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建议

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建议范文1

高校学生勤工俭学现状勤工俭学是一边求学读书,一边工作、劳动。它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与教学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劳动一样,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勤工俭学是我国青年学生的优良革命传统。学校对勤工俭学活动应加强领导,注意思想教育及安全教育。

一、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目的

经过对500名有过勤工俭学经历的在校学生的调查,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有:为了金钱、为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为了增长社会阅历、为了学习一些实用技能。

从表1可以看到,“为了钱”而去勤工俭学的学生占被调查者总数的57%,这些学生中有的学生家庭贫困,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而去勤工俭学,但也有部分学生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物质的需求而去勤工俭学。经过调查,在这57%的为钱而勤工俭学的学生中,有近一半以上的学生的家庭并不贫困,他们去打工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在校日常生活的物质需求,有的是为了追求时尚,有的是为了支付谈恋爱的开销,有的是为了兴趣爱好等。总之,这些学生将勤工俭学当成了挣钱和满足自己对物质需求的一种手段。

除此之外,“为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为增长社会阅历”和“为学习实用技能”而勤工俭学的高校学生仅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3%。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勤工俭学的目的性趋于简单和绝对,功利性也越来越强。但是也不难看出“为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为增长社会阅历”和“为学习实用技能”而勤工俭学的高校学生还是有一定比例的,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对学生实用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手段单一,甚至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及社会对综合素质的需求,还反映出高校学生对学校综合素质培养的信心不足。

二、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途径

经过调查,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高校的勤工助学中心提供的一些在校内为师生服务的岗位;另一种是通过招聘广告或他人介绍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而成为“打工一族”。两者相比,通过勤工助学中心获得的岗位多在校内,安全、便捷、工作量小,一般都是利用课余时间,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但同时工资待遇也比较低;而“打工一族”一般工作地点多在校外,存在安全隐患,工作量较大,常常会影响“打工一族”的学习和生活,但工资相对较高,因此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诱惑较大。

三、勤工俭学的现状

1.高校学生获取勤工俭学途径单一,勤工俭学内容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档次高低不一。从服务类型看有家教、服务员、广告传单的发放、推销、策划、设计、卫生保洁、图书馆管理员、教师助工等,其中最受广大学生青睐的是家教,从事勤工俭学人员最多的行业是服务、保洁和广告传单的发放。

2.勤工俭学的体制不完善和不规范。各高校的勤工助学中心多设在校团委或校学生处等下属职能部门,虽有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但多因没有专职教师进行管理和拓展,因此很难得到有序和有规模的发展。即便有的学校勤工助学中心较为正规,但要不就是提供的岗位非常有限,难以满足高校学生对于勤工俭学岗位的需求,要不就是所提供的岗位薪酬太少,难以满足高校学生的经济需求。因此,目前许多高校都存在勤工俭学需求远远大于勤工俭学岗位的矛盾。

3.勤工俭学的用工秩序混乱。一些公司或个人常常利用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淡薄,社会经验不足等特点把高校学生的勤工俭学视为“廉价劳动力”,不但肆意安排加班加点,还任意克扣、拖欠工资报酬,甚至有打着勤工俭学“招工”的旗号进行欺诈和行骗的行为。而一旦高校学生在校外的勤工俭学过程中自身权益受到了侵害,想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甚至校方出面都无法为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4.勤工俭学的功利性越来越强。高校支持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一个经济收入的平台,帮助家庭贫困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如今许多大学生已经将勤工俭学作为追求物质生活的一个途径,甚至因“打工”而旷课和夜不归宿的现象也在高校屡见不鲜。这不仅扭曲了高校勤工俭学的初衷,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四、结论与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让高校师生正确理解和认识勤工俭学对于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勤工俭学对于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性,让高校大学生正确处理好勤工俭学与学习的关系。利用校园广播、橱窗、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让社会、学校、广大师生认识到勤工俭学在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规则制度。勤工俭学既然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那么其管理和发展就应列入高校的学生管理的工作范围,具体规章制度的制定就应围绕如何让勤工俭学有序健康的发展来制度。并建立相应的人才供需信息库,不仅与学校各部门,也要与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及时有效地建立起供需双方的桥梁。最主要的是为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建立强大的后盾,不仅提供信息、提供维权等方面的支持,更对高校大学生的勤工俭学进行监督。

3.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奖学金制度,国家对高校学生也有奖助学金的制度。一个真正努力学习并且家庭贫困的学生,平均每年能得到学校和国家的奖助学金大概在3000~5000元左右,学习成绩优异工作突出的甚至能得到更多。因此,仅仅是为了钱去勤工俭学外出打工的同学就不如踏下心来好好学习,去争取奖学金。所得的奖助学金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一份荣誉。而出去打工所得到仅仅是那有限金钱,而失去的不仅仅是自己在大学的这些学习资源,更失去了自己在大学期间美好的学习时光。

参考文献:

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293-02

1 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1 践行科学发展观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同志曾用八个字高度概括了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高校作为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在我国现阶段,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等院校肩负着的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的知识和智力优势,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持;二是立足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新的办学模式和科学的人才培养方式,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输送充足的合格的人才;三是加强自身建设和改革,建设和谐校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1.2 高校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教师这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社会文明进步和民族振兴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古今中外已有很多经典论述。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三个方面概括起来讲就是教书育人。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惠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他认为教师的任务是“不仅应当教育自己,使自己达到理想的境地,而且还应当教育别人。”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参与者”。他所说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德、智、健康、美、劳五个方面,即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又使这几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其中,德是核心成分。他认为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应在教育活动中占有统帅全局的地位。

教书育人是一种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高度自觉性劳动,通常是在没有外界直接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作做多做少、工作效果如何,往往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心。践行科学发展观,要求高校教师必须对党和国家负责,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对社会负责,促进大学生尽早完成社会化,成为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本劳动技能、高尚思想品德、全面素质发展的劳动者;必须对学生和学生家长负责,使这些年轻、勤奋、有理想、有个性的青年既能充分认识和发展自己的个性,又能结合社会需要和时展确立适当的理想和目标,成为在德、识、才、学、体、美等方面都极具发展潜力,事业和生活顺利取得成功的人。

2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缺失的成因

2.1 利益关系失衡扭曲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

利益是人类行为最深层的动机。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指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高校教师的“自利性”倾向必然扭曲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取向。

(1)生存压力迫使高校教师及高校领导管理集团成员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生存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也是必须满足的需求。“生存需求”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容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当代社会人们遭遇风险的可能性逐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却在相对减弱,个体生存必须的资源急剧增加与资源绝对有限的矛盾激发出巨大的生存压力并导致生存条件渐趋恶化,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成为高校教师及高校领导管理集团成员行为的首要价值取向。

(2)高校的“自利性”。在制度安排上,经过几次改革后,通过“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动我国高校的发展,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政府拨款”和“高校的各种市场性收入”两大部分,高校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也就有着相对独立的自身利益。“高校利益”主要包括:高校的整体利益、高校领导集团的利益、高校教师利益、高校学生的利益。目前中国高校内部行政体制仍然是“管理型”而非“服务型”,高校的“自利性”源自领导管理集团的利益和教师的利益,势必造成高校的办学目标取向是“高校利益的最大化”。

2.2 制度供给短缺,使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

此处所指的制度供给短缺主要是指:

(1)国家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有关高校教师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制度体系。虽然国家制定了很多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各种凡是有关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法规、政策性文件等都有诸如“加强和重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内容,最终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一是这些制度法规和政策在结构上是凌乱的,没有形成完整而科学的体系。二是从内容上看,大都是一些粗线条的原则性的规定,意识形态的倾向性过重,离高校发展的实际和教师的实际生活太远,这就使得学校和教师缺乏参与热情,甚至产生冷漠和厌恶心理。

(2)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绩效评估制度长期处于缺失状态,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及其承担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只能依靠自我文字总结来确定自己的工作业绩,没有任何的制度性压力和工作规范,势必造成此项工作流于形式。

(3)机制的缺失。再好的制度也不可能自动发生作用,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能使制度有效发挥作用的机制体系,才能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而我国关于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评价机制等却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最终只能使有关的制度规定变成一纸空文。

此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状况制约着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高难度的系统工程,如果没有高素质的工作队伍,是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的。

3 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3.1 践行“科学发展观”,强化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高校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和得力有效的措施,要解决好新时期教师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突出位置。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帮助教师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认同和理解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从而自觉改变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教材内容。用正确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教育引导受教育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教师的政治学习制度,并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不断更新学习内容,贴进高校实际,解决教师思想困惑问题。要加强教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教育,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学生的意识,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3.2 以人为本,重视教师的个性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必须要以教师为本,使高校的想想政治工作“贴近高校实际、贴近教师生活、贴近时代的要求”。教师的成长和学科建设需要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只有学习环境相对优雅安静,学校出台制定的学术标准与政策待遇相对稳定,学术氛围比较宽松民主,人际关系比较和谐舒畅,教师才能自由地按学科相互激励与合作,形成学术风格、学术流派、学术风气和学术水平,促进教师改革创新,积极进取,发挥他们学术上的一技之长,从而提高他们的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因此,高校应给教师以学术自,同时要出台政策,保证教师拥有学术权力、资源调配权力以及知识贡献所得的个人利益,依法维护教师的合格权益。

高校要强调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塑造美好心灵和高尚品德,使其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奉献精神,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学生成长进步的导师,达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追求目标,严于律已,为人师表,以德施教,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引导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3.3 加强制度建设,坚持正确的导向

要把对教师的思想道德要求通过健全规章制度,如教书育人条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化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自觉行为,促进青年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同时,要建立起科学的教学评估标准,形成一整套考核、评议、优胜劣汰的机制,加强对教师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强化教师工作中的政策导向,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职务聘任、优秀教师评选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促使教师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3.4 坚持教育内容科学性、思想性、针对性的统一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方法

为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教育内容科学性、思想性、针对性的统一。首先,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其次,要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再次,要坚持思想性和针对性的统一。

(2)注重教育过程的艺术性。教育者应该做到:其一,观点鲜明正确。其二,材料丰富翔实,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其三,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3)坚持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把教育者的理论灌输与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结合起来,即自学、答疑、讨论、论辩等,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育和自我教育紧密相联、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3.5 重视教师心理健康的建设

由于教师的职业、品行、爱好、性格不同,他们的需求与要求也不同,面对这些高知识分子群体,高校不论出台什么政策或做什么工作,首先要以大多数教师的满意程度为出发点,真正做到了解、理解、信任和尊重教师。一般来说,教师的思想问题多数具有个性化特点,因此,要做比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保密工作,采取谈心和心理咨询等办法,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耐心、诚心、关心、细心、热心,以诚相待,换位思维,帮其解惑,帮其所帮,急其所急,化解矛盾,理清思路,理顺情绪,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3.6 加强高校专职政工队伍建设

一是要选拔、引进一些思政、教育、心理专业毕业的高级政工人才;二是加大对现职政工人员的培训力度;三是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现职政工人员的学历层次;四是提高专职政工人员的待遇和地位,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96-97.

[2][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99.

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建议范文3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图书馆功能 服务育人 实践育人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B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考录取比例的大幅攀升和普通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高校特别是二、三本高校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为此,各高校正在纷纷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转变,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创新和探索。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三大支柱之一,毋庸置疑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有着自己的功能。本文对高校图书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进行探讨,旨在推动图书馆与时俱进,准确把握自己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角色定位,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普通高校图书馆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传统功能分析

目前,人们对高校图书馆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已有较多研究,但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人们的认识并不统一。笔者认为,从系统论的角度理解,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以培养人才为宗旨,由各种教育要素共同参与,各种教育要素按照教育规律各自发挥功能并实现有机统一的完整系统,它包括许多分支体系, 如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体系、实验实训体系、考核体系)、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监督体系、教学支持与保障体系等等,尽管这些分支体系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不同,但均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自己的职责分工在不同的教育环节以不同的形式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各分支体系的功能亦有所差异。因此,研究高校图书馆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应当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应积极采用现代技术,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业务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为学校的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切实有效的文献信息保障。“高等学校图书馆应以读者第一、服务育人为宗旨,健全服务体系,做好服务工作。”依据该《规定》,高校图书馆至少具有以下四大功能:其一,服务功能,为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其二,保障功能,建设、管理文献信息资源,满足读者需要,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其三,育人功能,在文献信息服务过程中教育学生读者;其四,研究功能,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务。这是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功能的权威性界定,也是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在传统人才培养体系中功能的总结。

高校图书馆这四大功能定位固然昭示着图书馆在高等学校的重要地位,但在我国传统人才培养体系中,高校图书馆的某些功能在许多高校是虚化的。首先,高校图书馆的四大功能定位是基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理念,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各学科高、精、尖人才,属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信息网络普及之前图书馆是学生在课堂之外获取专业知识和学术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纯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的超脱性,使得图书馆在为学生学习和研究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和文献信息服务之外较少与学生发生联系,图书馆育人功能基本形式化,即使在文献信息服务过程中发生的些许教育作用也是隐性的潜移默化式教育,而将向读者传授文献信息检索、查阅方面的知识视为育人功能亦属牵强。其次,图书馆的研究功能超出了多数高校图书馆的能力范畴。在实行精英教育的高等学校,与学术性、研究性教学模式和教育氛围相适应,高校图书馆也是图书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阵地,应当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但是,由于各高校办学层次的差异,受人力资源、文献信息资源等原因制约,多数高校图书馆在科研方面力不能及,除部分名牌大学的图书馆尚能正常发挥研究功能外,多数高校图书馆的研究功能基本无从发挥。

事实上,在实行精英教育的高校传统人才培养体系中,多数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仅限于为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和文献信息服务,由于育人功能严重欠缺,高校图书馆在高校传统人才培养体系架构中,它作为教育保障和支持系统,主要发挥着间接的、隐性的教育功能。

二、 普通高校图书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作为两种不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对各种体系构成要素有着不同的功能要求,为适应普通高校由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高校图书馆必须对其功能定位做适度修正与调整。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具有三个显著特征:(1)在培养目标上,以培养生产、工程、管理、服务等一线高级工程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在培养重心上,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3)在培养方式上,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 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高等教育规律和图书馆工作的实务性决定了普通高校图书馆功能定位的调整方向——巩固保障功能、强化服务功能、提升育人功能、淡化研究功能。

1、巩固保障功能。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中心为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信息保障是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性质决定的。由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需的应用知识信息更新速度快,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由学术型、研究型向应用型的转变对图书馆的文献信息保障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确保图书馆文献信息保障功能不致因文献信息采购经费、采集渠道、加工整理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而减弱。

2、强化服务功能。“读者第一,服务至上”是高校图书馆的永恒信条, 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的核心功能并不因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改变而改变。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由于教师和学生对文献信息的需求量更大,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更具职业专业性和实用性,对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构成巨大挑战,图书馆尤需强化服务功能。

3、提升育人功能。在高校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中,育人功能一直是高校图书馆的弱项,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确立,为图书馆提升育人功能,由间接的、隐性的育人功能向直接的、显性的育人功能转变提供了机遇。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图书馆是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非教学工作领域之一,也是在校学生接触职业活动、感受职业精神、了解职业规范的最主要的平台,学生接受文献信息服务的过程也是学习、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过程,图书馆应当凭借自身的平台优势,通过渠道创新、方法创新,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发挥育人功能。

4、淡化研究功能。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培养对象的学术性、研究性要求远逊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的要求,这一特征更为符合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因承担繁重的文献信息保障和服务实务工作而无力投入更多研究精力的客观状况。因而,笔者认为,在此情形下,高校图书馆适度淡化自己的研究功能,将更多的人力、物力集中到文献信息保障与服务和育人功能方面更切合大多数图书馆的实际。当然,笔者绝不是排斥开展对图书馆领域的研究,而是认为这种研究应因人而异、因馆而异,属个体行为,不应当上升到图书馆功能的高度理解和强制推行。

三、高校图书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发挥

上文述及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导致了教育参与要素功能的某些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赋予高校图书馆以文献信息保障功能、文献信息服务功能和育人功能。关于如何发挥图书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功能,鉴于图书馆学界在文献信息保障功能和文献信息服务功能方面已有大量研究,加之图书馆工作的共性决定了其与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文献信息保障和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方式、方法没有质的区别,故本文在此不再详述,而仅对图书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如何发挥育人功能进行探讨。

(一)以实践育人为主导。

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培养重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又称社会实践能力,是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需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高校图书馆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来说具有先天优势,它既是学生经常光顾的借阅图书、查阅文献信息资料和自习的场所,又是学生身边最近的社会实践观摩、体验平台,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观察图书馆工作流程、图书馆管理规范、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感受职业实践活动内涵,为今后自身的职业实践活动增强感性认识,积累职业素养。因此,图书馆应当利用自己在这方面的有利条件,围绕实践育人主题,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讨论,达成共识,制定计划并采取有力措施,搞好图书馆各项工作,以优良的工作状态示范、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实践素养。

(二)以服务育人为抓手。

为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既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工作,也是图书馆与学生建立密切联系、发挥实践能力育人功能的主要途径。为学生提供文献信息检索、借阅、学习服务是一项内涵非常丰富的工作,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开发、供给能力和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的文化氛围、人文精神、服务理念、工作责任心、服务态度、工作规程、工作效率的集中体现,为学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过程,也是熏陶、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最佳时机。图书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把贯穿于图书馆各项工作中的服务育人理念和举措化作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中的服务育人行动,将极大提高图书馆服务育人功效。

(三)以方式创新求突破。

精英教育体系下的高校图书馆实现育人功能的多局限于潜移默化式隐育人方式,服务与育人合二为一,关系模糊,育人效果不明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图书馆育人功能要取得明显成效,需跳出图书馆传统育人方式窠臼,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在此,笔者在总结一些图书馆既有做法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建议,结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提出以下几点育人方式改革思路:(1)建立图书馆学生实习基地。与各高校普遍在校外建立的专业实习基地不同,图书馆学生实习基地以增强学生职业感性认识,感知职业工作环境,了解职业工作流程与规范,培养学生基本职业素养为宗旨,不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习、实训为目的。(2)组建学生义务馆员队伍。学生义务馆员队伍作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不为物质报酬和收入而参与图书馆工作的学生自愿者团队,其行为本身就是高境界的体现,这种境界与图书馆工作实践经验相结合,形成良好的职业修养和较强的职业工作能力是逻辑必然。(3)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勤工助学。勤工助学作为高校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传统方式之一,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架构内的作用更加突出。组织学生到图书馆勤工助学,不仅方便学生,减少勤工助学成本,更为重要的是,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直接指导和关心下,勤工助学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养能够得到快速而全面的提升。(4)建立学生参与机制。学生作为学校图书馆的主要读者群体,往往对图书馆工作有诸多意见和建议,其原因多与学生对图书馆工作了解不全面、图书馆工作存在缺陷和图书馆与学生沟通不足有关。图书馆建立学生参与机制,由学生代表组成参与机构,参与图书馆工作计划、规章制度的制定,参与图书馆工作考核与监督,学生参与的过程,既是促进图书馆工作改进的过程,也是图书馆与学生沟通的过程,还是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升实践能力的过程。

注释:

郎耀秀.系统论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之构建.学术论坛,2011(7):203.

丁小明.大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4.

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提升

自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在2005年、2012年相继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来,基于使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更具实效性,长效性以及健康有序地发展,以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和湖南铁道技术学院两所学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深化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活动普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1国内外研究现状

2005年、2012年教育部、团中央等部门分别相继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内以吴满意、张兵亭、冯素玲、徐梅、王辉和王小云等学者将共青团组织联合其它部门开展的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按其内容可基本分为六大类型:专业实践模式、社会调查模式、公益劳动模式、志愿服务模式、技能竞赛模式和勤工助学模式。各高校的实践中,比较突出的有北京师范大学的“社会实践+课题调研”模式、湖南科技大学的“334模式”、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社团知行统一”模式等。在国外,马奇柯等国外学者从教育学的角度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了研究,将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分为见习实习模式、社会服务模式、“双元式”社会实践模式、劳动教育模式和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等。在各高校的实践中比较突出的有美国布朗大学的“必修学分”模式、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真实教育”模式等。

2新形势下提升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成效的意义

深化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活动,不只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育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提升高素质和培养全方位创新人才的必然需要。如何使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更具实效性,如何建立和维持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如何保证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健康有序地发展,如何实现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长远目标,只有解决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四个问题”,增强“四性”,才可以更好地开展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提升社会实践活动育人的长效机制。笔者个人认为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存在“四个问题”,增强“四性”:一是解决管理混乱、职责推诿、队伍不健全问题,保证工作长效性;二是解决主题凌乱无序、缺乏规范问题,实现工作目标性;三是解决活动流于形式、效能不高、缺乏考核评价问题,增强工作实效性;四是解决保障体系不健全的问题,确保工作的可持续性。进而直接推动高职学院团员青年人才培养素质的提升。本课题的研究,必能为高职学院大学生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提供一次有益的探索,同时,必将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工作体系和高校育人体系,丰富和发展高职德育理论。

3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活动普及现状

为了解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活动普及现状,以一斑窥全豹,获取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提升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会谈以及走访等多种形式,并综合假设法、内容分析法等论证方法,于2015年4月在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和湖南铁道技术学院主干道、教学楼、公寓楼、田径场附近发放问卷,当场填写并即时收回。调查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所在学校、就读年级等;第二部分是为了解被调查者对共青团社会实践普及情况而设计的题目,涵盖了对参加共青团社会实践的动机、以何种形式参加、相关兴趣、遇到的困难、提升的能力和活动后的收获等方面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以及对实践的态度以及收获等题目的设计采用封闭式方法,对每一道题都给出几种答案,被调查者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第三部分是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可行性和创新性的开放性题目,旨在探索和提升共青团社会实践育人的理念。调查问卷随机抽查。在二所高校各个教学楼、田径场、绿荫道、宿舍楼附近发放问卷,当场填写并即时收回。整个调查过程中,针对不同专业和年级进行了抽样调查,共发放1000份问卷,共收回928份,回收率为92.8%。

4调查结果分析

(1)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与目的不同。高职院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不同的目的与动机,从调查中了解到其动机大致可为以下几项,分别是提升技能、为就业积累经验和服务社会等,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动机以及目的的选项区分度差距不大,有31.5%的学生是为了提升技能素质,有24.2%的学生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有20.7%的学生是为就业做准备使就业更具竞争力,有15.6%学生是为了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其余的0.8%是抱有其他目的。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是为了提升自己而参加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这是他们参与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动机与目的,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是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有很多学生觉得,无论初衷是出于服务社会或是提升自己的动机,在参与到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这两个目的会相互融合和联系,换句话来说,不同的两个动机会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达成一致。(2)学生参与面不够。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学生中只有78.2%的学生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其中,4.6%的学生参加过思想类社会实践活动,18.3%的学生参加过文明类社会实践活动,7.2%的学生参加过心理类社会实践活动,35.5%的学生参加过文化类社会实践活动,53.6%的学生参加过职业类社会实践活动,可见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中某些类型的实践活动学生参与面不够,积极性也不高。(3)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方式有待提升。一是吸引力不够,社会实践活动缺少创新,不能吸引多数学生参与进来。二是宣传力度不够,如局限于QQ、海报、通知等。三是模式单一,如拘泥于“三下乡”和物质扶贫等传统活动等。四是专业指导不够。如社会实践活动中缺少专业指导老师辅导。(4)活动经费投入不足。在社会实践活动存在哪些问题中,61.3%的学生认为学校每年下拨的社会实践活动专项经费较少,其中包括企业勤工俭学活动、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进社区、学校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等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项目多,开支经费多,资金投入不足是主要问题。(5)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68.6%的大学生认为,在开展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应该帮助联系实践单位,并提供相关专业指导。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除了班主任和大学生辅导员进行活动管理和指导外,很少有任课老师和专业老师参与进来,并开展前期辅导和相关专业指导,这就直接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5调研思考和建议

5.1优化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宣传方式

一是要在高职院校活动中建立多样式和有效的宣传方式,学院团委应在活动开展前、活动开展中,充分利用学院广播站、团委网站、团委微信公众平台、团委微博、团干QQ群等多种新媒体,并定期进行学生座谈会,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实践活动心得分享会、典型表彰会等会议,对在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集体进行新闻报道,同时将活动中优秀的活动方案、活动的经验收获进行宣传,不断地提升学生对于共青团活动的关注率,同时扩大活动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并将实践活动中的正能量进行传播。二是完善更多层次的动员方案,团委应对学生参加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多层次动员。通过发挥好学生党校、社团联合会、系部团总支、学生支部的作用及影响,各方面都调动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并以学生干部为模范带头的作用,将学生与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对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的亲身经验分享,培育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在学生与学生的分享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5.2打造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特色化、品牌化、多元化机制

一是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项目,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不能仅限于常规志愿服务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传统类型活动,要根据时代、社会的发展情况,量身定制属于自己的品牌活动项目。比如,华南理工大院团委与招生办共同举办“宣传华工,感恩母校”大型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其优秀毕业生返回所毕业的高中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办学所获成果等宣传资料,召开感恩座谈会、并发放宣传资料、使用PPT现场展示等方式宣传华南理工大的优势,展示硕果,扩大学校的招生影响力与知晓率。又例如该校的团委与校友办共同举办“感悟梦想,访谈校友”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采访不同专业的、不同行业的、不同年龄的杰出校友,展现他们努力拼搏、成长成才的艰苦奋斗历程与对感恩母校的深厚感情,从而来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努力拼搏、奋发图强,积极投身于学院建设与自身的发展。根据案例,让我们了解到,在高职院校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中,不再是以往一成不变的活动模式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同时也推进了我们在与活动中的开发,创新的模式,也只有根据当代社会的情况而进行活动的开展,才能更好地打造出属于自己学校的专职品牌项目,同时在对于学校活动开发的模式中,只有将实际与理论相结合,创新与开发同时进行,才能更为有特色、有质量、有品牌地开展活动,也能更好地将共青团实践活动开展得更为充分。二是将学院的专业特色与社会实践模式相结合,目前学院开展活动多是以社会实践模式以不变的主体,但是却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忽视了大学生具有专业特色的特点,而在社会实践中融入专业特色的知识,便能让更多对专业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加入到活动中来,从而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更好地将专业与活动相结合,让活动的模式不在单一,更加具有多元化,并且让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例如,贵州民族大学的学科专业较多,共青团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地设计实践内容与形式。像这种带有专业特色机制的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应用能力起到良好的提升作用。三是将“学分制”融入活动。在建立了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的同时,学校应该将考核制度融入其中,实行“学分制”考核制度,是更好地将学生与活动挂钩,可以通过选修课、奖励措施、素质拓展等方式,让学生明白活动中应该完成的任务,同时让学生在课余的时间中,完成课堂上老师所布置的任务,以个人、团队的形式进行拓展,让“学分制”与学生日常的学习挂钩,并有辅导员进行考核,从而将对于共青团的育人机制进行有制度地开展,并将《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与“学生制”相结合。学院团委每学期向系部开展一次登记,让学生参与的活动有登记,有证实,并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融入进学生的大学生档案中,让学生参与活动具有确定性的依据。

5.3在高职院校共青团实践活动中建立保障措施

高职院校共青团活动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因此在活动中应该建立有效的长期保障机制,比如活动的经费、活动地点的安全性等因素,学院团委应该制定一套体系的保障措施,对于经费的问题除了向学院进行申请之外还可以进行向外来的商家寻求赞助,但是一定要确保赞助的高质量。同时学院团委应该密切地与各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共同寻找每次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集中的讨论,研讨,建立一套有系统化、制度化、多元化的保障机制,确保活动的各种问题可以及时地解决,同时关于涉及经费的问题要拓展活动的方式,将活动与一些学生的补助向结合。利用周边的各种资源为活动进行“换血”。

参考文献

[1]罗敏.对高校共青团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环节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

[2]梁康建.高校共青团“三下乡”社会实践创新思考[J].高校管理,2013(7).

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双师型”师资 应对措施 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55-02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国家建设的全局。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其师资队伍有别于普通高校,更注重教师的“技术应用”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

“双师型”教师的概念是针对以往职业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师资队伍建设和评价上偏重理论水平的情况下提出的。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决定了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既要具备高等学校教师的共性,更要具备进行技术应用与开发的特质,即要具有双重素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价方案》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其标准共有四条,即:“双师素质教师是指有讲师(或以上)教师职称,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①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②近些年有两年以上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③近些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④近些年主持(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双师素质”的提法不仅丰富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更重要的是赋予了“双师型”教师新的更具高职师资特征的时代内涵,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要求高职教师具有专题研究能力、技术应用能力与技术开发能力。“双师型”涵盖的能力与素质还应包括行业职业道德、行业职业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协调交往能力以及革新创造能力等等。因此,加强高职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密切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联系,鼓励教师参与科研、从事技术开发与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活动,有利于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可以优化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与水平,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从根本上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可见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集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于一体,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具有在相关专业、行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背景、经验的教师。当然,“双师型”主要是针对专业课教师而言。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具有其鲜明的职业特性,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资格的取得,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资格培训和职业教育理论进修。职业院校实训教师和实践课教师,不仅要接受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掌握实训设备的操作规程,还要掌握职业教育学和劳动教育学知识,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由此可见,双师型的本质并不是简单的“教师+技师”,而是能够将生产、管理、服务和专业能力吸收消化,并能有效的将其组织建构到教学环节再现、传授给学生。这就是从事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教师与技师”有机融合的本质特点。

我们走访和调研了其他兄弟院校,对双师型师资的培养作了一些调查研究,本文将结合其他院校的情况,主要以我院为例,看“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现状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

一、师资队伍现状

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师多数是青年老师,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就直接上讲台授课,多数老师取得了教师资格证,通过一定的努力,也取得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其实这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有了职业资格证书不能代表真正的出“师”,并不代表真正掌握了相应的技术,而技术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要真正达到“双师型”水平,一定要在具体专业岗位上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其本质是要在相应的职业岗位上有具体的实践,而且是与时俱进的实践,因为职业是不断发展的,技术是不断创新的。在我院真正能达到“双师型”水平的人不多,故“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在我院更显得任重而道远。

令人可喜的是,各高职院校领导均十分重视培养自己的“双师型”教师,各系(院)、各部门领导在积极思考贯彻落实具体措施,大家的一致意见就是要将师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工程去做,普遍认为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主要依靠青年教师水平的培养和提高,以及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这些都说明各高职院校的领导已将“双师型”教师的培育放在重要位置。

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和方法

结合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匮乏,各级领导班子极其重视并力求发展的具体情况,现针对我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提出如下看法:

1.青年教师要自加压力,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尤其是要逐步加强科研工作。学历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衡量了一位教师的水平高低,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始条件。我们走访了几所兄弟院校,注意到各院校和我院一样,多数的青年教师也特别关注自身的学历和学位的提高,都在工作之余积极地学习与教学有关的专业知识,多数已在修硕士研究生学位,如我信息与电子工程的青年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的比例达到89%,也有的在攻读博士学位。

2.加强岗前培训,积极推行上岗职业资格证书制。从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看,高职院校的教师除应具有普通教育的教师资格之外,还应具备与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相适应的实践工作经历或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如为了学生的就业,诸多院系要求学生参加一些院内和院外的证书考试,那么,无论是缺乏实践经验的老教师还是新分配来的毕业生,都必须到考证机构或企事业单位生产、管理第一线进行实习锻炼,掌握最新的操作技能,并应自己先尽快考取相关的上岗证或专业技术等级证,把获证与实际技能锻炼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尽快投入到教学一线,并逐渐建立一支能适应高职教学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我院规定:凡申请任教全院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的教辅人员,必须先参加江苏省的一级B考试,成绩达到90分以上,才具备任教该门课的教学资格,这一举措就很好地激励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步伐;信息与电子工程系的专业教师如果任教的课程要参加证书考试,该系的主任都安排参加相应的专业培训,这一切都充分证明领导对培养“双师型”教师越来越重视。但仍然希望各院级主管领导能加大投入岗前培训的力度,将专职教师的技能再提高到更高的水平,让专职教师在精神上有自信和归属感。

3.学院应该在教研室活动和“青蓝工程”上下大力气。从目前的高职院校现状来看,教研室成员越来越年轻化,多数教师都是前脚从高校中出来,随即又走进高校,并很快站在讲台上,教学经验匮乏,因此“青蓝工程”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提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多开展一些教研室活动,加强各位老师的教学交流力度的同时,注重与老教授(含外聘)的经验交流,老教授将丰富的授课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年轻老师显得尤其珍贵,多一份交流就多几份收获,而交流得来的知识是无价之宝。学院稍稍投入一点则往往收益很大,可以有计划地聘请资深老教授适时参加教研室活动,在教学计划的修改上,在某些专业课的教学方法上,在一些教学难点和重点上给青年教师一些提示和指导。而教研室的专职教师更要注重教学经验的交流,加大互相学习、互相研讨的力度,特别是教同一门课的教师更要重视交流。既然教研室是教师最基层的组织,所以教研室活动显得更重要,我院领导曾经请资质高的教研室主任来我院指导并组织广大专职教师培训学习,效果显著,但是从具体的教研室活动的细节落实上,感觉仍然有发展的空间和突破的潜力。如可以适当地投入资金供教研室活动支出,是教研室活动的基本保证;可适当地将开展教研室活动算作部分非教学工作量等等,以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研室活动的积极性。

4.注重发挥学院现有的实验实训基地的作用。本课题组的成员均是理工科的专业教师,通过课题组调研,大家都一致认为技术应用类的“双师型”教师应具有以下方面的素质:了解并掌握所授专业相对应行业的应用技术的动态,能够通过专业授课、实训、实习,使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具备肯动手、勤动手、会动手的操作习惯和实践修养,引领学生走“从书本到实践,再从实践到书本”的技能提升之路;能够教育学生形成相关行业的职业素养;能够通过应用项目的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技术革新意识和能力。各系(院)对专业的设置、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教师队伍的结构都是有规划并有着长远考虑的,所以现有的实验和实习基地都是与教学紧密结合的,这就给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提高自己实践的优良平台。青年教师应该在自己的专业实验基地上,对所任课程的实验及实训做到熟练自如,并提倡在原有的基础上搞出一些专业作品,学院对此要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与许多高职院校IT类专业一样,我院也结合当今信息产业和社会的需求,适时将某些专业的教学计划作了修订,增加了《嵌入式系统》等相关的课程,学院也配备了相应的实验室,选派相应的专业教师进修学习嵌入式的专业知识,这就给这些教师提供了进行“双师”素质培养的机会。专业教师都积极并充分地与实验器材的厂家联系洽谈培训事宜,并借厂家介绍实验器材的机会尽可能地多和专家交流学习,钻研与专业知识有关的所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搞一些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以至小发明等等,这一切都为“双师型”师资培养提供了条件。对于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院校来说,这也是专业教师实现“双师型”的重要且经济的途径。

5.实施“校企”、“校校”产学研合作工程。学院应进一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一方面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赴相应工厂企业顶岗学习培训,使青年教师熟悉和掌握本专业、本行业前沿的发展态势;一方面邀请和吸纳工厂企业有技术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或高级技师等来学院任教,充实师资队伍,丰富教学手段,增强我院职业教育内涵,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进一步实施“校企”合作,把企业的车间办到学校,把学校的人才输往企业,实现校企双赢;在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上,建议寻求与同类学校相近专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尝试跨学校去建立相关专业群,师资共享,互通有无,强强联合,共同发展。通过实施“校企”、“校校”合作,充实和提升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在这方面,学院领导要积极搭建好平台,积极投入部分资金,选派青年教师参加实践、培训,到专业对口的单位挂职锻炼等以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了避免工作与学习的冲突,建议充分利用假期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实践、培训,并能加大培训学习的力度,执行过程中要做到知识和专业面的均衡。

6.建议学院加大资金投入和表彰奖励力度,对取得优秀成绩的年轻教师要及时地表彰,适时的资金投入是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具体落实到位的基本保障。“双师型”教师是办好高职院校的关键因素,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途径,可以造就一批学术精湛、学识渊博的“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应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科研单位挂职锻炼,并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或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对在学术上有一定建树的教师要加大奖励力度。我院目前已选派有条件的教师到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作访问学者,并创办了产学研中心,倡导并组织教师参加大学生创新活动,这一切无疑是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一些大的举措,但在校教师仍然希望学院领导再加大力度,为学校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做不懈努力。

总之,学院已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我们希望院领导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挖掘潜力,采取多种措施,在培养自己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工作中早日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对高校劳动教育的建议范文6

关键词:高职生;劳动尊严;创新创业

作者简介:李传义(1970-),男,江苏连云港人,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1-0027-04

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个体生存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对于定位于一线工作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由于知识所限,深造可能性较小,因此,为就业而上学道理简单明了。然而,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以及本科院校扩招生毕业,挤压了一线工作机会,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职业理想和现实就业之间的差距,同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同待遇,加之高职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使部分高职生行为出现异化:在校时荒废学业,毕业时为就业不择手段,就业后工作按部就班,劳动失去动力。类似现象在高职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并呈蔓延趋势,群体现象导致高职生社会认同度降低,劳动者无尊严可言。更有极少数学生自甘走向堕落,就业背后隐藏的劳动尊严问题对高职生教育来说具有现实的敏感性,而面对日益下滑的高职生素质,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观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劳动“去尊严化”倾向蔓延。究竟是什么导致部分高职生劳动尊严丧失?教育中如何以劳动尊严教育推动高职生更好就业?这对于当前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都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劳动尊严的内涵

尊严(dignity),伦理学术语,源自拉丁语dignus,有价值的意思,时至今日,其内涵非常丰富。康德认为:“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这是等价;与此相反,超越于一切价值之上,没有等价物可代替,才是尊严。”[1]即尊严至高无上,无可替代。马克思认为:“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2]劳动尊严,是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在对所从事劳动的社会价值和道德价值正确认识基础上,因劳动成果而形成的威严且庄重的社会地位和形象。它要求劳动者立足社会生活,在劳动过程、劳动成果中体验因劳动而带来的人性尊严,而社会对劳动者实践和创新才能发挥的尊重,更加促进了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有尊严地劳动是劳动尊严的外在表现形式,劳动尊严是通过主体有尊严地劳动实现的。

二、劳动尊严是高职生从业立业的根本

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就是劳动,在劳动中,人们实现自我价值,推动社会进步。然而,劳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运动。当代社会,人们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同时,也在感受着劳动过程和劳动形式带给人的幸福和快乐,同时也可能在品尝着劳动的艰苦和错误行为所带来的苦果。而这种感觉也反应在思想和行为中,并形成对人生追求和劳动看法的互动。

(一)劳动尊严促进高职生有尊严地劳动,从而获得社会尊重

高职院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一线技术工人是其主要目的。而高职学生为了更好地就业,必然要从事有尊严的劳动。所谓有尊严的劳动,是指劳动者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在参考自我兴趣爱好等条件下,从社会工作中选择并确定适合的职业,主动工作,并以所学知识推动社会进步。这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而作为社会生活方式的有尊严的劳动,是与被动劳动相对的一个概念,即劳动的过程不再是应付、被迫、没心没肺,而是创造、感知、主体的活动,是在运用知识创造财富,是劳动者价值的体现,尊严的彰显。高职生从事的有尊严的劳动,注重高职生主体地位的提升,强调高职生作为主体物的存在,而不是实现财富的工具,即“人即目的”。在劳动过程中,高职毕业生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把劳动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心感知劳动,感知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人际关系,感知人类生产的智慧,以自我所学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的进步,推动社会财富的增加,从而获得社会、企业对高职生的尊重,这也体现了高职院校教育的价值,更是对当今社会一定程度存在的逃避劳动,鄙视、应付、不愿做基层劳动者甚至为金钱而走向堕落的正面回应。

(二)劳动尊严张扬高职生理性精神,推动高职生价值实现

高职教育培养的主要是一线工作的熟练工人,然而,如果仅仅把高职毕业生当做普通一线工人看待,则抹煞了高职生的理性精神。“人在自己里面确实发现一种能力,他凭借这种能力而把自己与其他一切事物区别开来,甚至就他被对象刺激而言与它自己区别开来,而这就是理性。”[3]理性精神的实质就是要敢于反思、批判和勇于超越。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熟练的操作技能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应有之意,而在掌握理论知识和熟练技能基础上,理性精神的实现则应是高职教育的更高追求。劳动尊严教育在宣扬高职生劳动主体教育的基础上,把劳动看做是主体创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不仅要求高职生在劳动中实现创造、创新的人类历史使命。而且要求劳动者通过劳动,丰富自己的实践知识,建构自我知识体系,不断探索,不断追问,探求社会生活真谛。在主体探索过程中,高职生被教育的善良天性和潜能才能够展现,其实现的社会价值打破了以身份地位、家庭背景、学历教育等世俗观念因素对人不正确看法,社会才会因此更加公正公平。而在个人价值实现的同时,高职生自我才能发展,社会尊重和自尊的双重推动,劳动尊严最终得以实现。

(三)劳动尊严完成个人自我实现的可能性,过程尊严彰显个体生存意义

自我实现即“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4]依照马斯洛理论,自我实现是个体天性使然,因此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自我实现在高职生身上的自然表现,明确高职阶段的知识学习是未来自我实现的基础,技能训练是自我实现的桥梁,以激发高职生因高考失利后的学习斗志,奋发学习;另一方面高职教育要明确人是社会中人,自我实现的价值受社会评价和个人评价的双重影响,要实现自我价值,有尊严劳动是未来工作的必然选择,有尊严劳动在运用所学知识从事劳动的同时,是用“心”在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精神的表现,是人与劳动的和谐统一。个人从事劳动的过程,是个体尊严的获取过程,也是个人价值实现过程,还是劳动美的展现过程。而在高职阶段所学知识必然在一线工作中得到充分运用。劳动中的创新和创造则是高职毕业生劳动尊严的更高价值体现和高职教育的价值追求。

三、劳动尊严观认同的困境溯源

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院校学生来说,大部分成绩不理想,即使个别成绩较好,但学习过程也是挫折较多。他们自我成就感不强,自我认同度也较低,尽管他们在主流价值取向上积极向上,但由于处于大学群体边缘,对社会、对就业的部分现象表现敏感,如何对待劳动的正确价值观并未形成。

(一)多元价值取向使部分高职生对劳动失去价值追求

传统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据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业生产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拥有自己的土地并进行劳动是农民世代的期盼,大部分农民也被相对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构成农村一道自然风景,人们对辛勤劳动充满敬畏,勤劳致富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当代社会,美国大片、互联网带来了世界各国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勤劳未必是致富的唯一手段,节俭是美德但不时尚,贵族般的生活方式是才是令人向往的追求目标;国内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的大众文化,相当一部分以对崇高的颠覆、欲望的崇拜、享乐的追求、时尚的追逐为内容,影响和改变了一大批民众的价值取向[5];市场经济下对利益的追求被神圣化,获取的手段不再顾虑高尚与卑鄙,夸张地消费、过分地炫富刺激了人们传统劳动观的神经,而城镇化背景下人口的大量流动也使得各种不健康的思想加速传播,种种因素,冲击着高职生尚未健全的劳动价值观。

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大部分沿袭本科学院的规制体系,除专业设置相对贴近市场外,教育理念设计和教育教学重点并没有完全从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专业学习上仍然过多关注考试成绩的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发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得到充分执行;思想观念上侧重意识形态教育,公民素质和养成教育提升并没有真正形成。由于对高职学生特点研究不充分,高职学生的世界观教育和潜能教育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而在最基础的劳动价值观教育方面,面对多元价值取向的侵袭,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上出现价值取向的紊乱,追求享乐,崇拜欲望,鄙视劳动现象存在蔓延趋势。

(二)就业困境与较低社会认同度,使部分高职生沦为“单向度”的人

近十年来,伴随本科院校大幅扩招,高中生源却在不断减少,由此降低了高职学生生源素质,本科扩招又给高职生就业带来压力。同时,城镇化下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挤压了高职生很多就业机会,高职毕业生就业困境加剧。而低学历低才能的传统思想更是降低了高职生的社会认同度,在现实社会和精神世界的双重压力下,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心理出现问题,部分高职生行为异化,沦为“单向度”的人。所谓“单向度”的人,即意味着人失去了自我,丧失了自尊,丢失了精神与灵魂,从而成为一个麻木不仁的,只认同并屈从于他人操纵与控制的,甘受他人奴役的异化了的人[6]。高职生的“单向度”,最初表现为学习上放弃进取,专业上不再追求,习惯于旷课,闲逛;毕业后物欲第一,无心从事一线艰苦工作,更谈不上创新创造,却对社会有自己的偏激看法。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已设立心理咨询室,但面对来自生存深处的就业压力,如果国家和社会不创造有益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仅仅是心理疏导和心理救济是远远不够的。

四、劳动尊严观的价值引导

(一)尊重劳动,从价值观形成路径规范高职生的劳动意识

面对日益临近的一线劳动岗位,习惯于娇生惯养的部分高职生出现鄙视甚至于逃避劳动的不良思想和行为,而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功近利思想构成了对扎扎实实、埋头苦干的劳动形式的冲击,因而,高职生不良劳动意识的形成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社会性。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指出:“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 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7]正是在劳动基础上,人们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完成了人类文化的延续、生命的繁衍,从形式到内容,劳动都必须获得尊重。在劳动过程中,人类构筑了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以此社会存在为基础形成了人类的价值观。因此,人类价值观也是在劳动中形成并由劳动决定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明确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是劳动,使人与动物脱离,无论脑力和体力劳动都应受到社会普遍尊重,而鄙视和逃避劳动的价值观将导致人类社会的倒退,最终导致人向动物回归。从劳动观教育着手,能够从根本上形成全社会正确的价值观,遏制社会不良风气,并引导推动社会良性发展。

(二)尊重劳动,系统整合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推进高职生良好劳动行为养成

面对大部分独生子女缺乏劳动意识和良好劳动行为的现状,承担培养合格人才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国家、社会提供的一系列社会、市场资源,系统整合校内校外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劳动尊严教育的整体设计,完善高职生劳动评价体系建设,培养高职生劳动行为的自觉性,加速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的养成。

校园环境建设中,要突出高职院校特点,要有专门的与学校相关的劳动事迹宣传园地,宣传、培养本校劳动成才的学生模范,注重校园劳动精神、劳动氛围的塑造和弘扬。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与劳动相关的社会制度改革内容,宣传、强化国家尊重劳动、劳动光荣、尊重人才的方针政策。在“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教学过程中,强化在当前中国,分配可以有不同形式,但劳动是物质分配的最主要依据。在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中,肯定前辈所取得的成就时,要向学生阐明辛勤扎实劳动才是万事成功的关键,同时要善于利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的劳模机会,指出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他们以看似简单、平凡的劳动,融入劳模精神,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以劳模事例,培养高职生良好劳动习惯行为,以劳模业绩,激发高职生对劳动的尊重,对劳动事业的追求。高职院校开展的企业劳动顶岗实习,更应以严格的劳动纪律约束学生,以企业的成熟劳动规范改造学生,以成熟企业文化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最终使学生树立尊重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从而成为一名合格劳动者。

(三)加强创业技能培养,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以扎实劳动赢取社会尊重

高职教育以培养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是其毕业生特点,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高职学生具备接地气的优势:即优秀的技术工人能够精雕细琢,以对自己劳动的尊重,事业的认同,把生产、创新水平提高到更高层次,从而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而劳动过程中的反馈和建议,对科技创新有巨大地促进作用。然而,当代高职毕业生并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弄潮儿。究其原因,首先是理念的偏差,大部分高职生中学阶段成绩相对较差,长期的考试挫折和低分低能的潜意识已经使自尊自信缺失成为这一群体的通病,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治愈;其次,对发明创造的神圣化渲染也使一部分有创新能力的高职生望而却步;再次是当前大部分高职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偏重于素质培养,即广义的创新教育,对受教育者能力培养和技能培养,即狭义的创业教育,由于种种因素(如资金不足,专业设备无法购买,教师培训不够,理论实践知识不能站在时代前沿等等)出现跟不上社会、企业技术快速发展的状况。

面对此种情形,高职院校教育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培养创新人才目标提高到更加重要的战略高度,强调创新创业劳动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引擎,是人类社会最值得尊重的劳动。教学内容上从文化课到专业课的教学安排,从课程教学计划到课程设计,从理论课到实践课教学,都要使创新劳动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使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专业能力培养形成一体化教学体系;教育理念上要打破高职生低分低能的潜意识,以身边、社会上已取得成就的高职生为榜样,增强他们的自尊自信;以国家大力推进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契机,加强创业技能培养,借助政府、社会力量,推动校企联合,解决资金、设备不足问题;支持教师科研申报,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与,以教师的科研劳动和科研精神,影响、提高高职学生群体创新、钻研意识,为其未来就业创业打开方便之门,并以对国家和社会的扎实劳动的责任承担,赢取社会尊重。

参考文献:

[1]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8.

[3]李秋玲.康德著作全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60.

[4]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3.

[5]李传义.公平正义:中国梦的价值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