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传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儒家文化的传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儒家文化的传承

儒家文化的传承范文1

关键词:儒家文化 语文教育 继承发扬

孔子的“以和为贵、仁者爱人”的儒家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儒学文化是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其舍生取义的道德情操,成为我们奋斗不止的精神动力。儒家倡导的“仁政”的治国观念,与当今主旋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致。我们研究孔子儒家教育思想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和发扬我国古代优秀教学理念,更好地为我国教育事业服务。儒家教育理念在语文教育中应用和创新,对促进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和培养更多的适应当代语文教师队伍和语文人才具有重大作用。我们应传承发扬孔子儒家教学理念,使其在语文教育中发挥作用。

一、语文教学要有针对性

就像我们找不到两片绝对相同的树叶,教师也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学生。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也”。儒家教学理念中的“因材施教”是值得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借鉴和应用的,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教育策略。这种教学方法在我国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语文教学的因材施教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计划上,针对每个学生的差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不同文学才华的专才。同理我们的语文教学,对不同学生的教学内容应区别。教师面对专业级的学生时,教学方式应表现为专业和深度,这是与和普及大众语文赏析的教学难度有所差别。因此,语文教育的因材施教是体现在语文教育大纲上,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潜在的机能。

二、语文教育中要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所谓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教学互动。在孔子的教学体系中,教与学的关系是一种互动、融洽和统一的关系,是在动态的交流过程中相互转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学习深化的过程,教学工作者应真正地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教”,老师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学习目标。所以,在学习课堂中,教与学是一种师生之间双向作用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教学相长”,在课堂上增加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交流。我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活学活用的技法,是需要学生去亲自尝试,亲身体会才能学会的技能。理论知识是我们学习语文学科的基础,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完成实践内容。在语文课堂上也许有很多语文理论的内容学习起来很枯燥,需要学生去反复记忆认真学习,作为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应发挥主观创作性,把枯燥的理论变为有趣的知识。所以说,在语文教育中,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向统一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们要多吸取儒家教学中的优秀理念,来充实到我们当代语文教学中,教师关注并正确处理好教与学之间的统一关系。

三、重视语文的心灵教育功能

语文具有强大的心灵感知力,美好的语文作品能够触动人们的内心深处,提高大众内在的精神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乐施篇》记载:“乐也者,圣人之所以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这正是中国儒学思想在语文教育中的宗旨与升华。《论语》记载:“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儒家的语文美学观对中国传统语文的形成和现代语文的发展都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孔子不仅重视语文中所传达的美的感受,更重视语文中传达的善。孔子所指的善不仅体现在中国古时杰出圣贤的一言一行中,也表现在新生婴儿的纯净目光中。孔子曾把婴儿纯朴的心灵美比作他最敬爱的音乐。孔子所推崇的语文是达到善与美和谐统一的境界,语文是可以传达很深的精神内涵,这种语文能使人的心灵受到启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由此可见,儒家文化“礼乐思想”的核心是礼乐中美与善升华达到和谐统一。孔子认为如果没有仁,那么礼乐就失去了本源的意义。礼乐思想是以人的内部修养为基础的,这种礼乐是一种高层次的直达人心,升华人们思想的乐章,这正体现了好的语文对大众的心理教育功能。古时儒家曾以礼乐教育为主,通过正统的礼乐教育,人们提高心灵境界并培养了理想健全的人格。孔子把育人作为语文教育的本源目标,来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语文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创造劳动,需要全面的知识、美学修养和职业奉献精神。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基本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还要关注升华学生的精神思想。

四、语文教育中也要关注教师的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主要教育方法是言教与身教,相比较而言,身教显得更为重要。《论语・子路》记载:“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里孔子提到了身教与言教的辨证关系,强调了身教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应正确处理好言教与身教的关系。博学是专精的基础,只有博学才能求精。语文教育中教师的素质体现在除了掌握本专业的文法、句法、诗歌、词汇、语文史论等扎实的语文专业外,教师还应对哲学、美学、教育心理学等文科也要有所了解。语文教师除了应做到对本专业深入研究还应了解其他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博学才能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自如,才能改变单调的课堂教学形式,唤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广泛兴趣。

结语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应更多地应用和创新,无论是对儒学优秀教育思想的传承,还是对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的完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蒋孔阳著.先秦语文美学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6.

儒家文化的传承范文2

电影最初是作为一种“舶来品”传入中国,在其传入中国之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中国千年的传统文化给养。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老板任庆泰与照相技师刘仲伦一起拍摄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这部电影便是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由此可见,电影在中国最初的发展就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百年的中国电影发展长河里,传统文化或显性或隐性地萦绕在电影的发展当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呈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随着华语电影逐渐走向世界电影的舞台,要真正了解与把握华语电影的文化精神内涵,就一定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中国电影成长的灌溉。

《儒家文化传统与中国电影的民族品性构成》这本书对于传统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影响这一问题作了最全面与深刻的解读。作者尹晓丽在对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电影的发展脉络,对中国文化对电影的影响进行了详尽剖析,并从全球化语境下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双重困境以及跨文化语境里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变化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电影民族性建构的意义与途径。

全书一共分为绪论、上中下三编和结语五个部分,从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与电影的密切联系出发,纵向历史性地描述了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电影对于儒家观念的接受情况以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开拓中国电影民族性的可能途径。在绪论部分,作者对书中涉及的主要概念、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论述思路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概括,并对此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简单说明,阐述了该论题研究的社会文化价值所在。上编侧重从儒家传统的道德教化理念对中国电影文化形态的影响,从道德理想主义、入世批判精神、儒家的文艺观以及理想人格四个方面阐述了儒家道德教化理念对中国电影主题、风格和人物形象等方面的影响;中编主要从家庭伦理观的角度分析儒家的伦理道德与乡土意识的中国电影的影响。具体分为五个章节阐述了以下内容:“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与中国电影家庭的文化形态,电影中的父子关系的儒学意蕴,意识形态话语与伦理法则的冲突与共鸣以及儒家的乡土观念与中国电影的民族风格建构。下编针对儒家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对中国电影的负面影响以及对中国电影的文化内涵反思进行论述,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重构中国电影中的儒家传统资源这一关键性的问题。全书以浸于儒家文化百年的中国电影的主题思想为主,结合具体的电影作品,详细讨论分析了儒家文化与中国电影的联系,考察了中国电影发展的不同阶段与儒家文化的内在融合与外在表达,探索了电影这样一个现代艺术形式内在隐藏的传统文化理念的优点与弊端。

儒家文化对中国电影的影响颇为巨大。儒家所强调的入世、忧患以及教化民众等思想,也是众多电影创作者的创作初衷。如20世纪30年代面对外族入侵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电影果断从20年代的靡靡之音当中抽身出来,直面社会现实,积极承担文艺的宣传教化功能,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重任。对于儒家传统文化来讲,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是具有历史沉淀下来的厚重感,同时也要具备从历史中走来所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因此,中国电影在坚持表达独特的民族性的同时,更要兼顾传统文化的现代性。中国电影怎么样能做到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电影这一问题事实上已经被众多电影创作者思考与尝试。陈凯歌的《无极》虽然遭遇了“滑铁卢”,但是从另一方面可以说是对世界性的民族电影一个失败的尝试。企图兼顾中西方观众的文化审美趣味无疑是困难的,与其如此,不如在民族范围内坚持属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十月围城》将民族大义与人文关怀,伦理道德以及打斗场面很好结合起来,这样带着传统文化气息的大手笔大投资的华语大片可以说是中国电影逐渐在摸索一条突围的新的电影策略。

儒家文化的传承范文3

关键词:儒家思想;文化;语文教学

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影响力极深的中国古代文化。语文教学常会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儒家思想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把握,有助于学生树立文化观。

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子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在春秋时期之后,中国文学都受到其影响。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因而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孔子更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崇文”、注重教育是儒家思想也是华人的基本价值观之一。总的来说,儒家思想毫无疑问是中国文化的来源之一。

一、认识儒家文化对语文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指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二人确有一定的师承关系,但思想上如何一脉相承从而共同形成为一个学派,学术界意见不一。

从这里看,孟子就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代表人,孔子的思想对孟子影响更深。这说明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有思想的影响,教师所教学的目标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由《论语》里面中的诗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看出教师和学生也存在一定关系。

除此之外,论语里面的诗句,在语文教学中频繁出现,有的成为千古名句,对学生的影响极其深。重要的是,教师要了解儒家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对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健康成长。

二、多背诵,了解儒家经典名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儒家经典名句,需要学生积极地思考。基于儒家文化和古典文言文的特点,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儒家名句的学习需要积累,特别是需要不断背诵常出现的名句,对特殊的名句要细品,并把名句的意境体会深刻,不断积累同儒家文化相关的知识,形成良好习惯。

三、儒家名句的积累品读

教师以校园文化为背景,用儒家思想精粹引导学生关注人生、感悟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在语文教学中,以《论语》读本和选修课为抓手,巧用课堂,拓展探究,分类归纳,适当地把儒家经典《论语》中的思想精粹引入到学生的作文训练中,以提高学生作文文化品位和思想深度。对于儒家名句的教学,教材要做到以下几点,积极帮助学生学习:巧用课堂,拓展探究;理解背诵,学以致用;分类归纳,丰富积累。

四、儒家文化在教学中的传承

文化是有价值的东西,对人的精神会产生影响。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儒家精神激励学生发奋图强。思想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也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源泉,只有好好把握文化的内涵,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事业。面对全球化文化浪潮的冲击,人们对儒家文化现代价值的探讨与思索也越发激烈和深入。教师要号召学生积极学习,把优秀文化传播下去,并传播出去。

五、儒家文化的教育价值

孔子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兴办私学,推动平民教育的发展。孔子的思想在后世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好多大哲学家和思想家都受到儒学的感染,特别是一些哲理性的问题。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儒家思想文化的意义和作用是不可以忽略的,是值得学生学习和体验的。

参考文献:

儒家文化的传承范文4

【关键词】儒家文化思政教育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7-0079-01

引言

新时期,学校思政教育课应摒弃假大空的发展模式,善于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中吸收养分,以更加丰富的教育体系不断提高其教学实效性。儒家文化蕴涵的深厚人文精神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既为思政教育课的创新发展提供机遇,也为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人才奠定了思想基础。

1.儒家文化在新时期学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

新时期是我国全民实践“中国梦”的伟大历史时期,学校作为社会建设所需各类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更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创新思政教育工作,融入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思政教育的课程体系,是顺应新时期课改要求,加大教改力度的重要举措[1]。“知行合一、内外兼修”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对于丰富思政课程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内容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为丰富思政教育的方法和模式注入新鲜元素,为德育工作提供新的支撑点,全面提高思政教育课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强化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儒家文化在新时期学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路径

2.1运用儒家文化奠定学校思政教育背景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有效丰富,很多居民开始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他人带去温暖和帮助,这正是“兼济天下”儒家思想的现实体现[2]。只要教师善于留意,就能从社会生活中发现大量的儒家文化教育典例,以此丰富学校思政教育背景。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教师可以将一些典型的事迹加工成思政教育的PPT和视频等教学资源,运用儒家文化丰富思政教育的文化背景。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科学选取儒家文化经典,使其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深度,引发学生共鸣,培养出言行合一、德才兼备的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求的新型人才。

2.2运用儒家文化丰富学校思政教育内容

儒家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的“自省”、“仁爱”、“修身”、“知行合一”等思想内容,对于丰富新时期学校思政教育内容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不应拘泥于教材的限制,可以根据新时期德育教育的新方向融入儒家文化经典,专门增设儒家文化的教育板块,或者将其融入到其他板块的教学内容中,为思政教育注入新鲜活力。此外,围绕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一些焦点问题和学生成才的主题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思政教育讲座,将学生纳入到思政教育的学习体系中[3]。

2.3运用儒家文化创新学校思政教育模式

儒家文化从其诞生以来经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全国各地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和人文遗迹,这些都是开展学校思政教育的有效载体。教师可以从儒家文化的传承的各种载体,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和历史文物等,让学生在这些真实和立体的儒家文化载体面前去感受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虚怀若谷的民族情怀,利用这种丰富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增强学生思政教育的获得感,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其次,新时期也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应该紧跟时展趋势,构建思政教育的互联网平台,创造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高效思政教育模式。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思政教育网站,遴选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组成专门的网络教育团队,整合和各类优质思政教育资源,以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如“知行合一”、“内外兼修”、“仁义礼智信”等为主题制作思政教育的短片、视频等,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有效丰富学校思政教育的模式。

3.結语

儒家文化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在新时期学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依然能够放射出璀璨光芒。儒家文化的经典思想“知行合一”、“内外兼修”正是新时期学生欠缺的重要思想品质,提炼儒家文化的优秀内涵,完善新时期思政教育体系,既有利于打造具有特色的思政教育网络,也有利于思政教育的纵深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国华.儒家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价值与运用路径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3):113-114. 

[2]姜益琳, 何淑娟.儒家德育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接路径及实效性展望[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15(1):28-30. 

儒家文化的传承范文5

摘 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当代体育精神和儒家文化中与之对应的思想体系进行归纳与对比,由此对我国作为一个从体育发展中国家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道路上儒家文化对中华体育精神构建方面有何影响,两者有何内在联系,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时如何发挥儒家文化这一历史文化瑰宝的积极作用等方面发表下自己的一孔之见。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当代体育精神 构建 影响

孔子,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其继承、发扬和传播了古代文化,是儒家学派的创造人。从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到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两汉政治制度化和宗教化的儒学,继而到以程、朱、陆、王等为代表的宋、明、清时期的性理之学的儒学,再到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通的近现代新儒学,儒家文化无不以其巨大的文化价值、思想价值对中国各阶层、各领域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儒家文化作为传统小农自然经济的产物,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其核心的儒家文化和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一样,它存在无法适应复杂的现代经济结构的要求,不适应甚至阻碍当今人类的社会发展的方向,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这并不是说儒家思想现在已丧失其存在的价值,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作为民族智慧的表现、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它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而我国作为一个从体育发展中国家向体育强国迈进的道路上儒家文化对中华体育精神构建方面有何影响?两者有何内在联系?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时如何发挥儒家文化这一历史文化瑰宝的积极作用?自儒家文化诞生,各时期、各领域的学者、文人都在对其试图进行着解构与诠释,但又不断的遭到重建与批判。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但每一次矛盾的解决都推动事物的一次变化,当变化的数量积聚到足够多的时候,事物就会发生质的飞跃,这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更是引起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主要因素。我带着这个观点对儒家文化对当代体育精神构建的影响发表下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中华体育精神

中华体育精神——是指中国人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以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拼搏自强、健康快乐为主要价值标准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其内涵主要包括人本精神、英雄主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团队协作精神。

二、儒家文化与中华体育精神的联系

(一)儒家文化与“人本主义精神”

体育中人本精神主要包括:1.重视人的自身价值;2.重视人的权利、自由和尊严;3.乐观自信;4.运动家风范;5.尊重、理解、友爱。人本精神是中华体育精神中最近本的要素,也是构建中华体育精神的前提条件,只有在体育运动中重视参与者的主体地位、重视其自身价值,能够使其在体育中获得应有的权利、尊严、尊重、友爱与欢乐才是开展体育运动的基础理念。

同样,在儒家文化中也肯定了人在宇宙万物的主体性地位。《孝经》谓:“天地之间,人为贵”,《荀子·王制》亦谓:“人最为天下贵”并进而解释,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草木、贵于天地之间,在于人有“仁”和“义”。“仁”是儒家人本精神的实质,仁者“爱人”,就是推己及人,把对自己、对亲人之爱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论语·雍也》谓:“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颜回》亦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也不强加于人,这是一种博爱的精神,它提倡尊重人、理解人。“义”是指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懂得遵守社会道德,并肯定事在人为,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改变自然和现实社会,所以儒学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强调人在社会的主体能动性。

由此可见,儒家文化亦充满人本主义精神,我国当代体育精神在人本思想方面仍传承与延续着儒家文化对“人”的价值观的基本思路,强调人自身的重要性。

(二)儒家文化与“英雄主义精神”

体育中英雄主义精神主要表现为:不怕挫折、不畏牺牲、勇于拼搏、敢于胜利。在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英雄也都需要自己的英雄,人们一直都崇拜英雄,都渴望成为英雄。战争年代,人们通过赫赫战功、开城掠地来实现自己的英雄梦。而在和平年代,体育已成为塑造英雄的舞台,人们在规则的允许下,充分调动自身潜能,不畏艰险、勇于拼搏,通过力量与智慧的激烈较量,夺取冠军。尽管此中充满艰辛与挫折,但也正因为他们不畏牺牲、勇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促使其利用体育这个世界性舞台在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去追求自己的英雄梦。

儒家思想强调“和谐”、“中庸”的思想,并推崇以“义”为立身之本,“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通过“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目标,同时,和谐思想也被广泛的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儒家的和谐思想是以“中庸”的观点为理论基础,提出“执两用中”“过犹不及”,以“礼”为标准,以对矛盾统一体的长久保持、对竞争观念和行为的抑制为特征的思想体系。逐步形成了“君子之争,以和为贵”、“重文轻武”、“废力尚德”的伦理型竞技。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我国体育基本与“利”相脱离,而更多地是一种娱乐性、观赏性的活动或者游戏,长此以往,竞技项目不断缺失,竞技精神不断消亡,再没有了竞争意识及拼搏精神,最终导致“英雄主义精神”在体育赛场上缺失。

(三)儒家文化与公平竞争精神

规范有序的公平竞争精神包括:公平竞争、规则意识、求实创新。

公平竞争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准则,“公平”是为了更好地展开竞争,是比赛能够有序、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规则” 是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规则具有普遍性。参赛者无论身份的高低贵贱,在竞赛中人人平等,在相同的规则下进行。然而,“体育”是一项发展着的运动,运动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地对运动技术以及身体运动能力进行着总结、创新、提高,为赢得竞争的胜利做好准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先修身;欲修其心者,先正其心……”可见儒学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在体育竞赛中,有些运动员受到利益驱使,违反公平竞争精神,如“服用兴奋剂”“假球”“黑哨”“场外交易”等现象的发生严重违反了体育道德,可见运动员的个人修养问题直接关系到竞赛是否能够公平开展关键因素。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可以很好地帮助运动者在个人修养方面的提高。然而问题又出现了,儒家思想倡导礼仪,使中国成为文明之国,礼仪之邦,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依据儒家伦理观,君臣、尊卑、长幼、男女等差别自然的形成了人们地位的高低,这样在体育竞赛中必然会出现“礼让”现象,这样必然损害体育的公平公正精神,这又与体育竞赛的公平性相矛盾,此观点束缚了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自觉性与创造性,降低了体育活动的竞技性,最终体育竞赛轮为体育游戏,成为用来“扬礼”的一般性活动,如礼射、御、投壶、蹴鞠等项目的规则皆包容一定的礼节,而许多礼节是缺乏公正性的。另外,儒家礼教还规定女子不能外出参加体育活动,严重剥夺了女子参与体育的权利,扼杀了女子的运动需求,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至今犹存。

(四)儒家文化与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精神包括协同意识、尊重独特性与发展差异性、追求共同发展。

一个运动队的建设中,运动员协同意识是决定这个运动队运动成绩优劣的关键因素。在优秀运动队中,成员之间在思想情感上能够做到相互理解、信任,行动上相互协调、支持,能更好执行全队的战术思想,达到默契配合。各个集体项目中,由于运动员的位置、任务和应承担的职责不同,管理者应区别对待每个成员,根据每个成员的个性与特长对其进行培训,激发其内在潜能,尊重运动员的独特性与发展的差异性,并根据每个运动员的特点,扬长避短,追求团队协同发展。

孔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义然后取”,在他家看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所谓“义”即道义,它是指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或原则;所谓“利”即功利,它是指人们的各种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义然后取”就是指个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必须首先看是否符合普通道德标准和私人利益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上,儒家价值观主张社会高于个人、整体高与个体、责任重于权利,这是儒家思想在价值取向上的一个重要特点。由此,通过提高各成员的个人道德标准,使成员认识到整体的重要性,对团队建设无疑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国语.邓语》中记载了西周后期的史伯提出的“和则生万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同,尽乃弃矣”,意思是说性质不同的金、木、水、火、土配合在一起才能生出百物,如果只有一种东西就不能继续下去。它朴素的提出了事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辩证关系,而在《论语.子路》里“和而不同”所体现的是多元共存与多元统一理念也符合当代我国中华体育精神中“团队协作精神”的理念,为建一只各尽所能、各尽其才的一支团结、协作的队伍提供思想上的支持。

三、结束语

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说“不能自圆其说的哲学绝不会完全正确,但是自圆其说的哲学满可以全盘错误。最富有结果的各派哲学向来包含着显眼的自相矛盾,但是为了这个缘故才部分正确。”儒家文化尚“义”,在“人本主义精神”方面起着积极地作用,但却在“英雄主义精神”方面起着制约作用;其强调的“中庸”之道亦然,同样的思想体系在对当代我国中华体育精神构建方面起着截然不同的作用,这可能就是孔子之伟大、儒家文化之深厚、研究儒家文化的学者之多、争论时间之长的原因所在,也是儒家文化之魅力吧!

参考文献:

[1] 李立峰.儒家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核心价值文化[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2).

[2] 黄莉 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来源[J].中国体育科技 2007(5).

[3] 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构建[J].体育科学.2007(6).

[4] 论语·里仁.

儒家文化的传承范文6

关键词:服装教学;传统文化渗透;分析和研究

一、前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具备了较好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服装的质量和艺术需求,其不仅需要服装具备较好的现代化元素,也要具备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来满足自身对传统文化的需要,满足对服装美感和内涵的精神需求,来传承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服装产业发展目标。

二、传统文化渗透在现代化服装教学中产生因素

1.传统文化中具备较多优秀的艺术元素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来说,其艺术元素具备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其具有不同的服装文化形式,包括旗袍和唐装、汉服等等;其具有不同的颜色特色,如中国红等等;其具有不同的构图特色和艺术表现形式。这些不同的元素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自身特色,在现代化服装教学和设计中发挥不可替代作用。在现代化服装教学过程中,其可以在实际的服装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学生可以在结合现代化服装设计元素的基础上,整合传统服装文化艺术的特点,学习传统服装设计形式特点,借助传统服装文化的颜色优势等等,来进行服装的设计和学习,具有实际应用性,其可以作为学生进行服装设计的基础,可以保障服装教学的有效性,实现现代化服装教学的目标。

2.文艺复兴带来的影响

服装教学是职业教学的主要内容,为社会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力设计人才,其与社会的发展具有紧密联系,与社会市场的需求和人们对艺术的需求具有紧密联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关注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人民群众也开始不再满足当下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形式,其增加了对传统文化内涵和多样性元素需求。因此,现代化服装设计教学要与传统文化的元素相结合。文艺复兴是当下社会的一个大发展趋势,其主要表现在国家开始增加对文化遗产和传统民族文化的关注度,增加了对传统文化和文化遗产的保护。面对这一形势,服装教学要紧抓这一机遇,来提高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增加对传统文化的教学,来实现现代化服装教学的发展,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丰富现代化服装设计风格和形式。

3.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带来的影响

对于服装教学来说,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也要注意把传统文化教学和学术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为日后的服装设计和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设计出更具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服装。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儒家文化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和魅力,其较为含蓄和内敛,是较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化服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传统儒家文化和服装史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不同时期的儒家文化特色,了解不同时期服装的种类和形式,分析服装产生的背景,分析不同款式的服装和儒家文化的关系,了解当时时展的文化背景,知道不同时期文化发展对服饰的影响和作用。儒家文化在传统服装中具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在秦汉时期的色彩,其色彩较为深沉,和传统儒家文化的内敛和低调较为相似。 把儒家文化和现代化服装教学结合,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丰富多样的服装设计形式,也可以学习到众多文化知识,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利于学生创作出较为丰富多姿的服装作品。

三、在服装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渗透问题和解决办法

1.应用较为单一,灵活性较差

F阶段,我国正处于传统文化发展时期,国家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增加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度,进而带来了传统文化学习。对于服装教学来说,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对传统优秀文化艺术基础和发展的体现,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极大影响。但是,对当下的服装教学过程中,传统文化渗透教学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教师在发展教学过程中,存在自身的教学弊端,对传统文化生搬硬套,较为单一 ,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和教学缺失灵活性,进而导致和服装教学协调性较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把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服装学习紧密结合,导致传统文化不能良好的渗透到服装教学过程中,降低了传统文化的实际教学意义,使得传统文化的渗透不具备实际应用性。面对这一形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涵养,增加学生对不同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度,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服装教学紧密结合,把其和服装教学融会贯通,不仅可以保障教学的实际意义,也可以增加教学灵活性,提高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传统文化渗透教学和服装教学的发展目标。

2.时代感的缺失,没有及时创新

对于传统文化渗透来说,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单一的对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没有给予传统文化新的教学元素,失去了传统文化的实际教学意义。对于传统文化渗透教学来说,其不单单是要对文化进行传承,也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把其和现代化服装教学紧密相连,建立在发展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教学。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道家道法自然这一文化进行渗透,其仅仅是单一的进行道法自然的教学缺失实际教学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道法自然和当下保护环境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结合,把传统道法自然教学和服装设计和材料相结合,可以实现现代化传统文化教学和服装教学发展大目标。

四、结论

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服装教学中产生的原因具有实际意义,其主要是传统文化自身的优势和文化魅力带来的,其不仅可以对服装风格和文化内涵进行创新和丰富,又可极大的满足当下人民群众对服装的需要,满足现代化服装产业的发展需要,满足现代化服装教学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严红烨,黄亚楠.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渗透[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6:106-108.

[2]傅成. 浅谈服装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14,05:61-62.

[3]王萍. 论服装设计教学中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J]. 科技信息,2011,17:617+642.

[4]王佑镁,陈敏. 民族传统文化整合于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探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0,01: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