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范文1

关键词:民居民俗文化等级思想地域庭院

引言

民居,血缘家族的居住环境,百姓的生死之所,由于中西血缘家族文化及其生活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民居文化的不同特性。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外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同样也造就了具有西方特色的民居文化。

在我国,“民居”一词最早来自《周礼》,原文是“辩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鸟兽,以毓草木,以任土事”,疏曰“既知十二土之所宜,以相视民居,使之得所。”民居是相对于皇居而言的,统指皇室以外庶民百姓的住宅,其中包括达官贵人的府第园宅。

民居是世界传统建筑的宝贵遗产,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设计者、建造者、使用者集于一身,决定了它自然纯朴,设计灵活、经济实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及强烈的民间审美特色等特点。它的诞生与发展,是与自然地理、气候、地形地貌、资源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习俗等复杂多变的综合因素密切相关的。

一、民俗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也是国家、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民间传承的世界,并与民居有着紧密的联系。广义的讲,民居本身也可以算作民俗的一部分。

中国我国民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物质基础。远古时期的民俗主要是神话、宗教、巫术及图腾崇拜的等民间信仰。卜居相宅,就是在吸取了巫术以及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后,逐渐形成的民间风水理论和营造方法。在民间的建造学全过程中,也体现了这种文化的影响。如破土动工要“择吉日”、“祭天神”;上梁日要请四邻同来祈愿,还要祭公鸡“以除鬼之气”。民居内还常设有“跳板”、“石敢当”、“照妖镜”等专门的避邪物。

古埃及在尼罗河两岸的繁衍生息的埃及人,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在阻断了与外界联系的同时也获得了天然的屏障和丰富的资源,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明,如:古埃及的文字、创世说、历法和占星术等。相比较古埃及的神话和宗教,其民居文化更反映出对自身安全保卫和私密的考虑。

古希腊爱琴海孕育了古希腊灿烂的文明,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人们将全部的建筑热情倾注在神庙等大型公共建筑的身上,公共活动的需要是公共建筑大量兴建的重要原因。现存的建筑物遗址,如神庙、剧场、竞技场都深深地反映了古希腊人的艺术趣味。虽然对一般的居民住宅没有加以重视,但追求实用功能的努力是一贯的,表现出了古希腊人的天性。

古罗马古罗马人广泛吸收四邻各族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古代希腊人的卓越文化成就的基础上,根据本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西方的居住建筑在古罗马时期也得到了较大的飞跃。对家神的崇拜和对家族先祖的崇拜常常在民居中表现出来。

相比较古希腊时期,古罗马人在自己的住宅中除了更注重私密性的保护外,人们还按照自己的偏好和经济状况,对住宅内部不同作用的房间进行个性化的装饰。

二、等级思想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中华民族号称礼乐之邦,是与礼乐秩序的长期教化分不开的。“礼的本质是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而乐的精神则是调和各种等级类别之间的关系”儒家的理论核心是人治,不是神治,因此强调规范人的观念行为,包括与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民宅环境格局。礼乐文化正是适应这种社会政治的儒家理论的精华所在。北京的四合院以外在形式体现这种关系的典范。

古埃及古埃及同样也较为注重主次、长幼和轴线的等级思想。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基本上成为住宅设计的一种通用形式。

古希腊古希腊的民居中对等级制度的体现相对较少(奴隶和奴隶主的住宅除外)。如在五世纪中叶,希波丹姆的米列都城规划,目的是为给每个公民以平行的居住条件。在以后扩建的其他街坊中,每个住宅都有相同的基地面积和房屋。

古罗马古罗马的富人常居住在城郊,躲避城市的喧嚣和拥挤。多数拥有别墅和府第,并且在平面设计中设有中轴线和庭院,结构紧凑。多层式的公寓是为解决人口剧增,住房紧缺而创造的,为大多数的一般公民所居住。受古希腊的影响,民居中的等级制度体现也很微弱,而更直接的是和居民的财富挂钩。

三、地域对民居文化的影响

中国民居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人们常以最廉价的一次性投入、最直观的思维方法和最简单的施工过程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室高足以壁湿润,边足以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墨子》)是当时人们对所居的理解。民居内的空间、结构、部件,大多源于实用。

古埃及在古埃及,由于尼罗河三角洲较为干旱炎热,人们在屋顶上设立纳凉露台,利用屋顶高差开窗通风,这些手法都是因地制宜、顺其自然的优秀创造,并对西方炎热干旱地区的住宅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希腊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民居普遍采用柱廊,院内常设有喷泉、水池、雕像,载有花木等。房间内常有壁画和彩色镶嵌,环境舒适宜人。

古罗马同属地中海气候的罗马,四季鲜明,天气温暖。当地建筑材料多为砖和混凝土。受气候和地理位置及原材料的等诸多方面的地域因素,古罗马拱结构技术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民居类型较多,如别墅、府第、多层公寓等。

四、中西方传统建筑民居文化的表现——以庭院为例

中国的庭院是大家族聚居在一起,在主轴线旁再分处次轴线,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

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它由四周房屋围成的院子为基本单位,数个大小形状不同的院子组合起来,成为一座住宅。一般为三进院,进门为一小天井,正对门楼设一影壁,上书吉祥文字,穿过隔墙上的门洞,才到轴线上的第一院落。四合院住宅对外不开窗,较为封闭。因此满足了封建社会内外有别,长幼有序的礼治要求,也给使用者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

西方住宅为了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常常围绕庭院增建层楼,以增加使用面积。在古埃及,入门穿过过道便是一个庭院,院的四周有柱廊,庭院实际上是家庭活动的中心,而对外封闭,对内开敞的院落式布局比较符合古代埃及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习惯。古希腊的庭院多被营造成“园”的形态,多采用内向式院落布置,中央常设置水池。开敞明亮以及更多的“园”的特征使得古希腊庭院更具有农业文明的特色。古罗马将中庭式和庭院式住宅逐渐融合,形成了类似两进四合院的形式。前面是比较封闭的中庭,后面是古希腊的庭院。

我国天井多源于庭院的缩小,是群体建筑和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受城市布局的影响。这点和希腊的庭院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希腊的庭院更强调“园”的特征,以及“与自然频繁接触”的哲学观念。古希腊的民居中更体现了理智、规整、。而古罗马的中庭则是单体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带有明显的游牧民族的特色。古罗马的民居自由,因地制宜,更能让人感到一种年轻的活力。古埃及的庭院住宅较少,而更多的是则更体现出一种宁静和质朴。:

五、小结

中西民居文化都源自人类对定居生活的需要。作为居住空间,无论古今中外,都有一定得私密性,所以,空间的内向和含蓄是一般居民的共性。但这种私密和内向程度是有差别的。中国和西方相比,必更是封闭的。这种封闭性,尤以北方民居为典型。这一方面是因为北方天寒、多风沙,如北京四合院那样四周院墙不设一窗,仅东南隅辟一门以供出入,是出于抵抗自然力侵害之故;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正统的儒家观念、内敛性格由其根深蒂固。西方人的血缘家庭观念一般比中国人淡薄的多,家庭中的父亲及祖先不是一家精神上的偶像,子辈也不是父辈的附庸,家庭成员之间推崇的是人格的平等与个性的自由。所以,这表现在建筑门类文化上,住宅的文化自然就不偏于内敛、封闭而强调外向开放。所以,西方的居民往往不设围墙,要求明亮,通敞。当然,中国民居的庭院主要是一个家庭活动的场所,并非那种密不透气的封闭。中国民居所追求的,是一种“无庭不成居”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陆元鼎.民居史论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2]王瑛.建筑趋同与多元的文化分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

[3]张彤.整体地区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4]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5]乔治·麦克林.传统与超越.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6]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12月.

[7]刘红星.先秦和古希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

[8]钱承旦.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

[9]金磊,李沉.中外建筑与文化.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6月.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范文2

关键词:文化;科学;认知模式

科学作为人的文化产品,和其他文化产品一样,生于特定文化,长于特定文化,它的生长环境必定赋予其特定的目的和手段,至少是影响着它的方向或倾向性,使之带上所处文化的烙印。现代科技之所以不同于经典科学,其重要原因是它们各自所处的文化背景不一样。经典科学生长于哲学的土壤之中,其目标和方法是从特定的哲学那里继承而来的。它的目的是通过数学和公理化体系表述一个客观意义上的宇宙基本结构。这其实是metaphysics一词之所指,表示了一种特定的文化传统和认知传统。在这种传统中,实际上并不存在独立于哲学观的科学观,就像费希在《新科学》的序中所说的那样:追求真理或共相的科学就是哲学。[1]这种科学观直接引导和支配了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科学家们的工作,和后来的爱因斯坦的工作。而现代科技则生长于国民经济学的土壤之中。现代科技主要是从国民经济活动中而非哲学中接受它的目的和任务。19世纪以来,科学发展与工业进步日益紧密。航空航天、材料、信息、能源和环境等产业性领域与从哲学分类得出的天文、生物、地理、化学等领域相比,前者的地位和作用逐渐比后者清晰。科学事业的许多成就不再是从“科学家了解世界是什么样子”[2]这个由古典哲学确立起来的决心中得来,而是来自工业生产对科学提出的各种要求。

从科学史上著名的“科学中心转移”说来看,就可以发现,近代科学在兴起过程中,活动和成就先是在意大利,后是英国,而法国和德国也相继后来居上。这种现象并不只是表明一些既定抽象的方法时而被意大利人掌握,时而又被英国、法国或德国掌握。事实上每一次科学中心的转移都意味着一种文化与一种新事业得到充分的结合,文化本身成为了独特的现实的创造力量。

科学认知模式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而非纯粹个体思维的东西,应该首先被视为具体文化中那些使得科学活动的现实目标得以确立的、将不可操作的目标分解至可操作方案的、能够决定下一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对现有结果能够进行评价和取舍的种种观念和思想。比如文艺复兴文化决定了人们将愿意去面对并探究一个属于它自身而非属神的自然,古希腊和中世纪末欧洲的种种观念决定了科学家要把数学和实验结合起来,开普勒要完成对世界的数学描述的决心,开启了一条道路,这条道路的起点包含了柏拉图的数学主义,但最终没有返回到蔑视经验的柏拉图那里,而是通向了把经验和数学拉近的牛顿。牛顿的理论发表后同行都看出它的综合性和潜在的推广能力,并使得力学模型的数学化成为其他学科的方法示范……这一切都是前面所说的那种属于具体文化的认知模式在起作用。

近代科学的认知模式的基本框架直接来源于近代欧洲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新教文化对虔诚和理性的同时尊崇,造成了对宇宙秩序的巨大热情。在此之前,全世界的科学和技术活动都没有那些认识论的、伦理的、美学的指向。默顿考察了新教的思想、观点、信条与科学的直接关系。他认为,“自然秩序”和“不可改变的规律”是科学和清教的共同假设[3]3。有些人从动机的角度考察宗教与科学的这种关系——“人们必须研究上帝的创造物以便更好地理解上帝本身”[4] 4。有时也注意到这种关系对科学家的工作信心的重要性——“他们关于神与世界是人可了解的假设,也使得西欧聪明才智之士产生了一种即使是不自觉的也是十分可贵的信心,即相信自然界是有规律的和一致的;没有这种信心,就不会有人去进行科学研究了。”[5]5但更应该注意到,这种关系首先是规定了科学的目的论性质,即韦伯所说的“西方文化特有的理性主义”[6]6,造就了经典科学的性质。

传统的科学认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由古希腊文化设定好了。古希腊人的观念中有许多实际上是伦理的和审美的,但都起到了认知模式的作用。比如,以不可见的实体为“最高的善”,这是后来科学追求抽象世界图景的思想前提。16世纪以后,科学的性质和方法渐渐打上了欧洲文化的烙印。作为与古希腊文化不同的近代欧洲文化,它需要的理性是一种可以规范传递的、可以公共检验的、可以用做控制对象的工具的知识。在这种需要之下,复兴古希腊文化就是重新解释古希腊文化。古希腊哲学家并没有十分在意去创作出一种机械论世界观,但机械论世界观已经存在。近代欧洲的机械论世界观导致了前面所说的那种“可以规范传递的、可以公共检验的、可以用做控制对象的工具的知识”。

与欧洲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经典科学中还包含着一个重要观念,就是将效率和审美结合在一起的数学和谐和公理化观念。追求关于宇宙的简洁而自洽的数学描述,从美学上被认为是根本的宇宙之美,然而它同时又是最高效的推理模式。所以欧洲科学非常注重理论的简单性、统一性和概念之间的协调。这些观念都起到了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的作用。欧洲人率先搞起了科学,但这时的科学的目标和科学的认知方式是在欧洲文化之中产生的,要是没有包括几何学世界观在内的古希腊形而上学、没有机械论、没有理智帝国主义、没有唯理论、没有公理化观念,就没有欧洲式的近代科学。

虽然现代科学作为一种规模巨大的复杂社会活动更加法无定法,但是当我们把科学和科学认知与文化联系在一起考察时,还是可以发现,许多认知目的和认知方式是由文化目标和与此目标有关的现有文化资源中产生出来的。比如,当科学活动的目标从认识论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时,科学的性质就从宇宙的数学肖像变成了最佳垄断手段。原来的科学的主要资源是哲学,它所需要的主要观念甚至概念、基本框架和思维方式都来自哲学,而19世纪的产业科学的目标决定了所需的资源主要不是哲学而是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产生了科学托拉斯和科学实业家,使之逐渐取代了自由知识分子式的个体科学家而成为科学活动的主体,按不同于经典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推进科学活动。

从古希腊式的追求终极原理的角度来把握科学活动的目标和意义,变成了从工业社会所需要的可操作性和效率的角度来理解和展开科学活动,这种社会文化的变化决定了科学性质的变化。在现代工业社会里,科学的“理性”的一面是被人们从“效率”的角度而非任何形而上学的角度来加以确认的。由科学的性质和社会需要所决定的变化来得很快,科学的样子毕竟不能是古希腊哲人画好的样子,而必须是工业需要它是的那个样子。科学真正脱离哲学的过程是它与工业结合的过程。一种不同于哲学方案的科学,目标和方法也是不同的。这种质变在19世纪中叶开始进入。

二战以后,科学成为国家事业,与古代和近代的认识活动相比,科学活动的目的和方式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美国人并不在乎欧洲人的理性主义,而是完全从更现实的实用主义出发去做事情。所以为宇宙画像的“纯科学”变成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业科学,科学家从自由知识分子变成了雇员,知识从统一和谐变成了爆炸,科学发展的主要资源从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变成了整个社会系统。经典型科学家还在继续研究大统一、宇宙学、基本粒子、非线性动力学、超弦理论的同时,以国家政府为主的现代型科学主体在考虑垄断电气业、制造原子弹和电子计算机、搞能源代替计划、登月和信息高速公路。当欧洲学者瞧着现代数学的庞杂感到不舒服、一心要使全部数学公理化的时候,美国人搞出一堆更加庞杂但是有用的数学,还有说是数学又不像数学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可以看出,一直到二战后,欧洲的文化传统仍然在起作用。公理化运动显然与理性主义有关,希望一劳永逸地占有最好的理智。所以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数学基础主义是以哲学上的勤奋掩盖数学上的懒惰。总的来说,现代科学活动的目的和科学认知方式,主要不是从近代欧洲式的科学哪里沿袭而来,而是从现代文化目标和现代文化资源中运筹出来的。

总之,科学是从特定文化中按实际需要生长出来的,科学的性质和相应的认知模式,都不是与具体文化无关的东西。在科学创造活动开始时,关于这种活动的价值、目标、方向、题材、基本概念等必定已经先存在于周围的文化之中。

参考文献:

[1][意]维柯.新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2][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3][美]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和社会[M].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美]杜布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与自然[M].陆建华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范文3

关键词:细密画;中世纪拜占庭;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084-02

一、中世纪拜占庭细密画的概念和范畴

(一)细密画

细密画定义:一种精细刻画的小型绘画,最早作为《古兰经》的边饰图案,也有人认为它起源于欧洲的手抄本和小型木板蛋胶画。主要作画于书籍的插图、封面、扉页徽章、盒子、镜框等物件上。题材多为人物肖像、图案、风景,也有风俗故事。材料上大多采用矿物颜料,以珍珠、蓝宝石磨粉作颜料。

(二)细密画的制作语言方式

细密画最早出现于两千年前埃及的卷物上,中世纪的手抄本、基督教的物件上都有细密画的身影,现代的中东阿拉伯地区、俄罗斯、中国的新疆都还保留着这种古老的画种。

材质上:细密画早期的颜料多为水性颜料或不透明的颜料绘制在羊皮或茧纸上,绘制颜料多取自磨碎的珍珠、蓝宝石。使用的画笔多为小笔,笔毛多是狼毫、羊毫。

绘制方法:分纸上作画、板上作画两种。先在磨光的纸上用微细的墨线勾出轮廓,用胶和颜料画出实在的细密画,在必要的地方着金,再对完成的细密画抛光。中世纪的手抄本所用的材料及其昂贵绘制,要花费很长时间,是一种贵族的艺术,不在普通人手中流传。

形象方面:表现手法古拙天真,可回溯到古埃、古希腊墓穴宫殿的废墟残画;树木枝叶排比有序,视角一致,物象于层叠之时丰富浑厚起来,苍郁如生;建筑则不解透视,栉比成列,如梦境般虚浮山水之间。一切华丽的物象和音乐般的节律都统一在了精细谨严的单线平涂中,极具装饰效果。

(三)中世纪早期的《圣经》抄本插图“细密画”

中世纪的人们大多没有文化。基督教为了教导他们,认为绘画有助于提醒教徒想起他们已经接受的教义,可以保证那些神圣事迹被牢记。在早期的圣经插图中,人物是按照装饰的需求进行塑造的,寻求高度的对称和平衡,完全用正面来画。画家追求的是中世纪对信仰的绝对执着。工匠们都缅怀着敬畏的心情去制作,不少手抄本被牧师收藏于礼堂中,作为布道和研经的辅助物,才使手稿得到流传至今流。

二、中世纪拜占庭细密画艺术风格分析

艺术风格:指艺术家、艺术团体在艺术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作风、格调和气派。艺术风格可分为艺术家风格、艺术作品风格两种。由于艺术家世界观、生活经历、性格气质、文化教养、艺术才能、审美情趣的不同,因而有着各不相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形成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艺术作品风格是作品内容、形式的和谐统一,是艺术家的思想倾向。它有时指某一艺术作品的风格,有时指一系列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格调。艺术作品的风格直接根源于艺术家的风格,主要特征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稳定性与变异性相统一;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统一。艺术风格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在阶级社会里,还可打上阶级的烙印。社会主义的艺术,提倡政治方向的一致性和艺术风格的多样性,鼓励艺术家在“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指引下,发展不同的艺术风格。当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格,比如:汉代崇尚简洁浑厚的艺术风格,18世纪的法国流行装饰味极强的洛可可风格等。

在中世纪的细密画作者大多是不署名的,我们无法从中考证哪个人是哪种风格,对于中世纪细密画艺术风格只能从时代整体的艺术风格、地域、民族、不同时期的风格来评断。

三、拜占庭艺术风格的传承及背景

(一)人文环境的变化是拜占庭细密画形成的客观条件

拜占庭起源于一座靠海的古希腊移民城市,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此建城,在文化上承袭了古希腊文化,皇帝是教会首脑,教会附属于皇帝。形成政教合一的政治背景,促使教会文化与世俗文化共同繁荣。在比较全面系统的接受了古代文化的过程中,从简单的照抄照搬,加进了东方神秘主义的因素。在罗马帝国晚期绘画里,把人物的真实性和透视法降低,在作画中运用炫丽的色彩,以此来表达神圣的光芒和宗教的情绪,拜占庭艺术家将这些很好的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在继承中发展了自己艺术表现手法。

(二)复杂的地理环境为拜占庭细密画形成提供生长的土壤

公元3000多年前希腊就有了细密画,早期的拜占庭细密画具有浓郁的古希腊风格特点,罗马帝国分裂后,他继承了罗马艺术的风格特点简朴、严谨、均衡。

四、拜占庭细密画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原因

(一)地理因素

公元330年,在黑海到爱琴海的甬道处,拜占庭建了一座新城君士坦丁堡,它的版图包括了当时的希腊,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等地,地理因素影响它汲取了波斯两河流域等东方文化,使拜占庭的艺术染上了东方色彩。

(二)宗教因素

基督教文化成为政教合一体制的意识形态,是宗教和王权控制的艺术,宣扬基督教的同时炫耀帝国的强大、帝王威严,这使拜占庭绘画艺术在严格的程序化中体现出威严、稳固、永恒、动人心魄的感染力。

(三)政治因素

帝国出于自身的考虑使古典文化很好的保存下来,深入完善古典传统,帝王反对宗教圣象崇拜,不反对君王圣象崇拜,这使细密画一直按塑造圣象的方法来画帝王的形象,经久不衰。风格受到当时镶嵌画和壁画影响,形象平面化,二维空间、人物没有透视,色彩上使用大量的金色,帝王的喜好使这时期的拜占庭细密画有奢华恢弘的气质。

(四)题材因素

细密画风格多样,不同的风格表达不同的内容。宽容的创作环境使细密画蓬勃发展。

(1)宗教题材为表现内容的细密画不再追求人物的真实性,取而代之是抽象的、纯粹的对精神的追求。(2)生活的描述为细密画的表现内容,世俗读物的发展也让艺术家有更多的创作源泉。这时期艺术家的绘画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表述,在拜占庭细密画中可以看到文化艺术的倾向。

(五)审美因素

在不同的思想指导下,艺术作品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前期的拜占庭细密画继承发扬了古希腊、古罗马艺术风格,具有真实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后期的拜占庭细密画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装饰性、平面性、华丽的色彩。

五、拜占庭细密画艺术风格的多样性的表现形式

中世纪拜占庭细密画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具有古典样式的拜占庭细密画

中世纪古典主义指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古典主义,它集成的是一种古典主义的样式,这种风格在细密画中有几个特点:强调空间感、具有写实性、人物形象和现实很接近。

(二)具有东方样式的拜占庭细密画

这种东方元素在拜占庭细密画的特点体现为:

(1)强调平面感:人物形象是脱离现实创造出来的,平面化、没有层次感,很少出现自然景物。这种细密画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镶嵌画的影响,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

(2)抽象性:没有对空间、质感的描绘,抛弃了肉体的实在性,注重内在精神的表达。

(3)装饰性:在形象和色彩上具有装饰性,画面色彩绚丽工整,形象图案化,多繁杂装饰。

(三)程序化和写意化

(1)在拜占庭艺术风格中程序化是一大特点,艺术创作被纳入固定的图像模式,创作主题、表现手法向程序化发展。这体现在镶嵌画壁画上。在基督教义的影响下,拜占庭绘画强调人物的内在精神,赋予某种超自然的、神秘的象征意义。

(2)在拜占庭几次的文艺复兴下,艺术家开始表现出一定的人间感情。对世俗艺术和古典晚期艺术发生了新的兴趣。题材处理更加自由,人物形象有了更多的性格特质,表现出了更多的绘画语言。

六、中世纪拜占庭细密画艺术风格成因的意义及影响

(一)探析拜占庭细密画风格多样性的意义

作为拜占庭艺术中的小型画种,国内目前对拜占庭细密画的研究还较少,对它的认识限定在书籍插图上,本文探讨界定了细密画的范畴,通过探析拜占庭细密画风格形成的原因,对这这门艺术门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1)正确认识拜占庭细密画,在深入了解其深刻性和根源性的同时,了解了中世纪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2)对细密画的寻根溯源,从绘制方法到画面呈现,为今后的艺术创作做了很好的理论基础。认识到他和坦培拉油画的相承关系。

(3)探究细密画的演变历程,对周边国家细密画探究有着深远的借鉴意义。

(4)拜占庭细密画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法,风格特点,取决于拜占庭独特的地理位置。

(二)拜占庭细密画艺术风格多样的艺术影响

(1)对周边国家和远东地区所产生的影响:拜占庭细密画通过东正教的传播在近东远东国家悄然生根发芽,结合当地的艺术特点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2)对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风格的影响:拜占庭细密画的分割直接影响到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风格,以尼德兰画派为忠实代表。

(3)对东正教艺术风格的确立和基督教的传播起了关键作用:罗马拜占庭的石造建筑技术、圆顶式的教堂技法,是影响俄罗斯文化发展、生活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建筑、艺术、珠宝设计方面,尤其是俄罗斯的圣像画,还保留了拜占庭时期圣像的画风。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鲁仲连.在拜占庭精神的沐浴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英]兰伯特.钱乘旦.剑桥艺术史.译林出版社.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范文4

[关键词] 奥运会经济传统文化创新

现代奥运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至今以发展成为以体育竞赛为形式,以教育文化交流娱乐为主旨,以经济发展为实质的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领域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项文化体育盛事。但随着奥运规模的不断扩大,在给承办者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和影响的同时,也给承办国和承办城市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谋求举办经费,寻求经济保障,构建经济平台,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与奥运会相伴共生的活动。奥运会的商业和经济特征已成为奥运会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经济背景

奥运经济一词最早产生于1984年尤伯罗斯成功举办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之后。它主要是指国际奥委会、奥运会举办国组委会、和主办国及主办城市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收入。回顾现代奥运会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早在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办时就已经露出了经济的萌芽。当时的组委会为筹集资金,曾向国内募捐33万德马拉,又动员热心于希腊文化发展的富翁阿维尔洛夫不仅给组委会贷款50万德马拉,而且还慷慨地主动承担了修复主体育场的全部费用。另外,组委会还创造性地发行了一套奥运会捐资纪念邮票,获得40万德马拉,有效地缓解了资金困难。顾拜旦先生在其《1896年的奥运会》一文别指出:“由于阿维尔洛夫的慷慨贡献,希腊又增加了一个独特的有纪念意义的遗址。”此次活动虽然规模小,筹集资金少,但它为奥运会谋求资助指明了方向。之后直至1980年,历届奥运会的经营实践,奥运会的主办者已开始认识到自身的经济价值,开始走出依赖政府和捐助的困境,开始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商业运作的全面探索,电视的全球性转播开始成为奥运会商业运作的强大动力。1980年,萨马兰奇先生出任新一届国际奥委会主席时,果断地抛弃了奥运会不能与商业沾边的传统观念,明确指出奥运会商业化是必须的、是理所当然的。1988年,他又指出:“商业化是使体育运动适应现代社会的一个最有力的因素”。将这些奥运会的经营理念淋漓尽致地付诸实践,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洛杉矶奥运会,可以说是奥运会商业化运作的里程碑。组委会通过电视转播权销售、商业赞助、门票收入、和厉行节约等经营手段,最终不仅没花政府一分钱,而且还节余了2.15亿美圆。赛后这笔款项还作为捐赠用以发展奥林匹克运动。1985年,受洛杉矶奥运会经验的启发,国际奥委会提出了“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合作伙伴计划”,该计划的实施,为奥运会带来了更为稳定的经济支持,从1985年~2008年止,国际奥委会共获得23.9亿美圆的经济收入。一个在国际奥委会统一领导下,本着长期稳定地获得经济来源的奥运商业模式开始全面运作,奥运会的商业与经济色彩也愈来愈浓。

二、奥运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奥运的经济背景与商业化操作,在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奥林匹克运动带来了新的挑战。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保障奥林匹克运动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纵观奥运历史,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其根本还在于其蕴涵的文化价值。人文关怀和奥林匹克道德代表着优秀文化特有的强烈情感;珍惜和尊重历史,与反映历史文明成果的文化遗产约会,是世界各民族相同的情感;“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体现着人类社会迎接挑战,创造未来,积极向上的情感。人们对奥运文化的认同和对奥林匹克理想的向往,是奥运会发展生生不息、经久不衰的根本动力。

1.奥运文化的继承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中,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发源于古希腊的奥运盛会,秉承古希腊的理性精神,契合现代西方文化理念,融合东方先进文化思想,历经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和精神财富。在现代奥运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受到怎样的冲击,遇到怎样的变化,奥林匹克运动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作为一项盛大的体育活动,其独特的文化形式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已作为一种传统被继承保留下来。如展示承办国精美历史文化艺术舞台的开幕式文化;圣火传递与圣火点燃的文化传播与艺术再现;团结、友谊、和平,全世界人民共聚五环旗下追求文明进步、渴望和平自由、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鼓励人们勇于攀登、挑战自我、创造奇迹。再如展示承办城市厚重历史文化与现代化成就的旅游文化、建筑文化、科技文化等已作为奥运会的传统被保留下来。这些文化的继承,让人们在了解承办国和承办城市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同时,真正体验奥林匹克思想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充分享受体育文化的视觉冲击和独特魅力。

2.奥运文化的创新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世界发展的趋势。当代文化的新概念是城市竞争力,从历史上看,只有在全球化的消费背景下,社会文化才以城市发展的轴心战略姿态出现,经济、体育、战略与文化的轴心紧密结合,预示着当今世界已从硬实力变成软实力的竞争。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是“文化”,奥林匹克现状提出文化和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哲学,是奥林匹克的精髓。而奥运会则是以文化为基础的一次创造性的与经济相关的战略实践。当奥运会召开或者在筹划的过程中,文化与多元化市场的融合将推动我们奥运梦想的实现。在现代奥运发展史上,文化创新的事例不胜枚举,以雅典奥运会为例,2004年雅典奥运会依托古希腊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百年奥运的文化内涵,创新性地设计城市空间,积极保护与开发丰富的人文资源,空前广泛的绿色奥运理念与现代高科技的完美结合成功地再现了源远流长的爱琴文明及灿烂辉煌的希腊民族文化,完美地展现了现代版的希腊神话,成功地实践了一次奥运文化的创新。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了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的奥运理念,其中人文奥运是核心内容。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也曾表示,希望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得既有奥运传统又有民族特色。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行文化创新。凭借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人文底蕴、充满智慧和神奇的想象力,把自己最值得自豪和骄傲的历史文化和古代文明呈现在世人面前,做到东西方文明的完美交融,实现人文奥运的最高追求。以更加新奇的构想,完美的艺术表演,演绎一台最令人难忘的人文奥运盛典,给世界留下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之前,我们已经有过这样的体验,由张艺谋导演主导的北京申奥宣传片和雅典奥运会上的中国演绎,既体现了北京深厚而悠久的人文底蕴,又展现了其现代化的宏伟与壮阔,向世人展示了新北京、新奥运的人文理念,体验了北京奥运的文化创新。当然北京奥运的文化创新还应体现在多个层面,如开幕式文化、旅游文化、城市建筑文化、商业文化、科技文化、体育文化、民族文化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充分理解和深刻挖掘人文奥运的丰富内涵,在尊重奥运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和借鉴历届举办城市成功的经验,依托我国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辅以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手段,以开放性的国际视野,继承和融合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精神,体现东方文化特别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对奥林匹克的开拓与发展,创造性地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中国文化的精华来丰富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

三、结语

百年奥运,百年梦想,在现代奥运发展的百余年历史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商业化既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现实选择,也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才能始终充满动力与活力,才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推广、发展并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在经济背景下合理应对经济化对传统文化的挑战,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秉承传统文化,坚持发展创新。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在尊重奥运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实践创新;继承优秀民族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创新;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艺术创新;才能不断丰富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更好地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仲良:人文奥运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7

[2]彭永捷:人文奥运理念的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96

[3]梁同福:2008年奥运会对我国传统精神文化的影响[J].体育学刊,2006第13卷第4期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范文5

摘要:本文在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下讨论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社会制度演化的分析路径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三方面的内容,本文在承认文化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的前提下,试图通过探究自然资源禀赋与社会文化形成之间的关系,来解释东西方经济发展路径迥异、制度安排不同而导致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自然资源禀赋文化制度经济绩效

制度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无论是旧制度经济学以演进的历史眼光研究制度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决定作用以及制度进化过程,还是新制度经济学从微观角度研究制度的构成、运行以及制度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制度经济学家们孜孜不倦的努力都是希望在制度方面挖掘用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解释不全的经济增长(发展)的秘密。

哈罗德・德姆塞茨认为经济发展中非制度因素不能忽略,它与制度因素是互补、互动的关系。甚至在一些情况下,非制度性因素可能是制度变迁的更重要的源泉。制度确实很重要,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他们是在非制度因素这一背景下起作用的。随着制度的产生、成熟和消亡,每一代人所获得的禀赋都包含了从过去历史继承下来的制度。在这种意义上,制度成为更广泛定义自然资源禀赋集合的一部分,并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重要。人类在刚开始摆脱原始状态时只有少数制度安排,因而在发展的早期阶段,资源禀赋很大程度上控制了经济发展的时间和模式,非制度性因素是经济发展的源泉,随着经济发展进程一步步展开,更大的并经过更多试验的制度集合出现了,从而影响了以后经济发展的时间和模式。

德姆塞茨的观点是发人深思的,在此基础上,笔者猜想是否可以把文化理解为在初始禀赋基础上的产物,并蕴含着该非制度因素而成为后代的禀赋,成为进一步影响今后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即文化作为自然资源禀赋与制度形成之间的纽带,进而影响着经济绩效。对于“文化”这个概念的理解,《迈尔百科辞典》认为“文化最初指土地的开垦及植物的栽培;以后指对人的身体、精神,特别是艺术、道德和天赋的培养,亦指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和思想财富”,符合笔者的理解。

一、文化与制度的关系

韦森教授在他1994年发表的文章《华夏传统文化阴影下的中国现代化之路》中就提出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通过东西方文化比较解析了中国现代化问题。

韦森教授认同西方文化的江河,具有两个源头,亦称两希文化。一个发源于希伯来人,嬗迭而成为基督教;一个肇端于古希腊罗马民族,嬗迭而为近代的西方文明。无论是承袭了古希腊罗马文化精神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本主义为旗帜),还是直接来源于希伯来文化圣经的宗教改革运动(以神本主义为旗帜)。也有学者认为“两希”应当为“叙希”,即叙利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希腊形态的理性侍奉着叙利亚形态的信仰。虽然打着不同的旗号,却都尊重理性,追求自由民主、公正、平等和快乐。成就了西方后来的科技革命和工业文明,是西方社会现代化的最深层的社会心理基因。

而这些社会心理基因恰恰是华夏传统文化所匮乏的。华夏文化是儒释道三家的综合体。儒家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人生哲学,与释家消极厌世,万事虚无和虚妄出世的价值取向,以及道家自然主义、虚无主义和无为主义相互融合,浸染杂糅,形成了华夏民族的一种既盲目乐观又虚妄无为,既自信又消极的文化潜隐心态。

因此, 尽管中国曾于明朝时期进入商业经济繁荣时期,从学者对人口增长、整体生活水平、经济因素中占关键地位的劳动生产率、重要日用品市场、消费能力、农业与工业发展,甚至在工业化发展情况、市场体系发展情况等方面考察看来,中国与西欧都无太大差别。直到18世纪晚期,中国与西欧的市场总体运行情况是相当的。

但是,中国之后却走上了一条不同于欧洲的“内卷化增长”道路,现代经济制度无法内生地从中国社会内部生发的原因是什么?韦伯的回答是,“基本上, 是缺乏一种特殊的心态。特别是根植于中国人的‘精神'里, 而为官僚阶层与官职候补者所特别抱持的那种态度, 最是阻碍的因素”。这种特殊的心态和精神正是东方的文化特质。

东西方的文化特点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形态,西方尊重个人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文化基因孕育了私有制和民法思想,成为现代制度的基石。而华夏传统文化心里中所有权观念的淡漠,加上国有即国君所有的潜意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阻止了尊重私产的观念。

二、自然资源禀赋之于文化

韦森教授对于文化对制度变迁,经济发展路径的影响分析的比较透彻了。但进一步考虑这两种不同的文化成因是什么?笔者认为,这也正是德姆塞茨要提醒制度经济学家们注意的,曾经疏忽或者是没有重视的非制度因素。

从总体上看,西方文明具有远离中道、非是即否,富于攻击性和侵略性的品质,曾接二连三发生残酷的宗教战争和迫害;另一方面,中国文明具有“合而非分裂、中道而非极端、宽容而非褊狭、温厚而非暴烈”的精神品格,贵和宽容。其原因从根本上讲,是不同的自然环境的产物。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与气候、土壤条件有关,还与地形地貌所决定的物质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关。

从远古时期东西方不同的初始禀赋开始,就仿佛注定了东西方孕育出的不同文化,进而走向了不同的制度变迁之路。中华文化的起源地――黄河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雨量充足(虽并非均匀),形成了早期的农耕经济。与渔猎的和游牧的获取生存资源的方式比较,通过在土地上人工种植作物而获得生存资源是人类在自然界中争得自身的生存和繁衍的最为稳定的方式。再者,黄河中下游地区作为一个大型陆地板块,与华北平原浑然一体;往南有淮河和长江流域与之接壤;往西有渭水流域、汉中平原,以及河西走廊;西南方向有汉水流域和四川盆地;远南方向则有珠江和闽江流域;东北方向更有肥沃的三江平原(尽管直至近代甚至20世纪东北才得到充分开发)。农耕方式依附于广袤的土地,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逐渐产生了以家族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并成为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这五个层面的主要线索、本质和核心。广阔的伸展余地也使得人们性格平和,不愿争抢。无论什么个人、什么部落、什么种族,只要服饰、礼仪和行为“正确”,便当然被接纳到华夏文明大家庭里来,便根本没有生发出“公民权”之类的念头来。同时,农业文明下的人们,需要尊重植物的生长规律,经历农作物漫长的生长期,忍受多变的气候,因此,往往采取忍耐和等待的人生态度,即中国人所说的“天人合一”。“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归根结底,华人社会是一个血缘社会,因此,重关系,讲人情,温厚、平和、隐忍。

相应的,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地中海地区),岛屿与海洋相互环绕,土地是不适合大规模农业活动的干旱山地,主要依靠渔猎,无法自给自足,各主要地区虽然在地理上处于散裂状态,形成城邦林立的格局,但是由于古代航海技术的发展,它们之间仍能进行相当频繁的联系和交往,因而各古代文明能够相对不受干扰地独立发展,同时以物易物的商品经济萌芽在这里茁壮成长,成为市场经济发展最为迅速和繁荣的文明。也同样因为资源和土地的匮乏,而出现“公民权”的概念,限制人们的权力。这片水土上相应地形成一种地缘社会。城邦制的小国寡民的特点重视规则,重视法治,同时也孕育了自我中心主义。

同样产生于西亚地中海地区的叙利亚文明因其特殊的自然环境,也具有独特的品质。迦南较沙漠,有平原和丘陵,由农业产出,有牧场可放牧;较幼发拉底河流域,它它又是贫瘠的,丘陵多是沙土和岩石,偶尔点缀着一些绿洲。水源不足,一年只有四五个月有雨。畜牧作为该地区主要的生产方式。“牧人对动物的控制、支配、命令、强迫态度折射到神对人的至高无上性上来,或者说折射到人对神的绝对服从上来,而道德和良心意义上的‘超我'又在一个永恒、 绝对的唯一真神里得到了外化,或者说在一个不仅超越了个我,而且超越了人类社会、超越了大自然乃至宇宙万物的唯一真神的意象中找到了最佳表达。”因此,叙利亚文明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其宗教性,这种情形也与叙利亚型文明的攻击性、强制性品格不无关系,与基于农业的文明形成了鲜明对比。

三、结论与反思

既然说东西方文化分别对东西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进而对经济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与中国大陆同样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日本却与中国走上了不同的发展路径。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时,日本还与大多数亚洲国家一样,封闭、传统、落后,但战后的日本“脱亚入欧”,进行破釜沉舟式的改革,1970年它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亚洲四小龙经济崛起,从20世纪60年代起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速度都接近或超过10%,建立了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并同时有着健全的法律体系。这其中又是何原因呢?这与几个国家地理上岛屿或半岛特征有关系吗?或是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而同西方国家建立了特殊的联系,使得这些地区在近代经济一体化浪潮中,既拥有中国的优良文化传统,又受到了西方价值观的冲击而导致的结果?

本文仅从自然资源最初的禀赋来讨论了东西方文化的渊源,比较了其文化上的差异,但未展开讨论文化本身的演化过程,文化与制度变迁相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东西方不同制度对经济绩效的影响,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更现实的问题是,中国,在面临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担忧时,在面临许多经济学家主张市场经济体制照搬西方运行方式的呼声时,该做如何的抉择?是全盘西化,让西方文化毫无顾忌地浸染中华大地,从根源上彻底改变民族的思想和意识,还是在华夏文化中寻找到积极地因素,找寻到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我想,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是永不过时的,但做起来却是难上难,有待于学者进一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 Harold Demsetz:”DOGS AND TAIL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TORY”,1998

[2]韦森:《华夏传统文化阴影下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汉声》第72期,1994.9

[3]阮炜:《文明的性格与成因》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范文6

【关键词】西方;医学;文化;特点

1引言

医学是一门生命学科, 历史以来为人类健康作出了突出贡献。西方医学即西医学,是最近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重视人体解剖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西方医学主要采用科学实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层次水平,发展极为迅速,超过其它任何一门医学科学,一度成为世界医学舞台的主角。西方医学从19世纪初开始,对中国医学发生了很大影响。医学与人文学科具有天然联系,因为医学的对象是人,文化关注的对象也是人,这是从文化角度来讨论医学的基础。当前,人类对科学的迷狂状态,使得人文精神受到挤压,医学人文学科的研究相对薄弱。昝加禄,昝旺[1]提出,现代社会背景下的医学教育,重科学技术轻文化内涵、重实用功利轻人本情怀的现象,缺乏文化的理性与自觉,尤其缺乏从文化层面去认识医学的高度。因此,本文就西方医学文化为研究对象,帮助人们重视认真其其各方面特点。

2 西方医学文化的历史哲学渊源和诊疗特点

医学现象十分复杂, 医学文化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西方医学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最为原始的两个源头来自两希文化:即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

古希腊人曾将古埃及的许多药物和治疗方法引入欧洲,并发展了自己独特的医学文化。当时重要的医学文化成就包括较高的解剖学技术和生理知识如证明脑是思维器官、人的一切感觉都是通过脑神经传递、血液循环理论等。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医案和著名的医学理论,也说明了希腊医学文化的重要成果。希腊医学在希波克拉底以后,在亚历山大达到顶峰,且不久即开始渗入罗马。罗马对健康和疾病的态度与希腊颇为相似,解剖学进一步得到发展。古罗马医学的高峰时期,在“神圣的医生”盖伦时代。

从西方医学文化的另一个历史渊源看,西方医学文化也是对希伯来医学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希伯来医学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宗教与医学的密切结合。鉴于当时希伯来民族的知识水平, 希伯来医学文化中包含着浓厚的宗教因素。马月兰[2]指出,西方医学文化是古代希伯来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希伯来医学主要是僧侣医学, 经验医学作为补充而存在,《圣经》就是犹太教渗透到希伯来医学文化中的例证。其中,僧侣医学文化意识有这样的基本观念:只有信上帝, 精神和肉体才能得到医治和拯救。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在律法书的613 条诫命中, 与疾病有关的达213条,其中许多犹太教戒律和饮食禁忌对人体有益,可养生保健。沐涛,季惠提出,当时医学主要采用大自然提供的药物疗法,这很类似于我国的中医疗法[3]。可见,希伯来医学文化是在僧侣医学和经验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蕴含的医疗理念对之后乃至现代西方医疗保健仍有重要影响。

从西方医学哲学思想上看,西方人认为,天下万物都可以无限分割的, 这是西方自然科学分析法的哲学基础。余谋昌[4]指出,西医立足于笛卡儿哲学,依据机械论思维,认为“人体是机器,疾病是机器失灵,医生的任务是修理失灵的机器”。它按照还原论的方法把人体视作机器,从而将其分割成各种各样的部件。西方医学研究问题,偏重于结构还原、解剖分析和实验比较。西医一般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

笛卡尔奠定理论基础的分析方法,其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遵循的是单项因果决定论,虽然这是几百年来在特定范围内行之有效、人们最熟悉的思维方法。西方人进而认为,生命现象最终可以还原为物理过程与化学过程, 于是在医学生理学中逐渐派生出生物物理学与生物化学等分支学科[5]。19世纪初,细胞学说被提了出来。到19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菲尔肖倡导细胞病理学,将疾病研究深入到细胞层次。他学说的基本原理包括:细胞来自细胞;机体是细胞的总和;疾病可用细胞病理来说明。在这些医学思想引导下,西方医学研究非常重视微观实验数据,并一直将人体细化到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确定了DNA 双螺旋结构,这一发现被誉之为20世纪生物学最伟大的发现, 是分子生物学诞生的标志, 这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 也是还原论、分析法有效性的一项明证。

西方医学在诊疗中的思维模式是分析性思维。人体疾病的发生部位,通过各种现代仪器对身体相应部位进行检查和体液化验来作出准确的判断,作为诊断结果和治疗依据。西方医学在临床治疗中也已直接消除眼见的和实在的人体确定部位病变为目标,并采用有严格标准的药物进行化学治疗,或同时给予物理方法治疗,以排除这个部位器官的故障。因此,西药往往由单一或有限的几种人造化合物组成,药物的有效成份一清二楚,药量准确无误,并以生化、生理和病理的准确实验数据为依据。从西方医学诊疗技术水平看,由于采用各种高技术的诊断设备,西方医学对于器质性病变的观察和定性更加快捷,病位确定更加准确。西方医学所开发出来急病救护技术和设备也常常能起到极好的临床疗效。长期以来西方医学实践证明,在还原论与分析法的指引下,西方医学文化获得了显著的丰富和发展,在诊疗中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人类的身体和人的种种生理与心理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进而对人类的疾病和健康问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西方医学界逐步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一个生命有机整体,离开生命整体的任何器官只能是一种物体。 同时,社会中的人和生物性的人在医学文化中都应该得到关注。虽然没有任何人体生命现象与细胞和生物大分子无关,但也没有任何人体生命现象不和社会相关。因此,西方医学文化需要超越笛卡尔的观念,需要一个新的医学文化,它依据人是生命有机整体和社会有机体的观点,把人的疾病的生物学研究与人的整体及相关的社会、环境、心理因素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在医学研究中,我们应该看到,人既是生物性存在,又是社会性存在,只有全面深刻把握人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身心状态,医学才能真正做到养生保健和有效治疗。

3 西方医学文化缺陷及发展方向

西方医学在把人越分越细的过程中, 人逐步被分解成器官、细胞、分子,而整体的人不见了。为了查清病因及确切致病原理,西方医学病理学研究一贯尽量排除切断不可控因素因素,尽量将病因与机体发病现象放置在在一个单纯可控的孤立环境条件下,通过单因单果的直线思维模式,研究病理过程。但是,这种研究方法与实际存在的人与环境之间的多因多果关联网络远远不符。1980年,德国东方史研究所满晰驳说:学者们应该觉醒,要认识西方医学的基本危机, 西方医学已经进入方法学的死胡同。匡调元[6]指出,原论与分析法的片面性、西医发病学说的逻辑基础线性因果论、临床上的对抗疗法等方面,也提示了西方医学的局限性,需要在今后注意在医学哲学和临床诊疗中增加整体论与综合法的尝试。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界已开始领悟到,用还原论分析法研究人体,有着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 必须注意吸收其他医学模式优势,对西方医学文化进行整合,在未来医学研究中争取走整体论与综合法的道路。当前世界卫生组织(WHO)给人体健康定义为:“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这个定义就认知了人体健康的网络支持系统,而不是一个单因单果的问题。北美现代医学教育的开拓者威廉?奥斯勒也认为,“人们过分强调科学,容易忽视医学的人性关怀与怜悯。现代医学异常发展有可能毁了自身”[7]。可见,对于医学研究与实践,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都必不可少。西方医学文化,在继承西方古代医学界的经验与智慧之后,在实验科学研究长足发展之后,需要在人文研究方面逐步加强,避免在治疗上只看到病看不到人,或是只治病不治人,只治局部不治全身。今天西方医学模式的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也是其进一步完善发展的重要表现。

耗散结构理论创始人普利高津在《从存在到演化》[8]一文中说:人类新医学将从东西方文化双向接轨与融合中诞生,就是一种对新的自然哲学与自然观的说明与试探。西方医学文化和中国医学文化趋向接轨的信号,也可能是西方医学文化未来发展趋向。而且,我们还会发现,医学信念也是医学文化发展中应该重视的一个方面。对于医学由其文化特征带来的文化功能,比如说疗效,法裔德籍自然科学家阿达尔贝特?冯?沙米索(Adalbert von Chamisso,1781-1838)早有阐述:“对于需要医学的人来说,医学几乎是一种神奇的魔术,而它的效力总有一部分来自对它的信念。”这段话明确表达一个观点:部分医疗效果来自于人们对医学的信念。这里的“信念”,就是典型的文化因素[9]。因此,西方医学文化在建立医学信念方面也应有所举措。

4 结语

综上,西方医学文化从古代希伯来文化中的经典医学模式发展而来,经过近代哲学思想引导,逐渐嬗变为以解剖和实验研究的医学模式,一直将人体细化到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以采用各种高技术的诊断设备、对器质性病变的观察和定性更加快捷、病位确定更加准确、急病救护技术和设备起到极好的临床疗效等优势,为人类医学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对于整体的人和社会的人关注不够,成为西方医学文化的缺陷,有待于在哲学层面和科技层面,进一步加强整体性和综合性医学创新,中国医学文化在很多方面的优势值得西方医学文化理性借鉴,这也是世界未来新型医学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建立医学信念也是医学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昝加禄,昝旺,刘萍.开设医学文化概论课程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2010, 7(22):167-168.

[2]马月兰.《圣经》中希伯来医学文化探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8,29(12):56-57.

[3]沐涛,季惠. 失落的文明: 犹太王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37.

[4]余谋昌,西医和中医:两种哲学和两种医学文化[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7-12.

[5]叶峻.论生物科学方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6(2):33.

[6]匡调元,试探21世纪西方医学发展趋势[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6):1-4.

[7]王一方,听大师演讲去[N],健康报,2007,2,16(4).

[8] Prigogine I.从存在到演化 [J].自然杂志,1980(3):1.

[9]昝加禄,昝旺,医学文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