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德育的基本原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德育的基本原则范文1
论文摘要: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分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为例,浅析学校进行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基本原则以及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与影响,通过艺术教育与实践融洽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达到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总目标。
谈到艺术教育,笔者认为首先是指学校艺术教育,学校艺术教育通常是指通过有关音、体、美等相关活动对学生进行艺术知识和氛围的传授与引导,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对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进行了周密的规划和部署。各高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陆续将艺术教育纳入了教学计划,开设了艺术教育类课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如果对这些艺术教育通过相关课程设置来进行普及的话,那么它只是狭义的纯艺术学科教育,而真正需要艺术教育发挥作用的话,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艺术实践是必不可少的,这样艺术教育与实践才能相辅相成。
一、艺术教育与实践相统一的条件与载体
由于笔者视野有限,文中谈及的艺术教育与实践都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为例。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作为一个单独的校区,承担艺术教育与实践的载体是分团委大学生艺术中心。大学生艺术中心本着“以艺育人”的宗旨,从单纯的技术技巧教育中走出来,力求提高艺术教育的美育性能,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在实践中努力开辟丰富多彩的具有展示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第二课堂活动,做到大型活动精品化、中型活动特色化、小型活动经常化,力争创建先进的主流的校园文化。我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由提高到普及;由个别艺术尖子人才带向全体学生;由艺术比赛的喜人结果和成绩到艺术活动的育人树人;由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到审美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等,从各方面延伸了艺术教育的形式和内涵。
二、高校开展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基本原则
笔者认为,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围绕这个方针和目标,高校开展艺术教育要坚持“三个结合”的原则:
(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公共教育的高校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首先是为了塑造人,要使每一个学生的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增强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一般来说,这是“普及”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按照“学校抓提高,院系抓普及”的工作方针,两者紧密结合,推进艺术教育从广度向深度发展。
(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
学校艺术教育要与学校的第一课堂、第三课堂相结合,以保证艺术教育课程化、规范化、科学化。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必须有丰富、活泼的课外、校外活动的配合和补充,因为作为一种公共课,进入课内的艺术教育课程无论是时间和内容都是有限的,大部分的教学训练活动还要在课外进行。这里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保证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普及化、科学化。
(三)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高校艺术教育包括学习与实践,前者旨在提高“功能性素质”,后者旨在优化“人格性素质”。从“功能性素质”上升到“人格性素质”就必须要通过实践。“实践高于理论”,没有艺术的实践,特别是没有艺术的情感体验,便无法深刻领会艺术的精神,无法使学生通过艺术知识、技艺的升华,达到鉴赏美、创造美的目的,也就失去了艺术教育的意义。因此,高校艺术教育一定要遵循“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特别要注意加强实践环节,重在提高“人格性素质”。
三、高校艺术教育与实践的作用
笔者担任大学生艺术中心指导老师以后,亲自参与到红山学院的艺术教育与实践之中,艺术教育与实践的这种作用与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审美作用
滕守尧认为:“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而归根到底是培养人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反映方式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置身于审美活动之中,获得审美愉悦体验,所以会同时作用于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种心理能力,并使它们处于一种极其和谐的状态。”通过艺术教育与实践,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与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因此艺术教育应该具有培养审美能力、打造审美境界和陶冶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和方法的作用,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的审美教育功能。
(二)艺术教育与实践的辅德作用
艺术教育的目的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激发对美的热爱与追求,进而内化为一种美的意识,使其道德、情操、精神得到升华,达到完善和谐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教育对于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首先是因为艺术是美的结晶,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启迪人、感染人的巨大力量。同时,艺术这种形式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它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可以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目的。因此艺术教育应该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感化教育作用以及辅助德育作用。
(三)艺术教育与实践的益智作用
培养大学生掌握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是全面发展中“智”的要求,而艺术教育对“智”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欣赏的同时,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历史,从而获得广博的知识。艺术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因此,高校开展艺术教育对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人才是极为有益的。
(四)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创新作用
艺术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和表现力是经过独特的艺术思维活动塑造形成的,艺术的这种独特性,决定着艺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具有极其有益的促进功能。通过艺术教育与实践,既能让学生的脑功能和思维功能协调发展,同时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直觉、灵感、想象、创造等创造性思维。可见,以独特性和求异性为主要特征的创新思维,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是能够被很好地加以激发和培养的。因此,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是艺术教育与实践的重要作用。
总之,艺术教育具有多功能的辐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她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又形成艺术文化素质,还可充分发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培育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因此,学校艺术教育应该通过开展多种途径的艺术实践活动,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学校素质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达到素质教育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总目标。
参考文献:
[1]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347,355.
[2]张国宏.学校艺术教育的功能.中国校长,2007(6).
简述德育的基本原则范文2
【关键词】快乐体育 教学意义 教学原则 教学途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2-0161-02
快乐体育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它能让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验到参与、理解、掌握以及创新运动的乐趣,更多的强调深层的心理或成功体验。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快乐体育不仅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而且在独立思考问题和创造这个层面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从而在运动技能得到显著提高的同时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参加体育运动、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愿。
一 实施快乐体育的意义
1.快乐体育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建立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基础上的一种双向活动。由教学的定义不难看出“教”是基础,教的目的和最终结果就是要实现“学”这一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快乐体育则把侧重点放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把主导权回归于学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所以快乐体育在确立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2.快乐体育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及学习兴趣的培养
传统体育教学活动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对于学生的心理活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快乐体育则是从学生的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两方面着手。体育课堂活动多种多样,但无论是哪种活动,快乐体育都没有忽视学生的心理因素。快乐体育要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适宜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环境。这一模式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同时,身心情感也得以发展。
3.快乐体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习惯的养成对于个人发展来说是其成败的关键。学校是学生习惯养成的地方,体育习惯的养成绝对离不开学校的体育教育。所以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快乐体育把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养成作为其重要目标,采用新型教学模式和课堂环境,使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促使其在脱离学校环境之后还能独自进行体育锻炼。所以说快乐体育能对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起到绝对作用。
二 “快乐体育”教育的教学特点
第一,“快乐体育”教学立足于快乐育人,最终要实现学生的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同时教学强调要达到学生乐学、勤学、育体与育心相结合的教学目的。这样才可以达到智育与体育的完美结合,真正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第二,“快乐体育”强调教学活动应该是情感、行为、认知的统一体。体育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自身必须具备整体性、成功性和终身性。换言之,体育教学在强调学生身体发展的同时,也要强调学生情感培养,二者缺一不可。教学的观念上,快乐体育主张教学活动是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
第三,“快乐体育”教学方法独特,它采用启发式创造教学,这与传统的注入式模仿教学相比,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第四,“快乐体育”采用了灵活的教学组织方法。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严密的课堂纪律,而是与轻松活跃的教学课堂相结合。这种教学组织方法可以实现信息的多样性和优化教学环境。
第五,“快乐体育”在教学评价手段方面有了很大的转变。它实现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多元评价与单一评价相结合的转变。
第六,“快乐体育”强调了学生的“学”。它强调了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人,应该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而教师作为一位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最终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教与学的双向活动。
三 实施快乐体育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体育也是教育的一种,所以其脱离不了教育的基本属性。快乐体育的最基本原则肯定是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顾名思义,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实现智育与德育的共同发展。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一原则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要发展自己的德、智、体以及个人修养。
2.平等性原则
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是配合者与模仿者。快乐体育实施必须摈弃这种师生关系,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这种课堂模式中,必须立足于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性格,实现平等、合作互助的融洽教学氛围,实现共赢。快乐教育要通过平等性原则实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让学生在课堂中无拘无束。
3.情境性原则
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决定了其对教学情境的不同要求。要想实现入境动情的学习效果,必须为学生打造多种教学情境。快乐体育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打造不同的学习情境,给学生直观、真切、具体、生动、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氛围内入境动情,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学好这一科目。所以情境性原则能使快乐体育真正打动学生,使学生自发地学习体育,自发地获得知识,得到自身的发展。
4.激励性原则
任何活动要想得以发展必须有奖有罚,学生学习活动亦如此。快乐体育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积极的、肯定的、乐观的教学评价手段。教师的肯定会使学生找到自我认同感,从而实现个人的提高。
5.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世界上最好的教师。如果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无疑是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肯定。快乐教育根本点在于快乐,在于教师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实现乐学。
6.实效性原则
任何教育活动都必须具有时效性,否则是失败的。快乐体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和促进学生个人身心全面发展。
四 快乐体育教学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1.教学方法要体现多样性原则
快乐教学摈弃了传统的满堂灌和注入式教学方式,采用有趣的、灵活的、多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方式。所有教师都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师道,传道授惑解惑也”的教学模式,一味强调教师的“传”和“解”。而生通过不断地模仿和练习达到“解惑”。这种教学模式使得老师和学生都很放心自己的成果,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快乐体育则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感受出发。这就要求教师采取灵活多样而不失课堂意义的新的教学方法。那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体验、思考、探究和创造,让学生带着问题向老师寻求解决方法,这样教学不仅加强了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又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而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当学生的技术掌握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可以把采取游戏竞赛的形式,给学生营造一个快乐的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2.教学目标要体现全面性原则
人们对传统体育的定义就是通过锻炼增强体质。但事实上体育教学也要实现德、智、体及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每个学生身体素质及个人素质都不同,如果教师没有考虑到个人因素,只是在追求学生体育动作的完美性和系统性,这样就会使本身对体育有兴趣但能力不足的学生产生畏惧感,连最基本的增强体质都实现不了。所以快乐体育要求体育教师在参考学生个人素质之后,根据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体育课中有所收获。而正是这种收获促使学生去寻找新的潜能,成为一种新的收获,实现一种教育的良性循环。
3.评价手段要积极
作为一名学生,当自己的学习成果被肯定时,自己则会更加努力,才会对这门科目更感兴趣。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对学生给予肯定的、积极的、鼓励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手段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增进生生之间的友好关系。这种课堂模式可以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彼此快乐的基础上完成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而且是高效率的。
4.寓教于乐
任何人都能够学好自己感兴趣的科目。体育也是如此。要想让学生学好这门课,就要让学生喜欢这门课。那么如何让学生对此感兴趣则是快乐体育的根本出发点。首先要让学生熟知他所学科目的魅力。对体育而言,可以给学生简述奥运会的发展史、体育运动员的个人故事等以引起学生共鸣的体育故事,使学生认识到体育不仅仅是锻炼身体。其次则是让学生从这门科目中找到自己的体育归属感。学生要通过学习体育,发现自己适合这门科目,不是受这门科目排挤的。对于这一点,教师则要从身边或电视、网络中寻找一些可以证明无论何人都可以学好体育的例子来鼓励和激励学生。此外,教师可以从学生们喜欢的体育项目着手,采用播放视频或现场观看的方法,使学生对体育真正的感兴趣,真正实现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