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市场发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市场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市场发展

文化市场发展范文1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市场迅速崛起和发展,呈现出经营投资主体多元化、分类齐全、科技化趋向日趋明显等特点。当前,文化市场存在着一些非法经营活动,必须通过加强法规建设来解决文化市场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

文化市场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活动以商品的形式进行交换的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文化市场悄然兴起,一个个文化分市场便争先恐后地发展起来,先是文化娱乐市场以各种娱乐形式进人人们的生活;尔后,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也开始注重市场操作;随后,戏剧、戏曲、音乐、舞蹈演出也拿起了市场的指挥棒,全国范围内各种商业性演出层出不穷;特别令人目不暇接的是音像制品和商业美术品铺天盖地的蔓延,等等,各文化分市场以其独特的方式向国人展示着自己的风采。进入新世纪,我国文化市场的建设更跨人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国家到地方,都把文化市场建设纳入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并给予高度重视。本文拟就我国文化市场的特点、现存问题和发展对策做一探讨。

一、我国文化市场发展的基本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市场迅速崛起和发展,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化经济。它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各项文化事业的繁荣,调动了全社会兴办文化事业的积极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经营者、竞争者跻身其中,开拓了发展文化事业的新途径。特别是新兴的文化娱乐活动进入市场以后,改变了过去那种单调、贫乏、落后的生活方式,为健康、科学、文化的现代生活方式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目前,文化市场呈现出以下基本特点。

(一)文化市场经营投资主体呈多元化发展

市场竞争要求有多元的利益主体和多元的经营投资主体。文化市场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改善,为推动文化市场建设,国家在文化经济政策、文化市场经营管理等方面都作了一系列的调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文化市场的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例如,电影市场中的电影制作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包括全民所有制的各大电影制片厂的投资、地方独立制片人的投资、中外合作投资等;电影院的改建、扩建的投资,也由原来的自我投资变成社会联合投资或吸收外资投资(但不能超过49%)等;音像制品的批发、零售业投资也可以多方参与,本国人、外国人、独资、合资均可;营业性演出活动中所有制资格限制的取消,也意味着演出市场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向,等等。以广东为例,文化市场的形成打破了原来由政府独家投资的模式,出现了政府、企业、私人、外商多方投资的新格局,如音像制品租赁业几乎全为个体经营;图书销售市场已经形成以“新华”系为主导,社会其他资金(包括其他国有资金、私有资金等)介入竞争的多元化、多层面格局。这些,都向我们昭示国家、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成分已呈并存态势,文化市场呈投资渠道多元化发展的特点。

(二)文化市场分类齐全

我国文化市场蓬勃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先后形成了文化娱乐市场、演出市场、书报刊市场、影视音像市场、文化交流经纪市场、文化经营服务市场、文化旅游市场、文物工艺美术市场、文化教育市场等九大分市场。这九个分市场基本囊括了我国全部的进入市场交换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这种结构框架在今天的文化市场上依然存在,而且又增加了新的成员,使其结构多元化更趋明显。例如,除了前面讲到的九个分市场外,又兴起了国人注目的网络文化市场。网络文化以迅捷的方式给文化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广大的青年朋友。还有,原来比较弱势的礼仪文化市场、花卉文化市场也异军突起,令人刮目相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人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婚丧嫁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庆典活动也越来越频繁。这种种社会需求滋养了各大礼仪文化公司,致使坐落在全国各地的礼仪公司生意兴隆火爆。与此相对应,各种大、中型花卉市场,各式各样的鲜花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人们的眼前,花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新朋友。可见,文化市场的结构正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门类齐全。

(三)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文化市场的科技化趋向日趋明显

现在,文化产品无论是在生产和制作方面,还是在销售与流通方面都出现了科技化势头,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例如,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与制作,注意采取了高科技的手法与技巧,特别是一些高难度的镜头与场面的拍摄,大多采用电脑合成或电脑制作,其效果是单靠演员演出难以达到的。电子图书的出版,特别是文化娱乐市场中异军突起的网络文化产品,更是高新技术的产物。消费者只要一打开网页,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获得各地各行业的相关信息资料,包括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无所不包、无奇不有,多彩的游戏软件也令人心旷神怡。此外,文化产品的销售与流通也出现了科技化的趋势。例如,传统的电影发行是通过胶片的移动传递来实现的,这种方式不仅销售成本高,而且容易产生盗版。以高科技为依托的数字院线制则能避免这一问题。它是通过网上数码来获得放映影片的内容,从而直接在电影院上映。这种院线制,不仅发行、放映快速、便捷,而且使盗版者无缝隙可钻,这就既降低了流通费用,又保护了知识产权,从而推动了电影市场的良性运转。可以说,我国文化市场经过近20年的发育、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巨大的跨越,特别是高科技的渗透越来越走进人们的生活视野,文化市场的科技化趋向日趋明显。

二、制约我国文化市场发展的瓶颈:法制问题

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是文化产业体制的基本支柱。文化市场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然而它又是正在建立的市场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当前文化市场的确存在很多问题,但问题并不在于市场本身,而是在于缺乏规范化管理。文化市场的非法经营活动之所以屡禁不止,其根本原因在“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两方面。真正要绝缘,管理办法只能是法制化,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法律制度。随着中国加入WTO,加强法规建设以克服文化市场在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更是迫在眉睫。总的来说,当前文化市场的法制建设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文化市场法规体系不健全,文化立法工作亟待加强

文化市场的管理法规还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部分项目还没有法规文件来规范。近年来,文化市场概念发展很快,新兴的项目不断出现,文化市场概念的外延在急速扩大。如:文化部于1996年了加强对新兴文化娱乐项目管理的通知,要求把射击、钓鱼、电脑游戏等新的娱乐项目纳入文化娱乐市场管理范畴,但至今还没有出台有关这些项目的正式规范性文件。对繁荣文化市场有着重要影响的文化经纪人的管理,目前也没有正式的法规来规范。此外,还有的项目存在交叉管理的问题,等等。这些都给管理带来了难度。第二,缺乏有力而合理的法规条文,现有的法规条文与世贸规则有较大的差距。第三,政策界限难以把握,有的法规文件只是一些原则性的政策规定,由于其内容不够具体,致使执法把握尺度不准,操作性不强。以娱乐市场的游戏机和游艺机为例,两者的本质区别在哪里,现行法规并不明确,这既给操作单位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更给那些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提供了钻法律空子的机会。

(二)执法混乱,在管理中存在着条块分割,分兵把守的弊端

当前的文化市场普遍存在着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导致了市场上执法的混乱现象。如娱乐市场、图书市场、音像市场、演出市场等分别由政府几个部门分开管理,人为地割裂了统一的市场,造成政出多门,相互掣肘,妨碍了政府执法的力度和管理职能的实施。

(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比较严重

文化市场管理法制建设虽然比其他法制建设滞后,但中央和地方还是制定了不少法规,现在的问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比较突出。如中央和各省市三令五申禁止音像制品的非法制作和发行,但是.充斥文化市场的非法书刊、音像制品大都是国家出版社及地区期刊社发行的。究其原因,一是知法犯法,出于某些利益驱动,主管人员、执法人员明知故犯;二是以权代法,某些地方单位的文化活动越过文化管理部门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而该部门既不经中央部门审批,又不尊重地方文化部门就擅自审批同意,这种权大于法的情况还大量存在;三是执法人员本身的素质不高,私心重,怕得罪人,害怕树敌和遭受打击报复,因此不能做到执法必严;四是极个别执法人员、管理人员贪赃枉法,经不起金钱诱惑囿于人情,置法规于不顾,造成了文化市场管理混乱的现象。

三、加强文化市场法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迎接加入WTO挑战的需要,也是净化社会环境,保证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为此,必须从加强文化市场法制建设方面入手,努力从源头上遏制非法经营活动,建立健全的市场规则,规范市场行为,形成比较规范的文化市场。

(一)政府要对整个文化市场实行统一规范和宏观管理,加快文化市场的立法步伐,逐步完善文化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加快文化立法是实施文化市场法制化管理的基础,必须下大力气加快文化立法步伐。政府行政部门要健全各类文化市场的管理规定,逐步完善立法与执法工作。由于文化市场的特殊性(门类多、覆盖面广、易变性强等),期望在一个法规中包含所有文化市场中的经营项目是不现实的,必须高度重视实施细则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对于各种新兴的文化娱乐市场的项目管理,可从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入手,待实施后逐步积累经验,进而提升到法规层次。尤其要对原有的法规条文作一次全面的检查,凡与世贸规则有抵触的,要认真修改或重新制定,有些甚至要废除。要把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使其建立在可靠的法制基础上。

(二)必须加强执法队伍和执法机构的建设,强化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应根据文化市场的发展程度和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加强文化执法队伍和执法机构的建设。要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必须把好进人关,对执法人员的挑选应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取的方式,要注重吸收文化领域中各方面的代表加入文化市场执法队,适当增加参与文化市场执法的机构编制,要对执法人员实行上岗前的系统的法律培训,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和执法实绩的考核制度,对做出成绩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合格或者不廉洁分子要及时、果断地将他们从执法队伍中清除出去,以保证文化执法队伍的质量。文化管理部门和公安、工商等部门要密切合作,采取强有力的整治措施,严格管理,从各个方面堵塞漏洞,对违法者的制裁不能以罚代法。要依法打击非法活动,保护知识产权,严厉打击侵权盗版活动和其他非法活动,保护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净化文化市场。同时,要坚决反对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禁止在文化经营上通过行政垄断形成地区封锁和不公平竞争,以保证文化产业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市场氛围。

文化市场发展范文2

〔关键词〕艺术文化市场职业化发展合作体系

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有赖于一个稳定、健康、充满合理竞争机制的文化市场的建立,当文化以货品的形式和价值投身于市场交易过程中时,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就以实在的物品形式体现着和证明着它的存在价值。不同于传统的以物易物的形式,文化产品本身的产生就是高于生存需求的,因此,它的价值往往不与其消耗的资源等同,而背景、传统、创作主体和切合的社会需求才是它真正价值的体现。

在这个产业化链条中,从最初始的创作,到中期的整合和后期的推广,无处不存在着物质经济以及人文经济发展的影响。艺术文化产业正是在这种广泛的对文化的普及和层次提升的基础上得以形成的,起初,是以集合的形式将分散的艺术、文化产品统合起来,进而依托较为成熟的市场体系建立起产、供、销一条龙式的产业链,从满足需求逐渐发展乃至到引领市场。

在这种快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文化给养的分布不均和后力不足,造成了一种市场现象,那就是高端的艺术产品非常密集地流通在小领域里,艺术感染力和影响力碍于传播面积而受到局限,另一面却是,虽然存在着广大的市场和诸多拓展的空间,却一直苦于没有较高艺术品位的文化商品能够提供可持续的、保障性的投入。这本就是一个供需的矛盾关系,但我们必须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市场机遇。

如果一个或缺的情况出现,我们就应该依托现有的社会资源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无论条件是否允许,统一的、可控的、职业性强、专业性突出的体系建设目标应该是当下比较适宜的解决方法,但这些都有赖于我们社会体系和功能性的不断完善。根据我国的艺术文化市场发展情况,多存在和强调市场经济的自我协调功能,主动引导性不强。有时消费者会有这样的困惑:需要较高质量的艺术品来匹配日常文化生活的需要。但现有的艺术文化市场所能提供的商品要么以印刷品居多,要么以流水线形式完成的行画居多,稍有层次者皆价格不菲,选择两难,令大多数消费者感叹在如此高速发展的当今却实在有难觅的东西。每每看到各拍卖场上的交易,作品档次有未见之高,售卖价格却有未见之高,两者均离我们的生活甚远。浮夸的作品与虚高的价值充斥市场,难道我们的艺术文化市场只有名与利之分吗?

教育的产出是人才,人才的着重点是专业性,而专业性就应该用来辅助各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我们现在就存在着这样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各种条件。

第一,各大院校的专业教育投入

按照近几年教育部对开设艺术类教育的各大院校提出的职业化要求,主旨就是在于强化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效果,学为了用,用则发展壮大,学而用则拥有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如今实践课程内容的扩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强调专业的职业化发展,这一点正好为艺术文化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续力量。在校学生对专业方向认识不清,那我们就用实际产品说话;就业前景迷茫,那我们就多方入手,多方尝试。艺术文化市场的需求正为其提供了一个实践和实现的场所和动力,需求导向,为学生指明了就业方向,认清了自身能力的不足,提前对自身有准确的定位,同时,优质的生源也为艺术文化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以及日后的职业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有力支持。

第二,市场合作体系促进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

日益完善的市场合作体系以及成功范例为艺术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以往,市场经济始终与高职教育保持着可望而不可即的距离,你发展你的,我教育我的,而新的职业教育理念的贯彻,使得专业与就业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和突出。针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应用已然成为关乎国家未来大计的重中之重,与其相匹配的各项政策也相继出台,这在理念上和实践中都起到了很重要的引导作用,有政策的扶持,特别是财政上的力度,使得艺术文化市场日益繁荣起来。

对较高品质艺术品的需求是个空前大的市场,它面对的是生活日益富足的百姓群体,亦是代表社会层次的主流群体,供与求的有效结合才是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的前提,物质需求如此,文化需求亦是如此。再有,诸多经济领域有效的成功运营典范完全可以成为文化市场发展的参考坐标,只要定位准确、目标清晰、考虑全面、基础扎实,以职业化为前提条件的艺术文化市场的发展前景可望可及。在这里,不需要高端、小众的高雅,不需要泛滥低劣的成批量的仿制品。物质文化层次如此丰富,精神文化更需要达到一定的理想状态,这种状态的需求一再强调艺术文化市场职业水准的提升,迫在眉睫。

第三,开展职业教育的各大院校拥有与社会接轨的良好意愿

近些年来,教育方针的改变早已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传授转变到对专业技能和从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强化,而与社会接轨这一点并不是仅仅依靠各大院校的一厢情愿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计划,以及与其相匹配的实践课程在时间、内容上与时俱进的协调和匹配,如此,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毕业生均有望在真实的市场和社会资源中获得合适的锻炼机会,也正因如此,强调实战型的教学实践获得了普遍的认可,并已经在不断的摸索中进行尝试。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找准时机,抓住机遇,认清方向,以自身人才优势参与到社会竞争当中,对艺术文化市场也好,对专业学生也好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以致用的方法。这种极具专业素质的团队在不久的将来,必能走出一条不同的职业化路线。

对于艺术文化产业市场职业化发展的展望,合作或协作形式是一种可以减少经济投入,降低市场风险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依托现有的灵活的市场经济扶持政策,良好的交流环境,广大的人才储备能力以及群众对高品质艺术文化产品的强烈需求,诸多因素必将促成这一趋势的进一步发展,而如何把握机遇和权衡协调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将是一个需要长期经验积累和总结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少峰.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章金萍.艺术品投资与市场营销.河北美术出版社,2013

[3]许明.当代国外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4](日)喜多俊之.给设计以灵魂.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文化市场发展范文3

关键词:市场经济;群众文化;关系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206-01

群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更加丰富多彩,越来越深入人心。在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强化的同时,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在更大程度上正在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当前,作为一种产业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的同时,其商品属性也日益地凸显出来。这样,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众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已经成为群众文化工作者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群众文化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参与的广泛性和精神的调节性。群众文化囊括了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少儿文化、社区文化、家庭文化等等。广大市民是群众文化的参与者又是接受者。这种群众性的健康的文化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是全民族文化素质的大幅度提高。从这个意义上看,群众文化的社会效益是全方位效益,是所有文化消费者在介入各种文化活动后的精神、生活上的总体反应。广大群众可以在获得艺术美感的同时,受到思想、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陶冶和启迪。

一、把握时机及群文工作在经济条件下的主导地位

当前群众文化工作面临的困难有两个:一是自身地位与功能的丧失;二是市场经济下严重的经济困扰。这是一个历史的紧要关头,现实对群众文化工作来说确实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困难。

尤其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市场经济对群众文化工作目前的运转及群众文化机制提出了挑战。一是人们对文化需求趋于多元化、多层次,传统文化、舶来文化,都在进入群众文化生活,人们的精神文化的内容趋向丰富。二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大为加快,从而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发展,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应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社会共办群众文化的新格局已经在形成。

但是,困难与机遇并存,挑战也是动力,面临着大好形势,改革开放的深入,必定会出现一个新旧体制转换时期。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的文化需求经济意识还有待加强,经济领域的文化意识也有待提高。从群文工作的整体来看,这是社会,也是群众文化工作发展的历史必然,在新的情况下,群众文化工作的职能也必须做相应的调整,适应时代的变化。目前就群文工作来说,要适应这种变化,就要改革我们机构的各种职能,解决好各个方面的问题,而最主要的是把握时机,强化我们职能的主导地位。我们要确立群文工作的主导地位,首先要明确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整个社会,社会效益第一是群文工作必须坚持的宗旨。群文工作的一切都应按社会的需求和群众的意愿去开展,这一性质规定了我们群文工作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一是强化主导地位,明确群文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目的,并以此把握群文工作的方向;二是充分发挥我们在人才设施等方面的优势,调动一切力量来强化我们群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及社会凝聚力。

二、双眼向内搞好自我建设

适应市场经济关键是抓好自身建设。自身建设至少应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群文工作者的自身建设,群众文化应借鉴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全员一致,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二是抓好群众文化设施设备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的设备是群文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对我们来说,是自身本职工作场所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必要的设施、设备是作为我们工作的物质基础。三是我们的工作方式、活动方法和活动内容都应有所改变。

我们通过文艺的形式及手段去吸引和教育群众,以丰富的文化活动去服务于群众,以自身示范去开展组织、辅导和指导群众去参加各项文艺活动。

群众文化必须尽一切可能加强自身的设施、设备建设,只有这样我们工作的职能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才能在群众中树立新形象,从而使群众文化确立主导地位,走向繁荣。

文化市场发展范文4

1.1切片纺涤纶长丝的差别化从我国涤纶长丝的发展历程来看,是从常规纺到高速纺发展而来的,而我国的高速纺又是从切片纺开始的。那时生产的涤纶长丝都是普通的,然而利润率却达到100%以上,但是,随着我国PET熔体直纺长丝生产的稳定成熟,以及切片纺生产企业的急剧增加,使得切片纺涤纶普通长丝的利润率下降到只有5%左右。这就迫使切片纺的生产企业寻求一种方法来与熔体直纺的企业竞争通过研究国外化纤工业发达国家的化纤发展过程和分析当时进口的高附加值涤纶面料的纤维的组成及结构,开始了切片纺涤纶长丝的差别化的研发工作。首先投放到市场的差别化涤纶长丝是以各种异形截面的涤纶长丝开始的,然后又相继开发出有色长丝、阳离子改性长丝、异收缩混纤丝、阻燃涤纶长丝、涤锦复合纤维、海岛型复合纤维、高收缩纤维、全消光纤维、超细旦纤维(dpf≤0.3)、蓄光型复合纤维、导电型复合纤维、民用及工业用涤纶单丝等等[3]。随着各种差别化涤纶长丝的不断问世,涤纶长丝的利润率不但没有被熔体直纺普通长丝拉开,反而越来越接近,甚至最近几年里切片纺差别化涤纶长丝的利润率还超过熔体直纺普通长丝。因此目前我国切片纺的生产企业都在力所能及地生产各种差别化的产品,以争取本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空间。

1.2熔体直纺涤纶长丝的差别化熔体直纺涤纶长丝在我国问世时,由于具有生产成本低和产品品质稳定等优势一直是切片纺涤纶长丝生产企业努力追赶的目标。但是随着切片纺涤纶长丝差别化产品的不断问世及熔体直纺长丝生产量的急剧增加,使得熔体直纺涤纶长丝这些优势逐年下降,甚至现在有些切片纺差别化涤纶长丝的生产企业的经济状况还好于熔体直纺涤纶长丝的企业。为了生存,熔体直纺涤纶长丝的生产企业也不得不寻求差别化涤纶长丝的生产途径。但由于熔体直纺的特点,以及差别化涤纶长丝的需求量不会象常规品种那样大,所以熔体直纺涤纶长丝的差别化不像切片纺那样容易。因此,目前国内的熔体直纺涤纶长丝的差别化仅限于生产不同截面或不同单丝线密度的产品。2011年大连合成纤维研究设计院为日本东丽(南通)化纤有限公司熔体直纺生产线进行了6个部位的差别化改造探索并获得成功,为我国熔体直纺生产企业进行差别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及保障,对熔体直纺企业提高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4]。

2涤纶工业丝的差别化

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涤纶工业长丝行业在我国开始发展至今,涤纶工业长丝行业的生产技术及工艺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随着下游终端产品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中国涤纶工业长丝产品性能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制造设备,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制造技术,集成创新,使得涤纶工业丝产品的品质不断提高[5]。产量也由2003年前10年总和的大约10万t发展到2013年的年产约130万t。我国涤纶工业长丝行业如此迅猛地发展,使得涤纶工业长丝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迫使我国涤纶工业长丝生产企业又开始寻求差别化发展道路。涤纶工业长丝的差别化不同于民用涤纶长丝,它不但受下游终端产品消费结构所制约,还受下游终端产品的应用领域所制约。因为它用于工业领域,所以它没有像民用服装面料等产品要求那样广泛。目前我国涤纶工业长丝生产企业的差别化还仅限于所生产品种尽可能的多元化(线密度及应用领域)、适应下游终端产品生产工序(如:适应下游一道浸胶的预活化丝等)以及适应下游终端产品安全及标识要求的有色涤纶工业长丝这些方面。因此认为随着下游终端产品的不断开发及要求的提高,涤纶工业长丝的差别化产品会不断涌现出来,涤纶工业长丝的发展也一定会像涤纶民用长丝那样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3结语

文化市场发展范文5

关键词:文化建设 邵伯船闸 事业发展

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是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也是开展交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单位的运行管理过程中,邵伯船闸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作为单位内聚人心,外塑形象重要途径。船闸之魂,文以化之;船闸之神,文以铸之。通过长期建设邵伯船闸形成了具有明显水运特点和船闸行业特色的交通企业文化。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单位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搞建设,创新思维谋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有效促进了服务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坚持愿景引航,精神统领,描绘美好文化建设蓝图

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理念。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在文化建设中,我们强调确立干部职工的共同理想,重视单位文化理念的提炼和发展,坚持愿景引领作用,坚持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邵闸精神的探索,营造和谐工作氛围。上个世纪的90年代邵伯船闸开始了单位精神的提炼,那时我们将“团结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勇创新业”作为体现“邵闸人”特别能战斗的船闸精神,十多年来这十六个字的邵闸精神指引着船闸职工团结一致、勇攀高峰,在单位内部形成了“顽强善战、敢打必胜、追求进取、唯旗必夺”的船闸企业文化氛围。新世纪以来,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水运事业的新发展,我们又开创性地总结和提炼新时期邵伯船闸精神。

在运用邵闸精神统领全所工作的同时,我们一直都注重总结和发展船闸各项工作领域的文化理念。在服务文化建设上,我们把追求的目标放在不断提升职工船员的满意度上,拓展和延伸服务理念,先后提出了“服务人民,奉献水运”、 “ 真情服务为船员,放心满意在邵闸”、“让文明与闸次同行,让邵闸给船员满意”、“至情至臻,服务永远”以及“你的满意是我永远追求”的等核心价值观。

二、灵活运用载体,依靠制度,谱写船闸文化建设新篇章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关键要满足水运事业的发展和过闸船员实际需求,抓住制度建设这个重要环节,努力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约束工作行为,形成了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2005年我所出台了《邵伯船闸管理制度手册》,这本手册分为16大类,310个制度,计40余万字,涵盖了船闸运行管理等各个方面内容,操作性强,得到了全省航道系统各单位的肯定。在此之后,我们依托质量体系的运行,不断加强制度建设的跟进工作,特别在服务规范标准上进行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建立了监督、考核、测评等服务机制。通过制度建设,我们的“安全文化、 服务文化、廉政文化、和谐文化”四大文化全面发展,营造了内外良好的建设氛围。

安全文化是基础。安全工作是船闸工作的根本,保障船舶安全过闸是船闸人的基本责任。2003年,我所一次性通过了国际标准达标认证,2004年又顺利通过了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两个体系的国家认证。2009年我所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升级并对三项体系进行了整合,以“以人为本、依法管理、真诚服务、船民满意、安全有序、优质快捷、优化环境、和谐发展、与时俱进、追求卓越”作为QES管理体系方针。我所坚持开展安全日检查、旬检查和专项检查,落实安全隐患报告制度、排查签名制度、整改跟踪督查制度等,并通过下发整改通知书,确保安全隐患整改到位。去年我们全面启动并实施“1+3”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对各岗位进行重新定级,共设置A级监控点8个、B级监控点5个、C级1个,并在各监控点岗位悬挂“1+3”安全监控体系宣传栏。在实施“三图五卡”的基础上,推行了《月度新增危险源排查、辨识卡》,对辨识出的6个新增危险源,采取预控措施进行管理,每月还对14个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目标、指标的实现情况进行检查及效果评价。安全文化制度的实施保障了船民和职工的人身安全,职工工作更加安心,让船民过闸过得放心。

常年我们单位落实“有困难找我责任制”、“首问负责制”, 在服务岗位我们推出了“全国文明单位服务卡”,公示了全所各岗位人员姓名、服务项目和服务标准,只要是船民提出问题,船闸职工都有义务为船民解疑答惑,排出困难。“手机直通车”制度的确立和所长接待日制度的执行,加强了领导和船民职工的联系,双方可以通过电话和面对面的形式交流互动。2007年推行的《优质服务工作行为规范》,规范了机关后勤到一线岗位服务职责、质量标准、规范用语、服务承诺、检查考核等工作。2008年又相继出台了《船舶过闸疑难问题靠前解决责任制》、《投诉举报奖励实施细则》、《服务窗口“三声”工作规范》等一系列服务新制度。

廉政文化是保障。“公生明,廉生威公则民不敢漫,廉则吏不敢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典型的制度文化的思想,具有廉洁公正的意识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可以赋予社会新时代的特色,在与为船民服务的思想结合后,船闸的廉政文化与服务文化有机的融为一体,形成了公正、公平、廉洁、自律的制度文化,成为了船闸干部职工共同信守的价值观念。在组织开展的廉政文化宣传月、廉政文化“进单位、进班组、进工程、进家庭、进船头”活动和“千名船员点评船闸行风”、“职工点评领导、一线点评机关、船员点评船闸”的季度“三点评”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制度建设,通过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和细则推进廉政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创新标志标识,加快建设,营造具有船闸特色的文化氛围

招待所墙上有首闸歌。“古老的运河奏响着现代化的乐章,我们的船闸座落在金色的水道上……”这是印在邵伯船闸招待所墙面上的邵闸之歌。驻足于此,一股奋发向上气势便油然而升。自从2002年邵闸职工创作了《邵闸之歌》,邵伯船闸人就越发积极向上,我们用自己的真诚的微笑服务着南来北往的过闸人,文明的果实随着运河水传向了四方。每到重大节日或者重要的活动,邵伯船闸的干部职工都会欢聚在一起,用歌声感染八方来客,用歌声激励自己勇攀高峰。

办公室楼里有个闸史教育室。邵伯船闸闸室教育室是职工回顾船闸建设发展历程,忆苦思甜的地方。这里陈列着一幅幅珍贵的船闸历史照片和放闸手摇把、小闸灯等历史实物。这里可以为你讲述邵伯船闸从晋代时期的埭到民国时期的现代船闸再到如今数字船闸发展的历程。这里可以看到邵伯船闸经历的风风雨雨,一代又一代的船闸人艰苦奋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和荣誉。

闸室旁有个安全文化创建长廊。“安全放了闸,吃饭睡觉都是香的。”“安全容不得丝毫麻痹,就像眼睛里容不下一粒砂子。”这是船闸林荫大道上的安全警句。每年有数十万艘船舶和百余万船民通过邵伯船闸,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为了提高职工的思想认识,2008年我所开展了新的职工安全警句征集活动,并把职工的心声挂在了安全长廊中,成为一道亮丽风景,让安全生产成为职工的一种文化习惯。

远调站成为便民服务中心。船民在邵伯船闸的远调站,可以享受疑难问题靠前解决和“一站式”的便捷服务。除此之外我们还设立了“法律法规咨询服务站”、“过闸船舶特殊情况生活安排服务站”、“过闸船舶急修帮助服务站”等便民服务站,为船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人性化服务方面,我们为他们开设了“百部优秀爱国主义影片献船员”、船舶待闸、放行电子信息、提供手机加油站、船民专用防寒棉大衣和便民自行车等10多项便民服务活动,为了让船民在待闸的同时充分感受到“船民之家”的温暖。

[参考文献]

文化市场发展范文6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风险;对策

利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金融界长期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不断有新的挑战,如何从容应对利率市场化形势,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在日益开放的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当今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一、国内外利率市场化进程

(一)国外利率市场化的借鉴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自由化的重要方面。该理论的理论基础是源于麦金农和肖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金融压抑论和金融深化论。近30年来,利率市场化成了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政策。美国到1986年完全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而日本是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驱使政府逐步放松利率管制,承认创新的合法性,最终实现利率市场化。但是,利率的市场化在活跃金融市场的同时也加大了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从19世纪80年代伊利若斯银行破产,到今天的美国次债危机,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风险控制都被提到更高的位置。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从实际的情况而言,利率市场化始于1978年,但直至1996年6月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举措才真正揭开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第一幕,到2000年9月21日实现外币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才实质性的迈出第一步,应对金融全面开放当2007年上海同业拆借利率的时候,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远远超过了金融开放的要求,因此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基本走到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最后攻坚和破解阶段。

二、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

(一)利率市场化加剧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市场利率波动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因为如此,利率市场化一旦实施,必将给银行的业务经营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这样的不确定性,将使我国商业银行面临银行资金流人相关经营项目无法得到及时回补,致使资金停滞在经营项目中,极大的加剧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二)利率市场化加剧了商业银行竞争及收益曲线风险

目前我国对于利率的管制主要在控制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方式.这种限制使金融资源配置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商业银行高额的利差。若管制放开,在金融全面开放的前提下,国内外金融机构存贷款竞争必然加剧,利差缩小在所难免,而目前我国银行业的业务单一,存贷利差收入是主要利润来源,这无疑给对商业银行带来沉重的打击。鉴于此,在目前中间业务尚不发达的时候银行将会千方百计的加大存贷业务,由于存贷业务利率的敏感性存在着千差外别,随着利率的上下浮动,将造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不匹配,从而导致收益不确定性的收益性风险被加剧。

(三)利率市场化将导致商业银行利率的结构性风险

存贷款利率波动不一致导致利率结构风险,这种风险通常表现为随着存贷款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或长短期存贷利差波动幅度不一致的,导致银行净利息收入减少。随着利率的市场化,这样的利率波动幅度不一致将在市场上不断的商业,使商业银行利率的结构性风险加大。

(四)利率市场化加剧了借款者逆向选择和信用风险

由于2008年一季度所凸显的通货膨胀情况,我国目前所进行的主要工作就是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因此金融市场里直接融资萎缩间接融资又成市场资金的主要来源,利率市场化往往导致利率水平上升,而利率上升之后,由于金融市场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通常就会导致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逆向激励,从而加大整体信用风险。

三、加强利率市场化下的银行业风险控制的对策

利率市场化在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尚未成熟时期给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带来的隐含的风险是前所未有的。对此,商业银行一定要有相应的充分准备,以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波动的风险。因此,在应对路径是选择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调整资金比例,降低资金成本,提升商业银行内部资金充足率

内部运作成本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主要的束缚之一,成本过高,将导致较高风险,因此降低成本是保证利率市场化过程商业银行赢利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优化金融产品定价机制保证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营利性

1.加强中间业务的发展,摆脱利差利润的限制

据统计,2006年,美国花旗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已占总收入的比重为80%,大通银行为68.9%,总的来说,西方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已达到了50%左右,而我国2006年,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仅有260多个,各银行中间业务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平均为10%左右,最高为22%,有的甚至不足1%,因此中间业务发展的空间还很大。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长期被传统业务统治,利润随存贷款利差依赖过强,因此开展中间业务银行可以依靠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来吸引顾客,扩大银行营业收入,从而弥补利差的损失,摆脱利差利润的限制降低利率风险。

2.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增强银行营销力度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业产品服务方面的贡献而言,它使商业银行业务的同质性得到缓解,因此若能有一个很好的营销系统作为支撑,对于银行开展非一致化业务有很大帮助。而这需要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员工的素质,真正从营销的角度来做市场,而非从推销的角度片面用关系争取业务,使业务销售稳固性增强,促使信息流畅,稳定客户群体,减少借款者的逆向选择和信用风险。

开展利率市场化是促进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好途径,但它必然会对我国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必须采取合理的手段去减弱,消除其中的负面影响,使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易宪容.繁荣下的理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