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语言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女性语言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女性语言特点

女性语言特点范文1

关键词: 女性 言语特点 形成原因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传播思想的媒介。因而语言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如常见的地域差异、性别差异等。不同的语言特点体现了说话人的态度、观点、身份。随着20世纪初女权运动在欧洲广泛展开,人们对女性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女性的言语特点在语言的性别分析研究中不容小视。本文主要从话题选择、词汇选择、句式语法的运用、语音语调和谈话风格等方面对英语中女性言语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并从历史、社会、心理和教育等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一、英语中女性言语特点

1.话题选择的特点

会话首先要选择谈话的题材,话题的选择往往体现了谈话人的兴趣及性格倾向。许多研究调查表明,不论是在说英语的国家,还是在中国,女性和男性在聊天谈话时选择的话题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女性由于其性格特点,往往偏向于感性,而男性天生偏向于理性。所以女性之间的谈话常常涉及情感、家庭、孩子、服饰等,而男性之间的对话多关于他们共同的活动爱好,如体育、政治、经济、工作等。男女之间话题选择的顺序可从下表中体现:

A――政治 军事 性 金钱 体育 科技 自然 健康

人生 人际 儿童 家庭 家务 感情 时尚――B

男性话题组选择几率从高到低:AB

女性话题组选择几率从高到低:BA

2.措词的特点

措词体现了一个人说话的风格倾向和特点。众所周知,口头禅就是一个人习惯性措词的结果。女性在选择用词方面比男性更加谨慎小心,且用词更富于情感。在英语中,有些词条属于女性专用,因而男性碰到这些词不敢,不应该也不愿意去使用。

①关于颜色:女性天生心思细腻,对于颜色更加敏感,她们能很快掌握大量精确描写颜色的词语,如:emerald(祖母绿),sapphire(宝石蓝),beige(米色)等。如果一对夫妇一同去商场挑衣服,遇到一件淡紫色的衣服,丈夫很可能说:“How about that light purple one?”而妻子却会说:“Wow,how beautiful that mauve dress is!”正是由于女性天生爱美,关注事物的艳丽颜色,所以她们更倾向于选择精确的颜色词汇描述,而男性通常不会使用这些词汇,只是粗略地将颜色归类。

②强调和夸张:女性感性且喜欢把情感外露,因此她们常常选用一些含有夸张成分的形容词和副词来修饰话语以达到感情的充分表达。例如形容词有:adorable,wonderful,cute,charming,divine,gorgeous,sweet,lovely等。当女性面对诱人可口的美食,不免惊叹一声“How divine!”;当女性遇到邻家可爱的小宝宝时,会夸赞“What a cute baby!”;当女性看到华丽的服饰时,又不禁会用到lovely或adorable。大家可能都会说“Your plan is wonderful.”。但是“Harry,you are a wonderful friend for me.”则一般是出自女性之口。除了以上的夸张意味的形容词,女性还喜欢用表强调和夸张的副词,例如:pretty,quite,so等。语言学家奥托・叶斯柏森(Jespersen)在1922年就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so来加强语气。同样地,另外两位语言学家Lakoff和Tarone在几十年后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③惊叹词和诅咒词:女性从小就被教育得更加礼貌温和,因而当女性表达惊叹和强烈情绪时,倾向于选择相对婉转的词汇。女性一般会避免使用shit,fuck,damn,hell等一些辱骂性攻击性很强的词语。女性通常表达惊讶时,会用“Oh,dear!”、“My godness!”、“Dear me!”、“My Heavens!”等。当她们表达愤怒时也会将shit转换成shoot以减缓语气。

④爱称和加词缀:女性为了表达自己的喜爱亲切等情感,通常会给一些事物起爱称,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在一些词的后面加后缀“y”或“ie”表“小”或“亲昵”之意。例如:birdie,ducky,bookie,sweetie,Jackie等。男性则断然不会这样称呼事物。

3.会话中句式语法的运用特点

英语中虽然没有规定成文的女性专用语法,但是语言学家们经过分析整理发现女性习惯性使用以下几种语法结构。

①附加疑问句(tag question):附加疑问句也叫做反义疑问句,是指放在陈述句末尾的简略疑问套句。女性倾向于用这种方式对话而替代直接用肯定的陈述语句是因为前者有较强的征询意味。“It is beautiful,isn’t it?”加上附加疑问句,很明显就带有想要征得对方同意的意思。又如,女性通常说“He can’t do that,can he?”而不是直接说“He can’t do that!”。

②更换主语:女性在会话中,倾向于把主语“you”换成主语“we”,以增强亲切性和对话双方的融入感。例如,“Maybe we could fix it.”或“Maybe we could improve it later.”。

③礼貌用语和委婉语:女性较男性而言,更多地、更频繁地使用“Thank you.”,“It’s so nice of you.”,“Could you please...”等礼貌用语。此外,女性还特别青睐于使用委婉语,她们通常不会正面直接地表达反对意见。例如:A:Look at my new dress,is it lovely?B:Um...I like its color.(此话表示其实不认为衣服好看,所以只提了颜色)。

4.会话中语音语调的特点

研究表明,女性发音在很大的程度上较男性而言更加标准。例如,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发出元音后的/r/,如tar,女/ta:r/;男/ta:/。女性由于其性格心理特点,在发音的时候更加注意,小心谨慎,所以发音更清晰。而男性发音时随意、模糊,进而有肯可能较粗糙。如-ing发音,女性发出标准的/-iη/的频率远高于男性,而男性常常会发成带前鼻音的/-in/。关于此发音,Shuy等人曾做过调查,结果发现男性中只有37.8%的人把/-iη/发准确,而女性中发出标准音的人数则高达71.1%。另外,女性在谈话中倾向于升调而很少使用显得语气生硬的降调。

5.谈话风格的特点

女性在会话中,有其独特的风格,主要有:①女性有好问问题的倾向,在谈话中,她们总是积极充当提问者,她们把提问当作是一种保持谈话的方式之一。美国语言学家Fishman研究发现,男女在对话时,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说一些话使谈话保持发展下去,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积极效应”,包括去除紧张进而生成亲密氛围等。②当女性回答问题时则尽量会使用大量的形容词描述内心感受,有描述更多细节的倾向。当女性话语被打断时,通常不会像男性那样主动抢回话语权,女性更多会选择“沉默抗议”的策略。

二、女性言语特点的成因分析

语言是人类历史与文明的产物。社会是具有复杂性的因而语言具有多样性。造成女性言语特点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历史原因

无论是东方或西方的语言中,人类(humanbeing)、人(human)、历史(history)等词语都不包括女人,她们在人和历史的范畴中是不在场的缺席者。除却短暂的母系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进入父系社会以后,千年来,女性的地位一直没有真正的达到和男性平起平坐。法国革命的人权宣言只是男权宣言,发现了这一点的阿伦普・德・朱戈在法国大革命两年后的1791年发表了《女性与女性市民的人权宣言》,她后来因此而被送上了断头台。拿破仑法典则明文规定:“未成年者、已婚妇女、犯人及精神病患者没有行使法律的权利。”美国妇女在解放黑奴的运动中才意识到自己和黑人一样处于无权地位。这所有的历史事件都证明了女性地位的低下和女性力量的软弱。因而女性的言语从古至今都带有不够自信的特点。尽管女权运动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一个世纪,但不免有遗留下来的习惯,使得女性谈话时容易附和,从属于他人。

2.社会角色和分工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男女的社会分工惯性定位为“男主外,女主内”。这就使得外面的世界基本变为男人的世界,男性的活动范围远远大于女性,他们承担着社会的主要责任,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且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然而女性一般只能局限于家庭,社交活动范围相对缩小很多。这使得男性在大众普遍意识里代表着权力、地位、支配等,女性则只能占在从属地位。这种状况迫使她们用其他方法来得到重视,争取地位,这就是使用象征身份的标准得体的英语。此外,女性在家庭当中承担着教育子女的重任,因此她们更加小心谨慎地选择自己的说话方式,以试图给予后代积极的影响。

3.生理和心理因素

女性的生理特点首先就决定了女性说话时语音语调偏高,因为女性的声带天生比男性的窄而薄,说话时的振动频率高,音调也就高了。而女性大脑结构的特点,又使得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更快地掌握正确发音和语法的使用。女性在心理上较男性而言,胆小、谨慎且容易依赖他人,因此,女性在说话时也会体现这些特点。例如女性总是倾向于询问他人意见,附和他人的观点和使用反问句。

4.教育因素

多数家庭从小就教育女性要温文尔雅,言语行为必须表现礼貌得体。所以女性从小就会给自己设一个角色限定,自我要求和反省能力很强。到了学校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后,又由于大多数的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都是女性,她们的言语风格会直接影响到受教育的女性学生们。女学生会有意无意地以老师为榜样,继承女性这种得体的语言特点。

语言是社会现状的反射镜,它能及时反映当下社会热点,具有时代的代表意义。伴随着上世纪中叶的女性解放运动,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社会价值和社会认知得到高度认可。这使得女性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共社交活动中。社会工作和社交活动使得女性在交谈时不再像原先那么缺乏自信,她们仍然会使用礼貌温和得体的语言,但同时大大增加了言语的力度和弹性。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语言的性别差异正逐步减小。学习研究英语中女性的言语特点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英语这种语言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

参考文献:

[1]张爱玲.论女性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5,(1).

[2]Trudgill,P.Socio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Society(New Edition)[M].The Penguin Group,1995.

[3]Poynton,Cate.Language and Gender:Making the Differe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4]李昕辉.女性语言风格特色简析[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女性语言特点范文2

关键词:女大学生;性格;生活价值观

女性的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女大学生是女性群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她们在社会生活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师范院校的女大学生则具有三重性,即女性、大学生、师者。因此,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教育问题,既是提高女性个人和整体素质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中国社会的转型,当代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在发生嬗变。女性角色决定了女大学生的生活价值观取向。生活价值观是人们对生活的意识和态度的总称,它是生活基本问题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它具体表现为人们对婚恋、职业以及金钱等生活基本问题的态度和看法。研究女大学生生活价值观是提高女性综合素养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要求。

一.女大学生成长面临的两大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女大学生的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生要求自立、自强,追求自由恋爱、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和事业有成等,希望能有和男生一样的社会地位。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又存在矛盾。

(一)主观要求自立与生理依赖的矛盾

在高校中,女生主观上渴望和男生一样独立的开展各项工作,在工作中施展才华和收获喜悦。但是,往往又受到生理条件的制约,无法达到预想的效果。当碰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想到的就是找人帮忙,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一种病态的缺陷。

(二)客观要求自强与社会习俗的矛盾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要求女生和男生一样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女生强大,则会被人扣上“女强人”的帽子。社会习俗认为,女生就应该比男生弱,过分强大的女生往往会被男生这个群体冷落,而又不被女生这个群体所接受。

二.性格对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性格是影响价值观的基础。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一个群体的人受共同环境的影响往往具有相同的价值观,但是在趋同性的情况下又包含着差异性。往往这些差异性又是高校女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关键。

三.高师院校女大学生群体特征对生活价值观的影响

高师院校的女大学生除了具有高校女大学生普通面临的矛盾外,他们还具有特殊的群体特征。新时期,由于价值取向多元化和高校生活环境自主化相互作用和影响,使得大学生的教育问题较为突出。

高等师范院校女生人数多,占有绝对优势,生活环境中的价值取向又较为趋同,这使得女大学生出现了许多的新问题。笔者以师范专业抽取一个班(45人)的素质测评排名为例,汇总学业成绩排在前10名男生数,2008、2010年1人, 2011年2人。

(一)学习竞争激烈,压力大。5年下来,每学期期末考试学业成绩排在前10名的基本都是女生,女生之间竞争非常激烈。为了能稳住学业排名,有很多女生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生怕比别人差。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导致压力巨大,心理问题多。

(二)人际关系复杂,矛盾多。女生之间问题较多,女生不团结的现象较多于男生。部分女同学由于心胸狭窄,产生嫉妒心理,内部意见纷争较多,使得宿舍人际关系不和谐。在班级工作中容易产生小团体意识,导致班级工作难以开展,思想工作效果差。

(三)生活取向多元,问题多。由于高校环境较为宽松,部分女生在学习压力和大环境的驱使下,开始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主要表现在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或是盲目的进行生活攀比。包括恋爱、择业、消费等方面都与高等师范院校的管理和导向存在很大的分歧。

这些特点带来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对生活价值观有着较大的影响。高师院校的女生大多学习刻苦、工作认真。一方面,女生在高师院校各项活动中表现优异,体现出女大学生具有的活力。通过活动使女生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了,另一方面,带动学风建设的同时又推动了校风建设,形成了较好的学习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这些都是值得褒扬的。但是,我们还需要看到不足的一面。正是由于女生矛盾较多,导致人际关系不和谐才会滋生很多的社会和心理问题。女生之间的生活攀比,容易产生拜金主义价值取向。一旦在恋爱观和择业观上树立了以金钱为导向的价值观,这就会给高师院校的日常管理、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沉重的负担。

四.教育对策和方法

(一)运用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健康成长

正确运用灌输理论,反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生活观。运用多种形式,寓教于乐,向广大女生生动活泼的灌输科学的生活价值观,增强科学价值观取向的渗透力和感染力。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影片展播、文体活动,宣传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广大女生通过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寻找个人定位和价值,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感。

其次,抓好正反典型事例。运用集体讨论,单个交流等方法提升女大学生明辨是非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在高校学生事务中,通过校报、橱窗和QQ群等载体大力宣传正面典型,激发女大学生成才动机。广泛开展女生问题大讨论,让女生在讨论中认识是非,明辨是非。在正确的是非观的指导下,才能端正金钱观、恋爱观和择业观。需要注意的是反面典型最好进行单个交流或特定范围交流。

(二)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引导女大学生顺利就业

社会、学校要形成合力,关心女生的进步和发展,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顺利就业。各相关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法制部门要加强法制建设,重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女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宣传部门要积极宣传主流的进步生活观念,批评落后的、腐朽的、堕落的生活价值观。劳动和保障部门要理顺劳资关系,保障女工的基本权利。全社会形成合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有助于广大女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学校要制定符合女大学生生活和学习规律的规章制度。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要能支持女生、关心女生,重视女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加强就业指导,让他们科学认识到男女性别差异的客观性所带来的不同,帮助女大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提高就业竞争力。正面引导女生从实际出发,理性择业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师院校中积极开展女大学生特点研究,对于女大学生全面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特征,正视与男性的差异,形成健康的心理,完善人格和道德水平,提高婚恋问题的处理等都会有很大帮助。高师院校女大学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对其生活价值观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女大学生个人和群体的成长和发展,更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孙珊.浅谈高等师范院校女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2009(4).

女性语言特点范文3

[关键词]性别差异;话语风格; 跨文化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93 — 02

一、引言

在语言交流中,性别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可变因素。性别在心理,社会以及文化上的差异使之语言上的性别差异也非常突出。性别话语风格的差异会给异性间的交往带来问题和误解,甚至可能产生矛盾与冲突。如罗梅恩(Romaine,1994)指出,日常生活里妻子对丈夫发出“Why don’t you listen to me?”为何你总不听我讲?等抱怨已成为普遍现象。造成话语风格性别上的差异原因主要是:第一,男女具有不同的社会心理;第二,社会对男女言语行为具有共同的心理预设。丹麦语言学家叶斯伯森从语言学角度研究性别语言。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也曾发表《雅纳语中的男人和女人的语言形式》来研究性别语言的差异。20世纪70年代后,性别因素被看成是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独立变量。80年代的博林格及至90年代的研究使性别语言研究不断深入。美国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格雷杰逊曾建议性别语言学成为一门新的语言学科。本文对语言性别差异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总结,特别对男女在话语风格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探讨,以期有助于男女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性别语言差异的研究

在性别语言差异这个问题上,基本上存在三方面的研究:

(一)性别语言的歧视问题

语言学家们发现,在语言的实际交流中,经常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其表现为语言通常以男性为规范,以男性的语言作为标准和主体,而女性语言则视为一种附属的语言变体。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的理论依据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 语言不仅仅是社会的产物,它还能够反过来影响人的思维和精神的构建。根据这种观点,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在受到宗法,等级制度所制约的文化环境中的语言,它所反映出来的是男性世界的本质内容。在英语中很多词语在描写男性的时候是褒义或者是中性的,但一旦用来形容女性的时候,马上就多了一层贬义了(Schulzl,1975)。例如:

He is a professional.

She's a professional.

第一句中的professional使人联想到的是医生或者律师这样的比较体面的职业,但第二句里的在英语国家中就容易让人联想到或者是青楼女子。类似的句子如:

Andrew is loose. (Andrew自由散漫.)

Monica is loose. (Monica生性放荡.)

(二)男性和女性在运用语言时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 语音层面:听者可以根据一个人的音色,音速,音量,音域和节奏等特点,判断出一个人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一般说来,女性音高于男性,语速也快于男性,而且女性更加倾向于使用标准语体和高雅的口音,这其实也是语言性别歧视的一种体现。

(2) 词汇方面:女性更倾向于使用情态,色彩,夸张,委婉词语等。女性喜欢情态词may,could等和委婉词使谈话更友好以示礼貌优雅;颜色词如lavender,beige,mauve等更多地被女性而非男性使用;谈话中,女性对adorable, charming,divine,lovely和sweet 等感彩浓厚并带有夸张的词汇使用更为频繁。

(3) 句法层面:女性较之男性更注重语言的含蓄和优雅以及言语的规范性,更习惯于遵守各项语言规则。

(4) 语调模式:男女在语调模式方面的差异表现为,女性较之男性更习惯于使用带有惊讶和礼貌的语调模式。女性在回答问题时一般会用升调而不是降调,这也反映了女性对于表达自己观点方面比男性更缺乏自信。

(4) 话题选择:女性对话题的选择多是随意自由,而男性谈话多与体育运动,政治和财经等相关。

(三)男性和女性在话语风格上的差别

话语风格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话题的选择,话语量的大小,话语策略等方面。

(1) 话题选择。女性话题经常涉及个人,关系当前,而男性话题则广泛且较为抽象,较少袒露自我,常与当前情景保持适当距离。男性话题侧重于信息交换,讲述事情较倾向于事情的结果,而省略细节。女性则认为话题不重要,重要的是谈论本身,谈话就是感情交流,通过交谈,可以建立和加强与对方的感情,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2) 话语量大小。人们普遍认为女性比男性话多,一些英语单词诸如babble,chatter,gab,gossip,nag,prattle等有"罗嗦"含义的词在词典里的例句基本都是拿女性作例子。一般来讲,在公开正式场合,男性说话通常多于女性;非正式私下场合,女性往往表现得较为积极主动说话多于男性。

(3) 话语策略。许多研究表明,话语策略差异是性别语言话语风格上最深刻的差异。英国著名语言学家Cheris Krame在仔细深入地研究两性语言特征之后总结女性语言特点为 “絮絮闲聊,柔声轻语,彬彬有礼,热情洋溢,斟酌词句,有时候莫名其妙,令人不得要领。" 而男性的语言特点则表现为 “傲慢自负,使用咒语俚语,盛气凌人,气粗声大,言语有力,直来直往,敢说敢道,不容置疑" 。话语策略差异还表现在交际中男女在发言,提问,打断,反馈和应答五个方面的差异。通常在交谈中女性会表现得相对比较合作,大家轮流讲话。别人说话时,女性常有积极的反应,打断别人说话在女性看来是不礼貌的,因此女性很少打断别人说话,即使打断一般会附带一句致歉话,女性更习惯于使用反意疑问句。相比之下,男性倾向于由自己来控制话题,通常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性,尤其是在公共场合。男性在发言,提问和打断谈话方面均多于女性。男性喜欢借助于一种展示性讲话(display talk)以潜在地提升地位,展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而女性经常选择表扬鼓励性的语言,表达赞同支持而不是反对批评,目的是寻求与对方的和谐一致,从而有利于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为此女性在交际中更多地使用we,you 等可以包括谈话对方在内的人称代词和以Let's开头得祈使句。 说话语气较委婉犹豫含糊,常用sort of ,maybe,I guess之类的模糊语及援尾句(facilitative tag),而男性多使用of course等肯定语和认识性尾句(epis-temic model tag)。“ you know”,“ I think”,也是女性在会话中常用的表达,用以强调交谈双方共有的背景知识和意见的一致性; 而男性则用这类言语来表达对所述命题的不确定性。在女性看来,交谈中不时地用mm,yeah等表达的意义是: "I am listening to you. Please continue."是对谈话对方的尊重,男性则常将其理解为: "I agree with you." 男女之间的误解往往来自于对最少回答(minimal response)不同的理解。比如当男方发现女方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却使用"mm"表示附和时,会感到不可理喻甚至生气。当女方发现男方在对自己的谈话较少使用"mm",或迟迟才说"mm"时则会怀疑对方是否真的在听自己讲话,是否愿意继续谈话。

三、语言性别差异形成的历史,社会和心理因素

男女性别语言的差异是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使然。首先,社会根据不同性别来规范行为,使人们逐渐接收社会和群体对性别角色的期待,并将性别规范自觉内化到社会期待模式中。温柔顺从被视为对女性的期待模式,因此在语言上要求女性语言注重情感性,语气柔和,语调和缓,表达委婉等。再者,社会权势和支配及社会地位造成男女话语的"权势风格"(powerful style)和"无权势风格"(powerless style)。莱考夫描述的所谓女性用语是社会地位低下,交际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的言语特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女性在社会上所受到的歧视使得多数女性的才能得不到发挥,其社会地位也得不到保证。这种处境使他们对语言这一标志的重要性更为敏感。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话语风格性别差异在于男性和女性各有不同的交际亚文化背景(communication subcultures)。 正是由于各自不同的亚文化交往圈,男女分别习得不同的话语风格。

四、结束语

纵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语言上的性别差异受社会地位影响很大。通常认为男女两性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别越大,语言上的性别差异也就越大。除此之外,性别语言上的差异也受历史文化影响,并且因场合,交际对象,个人文化程度,性格等因素不同而不同。性别话语风格存在着个体的统一性和多样化及群体的统一性和多样化的特点,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男女两性话语风格必将逐渐缩小,并在一定程度上逐渐融合,从而使男女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再是梦想。

〔参 考 文 献〕

〔1〕许力生.跨语言研究的跨文化视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Ronald Wardhaugh. 社会语言学引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女性语言特点范文4

关键词:跨文化比较; 广告传媒;社会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4-0148-02

“语言离不开社会, 社会也离不开语言”,这是当代社会语言学家Romaine的重要论断。广告传媒充斥着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并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广告语言作为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中发展得最快,也最有影响力。它具有时代性,能折射出社会的方方面面。目前,我国学者对广告英语的词汇,英汉广告的语言特征,修辞手段,译文等不同视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样,把语言学中的一些理论同广告语言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分析社会语言学在广告传媒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英广告传媒语言特点分析

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est)、欲望(Desire)、记忆(Memory)、行动(Action),这是美国著名学者E.S.Lewis提出AIDMA原则中关于一个精品广告所应当具有的宣传和吸引效果。能做到这五点,达到让消费者购买的目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广告的要求自然很高。我们经常看到,人们对广告的反应不同,在听到或看到广告之后有人喜爱,有人厌恶,有人平静,有人疯狂,这一切都是由广告的语言特点决定的。无论中文广告,还是英文广告,通常广告语言有四大要点: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目的性强以及方便记忆。但从语言和文化差异来看,中英文广告除了共性之处,还有各自的特点。

(一)中文广告语中的特点

中国是一个集体主义化的国家,讲究谦和忍让、克己待人是历来被弘扬的美德,因此,中国的语言体系中大量存在的是敬语,谦辞。因此,在中国的语言体系中存在的“您的”和“我的”这样表示要独占利益的第一人称句式是不被社会所认同的,因此也是被排除在语言规范之外的句式表达。

这个文化语言特点表现在广告中:一是突出 “和”与“众”,强调个人的认同应当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以使彼此之间相互适应,由此在商品消费和广告中体现出一种从众心理。例如:中国联通的“一亿人的选择,亿万人的见证”,还有广州好迪的“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些广告词莫不体现了随大流的从众心理。二是中国的广告习惯用固定的形式去给商品起名字,让商品的特征、功效和优点一目了然。比如像“江中牌健胃消食片”,就是采用“品牌名+商品的主要功效+范畴词”的方式。三是广告别重视文化和权威崇拜,这种观念在些广告语中比比皆是,国家权威认证、指定专用等词语在广告中出现的频率极其高,如云南白药牙膏,国家保密配方等。这类广告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是非常乐意接受的,因为这意味着在商品质量的保证和可信度的增加。

此外,汉语广告中也有不少谐音现象,并且像谐音相关这类谐音多以成语和言语出现:“咳”不容缓―桂龙牌咳喘宁,随心所“浴”―玉环牌热水器。

(二)英文广告语中的特点

西方的价值观中更强调个体,强调人本主义,认为个人是至高无上的。与此相应,文化语言突出的是个体倾向,注重个性与隐私。欧美国家消费者在商品购买中,出对众人兼用的商品兴趣不大。因此,在广告语言中很少用“all”这类词,而更多使用 “you”这类词语,这样的好处,一是加强了广告与消费者的互动性。二是符合文化心理,让消费者感到这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商品,而获得心理上的舒适感和满足感。例如:“We’ll leave a light on for you”(Motel 6)它所传递的是“You(the customer)will always be welcome”。

此外,在英语的认知模式中,给商品的名字只要一个名称单词即可,不必要加什么功效或特征之类的修饰语,如“Nestle”(雀巢咖啡),“Alps”(阿尔卑斯巧克力牛奶夹心糖)。当然英文广告中也有许多语言谐音的出现,如Make your every hello a real good buy。这则广告恰是利用了“good bye”与“good guy”的同音异义吸引了顾客注意从而推销其产品。简练性和灵活性在英文广告语言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Just do it(NIKE广告),Impossible mage possible(佳能打印机),Maybe she’s born with it ―maybe it’s Maybelline(Maybelline化妆品广告)。正是这种广告语的精炼吸引了大多数消费者,同时,也实现了AIDMA原则。

二、社会语言学在广告语言中地位与作用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的科学;而广告语言真实生动地体现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社会语言学对广告传媒语言的研究在性别,年龄,以及语码转换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

(一)性别差异的影响

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所产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体现了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按照性别的不同,男性与女性在消费心理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一差异来源于男女在生理、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思维模式方面的种种不同[9]。

因此其对应的广告语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针对男性的广告,应当把握住男性的需求和心理特征,突出阳刚、实力、品质这些关键性要点,在广告语言中一定要体现出“男子汉气概”,如:超人剃须刀,劲霸(男装)等等都体现了男性的阳刚气质。而针对女性的广告,则应把握漂亮、优雅、温柔等特质,突出对商品色彩与式样等方面内容的关注,这样才能引起女性的注意和好感,更容易接受和购买。像商品名字,就应该符合这些特征,飘柔(洗发水),淑女屋(服饰)等等,所有的词都给人一种柔顺,雅致的感觉。

(二)年龄差异的影响

不同年龄的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不同,青年消费者追逐新潮时尚、追求个性张扬、重情感易冲动;老年消费者更多综合考虑购买需求、欲望、购买力等,讲求实用价值。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的商品,广告语要会做出适当的改变与创新。可以想象,商家在针对中老年消费群的广告语中出现“给力”“神马”等一些新潮的网络词汇和语言,消费者可能会不完全清楚什么意思,会让为是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语言而非常反感。但是针对年轻消费群体,他们 “酷”劲十足,他们的消费主张是“我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对“个性”张扬追求,所以广告语则应选用一些新词或者个性词去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Hi-fi Hi-fun,Hi-fashion,only from Sony.(高保真,高乐趣,高时尚,只来自索尼。)这则广告中使用了语言变体,将英语中发音相同的high 改换成hi,这样的表达会立刻吸引年轻人的注意(Attention)。再如,针对儿童商品的广告,要紧紧抓住天真,率性、好奇、快乐等特征,尽量形成简洁、明快,形象可感,充满童的风格。如甜甜的,酸酸的,娃哈哈AD钙奶等,都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和语言风格。

(三)语码转换的影响

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是指说话者在对话或交谈中,从使用一种语言或方言转换到使用另一种语言或方言。在一般的情况下,进行语码转换的两种语言中有一种是基础语,另一种是辅助语,基础语是会话中使用的主要语言。广告语言中也经常使用语码转换,比如广告中采用方言和普通话语码转换,目的是唤起与增进沟通的认同感,比如,有的广告词用东北口音(赵本山的“不看广告、看疗效”)或者四川口音方言(“杠杠的”),特色鲜明突出,使人“产生亲切感,产生共鸣”。现代社会也出现了很多双语广告,多语广告和语码混用。如:“海信电视,Hisense”;“酒的王朝,Dynasty”等。

三、结 语

中西文化差异对中西广告语言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而社会语言学要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使用情况,广告语言作为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又生动地体现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并且将语言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中文广告语言还是英文广告语言,社会语言学在广告语言研究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广告语言的制造者与广告受众都应该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中社会语言学对广告语言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曹志耘.广告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 陈原.社会语言学[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0.

[3] 江波,景玮.社会潜意识及其在广告中的应用[J].中国广告,2010(2).

[4] 靳梅林.社会语言学与英语学习[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5] 李静.试论广告翻译的目标语文化策略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4).

[6] 谭卫国.中西文化与广告语言[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8).

[7] 武一微.广告语言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语文学刊,2009(5).

女性语言特点范文5

关键词: 《绝望主妇》 女性语言 文体特征

一、引言

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及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不可避免地反映出说话人的态度和背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包括语言使用者之间性别、职业、社会地位等的差异,语言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的运用上往往呈现出群体性的差异。就性别而言,由于性别的差异和角色的特殊性,女性语言往往具备与男性语言不同的特征。本文将着眼于文体学的角度,从语音、词汇、句法层面出发,分析美国广播公司出品的一部反映女性现实生活的电视剧《绝望主妇》中女性语言的文体特征。本文选取该剧的第六季共23集的台词为语料,因为第六季是较新的一季,语言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实际。

二、《绝望主妇》中女性语言的文体特征

(一)语音语调层面

通过对该剧视频资料的分析表明,女性语言在语音层面的文体特征是规范化。女性在发音方面纯正标准,这已成为女性的社会标志。女性的发音比男性更接近标准、规范语体和高雅口音。根据女性的语音特点分析,女性发音比较小心、清晰,而男性则发音比较随意、粗犷。

在语调方面,女性的变化很大,比男性更富有表现力。女性使用升降升或降升调式的频率比男性高。女性讲话时多用明显高于男性的升调,而且高低变化很大。而在该用降调时常使用升调或平调,表现了女性犹豫不决的性格特点和温顺、体贴、尊重别人的美德。女性在该用降调时常使用升调或平调,以表示自己的意见不是定论,乐于听取对方的意见或表现出犹豫不决,以及温顺、体贴的性格。如:

Husband:When will dinner be ready?

Wife:Oh...around six o’clock?

在这个例句中,妻子回答时运用了升降升调,暗含“six o’clock if that’s ok or if you agree?”这一征求意见的口吻,反映了女性语气犹豫不决及其温顺、体贴的性格。若将对话中的角色进行交换,男士可能以高降调收尾,语气坚决、肯定。

(二)词汇层面

下表是根据《绝望主妇》第六季中的所有男女主人公的话语做出的统计,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该剧中女性语言在词汇方面有两大文体特征:更多地使用感彩浓重的词汇;较多使用文雅和含蓄的词汇。

1.多使用感彩浓重的词汇

通常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和情感。而女性语言则强调在感情上打动别人。大多数女性通过抒感来表达自己,而非强调对事理的阐述。另外,女性在情感方面较之男性更为细腻,易于表露情感。因此,在词汇使用方面表现出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倾向于使用感彩浓重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颜色词。女性倾向于使用一些从法语借过来的更为复杂的颜色词来精确地形容和描绘事物,例如beige(米色),azure(天蓝色)。这些精确、复杂的颜色词却很少出现于男性的语言之中,大多数时候,男性会用blue来代替“The azure skirt suits you better.”中的azure。这些复杂词的使用充分反映出女性观察之细致、情感之丰富。

(2)夸大性和空泛性形容词。女性趋向于使用夸大性形容词和空泛的形容词,如adorable,charming,cute,lovely,wonderful等,从而更为准确地反映她们的情感。因此,“How lovely the girl is!”之类的语句更多地出现在女性语言之中,成为女性语言的特点之一。这些形容词的夸大作用强调了女性语言使用方面的感性特征,符合女性情感表达的需要。同时,女性倾向于使用一些空泛的形容词,尤其是在谈论政治、地理、体育等她们所不熟悉的领域或者是在需要逻辑推理和推理思维的情况下,这些词汇丛频繁出现也说明了大多数女性在上述方面的知识或能力的相对欠缺。大多数女性在观看足球比赛时经常使用“Oh,the striker is wonderful!”来赞扬场上的前锋,而男性多通过描述该球员的实际场上发挥来表述自己的看法。

(3)小词和爱称。与男性选用相同的词汇进行表达时,女性通常在这些词后面加上表示“小”的词缀-ie或-y,从而强调所描述的事物的小巧以及本人对该事物的喜爱或亲密关系,例如,doggy,bookie等。“What a lovely doggie!”或“The birdie is flying in the sky.”都是极具女性特征的语言表达。这些富含女性特征的英语词汇在女性语言中的出现频率远远高于在男性语言中的出现频率,如果男性过多使用类似的词汇一定会遭到别人的不解或误会。

(4)强势词。女性多在夸大性形容词前加副词或强势词terribly,so,pretty,awfully等进行修饰,从而突出表达自己的情感,用强势词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女性经常用这些词来表达她们对倾听者谈话内容的深入思考或者让对方感受到自己所谈论的内容非常重要,想要引起对方的兴趣。在《绝望主妇》中,我们经常听到女主人公这样的话语:“I am really sorry.”“This is so funny.”与之相比,男性则比较少用so,very,really来表达同样的意思。

2.多使用文雅和含蓄的词汇

语言反映社会生活,是社会地位和身份教养的重要标志。女性的社会地位感较男子更为强烈,更加注意语言变体的潜在的社会意义。男性可以通过他们的成就来衡量他们的社会地位,在他们而言,语言只是一种表达手段;而女性则需要从言谈举止方面填补她们在社会地位上的劣势。和男性相比,女性更注意所使用的语言的文雅和含蓄,在词汇方面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委婉语和俚语。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通过使用含蓄、委婉或迂回的言词来代替一些她们感到不便或不宜表达的禁忌或敏感的事物。例如,用委婉语“I have to go powder my nose.”来代替“I need to use the toilet.”剧中还有这样一段对话:Susan说:“What do you think of my new coat?”Julie回答道:“Funny.”这里,有趣其实是不能用来表达对Susan外套的评价的,但是为了委婉地表达自己的不喜欢Susan外套看法而采用的词汇。同时,作为男性专用领域的俚语很少出现在女性语言之中。

(2)惊叹语和诅咒语。女性更注意语言的文雅和含蓄也表现在惊叹语和诅咒语的使用上。在《绝望主妇》中,女性经常使用的咒骂语和惊叹语包括:Oh dear,My Goodness,God Heavens,Oops等。而很少使用比较强烈的咒骂语比如shit,damn。人们总是期望即使在女性表达强烈情感时也优雅、礼貌、温柔和有美德,女性也本能地避免使用。

(3)客套语。女性语言的文雅和含蓄还表现在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客套的标记词如please,thanks。除此之外,剧中女性的礼貌用语非常得多,比如“You are so sweet.”“Do you mind...?”“Can I...?”“If you don’t mind...”“I wonder if I could...”。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三)句法层面

表2是作者根据《绝望主妇》第六季中所有男女主人公的话语做出的统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剧中女性语言在句法上有以下文体特色。

1.调节结构

女性在言语中更多地使用调节结构,通常称作模糊修饰语(hedges)或闪避词,包括一些模棱两可的话,如I think,I suppose和有声停顿,如well,you know,kind of等表示不确定性,还经常带有一些情态动词would,might和带情态意义的副词probably,possibly,certainly等。

女性在说话时经常使用I think,It seems to be,I guess,I’m not expert,but等插入语,这样一些客气礼貌的句式可以回避直截了当地回答,表达较为缓和的语气和试探性的要求。这些词和表达方式通过暗示说话者缺少信心来减弱说话者的语气,从而使得所说内容更为准确。比如:I suppose I might be able to do that.剧中Lynette有这样一句话:“Well,we did kind of forget her birthday.”其中闪避词“kind of ”使得说话人的表达显得不那么直接和主观。从而也可以为说话人留下更改话语的空间。又如,请求帮助时,Bree说:“I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possibly do me a small favour,if you wouldn’t mind.”这类语句其实是一种非常客气的说法,女性比男性更常用这些说法表示试探性的要求或提议。

2.附加疑问句

在《绝望主妇》中,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疑问词,在句末更多地使用附加疑问句。用附加疑间句有较强的征询意味,可以避免过于直接、肯定。Lakoff(1975)指出:人们认为,和男性相比,女性更喜欢用一种试探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女性比男性更多地使用附加疑问句,因为附加疑问句可以减少语气的肯定力度。在疑问句或反意疑问句的使用上,女性的使用频率高于男性。对于女性而言,她们使用疑问句的目的是使得谈话得以持续,以免造成交际上的语用失误。例如:女性一般会说“He can’t do that,can he?”而不是“He can’t do that.”女性为显示自己的教养、地位,以及出于温柔优雅的心理特征,在句法方面,通常会附有各种修饰成分、委婉含蓄的句子表达较为缓和的语气。而男性基于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心理因素,话语尽显阳刚之气。比如剧中Lynette经常使用:“Let’s go shopping tonight,shall we?”而剧中Mike在表达同一个意思时却会说:“We go shopping tonight.”有时女性使用这些附加疑问词并不是真正地直接问一个问题,而是想表达她们对所叙述事情的不确定性和缺少自信。剧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表达,比如:“You do have a sitter,don’t you?It seems a bit too good to be true,doesn’t it?”

3.虚拟语气句

女性在讲话时会避免使用直接命令句,而是用较为恭敬温婉的虚拟语气句。比如女士在要求别人带某东西时会说:“Could you bring that here?”妻子要丈夫吃饭时会说:“Dinner’s ready. Would you like to eat now?”在吃完饭后要求丈夫洗碗时会说:“Would you like to wash the dishes?”这些说话方式表现了女性的恭谦和自身的修养,可以避免一些相互产生的尴尬。

4.祈使句

性别差异在句法上的体现还表现在祈使句的使用上。通常,男性较多地使用简单明了的祈使句,表达命令或作出决定,而女性则多半使用复合祈使句等客气的句式来请求对方做某事。而且女性更频繁地使用Let’s句式,而Let’s结构句式明显包括讲话人本身,语气缓和、委婉。此外,女性比男性较多地使用长句子,以避免唐突或鲁莽。

除上述特征外,在句法方面,女性更倾向于在谈话中用代词“you”和“we”作句子主语,时刻记着对方的存在。如,Maybe we could do something more about that.此外,大量研究表明,女性英语的句式语法更为标准规范,语法的正确性几率高于男性,而男性话语中的次标准语言形式比较常见(J.Cheshire,1984)。

三、结语

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英语语言中的性别差异与其社会分工、社会文化因素及女性的心理因素都是紧密相连的。由于社会分工等深刻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导致女性语言有其区别于男性语言的独特表现形式。英语中的女性语言在语音语调、词语选择、句法等方面颇具特点,相比之下,女性话语更感性、更亲切,言语更礼貌、更委婉、更规范,用词更细腻、更生动,交际更为默契;而男性语言则直来直去、盛气凌人、无所顾忌。正确地认识、理解英语中的性别差异,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英语学习者不仅要掌握语言自身的规则,而且应努力地正确使用适合自己性别角色的地道英语,进行得体的交际。

参考文献:

[1]Cheshire,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sex in English[A].In P.Trudgill,Applied Sociolinguistics[C].London:Academic Press,1984:33-55.

[2]Lakoff,R.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M].Harper & Row Publishers,1975.

[3]成祖堰,唐琳.英语中的女性语言特点探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5,(6).

[4]刘希.英语中女性语言的特点及性别歧视现象探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5]王丽琴.女际语言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3.

[6]张爱玲.论女性语言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J].外国语,1995,(1).

[7]张一宁.女性英语中词汇使用特征的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女性语言特点范文6

[关键词]中国士性;春天;语言策略;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H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1-0172-02

春天给人以和风习习,暖日阳光,柔和细腻之感,即使偶有凉风袭来,也是轻轻巧巧,温温柔柔的,此景恰可以用来形容中国女性的言语策略,委婉、顺从、恭维、谦逊,时刻顾及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尤其注意维护面子,恪守本分,体现礼貌。《李春天的春天》为当下热播剧,汇集多种时尚素材,描写当代“剩女”生活,具有相当的典型性。本文以该剧为例,分析女性在日常交际中的语言策略,进而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女性语言的影响因子。

一、日常交际中的女性语言策略机其理论基础

1.合作原则指导下的女性语言策略

美国哲学家Grice认为,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应遵循“合作原则”,该原则包含四个准则,即数量、质量、关联和方式。运用Griee的理论分析女性的言语交际特点,我们发现,通常情况下,女性在会话中大多是恪守这些准则的,以保证信息的准确传递与谈话的顺利进行。但现实交际中,女性由于种种原因,并不都严格遵守这些准则,甚至有意违反,以达到某种特殊的需要与预想的目的,如出于礼貌谦虚、顾及别人颜面;考虑对方感受,避免给对方造成伤害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种策略中:“谎言”策略,话题转换策略及模糊策略。

(1)“谎言”策略

这一策略是指违背质的准则,在谈话中提供自己认为虚假或不真实的信息,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故意欺骗对方,而是为了避免尴尬,维护脸面等。例如:

李春天在姐姐的授意下去和梁冰挑明。撮合姐姐和梁冰在一起,但被梁冰拒绝,于是春天运用了“谎言”策略:“我跟你说我今天来这儿吧,我姐根本不知道,是我一厢情愿来的。”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姐姐的面子,表明姐姐的清高,维持姐姐在梁冰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2)话题转换策略

该策略是指违背相关准则,转换谈话的中心议题,答非所问,枉顾左右而言它。当谈及某些影响交际双方自尊或感情的话题时,因女性天性敏感,她们更易转换话题来缓和谈话氛围。例如:

李春天作为大龄“剩女”,其婚姻大事成为母亲的一块心病,当母亲问起相关话题,总是想方设法避开。“老二,上次给你提的那个人。你觉得怎么样?”“哪个?这个?您今天这个菜成啦!”“你跟梁冰怎么样了?你跟小梁吵架了?”“妈,你别问我了。您给我弄点吃的行吗?我饿着呢。”敏感的春天不愿碰触令自己尴尬心伤的话题,又不愿意伤害母亲的一番好意,于是转换话题其目的还是维护个人的自尊。

(3)模糊策略

该策略是指违反方式准则,运用模糊语言,说话含蓄委婉,有时故意模糊其词,非直接的表达说话者的意图。尤其是某些敏感的话题,甚而涉及隐私的话题,女性更擅于使用委婉的言辞。含蓄的表达。例如:

刘青青鼓励李春天主动向心仪的李继伟表白,李春天不好意思:“我上他们家去,他们家万一要是没别人,他要那什么怎么办呀?”青青:“那什么呀?什么呀!那你就从了他呗!”二人用模糊的语言谈论了让女性脸红的敏感话题。避免了直言的尴尬,巧妙地达到了交际目的。

2.札貌原则指导下的女性语言策略

Leech提出了一套各社会、各群体共享的普遍性的礼貌原则及其相关的一系列准则。分别为:策略、宽宏、赞扬、谦虚、赞同和同情准则,其核心思想是最小化不礼貌表达和最大化礼貌表达。根据Leech的理论分析女性的言语交际特点,我们发现,女性在言语表达时,侧重于多用赞誉、同意及同情准则。而且具体化于以下几种形式中;恭维策略、指称策略和同情随从策略。

(1)恭维策略

在言语表达时,女性善于适时地使用恭维语来表达对他人的羡慕、鼓励、欣赏和感激等。在恭维时,她们倾向于把话题集中在对方身上,尽量说对方的优点或长处,多加赞誉。讨其欢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对方的关心,这样既满足了对方的面子,又有利于交际目的的实现。例如:

李春天夸奖姐姐李思扬:“她(刘青青)比你年轻倒是真的,漂亮可比不上你。我姐长得双眼皮,大眼睛,商鼻梁,一排小白牙,真的。”目的在于安慰姐姐,让她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好友刘青青嫁给姐姐前男友这件事,令其姐找到心理平衡。

(2)指称策略

这里的指称策略包含爱称和共称策略。爱称,多指乳名、小名、无恶意的绰号等等,多用于家庭内部、朋友之间,专用于显现亲近情感的称呼。共称,是“咱们,我们”等人称代词的一种特殊语用现象,说话人借助“咱们、我们”等复数人称的使用,将自己(或者对方)引入对方(或者自己)所处的某种情景,以这种虚拟的“共同处境”来密切情感。运用指称策略,使人倍感亲切,可消除交际双方心理上的距离,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致。从而使交际得以顺利愉悦地进行。例如:

剧中李春天和刘青青为闺中密友,两人关系极好,语言中频繁使用指称策略,李春天称刘青青为“祖宗”,而刘青青开口就是“孙女”“老二”。体现两人的亲密无间。“咱俩”则是两人说事的“高频词”:“咱俩迎着朝阳出去玩去。”“咱俩一块就伴。”“咱俩逛街去吧。”“咱俩”说明了两人志趣相投。行动一致。

(3)同情随从策略

在日常言语交际中,女性富有同情心,常以“情感”取向为特点,常用抒发感情的词语来表达她对对方的同情。喜他人之喜。忧他人之忧。倾向于以附和或支持对方观点的方式来建立和维系同交际另一方的和谐关系。例如:

刘青青担心李思扬的出现会令自己的丈夫张一男旧情复燃,总是处处提防,处处针对李思扬,而李春天既要维护自己的姐姐,又不能伤害自己的好友,言语之间常常采用该策略。“我姐这段时间太背了,离婚以后特别特别痛苦。她晚上经常一个人躲在屋子里偷偷地哭,我姐现在特可怜。”刘青青道:“你就知道可怜你姐,现在都同情她,都心疼她,那谁同情我,可怜我?”春天立刻说:“我啊,如果有一天让我发现我姐跟张一男真的有事,我肯定跟你站一边,我肯定跟我姐急,我立刻跟她脱离姐妹关系。”李春天用动情的言语描述李思扬的悲惨处境,唤起刘青青的侧隐之心,降低她对姐姐的敌意。同时以附和随从表达自己对好友的深切同情,目的在于维护和好友的亲密关系,安慰对方,表明两者的一致对外。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语言策略的影响

中国女性在交际中所常用的语言策略之所以如春天般和谐轻柔,委婉含蓄,是因为除却女性本身的性别特点以外,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儒家思想的体现:“礼”的制约

统治中国文化的孔子思想的精髓其一是“礼”。“礼”是

人们社会行为的规范,它规定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应的行为,从而使社会达到和合。“礼”是行为的尺子,做人的手段,主张的是克制自己,人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要求,从而达到仁。正如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札”在中国,从古至今历来是制约人们社会行为的最重要的规范。在以差序格局为特点的传统中国社会中,“礼”的基本精神是天地人伦的上尊下卑,“礼”的本质是有“别”,有“别”才有“敬”。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固定的身份、权利、义务、面子大小和行为。做什么,不做什么都取决于固定的身份。尽管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不同,人们都相互依存。只要不超过“札”的界限,明白自己的身份,达到“正名”,就会明白如何行为,就会知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等等。否则,做了不符合身份的事,说了不符合身份的话,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就会丢脸,不“安分守己”。作为女性,应懂得男女有别,明确自己的身份地位,维护脸面的重要性。因此,在语言交际中,女性的语言受到“礼”的制约。

2.父权社会的定型:三从四德

中国社会是由血缘关系维系的典型的宗法社会,家庭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基石。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结构中,父权主义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大男子主义盛行。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社会出台了针对女性规范的“三从四德”。“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一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尤其是“四德”(德、容、言、功)中的“言”,强调女性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

“三从四德”决定了女性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对其言行有了严格限定。在整个道德规范、社会环境的限制下,女性在交际中应知道该说什么,如何去说,才能不“逾矩”,这样才能维护自身所应符合的社会形象。

3.社会角色的制约:男女有别

“社会性别”是指由社会形成的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是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口’几千年来中国社会是“男耕女织”的农耕经济为主导,其传统的主流文化是“男主内。女主外”的角色分工。有明文规定的“内外有别”源于“周公制札”,划分了男女分工位置以排除妇女对政治和军事活动的参与,让妇女退回家庭,男女内外有别的制度习俗便形成了。

于是,这种“内外有别”、“男女有别”的角色分工导致了男性在家庭中多成为经济来源的创造者。居于主导地位;而女性逐渐丧失在家庭中的经济权利,成为男性的依附。“经济决定政治”因此,女性的社会角色和身份地位受到了严格限制,其话语权进而受到影响,为符合这种特殊的依附身份,女性需要体现的角色特点是“言听计从”“贤良淑德”“委婉和顺”,其语言要符合自身的身份,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分工角色的定位,保住自己的地位。

三、结语

女性言语的“春天”论,借《李春天的春天》为例,分析了女性语言在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影响下的语言策略,让我们看到,女性语言的春意盈盈,委婉玲珑,活色生香。为生存、为发展,女性利用自身的性别优势充分发挥着语言的魅力。通过女性的语言特点,我们更应看到女性作为社会独立个体所特有的价值,正视女性的社会地位。为女性的独特美丽而喝彩!

[参考文献]

[1]柴玉梅,王丽琴,女性言语交际的语用策略[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8,(05):52-55,65

[2]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54,219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59,288-289

[4]刘森林,语用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