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语文教学常规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范文1
关键词:内涵;命题界定;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291-01
在小学语文课程原有的教学法类课程中的常规教学内容就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同时也是小学课程教学专门探究的话题之一,其概念属于下位概念。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通常作为策划、预设教师主观意图而存在,而新课改之后,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内容则远不止这些,具有广泛的含义,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学问探究内涵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为语文课程教学设计理念、语文教学经验,文化通识、理论指导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科课程结论,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文化素质进行整合,并结合具体的学要素、学情,对现代媒体资源、教育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设计语文教学全程。要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设计”一词,不但具有名词所包含的指称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动词所涵盖的行为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主要有两个理论来源,其中一方面是根本土语文教育发展而来的三级学科,其中心为“语文教学”,即“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或者是表现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形式。另一个理论来源是从西方设计科学的发展而得来的,其表现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育学”,或者表现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设计”的形式。
所以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探究具有历时性的教育史,还要研究具有共时性视野的技术学,其主要的核心问题内容有:如何明细的界定语文教学设计的范畴;在鲜活的基层教学实践基础上如何将其规律性的精髓抽象出来;如何落实顶层设计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如何辨析设计的现实语用、科学认知等等。另外还需要深入的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教学反馈、教学评价方法,确立何种质量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的标准,建立符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相对简单易行、通用的模型等问题。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其具备明晰的命题界定。
二、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科学概念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对设计的解释有多种,如从事设计工作的人、一种职业;根据相关要求预先制定某项工作的方案或图样;对某人进行陷害;设下某种计谋等。从职业的角度来看,设计所处的社会环境就会被称为设计界。由于欧美国家关于设计界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所以设计的相关理论更多的是以欧美国家的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为主。所以从科技术语的角度来看,设计在工艺美术、建筑业、工商业等领域应用的较多。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背景下,设计也从传统的专业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中,而教学设计就是在其不断演变下出现的新概念。
在定义教学设计的时候,加涅曾将其定义为对教学系统进行系统化规划的过程,而从利于学习的角度安排程序、资源是教学系统的本质含义。所以提出最优的教学方法的学科就是教学设计,通过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的技能、知识朝向理想的方向发展。所以也称教学设计为教学科学,即教师按照正确的教育原理、思想、要求、目的,对教材、教学对象、总体结构、具体环节、整个程序等进行科学的策划,并将自己制定的策划进行落实。其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内涵就是如此,语文教师按照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的课程理念,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总体预设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等,并在课堂教学之前完成这些工作,预设好之后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
三、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学科课程内涵
为了对教学规划纲要进行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内容和结构等作出了改革,同时对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也做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教师实施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自身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2012年国家教师建设立项教育精品资源指南可以了解到其中有60门小学教师教育,在这些小学教师教育课中有11门是小学学科教学设计,其中位居首列的就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而且从新课改中也可以看到教师教育类专业小学教师教育层次的学科专业课程就包括小学教学设计。根据语文学科的示范性、基础性,还可以将语文教学设计看作是教师教育类的非中文专业课程。具体的说,小学学科教学设计课程模块就是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所对应的课程教学,其内涵属于小学活动指导、学科教育的范围内[4]。
总结: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命题界定和内涵的深入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从课程教学、课程本身的角度来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是教学工作中的基础工作,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体系的构建、其内容的分析、其内涵的厘清、其意义的统筹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加大对其研究,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长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 越.徐继红.知识点提取――教学内容的微分析技术[J]. 电化教育研究,2015,10:77-83.
[2] 杨天志.《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学科定位及特定价值[J]. 语文建设,2014,23:3-4.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范文2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
在目前大多数的小学里面,小学语文的教育还是以应试的教育为主。迫于升学压力,小学语文的教学无法真正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在很多课堂上,能很明显地看到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是讲解习题,尤其是之前反复考过的习题。另外目前的升学,也是仍然以学生的单纯的成绩为唯一的考核方法,这也迫使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应试为主的教学结果。另外,目前大多数的学校,学生的升学率是与老师的工资及收人直接挂钩的,这也在另外一个方面阻碍了目前素质教育的实现,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路径的实现。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仍然以传统的课程设计为主
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在多数的学校巨仍然是以传统的课程设计为主。老师根据以往的教学方式,备课、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等常规的流程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受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限制,另一方面受到老师在教学上固有的模式的影响。尤其是在教育岗位上工作了很多年限的老师,在改变教学方式上比较困难,固有的模式没有发生变化。虽然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综合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往往还是按照以前的方式进行,所以素质教育也就无从实行,更谈不上开展下去。
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路径的方法
(一)优化老师形象语言艺术
一个老师的形象和语言会直接影响教学的结果。老师的形象会给学生带来榜样性的作用,老师的语言主要是在课堂上的语言,会左右学生的认知结果,老师授课时的语言是否准确生动,直接会影响学生接受的情况。尤其是小学生,更需要通过老师语言的讲解获得更多的知识。所以优化老师的形象和语言的艺术化势在必行。一个单调的讲解,会让学生感觉到课堂枯燥无味,会让学生厌恶学习。所以优化老师的形象和语言,首选需要老师在讲课的时候绘声绘色,所讲的内容能够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让学生从中领悟到老师要表达的意思,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记忆课堂的内容和知识。
(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结构时间
一个学生在30分钟内的课堂时间,思维是不断变化的。一般在开始的10分钟内,思维是最集中的,中间的十分钟时间内思维是最为活跃的,快下课的时候思维是逐渐下降的。老师在课堂时间结构的安排上,要根据这个整体的规律去布置课堂讲解的内容,让学生能在整堂课上都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思维始终是活跃的,而且在老师的讲解之下,有很大兴趣和动力,能够不断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效率。尤其是课堂的最后,学生思维下降的时候,老师要注意通过安排一些技巧性的课堂内容去提高学生最后十几分钟的思维,避免让学生产生整堂课在下课之后知识和内容都抛诸脑后的不好结果。
(三)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多种多样的。传统的教学手段仅仅是凭借着老师的讲解和板书来进行的。目前越来越多的多媒体已经参与到了课堂的教学手段当中去。针对学生很难理解的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造非常直观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畅通无阻。而且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也会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说在讲到地球的一些知识和内容的时候,学生由于没有办法看到整个地球的状态,老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下地球的整个状态,这些画面能够从直观上刺激学生,让上课走神的学生尽快地进人课堂气氛中来。
(四)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包括老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这两个方面。课堂评价能够有效地激励学生自我学习。评价一定要运用得当,运用不得当,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评价要以激励和鼓励为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完成学习,对于出现的特殊的情况,老师需要积极地去处理,避免引起学生自我感觉差,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内容构建活力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要求教师综合课本知识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圈定,还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充满趣味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是关键,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才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学生也才能够形成基础性的语文知识基础。
一、活力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构建中的重要性分析
小学语文引起教学对象学龄特点和学习状态的特殊性,其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相应的要求。
作为一门面向零基础、自控能力差、学习能力薄弱的幼龄儿童的学科,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变化和完善,其考查内容和训练重点也逐渐增多,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需要针对班级内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的调整教学计划,以保障教学的质量。
小学语文知识体系的架构离不开基础的字、词、句、拼音等的学习,低年级儿童在面对这些知识内容时,有着固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渴望,由此,语文课本内容的设置也有着相应的展现,彩色插画和拼音标注等都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从上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特点和语文知识体系特点来看,加强活力注入对语文教学来说十分必要。活力对语文课堂的构建以及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有着较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小学语文课堂需要通过不断的兴趣点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集中,而活力注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课堂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也是帮助教师推动语文知识体系深入发展的关键。一堂活力洋溢的语文课与一堂常规性的语文教学相比,其实际效用尤为明显。
其次,教学活力是语文知识体系周转和构建的关键。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模式以及有着创新意识的教学理念对推动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有着较大的作用。通过营造较为活泼的教学环境,学生的记忆兴奋点和关注焦点逐渐得到提升,语文知识的学习效率得以加强。
二、加强活力语文课堂构建的措施分析
加强小学语文课堂中活力的注入不仅需要教师综合小学语文的知识体系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更需要教师将活力语文课堂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推动语文课程学习的灵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小学语文构建的基础是基本教学内容的圈定。教学内容在小学教学大纲和语文教学目标中都有详尽的描述,笔者在这里需要讲述的是结合学生和社会发展态势适当选择的教学内容。除开基础性的拼音、字、词、句、语法等内容,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需要及时的进行知识内容的更新,确保学生知识体系的更新符合社会发展的态势,进而推动学生后期素质的养成。
第二,小学语文构建需要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教学资源作为课本教学内容的补充,是完善学生知识体系的关键。教师在选择适当的教学资源时,不仅需要将课本大纲考虑在内,还需要跳出课本范围,综合社会发展热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改革举措来推进教学资源的优化,为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提供完善的知识拓展训练。教学手段的选择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十分重要,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的选择教学手段,一方面,确保教学手段环环相扣,内容连接紧密,让学生形成较为完善基础知识体系,另一方面,确保课堂教学板块时间的充裕,为学生留足思考和提问时间,确保学生自我探究活动的开展。
第三,小学语文构建需要教师做好知识内容考察和反馈工作。小学语文知识大多较为简单,其知识内容的巩固是教师考察的重点。首先,教师需要设置较为常规的课堂训练,例如对所学词语进行听写或者课文朗读和记忆比赛等,让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印象,确保基础知识学习的牢靠。其次,教师需要进行综合训练和总测验的开展。这两项测验内容需要以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为考察范围,让学生在考察中体会到竞争的优劣,树立其竞争意识,推动其自主学习和思考活动的开展。
结束语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的语文入门知识,同时也是后期学习活动开展的基础之一,其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课本知识内容和语文知识体系特点进行教学成分组合,对相关联的内容做适当的处理,让学生有较为完善的基础支持储备,推动知识学习的深入。
参考文献
[1]李永妃,卢明德.语文知识体系重构探析——以小教专业(综合文科)为视阈[J].韶关学院学报,2010(01)
[2]朱咏洁.转变观念 提高素质 促进小语教学发展[J].基础教育参考,2012(10)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5-227-01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课堂,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进行有效的学习。如何设计、组织、实施、落实有效的课堂教学。小学学段的基础性、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班级授课的普遍性、有效教学的重要性表明了对本课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有效教学的内涵
早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我国的教育家就非常重视有效教学问题。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述而》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揭示了只有把握学生思维的最佳时机和最佳方法的教学才能称为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有效”的“教学”。其中:“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实践活动”。它是由老师教与学生学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是师生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实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要求培养人才的活动。“有效”应理解为“有效果”有效的教学准备、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教学课堂常规、环节、设计都是指向促进学生学习和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的。简而言之,“有效教学”就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这是从收效上进行分析的。还可以从过程上理解为“时效”,也被分析为“效率”,是教学目标在课堂环节中得到落实而且兼顾了省时的特点。从参与教育的人――老师和学生关系上理解就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的高效应。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涵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我国文明的重要记录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是一门学生启蒙阶段的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求学,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面向6到12岁的学龄儿童,有目标、有组织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使他们达到语文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科教学论的一个分支。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更重实践的课程,其核心任务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能自主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包括备课、上课、说课等;第二,在进行教学实践时,能自觉应用一般教育教育理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有三个阶段:学会教学――学习反思一一尝试研究。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明确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从学科地位和作用的角度看,小学语文学科一是具有基础性。小学语文知识的学前启蒙和正规的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二是具有人文性。小学语文课程和教材首先关注的是人类悠久、灿烂的文化,是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特别是对他们人文情感的熏陶。三是具有工具性。语言文字是一切人类文明的载体。四是具有实践性。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语文实践和语感培养为基础,把默读、朗读、背诵、说话、书写、作文六项主要语文技能作为学生练习和实践的基本点。五是既有累积性。语文学习主要是靠集腋成裘、日积月累地学习和积淀,主要是依照不断地感悟范例、积累范例、比较和运用范例的方式来掌握。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教学 方法
一、立足教学科研,提高教师素养
要想实现高质量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首先就要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小学语文教师是关键,能否实现这一目的,主要取决于老师的素质高低,教学技能的水平及其他的一些教学常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实现高质量的语文教学,活化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根据时展的要求极其教育教学规律,不断的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对于老师的学习来说,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坚持每天都要学习,学习不但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学习相关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实现自身素质的全方位提升。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还要主动参与一些理论学习,如参加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注重有效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让自己走向专业化的道路。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其他立项课题研究,增强其科研能力,以辅助自身的教学。
二、 营造课堂融洽氛围,实现学习互动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只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老师的引导作用及教师的鼓励,由于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我们必须千方百计的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要想实现高质量的小学语文教学就必须构建开放型的教学课堂,在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中实现师生交流。构建轻松的开放型课堂,就必须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和蔼可亲,感觉到和谐的教学氛围,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走进小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给与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护,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总之,在课堂上,必须让学生感受到轻松的氛围,而不是死气沉沉。实现师生互动,是活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课堂不仅仅是老师的讲授,还要学生的参与,只有实现师生互动和交流,才能活跃课堂氛围,活化教学过程。如在学习《窃读记》一课时,可以先和学生讲几个古代类似的故事,如凿壁偷光等,然后老师可以讲解一些身边的故事,引出身边学生读书难的实例,然后师生一起分析文中"窃"的含义及背后的精神,这样学生就会很简单的领会到文章的主旨大意,掌握既定的学习内容了,那课堂的学习效果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熟悉知识内容,活化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还必须熟悉和活化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材,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小学语文教学新大纲的要求进行上课,同时,语文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再组合和排列,重新编排,形成小学生乐于接受和易于学习的教学内容,这样就会活化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思想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对于枯燥的小学语文授课内容,可以改善教学方法,采用体验式教学等方式达到优质的课堂效果,如采用小品、游戏等新颖的讲授方式来诠释课堂内容,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克服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恐惧感,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如在学习课文《鲸》时,文章中讲解的很详细也很清楚,但是学生却很难理解,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鲸的理解,激发学生敢于探索,热爱科学的精神。鲸对于小学生来说常常听说到,但其实并不了解,文章中很多的词语或者关于鲸的描述都是非常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非常的困难。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精心筛选一段关于鲸的视屏解说,然后再用PPT展示鲸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学生在导入阶段就能清晰的了解到鲸的大概状况了,那对课文的理解就简单多了,这样就能很好的活化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 反馈教学信息,实现自我成长
要想真正的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的,针对教学和学习中的问题,师生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思,及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了,能否学会和理解课堂知识,是考验个人学习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难度系数教学的知识点,学生必须提前预习,给与足够的重视,对于难于理解的问题,必须找出问题所在的原因,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及时向老师请教,积极面对,不可回避。要想活化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还必须强化语文教师的素质建设,只有教师具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情感、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高效的课堂管理才会实现课堂的活化,进而向课堂要效益。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喜欢教学才能花费精力去研究创造,把教育作为生命来传承,要有终身学习的精神,善于观察和分析,敢于自我批评和反思,查缺补漏,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进步,在进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常规范文6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创新教学
0引言
创新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适应当代教学理念的重要方法,需要渗透到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环节之中,以此实现素质教育这一总体目标。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关键时期,而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人格和学习习惯的重要人文课程,其教学过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理念,开展创新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程的创新教学仍旧是众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与问题,总结分析了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意义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相对应试教育而言的。传统教学中,诸多学校推崇的应试教育往往与学生发展、社会发展的需求相脱节,片面的将考试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将高分作为最终目标。而素质教育是结合国家教育方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适应学生及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主张学生快乐、自主地学习,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实现综合能力、文化修养的同步提升。
2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与问题
2.1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
在过去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完全体现,往往忽略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感受。例如,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依据备课思路实施教学,并未关注到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学习需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缺乏良好的课堂氛围。再如,教师虽意识到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你们有什么看法?”等问题作为课堂导入,但进入课堂教学环节后,却并未真正将这些问题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并未帮学生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学生始终存在疑虑,打击学生发表观点的积极性。
2.2形式化的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推行过程中,形式化的素质教育层出不穷,此类形式化的素质教育通常停留于表面的工作,并未真正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例如,在日常教学中,存在许多课件制作精美优良、学生热情高涨、教师滔滔不绝的课堂,但形式终归要服务于内容,此类看似积极活跃的课堂是否是真正的优质课堂,仍旧要取决于学生是否有所收获。这种形式化的素质教育,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过分追求形式,忽略学生真实的学习和发展需要,使学生无所得,遮蔽了教学原有的价值。
2.3学生的自主活动缺位
素质教育理念中着重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学生智力潜能的开发,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只有在自主活动的教学环节中才可实现有效放大。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实现教学各环节的高效结合,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核心,减少教师的讲授过程。然而,现如今多数课堂的学生自主活动依旧缺位,在读书、写字等学生实践环节,教师讲解仍为主要教学模式。
2.4应试教育的困扰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相对的、教育目的完全不同的两种教育模式。从另一角度来说,素质教育可以作为应试教育的高级教育形式。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升学应试体制的束缚,小学语文仍存有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例如,教师依旧保持从知识到知识的教学模式,寻找巧记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完全忽视了语文课程原有对学生的人格、心理及精神品质的培养。
3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3.1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实现小学语文的创新教学,首要任务就是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教师应对小学语文这一担负着提高民族素质任务的基础学科具有充分的认识,明确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人文修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及教师观,采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会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3.2建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结构
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实现小学语文的创新教学,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必不可少。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构建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重中之重。构建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结构,首先应确保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学生应珍惜教师劳动成果。其次,面向全体,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并创造条件。最后,教师应确立培养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教育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对于能力的培养和习惯养成多加渗透,改变传统的、拖沓的教学结构,给学生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3.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其学习主动性的主要方法。一方面,小学生因年龄及阅历等多方面的限制,学习主动性相对薄弱,但却充满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因此可运用表演、谜语等多种形式的课程设计,激发学生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小学生多具有纯真、敏感、渴望被肯定等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多采用积极词汇,例如“回答得很好”“想法很有新意”等赞扬、赞同或肯定的评语,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采用积分制或小红花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荣誉感,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
3.4打破常规,服务创新教育
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确保知识的系统性、课程的完整性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感悟帮助学生总结掌握语文规律。语文因其自身特点,实践机会无处不在。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中写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此时,学生常会存有“此诗是否为送别诗”的疑问。鉴于此,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其中写道“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至此,学生疑问便可迎刃而解。通过诗与诗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从中获取创造性的启发,在实践中掌握语文知识,总结语文规律。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善于打破常规,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小学语文课程的求知欲,服务于创新教育。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展开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当前教师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敢于打破常规,建立素质化的课堂结构,结合多种措施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主动学习意识,改变当前学生的主体活动缺失、主体地位不明确的现状,从根本上摒除形式化的素质教育,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