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信息分类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信息分类标准范文1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的研制和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果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安全标准做支撑,就不能实现系统的安全可信,只有从系统的视角全面考虑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构建起合理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才能保证各信息系统和平台的安全可控和高效运行,也只有建立起涵盖系统安全结构的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才能促进安全组件之间的相互协作和关联操作,实现系统安全性的最大化。
1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分类现状
1.1信息安全国际标准现状及分类体系
1.1.1美国国防部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美国国防部(DoD)将美军信息安全标准按安全部件与安全功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类,其标准体系见图1,其中安全部件以信息流为主线贯穿始终,分为信息处理安全标准、信息传输安全标准、信息理解表示安全标准、安全管理标准和安全环境标准五类。安全功能从信息安全的基本要素(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抗抵赖性)来进行划分,分为鉴别安全服务标准、访问控制安全服务标准、保密性安全服务标准、完整性安全服务标准、抗抵赖性安全服务标准和可用性安全服务标准六类。DoD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虽然覆盖全面,但安全部件和安全功能之间的标准交叉重复比较多,层次不够清晰。
1.1.2联合技术参考模型(JTA 6.0)
JTA 6.0中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为实现对国防部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提供了支撑,包括(本地)计算环境、飞地边界、网络和基础设施、支撑性基础设施和安全评估五类标准。这种分类比较合理,但分类下面对应的标准大部分是国际标准和美国国家标准,因此,应在借鉴该分类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已有的国家标准,建立起合理的标准体系。
ISO信息安全工作组分类如图3所示。目前,ISO制定的信息安全标准按照工作组的分类分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标准、密码和安全机制、安全评价准则、安全控制与服务和身份管理与隐私技术五类。该分类方法比较粗糙,对于建立安全运行的信息系统,针对性不太强。
1.1.4国际电信联盟(ITU-T)标准
ITU-T SG17组负责研究网络安全标准,包括通信安全项目、安全架构和框架、计算安全、安全管理、用于安全的生物测定、安全通信服务,如图4所示该分类方法对信息安全技术分类比较粗糙,信息安全技术也只侧重于通信安全。
ITU-T颁布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安全标准主要有:消息处理系统(X.400系列)、目录系统(X.500系列)、安全框架和模型(X.800系列)等,其中的X.509标准是PKI的重要基础标准,X.805是端到端通信安全的重要标准。
目前,ITU-T在安全标准化方面主要关注NGN安全、IPTV安全、身份管理(IDM)、数字版权管理(DRM)、生物认证、反垃圾信息等热点问题。
1.2国家信息安全标准体系
我国国家信息安全标准自1995年开始制定,至2002年共制定标准19项,全部由国际标准直接转化而来,主要是有关密码和评估的标准。在这19项中,2004年后已有12项进行了修订。自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4年成立以来至目前我国实际现存正式信息安全标准87项,这些标准中,既包括技术标准,如产品和系统(网络)标准,亦包括管理标准,如风险管理标准等,覆盖了当前信息安全主要需求领域。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信息安全标准的制定工作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标准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本着“科学、合理、系统、适用”的原则,在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化成果和认真梳理我国信息安全标准的基础上,经过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工作组的认真研究,初步形成了我国信息安全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分类相对合理、全面,涵盖了体系结构、安全保密技术、安全管理和安全测评等方面的标准,但庞大繁杂的标准体系常常让开发人员无所适从,无法选取需要遵循的标准。因此,针对信息安全系统的开发工作要进一步精简标准体系,突出重点,尤其是影响系统集成方面的安全接口标准,进而增强各个安全组件之间的互操作和安全技术间的协作,提升整个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
支撑性基础设施主要涉及到实现通信与网络、应用环境和数据安全所应用的支撑性技术,包括认证、授权、访问控制、公钥基础设施(PKI)和密码管理基础设施(KMI)。
通信与网络安全主要体现在网络方面的安全性,包括网络层身份认证、网络资源的访问控制、数据传输的保密与完整性、远程接入的安全、域名系统的安全、路由系统的安全、入侵检测的手段、网络设施防病毒等。
应用环境安全主要包括终端安全和应用系统安全。其中:
终端安全主要包括计算机和服务器的安全。其中服务器可以归结为广义上的终端,防火墙、IDS、服务器存储备份等技术可以为服务器提供安全服务。
应用系统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网络内使用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操作系统安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操作系统本身的缺陷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系统漏洞等;(2)对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问题;(3)病毒对操作系统形成的威胁。数据库系统的威胁主要来自:非法访问数据库信息;恶意破坏数据库或未经授权非法修改数据库数据;用户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库访问时受到各种攻击,如搭线窃听等。
系统中的数据是系统运行的核心,数据的安全性保障关系到整个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和服务。数据安全通过数据容灾备份技术、网络隔离技术和加密技术保障数据的完整性、不受损坏、不被窃取。数据容灾备份主要通过对系统、数据、文件等进行快速、完整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并支持快速恢复的机制。网络隔离技术主要通过隔离网络攻击来确保网间数据的安全交换。数据加密主要通过链路加密和节点加密来确保数据不被截获。
安全运维管理是在企业进行了一定的安全系统建设之后的工作,其目的是保证所应有的安全产品和技术能够真正、充分发挥其预期应有的效果和效率。安全运维管理包括安全设备的策略配置、安全测评、安全监控和审计、安全应急响应等方面的技术,主要完成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控和安全问题的处理等系统安全保障工作。
3信息安全标准分类体系
信息安全技术参考模型是建立信息安全标准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在信息安全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建立起覆盖全面,分类合理的标准体系,才能科学地预见需要制/修订的标准,进一步明确信息安全标准化的研究方向,更好地支撑信息安全系统的开发和集成,确
保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形成安全可信的互连互通互操作。在前面提出的技术参考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信息安全标准体系进行了划分。 应用环境安全主要包括终端安全和应用系统安全。其中:
终端安全主要包括计算机和服务器的安全。其中服务器可以归结为广义上的终端,防火墙、IDS、服务器存储备份等技术可以为服务器提供安全服务。
应用系统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网络内使用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操作系统安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操作系统本身的缺陷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系统漏洞等;(2)对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问题;(3)病毒对操作系统形成的威胁。数据库系统的威胁主要来自:非法访问数据库信息;恶意破坏数据库或未经授权非法修改数据库数据;用户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库访问时受到各种攻击,如搭线窃听等。
系统中的数据是系统运行的核心,数据的安全性保障关系到整个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和服务。数据安全通过数据容灾备份技术、网络隔离技术和加密技术保障数据的完整性、不受损坏、不被窃取。数据容灾备份主要通过对系统、数据、文件等进行快速、完整备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并支持快速恢复的机制。网络隔离技术主要通过隔离网络攻击来确保网间数据的安全交换。数据加密主要通过链路加密和节点加密来确保数据不被截获。
安全运维管理是在企业进行了一定的安全系统建设之后的工作,其目的是保证所应有的安全产品和技术能够真正、充分发挥其预期应有的效果和效率。安全运维管理包括安全设备的策略配置、安全测评、安全监控和审计、安全应急响应等方面的技术,主要完成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控和安全问题的处理等系统安全保障工作。
信息分类标准范文2
【关键词】 档案 信息 分类
信息分类法具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信息分类的方法和技术,依据逻辑分类原理和对象的特征对特定文献进行系统揭示和组织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包括通过信息分类建立分类检索系统和检索工具;其二是指由许多类目根据一定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分类体系,并用标一记符号来代表各级类目和固定其先后次序,主要由分类表及分类规则两部分组成。信息分类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分类表。此处讨论的是信息分类法的第二种含义,强调它是一种依据。
1. 档案信息分类
分类是使档案及其信息条理化、系统化的必由之路。档案分类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到抽象,但是一直以档案实体分类为核心。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化、社会分工的细化,档案数量越来越多、门类越来越细,对实体的单一分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档案信息的多角度需求,在这种需求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档案信息分类孕育而生。
档案信息分类并不是对档案的原始载体进行分类,而是对依附在载体上的原始信息进行分类。对档案原始载体的科学有效分类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使实体有序化和系统化,但是实体分类只是一种管理手段,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档案的利用需求,即对档案信息的需求。黝因此,需要针对档案信息开展信息分类工作。这一过程具体是在编制档案检索工具的时候进行的,通过对档案文件的著录、标引,然后将形成的条目按一定的分类规则组织起来,分类目录即是信息分类的成果。
2. 档案信息分类标准
检索问题一直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核心问题,而一个好的检索系统的基础是存储库内容的组织,即每一件材料的编码,库存的排列。档案信息检索并不是直接检索实体档案,而是档案著录、标引后形成的一个个条目。档案标引以及这些这些条目的排列都需要规则、一个通用的标准,即档案信息分类标准。它的制订,是为了建立全国统一的档案检索体系,有利于实现档案分类检索方法的标准化,这不仅是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档案管理和检索利用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档案信息分类标准又可称为档案信息分类法,它体现的是一种文献的分类体系,就是表达一系列概括档案内容与事物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关系的概念标识系统,运用概念限定与概念划分的原理,将概括档案内容与事物的各种类目组成一个纵向层层隶属、横向并列列举的等级结构,既体现类目的从属关系,又体现类目的并列关系。传统的文献信息分类标准都是采用体系分类法。
3. 《中国档案分类法》的功能分析
《中国档案分类法》是我国唯一一部全国统一使用的档案信息分类标准。随着国家档案管理现代化设想的实施,档案工作标准化这一基础建设成为重点工作。《中国档案分类法》编制的主要任务是“探寻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内在有的有机联系,以此建立档案信息的分类体系,并根据这一种分类体系确定每一件、卷档案所记述信息的相对位置。在实际工作中则主要体现为对档案进行分类标引、组织分类目录、建立目录、咨询中心。”U这个过程即是使用分类检索语言编制分类检索工具,实现检索目的。具体说来,就是先将档案信息按内容性质的不同予以系统化、条理化的处理,并借用《中国档案分类法》进行描述,使档案材料获得分类标识,形成分类目录,然后通过对集中在分类目录中的信息的不同类别的辨认、比较,将所需的信息查找出来。
《中国档案分类法》主要用于档案分类标引,编制分类目录,实现档案信息的分类与检索。分类目录是检索型目录的主要形式,它的特点是系统性和严密性。它打破了全宗、案卷等馆藏结构的限制,提供了一个更为广泛的检索范围,而且分类目录按类目的逻辑次序,从总到分,形成严密地号码标识体系。一般情况下,采用卡片的格式来编排分类目录,将分类号相同的卡片条目集中在一起,依照分类号码的顺序排列,构成分类目录体系,检索的时候按类目逐级查找。
4. 《中国档案分类法》存在的问题
4.1类目体系不够清晰,应变性不好
《中国档案分类法》是一种档案检索语言,由语汇和语法组成,即一个个的分类类目及其之间的相同、相关、等级关系组成。这些类目按固定的顺序组织排成一个树型结构,较好地反映了类目之间的纵向关系,但是类目之间相互交叉渗透的横向关系却得不到完善的表达,事物本身所存在的多方面联系与体系分类法的单线排列之间产生了矛盾。成千上万的类目,有些相互关联,有些彼此相似,有些名异实同,人们在使用分类表时,很难清楚的分辨这些类目具体在什么位置,它们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它们的存在,这将花费分类人员大量的时间去查找、分析和研究,刁一能做出确切的判断。
4.2类目设置固定,缺乏弹性
分类体系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逻辑系统,这个系统包容的是现有的及将要产生的一切档案文献。它必须充分考虑档案信息分类的特点、档案信息集中的程度以及档案分类检索效率。这就要求分类法的类目设置既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毙够容纳历史文献;又必须充分体现一定的动态性,能及时地反映新事物,与档案文献的发展相协调。
4.3分类体系的浏览、检索入口单一
体系分类法是层层隶属的树形结构,具有很好的导航功能,但是也存在缺陷。分类表是由10万个类目组成的庞大系统,这种分类体系的熟悉需要时间,如果要检索较低级位的类目,必须要从一级类目入口,按等级顺序查找所要类目,这种线性结构虽有较高的检准率,却降低了使用效率和便捷度,影响用户对分类检索的忠诚度。分类表较为单纯,只提供一个检索入口,用户只能从按照职能划分的基本大类入手,抽丝剥茧,找到档案信息所包含的主题概念,而且这种单程线性的关系不能一次性检索到所有相关主题概念,从而在查找过程中加大分析了主题与类目匹配分析的工作量。
5. 《中国档案分类法》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存储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档案信息的处理、组织、存储过程将走向自动化。档案信息的表达与研究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相结合,使得整个信息系统越发智能化,概念、词语、事物这些因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多维、网状的信息组织结构,完成对浩繁芜杂的档案信息的过滤与寻航。分类法的设计是整个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决定了档案信息的组织与利用。
由于《中国档案分类法》按时期编制了四个分类表,为了减小一体化词表的编制困难,可以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仍然按不同时期分别编制四个一体化词表,供不同时期的档案信息分类使用。随着电子版的研究与开发,这种一体化词表的研究将更深入,功能也更完善。
信息分类标准范文3
关键词 地籍要素;地籍编码;地籍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C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11-0000-00
随着地籍和地籍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建国以来,我国已开展了多次全国土地资源调查,形成了各级土地管理机构,并生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土地管理体系,全国大部分省、市县已完成了土地利用整体规划,但是随着土地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传统的地籍信息分类与编码的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地籍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要。所以,对地籍信息进行分类并编制代码,也就成为最为迫切的任务。本论文从地籍信息代码的属性特征入手,在全国统一的规范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遵循唯一性、适用性、合理性、可扩充性、简单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等基本原则,在制定符合国家规定和国家标准的基于属性的地籍信息分类代码的同时,分析分类内部、分类与分类之间的关系,给出分类和属性的完整描述。并总结基于属性的地籍信息分类代码表在建立地籍数据库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在各项数据库流程中的应用。
1 地籍信息分类编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在地籍信息系统中,把地籍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原则进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经济地籍信息系统必须建立统一、合理的分类体系,而这样一个分类体系必须要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兼容性、可延性以及综合实用性。
信息分类有两种基本的方法,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线分类法也叫层级分类法,它是将初始的分类对象按照所选定的属性,逐次地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
2 地籍要素分类与代码表
制定统一的标准化的地籍信息分类与编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地籍信息编码分层分类编码主要参照国家土地的行业标准,测量规程及地图规范等。既要考虑到科学性、可扩展性,唯一性、规范性、稳定性和兼容性又便于操作。新的地籍信息编码表是在《土地信息学》中地籍信息编码表,结合《新的土地利用分类》,并参照《地籍测量规范》、《地籍图图式》、GB-1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编码》和《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为依据,采用线性分类法,编制出一套完整的地籍信息分类与编码,如下,该类代码采用数字码组成,该数字码由四位数字组成,逐次的排成的一个有层次,有顺序的代码,结构如下。
X X X X
| | | |
大 小 一 二
类 类 级 级
码 码 码 码
其中:
1)大类码、小类码、一级码、二级码用一位数字顺序排列。
2)一级类以下的代码可以用二级码进行扩充。
3)二级码一般为0。
该分类体系是以原有的《土地信息学》—地籍信息分类表为基础,分类代码由四位数字码组成,要素代码项首位数字为大类码;第二位数字为小类码;第三位数字为一级代码;第四位数字为二级代码,大类码、小类码、一级代码和二级代码分别用一位十进制数字表示。本设计地籍信息分类与编码的基本原则是实用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连续性原则、多途径满足土地管理,地籍管理需要的原则、精简协调的原则,编码字符采用的是四位数字编码的方法。
3 地籍信息代码分类的分析与评价
3.1 地籍信息编码在地籍数据库中的意义
地籍信息编码的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涉及到很多要素,怎么样把它们有机地进行管理和应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影响到数据库乃至整个城镇土地信息系统的应用效率,只有将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分类与编码,有序的输入到计算机中,才能把它们按类别存贮、按代码检索,以满足各种应用分析的需求。否则,这些代码进入数据库后,会成为一堆毫无规律可循的代码,不是无法找到,就是检索出的数据与要求不一定,甚至有可能使数据库完全失去使用价值,因此对地籍信息编码对于地籍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有重要意义。
3.2 属性的地籍信息编码在数据库流程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的发展,各级土地管理部门的业务量急剧增大,因此,数据独立性、系统灵活性和伸缩性是数据库建设所需要考虑到的方面。其次土地管理部门各个业务,科室之间,既有较强的联系,又有较强的独立性,表现在数据处理流程上,就要对数据集中管理,又要突出数据的独立性。
在采集数据时,利用地籍信息代码来作为用户标识码(即ID),要素属性码的输入方式有手工输入和属性码菜单输入两种。前者通过键盘用手工方式输入,后者则是在数字化板上设计一种由相互垂直的网格线分割成许多小方格的属性菜单码,每个小方格代表某一属性码,数字化时将手扶跟踪器在小方格内取点,所得点位坐标,经计算机处理,便可得属性码然后赋给相应的要素,实现土地利用现状资料由手工操作到计算机操作,由纸质到电子化的重大转变,方便了成果资料的应用。
在维护数据时,地籍信息代码可以用于检查数据的精度和完整性,同时也可以对数据层次进行调整和重新组织。在对地籍数据进行修改和更新时,也需要地籍信息分类代码;同时还可以通过地籍信息分类代码与符号库连接,显示输出符号化的地图;在信息服务与共享时,地籍信息分类代码是非常重要的;总之它是实现系统与系统之间数据共享的重要依据。
4 结束语
目前,对于基于属性的地籍信息要素代码编制的研究与分析而言,我所做的工作只是全部地籍信息编码分析研究的一部分,当前已经完成的工作还有不足,比如地籍信息编码在地籍数据库和地籍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没有深入介绍,以及地籍信息编码在土地调查和地籍管理中的应用没有分析,随着技术发展,我们的对于基于属性的地籍编码的研究也会逐步完善和强化,我们会在此基础上,把基于几何形状的地籍信息编码纳入此来,建立更加完善的地籍信息编码系统.要让国土管理部门的所有人员体验到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工作中的便利。
参考文献
[1]宋其友,杨喜敏,李泰轩,李正华.土地信息学第1版[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
[2]乔仰文,武文波,赵刚,杨贵军,宋伟东.数字地籍测量第1版[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信息分类标准范文4
任锦华,中联部信息办副主任。从1996年起,他以普通文秘人员身份从事机关内网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工作。2006年,中联部《政党外交信息化工程一期项目》作为国家发改委批复并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系统国产化示范项目,由任锦华作为责任人负责该项目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以及成果全面投入应用,目前项目正在进行终验。此项目的最大特点是实现了电子政务国产化。
前几期介绍了总体框架,信息分类和各类模型等内容。本期介绍基于各种技术和模型的整合案例。
“三棵树”整合电子政务实例
在整合电子政务之前,先要借鉴以往经验,才能使整合方案切实可行。
所谓整合,实际上就是针对电子政务当中已经存在的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体系和不同的技术体系,消除其孤立建设和运行所带来的各种缺陷,实现管理的统一、数据的统一、业务的统一、应用的统一。从表层来看,整合是对软件体系的重构; 从深层来看,整合是重构信息资源体系和应用体系。几种典型的整合方案包括数据整合、流程整合和界面整合。
根据某部委电子政务的业务特点,参考各种整合方案之后,认为该部委的电子政务整合应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要解决程序框架合理性的本质问题; 二是要满足日常高效、便捷的业务需求; 三是要统一各应用的基础信息资源。
因此,本次整合案例的关键在于优先建立统一用户体系、权限体系和信息分类体系这些支撑体系; 建立统一的基础支撑平台,作为各系统的整合基础,并为以后新系统的开发提供综合的支撑基础。同时,除建立统一的“三棵树基础支撑平台系统”外,为了整合各应用的统一访问、统一操作和统一信息,还需要建立一个信息门户作为载体。
两种整合方案
根据该部委的现状与整合需求,主要考虑了两种解决方案: “简单整合”和“深度整合”。
方案一: 简单整合重建平台
该方案重点突出三个方面。
1. 建立一个系统整合平台
基础支撑平台。该平台包括了建设统一的用户体系、统一的权限体系和统一的信息分类体系。除了这三大基础支撑体系外,还包括基于统一用户体系下的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基础支撑平台为各系统提供了统一的应用支撑服务,是现有各系统整合的基础,也是将来新系统开发的基础。
信息门户平台。该门户是各个系统应用和功能的集成框架,同时也是各个系统应用数据集中展示的平台。信息门户的建设为各个系统提供了统一访问的入口,为用户提供了各系统统一管理的平台,为用户提供了获取各系统所需信息的统一门户。所以,建立一个系统整合平台是整个整合过程的基础和关键。
2. 建立与现有系统的整合
统一基础支撑体系整合。在当前的方案中,各系统与基础支撑体系整合将采用“简单整合”的模式,这个模式主要特点在于: 保留各系统的用户体系、权限体系和信息分类体系不变; 建立各系统的用户体系、权限体系和信息分类体系与整合平台的统一支撑平台的关联; 通过这个关联,实现对各系统基础支撑体系进行管理和统一应用。
整合系统统一功能。这个整合是“前端整合”,包括各个系统应用功能的统一集成,以方便用户的统一访问、统一操作和统一管理; 各个系统所需数据的集中展示,以满足用户对数据获取统一展示的需求,另外通过门户技术满足用户数据信息获取的个性化设计和信息展示布局不同的要求。
这两部分因为重点涉及到各系统访问的统一获取和各数据的统一抽取展示,不同于之前的基础支撑体系整合,所以将这部分定为“前端整合”。“前端整合”与基础支撑体系整合(也可以称之为“后端整合”)是整个系统整合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完成这两个部分的整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整合。
3. 形成新系统的基础支撑平台。
新的子系统可以基于整合平台的统一基础支撑平台进行开发,不再需要建设本身的用户体系、权限体系和信息分类体系。
优势
通过建立系统整合平台,统一了各系统的用户体系、权限体系和信息分类体系等支撑体系,形成了一个既能满足当前系统整合要求又有利于将来新系统开发的统一基础支撑平台,也形成了一个实现各系统应用功能集成、统一访问、统一管理和数据集中展示的信息门户平台。
保证了原有系统的完整性,避免了对现有系统造成冲击; 无须对原系统进行大量改造工作,从而使整合以更简单的方式进行,避免了技术风险; 可以大量降低整合的难度和工作量,从而使整合工作以更快速的、更平稳的方式完成。可以根据情况再逐步有序地进行各子系统的改造,以供将来需要时进行系统的“深度整合”。
劣势
原有各系统仍然保留各自的用户体系、权限体系和信息分类体系,经过“简单整后”后的系统并未实现彻底整合,今后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整合工作。
在整合过程中需要为各系统开发大量的接口组件,有一定的工作量。
方案二: 深度整合看重支撑服务
深度整合方案重点突出建立一个系统整合平台,这部分与“简单整合”方式相同; 这个方案与“简单整合”模式最大的不同体现在统一基础支撑体系整合上。这个模式主要特点在于:
各系统不再保留本身的用户体系、权限体系和信息分类体系,而是直接采用整合平台的统一用户、统一权限和统一信息分类体系。
各系统通过整合平台的统一接口获取基础支撑服务。
其他部分与“简单整合”相类似。
优势
彻底去掉了各系统自身的用户体系、权限体系和信息分类体系,使得整合的程度更深更加彻底,避免了将来需要进行的再次深度整合;
避免了关联接口的开发工作。
劣势
由于去掉了原来各系统本身的用户、权限和信息分类等支撑体系,这样不可避免地需要对各系统进行大量的改造工作。
各系统是在不同的时期、由不同的厂商采用不同的技术建设而成,所以在改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难以预料的问题,风险大大提高,甚至有可能失败。
如果对在线应用系统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必然会对现有工作和办公造成极大的影响。对系统的改造工作涉及面广,因而所产生的工作量将大于“简单整合”模式,整合周期过长,不利于展开下一步工作。
两种方案比较
从上述两种方案的内容和优劣对比来看,由于案例中的部委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基础支撑平台基础,所以“深度整合”有利于该部门,整合起来会更彻底,更完整。
而对于其他电子政务应用部门,可根据自身情况,在整合上第一步可以先采取“简单整合”的模式进行。在完成“简单整合”之后,因为已经有了统一的系统整合平台基础,第二步可基于这个系统整合平台逐步对各系统进行改造即“深度整合”,如此就不会较大地影响到现有系统的使用。
在“简单整合”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一些数据结构清晰、权限确定、业务功能相对简单的子系统,也可以采用“深度整合”的方案一步到位。
采用
“三棵树”模型
此次系统整合之后的平台不仅具有强大与完善的功能,同时还是以“三棵树”模型为基础的,有其成功实践与理论依据。
“三棵树”的内涵
“三棵树”由信息分类树、机构人员树和权限分配策略树组成,是形象地利用党政机关信息化的技术把工作分成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体系。各体系之间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和相互制约,实现了对党政机关日常事务处理工作在逻辑上的抽象和简化。
“三棵树”是统一整合各电子政务系统的基础,也是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基石,应用的统一支撑体系。
“三棵树”模型的形象描述见图一。下面对这个模型进行简单的说明(相关报道详见本报10月19日,第40期的第48版)。
信息分类树。一个单位所有业务用计算机系统处理时,均可将其称为信息对象,用信息分类树可穷尽所有信息对象及对其不同层次的划分。机关信息化工作对象(即是所有信息对象)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党政机关均涉及的内部政务“共性”办公信息; 第二类是各部委(办、局)所分管的政务“个性”行业主体业务信息; 第三类是各单位内部工作的各类行政管理事务信息。解决个性行业信息的方法论、保密安全和技术安全的措施与共性信息系统相同。
机关内的各项共性办公业务与各单位行业个性办公业务对象均可建不同“枝杈”实现统一分类。用信息技术处理不同信息对象时,首先为各种信息对象创建信息分类体系,定义信息分类代码; 其次确定各信息对象属性及与其他信息对象的关系; 再次是确定对某一信息操作时的具体功能要求; 最后在具体界面可打印出不同格式的纸质载体,综合查询结果可以打印各种报表或各种分析图型(即辅助分析)或直接在电子地图上展示综合查询结果(应急指挥或初级的辅助决策)。
机构人员树。一个单位内部及其在全国范围内下属机构、人员间的关系可用机构人员树来穷尽描述。这里有两个概念,一是机构的概念,二是人员的概念。在信息系统设计时,要分别创建可维护的机构表、人员表,在实际应用时将二者合并成机构人员树。无论机构、人员发生任何变化或调整时,不用修改机构与人员的原有各种ID数据,就可任意刷新机构人员体系并可以继承原有权限。此外,还要有机构、人员的认证体系。
权限分配策略树。一个单位及其任一工作人员处理任何一项或全部的工作(即不同信息对象),均是根据该单位内部“三定方案”的职责划分与指定,由N个机构的N个人员在不同时间和范围内操作并有多种可能的权限规定,这一权限设置是由权限分配策略树来穷尽描述的。
以“三棵树”为基础
“三棵树”经提炼、优化和细化,用技术实现后可成为党政机关“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基础支撑平台”(简称“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它的作用在于统一电子政务各个子系统的基础支撑体系,让各个子系统从开始建设就拥有了统一的基础支撑体系和整合的基础,避免了各系统分散建设,各自为政的现象。
在此次的整合方案中,充分继承现有“电子政务基础平台”的核心思想,在“电子政务基础平台”的架构下形成了以“统一用户体系”、“统一权限体系”和“统一信息分类体系”为核心的统一基础支撑平台。在此基础上加以继续修改、完善,并且在“统一用户体系”基础上,为统一各系统身份认证而延伸建设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在“统一信息分类体系”基础上,为统一各系统集成、访问和各系统数据信息获取、集中展示而延伸建设的“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核心整合技术
统一用户管理组件,主要承担两大职能工作: 一是管理职能――负责系统整合平台全部用户信息的管理和维护; 二是服务职能――负责向各系统提供应用接口和服务。
统一权限管理组件,主要承担两大职能工作: 一是管理职能――负责系统整合平台全部权限信息的管理和维护; 二是服务职能――负责向各系统提供应用接口和服务。
统一信息管理组件,主要承担两大职能工作: 一是管理职能――负责系统整合平台全部信息分类的管理和维护; 二是服务职能――负责向各系统提供应用接口和服务。
应用组织引擎,是各系统集成组织、统一展示和统一访问的还原核心,该还原核心组件将根据应用的分类组织配置信息和各应用访问权限的控制信息,对系统应用进行展示和实现系统应用的调用访问、操作。
应用组织的总体结构为多级门户+门户布局框架+应用(功能栏目)。整合分布式应用系统形成具有统一用户入口、分类导航、分级授权的系统应用集合。
门户展示引擎,根据用户的个人门户配置信息、门户框架模板信息,还有各个系统的信息模块组件,对信息进行展示。
门户展示引擎除普通数据信息还原外,还可结合数据展现工具,对数据以统计报表、图表等方式展示。通过展现工具与信息门户有效整合,方便生成综合报表、专题分析、动态查询数据。根据用户的个性化要求,门户展示组件将可以针对不同岗位(部门)、不同人员的使用对象,按照统一的授权规则或特定要求,提供相应的内容和功能。
链 接
电子政务整合后的三大优势
优势一: 成熟的应用保障
“电子政务基础平台”是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建设十多年的经验积累,是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应用基础支撑,作为电子政务应用的整合基础,十多年来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和应用。
优势二: 成熟的保密安全保障
“电子政务基础平台”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应用基础支撑体系,而且是建立在“密码保密管理权、信息内容控制权、技术支撑权”三权分立的“保密模型”基础之上的,也是“保密模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基础平台”的体系设计和开发都严格遵循“”保障要求,拥有非常高的保密性,是真正的信息系统基础支撑体系。
优势三: 国产化软件的集成优势
建设了一系列国产化的基础类、认证加密安全类、支撑类、应用类软件,为了快速、标准化地进行电子政务应用软件开发,建设了表单设计器、代码生成器、工作流平台、信息平台等开发工具平台。
这些国产化软件保证了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建设的国产化,提高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安全保密性和自主性。这些国产化软件产品都是基于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基础支撑体系进行建设,所以具备了将来可采用国产化软件进行集成应用的优势。
信息分类标准范文5
1信息分级及子站端实现(Informationclsification)
电力调度分级划分为国调、网调、省调、地调、县调和集控,一般按照电压等级对变电站内不同设备信息进行分级采集,如图2所示。子站端远动系统采集变电站的一次设备、过程层设备、间隔层设备及站控层设备的实时测控信息,通过实时数据库(db)与内置调度分级系统,根据不同调度需求和信息分类规则,生成各级调度转发数据库(zfdb),按调度规定的相应规约把站内信息送至各级调度中心。信息分类一般规则按一次设备(开关、刀闸、机构、测量等)、过程层设(OSE链路状态、SMV链路状态等)、间隔层设备(保护动作、保护告警、压板、装置告警、通信状态等)、站控层设备系统信息(通信状态、系统故障、系统告警等)进行划分。
2子站端信息分级模块及映射研究(Modelmapping)
根据智能变电站信息分级和各级调度采集规则,利用智能化信息分级远传软件系统实现信息分级以及远传功能。子站端软件主要包含五个模块:(1)智能信息分类功能模块;(2)全站信息建模功能模块;(3)远传分级建模功能模块;(4)IEC61970模型映射功能模块;(5)IEC104远传通信模块。各功能模块关系如图3所示。智能化信息分类模块根据关键词和相关定义建立分类规则库,在全站信息建模时按分类规则自动实现全站信息的分类,并生成智能分类后的全站信息数据库(db),由远程分级模块对信息进行远程信息分级,通过IEC104远传通信模块及IEC61970模型映射功能模块把分级后的信息送至主站。子站各模块关系如图3所示。
2.1子站端远传规约选择变电站子站与调控主站间的通信协议采用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IEC104。104规约应用服务数据单元(DU)结构一般结构如表1所示,由数据单元标识,一个或多个信息体和应用服务数据单元的公共时标所组成[4]。为实现信息分级及控制功能IEC104规约扩充了两个DU:信息分级传送文件(DU54)和信息分级文件(DU127)。扩充DU的基本原则是不改变IEC104协议的帧结构和通讯流程。
2.2子站端电网模型(IEC61850)与远动实时数据库的映射研究子站端电网模型(IEC61850)不对具体的通信技术和采用的通信协议做出限定,满足技术需要并能传输标准的信息模型,就可以使用该通信技术和协议,需要解释该通信技术和协议如何承载标准的信息模型,既映射问题[6]。子站端电网模型(IEC61850)与远动实时数据库(db)的关联关系,映射研究内容包括:(1)站内IED与实时数据库IED地址的映射;(2)遥测类的映射;(3)遥信类的映射;(4)遥控类的映射;(5)遥脉类的映射;(6)定值类的映射。如下:(1)站内IED与实时远动数据库IED地址的映射选择一个SCD文件查找到其中的IED名称进行IED映射,给每个IED分配IED地址。网关的名称命名为IED名称。如表2所示。(2)遥测类的映射遥测类的映射CDC类型:MV、CMVBSC、WYE、DEL等。如表3所示。(3)遥信类的映射CDC类型:SPS、DPS、SPC、DPC、INS、ACT、ACD。如表4所示。(4)遥控类的映射CDC类型:SPC、DPC、INC、BSC(遥调)、ISC(遥调)、APC等。如表5所示。(5)遥脉类的映射CDC类型:BCR,如表6所示。(6)定值类的映射映射定值数据集,是为了配合国内实施规范。如表7所示。
3工程应用(Application)
在变电站子站端远动系统调试界面中增加调度分级配置功能,可以方便配置信息分级,如图4所示。在某地区实际工程中,应用具备信息分级功能的子站远动系统后,减少子站运维人天数27人/天,大幅度降低了变电站子站端和调控主站端信息接调的工作量,提高了子站端信息远传的调试工作质量和效率,节约了运行维护的成本。
4结论(Conclusion)
信息分类标准范文6
[关键词]数字农业 空间信息管理 3S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281-01
引言
二十一世纪高新农业技术的重要象征是数字农业(Digital Agriculture)技术。数字农业发展和各种农业数据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较广泛,农业资源在地理分布地域广泛,而且地理分布地域广阔,农业数据的获得是基于农业生产和资源的,所以需要农业领域空间信息技术获得更多更准确的农业数据[1]。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能有效的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以及平衡农业和环境之间的发展。美国的地球物理环境公司对3S技术在农业领域发展所起的支撑作用进行了研究,首先他们制定了地球观测卫星计划,收集卫星图像,监测农作物的生长,通过技术分析所得到的相关数据,为农场主提供相应的耕种方法,防止农作物的病虫害以及为提供具有预防和预测性的信息,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避免过多的经济损失[2]。 在1997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表了报告“21世纪的精细农业―农作物管理中的地学空间和信息技术”,提出了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巨大空间的全面系统的分析,并由此掀起了数字农业研究的,对由此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论述[3]。
1 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框架
在数字农业建设过程中,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处于核心位置。计算机网络是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基础,其核心是其数据库系统,建立一套RS、GIS、GPS、MIS、ES和其他的技术的集合体,通过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尽可能的应用3S技术和空间数据库,对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遥测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虚拟化技术的系统、农业技术自动化系统准确、高效、快速、全面和规范的使用。该平台还包括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和数据通信技术系统。如图1所示。这里有它们的四个至关重要有效含量分析。
(1)农业信息分类编码标准
农业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基础是农业信息分类和编码,这是一个用自己的信息编码规则改变许多重复的基本信息分类和编码,改变了过去在不同部门情况有的不统一,有的不能共享的情况。截止目前,在农业信息方面,中国还未制定相应的农业分类编码的标准,在农息信息分类编码方面要加强农业信息标准化,要对农业信息分类与编码,存储农业信息,实现信息之间的交流和共享。
(2)基于GPS/GPRS的移动式农业生产过程信息采集技术
通过GPS/ GPRS信息采集技术的空间定位和GPS信息采集的优势实时监测农业生产过程,通过GPRS无线宽带网络数据传输和实时的优势,在生产过程中控制移动信息采集,从而实现全面的技术集成。
(3)数字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平台和各种类型的数据采集系统
基于农业数字空间信息平台出发,设置信息可视化和实时监控功能于一体,在搜集和采集农业信息时,根据自身的信息需求和生产数据的各个管理因素来获得所需要的有关气象,环境水文等信息,无论是从遥感数据,同时也对GPS信息的定位,都应包含不同的信息来源,有是由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的实验数据组成。
(4)基于GIS的智能分布式控制农业机械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引入GIS时其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增强系统总体控制功能时,只需将控制器变为GIS或者在前端加一级GIS处理来实现,如图2所示。
2 基于Web Services的农业信息共享安全控制
(1)Web Services概述
Web Services体系架构与传统的面向对象系统一样,都包括继承、封装、消息传递以及动态绑定等基本概念,是面向对象体系架构组件化的实现和发展,在Web Services中将所有对象都看成服务,在API为网络中的其他服务所使用,通过实现的细节获得封装。
(2)基于Web Services的农业信息共享安全控制平台设计
在设计安全平台时根据用户服务、管理业务、数据服务三层构架,各个组件的设计理论基于面向空间、面向对象、面向用户以便各个应用模块都可以更方便的嵌入系统。
(1) 数据库设计
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的数据由多个数据库组成。
(2)功能设计
园区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由系统维护、综合查询、空间分析、决策支持、土地流转、动态监测6个子系统组成。平台在实现基于Web services的全方位农业信息与共享方面。点击平台功能界面的系统维护、综合查询、空间分析、决策支持、土地流转、动态监测中的任意一项。
系统维护、综合查询、决策支持、土地流转、动态监测每个功能模块的界面
显示了该模块包含的下一级以查询为主的子功能如土地流转包含商家信息统计、土地招租需求、招商土地查询、项目特别推荐、高级查询向导,点击每个子功能模块可浏览相应的信息。空间分析模块是基于WebGIS的以地图和专题图显示为主要功能的模块。
(3)GIS实现
当前的浏览器不支持矢量图形是实现GIS在网上浏览的主要问题。现在家庭JSP提供了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服务器端解决方案,载体转化为研究范式B浏览器支持JPEG,GIF格式的文件,客户端使用Java脚本的HTML网页;二是在浏览网页的客户端自动下载java小程序解决,通过下载转换,使得普通的Web浏览器具备支持矢量图形格式的功能,提供了显示方法。第一种方法主要适用要求相对较低客户端和观众,操作也比较简单。本文网络空间信息在园区采用的是第二种选择方法。
3 结论
实现区域农业技术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是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是以3S技术作为核心技术,该系统是保证农业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对数字农业研究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文章中,以3S技术为出发点,以数字农业和农业信息研究为突破口,充分运用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结合上海现代农业园区信息应用,实现了平台的整体设计,并对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设计、农业知识整合和空间分析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设计,同时开发实践了一些功能,特别是采用的Web GIS技术,实现了Internet区域空间信息的,为园区运营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提供了一个功能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韩苏闽.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研究[J].科技传播,2014(2):20-23
[2] 刘丽艳.基于3S技术的数字资源建设[J].地理信息科学,2012(6):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