等运用到这道题目对应的地理知识点,往往就能解决了。
老师和参考书:对于学习处于初级、中级阶段者,如果自己总结不出来典型题目的要点,你可以把老师和参考书上总结的要点记忆下来,练习和考试时,直接一一对应就可以了。
归类:把典型题目的要点按照课本上的知识点或者按照解题技巧进行归类,并“串”起来,就能形成解题技巧体系。
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适用于地理处于高级阶段者)
所谓“热点”题目,就是把运用地理知识点解决当前“热点”问题。你可以从参考书、科普读物、报刊、计算机网络等的信息中总结出要点,并把这些要点和课本上的地理原理联系起来。
琢磨命题人的思路和意图:通过仔细分析历年考题中的“热点”题目,琢磨命题人的思路和意图,你就能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你还能知道自己从参考书、科普读物、报刊、计算机网络中的收集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把握要点:在浏览参考书、科普读物、报刊、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时,你只吸收那些与课本和高考大纲范围内的地理知识密切联系的信息,对于其他的信息,你不必理会。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不断提高把握要点能力,从大量信息中找到最核心、最本质的有用信息,鉴别错误信息,剔除无用信息。另外,你不必从“学者”的角度分析,分析的过于深入。
总结、回忆、笔记本
题型和解题套路:对于地理,有很多题型,每个题型往往都有固定的解题套路,你要把总结出的题型和解题套路记在笔记本上,随着题目的积累,不断完善和修正这些解题套路。
由于地理的解题技巧和知识点较多,不同解题技巧和知识点进行组合,会出现多个题型,所以,你还要不断简化题型。
这些东西,你要记在笔记本上。
回忆再现:当你一个人静静的坐在那里时,脑中可以不断的回忆再现,回忆再现地理原理、知识点、一幅幅地图、解题技巧、解题套路、知识体系,等等。
知识体系:你的知识体系要同时放在两个地方,一个是笔记本,一个是你的大脑。你要经常拿出专门的时间来整理笔记本、梳理和回忆知识,使笔记本中的知识体系越来越清晰,大脑中的知识体系越来越明晰。
3.查漏补缺
尽快弥补知识漏洞
初中地理知识的相关基础知识: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相关知识,都要尽快掌握好,不能有知识上的明显漏洞。要形成初中、高中地理知识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你可以把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放在一起学习;你还可以把初中地理知识融入到高中地理中,例如学习高中“地球运动”时把初中的“时区和日界线”融入其中,学习高中“地壳运动”时应复习初中地理“地形和地形的变化”等部分,等等。
以前没有学好的基础知识:对于以前没有学好的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无论是初中课本上的还高中的,你都要尽快掌握好。
历史、政治、语文、物理、数学等相关知识
地理会涉及到一些历史、政治知识,如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知识,环境与人口、可持续发展等等;如果你的语文文言文没有学好,基本物理知识掌握的不好,数学工具如立体几何没学好,也会影响地理的学习。你可以根据历年高考题,体味如何将其他课程的知识运用到地理中。
高考地理中地震震级和烈度巧区别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程度的两个含义不同却又有联系的概念。震级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即一次地震震源释放多少能量。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发生,不论在哪里观测,震级只能有一个,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样的。
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有:
(1)震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
(2)震中距:其他条件相同时,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最大。
(3)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4)地质构造:地面有断层处,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区烈度大。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范文3
1、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经常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2、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
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过程。
3、夯实基础,建构知识网络
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都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基本上摒弃了纯粹考查记忆性知识的试题。更多的是将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考查,并且考查的方式和重点转向到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水平上。
但初中物理的知识点较多,容易混淆,为此,在复习时我们可以用表格或框图的形式使知识系统化,用要点记载方式和方法把知识归纳起来,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便于熟练而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4、专项训练,凸现实验探究
初中物理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很容易将一些相近的概念记错、记混。为此,在复习迎考,打基础,抓重点的同时,可以把所学知识进行专题复习和专项训练。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范文4
论文关键词:中考,物理,复习,妙计
中考物理总复习是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全面认识的过程.初中总复习内容多,时间短,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使学生在中考中发挥水平,取得满意的成绩,本人认为以下妙计可以助你闯关成功。
一、利用课堂
课堂上的复习内容是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和中考说明,并结合同学们的实际情况精心组织的,具有明确的针对性。课前应以课本为主,认真看一遍有关内容回顾一下知识要点和解题要领,以及曾经出现过或现仍存在疑点。上课时要注意理解老师是怎样理清知识的条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的;注意老师是怎样处理综合问题的。下课后还须多想,从自己易于理解的角度把知识梳理一下,从而将课堂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
二、理解记忆
毫无疑问,复习重在理解知识,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较好地掌握它,运用它。否则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学习效果就差。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科学的精髓,一定要设法弄懂,并常常记忆。
有同学认为,只有文科内容需要记忆,理科只需理解就行了。其实物理学科除了理解外,适当记忆是很必要的。如基本公式、单位及换算、基本常数、实验目的和原理等,这些内容只有适当的记忆才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对理解相关知识、提高解题速度都有帮助。
三、加工整理
现行教材是按照“先现象后本质”、“先宏观后微观”、“先部分后整体”的结构形式编烈军属的。到了总复习阶段,应该从知识的系统性方面去考虑,把各章节的知识重新归纳、整理,并形成知识网络。一般按力、光、热、电学等分类进行,从而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理后的知识,若把一些基本点、重点、难点、知识间的联系要点、易错点等制成学习卡片,可以节省以后再复习时间。在考试前只要翻一翻,其精华即可尽收眼底,不必对着厚厚的书本而难以下手了。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范文5
关键词:物理复习;初中;对策
近几年,随着初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生的课业负担有所减轻,教学质量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对于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班而言,由于他们面临着升学方面的压力,所以还是有不少教师在复习课的授课过程中采用“题山题海式”教学方法。毋庸置疑,“题海战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复习效果,但会导致复习费时、复习效果不佳等现象。
而物理属于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结构严密、逻辑性强,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和概括归纳的能力。该课的成绩对于升学率至关重要。本文就是针对初中物理,重点探讨如何提升毕业班复习课效率的对策,以期能改进当前的复习课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清复习要点,从容面对中考。
一、构建思维导图,以帮助学生理清物理的知识脉络
思维导图的本质是指利用“图示”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与概念,将隐形知识显性化,从而方便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有部分初中生虽然能够理解某些物理概念,但不能很好地应对一些物理综合题。究其原因是各个相对零散的物理知识点未能形成有序结构,学生不能很好地找出概念间的关联,更不能掌握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师应该将各个物理知识点进行汇总,采用文字、图形、符号等表达方式,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构建成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标明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清晰呈现物理课程的知识框架,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二、剖析错误范例,以纠正某些学生的错误理解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尽可能地少答错题,片面地认为答题正确就肯定意味着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点。然而,有些学生即使答对题目了,其解题过程中仍有可能存在一些错误的想法。
教师应该在复习课上剖析一些错误范例,以纠正某些学生的错误理解。一方面从答题过程着手,教师切不可回避答题的中间步骤,不可盲目套用一些定理定律,而应详细讲解答题过程与条件分析过程,引导学生在错误与正确结论间找到切入点,这样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
另一方面从题目信息获取能力方面着手,有些学生出现答题错误的情况并不是对知识点理解不够,而是因为未能透彻领悟物理题目的所有信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题目的重点语句下面划线提醒自己或者根据题目信息画出示意图。如,学生在解答电学题时,出现题目中条件的“丢漏”现象,教师可让学生在答题时画出等效电路图,并进行已有条件的标注;学生在解答力学题目时,可要求学生画出受力分析图并进行受力的标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显著减少审错题与“丢漏”条件的现象。
三、借助于变式训练,以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有些初中毕业班的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听得很认真,但面对概念相近的题型时,由于对概念的理解与变式的辨析不清而屡次出错。
教师可结合不同题型,从大量的题海中选择相似概念的题目进行混排,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些题目进行辨析讲解,这样不仅可以通过较少的题目讲解更多的知识点,解决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混淆问题,而且可以避免“题海”复习法对学生产生的恐慌情绪。如,针对学生答题中所表现出的对摩擦力理解不够的现象,笔者混编相似题目,将不同变式中的情况进行了总结讲授,并向学生说清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摩擦力,从而分析静摩擦力与动摩擦力的区别与关联。另外,有些教师讲授复习课时只是局限于就题论题,不注重变式训练,这样会导致学生对题目迁移能力差,教师应通过“例题多变式”的训练法帮助学生发现某些知识点间的细微差别,从而减少答题的出错率。
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以引导学生通过现象巩固知识
教师在物理复习课的讲授过程中应多留心、多观察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课堂上可穿插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环节,帮助学生进行甄别,引导学生通过现象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通过“吸管喝饮料”与“椰子扎眼吸椰汁”的例子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综上所述,提升初中毕业班物理复习课的效率主要是针对目前教学方法的不足,摒弃题海战术,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与乐趣,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牟登红.浅谈初中物理总复习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
[2]周晓明.浅议如何做好初中物理总复习[J].赤子:中旬,2013.
初中物理知识要点范文6
一、要注重基本概念的讲解。掌握基本规律和方法
在讲授初中物理时,一定要关注基本概念的讲解。因为基本概念是物理这门课程的基石,只有对这些基本概念掌握牢固了,才能真正构筑起物理知识的大厦。初中物理主要包括声学、光学、力学、热学、电学等内容,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很多,比如,力学中,要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力的单位是牛顿,测量力的仪器实验室常使用弹簧秤。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而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它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那么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理解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只有这样,以概念为线,串联起相关的知识要点,才能真正深入扎实地掌握有关概念。
二、要多多讲解中考题,瞄准考试要点,做到有的放矢
物理中考题,就是我们平常教学的风向标,只有把握住了中考的考向,才能让学生学得有目标,学习有成效。从历年的中考题中,我们能及时搜集有关信息,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计划,适应新课程改革。比如,江苏2012年泰州物理中考,考点涉及了质量的估测,超声波与次声波,声速,能源的分类,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平衡力的辨别,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安全用电原则,电路图设计,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物体的颜色,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扩散现象,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密度的计算,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重力的计算等等。从试题中可以看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的命题思路,是命题者所热衷的。例如,江苏2012年泰州物理中考第7题:下列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小明妈妈经常边看电视边用湿抹布清洁电视机
B.正在洗菜的小明发现电水壶中的水开了,立即去拔电源插头
C.不断开开关,直接更换不亮的电灯泡
D.发现家用电器或电线着火时,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要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另外,和高科技知识的结合也是我们要关注的。例如,江苏2012年泰州物理中考第19题:“歼-10”是我国自行研发的新型战机,当发动机以1.2×105 N的推力使其以二倍声速(声速为340 m/s)飞行时,10 s飞行的距离是______m,发动机推力的功率是______W。
从这道考题中可以看出,我们平时要关注科技,关注社会,留心物理规律在新技术、新发明方面的应用。
三、注意把握重难点知识。化难为易
初中物理中,比较难学的知识点有: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等。
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些重难点总结出来,给学生重点讲解,就能起到重点突击,各个击破的效果。比如,在学习串联、并联电路时,要讲清在串联时,电流处处相等I总=I1=2...In;并联时,电压处处相等U总=U1=U2=...Un。串联时,用电器短路,没有电阻接入该部分的电路,电流表有电流通过,而电压表示数为0;并联时,用电器如果断路,那么没有电流通过电流表(因为没回路了),然而电压表可以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学习有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要讲清,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外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成的是倒立的实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当把物体放在焦点之内时,在凸透镜同一侧成的则是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虚像越大。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
四、要善于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不同于其他学科,如果教师一味地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讲解,而不关注课堂气氛,那么课堂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而如果物理教师能够积极地调动课堂气氛,则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可以在讲解重力的有关内容时,联系一下我们的“神舟飞船”,中国的航天员飞入太空,就进入一种失重的状态,而失重就和我们现在讲的重力有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大家讲讲航天员杨利伟、翟志刚、景海鹏的故事,增强他们学好物理知识的信心和动力。在讲解有关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拿出显微镜和望远镜等教具,让学生看看显微镜里的微小世界,和望远镜里的奇妙,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后,再讲解相关的知识,物理的课堂肯定不再是沉闷的,教学目标也能有效地达成。另外,教师要善于对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其中原因。比如,菜刀为什么要弄成刀刃锋利的,这可以联系到摩擦力的知识;打鸡蛋时在碗边磕破,这利用的知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等,如此讲解,学生不仅不会再厌烦上物理课,还能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更熟悉和热爱生活,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