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政考核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政考核制度范文1
关键词:林业执法;评议制度;研究
对于生态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优化来说,林业执法部门是最有效的解决手段。但是由于林业执法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就不能够反映出林业执法部门执法的真实情况,对林业建设有一定的影响。我们需要将林业执法评价体系重视起来,加大研究的力度,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讨论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保证林业执法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才能够保证林业建设的健康发展,才能够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平,优化我国生态环境。
一、林业行政执法评议考核的内容
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出发,评议内容应体现行政执法的总体目标和核心任务,涵盖行政执法的全部本质属性,可以全面、系统、科学、准确地反映行政执法情况。评议考核的内容既应全面,也应根据工作重点的不同,而又有所侧重。对执法单位评议考核的内容至少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①制度建设情况,包括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和落实配套制度,公开工作制度和办事程序,落实追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等情况;②队伍建设情况,包括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的上岗标准,执法人员参加执法培训、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和申领行政执法证件等情况;③档案建设情况,包括规范行政审批、文书办理制度是否完善等情况;④依法行政情况,包括依法规范行政审批(含初审)、行政收费、行政处罚、行政执法回避、行政强制、重大处罚集体审议决定等执行的情况;⑤社会效果,包括行政执法行为的效率、行政相对人对执法部门的评价,社会公众对执法部门的认同感、信任感等。应当建立对执法行为的社会效果评价追踪机制,因为行政执法是行政管理的手段,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执法活动使社会达到和实现行政管理的预定目的,给社会带来一定的效益,使公众认同某种结果,从而在社会上建立起某种社会秩序。对行政执法人员评议考核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①基本素质;②执法质量,包括依法履行职责,,执法程序、具体行政行为(含执法检查、行政审批等)合法、适当等情况;③工作作风,包括文明执法,遵守执法行为规范,服务意识,遵纪守法,廉洁从政等情况;④其他方面评价,包括行政管理相对人、相关单位、监督机关等对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活动的评议情况。
二、林业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方式
1.从考评方式看,林业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应采用内部评议与外部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内部的评议可以采取组织考评、个人自我考评、互查互评等形式相结合;外部考评可以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执法评议卡、设立公众意见箱、开通执法评议专线电话、聘请监督评议员、举行民意测验等形式相结合。
2.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原则上采取百分制的量化考核形式。要注意与其它执法监督制度或者考评工作相结合。对执法人员,其考核结果要与公务员年度考评、个人工作业绩考评等相挂钩;对执法单位,考核结果要与单位年度依法行政情况考核、行风建设情况考核等相挂钩;执法单位的工作绩效也要与本单位执法人员的工作绩效相挂钩,行政执法人员个人考评成绩不合格人数占单位考评总人数超过一定比例的,应取消单位的评优资格,以此促使执法单位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管理和监督。
3.评议考核机制的程序公正是保证考核结果公正的前提,因而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考评操作程序,建议以“及时”、“质量”、“效果”作为考核评议的目标标准,把评议考核的操作程序分为以下七道:制定考评计划,建立考评组织,选择考评指标,收集考评信息,选择考评主体,撰写考评报告和建立考评结果反馈及应用机制,以规范的程序促进考核的公正。
三、林业行政执法评价存在问题
1.执法评价的程序不够完善。由于执法评价的程序没有具体的在文件中逐一进行列出,这样就使执法评价部门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没有一定的依据和标准,使得很多的评价结果都出现偏差,导致评价的准确性比较差。
2.没有准确的适用性评价制度。一般情况下,林业执法评价部门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只考虑了大体的评价标准和制度,对具体的评价标准方法没有进行具体的罗列,这样就使得评价制度的适用性不强,在进行具体评价的时候就没有具体的方法,在评价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
3.林业执法评价没有得到重视。就目前而言,人民大众对林业执法评价并不了解,没有意识到林业执法评价部门的重要性,在对林业执法评价进行宣传的过程中,方式比较单一,宣传的方法也缺乏新意,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当代社会的发展。
4.执法评价的力度和惩罚的力度不够。由于林业执法评价部门没有得到重视,就使得评价部门的评价力度比较薄弱,机构不够完善,直接影响了林业执法评价的惩罚力度。林业执法评价部门的惩罚力度不够,就使得林业执法部门不能够及时对案件进行处理,这样就使得林业建设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
四、林业行政执法评价困难的原因
1.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近些年来,林业执法部门和林区派出所的关系一直没有明确,这给执法评价人员对执法部门的评价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属于执法价过程中人为的困难,对执法评价的力度和惩罚的力度都会有严重的影响。
2.林业执法评价部门的素质不高。由于林业评价部门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对执法评价人员的要求不同,就使得评价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整体素质不高。由于林业执法评价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就不能统一的对执法评价人员进行培训。而且社会上人普遍认为林业执法评价部门可有可无,没有认识到执法评价人员的重要性,使得很多的林业执法评价人员不能认识到自己工作的社会价值,对工作没有责任心,在工作的过程中开小差,不能安心进行工作。这样就大大的降低了评价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使得评价工作不能正常的进行开展,降低整体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林业的整体发展。
五、完善林业行政执法评价措施
1.提高执法评价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于执法评价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我们需要对执法评价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先了解执法评价工作人员的基础,然后根据不同人员的基础制定相关的课程和内容。定期的进行培训和检查,提高执法评价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林业部门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还要让执法评价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价值,加强执法评价工作人员的上进心,积极的学习理论知识,不断地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水平。林业部门在选拔执法评价人员的时候,要选择有能力、积极向上、乐观进取、公正无私的青年,这样才能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素质,才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才能够完善执法评价部门的体系。
2.加大执法评价的宣传力度。在林业法治建设中,最重要的就是执法评价,是保障执法部门严格执法的基础。林业部门可以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对执法评价进行大力宣传,还可以举办一些活动让市民参与进来,例如:执法评价专题座谈会,执法评价专题的朗诵比赛和书画比赛,这样就可以让市民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了解到执法评价部门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还能够增加执法评价工作人员的自信心和责任意识,提高工作的效率。
3.加强执法评价队伍的建设。林业部门应该将执法评价建设重视起来,打造一个高素质的执法评价队伍,健全执法评价的程序和惩罚力度。不断的提高执法评价人员的整体素质,在选拔相关人员的时候,可以从公安类的学校中选取一些优秀的学生,选拔那些真正有能力、有热情、客观公正的年青人,在上岗之前,还要对上岗人员的基础知识进行摸底,然后统一的进行专业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个素质过硬的执法评价队伍,才能够使执法评价部门发生质的飞跃。
4.健全执法评价部门的监督机制
(1)加强执法评价部门的内部监督。为了保证执法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必须要对内部进行监督。执法评价部门的上级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对下级员工进行指导和监管。还可以实行责任制,这样就可以增加执法评价部门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工作上的失误。
(2)对监督职能充分的进行使用。林业执法评价部门可以公开的进行评价,开设公开的服务大厅,对执法部门的案件进行公开审阅,提高评价的透明度,加大执法评价部门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六、小结
行政考核制度范文2
本考核办法分为奖金考核和百分制考核,考核包村干部和村、社区负责人。采取分月检查、季度讲评、年终评先评优等方式进行,奖金考核根据评比结果奖励到个人。百分制考核结果作为县镇城乡环境卫生整治项目资金投入到村和评选县镇秀美村庄依据。
一、基础考核部分,设奖金200元,计10分,分二项考核:
1、按2000人以上配备3名保洁员,2000人以下配备2名保洁员,有保洁员聘用合同和责任状的,奖100元,计5分,配备不全或只挂名的酌情扣分。
2、有专题会议研究环境卫生工作、预算工作经费及设有爱卫宣传栏、成立爱卫协会、建立长效管理制度(村规民约)的奖100元,计5分,缺项的酌情扣分。
二、季度考核部分
设奖金800元,按季度镇创卫办将分月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考核,每季度设奖金200元,计20分,分三项考核:
1、保洁员经常着装上路,主次干道沟渠及沿线农户房前屋后无可视垃圾的奖100元,计10分,达不到要求的,根据检查情况酌情扣分。
2、每季度按镇创卫办安排组织20个劳动力以上进行大清扫行动的奖50元,计5分,未组织大清扫活动的不计分,效果不好的酌情扣分。
3、垃圾池垃圾清运及时,无外溢,不超过垃圾池容量三分之二,并合理填埋处理垃圾的奖50元,计5分,未及时清运的根据检查情况酌情扣分。
三、检查考核部分,计10分。
1、县创建办一般性督查工作效果较好的村奖励100元,计4分效果差的不计分。
2、县创建办每季度明查暗访工作效果好的村奖励200元,计6分,工作效果差影响镇排名的取消该季度考核奖,不计分。
四、镇财政奖补资金考核部分
镇预算安排专项整治资金40万元,分三部分以奖:
1、百分制考核全年得分在70分以上的:2000以上的村6000元,2000人以下的村5000元,社区10000元,东仓村3000元。得分在70分以下的取消该村此项投入。此项考核预算20万元。
行政考核制度范文3
内容摘要:2009年,我国推出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切实掌握新农保试点实施情况,文章对河北省4个试点县(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调研 问题 对策
2009年9月,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标志着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这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保障功能日益“虚化”,家庭结构日益小型化,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中,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文件规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覆盖全国10%的县(市),并于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按照国家要求,河北省2009年确定了第一批18个试点县(市)。为切实掌握新农保试点实施情况,本研究于2010年8月分别对河北省迁安市、遵化市、涉县、肃宁县进行了随机抽样入户问卷调查。这4个试点县(市)在18个试点县(市)中经济发展水平分别居上(迁安市、遵化市)、中(涉县)、下(肃宁县)等,因而具有一定代表性。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7份,有效回收率93.5%。其中,河北省的迁安市48份,遵化市44份,涉县48份,肃宁县47份。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分别为46.5%、53.5%;大部分年龄在21-59岁,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最多,共计123人,占65.8%,反映出调查对象文化程度偏低;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中,仅33.2%的家庭主要依靠种地获得收入,反映出土地在农民家庭经济中的支撑作用不是很强;参保情况中,剔除26名已开始领取养老金人员和5名在校学生,实际缴费参保率达到84.6%(见表1)。
调研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对新农保的信心有待增强
本次调研中, 96人(占51.3%)对新农保的评价普遍看好,但有79人(占42.3%)认为新农保政策效果一般,12人(占6.4%)对其不怎么看好。这反映出许多农民对新农保还是心存顾虑的。另外,调查对象的缴费水平也可间接反映出其对新农保的认可和信心程度。在132名实际缴费参保人员中,高达65.9%的人员选择100元/年的最低缴费水平(见表2)。
据统计,河北省2009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5150元,由此可见,养老保险缴费仅占其年纯收入的1.9%,远远低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8%的个人缴费率。由于个人账户的完全积累性,加上通货膨胀的侵蚀,低的缴费水平将直接导致低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从而难以起到养老保障作用,最终影响新农保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农民对新农保的评价和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农保的实施效果,弄清农民对新农保评价不高或信心不足的原因尤为重要。调研中,发现调查对象对新农保评价一般和不怎么看好(共91人)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怕政策不稳定,不知以后会如何变化,37人(占40.7%)持此种看法)。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从1986年至今,历经试点探索时期(1986-1992年)、老农保推广时期(1992-1998年)、老农保停滞整顿时期(1998-2003年)、地方新农保探索时期(2003-2009年)、新农保时期(2009-2011年),期间政策曲折多变。所以,农民此次对新农保的最大顾虑是怕其政策不稳定,尤其是45岁以下农民,由于距领取养老金的时间长达15年以上,对政策以后会不会变化顾虑很大,持此种看法的调查对象中有20人(占54.1%)为45岁以下农民。
第二,觉得养老金水平偏低,难以起到养老保障作用,30人(占32.9%)持此种看法。由于集体补助资金难以到位(98人反映没有集体补助),试点县(市)中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为每月55元或60元。结合2009年河北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50元,养老金仅占其生活消费支出的19.7%或21.5%。此外,河北省2010年农村低保标准为1082元/年,可见,基础养老金水平还低于农村低保水平。调研中,108人(占57.8%)也认为所在村老人月基本生活费用在200元以上,基础养老金占其基本生活费用的比例远不足30%。所以,目前的养老金给付水平难以让农民感到从政策上真正老有所养。
第三,顾虑新农保政策能否落实,5人(占5.5%)持此种看法。即怀疑中央的好政策到地方具体执行落实时,会不会走样。此外,3人(占3.3%)认为养老金领取年龄60岁,太晚。16人(占17.6%)没有说明具体原因。
(二)45岁以下农民参保率有待提高
此次调研,45岁以上调查对象共93人,其中未参保8人,未参保率为8.6%,45岁以下应缴费参保的农民共89人,45岁以下的农民共94人,剔除5名在校学生,其中未参保16人(不含5名在校学生),未参保率达18%。可见,45岁以下农民参保率远低于45岁以上农民参保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新农保“自愿参保”的原则规定;二是45岁以下农民由于距领取养老金的时间长达15年以上,对政策以后会不会变顾虑很大;三是部分农民由于收入有限或家庭负担重,缴费能力有限,对养老问题考虑较少;四是部分农民想到45岁以后再参保,因为政策规定,只要参保缴费满15年就可领取养老金;五是政府宣传和经办服务不到位,使其没听说过新农保或错过缴费时间。但同时调研也发现,45岁以下农民对养老问题感到担忧的有35人(占45岁以下农民的37.2%),而45岁以上农民对养老问题感到担忧的有32人(占45岁以上农民的34.4%)。所以,45岁以下农民不是没有参保意愿,而是由于制度和各种现实原因,使其中一部分人员不想参保、参不了保或参不起保。
(三)政府宣传及经办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
此次调研,共有24名未参保人(不含5名在校学生),关于其未参保原因,其中有3人反映“没听说过,不知道有新农保”,2人反映“错过了缴费时间”,9人反映“不看好这项政策,不想参保”,5人反映“参加了其他养老保险,不用参加新农保”,5人反映“其他原因”。可见,政府宣传工作和经办服务工作还应进一步加强,力争使每位村民,尤其是在外务工人员,及时了解新农保政策及规定,并使其灵活方便缴费参保。
相关对策及建议
(一)保持新农保政策稳定性
农民最担忧的是新农保政策的朝令夕改。因此,新农保试点政策一经,就应保持相对稳定性,甚至应以立法形式体现其严肃性。2010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第二章第二十条至第二十二条专门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进行了立法规定,这能增强农民对新农保的信心,但《社会保险法》相关规定过于笼统,文章建议在试点基础上,对新农保的缴费水平、给付水平、财政负担能力等进行精算确定,进而出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条例》,以对新农保进行具体立法规定。另外,新农保在试点过程中,应循序渐进,逐步探索,逐步总结完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并建立“多缴多补,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机制
首先,应建立科学的基础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使其能随物价上涨和经济发展而同步调整;其次,在对个人账户的“进口”补贴中,应将补贴额与个人缴费水平和缴费年限建立适度联动关系,使农民切身感受到“多缴多补”的好处,以提高其参保率和缴费水平。如全国新农保第一个试点城市宝鸡市规定:“对按最低缴费标准缴费者给予每年30元缴费补贴,对按缴费基数20%缴纳者给予每年40元财政缴费补贴,按30%缴纳者给予每年50元财政缴费补贴”;四川省规定:“对选择300元缴费档次的,每人每年增加补贴5元,对选择400元缴费档次的,每人每年增加补贴10元,对选择500元缴费档次的,每人每年增加补贴15元”。再次,在“出口”待遇确定上,也应将基础养老金与个人缴费水平和缴费年限建立适度联动关系,以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目前河北省规定:“试点县(市、区)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可适当提高对选择较高档次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试点县(市、区)对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参保人可适当加发地方基础养老金”。可见,河北省在新农保制度设计中基本体现了缴费激励机制。但也还存在问题,一是激励机制无强制性,试点县(市、区)可增加也可不增加缴费补贴和基础养老金。在“所需资金由试点县(市、区)自行解决”的规定下,极易使得激励机制落空;二是规定较笼统,缺乏缴费档次与补贴档次之间,缴费年限、档次和基础养老金递增额度之间的明晰联系。故河北省应增加激励机制的强制性和明晰性。
(三)完善个人缴费标准设置方法和水平
目前,河北省个人缴费标准表述为100元至500元,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3.9%、5.8%、7.8%、9.7%。可见,其一,固定数额缴费意味着不能跟踪收入水平的提高,意味着需要经常调整。若不及时调整,几十年后可能出现像旧农保所支付的养老金低得不值一提的尴尬局面。其二,除了500元/年的最高缴费档次高于城保个人缴费率8%外,其他都低于8%。低水平的缴费档次设计,虽有利于吸引农民参保,但将直接影响养老金积累水平和领取水平,而且也不利于养老保险城乡统筹。参考其他试点县市的缴费标准,如陕西宝鸡市为各县区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5%-30%,安徽和县为各县区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8%-30%,可见河北省500元的最高缴费档次偏低。综上,笔者建议个人缴费标准应设置为以某参数为缴费基数和较为稳定的区间相对数为缴费比例来表述。其中,参数应尽量统一、可查。建议以河北省各县(市)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缴费基数。关于缴费比例的设置,太低,起不到基金积累的作用,太高,农民缴不起,建议可确定为4%-30%。
(四)积极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增收
只有积极发展农村经济,集体补助资金才能真正落实到位,农民才能全面增收,才能缴得起费,多缴费,新农保政策才能持续发展。通过城镇化、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和素质等措施,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对于新农保的发展十分重要。另外,还可借鉴新疆“呼图壁” 质押贷款模式,将农民参保与农民增收联系起来,即:参保农民,经经办机构(农保机构)允许,将自己的或他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证作为抵押物,依据一定的程序和规定,从受托金融部门(一般为农村信用社)取得贷款,以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和扩宽其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新浪财经网.)
5.陈骏,陆劲松,段立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究.社会保障研究,2009(5)
6.王保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模式探析.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3)
7.青连斌.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有益尝试―对陕西省宝鸡市“新农保”试点的调查.理论视野,2009(6)
行政考核制度范文4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改进实施办法。2012年10月中旬,根据全省县级党政领导优先发展教育彬县现场会和省上有关文件精神,榆林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教育优先发展问责制和完善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督导考核制度的通知》,明确了督导考核的对象、原则、内容和程序,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订了分年度实施计划,确定每3年为一轮,对各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情况进行全面督导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评优选模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根据全市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陕西省县级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督导考核标准》,将其6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分解、细化为46个考核点,逐项进行量化考核,提高了督导考核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是部门通力协作,提高考核质量。从11月下旬开始,榆林市教育局局长、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常少明,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市考核办常务副主任刘万忠带领督导考核组,先后到神木、子洲、绥德、靖边四县,通过召开述职测评会议,听取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教育工作述职报告,进行了民主测评和教育政策法规知识问卷调查;分3个小组深入城乡中小学、幼儿园、职教中心和督导室、教研室、教师进修学校等单位,实地进行检查调研;查看了近三年县级财政教育拨款资料,查阅了近两年县委、县政府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材料和相关文件。全面掌握了各县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情况。
三是通报考核情况,提出整改意见。督导考核组在基本掌握各县教育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召开由县级四大班子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乡镇领导和城区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参加的总结反馈会议,对照考核标准,说明达标情况,充分肯定了各县党委、政府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同时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提出了整改意见。各县政府分管领导作了表态发言,根据市督导考核组意见,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通过督导考核活动,不但对以往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而且对今后工作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和部署,使全县教育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任务更加具体,措施更加有力。
行政考核制度范文5
1.绩效考核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
绩效考核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事业单位在当前的背景下一般采用的是聘任制方式,通过绩效量化能够有效提高人力资源人员的聘用质量。在实际的考核工作中,通过对事业单位的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使职员的专业能力和道德水准都有明显的对比,更加直观有效的反映当前职工的基本状况,实现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从而更好的推进事业单位的健康有序发展。
2.绩效考核制度是工作评价的基本标准
在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绩效考核,能够有效的将职工的工作进行有效的量化和评估,使考核的实际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薪酬实现挂钩。通过适度的增加浮动工作,调动单位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进而保证考核工作更加有效,实现工资分配的公平性。通过行政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评价标准制定,使部门领导、单位职工等树立起正确的认识态度,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有效提升工作态度,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同时,能够增强服务理念和服务标准,有效发挥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职能。
3.绩效考核制度能为人员培训提供一定的指导
对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考核,能够增强单位职工的工作认识,从而明确职工在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标准,使整个过程变得更加有效。通过加强培训,有效提高单位职工的工作技能,提升职工的专业素养和工作品质。通过培训,使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者与单位职工加强了沟通和交流,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树立起正确的绩效考核观念,从而推动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制度的科学构建
1.制定全面、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注重树立起全面科学的绩效观念,通过学习国内外较为先进和科学的管理理念,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创新管理思路,结合当前单位的实际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使整个行政单位的所有员工都能积极有效的参与到行政工作中来,促进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做好有效的规划、考核和反馈。根据职工的绩效考核与职工的奖惩制定相联系,与职工的职位、加薪相挂钩,进一步强化职工的危机意识,增强对工作的上进心,使单位职工自身明确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2.采取多元化的评估方法,实施分类评估
在实际的岗位分类上,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分为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三类。不同种类和层级的工作人员都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和责任重点。在具体的行政绩效考核中,要依据当前岗位的实际标准,对评估的指标进行针对性的权衡,通过不同的考核办法,实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有效方案,避免考核过程中主观因素的过多干扰。在一些特殊的事业单位岗位中,依据管理实际可以适当加入日考核、月考核和季考核等,尽量全方位落实好考核标准,实现分类评估的科学性与内在的合理性。
3.构建行之有效的反馈制度,在单位内实现良好的沟通交流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单位的绩效考核应用要注重加强内部的沟通和交流。通过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加强员工间的有效互动,对单位职工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同时,通过交流能够及时反馈绩效评价中的不当之处,并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之后制定出更加符合单位实际的绩效评价标准,有效提升绩效考核的科学性,进而更好的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制度的科学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单位各阶层对绩效考核管理的正确认识,同时能够真切感受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事业单位内部形成强大的合力,更好的提高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有序健康发展。
作者:艾文华 单位:缙云县环境卫生管理处
参考文献
行政考核制度范文6
一项工作的成功,必须要有好的制度并抓好落实,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和平镇的计划生育工作从2006年至今,有了历史性转变。从以全力遏止计划外生育失控为工作目标转变到以优质服务、完善考核制度和利益导向机制、严抓社会抚养费征收为工作目标,离不开在计划生育管理制度上的创新。
和平镇创新计划生育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内容
我镇的计划生育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以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标,坚持关口前移,抓住重点,提升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切实推进全镇经济、社会、资源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镇坚持将夯实基层基础放在第一位,目标是提高我镇的计划生育水平,切实为打造生态型工贸强镇奠定良好的人口环境。
我镇的计划生育管理制度创新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不断完善镇、村和全体干部的考核制度;二是做好计划生育六种重点对象的随访和服务工作;三是严格依法行政,狠抓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我镇的计划生育考核制度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考核体系,包括镇对各行政村(居)“一票否决”制度、镇对各行政村(居)的捆绑考核(计划生育占总考核分的15%)、镇计生办对各行政村(居)计划生育服务员和专职副会长考核办法,这三个考核办法层层具体化,有操作性。我镇为了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坚持夯实基层基础,坚持利益导向机制为引导,做好计划生育重点对象的随访和服务工作。对计划外对象的劝导和征收工作我镇创新了四项告知制度,力求劝导到位、依法到位。
二、管理制度创新的主要做法
(一)、创新考核制度,细化考核办法。
我镇在与各行政村的“一票否决”责任书中,对“一票否决”的内容具体化并严格执行相关的奖惩制度:出现计划外出生1例就要“一票否决”。对 “一票否决”的村(居)严格执行考核政策:一是取消该村年度考核的评优资格;二是扣除村主职领导全年考核奖的50%,不得评选任何先进;三是连续两年出现“一票否决”的行政村(居委会),镇党委、政府对村(居)主要领导采取组织措施。对各行政村捆绑式考核中,计划生育占据15分,年度内出现一例大月份引产扣5分,当年每出现一例计划外生育扣10分,该项扣完为止。联村镇干部按所在村的总成绩相应扣除年终奖金,同时,所联系的村出现计划外生育,联村干部不得参加镇先进的评比。对计划生育服务员和专职副会长分统计信息和基层工作、当年长效避孕措施落实率、当年B超查环查孕落实率、优质服务、流动人口管理、协会工作、创建工作、会议纪律块二十五个细则进行考核,与年终考核奖金挂钩。
(二)、抓好计划生育重点对象的排摸、随访和服务工作。
2007年以来,我镇坚持在优质服务的前提下重点抓好计划生育重点对象的排摸、随访和服务工作。2007年共排摸出重点对象639人,到2011年总共排摸出未到法定婚龄同居、大龄青年、离丧分、外出流动人口、经济条件好的男孩户、农嫁居等六种重点对象共计483人,村级计划生育服务员做到至少每个季度与重点对象见一次面,积极落实这些对象的长效避孕措施和B超的查环查孕工作,做到落实好、服务好,计生办工作人员分片和各村对接,坚持一个季度听取一次汇报,重难点问题集体商量解决。对未到法定年龄的婚前服务对象,我镇坚持上门服务,能落实长效措施的全力引导落实,减少人流引产对少女们的损伤。
(三)建立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我镇在坚持优质服务同时,注重利益导向机制的引导作用。2009年,我镇建立了示范村的村级服务员、专职副会长养老保险补助制度,建立了独生子女死亡父母的特殊补助制度。积极联系企业,发展冠名基金,共同联合工、青、妇和民政部门,建立“生育关怀”档案,对关怀对象给予帮助和补贴。自2009年以来,我镇发放养老保险补助3.8万元,发放独生子女死亡父母特殊补助1.4万余元,建立四个冠名基金,发放基金26万余元,建立生育关怀档案156个,发放补贴40余万元,给育龄群众带来了广泛的影响。
(四)、狠抓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
今年以来,我镇将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出现一例立案一例。当前,违法生育当事人逃避征收的办法层出不穷,特别是有些当事人自怀孕到出生一直避而不见,立案难度越来越大。为此,我镇建立了四告知制度。即发现计划外怀孕劝导终止妊娠,向当事人第一次书面告知,明确相关事项;怀孕28周以上,第二次书面告知相关的权利、义务及计划外生育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决定书发放一个月后第三次书面告知,并联合村主职领导等各方力量共同做工作,敦促其履行义务;发放决定书三个月后如违法当事人仍未履行缴纳社会抚养费义务的,进行第四次书面告知案卷移交法院,将以司法途径处理。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实行计划生育管理制度创新以来,我镇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早婚同居对象的人流率大大降低。通过重点对象服务和随访,很多早婚对象落实了长效避孕节育措施。截止到2011年10月,我镇未婚同居对象共有64对,其中落实长效措施的有23对,早婚流、引产对象从2007年的49人次降低到今年的22人次。
(二)计划外生育得到有效控制。通过一系列的考核制度和政策,调动了全镇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和积极性。从相关数据显示,自实行计划生育和年终奖金挂钩后,我镇镇干部2010年由于联系村出现计划外被扣除奖金的最高达到7000元,对干部触动很大,目前各联村干部会主动关心所在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很多干部会直接出面做工作,改变了以往计划生育工作计生办单打独斗的局面。力量的加强,效果也很快显现,我镇计划外出生数自2006年12例到目前的3例,有了显著减少。
(三)村级服务员和专职副会长积极性提高。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刺激,村级服务员的待遇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个别村级服务员的年工资从2006年的2000元增加到2010年的15000元,同时,严格的依法行政,征收社会抚养费工作的及时有效,使村级服务员和专职副会长在育龄群众中的威信得到了提高,说话更具有说服性,提高了计划外怀孕对象劝导工作的有效性。
(四)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工作有效推进。我镇的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自2006年累计应征对象43例,合计应征金额62万元,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我镇累计应征对象12例,合计应征金额44万,已征收35万,社会抚养费金额兑现率79%,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