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分层教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音乐分层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音乐分层教学

小学音乐分层教学范文1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52-0155-02

1 引言

音乐学科教学评价是指对音乐学科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的过程。通过音乐学科教学评价,可以鉴别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状况和发展水平,了解音乐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提供音乐教学的反馈信息,对提高音乐学科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教学评价具有:①激励功能:较高的评价能给教师、学生以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鼓舞,可激发他们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即使评价较低,也能催人深思,激起师生奋进的情绪,起到推动和督促作用。②教学功能:测验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经验,它要求学生事先对教材进行复习,巩固和整合已学到的知识技能、事后对试题进行分析,又可以确认、澄清和纠正一些观念。③有助于评估教师:在许多教师评估系统中,学生的测验成绩都被作为一个关键的评判依据。

2 音乐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影响音乐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教学设计、知识内容、提问练习和反馈、教学时间分配、多媒体课件等。因此在掌握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各个评价指标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才能对课堂教学效果作出正确的评估。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建立了更加具体的、易量化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5个评价因素和12个评价指标。

3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A H P)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运用AHP法解决问题,大体可分为4个步骤:①把问题分解组合,建立递阶层次结构;②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数据,通过两两比较的方法,按规定的比例尺度,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③进行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④进行总排序和总的一致性检验,从而得到各方案对总目标的优劣顺序和整个递阶结构所有判断的总的一致性指标,并据此进行决策。

3.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将评价指标按其属性进行分组,各组构成递阶结构,形成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所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指标递阶层次分三层:第一层为目标层A,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第二层为准则层B,包括教学设计B1、知识内容B2、提问、练习与反馈B3、教学时间分配B4和多媒体课件B5;第三层为方案层C,包括教学设计有创新,反映教师独特的思想C1,以学生为主体,突破教学演示模式C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C3,内容经过选择,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C4,提供丰富的信息和相关资料C5,提问有启发性,提供模拟游戏等活动C6,练习和活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C7,提供小组活动,培养团队精神C8,及时提供测评、反馈、矫正C9,教师授课时间与学生思考时间的分配C10,课件的界面友好性C11和艺术水平C12,共12个评价指标。

3.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为了使各个因素或指标两两比较以求得其相对权重,引入相对重要性的标度。采用A.L.S a a t y建议的1~9比例标度法。由两两比较的方法得出判断矩阵。

3.3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1)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的乘积M:

综上所述,从总排序可以看出,指标“内容经过选择,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权重最大,即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的选择对教学效果影响最大,其次是“教学设计有创新,反映教师独特的思想”对其影响次之。所得结果和学生对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大小的直觉判断是吻合的,因此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 1 ] 许树柏. 层次分析法原理[ M ] .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160-165.

小学音乐分层教学范文2

    关键词:分层教学 小学音乐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在原有水平上发展。分层教学,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根据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激情等方面,按学生音乐技能、舞蹈技巧的掌握程度和歌曲演唱综合能力由高到低依次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是指进行过音乐系统学习过,且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或是没有受过单独音乐学习,但音乐感觉非常好、喜欢展示、嗓音和音准突出的学生,在平日的课堂上所起到的作用是带头、引领,带动其他孩子向更高的目标努力的学生。B层略低于A层,是指嗓音和音准一般,由于胆小导致唱歌声音小、不自信老师平时容易忽略的学生,C层是指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激情少,音准差且学习态度、学习自觉性、主动性极差的学生。各层次内学生合理搭配,建立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由3-4位学生构成,并任命一名学生担任小组长)。中途根据学生的情况或请求可以调整一次。然后根据每组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种有针对性的教学分别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根据教学目标分层,使每个学生都能“摘到果子”

    以苏少版第九册为例: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多,知识面广、乐理知识多等等。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对三组学生要掌握的内容和达到的要求有所区别。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制定难易适中的目标,使这些目标恰好落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们都“跳起来摘果子”。教学目标大致分为以下三层:

    这样的分层,能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有效的学习,尽可能的发挥出最好的学习水平。当然教学目标的制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当学生能够完成“简单识读乐谱,学习一些简单乐理知识”后,可让他尝试达成下一个目标“能够唱简单乐谱,能够表现自己,了解一些乐理知识”……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依据课时内容适当调整。

    二、根据课内训练分层,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让层次较好的学生,适当加大音乐知识的技巧训练的难度、深度、而对层次较差的学生,教学进度就要放慢,难度也要降低一些,让各类学生有输出信息的均等机会。

    1.歌曲教学

    识谱是学习音乐的工具,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熟练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需要调整教学方式:如在学习歌曲《七子之歌》时,在学生都唱会了之后,我出示了《七子之歌》的简谱旋律,并分成了几部分,先请A层的个别同学完整的演唱歌谱,然后请B层的同学跟着琴声完整唱谱,最后再请C层的个别学生跟琴唱上一两句歌谱。这对于A和B层的同学来说肯定没问题,对于C层的学生来说,难度也大大降低了,因为歌曲已经唱会,对音高有概念了,而且A和B层的学生也起到了示范的作用,所以这些孩子唱得都很好,让他们感到视唱并不是一件难事,这在无形中树立了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

    在歌曲教学中就同一学习内容,我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样利于调控其情绪,因为过高的要求会使一部分学生为难,过低的要求又会使优等生觉得无味,他们可能缺乏激情而敷衍了事。比如在歌曲《白兰鸽》的教学中,我分层提出了下面的要求:

    2.音乐创造

    在学生音乐创造方面也要注重各个层次之间的差距,定好各层的要求:如在《红河谷》一课中,我请学生进行歌词创编,主题是漂泊在外的中国人思念自己的祖国,这部分A、B层的学生还是占主导,然后请歌唱水平欠佳,也就是C层的学生改用朗读的形式声情并茂地倾诉着思乡之情……最后师生一起在钢琴的伴奏中哼唱改写的歌词。

    三、根据层次拟定评价标准,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音乐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评价的作用,提出通过评价,能使学生在音乐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

    为了全面考察孩子们的学唱情况,尝试用分层评价,将学生分为三个等级,都有不同的测试要求:

    A:除了要求能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外,还要会演唱一两首歌曲旋律。

    B:要求能熟练演唱歌曲,还能用肢体语言和拍手等形式来掌握好歌曲的节奏。

    C:只要能会唱一半歌曲就可以了。

小学音乐分层教学范文3

[关键词]音乐课 聆听艺术 聆听步骤 创设聆听 分层聆听 相互聆听 主动聆听

学习音乐,首先要学会聆听。聆听是通向音乐的桥梁,开启音乐之门的钥匙,步入音乐天地的阶梯。因此,聆听教育是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启蒙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培养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养演奏家,而主要是培养合格的听众。”由此可见,注重聆听,感受音乐,在整个音乐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乐于聆听,养成聆听音乐的好习惯,来享受音乐呢?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聆听伴随整个音乐课堂教学始终,我把聆听这一教学方法分为四个步骤:创设聆听、分层聆听、相互聆听和主动聆听,让聆听为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来服务,让学生持久地养成一种好的聆听习惯,从而有效地实现我们的音乐教学目标。

一、创设聆听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注重聆听,感受音乐,是音乐审美的一个前提。享受音乐就必须有一种美的氛围,因此想让学生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教师在创设音乐情境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音乐,感受和欣赏音乐。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小学生都有着好奇的天性,对一切新鲜的有趣的美妙的事物他们都有着探索的热情。所以聆听教学中的创设聆听——“导入”十分重要,它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有效地导入也是指导学生理解、感受音乐的前提。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音乐有着不同的艺术形象,故要采取不同的导入方法,以激起学生聆听音乐的期待心理。

例如:我在欣赏杨小望素华老师执教的湘教版四年级《春晓》一课中,在开课时望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精心制作了精彩的课件,她用完美的画面形式展现给学生春天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然后用自己动听的声音解说在春天里人和自然亲密接触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欣赏着春天大自然的景色,感受着老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全沉浸在审美的情境之中,这样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学生很快地融入音乐情景中。这种创设的聆听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地。学生情感和音乐作品有了“共鸣”。他们也能更好地去理解、感受音乐作品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内涵。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节奏与时间的快慢、力度的强弱密切相连。舒缓的节奏使人心境平和,密集有力的节奏使人情绪跌荡。我在教长江版一年级下册《艺术》教材第三单元的《好个长鼻子》一课时,首先我播放歌曲《小象》,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愉快地走进教室,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然后让学生在不知道课题的情况下听管弦乐《大象》和《小象》,让学生通过节奏的不同对比分析音乐:你们听了音乐后感受到了哪里?想到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通过聆听,能很快的说出乐曲的不同,并对乐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分层聆听

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学生在学唱歌曲时,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就必须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训练。所以重视学唱前的聆听在音乐教学中尤为重要,这个阶段可以是教师范唱,也可以是听音响。但目的都是使学生熟悉新歌旋律,并对之产生初步的情感体验。这时的聆听,可根据歌曲难易程度及学生的接受水平来决定聆听的次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多方位的、有目的地聆听,不能单纯的重复播放,每一次的聆听都要逐步提高要求,而且目的要非常明确,分层的聆听,教师设计难度依次提升,这样聆听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有效的聆听”。

我在设计人教版五年级《蝈蝈和蛐蛐》这课时,由于这是一首戏歌,歌曲的曲调汲取于北方戏曲、说唱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学生对这样的音乐旋律不是很熟悉,所以我通过三次(和京剧的对比找不同处、说出故事、找出印象最深处)不同地分层聆听,让学生熟悉音乐并喜欢音乐到最后能吸引他主动的学习音乐,如此反复聆听、对比、演唱,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学会了正确的演唱,提高了鉴赏能力,也让学生在不断的聆听中学会了歌曲里出现的休止、倚音、唱腔等要学习的基本音乐常识。有些乐感好的学生还能简单的哼唱几句了。

特别是在欣赏课时这种分层聆听显得格外重要,让学生静心聆听,带着问题去聆听,在音乐中找答案,在答案中去感知,在感知中去探索,从而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培养学生有效倾听的习惯和能力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必须长期努力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音乐教师,我们不光要有细心,更要有恒心。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和能力。

三、相互聆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通过听觉浸润心灵,使心灵进发创造性的音乐。聆听音乐时,当学生和乐曲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时,音乐就走进了他们的心里。情动了心弦,便溢于表,这时学生体验到了聆听所带来的美的感受,他们迫不及待地用各种方式很自然地流露出对音乐的理解,比如歌唱是最易表现的一种方式。教师在这个环节中教唱歌曲时,应培养学生相互聆听,以避免学生在情绪兴奋激动时大声忘我的歌唱,以至于忽略周围的声音。

小学音乐分层教学范文4

关键词:小学音乐 有效课堂 策略

音乐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能够在愉悦人们心情的同时,放松心情,调节情绪,激发人们的创造欲望,提升人的思想品质。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强调礼乐治国,在我国的小学教育阶段,音乐是重要的基础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新课改明确指出,音乐教学一定要注重课堂教学实效,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一下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和认识。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音乐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需要持久的动力。小学音乐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无尽的学习动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产生强烈的认知动能,从而取得较好的音乐学习效果。音乐学习需要学生投入足够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学生只有对音乐充满兴趣,学习音乐热情很高,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才能跟着老师进行互动,更好地感知音乐,培养学生的初步乐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初级能力,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促进学生表演、演奏、演唱、欣赏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立足学生基础,实施分层教学

新课改强调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实施分层次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小学生由于家庭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有不少学生家庭比较重视学生的音乐培养,经常给学生一定的辅导,有的从小就已经在家买了钢琴,并请专业老师进行辅导,有的对音乐从小就有天赋,在幼儿园就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有不少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一直没有接触过音乐,没有一点基础。这有要求老师在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的前提下,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发展平台,提出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而对于基础较为薄弱、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要让他们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训练掌握基本能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要满足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实现整体有效教学,并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例如,学习舒伯特的《摇篮曲》,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让学生听音乐的旋律,体会音乐的和谐,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他们可能早就练习过这首音乐,就可以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这首音乐的主题,让学生感知母爱的伟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根据音乐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利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更好地感知。

三、突出学生主体,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只有学生真正学习了,音乐教学才有效果。为此,小学音乐教学一定要突出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一定要明白,教师的教永远都不能替代学生的学,老师教得很精彩,教得很用心用力,这只是学生学习好的外在条件,学生只有真正用心学习了,有兴趣学习,积极主动学习了,真正把知识掌握了,真正学会演奏了,真正唱得合乎韵律了,真正学会欣赏音乐了,才是真正的有效学习,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如在学唱《小乌鸦爱妈妈》时,我在课堂中安排学生边听音乐边根据与歌曲情境相配合的活动图片来给歌曲编故事和题目,同学们马上展开丰富的联想,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在这个环节中准确地叙述了小乌鸦的可贵品行,并表达了同学们自己对父母的爱,形成了积极热烈的交流环境,同时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做好学生评价,增强学生自信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有效评价,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正,对学生表现出的进步和创新给予充分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不断收获自己的成就与快乐,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持久动力,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如学习音乐歌表演《哦,苏珊娜》,鼓励更多的学生演唱表演,个体与群体同演,学生情绪放松,课堂之中充满着生气。这种互动方式能增进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演唱和表演,要给予更多的肯定和表扬。

总之,小学音乐教学一定要注重课堂有效性,立足学生基础,突出学生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爱上音乐,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更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分层教学范文5

关键字 新课标 小学音乐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小学音乐有效教学逐渐成为提高音乐教育质量的重要目标。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让充分的课前准备成为有效教学的基础

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提倡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而教材是教学资源中非常重要的。要想提高音乐课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研究文本并充分理解,整合教学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确定教学的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哪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会构成挑战,并针对性地设计策略以便帮助学生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充分的课前准备要将教材分析与教学目标相结合,突出鲜明、具体的特点,遵循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差异,分层次、分类型、分程度进行备课。真正吃透教材,充分掌握音乐作品中哪些要素学生需要掌握,才能更好地将教材内容完整地诠释给学生,让学生对于课堂的学习内容有个全面的掌握并很好地吸收,所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

二、让发挥学生主体性成为有效教学的前提

现代音乐教育要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坛式”教学格局,音乐教学不再局限与教师的单向活动方式,新课改下的有效教学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变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达到学生主动的“学”的目标,让发挥学生主体性成为有效教学的前提。

三、让恰当的教学方法成为有效教学的关键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使教师愿意教、善于教,学生喜欢学、勤于学。当教师在课堂上拥有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时,学生也会被深深感染,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课堂上应十分注重情境创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多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形象化、戏剧化。如利用VCD片、讲故事、游戏等多种手段进行情境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又如在五线谱识谱教学中,为了使抽象的音乐知识形象化,在地板上画上五条线代表五线谱,让学生像跳格子一样,在上面边唱边跳,这样识谱既好玩又有趣,学生易于接受,识谱能力在玩中得到了提高。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方法中的重点,好的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二)运用灵活的课堂语言

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运用教学语言的时候应该注意抓住学生特点,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羞于表现却又渴望个性的特点,语言中带着对学生的尊重和挑战。这样在整堂课中,教师与学生的全身心投入可以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利用课堂评价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评价,根据学生的心理成长进行评价。课堂评价是为了引导学生更准确的学到知识,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工作,所以评价的前提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怪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通过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更好的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四、让丰富的实践能力成为有效教学的保障

实践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通过学习音乐,并把音乐融入生活实践,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音乐教学目标的延续。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实践是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音乐知识观察分析的过程中,教给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并在指导学生自己模仿、重新编排、自唱旋律等创作过程中,让学生们在体验美妙音乐的同时,在实践中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通过体验音乐活动、音乐游戏、音乐竞赛等形式,丰富学生的音乐实践经验,从而教会学生将音乐融汇到生活当中,让丰富的实践能力成为有效教学的保障。

总之在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作为教师,我们应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充实和丰富自己,大胆创新,为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不断发展付出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小学音乐分层教学范文6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一直以来,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提升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的现状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开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本文以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更新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长期以来,小学音乐教学一直承袭着应试教育的理念,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实施也是以学生的音乐知识掌握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没有以素质教育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实施中,始终以教师的教学需要作为教学实施的依据,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开展的核心,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始终围绕着教师的活动而展开,学生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缺乏应有的重视,学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主体性没有得到有效的彰显。因此,要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就要求小学音乐教师要从教学观念的更新入手,小学音乐教学的实施要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依据,要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为目标,充分尊重学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小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以生本思想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所倡导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开展小学音乐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理念的转变,对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创新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的运用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大多都是以音乐知识的机械讲述为主,教学的内容枯燥乏味,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着知识的传授与缺乏个性的音乐训练为主,学生在小学音乐教学的实施中难以满足其音乐学习的需要,学生的学习实效性不强,教师的教学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不利于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应该看到,在新课程改革开展以来,小学音乐教学的方式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小学音乐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比较大,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现有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依然有许多需要改进之处,即便是一些已经改革的教学方式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也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学方式改革只是流于形式,不仅没有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还有可能成为小学音乐教学效率提升的绊脚石。因此,要改变小学音乐教学方式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以及小学生音乐学习的现实需要,创新现有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创新要善于在原有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一些实效性的小学音乐教学方式保留下来,将一些不适应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的方式淘汰,与此同时,还要对小学音乐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通过小学音乐教学方式的创新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创设教学情境,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以往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缺乏对小学音乐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视,教学中很少根据教学的内容需要设计出充满吸引力的教学情境,这样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来说也是缺乏吸引力的。我们应该看到,良好的小学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大有益处的,好的小学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小学音乐教学效率提升的催化剂,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想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就要充分重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根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以及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点,结合现有的教学内容,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诸多环节中,分层次地开展教学情境的创设,在不同的教学情境创设中都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的小学音乐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定是充满魅力的。如,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实施中经常看到一些充满大自然气息的音乐作品,教师如果运用那种填鸭式的教学开展教学活动,很难引起学生学习这部分音乐内容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这些教学内容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的自然风光片,教师要让视频内容的播放与音乐作品巧妙地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充分感受这类作品的审美意蕴,让学生在音乐作品的欣赏中享受充满魅力的视听盛宴,这样的教学情境创设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的,学生在诸如此类的教学情境创设中,音乐学习的兴趣会变得越来越浓,也越来越喜欢参与到音乐学习活动中,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非常必要的。

对小学音乐教学效率的提升进行研究,对促进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的实施依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因此,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