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用途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化学用途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化学用途总结

高中化学用途总结范文1

【关键词】学习方法;探究能力;自主学习

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它通过探索那些肉眼看不见的粒子――原子、分子的特征和行为,引导着人们来认识整个物质世界。在化学家看来,他们都是由数不多的化学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形形的物质是怎样构成的。形形的物质是怎样构成的?它们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化学的学习就可以找到答案。

学习化学和学习其他课程一样,要从基础开始。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化学现象,对它们的观察、探究和思索,可以加深我们对化学原理的解释,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所以,学习化学不限于书本和实验室。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自己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学习并逐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习惯。

化学理论的学习其实就是一句话:专心一点,多问、多想。

现以高一教材为例,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做以简单的分析。我将高一化学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明晰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一化学知识的联系是基础。

高一新生在开学后渴望学习新知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化学却要复习初三内容较长时间。部分新生认为复习课枯燥乏味,“新瓶装陈醋”,提不起精神;一些教师也不认真对待,不复习初三内容就赶进度或者草草复习就开始新课学习。教材内容的需要。初中化学注重定性分析,要求记住现象或结论;而高中化学除了定性分析外,还定量分析,记装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同时,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的化学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

学生学习的行为特点的需要。初中阶段很大程度是记忆,背记的东西多,据调查有些学生在初中学习化学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理解后再记忆,死记硬背会导致学到的知识“消化不良”。初中阶段主要还是依赖教师,欠缺独立思考能力,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具有独立性,主动接受方式获取知识,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初中到高中,要实现记忆向理解、依赖、被动向独立主动的转变。

认识到过渡复习的必要性后,就要扎实抓好过渡复习,消除知识过渡中的“台阶”和“障碍”。

第二步、建构高一化学知识体系是重点。

1.抓住化学基本概念与原理,明晰知识节点、建构知识网络。化学概念与原理都是抽象概括的知识,是比较难理解和不易掌握的,更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体系中它们充当着知识网络中的“节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方法是理解概念的核心内涵,理清概念间的相互联系,透析基本原理的实质。

2.以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作为指导,重视实验,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⑴将各章内、各章间知识点横向比较、纵向联系,联线结网。

高一化学按教材顺序,以第五章为界,碱金属、卤素的学习是将元素性质的理解向原子结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方向归纳;而氧族、碳族的学习,是用元素周期表的理论知识指导各主族具体的元素性质学习。掌握“结构葑位置葑性质”的关系是重点。

⑵要以元素性质为核心,掌握“相似性”、“递变性”的同时注意“特殊性”,再跟物质的用途、存在、制法密切联系。

⑶重视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实验原理、设计、操作,重视实验习题探讨与处理。加强定量实验的误差分析。

⑷元素化合物学习要尽可能紧密地联系社会、联系实际。

3.掌握基本概念(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的内容及概念间的联系;理解重要定律(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内容,是增强计算能力的基础。同时还要学习例题的解题方法,规范化学用语及解题格式;总结不同题型的解题规律;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纠正每一道错题。

第三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关键。

学习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1 )课前习;( 2 )听课;( 3 )复习;( 4 )完成作业等几个阶段。

(1)预习阶段:概括起来就是“读、划、写、记”。古人说,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认识能力就会提高,在预习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回答老师提出问题,能质疑问题,而且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听课阶段:

课堂听讲,在中学时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因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指导学生或演示实验、组织讨论、探索新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点拨思路,纠正错误,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作出规范。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一定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在老师的诱导下,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同时还要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还要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主要精力放在听和讲上,必要时也可标标,划划或写写。

(3)复习阶段:

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大纲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成网,使之系统化,结构化。

复习的基本步骤:

(1)复习时最好先回忆,或根据听课所记要点,进行回忆当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教材是什么,进行了哪些实验,等等。然后再复习课文。最后,再合上书本思考一遍,特别要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部分,然后才做作业。

高中化学用途总结范文2

1.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

初中化学处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根本宗旨,学习内容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化学知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简单的化学计算能力,以及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和国防中作用的某些常识。它体现了初中化学教育启蒙性、基础性的特点。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之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必修课程的设计,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实验,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突出化学对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选修课程的设计,注重部分学生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而进行的化学知识的学习,为化学专业学习提供基础,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在社会生产生活广泛应用的化学知识。它突出了化学教育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体现了化学教育与化学工农业生产及科研的过渡性。

2.师资力量

我县农村教育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师资力量问题令人担忧。其中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结构设置不合理,造成队伍结构失衡,化学教师严重缺编。有些学校化学教师队伍存在由其他科目教师改行担任的情况,少数学校是两所乡镇学校共用一个化学教师,甚至有些学校无法正常开展基本的化学教学。这些直接导致了我县初中毕业生特别是农村中学毕业生的化学学科基础薄弱。我校是省一级达标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化学组教师结构合理,全组共有专职教师17位,实验教师2位,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4人,有2位教师是省、市级专家组成员。12位教师至少有两届高中毕业班的教学经验,另有3位教师至少有一届高中毕业班的教学经验。教师积极性高、团结协作能力强。

3.教学基础设施

我县地处山区,经济不发达,农村教育发展缓慢,教育教学配套设施不齐全,大多数学校虽然配有多媒体教室及实验室,却因数量严重不足而无法正常使用。大多数教师还是习惯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原始教学模式。我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正努力争取达到福建省高中示范校要求,每个班级配有一套多媒体设备,学校还有公共多媒体教室十几间,另准备配多间具有专业摄像入门水准的多媒体教室。学校有专用实验教学楼一幢,配有专职化学实验教师2人。

4.最终的教学评价结果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的有关精神,结合我市教育的实际情况及《三明市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意见》的通知,我市继续实行“两考合一”即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文化课考试合为一次进行,学生考试成绩作为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录取的依据。我县初中学校的业绩主要以考上一中人数和五中人数作为参照进行评价,因此中考的成绩引起了学校、家长、社会等多方面的极大关注,给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造成负面影响,可能导致课堂教学只重视结果而忽略学习过程。三明市中考的化学成绩记载方式是按A、B、C、D四个等级记载,成绩等级差为2分,化学成绩对中考总成绩影响不大,因此大多数学生、老师及家长对化学学科重视程度不够。即使是同个等级分的同学的化学原始成绩相差也可能很大,如等级同为“A”,原始分可能为100分或85分。这些都有可能让初中生在学习化学时,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靠,给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一定难度。

5.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常借助演示实验或简单探究实验入手,了解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教学目标层次低,缺少逆向和发散思维的训练。在学习上,记忆多于理解,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对学过的化学知识不会灵活应用。因此,就出现一大批学生的科学学习化学学科的习惯没有养成,还不能形成化学知识体系,未形成学习好化学学科应具备的能力。高中化学知识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内容相对丰富。教师在课堂上应借助各种手段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探究学习与交流合作学习等多样的方式获得知识及技能。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如研究性学习、假期“带法回家”、第二课堂活动、奥赛等活动,把高中生的学习面延伸到各个空间和时间段,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无处不在。依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初中化学教材与依据化学教学大纲编写的高中化学教材在知识体系、思维方式、教材教法和学习形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且刚升入高一的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学习主动性不强、依赖性较大,重记忆、模仿,理解相对肤浅,不善于通过自学、复习来加深理解、提高应用能力。为了实现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平稳过渡,让学生适应高中化学学科的学习,我们在高一入学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入学思想教育

刚入学的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思想变化、情绪起伏都比较大、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同时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能否正确引导高一学生的思想是教育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教师在高中化学第一堂课时可以开门见山地介绍学好高中化学的几点要素。①教育学生对高中教师的“崇拜”。教师争取上好高中第一堂课,关心全体学生,辅导后进生,重视中等生的进步,努力做好、做强本职工作,尽快树立“名师”榜样,避免学生把高中教师与原初中教师进行对比。②重视“记”的能力。大多数同学认为高中理科逻辑性强,只要多理解,多练习,多总结就能学好理科。但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化学要记要背的东西很多(如:化学方程式、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化学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规律的,如化合价的一般规律,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态不同,等等)。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知识都无法记忆,就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延伸应用。③重视“勤”字的应用。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在网络上、杂志上满天飞,每个教师也有不同的心得,每个学生的经验也不同。哪种方法最适合我们呢?我的经验很简单:就是在每一模块学习开始一段时间内,勤记忆、勤练习、勤反思、勤总结,一段时间后我们就能掌握学习化学的要领。

(2)衔接知识的选择

高中化学知识是初中化学知识的延伸和提高,新高一的教学前期学适当用几课时复习初中化学基础知识,以起到复习和衔接的作用。教学内容主要选择:第一课时:尝试书写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符号及名称、介绍原子序数与质子数的关系、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第二课时:复习原子结构示意图,探究电子排布规律及原子达到稳定结构时得失电子情况。第三课时:原子达到稳定结构时得失电子情况,化合价口诀的理解及应用。第四课时:常见离子的书写及化合价的判断,常见物质(强电解质)的溶液中含有离子的种类的判断。第五课时:溶解性表的理解,常见反应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的判断。第六课时:简单复习实验基本操作及“万能瓶”功能介绍。

(3)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

充分利用化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的特点,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上好实验探究课,激发学习化学兴趣;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探讨问题,提出问题,通过交流、整理,让他们的知识得到升华。

高中化学用途总结范文3

【关键词】高考 无机流程 复习策略

工业流程题目以能力立意为主,情境新,能考查学生的三种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化学工业流程题体现新课程理念,突出化学与实际工业生产的联系,是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考生对此往往就会有畏惧感,解题时不知从何处入手突破。如果在复习时把握好高中化学知识和工业流程题目的联系,注意知识在题目中的应用,就能够教会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工业流程题目中的设问。下面就工艺流程题的结构、考查范围、常见考点以及复习建议等方面来讨论化学无机流程题目复习策略。

一、工业流程题目考查的范围

化学高考考试大纲要求:化学科试题旨在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试题还应注意考查考生初步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观察、分析生活、生产和社会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工业流程为载体对化学知识的考查满足了这个要求,注重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充分体现了对学科主干知识及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化学工业流程题的设问角度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化学反应原理——涉及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等。

2.如何控制成本低——原料的选取使用、设备的损耗等。

3.如何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利用好副产品、循环使用原料、能量尽可能利用。

4.如何使生产过程要快——化学反应速率(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入手分析、解答)。

5.如何提高产率——化学平衡(从影响平衡的因素入手分析、解答)。

6.如何得到纯的产品——产品的分离、提纯等实验基本操作问题。

7.环保问题——反应物尽可能无毒无害无副作用,“三废”的处理,涉及绿色化学问题。

二、无机工业流程题的结构、常见考点

1.原料处理阶段的常见考点

①加快反应速率——问那些加快反应速率有哪些方法或给出操作如粉碎、研磨等作用。②溶解 浸出——通常用水或酸或碱溶解,如用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等得到可溶性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也有先加入固体物质再用溶剂溶解的。③灼烧 焙烧——如从海带中提取碘等。④煅烧——改变物质结构或者发生化学反应,如改变高岭土中氧化铝的结构。

2.分离提纯阶段的常见考点

①调pH值除杂——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本类考点题目中通常会给出一些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到完全沉淀的PH值,一般应满足两点:①能与H+反应,使溶液pH值增大;②不引入新杂质。②试剂除杂——加入化学试剂除去杂质,所加试剂应过量,最好不引进新的杂质。③加热——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加热。④降温——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⑤母液(滤液)——考虑回收利用或者对环境的污染。

3.获得产品阶段的常见考点

①洗涤(冰水 热水)——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有时也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②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 抑制水解。③结晶。

4.其他考点

①方程式——考查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或配平,其中考查陌生方程式的书写成为近年的热点。②实验仪器——考查仪器的选用或用途。③计算——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中焓变、盖斯定律、中和滴定、化学平衡常数表K、溶度积常数KSP等的应用。④信息点——需要结合题目中所给信息进行回答,常见的有金属离子沉淀的PH值范围、图像等;也有一些是介绍物质性质或其他。

三、化学无机流程题目复习策略

1. 夯实基础知识,重视高中化学知识在流程题目中的运用

化工流程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工业流程题目考查内容形式多样,化学实验与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化学概念和原理等各个板块中相关知识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所涉及的知识大多比较基础,因此在复习时要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落实,避免失去根基。

2.掌握一些解题方法

围绕前面提到的工业流程题目考查范围,在审题时首要明确制备的产品是什么;原料经过怎样的处理;后续分离操作怎样进行;如何获得产品有无副产品。在回答题目的设问时要注意针对性,流程中无关的内容不要深究。另外新课程考试大纲要求考生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所以很多试题的答案是隐藏在试题中的。一般解题方法有:

首尾分析法 对一些线型流程工艺(从原料到产品为一条龙生产工序)试题,首先对比分析生产流程示意图中的第一种物质原材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从对比分析中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弄清生产流程过程中原料转化为产品的基本原理和除杂分离提纯产品的化工工艺,然后再结合题设的问题,逐一推敲解答。

截段分析法 对于用同样的原材料生产多种(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包括副产品)的工艺流程题,用截段分析法更容易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点线结合快速解题法由点到线,或者表述为“集中一点,通观全局!”“点”就是只抓住流程图中的一处或是题目中的某处信息进行作答。

3.注意答题的规范

高中化学用途总结范文4

关键词:元素化合物;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156

一、引言

元素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高中化学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一册(必修)和第二册(必修)共十五章,无机化学内容共占十一章,其中元素化合物占六章,占了近五分之三。元素化合物知识属于化学事实性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构成的基础,是认识化学物质、解决化学问题的必备知识。这部分知识内容与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都有着密切联系。没有丰富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就会变得空洞、抽象而难以理解,化学用语、化学技能的学习就会变得枯燥乏味。事实性知识被人们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化学”。中学化学知识的构成包括六大部分,除有机化学外,它们的关系如图1所示:

由此可见,元素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知识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个中学化学知识的学习。

二、元素化合物的教学现状

本文中所谈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包括无机物化学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存在、制法和用途等多方面内容。具体是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和第二册中包含的碱金属、卤素、氧族元素、碳族元素、氮族元素、氢和几种重要的金属。学生普遍感到元素化合物知识“繁、乱、杂、难”,不易记住,即使当时努力记住了,不久又会忘掉,而且学的内容多了很容易混淆,反应条件张冠李戴。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和学生谈话,了解到高中化学是学生普遍认为较头疼的一门课,主要原因就是要记的内容太多记不住,有些记住了也不会用。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方法单一,没有掌握一定的规律,在调查中学生希望教师帮助他们归纳知识网络,在脑中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总结知识的规律性,在教学中渗透学法的指导,采取适当措施帮助他们记忆。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和其他知识联系较少,孤立地学习,有些学生说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太压抑,体验不到任何乐趣,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当学生这样感受时,他们就会选择逃避,长此以往,有些学生连最基本的物质的化学式都不会写,更别提对物质性质的掌握,以及由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迁移到其他知识的学习了。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学生形成各种技能以及发展智力的前提和条件。它也是与现代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知识,如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空气、水及相关的溶液、酸碱盐的知识,与食品、健康、环境、材料、能源等密切相联的有关化学物质的性质、制备等知识。

从听课来看,教师对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存在误区,认为内容简单、好理解,上课多数教师只是罗列出物质结构、性质、用途。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较少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以讲为主,较少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不重视学法指导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提高元素化合物教学效率的针对性策略

1. 引导学生自我建立学习元素化合物的针对性策略

有序思维是指思考和解决化学问题时遵循一定的顺序、按照特定的线索和步骤去探索的一种思维方式。根据元索化合物知识内在的规律和有序性,引导学生构建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有序思维,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整体把握住知识内容和结构。

元素化合物主要是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保存、存在、鉴别等。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物理性质按色――态――味――溶解性――密度――其他(如毒性、挥发、液化)的顺序学习;学习化学性质按物质与单质(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酸(含氧酸、无氧酸)、碱、盐等顺序来考虑反应,或按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顺序来学习;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按: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顺序学习;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按:单――氢化物――氢化物对应的盐――氧化物――酸――盐的顺序学习,如Na2SH2SSSO2SO3H2SO4Na2SO4。元素周期律之前的碱金属、卤族的学习,按代表物的性质――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整族元素的性质学习;对于元素周期律之后的氧族、碳族、氮族的学习,则采用学习整族的通性――代表物的性质――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元素在单质及其化合物中所呈现的化合价也有一定的顺序:负化合价――零价――正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如按Cl元素在物质中的化合价由-l价到+7价的顺序:HClCl2HClONaClOKClO3CL2O7HClO4;气体的制备按反应原料――反应原理――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吸收装置的顺序学习。

2. 教师科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策略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个人与世界关系的转变,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转变。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就是要打破学生原有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使学生收获的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而且还应使学生的学习策略不断完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情感不断丰富,态度、价值观不断改变与完善。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多种活动,改变教师与学生的单向交往,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融合互动,形成教师与小组、学生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个体的多向立体交往。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构建出多元互动的课堂教模式。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学生或学生群体间的合作互动来促进学习,达到整体学习成绩最佳的学习组织形式。

基本程序: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程序见图2。

以实验为主线,通过趣味实验、将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究性实验等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设计,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通过学生亲自上讲台做实验,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从而达到师生互动、学生自觉参与学习的目的。

通过实验、阅读教材、对比、讨论析疑、释疑等手段,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对知识的归纳与总结,通过思维活动把从实验中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学生通过建立化学学科思想,初步具备了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讨论中,主动和教师交流看法,在消除了心理障碍的同时也喜欢上了化学。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王希华.现代学习理论评析[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高中化学用途总结范文5

关键词:考试说明;化学试题;复习

高考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四川化学高考试题非常注重教材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整合,突出教材所蕴含的化学思想方法,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由此,我们在一轮复习中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一、立足教材,研究考试说明,把握教学方向,构建知识体系

深入细致研究考试说明和教材至关重要。要整合必修、选修的相关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由内而外地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学实效。尤其要高度重视新教材中新增的内容,在高考中大约所占的分值。

一轮复习中,教师必须重拾教材、领悟教材,烂熟于心。包括教材的图表、各栏目信息,尤其是教材课后习题,提取重要的教学要求与教学信息,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遗漏并加以弥补。结合考试说明,必须要心中有数,要注重知识的全面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要反复阅读,深刻理解,以点带面形成知识网络,能准确理解、使用、描述化学知识。

二、重视实验,倡导探究,培养能力

1.注重对定性和定量实验的综合考查

2.注重以化学工艺流程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推理和应用能力

将化学工业生产与化学实验有机结合,试题的综合性较强,全面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这类试题将成为新课改方案下高考化学实验的热点题型。

3.注重化学学科思想的体现和学科方法的运用,综合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注重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考查)

可将选修三中的结构知识应用于解释、解答物质性质,将物质性质与制取、用途、存在、保存、运输等关系联系起来,运用“个别与一般,共性与个性”等哲学观点以及分类思想与类比、类推、对比等方法来分析问题。利用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亲历化学实验探究过程,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基础知识,掌握评价实验方案的常见角度和方法。

三、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

1.课堂中务必做到“十个有”

有教材阅读、有过手载体、有问题引导、有对话沟通、有交流表达、有活动训练、有剖析演绎、有方法提炼、有提醒警示、有梳理归纳。

2.强化解题训练,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应考实战能力

(1)加强题型训练。根据章节内容和要求,结合高考真题,透彻理解知识点,掌握原理,灵活应用,注重解题思路,举一反三。

(2)章节复习中适当穿插综合模拟训练。重视周练,定时间,定内容,定难度。周练由备课组老师轮流命题,按高考考试范围和难度命题,不同的老师选题的角度、难易、侧重点各有千秋。周练要求及时批改,及时讲解,查漏补缺。

(3)把规范训练落实到复习的每一个环节中,培养学科素养。特别注意化学用语规范、语言表达规范、计算题解答规范、实验操作规范。注重答题规范训练,避免基础失分。规范语言,训练思维,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

(4)注重做题的质量,提高解题速度。多做题能巩固提高,熟能生巧。对典型习题例题要多下工夫,举一反三,领会审题方法、答题格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长期坚持限时训练,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方法。

(5)落实反思,严格纠错。每次考试后,都要求学生及时反思,认真分析错题,找出根源并作记载,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梳理,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从而提高解题的正确率。常用的纠错方式有:一是在试卷上把错题做好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二是在错题本上,将自己感触最深的解题错误摘录下来,并追根溯源以防再错;三是把纠错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相应知识点处,用不同字符标出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因等。对“高频错题”还应有意识地强化训练。

(6)应考策略指导。解题需要的一是知识,二是心态,三是策略。故还应对学生开展应考策略教育,面对一套题,应该有稳定的心态,先易后难,克服慌乱急躁、紧张焦虑和丢三落四的情绪,注意考虑周到、表述准确、书写规范;解题时既要注重一次性成功,又要重视复查环节,还要敢于放弃。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要从严要求。只有关注了时间,才有紧迫感和速度,才有机智和效率。

一轮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要求,把握方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引导学生努力达到知识结构上的自我完善、能力层次上的自我提高、意志毅力上的自我磨炼、科学素养上的自我升华,才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赵欣欣.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分析与复习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高中化学用途总结范文6

【关键词】化学 高考 无机推断题 解题规律

无机推断题具有明显的化学学科特点,是高考的常考题型,它是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主,集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于一体,且综合性强、考查面广、容量大、题型多变、要求高、推理严密,既能检查掌握元素化合物的量及熟练程度,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观察思维、获取信息及综合应用的能力。在历年高考中频频出现,且体现出很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无机推断题条件一般比较隐蔽,学科内交叉性强,思维容量较大,因而比较难,是好多同学头疼的问题。因此,在高三备考复习中,要认真研究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和规律。

一、无机推断题的考查形式

1.“文字叙述型推断题”属高考必考题型,其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涉及元素、化合物、物质结构,甚至包括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知识的综合考查,命题方式灵活、形式多样。建议考生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把文字描述转换成框图形式,这样可以一目了然。

2.“框图型推断题”作为一种高考的常见题型,主要特点是:结构紧凑、文字表述少、包含信息多、综合性强、思维能力要求高。它是多年来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热点题型,具有很高的区分度和很好的选拔功能,在历年的高考试卷中重现率较高。

二、无机推断题的解题方法与思路

无机物的综合推断,不管以哪种方式出题,解题的一般思路都是:迅速浏览一整体扫描一产生印象一寻找突破口一注意联系一大胆假设一全面分析(正推和逆推)一验证确认。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元素、化合物的特性来确定突破口(又称为题眼或切入点),挖掘隐含条件,顺藤摸瓜,仔细推敲,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因此,首先应熟练掌握各种常见元素及其常见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基础知识,并能够形成网络,其次就是要善于抓住题目的突破口。解答此类试题的常见方法为“审找析(推)验答”五步。

1审:审清题意。阅读题中信息,从题干直接交代中,从题示框图相互转化关系中,甚至从所设问题中捕捉信息,尽量在框图中把相关信息表示出来,明确求解要求。注意,审题一定要仔细,不漏任何有效信息,切勿看到一点熟悉的背景资料就匆匆答题,轻易下结论,这样很容易落入命题所设的陷阱。

2.找:找“题眼”,即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此步非常关键。对读题所获信息进行提炼、加工,寻找明显的或潜在的解题突破口,更要注意挖掘隐含信息――“题眼”。“题眼”常常是物质的一些特殊的颜色、状态、性质、结构、用途、特殊的反应、反应现象、反应条件等等。

3.析(推):找到“题眼”后,从“题眼”出发,联系新信息及所学知识,大胆猜测,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初步得出结论。常用的方法有:顺推法、逆推法、综合推理法、假设法、计算法、实验法等。解题的思维模式通常是根据信息大胆猜想,然后通过试探验证猜想,若试探受阻,重新调整思路,做出新的假设,再进行验证。一般来说,先考虑常见的规律性的知识,再考虑不常见的、特殊性的知识,二者缺一不可。

4.验:验证确认。不论用哪种方法推出结论,都应把推出的物质放入原题检验。如果与题设完全吻合,则说明结论是正确的。

5.答:按题目的要求写出答案。答题时要慢,要准确使用化学用语,切忌答非所问,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三、学生易错点失分原因分析

在无机推断题中学生常见的失分原因有:①审题不仔细;②化学用语不规范;③分析判断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欠缺;④答题不符合要求等。如要求写元素名称而错写成元素符号,而要求写元素符号又答成元素名称或分子式;要求写物质名称而错写成化学式;要求写结构简式错写成分子式或名称;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错写成化学方程式;要求画离子结构示意图而错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把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质量等的单位漏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能配平,漏掉“”“”和反应条件,将“=”错写成“=”;热化学方程式不注明物质的状态、不注意化学计量数和H之间的关系等等。因此,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作答这类题目,同时强调必须按题目要求来回答,规范答题行为,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四、提升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