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音乐微课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音乐微课教学范文1
[关键词]微课;趋势;探索;实践
随着时代的进步,微信、微博、微视频、微电影等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微时代已成为实下最时尚的代名词,而微课的实施、推广也正开启着教育的微时代。
一、缘起
(一)教学趋势变热潮小学音乐对孩子培养音乐兴趣和发展审美情趣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极其深远的影响。微课的到来打破了传统小学音乐课堂的一些限制,让小学音乐课焕然一新。微课的提出逐渐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各国开始涌现出大量的微课产品。微课这一词最初是由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在1960年首次创造的,到2011年前后国内兴起了“微课”热,微课教学成了教育信息化的新热点。如今,微课在我国各教育领域、不同学科阶段得到推广,越来越多的小学一线音乐教师积极投身于微课教学的实践中。
(二)教师意识再转变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微课就是作为教师所需要学习的新的教学方式,它是传统课堂教学行之有效的补充和延伸,各学科都可以用此法来充实传统的课堂教学。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微课一步步地走进我们的教学视野,小学音乐教学也从传统走向现代,给小学音乐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带来了突破性的变化。微课教学以视频作为突破传统教学的方式,在音乐课堂上可不是笼统地教授知识点。小学生喜欢尝试新事物,比较容易接收和学习新的东西,无疑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深得学生的喜爱。教学方式的焕然一新,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习效率便提高了,教师也能更好地把控课堂。当音乐教学迎来“微时代”的时候,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过程中,也在转变着自身的教学观念意识,对教师而言,更应该树立起“微课”意识。基于以上的缘由,从本人的实践微课《春节序曲》为例,谈一谈我对微课的感想与反思。
二、探索
(一)时间短,效果好在胡铁生老师主持的全国重点课题“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中他指出,微课关键之处在于微,微课视频长度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5至8分钟最为适宜。《春节序曲》是五年级上册的欣赏乐曲,根据小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也为15至20分钟,所以在制作时间上的控制是微课是否成功的一个要素。在我首次录制《春节序曲》的微课过程中就发现许多的因素影响着总的时间长度,素材、语速、熟练度、硬件设备等都成为影响时间的因素。当我第一次制作出本课的微课视频后,打开发现时长有15分钟,在理论上时间过长了,但由于各学科与学情的不同,我抱着侥幸的心理进行了第一次的试上,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当微课视频一打开的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确实都被吸引过来了,对这新颖的学习方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是七八分钟过后,陆陆续续出现几个孩子交头接耳、转移视线等,当视频结束,教师提出有关问题时,有小部分孩子根本不会回答,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认真把视频看完。经过组内老师反复研讨、磨课、重新录制再制作,把最终的微课视频时间控制在8分钟内。在磨课时发现,从孩子们的脸上就能看出他们的专注、认真,从头到尾的表情跟随着微课内容不时变换,有思考的表情,有恍然大悟的表情,也有开心一笑的表情。看到了这些表情我想我的微课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成功了一半。
(二)内容精,易接受微课与传统课堂相比,教学内容少,所以更要“精”,主题突出,聚焦某一个知识点或重难点等,主题更加突出,进行针对性教学。《春节序曲》是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由三个部分组成,整首乐曲以秧歌和陕北民歌作为素材,具有浓浓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特色。在制作微课的准备阶段,经过反复解读分析教材,把对乐曲的结构分析作为本课的难点,把感受乐曲的民族音乐文化特色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磨课1】针对重难点,在根据初次教案制作微课的时候,我把重难点都放在了一起,通多对素材的整合缩减,形成一个8分钟的微课。微课内容是通过画外音的介绍,配合音像视频简述描绘整首乐曲的结构,而在影像素材上增加了许多秧歌民歌素材,把重点和难点全部融入到了一个微课视频中。在实际上课时,发现孩子们对于微课非常有兴趣,从头到尾都观看得非常认真,可是由于时间短,许多的内容压缩在了一起,孩子们都是走马观花似的看了一遍。看完微课视频我向孩子们提出问题:“你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乐曲的哪一部分,为什么?”大部分孩子都会说类似“第一部分,很开心……”还有几个孩子回答的是“第四部分……”“第五部分……”通过孩子们的回答我发现了这样的微课已经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除了让孩子们开心惊奇之外没有解决我所预设的重难点。这样的微课跟普通的一段视频没有任何区别。[1]【磨课2】经过第一次的试上,反思研讨后对教案及微课重新进行修改,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乐曲的结构以及感受乐曲的民族风格,把原本的一课时变为两课时,一节微课变为两节微课。第一课时的重难点就是让孩子们了解乐曲结构,而第二课时把深层次的体会乐曲,感受音乐风格作为重难点。根据两课时的重难点,分别制作了两个微课视频,内容不再是混合烦琐的,而是简洁精练,由一个点直击教学主要内容。孩子们不仅看得明白记得住,更可以通过这一个“点”而发散至一个“面”。这样的微课才有意义,通过微课视频来聚焦孩子们的目光,用主题精练突出的内容创造出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资源多,情境化与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相比,微课利用视频在特定的情境下展现教学资源,可以用典型而又具体的事例、案例再现教学情境,增加其真实性,调动孩子们的各种感官,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而在本课的微课中,我运用了孩子们跳秧歌舞、演唱、演奏的典型案例视频,在真实可感的案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了教学效果,让孩子们更好地去体会感受并学习。
三、实践
小学音乐微课教学范文2
关键词:音乐游戏;小学音乐;教学氛围;方法打造
作为小学音乐老师,不仅要根据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内容的传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快乐学习、高效学习。这样,才能够通过提高音乐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高效学习,快乐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本文根据目前我国小学音乐课堂的开展现状,对如何利用游戏贯彻音乐教学进行以下几点方法浅谈。
一、游戏在教学中的必要性
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高效教学,是所有音乐教师追求的目标。作为音乐老师不仅要分析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还要试着去研究小学生的特征,将学生特征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小学生在上课时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很短,只能集中一小段时间,但是如果老师能在教学中增加一些游戏作为课堂活动,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就会非常高涨,注意力也会非常集中。另外,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们不难发现,相比于纯粹讲解知识的课堂,很多小学生喜欢集体互动。所以说,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可以总结出小学生不喜欢单调的音乐课堂知识,更喜欢一些能够动起来、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课堂教学内容。
二、在课堂中组织游戏教学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学会抓到学生的“点”。比如说,什么时候是学生兴趣最浓厚的时候,什么时候是学生最激动的时候,什么时候是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的时候。这些都是老师在平时上课中需要注意和观察的内容。之后,老师要学会“扬长避短”,延长学生积极激动的时间,避免或减少让学生觉得枯燥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首先,在每节课开始前,老师要提前进入教室,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把学生的思维拉回到课堂中来。这样有利于为打造积极的音乐课堂氛围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在课堂中,老师可以改变学生坐着听课的习惯,可以让学生站起来,一边唱歌一边拍手或者是安排其他的动作。比如说在“三只小猪”和“小燕子”这样主题比较生动的歌曲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边做动作边唱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另外,老师还可以增加一些比较明显游戏规则在里面,比如说,每首歌的第三句第五句学生要用拍手或者是哼唱的方式来表达,如果有出错的学生,则需要给大家表演一首歌。比如说,在教材第二册第二课的“牧童”这首歌曲中,当唱到“我跟着朝霞一块儿起来”的时候,学生要用哼唱来代替,这样能够赋有趣味性和节奏感。或组织歌曲对唱、歌曲传递、音调识歌等,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寓教于乐。游戏教学不仅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考验学生的反应能力,大大增加了音乐课堂的趣味性。
三、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对小学生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很多时候喜欢集体做游戏和活动,比如说,平时喜欢一起讨论问题,一起写作业,一起放学,一起做游戏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学生在集体中的兴趣更加浓厚,积极性更高的特点。所以说,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为了增强课堂趣味性,老师也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实力相当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K竞争。这样,不仅能够完成教学目标,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比如说,老师可以组织一个“我爱记歌词”的游戏。老师播放一段音乐,然后突然停止,让学生抢答接唱,能后接唱上最多的小组获得胜利。举个例子,在“数鸭子”这首歌曲中,老师可以播放前四句歌词,到第五句的时候戛然而止,让两个小组去竞争,看哪个小组能够先反应唱出“快来快来数一数”这句歌词,先反应唱出来的小组可以加分。在这样的竞争游戏中,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比赛,每个小组中的学生都担着一份责任和任务,集体荣誉感会督促每个学生努力参与到课堂游戏活动中来。另外,每个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提醒帮助,也可以互相提醒监督,以免一些学生走神发呆。音乐老师本身是课堂游戏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同时也是裁判。因此,在点评时要做到公正公平,在设置游戏机制和环节时,要考虑充分,在学生进行游戏时,不要给予提醒,给每个组学生出的题目难度都相似,这样才能保证游戏公正公平正常地进行。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音乐老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需求,结合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地改善以往教学方法的不足,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内容与游戏进行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及教学氛围,打造高效课堂,同时也在小学时期,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信心。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微课教学范文3
关键词: 小学音乐 教学定位 教
由于受学生音乐素养的影响,有很多音乐课变成单纯的唱歌课,也有很多课演变成技能课,还有许多课变成讲解课,更谈不上音乐赏析课。一时间,音乐课在学生的心目中由爱上变成不爱上,老师一度成为管理班级纪律的副手,即四十分钟的课要花二十分钟组织课堂秩序,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而大打折扣。反观这些现象,总结原因,我认为是我们对音乐课堂的教学定位缺乏准确把握。
一、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要定位于“生”
某些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考虑什么样的课件适合自己用,什么样的教法适合自己教,什么样的形式适合学生学,甚至不切实际地想面面俱到。从教学设计的理念看,似乎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但实际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累,老师教得累,效果不好。不难看出,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深入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课堂教学设计,没有考虑学生的理解程度、学生的兴趣切入点及喜好而陷入被动的教学局面。这样就出现本由学生欣赏变成教师枯燥的欣赏,本由学生的表演变成老师的表演,学生学习的形式与方法变成老师硬性的组织摊派……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将教学设计定位于“生”本位,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音乐综合水平,采取适当灵活的教育方法,将音乐素养、音乐技能、音乐欣赏融入教学中,低起点,小坡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二、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要定位于“活”
音乐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我们国家的音乐教材虽然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打破了全国一纲一本的格局,但仍然避免不了受环境、教育水平差异及一定社会发展的制约。有些教材所选篇目过于陈旧,不合新时期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有些篇目旋律过于高雅,不利于引起学生的共鸣……如若教师对此视而不见,必将受教材的制约而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
那么如何化解教材定位过死的问题呢?我认为,教师要因时因地地灵活选择易于下手、学生易于接受的篇目进行教学,本着先激趣,先搞活课堂,先让学生受益这样的原则进行教学。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对鲜花》是电影《刘三姐》的音乐片断,其形式特点是对唱,但歌词时代气息不浓,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的歌唱欲望,所以我直接换用流行曲目《吉祥三宝》,既让学生了解对唱的这种形式,又活跃课堂气氛。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不可以执著于教材不放。
同时,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自编校本教材,也是一种不错的做法。
三、音乐课堂教学要定位于“专”
音乐专业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是音乐基础课、必修课,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音乐素养不是可有可无、可学不可学的,它是音乐教学的基础,也是音乐课教学的重头戏。
比如在教学《在钟表店里》时,我播放主题音乐,让学生听主题音乐在本曲出现的次数,并让学生一边听一边轻轻晃动身体,然后模唱。初听,学生听出四次,并体会到变化的快慢。这时我适时点拨学生,出现多次的音乐就是一首歌曲的“旋律”,而旋律的变化有快有慢,这就是节奏,节奏的变化又表现不同的心情……显然我有意将一些音乐专业素养的名词教授给学生,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从而提升他们欣赏音乐的境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又如教学《快乐宝贝》时,我一边范唱一边律动,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曲动感十足的特点,然后复听,师生一起律动,进一步感受这首歌曲的节奏,告诉学生不同的节奏反映不同的心情。在学唱环节,我还设计师生接龙唱环节,在过程中师生互动充分,尤其衬词“噜啦”咬字清晰,可以说学生是受到了节奏的感染,表现出快乐的氛围,由此可以看出,将音乐专业素养定位于教学之中,学生觉得学有所得的同时,学习音乐的心理效应也变得积极起来,对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音乐教学还要定位于“德”
小学音乐微课教学范文4
一、以良好的教师形象感染学生
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且最直接的。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好坏、美与丑的分辨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真正做到外塑形象,内修品质,以良好的外在形象、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知识基础等来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效仿的楷模,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是教师要注重自身外在形象。教师要在衣着、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的原则与态度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衣着整洁、举止大方、有文明、讲礼貌,为人谦逊、和蔼待人、做事有原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如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教师在课上也要专注于课堂,上课不随意接听电话等。这样的教师,学生都会喜欢,试想一个不修边幅、满口脏话、态度恶劣的教师如何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与尊重。二是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修养。良好的外在形象只能一时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好感,要让教师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师者,要注重内在品质的提高与知识的积累。教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还要具备深厚的音乐专业知识,而不是对某些知识点模棱两可,扎实的乐理知识、标准的发音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吸引学生的因素。此外,教师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加强各学科间知识点的联系。教师要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以良好的形象及修养来赢得学生的尊重与喜爱,进而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积极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中来。
二、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布鲁纳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诸多影响学习的因素中兴趣是影响最大且最直接的。学生只有对音乐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以强烈的学习激情参与到教学中来,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较差,对学习的态度完全取决于兴趣与爱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一是精心设计导入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的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兴趣的激发与课堂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小学生贪玩好动,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导入的设计要避免枯燥与单调,要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力,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精神百倍,注意力集中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以欣赏优美的音乐与动听的歌曲来导入、以学生的对唱来导入、以故事来导入等。这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导入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与认知规律,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性。二是注重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发挥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的艺术美与内在美。这样会激起学生对美的追求,使学生感受到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以愉悦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生为本”,提出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要彻底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小学生参与性强、贪玩好动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如将表演与音乐相结合,小学生好动,喜爱表演,将学生的表演与音乐相结合,一方面能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一方面表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单词。在教学中我相机指导学生根据音乐自行表演,学生边唱歌边跳舞,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如学习《接妈妈》时,我让学生根据歌曲自主创编动作,并在课堂上表演,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纷纷踊跃参与,创作了许多有创造性的动作。
四、赏识评价激起学生更大的参与热情
在人们的内心世界都有一种希望得到他人赏识与鼓励的强烈需要,在儿童的内心世界,这种需要更强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微笑,甚至是一个的动作都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与鼓励,这样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不再认为学习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我们要赏识、平等与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善于运用放大镜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更加注重从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学习细节入手来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与指导。如学生标准的发音、有感情高水平的吟唱、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学生勇于在全体学生面前示范唱等等,哪怕是学生理解错了作词者与作曲者的意图,我也对学生敢于发言的勇气与积极性给予肯定,再相机诱导,将学生引到正确的思路与认识上来。实践表明,赏识教育更容易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对自己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对音乐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优生更优,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从而真正发挥音乐的教育教学功能。如我班有一个学生性格内向,课上从未发过言,各科成绩也不好,我发现她的字写得很漂亮,因此课上让她来板书当堂教学内容,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她的字写得好,让同学们向她学习,并对她说:你的字写得这么漂亮,相信你在其他方面也一定能做得很好。这样反复几次,一次课上她终于鼓起了勇气唱起了歌,同学们给予了她热烈的掌声,老师与同学的肯定更加坚定了她学习的信心,一个学期下来,她的各科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小学音乐微课教学范文5
关键词:惑;音乐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I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43-01
音乐本身是一种非语言的信息,一种抽象的艺术。音乐艺术从创作到表演再被人们欣赏都具有鲜明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思维,并伴随着独特的创造行为,是最具有创造性艺术之一。所以,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是具有极大的优势。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还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中,对"创造"作了重点阐述,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孩子们的这种能力呢?俗话说:"师者,所以传业受道解惑也"。音乐教师也要为学生传道解惑,对于音乐的惑从何而起?又如何解惑?笔者认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围绕解"惑"这条主线,使学生由生"惑"再到解"惑",即为学生解除一切迷惑的过程中获得。那么,音乐教师如何循循善诱,从而展开课堂教学。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浅见。
1.以"惑"为题的音乐课堂遵循的原则
1.1 联通性。"惑"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音乐教学中以"惑"为首设,从诱"惑"入手,引导学生从平时积累的已有的音乐知识中挖掘探索内心深处未曾发现的"惑",创设特定的教学环境、学生熟悉的内容展开教学,在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中寻找学生所感兴趣的,从而诱导学生产生新的"惑"。
1.2 梯度性。学生能通过熟悉的事物获得新的感知,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但这种注意力有一定的保鲜期,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对原有问题的认识循序渐进,逐渐加深,在问题的设计中要让学生感受到有一定的挑战性,以原有的认知为起点,步步为营。让"惑"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激励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2.以"惑"为题的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2.1 诱"惑"
(1)立足新颖。诱"惑"的好与坏,将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要针对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年龄、心理等特点,运用新颖、灵活且富有艺术性的课堂设疑,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只要一个问题变换一下角度或发问方式,就会别开生面,新鲜有趣,容易激起学生积极的思维。
(2)循序渐进。课堂诱"惑"越是有序化,其效能就越高,所以,针对要害问题不放松,层层发问,即由已知到未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直至将问题剖析清楚。但也要考虑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循序而问,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把学生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认知的新高度,也为下一个教学环节作了铺垫。如在音乐欣赏课中,教师首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好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
2.2 生"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生"惑"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根源,在引题后,教师要充分唤起学生的兴趣,给他们创设自主发问的情境。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聆听、感受,在聆听中寻找答案。教师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交流和思考时间,并设计一系列问题,诱发学生逐层深入思考问题,这些问题是对诱"惑"部分答疑后延伸出的新的思考。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无疑是优质的、高效的。
2.3 释"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释惑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一系列的音乐实践活动,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深化音乐体验。这一过程既是释疑的过程,更是深化音乐体验的过程。
2.4 形成新的认知。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新知识点的掌握进行检测,也是一种实践过程,与第三部分安排的实践活动不同,它是对新知识的运用活动。它能有效促进学生音乐感知、实践等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对音乐审美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以"惑"为主题激发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认知水平,不仅是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而且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以"惑"为索,从诱"惑"到生"惑"、释"惑",最后形成新认知的整个过程中,唤起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并且也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使知识不断内化。当然,音乐课堂教学的策略是多种多样,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 黄晓学:《论"从惑到识"数学教学原理的构建》,数学教育学报,2007,16(4):9-11.
小学音乐微课教学范文6
一、微课教学的理论研究
所谓微课教学,其实质上就是通过微型的教学视频作为教学过程当中的主要内容,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点完整的录制出来,对学生开展一项教育信息化的教与学的活动。
二、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理论课程微课教学的应用意义
以我院为例,每年音乐专业入学的新生对音乐理论相关的知识了解程度是相对较弱的,让学生在音乐理论课堂上尽可能多的练习,虽有一定的效果,但对于接受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还是存在不足的。对音乐理论掌握不够、重点难点不能灵活应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已学过的知识均有不同程度的遗忘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需要结合微课这一新兴的教学模式,不仅对传统的教学起到辅助作用,还能够长时间用于指导教学,使学生无论在课前还是课后都能随时学习。
三、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理论课程微课教学的应用实践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理论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选择微课教学类型时,需要充分结合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信息化平台学习的特征,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比如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等相互结合利用;也可采用以微网页为辅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一)微课的教学设计
1.确定教学内容,具体知识点。音值组合法是基本乐理课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针对节奏型的学习是教学中的难点,这一知识点主要包括基本的节奏型和特殊的节奏型两个内容,因此分别制作一系列微课。
2.制定教学目标。音值组合法这一系列微课通过一个综合的实例,以学生最为感兴趣的期末试题案例为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创作力,从而更好的掌握音值组合法。
3.编写教学设计。首先分别针对基本节奏型、特殊节奏型两个知识点制作两个微课,然后再制作一个根据期末试题当中遇到的难点的微课,在此微课的最后总结出针对音值组合法这一题型的做题步骤,以供学生参考及自主学习。
(二)微课的制作
1.工具:计算机、耳麦(附带话筒)、录像机、背景布等
2.软件: PowerPoint、 focusky、 camtasia studio8等軟件
3.录制教学过程:第一步,准备微课素材,包括按照教学设计写出的讲课稿、制作PPT、选择背景音乐、搭建多媒体环境等,搜集相关音符、节奏型、图片、习题、实例的教学材料,设计讲课稿;PPT要有片头、导入和小结三部分;背景音乐为柔和的轻音乐《绵雪》;录制前在电脑上安装focusky、camtasia studio8等软件。第二步,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及教学软件PPT,以及相关的教学素材,教学软件。接着带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开始录制。第三步,对录制完成后的微课教学视频进行后期编辑处理,首先需要对微课录制的内容进行整合,在重难点、注意事项上进行红色图标批注,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提醒。其次考虑为微课视频增加片头,最后进行必要的美化以及背景音乐的处理、添加讲稿内容上的文字作为字幕等。第四步,微课视频达到预期效果之后,点击生成视频菜单,选择mp4视频格式、1280720大小即可完成视频制作。
(三)微课的应用
对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学生无论在学习理论或实践课程过程中进行微课教学辅助,学生可以自行演唱(奏),写作,完成练习,而且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随时检查,这种网络信息化教学的方式,不仅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各课程的兴趣,同时还方便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从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各项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