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1

关键词:阿拉伯语 汉译 语义缺失 表征原因

一、语义缺失的核心概念界定

语言学的角度对“缺失”进行解读,缺失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空缺”。空缺一词最早有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并做了相关的研究,其提出的“偶然的缺口”的语言学研究在不同语言语法对比模式中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在后来的语言学研究中,语言翻译过程中的“空缺”现象备受关注。[1]

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给语言翻译中的语义缺失现象做如下的概念界定:

某种语言中所拥有的一些特质,在另一种语言中并不具备对等事物时所存在的真空。由于语言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符号系统,因此本文所提到的阿拉伯语习语汉译中的“语义缺失”是一种广义的缺失,即指由于词汇、语用、文化等各方面因素造成的翻译中的“真空”。[2]

二、造成语义缺失的原因

造成阿拉伯语汉译过程中语义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大致可以归结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讲,就是由于译者受到环境、他人等各种原因的影响而造成的。客观方面是因为两种语言在互译的过程中由于语言的固有结构和形态、语言相互渗透、词汇范畴等在汉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所造成的汉译语义缺失,是不可避免的语义汉译缺失。由于阿拉伯语语言本身的特殊性,其汉译过程中造成的语义缺失是不可回避的。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对这种客观性进行探讨。

众所周知,人类不分种族、地域尽管存在着众多的差异,但是也有许多的共同点,可以肯定的是人类在语言生理和心理机制方面存在着众多的共性,相似的语言功能、生态环境这些普遍性产生了语言的同构现象,使跨语言、跨文化交际成为可能。但语言的异质性在日常的交往中往往也是人们所刻意突出的,不同的语言之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言语双方若想成功达成交际,不管语言符号是否一致,他们最终都定要指向同一个目标,可这种差异则使这个目标变得不那么容易,从而造成语义的缺失。

阿拉伯语习语尤其体现了阿拉伯语鲜明的语言风格,涵括了阿拉伯民族独特的文化、信仰、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因此在进行阿拉伯语习语翻译时,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信息不对等就变得格外突出,简单地说就是某些阿拉伯人认为理所当然的表达,对于我们来说却是理解起来非常的困难。这种语义缺失存在的具体因素,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所造成:首先是语言层面的差异与结构、语义结构及语用功能的差异;其次是文化层面认知环境的差异,包括自然环境、思维特点、生活习俗、、历史文化等;最后则是审美形式及功能的差异。

三、语义缺失的表现

1.语言层面的差异

语言层面的差异就是语言本身形态和结构的差异,包括语法、词汇、语用及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阿拉伯语属于闪含语系,按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阿拉伯语属于综合型语言,即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达句法关系,而汉语属于分析型语言,即没有词形变化,而是通过词序或虚词等功能词来表达词法或句法关系。阿语的句法讲究形式上的逻辑关系,词汇层面有一个规律的、变化的由屈折来体现的派生系统,在阿文的句子中,各成分借助语法手段构成完整的板块,各成分的位置相对自由,但具有严密的形态变化来体现语法关系,包括名词的性、数、格、指以及动词的人称、时态等,语义则是通过这种语法关系来体现。而汉语则注重意合,语义的表达不是依靠严格的显性语法手段,更多的是依靠词语间的语义关系或上下文语境去体会,对汉语的理解更多地依赖于灵活的整体表达功能。两种语言本质上存在着客观的差异。[3]

2.文化层面认知环境的差异

文化层面的差异也是阿拉伯语汉译过程中造成语义缺失的一个因素。这种文化差异来于认知环境的不同,认知环境的不同也就是因为我们生活的、所处的社会环境的不同,从而造成了我们的行为习惯以及理念观念的不同。这种不同具体主要表现为思维方式、、自然环境、生活习俗以及历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对于某个或是绝大多从事汉译的人来说,他的认知环境是至关重要的,他的认知环境是他的一切的社会生活经验的集合,对于阿拉伯语汉译特别是习语的汉译也同样如此,这要求译者有一定的阿拉伯社会生活的环境认知,然而由于客观环境的因素,这种认识环境是比较匮乏的,对译者有较高的要求。外部环境带来的认知是不同的。语义缺失是阿拉伯语习语翻译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这是由源语和目的语的“语盲”及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对此我们应该时刻的注意和警惕,在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保持原意的完整性。[4]

3.审美形式及功能的缺失

对美的追求、对美感的追求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都是普遍存在的,我们都有追求美的共同特性。对于语言也是如此,在阿拉伯语习语汉译过程也同样如此,然而意义与审美形式的无法兼顾以及审美标准的不统一造成了译语的不完整和缺失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阿拉伯语习语汉译中由于译者的审美形式的差异以及对美感追求的差异,语义缺失是客观存在的。审美是个人对特定实物的感知,是个人的客体感受,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不同的,即便是对于同一事物都会存在不同的审美感受。这个差异也客观存在于而且体体现在语言中。在阿拉伯语汉译过程中,源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想要达成审美的统一,完整实现的统一审美功能,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从这个方面说在阿拉伯语汉译过程出现语义的缺失也是在所难免的。

参考文献

[1]朱立才. 阿拉伯语的两大文化特征及其汉译原则[J]. 中国翻译, 1995, 3: 014.

[2]纳洪其. 浅析阿拉伯语翻译技巧[J]. 科技资讯, 2008 (7).

[3]朱廷婷. 阿拉伯语习语汉译的语义空缺与补偿[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 (6): 74-77.

[4]张志忠. “百年翻译运动”及其贡献[J]. 伊斯兰文化, 2008, 1: 003.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2

阿拉伯人体毛比较多是遗传下来的,因为阿拉伯人大多数是欧罗巴人种的后裔,欧罗巴人种,又称为白种人、欧亚人种、高加索人种,其特征是肤色浅淡,柔软波状的头发且毛发旺盛,头发颜色分为金发、红发、天然白发、棕发、黑发;眼色碧蓝、碧绿或棕色;毛发较浓密,颧骨不高突,颚骨较平,鼻子窄而高,唇薄或适中。

阿拉伯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是指西亚和北非讲阿拉伯语的居民,语言为阿拉伯语,多信奉伊斯兰教,人口约四亿五千万人,由阿拉伯人组成的社会为阿拉伯世界。

(来源:文章屋网 )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3

回族文化的内容首先是对语言的掌握问题,今天的回回民族,其共同语言是汉文汉字。但在历史上,特别是回回民族形成的初期,外来语确实曾经在回回先民的生活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宗教的缘故及其他因素,这些外来语中的某些词汇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回回民族语言上的特色之一。根据这种遗留和积淀,从文献上提及的“亦思替非”文字到《回回馆杂字》的材料,我们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两种名称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波斯文。当然,阿拉伯语作为伊斯兰教的语言,在回回先民中的使用和流传是理所当然的。那么回族的民族语言是怎样从外来语过渡到汉语的呢7本文拟就回回民族形成初期的语言问题,做一概略性认识。

一、先民成分的多元化

回回民族的先民除唐宋时期的著客外,大多来自于元代中亚、西亚迁发而来的穆斯林,这在回族史学界是公认的。这一地区的古代民族、国家、语言及其分布如此之复杂,以致于我们到今天仍不能准确地说清究竟有多少国家、多少民族、多少种语言我们只能大致推断出他们主要是由波斯、阿拉伯、突厥等等民族组成的民族混合体。

谈到回族的先民问题。首先应提及唐宋时期来华的穆斯林香客。唐代中西交通的大开,穆斯林民族的商业精神,阿拉伯帝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有相当数量的穆斯林警容东来,经过定居和华化,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穆斯林居民——回族先民。

回回民族的形成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先民来源的多元化。除了上面提到的穆斯林蓄客外,宋代开封的犹太人(也里可温),元代大批的中亚、西亚穆斯林,南洋、南亚穆斯林以及中国内地土著各民族都有不少先后加入了回回民族先民的行列。宋代居于开封的犹太人,被称为“青回回”,这主要是由于在生活习惯上不食猪肉,与回族相同的缘故,后来其中的一部分真的变成了回族。②

元时,蒙古人究竟迁发了多少中亚、西亚等地的色国人和其他穆斯林民族,众说不一,有言二、三百万的,有言一百万的,但既使保守一点,几十万人大体上是有的。元代,每以地名作为种族之名,色国人的名称、基本上是其居住国或地区的名称。象阿鲁浑人、撒马5尔罕人、大食人等。陶宗仪认为色国人有三十一种,③清人钱大听经过考证,竟举出三十三种。④可见,就在色国人内部,语言上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

回族先民还有一个来源,那就是南洋穆斯林。这一支人数虽然不多,但颇具特色。据我们所知,至少有两个地方的回族是南洋穆斯林的后裔,一是海南省的崖县,那里的回族先民是由于海上遭遇风浪被迫避居于岛上的,原来是占城(越南)穆斯林。史书上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占城夷人忽宣等族三百一人求附。”⑤这里的忽宣是Hussain的音译,又译作胡赛因等,他们是穆斯林当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二是山东德州。明成祖时苏禄国国王来贡,卒于此地,为他守墓的后代因为信仰伊斯兰教也加入了回回的行列。南洋穆斯林成为回回来源可佐见于明《四夷馆考》中:“占城、日本、爪哇、满刺加诸国皆习回回教,遇到进贡,番文也属本馆代译”。这个“本馆”,指的就是回回馆。

我们在强调回族族源中外来成分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我国境内的士著民族(包括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成分。比如内蒙地区称回民为“Hotun”,它是“和田”的古音,说明内蒙一部分回族很可能是古代畏兀儿人。一方面是因为华族女子与外来穆斯林通婚,另一方面是这些民族中的一部分人改信伊斯兰教,从而成为回族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所说的回族族源的多元性,不仅表现在外来成分的复杂上,也体现在国内民族成分的多样上。

二、回族先民语言的多元化

回回先民来源的多元化,决定了他们语言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的语言,发展为今天所使用的共同语言——汉语,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与民族形成及发展同步的过程的。由于回族的先民们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因而在他们开始在中华大地上扎根之初,就必然操有不同的语言,就我们所掌握的材料来看,先民们至少使用过以下诸种语:

1·阿拉伯语。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阿拉伯穆斯林商人是重要媒介。这是因为伊斯兰教在七世纪中叶传入中国时,阿拉伯帝国仍在东征西讨,阿拉伯语及连同用它书写的《古兰经》一起,被传播到四面八方。由于伊斯兰教的胜利,阿拉伯语也被蒙上了一层神圣而又高贵的色彩。直到现在,《古兰经》不仅在世界,而且在中国,都以阿拉伯语诵读,历百千年而不变。无怪乎回族内部有些人把阿语当作自己的母语了。明人陶九成曾记录,“回回字,其母二十有)九,横行而写,自前拟后,复归于前,@旧说的就是阿拉伯字。

唐宋时期穆斯林蕃客,特别是唐初来华的穆斯林所使用的语言,毫无疑问,是他们的1母语——阿拉伯语或波斯语。据记载,大约到七世纪中,就有相当数量的穆斯林商人来华1了。到八世纪时,大食国人李彦升经过春司考察,“以进士第名显”,⑤《苏莱曼游记》记载]彼时广州无一人会阿拉伯语,虽失之偏颇,但也正说明穆斯林蕃客在语言上华化程度之1深,在与华人交往中基本上可以使用汉语。到元代回族形成之前,这个华化的过程一直在]东南沿海地区持续着。

阿拉伯语因为宗教的缘故,“其经三十,藏凡三千六百余卷,其书体旁行,有篆、草、楷三法。”③又在清真寺中,“堂中有碑,广袤数文,上皆刻异书,如篆箱,是为像主。”⑤既是《古兰经》的文字,在中国,千余年来,一直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和其他民族中占有至高地位

2.波斯语

阿拉伯语的重要地位表现在宗教上,但在回族先民中使用更广泛的,则是稍晚一些由波斯穆斯林商人使用的波斯语。在蕃坊之内,“回妇谓之波斯妇”,又,唐词牌中有“菩萨蛮”者,也为“波斯语Mussulman(Bussulma)之音译。”在唐宋时期,说波斯语的人可能并不多,但到了元代,由于成吉思汗、拔都、旭烈兀三次西征而东迁的中亚西亚人中,大多数都属波斯语种。法国人昂里·马塞认为忽必烈时“穆斯林在中国所使用的语言中国语,就渗进了法尔斯语(即波斯语),这是略一研究回族语言特点的人都知道的。”波斯语使用,可能是因为:

第一,波斯地区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波斯文化以其固有的光彩影响着中亚及西亚各族人。

第二,阿拉伯帝国虽然在军事上征服了萨珊王朝,但在语言文化上却为波斯所征服。这大概也是元明两代,把波斯文字当成回回字的缘由吧。《四夷馆考》云:“回回在西域,地与天方国邻。”③这句话把“回回”与“天方”(阿拉伯)截然分开,足见明之回回文断非阿拉伯文,按地理分布,当为波斯。又元以后,大食已为蒙古帝国所灭,此时所谓回回进贡者,亦非阿拉伯帝国的使臣。清人文廷式在其所著《纯常子枝语》卷计七中也以为,元代之回回国子监,所授为波斯字母。

3、中亚各国语

元时中亚各族中,亦即后来等级划分中的“色目人”,虽然以波斯语为主,但其他各种语言也有不同程度的保留。我们翻开清人钱大听的《元史·氏族表》,从色目人的种类上,不难看出他们在语言上的多样性。这样说并不与前文“以波斯文为主”相矛盾,人们崇尚一种文化,就会学习与之相对应的语言文字。这不等于说完全摒弃本民族语而全盘“波斯化”,这与今天我国各少数民族学习汉文化,使用汉语,但同时又保留民族语言文字,道理是一样的。

4、马来语

山东德州的回族由来,相比之下更晚一些。永乐十五年,苏禄(菲律宾)国的东王、西王、峒王率部众三百四十余人来华,“东王至德州,卒于馆……留妻妾兼从十人守墓。”这十人成为今天山东德州回族的渊源,最初所使用的语言,显然是马来语种。海南崖县的回辉村,至今语言上仍然习其祖先,据专家们鉴定,也是马来语。

5、中国境内各民族语

既然有相当数量的中国土著民族加入回族行列,在语言上也必然给回族先民注入了新的因素,比较突出的是黎语、壮语、傣语、藏语,汉语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查阅《海南甘蕉蒲氏家谱》,就会发现蒲氏家族中所娶之妇女,多为陈,黄等,均属广东之黎族大姓,其他如青海卡力岗藏回,云南傣回等,这种称呼本身,就很能说明不同民族在血缘及语言上的杂揉性。不同民族的人与回回通婚,该民族语就在回回先民中出现过。这样,我们看到了一种语言的大汇合现象:回回先民所使用的语言,既有汉藏语系,也有南岛、阿尔泰语系。这些语类几乎超过了世界语言分类的一半。这恐怕在其他民族中还不多见。

作为一个民族,支离破碎,五花八门的语言显然是不胜其任的。我们从元代回回国子监教授“亦思替非”文及明《回回馆杂字》的事实,看到了作为中亚、西亚穆斯林,在语言上受到波斯的影响所萌发的统一趋势,只是这个发展趋势还没有成为现实,就在汉文化的冲击下被打断了。“亦思替非”文。‘“实际上就是波斯文”《回回馆杂字》及陆次云《译史记余狈u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这种文字的实例。

波斯语在回回先民中的优势地位,不久就遇到了竞争者的挑战,文化高度发达的汉语汉字在先民生活中的出现,使回回先民语言的同化和融合,出现了新的趋向。

三、回族共同语的形成

几种不同的语言相遇后,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

A语言

1.B语言 统一为A人或其他语言

A语言A语言

2、B语言B语言(多种语言并存)

回族的先民语言与汉语相遇后,发生的变化属于第一种情况,即两种语言融为一种语言。语言的融合是与民族的融合密切相关的,或者说是同步的。回回先民在语言上逐渐学习汉语的过程,不同来源的先民是在不同时期内完成的:唐宋的穆斯林蓄客是先导;蒙元时期的色目人华化是主体,是;明以后南洋穆斯林入附是尾声。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在使用汉语言文字的汉族中的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为了交往的方便,需要一种共同的语言;再者,经济文化生活的交流,特别是相互婚姻诸方面的联系的加强,是他们学习和掌握居住区汉语的推动力。

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人数多.文化先进的民族的语言文字对其他民族的影响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但多种语言演变为一种语言的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可以一减而就的,而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其间有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双重或多重语言制的过渡,最后才能实现语言的统一。回族从先民的多元语言,到最终完全实现以汉语代替所有的非汉语语种,也经历了这样广个过程。

笔者以为,回族语言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是民族通婚的结果。

拿回国先民典型意义上的家庭(——即男方为外来穆斯林,女方是中国妇女)来说,一个穆斯林在中国娶妻生子,那么他可能在同国籍的穆斯林中仍说本民族语,但回到家庭中,他不得不试图说妻子可以懂的话。这样,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内部通行的是两种语言——-一丈夫的非汉语语言和妻子的语言。他们的后代在中国土生土长,不管其父母使用什么语言,他们对掌握汉语的需要,显然较其父母更加迫切,尽管他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学的是父辈的语言。由于周围环境及社会交往的需要,他更多使用的只能是汉语。到了第三代,接受汉语学习的可能性就更大,对祖辈的语言就会保留得越小……一代一代下去。祖辈语言的实用性及对它的依赖性依次递减。元代色目人参加科举时以修汉学取科第者,人数不少。⑤足见色目人汉学程度之高。汉语的使用量在回回家庭中逐年逐代的增长,直至最终在社会生活诸方面,彻底取代了先民的语言,而只在宗教生活中,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而淀积。

纵观历史,回族先民中的双重语言制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从元明两代的历史看,至少在明永乐年间,在回回人中还通行波斯等文,若从唐宋时住唐的著客开始,这个双重语言制过渡期大约经历了好几百年。这一过程的基本结束大致是在明代,回回作为一个民族的特征已很明显之后。如前所述,明成祖时为苏禄王守墓而留在德州的十余人,他们要在德州生活下去,就必然要与更多的汉人打交道,并最终使用汉语,这是回族先民中最后一个外来成分语言转化的结束。留在内地的外国穆斯林。无论是通婚,还是文化经济活动,除了加强和汉族人民的来往外别无他途,这就加速了他们掌握汉语的进程。

四、回族共同语的特点

一个民族的共同语言,是其必不可少的民族特征之一。

我们不能忽视共同语言对于一个民族形成的重要作用。具体到回回民族的形成来说,如果说伊斯兰教是先民们的精神纽带,是回族共同心理素质产生和形成的重要因素,相同或相似的经济生活,是回回作为一个民族的经济基础的话,那么汉语则是回族形成民族共同体的社会语言条件。“回回民族的形成以有了以汉语为共同语言为一个标志”。四以这个标志来看,回回民族的形成在全国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东南沿海是穆斯林蓄客曾经活跃的地区,在元代就已基本上成为回族的一部分,而西北及元代内迁至各地的中亚穆斯林要晚一些,大约在明前期或中期。回回民族在语言的上特点主要有三点;

1、使用汉语文

汉语之成为回族的共同语言,是经过了一个从多元化到双重语言制,再到共同的语言----汉语的演化过程的。这个过程前后持续大约到明中叶后完成。不同来源的回回先民来到中国后,为了社会交往的方便,他们必须有一种新的共同语言。再没有形成民族之前,回族先民们使用的语言是多种多样的,后来逐渐接受了汉语, 加上其他一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才形成了今天的回回民族。

2、回族语言中的特殊词语

回回民族虽然使用汉语,但其中仅为回族人民所使用的一些特殊词语又反映了语言的民族性这些特殊词语一般说来有两大类:一是非汉语来源的汉语词,象“乜贴”、“主麻”、“玛致”等等,这里不全是宗教用语,也有日常用语;还有一类是汉语来源的汉语词,但现在只有在回族人民中经常使用,如“无常”、“出散”、“教门”等。

3、对先民语言的保留

回族语言中的外来成分,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社会语言现象,而不仅仅是宗教词汇或日常用语回族先民使用过的语言,再后来民族的发展中有一定程度的保留,这又反证了回族来源的多元性在这种继承与保留中,有阿拉伯文字母书写的“小儿锦”,有波斯文字母书写的“回回文”等。

如果没有汉语作为各个不同来源的回族的共同语,回回作为一个民族是不可能形成I的。而回族又反过来丰富了汉语的词汇,把不少经堂用语转介入汉语,这就是回族语言特I点上的借词现象——保留和积淀了大量的波斯、阿拉伯用语,这在老一代回族或阿匐身上I有更明显的表现。同时这些特殊用语的保留,对增强民族感情,培养民族自我意识及认同1感之起了很大的作用回族对阿拉伯语的感情,并不是因为它是穆斯林的母语,而是因为它是回族所信仰的S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的文字。“小儿锦”(即用阿文字母拼写汉字)解放前在阿匐和回族群众中的流传和使用,就是最明显的例证。这是宗教感情对语言感情的转化,那种把阿拉伯语或其他外来语当作回族的母语的看法,只能说是一种历史的误会,回族从她形成之日起,使用的就是汉语。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4

一、什么是全球化设计

全球化设计也可以称为国际化设计,是指设计师基于不同的国度、名族、宗教、哲学、历史、文化背景的前提下,用自己的设计语言表达出具有一定思想观念和视觉特点的被世界范围内大众所接受的设计作品。

二、两种文字特点

(一)阿拉伯字体笔画特征

阿拉伯书法的字体繁多,主要分是以下六大字体体系流传最为广泛,分别是:库法体、纳斯赫体、迪瓦尼体、波斯体、苏鲁斯体、鲁克阿体。阿拉伯字体艺术是线条的造型艺术,它的美首先体现在线条变化上。各种字体的笔画穿插了圆环、曲线、横直线的重复,用静拟动势彼此联系,以竹笔或木笔等独特的书写工具按均衡、稳定、对称、和谐等形式将美的特征巧妙组合起来。而其中的“库法体”在阿拉伯语中是有一个叫“库法”地方的名字由于这种字体最早在该地区流传开了,故以此命名,库法体强调竖笔画,棱角分明、朴厚大方、装饰性强、是古兰经用的最多的字体,其基本字体特征非常接近今天的阿拉伯印刷字体。

(二)中文字体与阿拉伯库法字体文字组字方法异同比较

中华文字在契刻的甲骨文和铸模金文中还是象形字 ,演变到毛笔沾墨色书写的隶书时 ,丧失图画形状 ,被称为“方块字”。而构字方法则是本着象形、象意、象声的方法来组成的。中文笔画可分为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捺 (ㄟ)、折()等几类,具体细分可达 30多种。阿拉伯文字由 28个字母构成见图 1。并且阿拉伯文与书法是注定要联系在一起的 ,从两种文字的组成上来看,是有着千差万别的构字方法和艺术表现语言的,找到两者相通的笔画表现手法和内在精神体现,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简体中文字体是本次研究的目标。

三、基于阿拉伯“库菲尔”字体特征的中文字体设计方式

(一)笔画特点提炼与应用

中文字体的基本笔画是以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捺 (ㄟ)、折( )等。中国文字最强调的文字精神是“横平竖直”。而阿拉伯文字是由字母组成,且字母本身的笔画特点多由曲线组成,只有少量的类似于中文的横竖笔画。

①“横”笔划提炼:(图 1)中的字母由两个笔画构成,一个类似于中文字的反写的横折。在本次研究中将其作为横笔画的设计依据。

②“竖”笔画提炼(图 2)中的字母由单笔画构成,形态非常接近于中文笔画的竖笔画。在本次研究中将其作为竖笔画的设计依据。

③“撇”笔画提炼(图 3)中字母由单笔画构成,形态较接近于中文笔画的撇笔画。在本次研究中将其作为撇笔画的设计依据。

④“点”笔画提炼(图 4)(图 3)中字母的点笔画都是非常接近于中文字的各类点笔的。在本次研究中将其作为点笔画的设计依据。

⑤“捺”笔画提炼(图 5)中字母下半部分的形态和中文捺的形态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本次研究中将其作为捺笔画的设计依据。

⑥“横折”笔画提炼(图 6)中字母下半部分的笔画有由又向左折回的形态,可以作为横折笔画的参考。在本次研究中将其作为横折笔画的设计依据。

⑦“弓 ”字偏旁及形态提炼(图 7)中字母由来回缠绕的曲线组成。形态类似于弓字。在本次研究中将其作为弓字偏旁的设计依据。

(二)笔锋特点

中文字体的笔锋特点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传统黑体特征是汉字在金属活字的正方形字身中,垂直的竖线与水平的横线在视觉上被设计成为相等的线宽;其他的部件(点、撇、钩等)从起笔处至终笔处也都设计为与竖线相应的等线宽线条。这一特征与阿拉伯字体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宋体字对汉字的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钩、提、折等构成元素进行了程式化的改造 ,改造后的点画基本上都能体现出传统书法中锋运笔的特点 ,行笔轨迹和笔锋变化都表现得十分明确 ,有着楷书的韵味 ,这一点在雕版书体中尤为可贵。由于阿拉伯字体的书写是用较硬的竹片等工具进行书写,我们会发现大都以扁平化的笔迹形态呈现,在转折的过程中或呈现出带状转折的优美弧度,和中文字体的“折”的形态有一定的区别,而笔画的末端呈现出“鼠尾”状态,或者在有些用于装饰作用的文字书写上,笔画结尾会纵捺末端呈棕叶状或半棕叶状,末尾缀有花头纹或扇面状棕叶纹,有时还在附加圆形中饰以蔷薇纹。在设计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将这些笔画特点也借鉴到新的汉字字体设计中去。

(三)文字韵律特点

阿拉伯文字在进行文字叙述的时候不同的字母可以以不同的大小形式出现,笔画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一定的延伸,形成了节奏韵律感非常强烈的一种优美呈现。而中文方块字笔画偏旁的比例关系不可随意改动,任何字的结构也不能进行太大的调整,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变化。所以在本次设计中,主要强调的是运用阿拉伯文字的笔画特点来替代中文字的笔画特点,而文字的基本结构和构架并没有进行太大的改动,保持原有的中文字形态,以便于保持较高的的识别度。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5

从语言社会功能的角度来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从语言本身的结构来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结构体系。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语法和词汇。

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一般来说,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汉语、英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法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是全球母语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语言和文字是两个概念,往往是先有语言,后产生文字。

语言的三要素是语音、语法和词汇,是由词汇按一定的语法所构成的语音表义系统。根据语言的要素特征和起源关系,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不同语系,每个语系包括有数量不等的语种,这些语系与语种都有一定的地域分布,不同的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借鉴融合。

(来源:文章屋网 )

阿拉伯语语言特征范文6

关键词:阅读障碍 字形信息 汉英词汇识别

中图分类号:B8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b)-0212-02

发展性阅读障碍(developmental dyslexia,或称发展性阅读困难)是指某些儿童具有正常的智力水平和接受教育的机会,没有明显的神经或器质上的损伤,却在标准阅读测验上的成绩显著低于正常读者。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起源于英语国家,如今,几乎所有的语言和文字系统中都发现了阅读障碍的存在。以拼音文字为母语的儿童中,阅读障碍的发生率为5%~10%。在表意文字中,如以日文和中文为母语的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的发生率为4%~8%。

1 问题的提出

从国内外以往关于汉语和拼音文字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中英文阅读过程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既来自于两种书写系统本身,又来自于书写系统的特性所引起的大脑加工机制的差异。Shimron和Sivan(1994)用两个实验来检验两种语言的字形信息能否影响各自的阅读时间和理解程度。被试是非常熟练的双语者―希伯莱语或英语母语的双语者。在两个实验中,要求被试阅读两种语言。结果显示,不仅英语母语读者读英语文章显著快于希伯莱语母语者,而且希伯莱语母语读者读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速度比希伯莱语(作为母语)快。研究者将这个差异解释为两种正字法系统所固有的特征影响阅读的熟练程度。

双语者在加工两种语言时的大脑的皮层表征不是完全重叠,对两种语言的加工过程也有差异,两种语言之间有可能相互影响,特别是对于掌握象汉语和英语两种差异较大的文字系统的双语者来说更是如此。

很多研究者认为,不同正字法系统所表现出来的阅读障碍可能会因为不同语言对语音依赖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如,纯粹的语音缺陷在规则正字法语言中就很少出现,阅读速度缺陷在不同的正字法呈现的语言中都一致地出现。关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研究中,Perfetti等人(2007)认为,正字法障碍可能是中文阅读障碍的主要原因。

目前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对母语有阅读困难的读者对第二语言的阅读也存在同样的困难。也就是说,第二语言的阅读困难不是孤立地存在的;更确切地说它是与母语阅读困难相伴随的。这种观点与1979年,Cummins提出语言相互依赖假设(Linguistic Interdependence Hypothesis)一致。这一理论认为,语言的熟练程度能够从一种语言迁移到另一种语言。根据这一理论,母语(L1)熟练程度低的读者导致第二语言(L2)熟练程度低,母语(L1)熟练程度高的读者预示着第二语言(L2)也有相同的水平。但此种理论也受到正字法决定假设(Script(orthographic) Dependent Hypothesis)的质疑,此假设认为,不同的正字法所具有的特定的特征使得在阅读过程中使用不同的加工策略,因此,特定语言的正字法特征和相应的形音对应规则会引起不同的学习和阅读问题。按照此假设,理论上,对一种语言有阅读困难的个体在另一种语言中不一定出现阅读困难。

我们在这个研究中将着重对比考察字形信息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汉英两种词汇通达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2 实验方法

2.1 被试

筛选标准及过程如下。

(1)教师推荐,选取语文成绩低于年级平均水平的后25%的学生,且语文教师也评定为语文学习不良者。

(2)从教师推荐的学生中,采用瑞文推理能力测验选取智力水平在中等以上的学生。

最后从大连市的某几所小学中选取32 名阅读障碍学生(男18,女14)作为被试。平均年龄11岁。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右利手。

另外,在年龄、性别、利手、视力及智力水平等方面与阅读障碍组相匹配,选取32名(男18,女14)作为对照组。

2.2 实验材料

中文中采用形近的一对字,另加上一个与其形近的一个假字;英文中采用形近的一对词,另加上一个与其形近的字符串。被试从一组单词中判断哪个为假字(词)。

如汉字:恰、拾、(共20项)。

英文:home,some,tome(共20项)。

对英文词要达到中等以上熟悉度(熟悉度的评定方法是,由15名不参加实验的学生在5点量表上进行熟悉度评定,选择得分高的单词),词长3~7个字母,匹配熟悉度和词长。汉字及英文单词均从小学生语文、英语课本上选取。英文假词的词长与真词相匹配,且符合读音及书写规则。汉字假字采用画图的方法,将真字拆分,组合。结构及造字法符合汉字规则。

2.3 实验设计

本实验为单因素2水平(目标语言类型:汉语、英语)被试间设计。

2.4 数据记录

每组单词答对记1分,答错得0分,分别记录中文和英文的得分。

2.5 数据分析

对得分进行统计分析。

2.6 结果

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被试得分进行对比分析。平均得分如表1所示。

对得分进行配对t检验,障碍组与对照组英文词汇真假字判断任务的得分差异没达到显著水平,t(31)=-1.054,P >0.05。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真假词(字)判断任务,考察字形信息在阅读障碍与正常水平的非熟练的汉-英双语者两种语言中的作用。我们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结果发现,阅读障碍者相比正常水平的被试,对第二语言词汇的加工得分不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母语阅读障碍的儿童对第二语言的词汇词形的加工不一定存在障碍。本研究结果与许多的研究一致。对英-日双语者的研究表明,对英语有阅读困难的被试,但在日语上却不存在此现象。另一个不支持母语阅读困难将导致更严重的第二语言困难的例子是Abu-Rabia和Sigel(2002)对阿拉伯语-加拿大双语儿童的研究。研究者考察了两种语言的单词和假词的阅读,两种语言的熟练程度及工作记忆状况。所选取的被试为56个阿-加双语9~14儿童,他们在加拿大居住超过2年。英语是他们主要的教育语言,在家里说阿拉伯语,每周三次参加阿拉伯移民语言活动,接受阿拉伯语的阅读和写作教育。大部分儿童两种语言都同样熟练。将儿童根据阿拉伯单词阅读成绩分为正常水平组和阅读困难组。结果发现,有英语阅读困难的阿-加双语儿童虽然在阿语中也存在阅读困难,但他们在英语假词阅读,单词拼写,和其它的语音测试中都比英语单语阅读困难控制组的成绩要高。还有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如Miller和Lundberg(2000)考察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他们的母语为瑞典语,第二语言为英语。他们考察两组母语阅读水平低的读者:一组是偏爱瑞典语,一组偏爱英语。他们对于第二语言――英语的阅读能力,后一组不仅比前一组表现得好,而且基本上与正常读者相同。研究者们认为,母语是否能预测第二语言的学习状况有赖于两种语言特征的相似程度。还有,Wydell等人报告了一例英-日双语阅读障碍者,他的阅读障碍仅发生在英语中,对于日语中的汉字(kanji)和假名(kana)的阅读均不存在障碍。这可能是由于字形信息在儿童词汇判断中属于认知加式初期的简单搜索任务,因为有研究表明,采用知觉学习经典范式中的视觉搜索任务探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知觉学习过程时,当给儿童呈现简单搜索任务、复杂搜索任务和限制时间的复杂搜索任务时,只在简单搜索任务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的反应正确率没有区别。

4 结论

在本研究的条件下,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英文词汇的字形信息判断任务中没有表现出阅读障碍。阅读障碍者相比正常水平的被试,对第二语言词汇的加工得分不存在明显差异,说明母语阅读障碍的儿童对第二语言的词汇词形的加工不一定存在障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