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课题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商管理类课题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商管理类课题研究

工商管理类课题研究范文1

[关键词] 创业大赛;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互动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4?0009?04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大学生创业热潮风起云涌。大学生创业不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使学生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辟第二课堂,而且还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以实现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构想。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院校的重大任务,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近年来,无论在国家或在省区层面,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各高校都积极参与其中,希望通过大赛推动创业教育开展,同时也可借助这一平台提高学校知名度。另一方面,广大大学生从自身兴趣爱好,以及提升自己创新创业技能的角度也积极参与到这一赛事中。目前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大学生创业大赛主要包括:由团中央等单位主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和创业”挑战赛等。而参加创业大赛,需要参赛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储备,因此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创业大赛实践之间必然存在密切的联系。

一、创业大赛实践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互动融合的意义

从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内容与流程来看,首先需要学生通过市场调查,形成一个创意,并运用相关知识与方法,将创意转变为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创业计划书;而创业计划书将包括公司发展战略、创业产品与服务、公司筹资与融资、产品与服务的市场推广、公司财务预测、组织架构与内部管理等相关内容。目前,工商管理类课程,如战略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与创业计划书中各组成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目前工商管理课程教学状况而言,主要偏重于理论教学,即在课堂上主要向学生传授该门课程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而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则要求其各组成部分具有更强操作性和针对性。笔者基于历年指导大学生创业大赛的经验,发现学生在完成创业计划书过程中,在将专业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仍然存在着困难。从参赛学生方面来看,经过创业大赛训练的学生往往觉得以前在课堂上模糊的理论和概念,变得清晰生动,并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从创业大赛实践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如何互动融合,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角度,来探索课外实践指导与课堂理论教学模式,显得十分必要。

目前,高校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对大学生而言,概念比较抽象,尽管一些专业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教学,但由于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依然不如人意。如市场营销学STP战略,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仅仅知道这个名词,至于如何应用于实践,则感觉非常迷茫。大学生创业大赛要求学生通过运用各类专业知识,将一个具体创意变成具有潜在价值的商业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工商管理类专业理论的实际综合应用。另一方面,尽管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在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参加创业大赛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学完成后,仍然存在很多困惑。因此本课题研究显得极有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通过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提高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创业大赛;同时,丰富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践环节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是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有益尝试。

第二,在指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的实践中,将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再认识过程还原出来,并反哺于课程教学,从而使更多学生能够分享这种隐性诀窍,以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创业大赛实践与课程教学融合互动的研究,对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是对高校课堂教学与学生第二课堂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教学模式的深度探索。

二、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的影响

以《市场营销学》为例。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是以培养创新型应用管理人才为目标,而管理科学的综合性、权变性与边缘性又决定了工商管理类学生必须具有宽广的专业基础、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综合能力。[1]同时,工商管理类教学还要注重学生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培养,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完成创业计划书的过程,正是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联系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但目前高校在工商管理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建构过程出现障碍,进而影响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工商管理类课题研究范文2

近几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各类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然而,2014年10月14日晚,教育部公布了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工商管理专业居然榜上有名。这个结果也大大出乎很多人的预期。有相当多的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在双向选择中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这么多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是什么原因?是现在劳动力市场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供给过剩,还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的需求泡沫?答案是否定的。

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企业比较缺乏专门的管理人才,工商管理类的相关专业毕业生一直处于比较好就业的状况,因此很多学校也因此纷纷开办相关的专业,特别是在1999年高校大扩招以后,几乎每所大学都开办了工商管理类的相关专业,致使近几年的毕业生呈几何级数增长,但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造成了较大影响,对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相对萎缩,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才的供过于求。

但我们经过充分调研、分析后确实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人才供给过多,也不是企业需求太少,而是现在各个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的素质与企业的需求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企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而现在本科院校培养的大部分是研究型人才;企业需要的是具有比较强的综合能力的人才,而我们现在的学生普遍实践能力较弱,能说不能做,甚至是既不能说也不能做。对于此现象,作为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需要从学生能力的培养、从培养出适销对路的管理人才的视角出发,对工商管理专业改革进行探索。

2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管理者的素质就是一个人担当管理者后其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借助的、来自于先天和后天而凝结于该主体内部的主体质和量,应该包括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一般素质和充当一个管理者的特殊素质,总体上包括以下三大方面:

2.1基本素质

作为一个学习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创业精神,自己有想干一番事业的冲劲,而且要具备由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2.2业务素质

单有想干而没有真本事,事业还是不能取得成功,因此作为工商管理的毕业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要懂得市场经济和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要懂得生产技术和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本行业的科研技术发展方向;还要懂得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人才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

2.3业务技能

管理者单具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他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分析、判断、概括和决策的能力;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能力;能够沟通、协调企业内外各种关系;还需要具备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即创新能力。

3我校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现状

我校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于2001年开始开办,至今已经培养了十届的毕业生,毕业的学生也普遍反映目前所学的知识能力不够,在找工作的过程遇到了与用人单位要求的能力不符的情况。那么,我们现在工商管理专业普遍是怎样对学生进行培养的呢?

3.1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现在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与其他文科类的专业一样,都是由教师进行课堂的理论讲授为主,缺少必要的实践场所,在企业现场进行实践教学的机会就更少,而工商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们的教学必须要有实践场所和实验室,来完成情景模拟、素质测试以及体验教学。当前这种教学方式重理论说教,轻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由于缺少必要的实践性环节,学生的实践应用的能力就非常差,也无法将所学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不利,而这也与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对用人的要求不相符。

3.2选用的教材重理论轻实务

工商管理专业本来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我们现在很多学校所用的教科书都只是介绍基本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的方法,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学习题、管理案例与管理学游戏方面的内容非常少,介绍实践性的实务内容就更加少得可怜,所以我们现在培养的学生,表浅的理论内容说得头头是道,但并没有深刻领会管理的艺术和管理的真谛,如何将这些管理的知识在实践中正确应用和灵活应用那就差得更远。

3.3教师观念落伍,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各个高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大学到大学,即研究生或博士毕业后直接留校或到其它大学任教师,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也基本是这样,这些老师基本上都是属于理论研究型的教师,自己本身并未在企业或相关团体组织进行过管理实践工作。现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很多教师中存在错误的观点,认为把教材讲授完成,学生考核通过,完成相对应的学分后拿上毕业证就算是培养了合格的人才。因此,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够照本宣科,没有办法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这样培养的学生质量怎么会符合企业的需要?所以,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人才,在具备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要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的从业经验或实践经验。

4基于能力培养视角的工商管理专业改革建议

4.1全面重新设计课程体系设计

专业课程体系应该如何设计?设计的依据是什么?在市场经济背景条件下,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企业对管理人才的要求是什么?答案就是: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能力要求就是我们课程体系建立的依据。

现在的企业都对毕业后进人企业工作的管理专业毕业生有哪些能力和素质方面的要求?主要还是基本素质、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那么,我们的课程设计也围绕这些要求展开,建议课程体系设计为必修课程、模拟实验和拓展课程和现场实践课程,必修课主要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模拟试验和拓展课程注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课程分为实验课程和户外拓展课程。模拟实验主要是ERP实验、进行案例讨论或案例重现等,户外拓展课程是将课程搬到户外,开展一些例如管理游戏或者趣味活动,在课程上将体能活动与智能活动有机结合,在游戏中更好地理解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力、坚忍不拔的毅力、优秀的品质,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共事的能力。现场实践课程是将学生放到企业去进行现场的操作,在企业里聘请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老师,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课程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践相联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亲自参与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管理活动,这不但能让学生系统地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能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

4.2彻底更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彻底打破传统的整堂课由老师讲授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老师每节课将时间分为两大部分,前面大概30分钟为理论讲授时间,后面大概巧分钟交由学生支配,可以是对刚才讲授的内容进行提问、质疑或辩论,也可以是对刚刚讲授的内容进行实务模拟,通过大量实务模拟的办法培养学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并将模拟过程中的感悟在实践中加以验证,老师只要在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必要时给予指导即可。

建议专门开设案例教学课程,选择那些既能体现管理学科的理论价值,又具有管理实践意义的典型案例供学生学习与讨论。教学之前,学生课前要仔细阅读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思考,据以做出自己对案例中管理问题的决策和选择,并归纳总结出相关的结论。课堂上积极发言,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争辩。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管理理论知识,同时能使学生把管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最终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弱化思维定势,打破传统文化对创意思维的制约。

为促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提高学生实际管理能力,坚持开放式教学,老师可带学生深人企业,与企业家和相关管理人员座谈或者对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进行诊断;可鼓励学生结合企业实际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可吸收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和咨询;可鼓励并帮助学生开展各种创业企划活动。

4.3加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引进双师型或企业人员为指导教师

打铁还靠自身硬,要想培养的学生能够具备比较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学生的老师要先具有比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型的特点决定了我们需要的师资是既有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经验,又能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复合型教师,往往这类教师都是属于双师型的教师。所谓双师型,就是教师除了具有教师的相对应职称如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以外,还具备经过考试或评定取得的经济、工程、会计、法律等其他职称,或被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聘任为相应职务。因此,我们提倡教学和实践要相结合,要求专业教师逐步具备双师素质。其目的是鼓励教师与管理实践相结合,率先将自己造就成知识广博、能文能武的适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尽快地在实践中应用,建议在培养过程中聘请一些优秀的企业管人员作为相关专业课程的指导老师,在学生学完相对应的课程以后,让学生到相关的企业,在这些企业导师的指导之下,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最后由导师给予实践环节的评分。

工商管理类课题研究范文3

一、“3+1”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与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发展最快的是工商管理类高等院校。这些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是拷贝或模仿传统的公立高等院校的做法,强调培养以“学科主导的宽基础、厚知识”专业人才,培养出的人才能背书本知识,但结合中国实践的创新创业能力、理论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上岗工作能力很低,整体综合素质不高。一些课程不能有效的指导工作实践,理论与社会岗位需求相脱节。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不出来,而社会和企业不需要的还在重复培养,浪费大量的社会资源。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提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划分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技能型人才”,特别是新建本科高校都要向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转变。工商管理高校的课程改革由“学科导向”向“理论与岗位应用技能型”的课程转变,课程建设改革必须服从服务于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商学院的课程群结构的改革方向,必须从中国的管理实践和人才需求出发,需要与行业、企业有更紧密的结合,课程设置贴近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增加更多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的人文和当代科技发展的新知识、新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某商学院从成立起,就宣布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在“应用型”,近几年不断加大改革力度,逐步变革公立高校以往的以“学科导向”的“知识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群体系建设,努力做到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建设有机结合。为此,提出明确的3+1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使其达到创新创业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强,零距离上岗。3+1人才培养目标是基础理论比较扎实,具有创新创业和务实精神,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双强”,德才兼备,综合素质高的应用技能型高级人才。其内涵是3年基本理论和专业基础理论学习,1年校内外的强化实训实践。面向实际与应用,体现了多元化校内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构建“两个体系”,抓好“两个结合”,做好“三个实字”。“2.2.3”是3+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构建两个体系即: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践实训教学体系。构建“课程平台+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尤其突出必修的20门核心课程。学生必须完成20门核心课程并考试合格,才有取得毕业证书的基础,同时,还必须完成实践实习实训等规定的课程,取得相应的学分。构建各专业可操作性强的校内外实践实训体系,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校内实训努力做到把“企业搬进校园”,校外实践努力做到把“理论应用于实战”。实践实训教学体系由基础实践实训、扩展实践实训、综合实践实训三个层次组成,体现专业技能由低到高、由少到多、由单一到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过程,其专业技能水平呈螺旋式上升,使学生走出校门,即是这个专业的“行家里手”,达到同类院校专业技能的一流水平,做到“零距离上岗”,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理论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发展后劲打基础,实践实训体系为学生提升能力打基础。抓好“两个结合”即: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教学结合,学生进口与出口结合。强调学好基础理论特别是核心课程,其课程设置突出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理论应用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教学理念由过去以“理论知识为本”转变到以“理论+技能与实践”合二为一的人才培养理念,或者说是以“理论与专业技能实践结合为本”的学习。强调教学要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应用、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统一,做到知行合一。做好“三个实字”即:面向实际,突出实用,强化实效。面向实际是要到一线,到基层;突出实用是学用结合,应用第一;强化实效是可操作性强,有效果。检验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要看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只要能培养出专门化的技能性适用人才,我们就有竞争力,就能实现充分就业和创业。目前,某商学院和各专业已完成2014版3+1人才培养方案,其教学改革各具特色。理论教学课程有压有增,实践实训教学专门化、集中化,3+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有一定的突破。

二、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群建设的理念、设计与实施

(一)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群建设的理念

3+1人才培养模式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要体现“学科导向”与“岗位工作导向”的有机结合,而不能顾此失彼,把两者对立起来。传统的以“学科导向”的课程向学生灌输“知识为本位”,是在“象牙塔”里闭门读书,追求“高精尖”的学问,严重脱离社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所学非所用,岗位职业工作能力很低,这是“学科导向”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但“学科导向”课程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厚基础,知识面广,培养出的人才有发展后劲,特别适合研究型大学。而“岗位工作导向”的课程强调职业工作能力要素与工作岗位对接,以实现专业课程设计与工作岗位能力的无缝对接,重眼前“功利”轻“长期后劲发展”,排斥“知识本位”,认为学那么多理论课程无用,独尊“岗位能力本位”,把“学科导向”好的课程内容也完全否定不要了,这种做法忽略了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本科以上的高等教育不仅仅需要“岗位工作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也需要基本理论知识素养和职业知识;二是工商管理高等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这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并支撑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大厦。因此,本科以上高等教育不能完全否定排斥“学科导向”的课程体系,否则,那便是一般的职业教育或岗位培训,或是社会上的继续教育培训;也不能单纯盲目全盘开出“岗位技能课”,要努力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否则本科高等教育的大厦将会倾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难以实现。在这样的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3+1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体现了高等教育的“课程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相一致,依据各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课程结构”,从而使课程群建设具有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专业与岗位技能相统一的特点,在打好基础理论特别是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突出1年校内外的专业岗位工作技能的实习实践训练,努力达到理论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双强”的目标。

(二)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群建设的设计与实施

某商学院课程结构必须有核心课程20门,确保要把专业必修的核心主干课程开出来,同时开出与此相关的选修课程、综合素质教育课程、集中实践实训课程。课程设计比较科学合理,避免重复,学科的广度与专业的深度比较相宜,注重德育和专业基础特色课程的开设,强化实践课程。基本形成3个课程平台和1个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实践课程模块。课程结构是理论课程占70%左右,校内外实践实训课程占30%。学生在4年的时间内,要修满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达到合格以上,可以取得180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30学分,校内外集中实训实践50学分。此外还要完成跨类选修课8个学分,创新和综合素质教育5个学分,要求至少取得两个证书即职业资格证书和计算机等级或国家承认的其他等级证书。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取得合格成绩以上,符合规定的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取得毕业证书。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设计方案,适当减少了理论课时,强化1年集中校内外实训实践,较大幅度提高实践学分,创新和综合素质教育学分也有一定的提高。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改革与探索,使学生减轻了“经院式”理论学习,较大幅度增加了校内外实习实训实践的学习,还给学生自由学习发展个人才能的空间,拓展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培养了创新创业与务实精神,增强了就业竞争力,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落实工商管理类课程群建设的改革方案,特别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能型”教师队伍。

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具备理论与实践双重能力,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与实践“双能力”都强。但现实情况是,绝大部分教师缺少实践经验,尤其是青年教师从校门到校门,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基层实践工作的经验,解决这个问题的措施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即请有基层工作实践经验并具有教学能力的专业骨干充实到教师队伍,选派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到基层单位学习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弥补师资队伍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的缺陷。

2.加强校企互惠性合作,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要选择适应本专业发展的合作企业,开辟学院、系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的校企合作。比如,带薪顶岗实习、师傅带徒弟、合作进行产学研项目、开展技术开发、管理咨询、业务培训、课题研究、承担某些具体业务工作等。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扩展校外企业合作领域,保持校企合作基地的稳定。加强校企合作的感情交流和及时沟通,相互了解融合,建立紧密的人际关系和业务联系网。校企合作关系紧密,可以有效促进教学与生产服务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踏实肯干的务实精神。

3.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调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第二课堂活动,也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商管理类课题研究范文4

关键词: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教学效果

一、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过程

1.案例引入

所谓案例,是包含有问题或者疑难情景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教学案例从来源上讲,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自己编写的案例,另一类是他人编写的案例。对于第一类案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概念、理论、原理的需要,在占有具体事实和原始材料的基础上撰写。在内容的选择上应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并能够为学生所理解。对于形式的选择上,也应力求多样、灵活和实用,既可以是问题待定型、方案待决型,也可以是说明型、练习型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形式、学时,选择适用的案例进行教学。

2.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为了有效地组织案例教学,应针对每次的议题规定若干讨论题。讨论题的确定既要结合案例的内容,又要体现本次课程的主题,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通过案例学习达到深入理解理论的目的。一般而言,案例讨论需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学生个人课前预习准备阶段,一般在正式开始集中讨论前一到两周,就要把案例材料发给学员。让学员阅读案例材料,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其次,小组交流讨论阶段,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不是要为了就案例事主所处形势和建议取得一致意见,而是通过相互交流与讨论,促使每个小组成员进一步思考、调整和深化学生对案例的分析。最后总结出小组讨论的结果,并选出表达比较清楚的学生进行小组意见的汇总。最后,是课堂讨论阶段,在课堂上,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发言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30分钟以内。老师会根据案例的内容和教学要求,引导讨论的进程。

3.概括总结

在案例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小结讨论的成果,老师可以针对每位同学在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讲评,对其精彩的发言予以鼓励,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概念及理论错误进行讲解,并通过案例,给出分析的思路或者学习的结论。

二、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现状

案例教学在国外已实行多年,在西方国家已成为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一种主流方法,如哈佛商学院所有的课程中,约90%的课程中的90%以上的内容必须采用案例教学。当前在国内,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列入了各高校的教学改革计划,尤其是在工商管理类高校已经开始广泛运用。但是总体来说,目前国内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主要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内容选择的适应性较差

由于管理水平的限制,过去的案例多是根据国外公司的情况总结出来的。受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的影响,这些案例或国外的管理模式很难被我们的学生深入理解。而国内由于各个高校财经管理类专业之专业取向的差异,教学中对案例的选择事实上处在一种“各取所需”的状态,加之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转轨经济的特殊性日益突出,可作为教学案例的本土企业的发展难于预计,典型性案例的选择更是余地有限。

2.案例教学比例不尽合理

当前在我国高校中,对理工类专业实践教学重视的程度远远高于对财经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现在单科课程教学上,财经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基本在1/3以下,与国外著名商学院相比,国内高校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还很小,远远不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哈佛商学院为例,除了两门课以外,其他课程都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占教学时间的比例高达90%,对于30个学时的课程,一般只有2学时的理论讲授,其余28个学时均用于案例教学。

3.案例教学组织过程的自发性特征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从案例的选择开始,到案例教学的准备、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各个环节,基本上是主讲教师一个人表演的“独幕剧”,主讲教师集编剧、导演、主要演员等角色于一身。因此,案例教学的效果如何,主讲教师的教学经验成为根本的决定条件,很难看到科学的、稳定的、制度性的支撑因素。

4.案例教学效果评价的可比性差

由于缺乏系统理论研究和具体方法的指导,案例教学的效果究竟如何,目前还停留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水平。在教学中,各个高校即使十分重视案例教学的运用,也没有拿出一套客观公正的考核指标体系,对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行相对科学的评价。

三、进一步搞好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的思考

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是一个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教师对管理案例教学的组织引导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学生是案例讨论、分析、学习的参与者和主体。

1.培养管理类课程主讲教师的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素养

教师的理论素养不仅包括对管理类课程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包括案例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是否为主讲教师所掌握。有关调查数据表明:国内高校从事管理类课程教学的教师中,90%以上是从校门到校门,经济实体的工作经历极度缺乏。因此,当前首要的任务是加快管理类课程主讲教师实践经验的积累。一方面,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尤其是源于企业、政府等组织的实际需要的课题)、带学生进行生产实习等方式,迫使主讲教师首先完成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加强管理类教师的校内教研活动,针对案例教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集体研究、探讨,在共同学习中提升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认知程度。

2.精选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案例

选编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只有选择了合适的案例供学生讨论、分析,才有可能搞好案例教学,因此,必须下大工夫精心选择管理专业的教学案例。首先,选取的案例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凡是选取的案例,必须与教学理论知识相吻合,要针对这些知识的难点、重点,否则效果可能适得其反。其次,选取案例一定要注意时效性,管理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管理理论不断更新,人们的管理实践也不断发展,所以,在选取案例时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选取和现实相接近的案例。因为过时的、陈旧的案例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最后,选取案例要注意案例本土化,不要过多运用国外的案例。因为国外案例背景情况学生难以深刻理解,往往讨论、分析不能切中要害,而且过多讨论国外案例,不分析本国案例,不利于学生了解国情和深刻理解并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因此,案例本土化应该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是分析材料、揭示问题、寻找答案的执行者。由于传统教育体制的原因,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失落已久,他们已经习惯被动地聆听和接受,案例教学法——这种自学为主的方式,归还了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相当多的学生反而无所适从。所以,一方面必须通过教师的引导,要让他们知道怎样学习案例,怎样为案例课题做准备,为解决这些问题应掌握哪些知识,以便学生认准自己的角色,真正站到自己应该站的位置,积极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活动的事中和事后,如何给予学生积极、中肯、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评价,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4.改进教学研究,尽快出台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案例教学方法体系

与国外相比,国内案例教学理论研究的系统成果并不多。作为管理类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之一,案例教学的心理学、教育学支撑理论研究,案例教学的原则、步骤、方法的研究,案例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研究等方面,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规范。特别是由于缺乏对案例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对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计划课时的分配,各高校对财经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活动也难以作出相对合理的划分,对案例教学效果的制度性保障就减弱了。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7):36-41.

[2] 刘日星.教学型高校财经类管理专业管理学原理案例教学创新探究[J].宜春学院学报,2009,(3):54-56.

工商管理类课题研究范文5

关键词: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4-0013-02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以下简称中外合作办学者)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以下简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活动[1]。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引进世界先进的办学理念;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2]。

江苏作为教育大省一贯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上也是先知先觉[3]。早在1986年,南京大学就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合作成立了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是中国最早设立的高校国际合作机构[4]。中美中心如今已成功运行25载,成为提供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卓越典范。

一、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

据新浪教育及教育部官网,截至目前,江苏省普通高校总数达128所,其中本科高校46所,高职高专院校82所,独立学院25所[5]。本课题研究对象为江苏省本科及高职高专院校,且仅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学历教育进行研究。其中本科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据来源于“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官网[6],高职高专类信息由于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尚未录入,来源于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印制的2011年招生计划。

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历经20余年,坚持“积极稳妥、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打造品牌”的方针,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现已颇具规模[7]。其中本科以上通过教育部复核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项目20个,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批准设立和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3个、项目36个,高职高专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01个,总数达161个。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本科及高职高专院校占整个江苏省本科及高职高专院校的比例分别为58.7%和46.3%。下面依次从办学层次、合作国家、合作院校、专业设置和办学模式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办学层次

从办学层次上看,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分布比较全面,涵盖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其中,专科项目101个,占所有中外合作项目的62.7%;本科项目52个,占32.3%;硕士项目7个,占4.3%;硕博兼有机构1个(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占0.6%。但从学生人数上看,专科项目仅4483人,占总人数的31.6%;本科项目达7900人,占55.6%;硕士及博士项目1820人,占12.8%。

(二)合作国家

从合作国家看,共有15个国家参与合作办学项目,主要以欧美、澳洲地区为主。数量分别为:加拿大45个、澳大利亚33个、英国29个、美国11个、新加坡11个、韩国10个、德国6个、法国4个、荷兰4个、爱尔兰3个、意大利1个、乌克兰1个、丹麦1个、奥地利1个、马来西亚1个。

(三)合作院校

从合作院校看,合作方资质总体比较规范,可在“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公布的“国外教育资源”中查到,为合法的公立大学或公立技术学院。其中不乏世界著名大学,如南京理工大学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项目合作方为世界著名的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

(四)专业设置

从专业设置看,分布比较广泛,涵盖了众多领域。具体统计如下:工商管理类(包括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等)41个、电子信息类(包括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等)38个、工程类(包括环境工程、制药工程、土木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25个、经济类(包括国际经济、国际贸易、金融等)19个、机械设计类(包括机械设计、汽车等)15个、公共事业类(包括刑事司法、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园艺、学前教育等)13个、语言及艺术类(包括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装潢艺术、服装设计、影视动画等)10个。

(五)办学模式

从办学模式看,本科层次有“4+0”、“3+1”、“2+2”等,专科层次有“3+0”和“2+1”等,形式日趋多样。学生毕业后,颁发的文凭大多为中外双方各自给出的相应毕业和学位证书。

综上所述,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有一定规模,运行平稳,已步入积极、健康发展的轨道。办学层次逐渐提高,办学模式趋于多样,本科以上项目学生数已占总项目学生数的2/3,总体质量较高。合作国家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合作院校较正规,项目审批管理较规范。专业设置从传统的工商管理、经济和电子信息类逐步向工程、机械、公共事业、艺术类等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更为紧密的方向转移,更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二、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与其他省份相比,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起步较早,但目前仍处于不断探索发展阶段,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存在的问题

1.中外合作办学地域发展不均衡。从统计数据看,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大多位于苏南地区,特别是本科以上项目,主要集中在南京、常州、无锡、苏州、镇江地区;苏北地区本科项目较少,专科项目较多,本科项目只有徐州、扬州、盐城三个城市有开展,体现出明显的地域发展不均衡。

2.传统低成本类专业比重仍然较大。从以上专业设置不难看出,传统低成本类项目,如工商管理类和电子科学类专业总量偏多,社会发展急需的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技术等领域的专业比重偏低。

3.缺乏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机构和项目。虽然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中有一些质量较高的机构和项目,但这些机构和项目数占总机构项目数的比重仍然过小,缺乏一批合作院校知名、合作专业前沿、合作效果优秀的高水平机构和项目,未实现合作办学从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的本质转变。

(二)对策

1.根据区域发展特点,制订区域发展规划。各地应紧密联系地方实际,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优势,合理制订区域发展规划,将与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紧密的行业、专业作为当地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申请和立项的重要依据,合理制订区域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规划,并纳入整个区域发展的统筹规划,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2.积极培育一批高水平机构和项目,分类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建设。根据江苏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优势专业与江苏高校合作,培育一批高水平机构和项目,同时举办不同层次创新型科技应用类型的合作办学项目,分类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能源环境等高新产业专业建设,紧密跟踪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整体提升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内在品质,为社会提供更多创新型、国际型的有用人才。

3.完善制度体系,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管理及综合评价体系建设,确保中外合作办学健康有序发展。

首先,提升思想意识,加强项目审批,制定科学合理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专家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申报审批进行省级政策咨询评议,从宏观上对项目办学层次、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提供科学的可行性评估,从制度上对合作双方的资质、专业水平进行严格审批,制定科学合理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从制度上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的良性发展。

其次,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提升内在品质。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中外合作办学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各级部门、院校应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包括学科专业建设规划、课程标准化本土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建设等诸多方面。此外,应对招生管理、证书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其他相关环节进行制度完善,全面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内在品质。

再次,制定综合评价体系,定期进行项目质量评估。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对质量体系监督的有效机制,各级部门应建立各自层次的评价体系,定期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自评和他评,并把评估结果作为衡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和特色专业重点学科的重要考核内容。对评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认真思考,找出问题所在,给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保障。

当前,江苏中外合作办学正处于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笔者通过对江苏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结合合作办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切实有效的对策。我们必须把握教育国际化机遇,认清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形势,积极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品质,为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章新胜.认真学习贯彻实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J].中

国高等教育,2003,(11).

[2]宗希云.黑龙江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对策研究[J].黑

龙江高教研究,2004,(4).

[3]姚军.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路径探讨

[J].江苏高教,2012,(3).

[4]郭朝红,江彦桥.我国对中外合作办学监管的现状、问题

与对策[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5).

[5]新浪教育.江苏省普通高校名单[EB/OL].http://edu.

.cn/gaokao/2012-05-08/1007337099.shtml,

2012-05-08[2][3].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

台[EB/OL].http:///index.php/

default/index[4][5].

工商管理类课题研究范文6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problems in case teaching of Management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Its purpose is to improve effect of case teaching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 and help engineering students train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ability.

关键词: 管理学;教学效果;改革

Key words: management;teaching effect;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8-0277-02

0 引言

《管理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核心课程,管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需要掌握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相关管理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企业需要既懂工科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又具备实际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工科院校认识到工科本科生学习管理学知识的重要性,很多学校为工科学生开设《管理学》必修课或选修课。但是很多工科学校《管理学》课程的教学体系尤其是案例教学仍然沿用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教学模式,因此在《管理学》课程案例教学过程中不但存在案例教学共通问题,也存在工科学生《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特性问题。

1 工科学生《管理学》案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缺乏适用于工科学生的《管理学》案例 《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例的选取,而目前的工科学生《管理学》案例教学沿用的大多是经济管理类案例,案例来源分为两类:一类从著名企业发展得失成败中总结,案例通常过长,包含很多信息,而教学对象工科学生没有经过经济管理相关课程的学习,因此面对此类案例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很容易失去案例教学参与的兴趣;另一类案例来源于报纸、杂志、网络等,这类案例内容较新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参与性较强,但是由于系统性不够,与管理学相关理论知识的联系需要教师自己把握,这类案例仅仅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达不到《管理学》案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2 工科学生案例教学参与性不强 在工科学生《管理学》案例教学中,工科学生参与性不强,究其原因主要在于:①工科学生对于《管理学》课程的学习重视性不够;②由于工科学生在以前的课程学习中多是接受灌输式教育方式,没有接触过案例教学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在面对教师提供的案例时往往感到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参与积极性不高。

1.3 工科学生案例教学过程缺少实践环节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工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习惯于亲自参与的实践性教学方式,而当前的《管理学》案例教学仍然是课堂教师陈述案例、学生发言表明观点,仅仅通过课堂形式的案例教学,学生很难掌握《管理学》知识的精髓,也很难在将来的工作中学以致用将管理学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2 提高工科学生《管理学》案例教学效果的对策

2.1 精选适合工科学生的《管理学》案例进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的本质在于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案例陈述、学生参与分析讨论、教师总结,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工科学生《管理学》案例教学中,主要角色是工科学生,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科知识背景和认知能力,因此一个体现工科学生未来工作情景的合适案例才能够引发工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激烈讨论,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①案例的选择应符合培养目标和课程学习目标。工科学生的《管理学》课程培养目标与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不同,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成为未来成功的企业管理者,而工科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让工科学生熟悉各种管理学知识,为将来成为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储备知识。因此工科学生《管理学》的案例选择不能停留在《哈佛工商管理全集》或类似的案例,而应联系企业生产实际选择案例,如面向矿业工程类本科生应选择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煤炭班组管理、煤炭运输管理等《管理学》案例。

②深入相关企业搜集整理案例。目前工科学生案例教学中所选案例除来自教材、案例集外,很多案例是教师从网络、报纸甚至文学小说中摘抄而来,这样的案例缺乏对企业管理相关原理的深入洞察,很难起到很好的案例教学效果。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事《管理学》课程的相关教师紧密联系自己所主持或参加的相关企业课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为《管理学》案例教学积累收集相关案例。科研和教学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像笔者所在学校就有很多老师通过企业横向课题的研究促进和丰富了相关的教学活动,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通过构建多元化考核体系提高工科学生案例教学参与性 在目前的考核体系中,学生的最终成绩主要取决于其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而平时成绩都是按照“点名+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的形式来判定。这样的考核体系使得学生将注意力更多集中于期末考试前的知识点背诵,对于平时成绩的关注仅仅是不缺课,而上课时往往是看自己认为有用的专业书籍。这样的考核体系很难提高学生对于平时课堂案例教学的参与积极性。

对此状况应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提高工科学生对于案例教学的参与性,目前的平时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20%-30%,可以提高平时成绩的权重,将平时成绩占总成绩比重提高到50%-60%,而平时成绩的判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表现。在案例教学中鼓励甚至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参与,例如规定每个学生整个课程至少参与案例讨论三次。在案例介绍中改变传统的语言陈述案例形式,采用多媒体对案例进行陈述,学生对于案例的参与形式运用“头脑风暴法”,即每个人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必深思熟虑,鼓励独立思考、奇思妙想,每个人可以多次补充发言修改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在此过程中老师尽量不打断学生的发言,即每个案例都不设置标准答案,而重在学生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管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其未来管理能力。

2.3 通过构建移动课堂增加工科学生案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 目前的《管理学》案例教学多采用“黑板+幻灯片+录像片”的形式,这样的案例教学形式传播信息量小,容易形成“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效果,而《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管理学》案例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亲自参与,仅凭课堂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管理学》知识学习效果。在《管理学》的案例教学中,授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承担的企业横向课题或是社会关系,积极组织学生到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考察学习,如面对矿业工程类本科生,可以在一个教学周期内至少组织一次到煤矿进行参观学习活动,在煤矿上设立《管理学》案例教学移动课堂,让学生充分了解煤矿的生产管理环节,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学习的《管理学》相关原理和知识为煤矿企业解决现实中遇到的管理问题,在考察学习结束后学生应向任课教师提供一份考察感受,阐述自己对于参观煤炭企业某一管理环节的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1]聂锐,芈凌云,吕涛.管理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周三多,陈传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陶应虎.《管理学》案例教学思考[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