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背景;农村经济管理;路径
在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因为传统观念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多。随着农村经济管理问题的突显,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做出针对性的调整。
1农村经济管理的必要性
新农村建设作为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农村实际需求,国家对于农村基建设施投入的资金也在逐年增加。新农村的建设不仅是为了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也是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基础保障。农村经济管理模式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保障,现阶段的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因为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和农民的意识导致出现了较多的管理问题,常见的问题有款项使用不明确,土地的租赁价格与市场价格存在较大的差异等,因此在发展农村经济之前首先要对现有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进行优化。
2农村经济管理的现存问题
2.1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有待提升
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是对各项管理制度落实的主要执行者,在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更是直接参与者,因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管理效果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1]。现阶段的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进行经济管理的一般是村委会或者村支书,虽然全民的受教育程度在逐年提升,但是在农村地区相关管理人员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不仅面临着经济管理的问题,还要进行村务管理,需要完成的工作过多且繁杂。除此之外,在进行经济管理之前,其对于相关专业训练的参与度较少,因此在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有较多的问题。
2.2农村经济管理的监督力度低
在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主要的监督人员是村民,因为对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低,在监督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形式化监督,随着对监督问题重视性的提高,虽然部分村民认识到监督的重要性,但是因为缺乏专业的财务知识,在进行农村经济管理监督中存在着监督力度小的问题,形成了从众性较高的监督现象。
2.3使用的管理形式过于传统
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因为交通和信息不畅的问题,导致村民受传统小农经济经营思想较深的影响,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一般是较为传统的账本形式,在进行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财务问题和漏洞。在农村经济的管理过程中,虽然部分村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管理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但是大部分的村落还处于待普及的过程中,普及后还涉及人员培训的问题,因此管理系统和管理模式的优化也是农村经济管理中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
3提升农村经济管理效率的措施
3.1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在农村经济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对后期的管理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在提升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是主要的优化途径之一。在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技能培养,而且要进行廉洁教育和诚实教育,降低小官巨贪现象的发生率。
3.2加强监督力度
在进行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有效的监督不仅是优化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也是管理效率稳步提升的基础保障。在实现村民经济管理自治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村民对相关制度的认知,进行制度普及教育。在监督各项投票过程中,应在保证村民了解政策的前提下使相关投票公开、公平、公正。
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范文2
森林是生态平衡的主体,林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林业生产质量与效益统计是林业统计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制定林业方针、政策和生产建设计划的重要依据,是对林业生产建设实行科学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为了振兴我国森工企业,提高造林质量,就必须针对我国营林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与管理措施,进而促进我国营林生产的健康发展。
营林造林就是补充森林资源、保持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保证林产工业原料供给的基础。林业生产必须坚持营林为基础方针。实践表明,没有持续发展的营林,就没有持续发展的林业。营林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忽视营林,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营林。"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国林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森林,其生态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林业更是生态建设的主体。
森林资源保护与营林生产是林场管理工作的两个方面。“三分种,七分管”充分阐明了林场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营林生产是林场利用森林资源的经常性活动,其在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林分质量和产出的同时,也会影响到森林的保护。因此,充分考虑营林生产对资源的安全影响,并在其生产过程中促进森林保护能力的提升,才能充分体现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和发展是促进更有效保护的资源保护理念。
一、狠抓营林管理,提高林分质量,突出国有林场在地方林业的领先地位
随着林业地位的提升,林业得以迅猛发展,社会对林业的重视和社会资金大量投入林业,使得地方林业水平不断提高,一些林场周边的地方林业水平甚至超过了国有林场水平。一个不注重科学栽培科学管理,粗放经营,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的国有林场已经无法承担起“多产出木材”的社会责任,这种情况下,地方群众已经质疑建立国有林场的必要性。因此,国有林场加强营林生产管理,科学栽培科学管理,大力推进林业从粗放林业向集约林业转变,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努力成为地方林业的排头兵,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才能获得地方群众的认可,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国有森林资源。
二、精心造林设计,统一规划,提高林地利用率
国有林地利用率不高,存在有大量的大小不等的低残林、灌木林及零星空地旱地等,成为地方群众越过界线种植农作物侵占林地的隐患。精心做好每年度的造林设计,无论交通道路远近,连片和零星的林地都统一规划,不留任何死角,不给不法村民企图侵占林地留下丝毫机会,不仅提高了林地利用率,也为国有林地增设了一道牢固保护墙。
三、加强种苗基地建设,做好基础工作
现代化农业之所以优质高产,关键在于选用了良种,林业生产也是同样道理。作为林木良种培育基地的种子园在林业发达国家已发展到第三代,而我省很多林业局的红松种子园建设才向第二展。从长远利益观点出发,森工企业不仅要扩大红松种子园的规模,还急需建立水曲柳、柞树等阔叶种子园。森工企业现有母树林结构不尽合理,应及时予以调整。根据现有的政策应加大阔叶树母树林的比重,为提高母树林的质量,应对现有的母树林的组成进行调整,并加强抚育管理。要加快对现有母树林结构调整的速度,尽快发挥母树林的作用,有计划地培育和发展珍贵针阔叶母树林基地,既可以改善母树林的结构,又可以增加经济效益,达到林木良种化的目的。
四、以市场为导向选择造林树种
在更新造林的树种培育上,尤其是集约经营丰产林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树种,积极培育高价值用材林分或短周期速生的小径纤维材林分,做到造林时就设计好林木产品的销售方向,林产工业的产品已向深加工层次发展,要研究林产工业的产品结构、布局、规模等,首先考虑原料的供应。根据林产工业对木材原料需求的变化,应对现有的杨树丰产林营造措施进行及时调整,以迅速发展短周期小径材人工林。同时要做好树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五、合理布局林区道路,堵塞流通过程木材流失
林区道路开设既要方便伐区出材运输,又要考虑运输过程木材不容易流失和相邻村民不轻易进入林区等问题,尽可能不与乡村道路接连,道路与集体林地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宁愿多走林区道路,也不要抄近道而轻易与乡村道路连接,一旦与集体林地相连和乡村道路相通,就会打开木材运输流失和偷盗林木之门。多从影响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方面考虑道路设计,做到合理布局。
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大数据;农村企业;管理创新;数据分析
大数据思维日益成为人们把握复杂系统的新思路,推动经济转型和增长的新引擎,提升国家综合能力及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工具,提高政府管理能力的新手段。它的重要性已得到各界人士的共识。
1大数据驱动下农村企业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目前,农村企业大部分属于低端产业,劳动力成本高,在整个产业链条上处于弱势地位。大多数农村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例如,他们无法及时、完整地记录自己的财务状况。尤其是大部分财务经理不具有财务背景和经验,债务也缺乏财务信息的保障。因此,农村企业很难利用规范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支持,农村企业的逐步成长和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农村企业将面对更高要求,农村企业不得不思考怎样通过电子数据管理形式提升其核心竞争力,让数据管理务必上升到企业的核心资产高度,积极使自身的整个管理流程得到改进和一定程度的创新。
2大数据驱动下农村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对大数据重视程度不足及管理流程不合理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企业经营模式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然而目前中国大多数农村企业的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却不愿意接受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农村企业的生存空间日益狭窄。目前,大部分农村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主要采用逆向思维方式,仅在发现问题后才上报给管理团队,然后通过讨论,管理团队制定方案,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很难找到管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容易形成管理漏洞。许多农村企业由于缺乏对大数据的重视,采用单一的企业管理模式,致使整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如缺乏核心竞争力、品牌效益低等很多问题。农村企业大数据平台构建需要领导足够重视及部门间的有效配合,否则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大数据分析支持将成为空谈。
2.2农村企业数据管理人才严重短缺
大数据时代,农村企业更加迫切的需要数据管理类人才和专业类人才,管理层和生产层都缺少专业技术人员。从某种程度上讲,农村企业的发展资源和城市大中型企业相比差距甚远,因而农村企业的生存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数据管理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在企业创新战略建设中扮演着较为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当前的农村企业中,薪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高素质人才流失形势愈加严峻。农村不同行业人才的流失致使农村企业发展步履维艰,进而也成为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另外,选择在城市发展的农民群体,面对社会保障制度不公平、消费水平较高和子女求学困难等问题,在生活压力过大时,虽然会选择返回家乡,可这些返乡群体却基本不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管理企业的能力,在乡村企业转型、发展全新产业方面,他们的贡献非常有限。因此,农村企业除了面临不能挽留创新型人才这一难题外,还面临着低素质“人才”回流产生的后果。
2.3农村企业获取数据面临挑战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到信息网络时代,但农村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仍普遍不高,不能紧跟时展的步伐,制约了农村企业的创新。构建数据软硬件方面存在很多困境。首先,农村企业对网络硬件设施建设投入较少,硬件设施升级缓慢。其次,大数据软件设施建设没有引起融资企业的足够重视,软件程序与硬件设施不匹配。大数据软硬件条件的缺失,导致大数据在农村企业中的整体应用率较低,不能为农村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持。缺乏大数据技术,最终导致企业很难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不能给企业决策提供相关的数据支撑。大数据驱动下,农村企业要想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在已有的技术上有所突破,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对权威大数据进行相关信息的梳理和分析,可进一步提升农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大数据驱动下农村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路径
农村企业难以适应大数据转型这一情形会让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大数据驱动下,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一是要积极创新农村企业的管理模式,跟上大数据时展的步伐;二是要重视振兴农村的国家政策。
3.1农村企业管理模式和大数据深度融合
过去传统陈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发展需求,农村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到这类问题存在的严重性。这就要求农村企业管理者要深刻理解大数据的内涵并充分利用,分析大数据背后的商业价值。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增加大数据的投资成本和研究力度,对真正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大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②为落实农村企业管理高质量化,注重员工的社交网络平台,在企业内部充分流通企业相关数据资料;③坚决摒弃过时的管理思想,借助大数据的海量信息对管理模式优化创新,进而提高自身管理水平;④实现大数据和农村企业管理的有效融合,切记不能忽视使用大数据技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问题产生,从而提高其运行效率;⑤企业还应深入运用大数据技术推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管理理念贯彻到运营管理的整个环节,依托大数据推进农村企业管理水平的现代化程度,实现农村企业的智能化管理体系建设。
3.2优化农村企业管理机制
3.2.1构建高水平农村企业内部网络化平台。深刻理解大数据技术的特征,加强企业内部网络建设,优化农村企业内的网络系统,增强企业信息处理的能力,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还需改善数据的安全、可靠和稳定性能,推进企业自身变革,以期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事实证明,在管理机制建设方面,企业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应重点关注大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在大数据技术驱动下改善农村企业运营管理模式,进而有效提高其管理效率。农村企业的管理人员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未来发展,还要关注大数据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在此过程中,诸如计算机和云存储之类的大数据分析技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农村企业的整个经营环节和上述技术有机结合,可以很大程度提升该企业相关领域的大数据分析能力,进一步实现现代化的优化运营管理模式,同时为管理人员做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基础,实现价值选择最优化,提供农村企业管理模式得以创新的物质支撑。
3.2.2加强对农村企业人员数据分析思想的渗透。目前农村企业大部分员工对大数据技术了解不多或根本不知道,不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基于此,为保证创新管理模式的总体成效,有必要加强对员工数据分析能力的培训。达到此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定期在农村企业中开展专家讲坛活动并请专业人员莅临指导;建立和当地高校的合作教育机制,以此促进企业相关人员对大数据技术的深入运用。与此同时,农村企业应构建基于大数据思维的决策机制,使农村企业管理取得更高程度的现代化水平。整合农村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可以有效挖掘和利用海量的数据,还可以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精准化和科学化。数据分析技术要贯穿农村企业运营的各层面如生产、财务、营销、人力、决策等,可以大大提高其管理水平。
3.3注重借助大数据分析,提升人才管理效能
大数据在农村企业管理及招聘中日益体现出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些农村企业甚至借助大数据招聘了很多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为农村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基础。因此,可以把大数据分析与人力资源管理充分结合起来,助力农村企业发展,进而优化农村企业管理模式。
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范文4
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情况
陵川县共有12个乡镇,371个行政村和7个社区,378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389个村民小组,6.82万农户,23.11万农业人口。目前,全县各村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确认方案正在有序审批公示中,近200个村铺开了前期调查核实等基础性工作。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动员会之后,我县立即行动、及早部署。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于6月4日召开了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动员暨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攻坚会,全面安排部署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出台了《陵川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陵川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指导意见》,明确了时间节点、工作任务、操作流程。紧接着,指导各乡镇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乡镇长为副组长的领导组,以片为单位的乡镇工作小组。各村也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组,以村主任为组长的清产核资工作组,以老干部为主的人口摸排工作组。并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专项经费35万元,用于产权制度改革的正常办公,为全县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强化培训,广泛宣传发动。为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尽量少走弯路,提高工作实效,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一是层层组织培训。县里6月9日邀请省农业厅经管局马向荣局长,对各乡镇分管领导、农经站长和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进行了专题培训。于6月中下旬分三期,组织各村会计、服务中心会计和部分企业会计进行了专题培训,培训人数达1260人次。各乡镇也结合实际,分别举办了由支村两委成员和工作组成员参加的动员会、培训会,培训达到2000余人次。二是加大政策宣传。积极通过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公开报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内容和重大意义,印发了《致广大村民(居民)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公开信》7万余份,广泛宣传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赢得广大群众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认识和支持。
(三)试点先行,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是新生事物,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涉及历史因素多,极易引发矛盾纠纷。我们按照“试点先行、稳妥推进”的思路,要求每个乡镇选择3至5个村先行先试,取得经验,稳妥推进。目前,已从全县12个乡镇中选择52个班子团结,群众基础好,集体经济发展良好的村,组织乡镇分管领导、农经员和试点村主干到城区北石店镇东王台村进行了参观学习,动员各试点村召开了工作安排会,全面铺开了清产核资和人口摸排工作,其余各村也按照方案要求,正在逐步有序推进。
二、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完成情况
按照省、市要求,今年这项工作主要是扫尾完善,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止目前,全县378个村(社区)全部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权属调查378个村,占到行政村总数的100%;完成合同签订368个村,占到行政村总数的97.3%;完成359个村,367个发包方(六泉乡下河村和东岸上村都是以5个村民小组为发包方)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入库,入库率占行政村总数95%,涉及49687户、295091块地、438021.7亩耕地。其中:承包地涉及49687户、247305地块、面积388484.29亩,非承包地涉及20069块地,面积49537.41亩;退耕还林面积30290亩。完成经营权证书打印193个村,28800份,占到行政村总数的51.05%。发放经营权证书146个村,13800份,今年将全面完成这项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土地确权个别村遗留问题较大。全县仍有10个行政村(社区)土地确权没有完成。崇文镇后川村、礼义镇桃山头村、沙河村因征地问题影响了工作进度,正在核实公示。崇文镇七社区因土地纠纷进展缓慢,正结合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
(二)全县农村土地数据库还需完善。农村土地确权数据库建设、档案整理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仍有9个行政村正在收集整理数据,共涉及5028农户、12315块地块,实测面积17444.28亩,其中承包地面积15956.75亩。
(三)部分人员对产权改革把握不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项工作刚刚铺开,政策性比较强,表格数据任务多,部分乡镇工作人员、村级干部对工作中的具体环节、工作重点、问题处理等了解的还是不透,需进一步加强工作指导。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市要求,以本次会议精神为指导,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协同推进各项措施,扎实稳妥地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一是稳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抓好试点工作基础上,及时召开推进会,明确阶段任务和时间表、路线图,加强指导,强化督查,确保年底完成80%的村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确认的目标任务。
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范文5
陶行知说:“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在农村高中,学生来自农村,有奉献农村的义务和责任,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农村,认同农村并确立扎根农村的理想,这应是对陶老先生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那又如何借助高中生物教学让学生反哺农村呢?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农业科技,培养认同感
我曾经在班上做过一个调研,调查有多少学生想学农业科技,有多少学生将来会回到农村搞农业。调查发现选农人数近乎为零,特别当问了一个生物竞赛一等奖的学生愿不愿报考农科专业时,他说,务农太没面子,也没意思。我们也曾对附近村从事种植和养殖业的村民进行了统计调查,结果发现许多农民种植技术还停留于一般的传统劳作上,从事养殖和种植业的人数极少。即使少数人从事了种植业和养殖业,但由于知识缺乏,经济效益很差。因此,中学生物教学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需求,优化调整教学结构,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和掌握实用性较强的、对振兴当地经济有利的生物学知识。同时教师还要激发学生对农业科技的兴趣,尽量将课本知识与农作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等实用技术结合,衔接当地经济发展现状,以缩短课堂和社会的距离,培养学生对农村的认同感。
高中生物教学的内容主要涉及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进化、遗传和变异、生态等方面。学生掌握这些生物学知识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而我们可以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结合现代农业生产渗透农业教育。要想在课堂上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讲授生物学基础知识,课前深入钻研教材是重中之重,我们要挖掘教材中可以与当地生产相结合的内容,把书本知识渗透到农作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等实际操作中去。
如在讲“光合作用”时,可通过介绍光照面积和光照时间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而说明合理密植的必要性;介绍冬季日光温室如何施加“气肥”、如何保温等。讲“细胞呼吸”时,可介绍植物所必需的矿质元素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进而让学生了解怎样施肥、施何种肥,以及给植物适时松土的道理、合理灌溉的重要性等等;讲“物质代谢”时,可结合食物加糖帮助动物育肥;在讲动物激素调节时,可补充说明动物适时的意义,讲“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师可介绍蔬菜、棉花等如何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顶端优势在棉花摘心打顶、果树修剪中的应用。实践证明,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后,课堂上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仅会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促进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基础知识的掌握更牢固,同时给学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二、在社团活动中初涉农业科技,奠定从业基础
陶行知在《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中说“知情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也有人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要想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学生想学、乐学才有可能。高中生物相对于初中生物理论性较强,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利用社团活动了解农业科技,既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农业科技的兴趣。
社团活动作为一个有效载体,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的机会,加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以“立足于农,服务于农”为宗旨,结合当地经济建立农业科技社团,把课堂上理论知识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既能培养他们成为有理论,有实践,又有坚强意志的优秀人才,又能为当地合格的建设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在开展社团活动时,结合当前实际,寻找当前农村存在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确立微型课题进行研究,如小麦锈病防治;小麦的田间管理;食用菌栽培技术;鸡的育雏与免疫;果树的整形与防病;西瓜的嫁接与管理;生态养殖设计与操作等等。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这也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运用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技能,对日常生活和农村生产实践中的生物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研制一些农业生物技术产品,进行小创造、小发明活动。教师利用社团活动,让学生亲自到农田、菜棚、猪舍和养鸡场等进行实践观察调研,将学到的课本知识应用到种植和养殖的实际操作中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几门实用技巧,对农业科技产生兴趣,又可能萌生从事生物学研究和创造的想法。同时培养了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使之具有生物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以及生物科学价值观,为献身农业科技扎根农村奠定从业基础。
三、在生物竞赛中培养特长生,确定职业方向
随着各类奥林匹克竞赛在全国的蓬勃兴起,涌现出了一批竞赛特长的学生,学科辅导教师也在着力培养和研究这样的特长学生。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也为生物特长生的培养提供了契机,教师应该利用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吸引学生,使他们更加热爱生物学,有志于发展生物学。特别现在江苏生物作为选修科目,成绩不计入高考总分的情况下,生物教学更处于低谷之中,借助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培养一批生物学科特长生,能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学教育教学的发展。
但如果农村高中生物教育仅把参加生物奥赛的学生简单作为生物教育教学特长生来培养,这是不符合农村实际发展需要的。农村中学培养生物学特长生的重要目标就是应当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在将来应用各种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研究农业科技,回归农村,为新农村建设和新农业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而农村高中培养生物特长生的途径之一就是教师要在课堂中以丰富的课堂内容、良好的教学方法、生动的教学场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可以结合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及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不断地向学生介绍生物科技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事例以及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进一步深化课堂学习的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看到农业科技发展的前景,看到农业科技知识的在农村的应用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献身农业科技的信心。通过教师有意识的辅导、培养和锻炼,提高特长生的自学能力、实验技能和心理素质。使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生物学的学习表现更为突出,参与意识和竞争能力得以加强。从而使学生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再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对生物学由一时的兴趣转化为终生的志趣,从而使之树立从事农业科学事业的志向。特长生所具备的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方法,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对生物学问题的研究达到废寝忘食的执着态度,能够使他们在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的同时确定终生的职业方向。
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范文6
这次交通工作会议是政府决定召开的,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刚才,乔长总结了“十五”时期特别是2004年以来的交通工作,并对2006年的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我完全赞成,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就抓好今年乃至“十一五”时期的交通工作,再强调五点: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把加快公路发展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
04、05年,通过开展“交通年”的形式,我们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公路交通建设,完成了一批际、乡公路和村村通工程,基本实现了“打通出境路,修复大动脉,构筑主框架,完成村村通”的建设目标,使的公路交通状况有一个明显改观。但从总体上讲,我们仅仅是缓解了一下燃眉之急,当前的公路交通状况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路网的整体等级水平还不高,效益还不明显,主要指标同全市、全省和全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加快交通发展这项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进一步提高对加快交通建设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把交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切切实实抓紧抓好。
首先,加快公路发展,是新的发展形势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是经济运行的命脉,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要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首先要实现交通事业的率先、超前、协调发展。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中央和省、市必将进一步加大对交通事业特别是农村交通事业的投入,又一个交通事业大发展的时期正在到来。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判断交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更好服务保障上来,统一到推进交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认真把握和抓住机遇,坚定信心,积极应对,以交通事业的新发展来适应新形势、满足新需求,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其次,加快公路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落实“五个统筹”,必然要求我们下大力气解决好农村的道路交通问题。没有、乡、村公路的全面改善,就没有城乡的统筹发展。要树立和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就必须把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同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结合起来,把解决农村交通“瓶颈”矛盾同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目标统一起来,把加快公路建设同解决“三农”问题联系起来,统筹经济社会与交通发展,统筹城镇化建设和交通发展,统筹新农村建设与交通发展,统筹资源环境与交通和谐发展,在加强公路建设中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三,加快公路发展,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三个代表”的落脚点和归宿就是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深感交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迫切希望党和政府带领他们修通道路,改善条件。所以说,加快公路发展就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我们一定要站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的总体部署上来,把公路交通建设抓在手上,摆在突出位置,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真抓实干,努力加快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
二、围绕经济发展的重点,搞好规划,合理安排公路建设工作
交通建设的基本原则是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来合理安排我们的工作。“十一五”时期需要建设的际公路、乡公路和农村公路很多,但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发挥好道路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真正做到修一条致富路,亮一道风景线,建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增长带。
一是要围绕主干通道和急需上马的重点建设项目。经过近两年的连续建设,我们的出境公路、主干公路基本得以恢复,但我们的公路等级还不高,配套建设还没有完成,一些路段出现的破损也要及时修复。特别是随着一些重点调产项目的落户建设,配套的公路建设的任务也相当繁重。要按照“保障主干畅通,服务重点项目”的思路,巩固和开工一批重点公路建设。抓住了这些重点公路建设,也就抓住了交通建设的重点,就可以大大提升我交通基础设施的配套能力和整个服务水平。
二是围绕“三农”问题,解决好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帮助农民服务城镇化、增加收入的重要的基础条件。修了路就等于把农民就业的路子送到了家门口,就等于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路子修到了家门口,就等于把推进城镇化的路子修到了家门口,就等于把农民走向小康社会的路子修到了家门口。在一些地方,一定程度上讲,修路就等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所以说要想农民致富,解决三农问题,交通是整个工作的基础,也是重要的支撑。我们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十一五”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坚持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修好农村路,服务新农村。一要在资金上要给予更多的倾斜;二要充分依靠和发挥好乡镇政府、农民群众以及受益企业的积极性,形成建设农村公路的合力;三要坚持“一事一议”,不强行摊派和集资;四要量入为出,实事求是,标准规范以及线形选择等要因地制宜,依法征地拆迁,保护耕地和环境,不滥占滥挖;五要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明确责任,加强养护;六要继续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做到路通车通,方便农民群众出行。
三是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旅游公路建设。旅游产业是我的新兴产业,也是“十一五”时期结构调整的一个突出重点。要抢抓晋南根祖文化旅游兴起的机遇,以临汾、侯马、晋城等中心城市的旅游“后花园”为定位,以“一区三线”建设为重点,促进旅游业的大投入、大开发、大提升,以旅游带人流,以人流带物流,以物流带资金和信息流,促进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一区”,就是以西阎镇大河、舜王坪风景旅游开发区;“三线”,即南线城—娘娘庙—木石牌楼—春秋楼博物馆—金代大钟—武池元代舞台—翔山—四圣宫—瓜子寨—玄元洞,西线绵山—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东线汉代冶炼遗址—小河口—海子沟大桥—佛爷山。要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大力开发,使旅版权所有游业真正成为域经济的又一大骨干支柱产业。依靠旅游产业的振兴,带动餐饮、住宿、交通、商贸、中介等服务产业的繁荣,拉动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作为一个旅游产业刚刚起步的份,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快景区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形成旅游环线,改善景区的公路交通条件,把我们的旅游资源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交通发展要为旅游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就要在规划制定、项目安排上向旅游产业的发展倾斜。我们的重点建设、资金安排要向旅游倾斜,要通过对这些资源的整合,把我们的旅游资源品位、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十一五”时期不仅要完成舜王坪旅游公路的高标准建设,其他景区的道路建设也要统筹考虑,争取在旅游公路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
三、加快改革步伐,理顺交通管理机制,提高公路发展的内在动力
主要是两项:一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增强交通融资能力。交通建设近几年来发展很快,但同时也面临负债沉重、资金越来越紧张的困难。我们要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资金支持的基础上,拓宽融资渠道,努力启动社会投资,变社会资金为社会资本,利用新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我交通建设的积极性。二是加快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切实解决好公路的维护和管理。搞建设是发展,搞好现有公路的养护也是发展,保证现有公路畅通也是发展,不能只重视建设而忽视养护。当前乡公路和村通公路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责任主体发挥作用不到位,养管队伍不健全,养管体制不完善,经费难落实,工作难开展。今年要成立乡镇公路养护管理站和公路养护公司,落实养管责任,协调乡村两级搞好乡村公路养护。
四、狠抓安全生产,提高工程质量,建设优质工程,树立xx交通的良好形象
一是要警钟长鸣,狠抓交通安全生产。要加大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力度,克服麻痹思想,千万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松懈。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检查的实效,务必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同时,要搞好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危桥、险路的整治,设置安全警示标示,加强路况定期巡查,确保交通安全无事故。
二是要把质量放在首位,要尊重工程建设的客观规律,在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程质量。绝不能不顾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建设周期,随意提前工程竣工时间,给工程质量造成很大隐患。对关键工程、隐蔽工程要实行“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三全监理。要建立项目法人责任制和质量责任制,项目法人对建设项目自始至终要全权负责。要实行工程质量行政领导、参建单位质量终身负责制,出了质量问题要严格责任追究。要修“放心路”、修“民心路”,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版权所有
三是要严格把关,控制造价。现在公路建设工程造价不断上升,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体制上的问题。这个问题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视,降低工程造价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控制工程造价一定要从源头抓起,把好设计关,这不仅是设计部门的事,关键是主管部门和业主要切实树立经济、实用、可行的指导思想,不要贪大求洋。对配套设施建设要尽量降低规模和标准,更不准未经批准将交通建设资金用于非生产性支出。
五、加强廉政建设,树立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
当前要重点抓好交通建设领域的廉政建设。要加强对工程招投标的监督。要切实加强工程建设中的廉政建设,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中的腐败现象的力度。凡是在公路建设中收受贿赂、胡来邪去的,广大干部群众都要敢于检举揭发,一经查实,必将予以严肃处理。要健全完善建设资金审计制度,加强警示教育,严防腐败行为,努力做到“建成一条路,不倒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