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成人大学与网络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成人大学与网络教育范文1
论文摘要:在强调多媒体网络教学新模式的成人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实施有效的网络教学评估模式至关重要。在网络教学中引入形成性评估体系,能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全面、自主性监控成为可能,同时培养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
1. 引言 网络化英语学习的特点之一是自主学习, 它越来越对传统的评价、测试体系提出质疑和挑战。因为评价与测试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对学习有影响。传统的终结性评价难以对网络化课堂教学过程形成良性刺激,在信度和效度上也存在不足。形成性评估概念的引入将给教学和评估的有机结合提供一种机遇,也是网络化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 成人教育大学英语网络学习中引入形成性评估的依据
2.1 形成性评估适用于成人教育大学英语网络学习。根据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有关网络学习和形成性评估的研究,网络自主学习具有以下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学习形式以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情景学习和交互式学习为主;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学习,监控学习过程,为学习提供帮助,了解学生、实行个别指导。而形成性评估同样以学生为中心,提倡自我评价,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学习形式主要是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主张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和信息反馈的提供者;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
2.2 形成性评估的理论基础
2.2.1 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育评价须强调识别学生的强项和弱项领域,提出加强弱项领域的建议以及可评估的预期目标;认为对个体的评估应在更接近他们的“实际工作情况”的条件下进行,即尽可能地在日常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进行,应在个体参与的学习情景中“轻松”地进行,使评估成为自然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强制“外加”的内容;教育评价应以“个人为中心”的方式进行,评估方案应充分考虑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异和发展的不同阶段。
2.2.2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重视研究人的内在需要、动机、情感和兴趣,特别强调人的潜能的发挥和培养人的个性。主张学校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其基本目的是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激发自己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积极向上的自我概念、价值观和态度体系,从而使学习者能够自己教育自己,最终把他们培养成为人格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倡导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学习更加主动、有效和持久。
3. 形成性评估模式设计 形成性评估模式设计的理念是运用形成性评估来检测、反思、监控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它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评估模式主要包含三大模块:
3.1 学生档案记录袋:学生档案记录是指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过程和成果的作品集,其主要作用是详细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以便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个人的学习过程记录学生完成某一特定学习任务的过程;个人发展目标是在新学期初,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确立自己在听、说、读、写、译方面须达到的预期目标,并建立个人的发展评估表;信息反馈包括反映学生学习状况的测验、学习记录,学生本人、小组以及教师的不同时期的评估意见等;作品展示集是学生所做的主题报告、戏剧表演、角色扮演等学习活动的记录。 3.2 教师观察记录:主要来源于学生在班级网页上的留言,学生与教师的面谈,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如主题演讲、主题辩论、情景会话和小组讨论。学生与教师的访(面)谈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教师每周花一定的时间与各小组学生,学生个人访(面)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同时记录单元学习评估结果,为学生的下一步学习提出建议。
3.3 学习效果评价:自我评估和同辈评估根据个人发展评估表进行。个人发展评估表主要按照《要求》中的学生英语能力《自评表》和《互评表》设计,学生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对自己和同学进行评估。每个方面细分为若干个小项,以能做某事、会做某事进行描述并量化。如一般要求中的听力要求学生能听懂与所学内容相关、语速稍慢(每分钟130词左右)的对话、短文、报告等音像材料,并能理解其要点。评估遵循准则参照原则。即评估某一学生的学习行为时,参照标准是达到某一学习任务的具体要求,注重与该学生以前的学习表现进行对比,而不是与其他同学比较。
4. 成人教育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引入形成性评估的作用
4.1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以上简要列举的评估策略可以看出,形成性评估改变了以往手段单一(学期考试)、侵入性(打断教学过程)、终结性(学生只有一次机会)的评估方式,以其生动活泼、注重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导向、手段内容多样的特点给课堂注入了活力,同时,也给外语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教师需用大量的精力深入研究大纲、教材、教法和学生,在充分了解教学目的、过程、对象的基础上,设计科学实用的评估策略。其次,教师要不断地研究评估策略所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真正地做到评估服务教学。
4.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由于评估本身也是学习活动,因此,评估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交际的过程。学生在评估中思考、推理、总结学过的知识。通过评估,教师了解了学生,学生认识了自己。同时,学生加强了对学习任务的理解,也在评估中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另外,外语学习的特点加强了形成性评估的效力。因为形式多样的形成性评估策略给学习者提供了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的机会,课堂上充满了多向的互动,即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自己、学生与学习任务之间的互动,而丰富的互动正是习得交际能力的有利氛围。再者,由于评估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必然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随时注意他们学习中的进步,对他们给予经常性的鼓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学习更努力、更有主动性。
5. 结语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正在推广网络辅助教学模式,新教学模式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估体系的设计和应用在促进网络教学实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并能有效弥补成人教育大学英语教学与测试中的不足,增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好地促进网络英语教学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户进菊.形成性评估与大学英语教学[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3(1):108-110.
成人大学与网络教育范文2
[关键词]高等教育;网络教学;战略规划;史隆联盟;教师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0)03-0080-05
一、引言
为了能够对全美高等教育领域网络教学的发展现状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和把握,进而提高网络教育的质量、规模和应用范围,在史隆(Alffed P.Sloan)基金会的资助之下,史隆联盟(Sloan Consorfium,Sloan-C)从2002年开始对全美高等教育中的网络教育状况进行了系统调查,至2009年已先后了七份调查报告:《抓住机遇》(2002-2003)、《进入主流》(2003-2004)、《持续增长》(2005)、《卓有成效》(2006)、《在线全美》(2007)、《在课程层面徘徊》(2008)和《按需学习》(2009)。论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在此继续对第六份(《在课程层面徘徊》)和第七份(《按需学习》)调查报告进行评述和分析,并对我国高等远程教育的发展启示进行简要总结。
史隆联盟这两次的调查继续延用先前对网络教学的界定:只有当通过网络传输的教学内容达到80%或以上,即绝大部分或全部课程内容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基本上没有面对面的交流时,才可以称为网络教学。调查同样采用了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院校数据选自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IPEDS(The Integrated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Data Sys-tem)数据库系统,两次调查的院校样本数分别为2577所和2590所;高校教师数据来自美国公立与赠地大学协会(theAssociation of Public and Land-grant Universities,APLU)下属“APLU-Sloan”全美在线学习委员会的相关调查数据。
二、2008年和2009年调查要点综述
(一)有多少学生在进行网络学习
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高校网络教学注册人数的平均增长率要远远大于整个高等教育领域学生注册的平均增长率(1.2%)。据史隆联盟2007年的调查显示,从2002至2006五年间美国高等网络教育平均以22%的速度持续增长,2005年达到了网络教育发展的顶峰36.5%,2006年迅速回落到9.7%。2008和2009年的后续调查表明,2007年网络教育注册人数的增长率开始高于2006年,为12.9%,远远超过了当年整个高等教育领域1.2%的学生注册增长率,参与网络教学的学生总人数从2002年的160万上升到2007年的390万。z008年时网络学生的人数攀升至460万,其他指标也在持续上升。具体数据见表1。
在这460万的网络学生群体中,主体为超过80%的本科及本科以下学生和不到14%的硕士研究生。和以往的调查结果相类似,这些本科及本科以下的学生群体和研究生群体大多来自人数众多的公立院校,即越是大型的公立院校越积极开展网络教育,在那些超过15000人的大型院校中,有44%的院校在1999年之前就已加入了网络教育的行列;就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中的各类院校而言,副学士学位授予型院校参与网络学习的学生人数超过了1/2,博士/研究型大学不到20%。博士学位/研究型大学开展网络教育的时间要远远早于副学士学位型院校,但所在院校并没有对网络教育给予充分的重视。
(二)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是否影响了网络教育的入学人数
2008和2009年的调查同时显示,糟糕的经济状况反而给网络教育带来了发展机遇:失业的现状使更多的成人考虑重新进入学校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即便是那些目前有工作的人,为了能够保住饭碗或寻求更好的专业发展,也会选择借助于网络继续接受教育这一途径。2008年的调查显示,越来越高的燃油费用使许多学生开始选择网络学习的方式(有超过85%的副学士型院校将燃油价格的攀升视为选择网络教育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而那些专门为成年学习者提供课程的院校其注册率的增长更是出乎意料。2009年的调查表明,经济危机不但加大了学习者对网络教育的需求,面授教育的需求也在增长,但总体而言对网络教育的需求要高于面授教育。
(三)H1N1流感的全球蔓延是否对网络教育产生了影响
200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面对全球性H1N1流感的侵袭,许多高校开始采用网络教学取代传统的面对面教学,而那些过去从未考虑过开展网络教学的院校面对H1N1的蔓延也开始制定各自的网络教学计划,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网络教育的增长。
(四)网络教育是否被列入了院校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
虽然近年来网络教学的发展非常迅速,但在院校管理者的心目中其重要性又如何呢?过去七年的调查显示,有近半数的院校认为网络教育对于其长期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发现,从2003年至2009年院校管理者对于网络教育战略价值的认可度一直保持在六成左右,同时仍有一些院校不重视网络教育的发展,既不开展网络教学,同时也不将其纳入院校发展的长期战略规划,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网络教育似乎已进入了高原期。
(五)院校是否为教师提供了网络教学的相关培训
2009年首次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不容乐观:有19%的院校根本没有为教师提供任何形式(包括非正规)的网络教学培训。对于那些开展教师培训的院校而言,主要采用了非正式导师和校内培训两种方式。
(六)已开展的网络教学是否存在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差异
2008年的调查表明,在所有被调查院校已开设的网络教学专业中,基本上覆盖了高等教育的所有学科领域,并没有限定于某类特定的学科专业。相对而言,工程学科的网络教学应用要相对少一些。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中的关于各院校开展网络专业学位教育的具体数据见表3。
2008年调查的数据与史隆联盟前几年的调查结果相一致,在开展网络教学方面,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中的副学士学位型院校是最积极的,而学士学位型院校是最不积极的。副学士学位型院校其网络教学的比例在心理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商学领域要高一些,他们的弱项在健康领域、教育和工程学方面。同时,大型院校和公立院校在所有学科领域开展
网络教学的比率,都要明显高于小型院校和私立院校。
(七)高校教师对网络教学的认可度及从事网络教学的动因
教师对网络教学的态度是史隆联盟系列调查的重要问题之一,从表4的数据中可以看出:2002年至2009年高校教师对网络教学的认可度一直停留在30%左右,这也再次证明了美国高等网络教育似乎已进入了其发展的高原期。
2008年的调查中,研究者还就教师从事网络教学的动机因素对管理者和教师进行了专门的调查,所得数据如下。
可见,无论是高校的管理者还是教师,都认为满足学习者灵活学习的需要是实施和从事网络教学的最重要因素。并且较少有教师是因为受到管理者的行政命令而开展网络教学的。但教师和管理者之间的认识也存在差异之处:在影响教师是否从事网络教学的因素中,教师将“增加经济收入”这一项排在了第五位,而管理者将其排在了第二位。
(八)其它相关问题
第一,高等网络教育领域的生源竞争正在变得日益激烈:史隆联盟在2008年的调查中第一次加入了院校对生源竞争的看法,发现无论院校类型如何、学生数目多少,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超过60%的院校都开始意识到网络教育正在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生源竞争,需要采取相应的生源对策。
第二,2008年调查还显示了美国网络教育生源的地理位置分布状况:虽然许多院校都希望能够超越地理区域的限制而在更大范围内招收网络学习者,但此次调查的结果发现目前所有院校85%的学习者还是来自于距大学校园50英里的范围之内,或者说生源还是大多局限在本州的物理空间范围之内,并没有实现人们所期望的“超越空间限制,为任何地方的学习者提供学习服务”的理想。
第三,2008年网络高等教育为军队用户服务的现状:目前有10%已开展网络教育的院校在为美国的军队提供培训服务,其中私立盈利性院校所占的份额最大,学士学位型院校所占的份额最少,具体数据见表6和表7。
三、分析与讨论
(一)推动美国高等网络教育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学习者群体对新型学习方式的需求
对过去七年(2002-2009)美国高校开展网络教育的系列现状调查表明,许多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都对网络教学的质量持一种较为保守的态度,并且认为从事网络教学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据“APLU-Sloan”全美在线学习委员会2009年的最新调查显示,目前全美已有近1/3(34.4%)的教师有过从事网络教学的经历,有1/4(23.6%)的教师近期(指接受调查时)正在从事网络教学,并且大多数教师从事网络教学并不是出于所在院校方面行政命令的强制要求。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在推动着越来越多的对网络教学的质量不太信任,同时相信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相比又要付出更多的教师选择和参与网络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呢?本研究认为,根本的答案就在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学习者群体的现实需求。事实上,家庭富有的18岁至22岁的高中毕业生已不再是今天美国在校大学生的主体,他们只占了美国大学生群体的16%。如今,有1/3的本科生从事着全职工作,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半工半读。而且,越来越多来自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成人在寻求其职业所必需的教育和技能。这些成人寻求便捷、实用、优质和低费用的教育,这种对成人教育的需求可能很快就超过对传统本科教育的需求。因此,今天的大学必须要进行深刻的变革来满足成人和教育的新需求。
另外,英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同样的状况:英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规模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学生群体变得更加多样化,全日制类型的学生人数正在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具有工作和家庭职责的半工半读学生,学习者边工作边学习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他们需要更加灵活、自主的学习方式。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无论高等院校的管理者是否将网络教育纳入其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无论管理者和教师对网络教育及其质量持怎样一种态度和认识,越来越多选择网络学习的学生群体的加入,将使更多的高校教师加入到从事网络教学的行列,将迫使院校管理者更多考虑如何满足这些学习者群体的现状和需求。可见,学习者将成为促使高等教育发生网络化和信息化变革的强大力量。
(二)影响和制约网络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教师和管理者的视角
史隆联盟2006年的调查中开始关注影响网络教学的障碍问题,调查表明只有不到5%的院校认为实施网络教学不存在明显的障碍。在面临的主要障碍中,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1)学生需要更多的成功进行网络教学的训练与帮助(63.6%);(2)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31.9%);(3)教师对网络教学的认可和接受程度(25.9%);(4)网络教学开发与传输的高成本问题(23.5%);(5)潜在顾主对网络课程和学位的接受与认可问题(13.8%)。
另外,“APLU-Sloan”全美在线学习委员会2009年的最新调查中再次对教师从事网络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障碍及院校支持因素进行了调查:在阻碍教师从事网络教学的主要因素中,从事和开发网络教学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排在了第一位,同时也反映出所在院校并没有提供相应的补偿和激励机制。具体因素和数据见表8。
“APLU-Sloan”2009年的调查结果还表明,院校早期提供的支持大多局限于开展网络教学所必需的硬件技术设施。因此,硬件设施的支持是教师比较满意的方面,其它数据见表9。
就教师方面而言,高校教师从事网络教学的时间和精力付出已成为影响更多教师接受和选择网络教学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外网络教学的实践表明:对于一小时的网络教学而言,教师的备课时间至少要投入3-5小时。㈣网络教学多年的实践还表明:虽然教师在知识的传授环节花费的时间减少了,但却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数字化教学材料的开发,花在了指导、答疑及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管理上。
当教师从事网络教学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相比较),而所在院校又缺乏相应的补偿和激励机制,当教师从事网络教学与其个人的专业发展、终身教职的聘任及提职要求不能够协调一致时,教师就会面临着许多的困惑和无奈,因此他们对于网络教学的认可度自然不会太高。
四、对中国远程教育未来发展的几点启示
我国教育部分别在2000年、2001年、2003年和2009年的工作要点中提出了“大力发展成人继续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积极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服务支撑平台,推动形成学习型社会,努力使人人享有终身学习机会”的战略目标。纵观中国近十年高等远程教育的发展,可以发现这样一些特点:
――现代远程教育已不再简单、孤立地被视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或手段,而成为了推动整个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和学习型社会创建的战略平台和有力举措。就目前而言,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应用和成功实践领域是在成人学习、社区学习及终身学习领域。
――中央电大系统和各普通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在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和社会终身教育中的作用和角色正在越来越强大,逐步形成了与传统成人高等教育院校三足鼎力之势(具体数据请看表10和图1)。
――从2003年开始,网络高等教育的在校学生人数超过了中央电大系统,且网络高等教育学生的招生数在2002至2003年间几乎翻了一倍,在经历了2004年短暂的低谷之后。2006年的招生数突破百万人大关。
――从招生人数的变化图中(图2),我们可以更加明显地看到高等网络教育发展的强劲势头。
虽然中国高等远程教育的发展和美国有着极为不同的体制――美国高校的远程教育属于“一体化双重院校模式”,即无论是选择面对面教学方式还是选择远程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入学要求、教学计划、教材、考核要求及学位授予方面都是同等的,选择校内学习的学生和选择远程学习的学生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只是学习方式的不同而已;中国的远程教育则是“分离式双重院校模式”,除了中央电大系统专门提供远程教育之外,传统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的学生无论在入学要求、教学计划、教材、考核要求及学位授予方面都与传统的校内学生截然不同,属于一个特殊的高等教育群体。体制的差异必然意味着两个国家在发展远程教育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各有所异,但史隆联盟2008年对美国高等网络教育发展的调查和分析报告,仍然可以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以下几点借鉴和启示:
第一,中美远程教育的发展虽然有许多差异,但推动两个国家远程教育发展的主要学习者群体是共同的,是那些有着一定的教育基础和工作经验、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工作和家庭职责的成人学习者群体,与传统的学生相比,他们需要更加自主、灵活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网络无疑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随着中国向知识型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不断迈进,为成人学习者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将成为远程教育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
上海电视大学近年来的发展之路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上海电大自2000年起,就及时意识到了开放远程教育在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凭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和上海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及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契机,开设了专门的上海农村教育项目,创办了独特的“空中老年大学”,主动承担了上海市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项目、上海市民“迎世博,学双语”百万职工学双语三年行动计划和上海职工素质工程发展规划等等。时至今日,上海电大已经成为上海这座城市中规模最大的大学,在校生人数11.25万人,并保持了每年50万人次的培训规模。在众多电大面临着生存危机的时候,上海电大突破了学校教育的狭隘思路,找到了一条为上海的学习型城市发展、为上海市民的终身学习服务的特色之路。
第二,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专业研究机构和学术研究群体的支持。虽然目前我国各类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已有相当数量的从事远程教育研究的专业人员,但目前的研究仍显得零散而随意,非常缺乏像美国史隆联盟所开展的这种全国性的、长期、持续、专业性、权威性的研究,史隆联盟的多年研究为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从事网络教育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第三,虽然目前尚缺乏完整的影响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但高校教师对待网络教学的观念和态度、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师在网络教学方面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教师从事网络教学的激励和补偿等问题,同样在困扰着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实践,需要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调查研究。
第四,由于种种复杂原因,在我国现行的“分离式双重院校模式”下,远程教育及网络教育的质量和社会声誉问题仍然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重要问题。
五、结语
史隆联盟历年的研究报告表明,美国高等网络教育的学生注册人数一直在持续增长,虽然自2005年以来学生注册增长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在整个高等教育总注册人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却在稳步攀升。近年来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不但没有阻碍网络教育的发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更多的成人开始选择通过网络学习这种方式接受高等教育。
成人大学与网络教育范文3
关键词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资源建设;Web2.0;微内容
中图分类号:TP3-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4)002001402
0引言
网络教育资源是指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多种不同形式的教育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放在光磁等非印刷型载体中,借助网络开发利用、用以呈现相关知识节点的有用信息的集合[1]。
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网络教育资源正在削弱传统文献教育资源在教育中的霸主地位。
1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现状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一直投入很大,截至2003年底,已总计投入了1 000亿元[2]。经过多年的努力,教育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此同时,由于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教育部门先后实施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96-750 项目)、新世纪网络课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资源、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等网络教育项目,许多省市也投资建设了基础教育资源中心和教育网站。
2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有较大的发展,但由于起步晚和缺乏相关的建设经验,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与教育信息化发展不相适应的现象,有许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指导思想方面。由于缺乏相关经验,我国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只能参照国外,缺乏本土的理论指导。因此,对于整体建设目标不明确,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认识不明,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深入进行,所以,我们应该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指导思想。
(2)资金和建设主体方面。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知识、劳动力,但是,我国现在在这些方面处于劣势阶段。要解决好资金短缺的问题,关键在于领导。只要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克服他们重硬轻软的思想,就能不遗余力地加大对数据库建设的投入,政府就能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带动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开发更多更有效的网络教育产品。只有如此,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才能有快速和良性的发展。
美国教育资源门户网站(GEM)是由美国教育部提出并主要出资建设的,GEM并不生产教育资源,也不拥有资源实体,它只是制定了一套有关资源管理的规范,采取了资源认证和管理机制,吸引各级各类的教育资源所有机构加入到GEM中,所以GEM教育资源建设主体并不只是教育部门,而是包括许多不同领域热心于教育的组织或机构,在美国,上至政府部门下至民间组织,各行各业都可以为教育资源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样就使美国教育资源建设的主体不只是依靠政府而是多元化,从而为美国的教育资源建设提供了足够的财力、物力、人力。今后我国在教育资源建设中,应充分借鉴美国的经验,发挥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引进多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建设教育资源的机制,使资源建设主体不是单一化而是更加多元化。
(3)标准和规范方面。现在我国网络教育资源内容无序、重复,缺乏关联,而且各个信息系统的管理体制不兼容,由于缺乏合作和交流,没有统一规划,从而使管理分散,各自为政,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复建设现象,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由于不同机构在自建数据库时,选择不同的技术平台、库结构、检索界面、检索语言、专业用表、组织语言,所以建设成的网络教育资源出现很多问题,如:用户使用困难,网址无法真正链接等,这都极大地阻碍了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及可持续发展。所以,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特别小组,用于统一管理某一区域的网络资源,改变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整合和共享。
(4)资源的审核与评价方面。网络放大了资源的空间,可以使学习者更方便地获取丰富的资源,但这也造成了许多问题,如信息无序传递和混乱、知识信息污染等现象。目前我国尚缺乏统一完善的信息标准和严格的审查监督评价机制,这使得网络教育资源的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资源的审核既要依靠资源审核专家对资源进行审核, 也要增加网络教育资源的评价反馈机制,主观评价和大众评价相结合,同时寻找更全面合理的评价标准,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借助网络技术的发展和Web2.0,使网络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学习者的要求和需求。
(5) 资源只注重数量、多而不精。目前教育教学资源均以库的形式出现,多达几十甚至几百G,但是数量优势并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资源的可用性不高。我们知道衡量一个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好坏不是取决于资源量而是取决于资源服务于实际教学的效率[3]。所以,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时应充分了解学校的教学需求,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建设有效的高质量网络教学资源。
(6)教育资源存在区域差异。在东部发达地区,通过购买获得资源,或通过自主开发建设资源,并形成了共享区域。但是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主要还是通过国家农远工程将相关的资源输送过去,因此,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区域间差异明显。
3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途径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不能简单地依靠数字化转化、购买电子文献或下载网络教育资源等建设途径,应该加大数据库的开发利用,因此,可从下面几个途径进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1) 引进网络版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结合。可以引进内容和技术上较成熟的全文数据库,如电子期刊方面有中国知网、人大期刊复印资料等; 电子图书方面有超星、书生之家等;数据库方面有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中经专网等,通过购买其使用权,为用户提供网络信息检索服务,这是最基本、最有成效的网络资源建设方法。
此外还可以在不侵犯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进行自建数据库。例如根据教学科研需求,下载质量高、有价值的网络教学资源,并把它们进行筛选、分类、标引,然后通过网页的超级链接方式组织这些资源,形成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网络教育资源。
(2)资源建设中充分使用Web2.0技术。传统的网络资源建设在技术与组织用户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资源的组织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拥有资源的人与需要资源的人没有流畅的通道。Web2.0应用的一些特点恰恰能够弥补传统网络资源建设的不足。Web2.0的以下3个特点能很好地解决传统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①资源管理社会化。指的是由用户共同参与资源的建设, 资源的提供和管理并不由一个固定的机构来完成[41]。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应该考虑社会化因素。社会化使资源管理加入用户互动, 能够使用户有双重身份,这不仅丰富了资源内容,同时也增加了网络教育资源的使用价值和吸引力。 基于Web2.0 的应用,把传统资源管理自上而下的模式转变成自下而上的资源管理模式,使网络教育资源内容从以前的只由专家分类判断转而由参与者共同构建和管理;② Web2.0的开放性。开放性主要有三层含义,即内容的开放、开放的API以及开源软件的开发与应用。Web2.0 应用的内容来源于用户创造内容、用户添加内容、用户行为创造,无论哪种情况, 都需要用户参与其中。开放的API 产生了更多的应用。开放性也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需要的, Web2.0的开放性有许多值得我们利用;③ 提供长尾化服务。长尾理论是指: 只要有足够的存储和流通渠道,非热销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即众多非主流的小市场的汇聚可以具有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5]。长尾理论已经在网络经济领域成功应用。对于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可以以Web2.0的长尾理论作为运营模式的理论支点, 因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也存在着长尾。网络资源建设如果可以在资源管理的社会化以及开放性方面有所突破, 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资源建设中。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互动,就会有更多的内容是由用户产生的,实现长尾服务就成为可能。
(3 ) 利用微内容优化网络教育资源。所谓微内容就是在互联网上任何用户所生成的任何数据。例如,在QQ空间中个人发表或转载的日志、上传的照片和音视频、个性签名、QQ心情、收藏的网址、每一则评论、每次鼠标点击的链接等[6]。这些网络信息虽然平民化,但却并不是充满低级品位的文化。如果用良性目标引导,这些微内容同样可以为网络教育提供建设性的服务,同样可以作为推动网络文化发展的进步力量。微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优化网络教育资源:① 在微内容环境下网络教育资源可便利地实现共享和互动;② 网络教育资源微内容化;③ 网络教育资源可以充分实现优化评价。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必然趋势,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它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在微内容环境中,网络教育资源具有更好的开放性、可重用性、共享性、协作性,可以使学习者有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满足建构主义理论下的个性化学习,与此同时,资源的优化评价可以提高网络教育资源的效率和质量。
(4)建立各个学科导航系统。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许多人会出现“网络迷航”现象。所以,为使用户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要的教育信息,科研人员有必要建立学科导航系统。所谓学科导航系统,就是按学科建设的要求将网络教育资源分门别类地系统组织起来,从而为学习者开辟一条顺畅的学习通道,可以利用博客技术优化导航系统。
4结语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该把借鉴国外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经验和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建设相结合。在起步阶段,应该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应该继续坚持“统筹规划、共建共享、深化应用、技术推进、重点突破”的建设原则,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陈向东.网络环境下的跨学科知识共享[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
[2]赵国栋.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N].中国教育报,2005228.
[3]高文华.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建设探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2).
[4]黄立新.网络教学资源的协同利用[J].中国远程教育,2008(5).
成人大学与网络教育范文4
关键词:成人高等旅游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旅游人力资源素质的高低已经成了各国旅游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持续的旅游教育基础之上。由于学历教育所获知识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接受成人教育因此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快捷的方法之一。成人高等旅游教育是我国旅游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旅游教育凭借其周期短、办学形式灵活多样、传递信息快、教学内容实用、适合在职人员学习等优势,得到空前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其质量的提升。
一、新时期成人旅游教育的任务及特点
(一)任务
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成人旅游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1、对已经走上旅游岗位及想从事旅游工作岗位或重新就业劳动者,进行旅游专业知识的岗位培训,使他们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知识、专业技术和实际能力等方面达到该岗位的规范要求。
2、对已经走上旅游工作岗位而没有完成初等、中等教育的劳动者,进行基础教育。
3、对已经在职而又达不到岗位要求的中等或高等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文化和旅游专业教育。
4、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进行继续教育。
5、为建设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对成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和生活的教育。
(二)特点
1、终身化。当前人类科学知识以几何级数增长,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不断更新,使人们接受一次性教育所拥有的知识不足以终生享用。对个人而言,学校毕业仅仅意味着全日制学习阶段的终结,就业之后仍将需要终身不断地接受教育和培训。
2、网络化。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网络教育成了当今成人教育的主流之一。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内容、类型、传播范围和传递手段等方面都与传统信息资源有显著的差异,它融合了现代教育中先进技术和实用性的理念,具有超越时空性、可延展性、交互性和虚拟性的优势。基于网络教育的这些特点,越来越多的各阶层人士选择网络教育作为其中的一种学习方式。
3、社会化。成人教育受到各国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不仅政府与企业直接举办各种成人教育,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及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举办成人教育。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参加各式各样的成人教育,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使成人教育全民参与社会化。
二、成人高等旅游教育质量的现状分析
(一)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与市场脱节
在接受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学生群体中,少部分是希望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学历愿望的在职学员。其他大部分学生,一部分学生是对原有职业不称心,希望通过旅游专业学习后再择业,另一部分学生来自应届高中或中职的毕业生。他们选择旅游专业是仅仅凭借主观感觉,他们对旅游行业的职业范围及行业服务性质的认识是相当模糊的,他们无法将“旅游产品”与为客人提供周全的服务联系在一起。而且在这个受教育过程中,专业技能课程偏少,管理课程居多,从头到尾灌输的就是一种管理思维,这就无形之中给学生造成误解,愿意从基层做起,不愿从事艰苦而更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基层岗位工作,这在饭店管理方向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基层工作经历,即使有幸“居高”,能不能“临下”尚存在太多的未知。
(二)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成人高等旅游教育强调的是职业技能的培养,所以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而目前成人高等旅游教育多数师资是毕业于普通高校,“出了校门又进校门”,或“半路出家”,从其他专业“转行”的,没有行业背景或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真正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或来自于企业的“双师型”师资相当少,师资存在着数量上基本满足,而质量不达标的现象。虽然有的院校聘用了在企业担任高级管理职务或具有技术职称的经理及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援课,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们不能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力量。而从国外院校师资队伍的情况看,发达国家从事旅游教育的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普遍占教师总数的50%以上,有的几乎达到100%。
三、成人高等旅游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运行
(一)质量保证体系的内涵
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为提高成人高等旅游教育质量,按照一定的运行规则围绕教育质量评价这个核心而设立的各种机构和进行的各种活动。
(二)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观
围绕“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劳动者,如何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我们应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观。
1、发展的质量保证体系观。一套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应从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任务出发,培养合乎社会需要的人才,应立足科技的发展,不断吸纳最先进的科学知识,采用先进的教学的模式、方法和手段,使教育质量达到时代的需要。
2、社会导向质量体系保证观。作为一种和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的高等教育类型,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质量应该充分满足企业与社会的需求,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合作教育与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的重要指标之―。
3、人本质量保证体系观。市场经济体制下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的倾向,求学者的学习目的,学习追求日趋丰富和多样。我们的质量保证体系要以人为本,秉承传统、锐意创新,以满足不同类型“教育服务消费者”的需求。
(三)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原则
1、以参加教育的学员为关注焦点。成人高等旅游教育保证体系应以参加教育的学员为关注焦点。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旅游专业人才为出发点和归宿。紧紧围绕学员特点,因材施教,提供多种途径的学习渠道,以各式各样的方式服务被教育者,让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最适合的学习方式,教育要贴近学员。教材、教学方法都适合成人学习的特点。
2、成立质量管理领导部门。旅游业是大产业,大产业需要大教育,因此,从国家层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成人高等旅游教育资源,设立一个全国性的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管理协会,定期举办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交流会议,指导全国的成人高等旅游教育,对各个成人高等旅游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进行监督,实现准入准出制度。各个成人高等旅游教育机构成立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教育质量小组。其主要职责是进行质量决策,并对质量事故进行认定和处理。教育质量小组的成员组成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包括专任教师、学生、评估专家、合作企业代表以及学校的主要领导等。同时,建立必要的组织、规章和运行规范,加强质量监控。
3、全员参与。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质量管理应该社会化。动员社会的力量,教育机关、办学单位、用人单位、学生、媒体等都是成人高等旅游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参与者,对教育的质量都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群策群力,献言献计,广泛监督。推动社会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4、过程管理。成人高等旅游教育是一个过程。学员的选定,教材的选编,教育方式的确定,学员的实践,后继的再教育,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通过对过程的观察、管理、控制可以提高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质量。加强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过程管理至关重要。
四、完善成人高等旅游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议
(一)树立科学的成人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这是成人高等旅游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核心。成人高等旅游教育应以增长学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学员的工作能力,培养学员的对旅游工作的爱好为出发点,了解社会的需求,学员、专家、教育机构、用人单位等共同制定科学可行的质量目标。
(二)课程设计和开发
在课程的设计上应当基础课、专业课和应用型课并重。优化课程结构,从课程类型上改革传统的单一学科课程,课程建设要不断吸取现代教育理论的新观点,以适应新形势。保持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专业特色,明确主干课程,尽量做到少而精,避免内容交叉重复。厚基础,宽口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标准选择课程设置,增加操作课学时,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应用水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推行学分制,使学生根据自身理论基础,有选择的学习。
(三)教材选用
直接采用或者将本科教材改名换姓照搬用作成人教育用,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很显然是行不通的,应从成人教育学员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开发和编写教材,注重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既要促进成人高等旅游教育教学需要,又要能满足学生自身对知识的需求。
(四)教育资源管理
1、目前开设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教育机构很多,办学条件参差不齐,重复办学的现象比较突出,教育同质化,很多地方成人高等旅游教育重创收,轻教育,造成教育资源严重浪费。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此加以整治。对达不到办学要求的学校就当淘汰,合并一些同质化严重的办学机构,可考虑建立联校模式,教育机构联合办学。
2、成人高等旅游教育院校应重视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可以更多地使用多媒体网上教学等远程教育手段,以适应现代化社会高节奏的生活、工作方式的需要。利用多媒体学生灵活索检专业知识,教师从传授知识变为指导学生学习,而学生则由被动听讲变为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学习。成人高等旅游教育机构可以建立相关的实训室、实训基地,以促进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五)师资力量
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切实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实行专兼结合,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老师来说,需要更多的与旅游行业接触,可以安排其到企业实习、挂职,业余时间参加各种行业培训。通过内培外引和聘请专家、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多种途径改善师资队伍建设,以期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六)成人高等旅游教育学员的考评方式
成人高等旅游教育应当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按出勤率和考试成绩来考核普通高校的做法。但因成人大部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来学习的,有时候会与工作时间冲突,势必造成无法准确出勤的现象发生。期末考试成绩往往只反映了成人学习掌握程度的一个侧面。最重要的是他们的能力是否通过教育得到了提高。成人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方式与高等学历教育有所不同,高等学历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并且是着重于纯思维方式的培养;而成人教育以引导学生训练预测未来的技能为主,着重于创新思维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邱梅生.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J].江苏高教,2002(1).
2、“电大系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课题组.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5).
3、钱皓.成人教育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高教),2008(2).
4、韩荣.网络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理论与实践,2007(5).
5、马勇,唐娟.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旅游学刊(旅游人才与教育教学特刊),2006(z1).
成人大学与网络教育范文5
1998年以来,教育部先后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西南工学院、东南大学等lo所高等学校进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经过试点学校的共同努力,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试点学校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卫星电视网络资源环境的远程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开发了一批基于上述网络环境的远程教育资源,对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下面利用试点学校提供的文字材料列表比较这些学校的办学、教学和技术等情况(由于同济大学未提供相关材料,西南工学院的材料未提供有关信息,本文只讨论其他8所学校的情况)。
(一)试点办学情况
现代远程教育办学包括从专科到研究生的各个层次和工学科、理学科、法学科、文学科、经济学科以及管理学科等各个学科。8所学校共开设研究生和本科层次的13个专业,专科层次的6个专业。其中研究生和本科层次除北大、人大外,共有6所学校占75%开设了计算机科学技术或应用专业;分别有3所学校占37.5%开设了法学(电大、清华、北大)、英语(电大、浙大、湖大)、管理类(清华、浙大、人大)专业;分别有2所学校,占25%开设了金融学(电大、人大)和贸经类(北大、人大)专业;通信工程(东南大学)、会计学和市场营销(人大)3个专业只有l所学校开设,占12.5%。非常明显,上述专业都是科技或经济含量较高,社会和市场需求量大,具有较大社会经济价值,前景看好而各校又具有优势的专业。从招生形式上看,除东南大学是从普通高考中招生的外,其他学校采取成人高考、本校命题等多种形式招生,电大则采取r相应学历免试人学的形式招生。试点以来6所普通高校共招收远程学习学生9794人,其中研究生2584人,本科生6910人,专科生300人。电大共招收远程开放学习学生54883人,其中大专起点本科生29846人,专科生25137人。从各校招生的情况看,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受到社会欢迎,生源都比较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值得指出的是,贯彻“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质节”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指导方针,教育部对试点院校的招生层次和范围作r统筹,规定电大在专升本和专科层次,普通高校在本科和研究生层次;清华、电大在全国范围内,J匕邮大在信息产业部系统内,湖大、浙大等分别在木省范围内招生布点等。因此教育部在试点的这一阶段较好地发挥f宏观调控和指吩的作用。
试点院校都比较重视质量和竹理问题,建立r集中进行远程教学和教学管理的专门机构,较好地协调了校内教学、教学管理和技术支持部门之间的关系,本校远程教育学院与校外远程教学站点分工比较明确,日常教学和教学管理由教‘爹站点负责,建立了一整套规章制度,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到课件建设,都卜厂比常规面授教学大许多倍的功夫。特别是考试上作,各校普遍采取r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派本校教师自带试卷到各教学点监考,回本校统一阅卷的方式。从普通高校提供的考试及格率情况来看,从29.2%到56%不等,各校认为远程教育有一定的淘汰率是符合规律的。远程教学质量控制不可掉以轻心。
(二)试点采用技术与资源建设情况
在教学信息传输技术和交互技术方而,有以下儿个特点:
1.8所高校无一例外地全都建立和利用厂计算机网络。其中清华、湖大、电大、浙大和东南大学等在中国教育科研网上,但并非只用cERNET。鉴于目前CERNET传输速率低的情况,大多在其他计算机网络,如CHINANET上建立r镜像网站,或另辟蹊径,如清华又在北京科委的北京科教网上开通厂计算机网络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各校目前主要是以网页形式分布动态教学信息,学生基于WWW浏览器自主学习,开通BBS网上讨论和利用E一MAll进行交互。除校园网和地区宽带网外,目前尚未有哪所学校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直播授课或传输视频连续信号的。
2.清华、北大和电大3所学校采用卫星电视网络。清华一开始就租用亚洲2号卫星,用KU波段进行数字卫星电视直播授课,北大用鑫诺l号卫星KU波段进行IP数据广播电大目前在利用模拟信号进行卫星录播的基础卜,实现r卫星直播授课并正在积极进行卫星电视网络数字化后直播的准备。除清华在云南有两个点的教学是通过VSAT卫星双向实现双向交互外,其余采用卫星电视授课的学校和站点,都是利用其他通信渠道,如EMAIL和电话等进行交互的。就卫星电视网络而言,仍是单向传输为主。在利用电视技术方面,清华、电大还利用有线电视网进行视频传输,清华在厦门实现了通过有线电视网的课程点播电大则在利用卫星电视的逆场回程信号进行VBI广播方而迈出r有力的步伐。
3.在利用电信网络方而,匕邮大、湖大采用J’中国电信的宽带多媒体公众电信网,浙大和东南大学采用类似的广电网SDH进行双向实时授课。北大、清华和部分电大采用J’ISDN综合业务数据网,进行实时交互式授课或实时交互讨论。
4.只有人大的远程教学是全部通过汁算机网络和多媒体课件进行的。
5.从交互技术卜看,各校分别对通过电信光缆DDN专线、VSATI工星双向、ISDN专线、PSTN可视电话和普通电话,包括电视、电话和计算机网络会议系统进行的双向实时视音频交互,对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非实时交互等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6.从各校对传输技术和交互技术的探索来看,有从单一网络向三网结合互补方向发展的趋势。浙大和东南大学已提出要用卫星电视网络;清华已采用宽带北京科教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随着计算机网的提速和三大网络的高速连接,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在资源建设方而,各校都把课程和软件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分别对WEB一BASE课程、单机CAI课件、直播电子教案、多媒体网上课件、VOD点播课件、VBI多媒体课件以及网络支撑环境、素材库等进行r积极的建设与探索。值得指出的是,教育部资源建设委员会对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发挥r重要的规划和咨询作用。
在远程教育的资金投入方‘血,除中央政府对卫星电视网络、电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硬件以及部分实验性的资源建设投人外,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投人卜要依靠各试点学校自筹,包括财团捐赠(清华)、从公司引资(人大、东南大学)、电信部门优惠(匕邮大、湖大、浙大)、地方政府投人(地方电大)、学校自筹和教学点自建(清华等)等多种形式在合作形式方面,有高校之间的联合(中央电大与清华、北外,东南大学与南京邮电学院等),有高校与信息产业部门之间的合作(北邮大、湖大、浙大等与电信、J一电部门),有高校与公司之间的合作(人大与万通集团成立网络服务公司,东南大学等组建科建公司等)
(三)试点的主要经验和问题
从上面的归纳与分析比较可见,各校试点都采用J’新技术、新媒体,部分教学过程是在三大网络环境下进行的。在技术上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等特点;在教学上努力实现通过技术媒体进行实时交互和非实时交互,从技术角度讲,试点是高起点的。各校在不同的技术方案、不同的专业领域、不同的地区和范围、不同的引资与合作方式、不同的竹理方式,以及试点与校园内或其他教学形式的不同结合等方而,对在中国具体国情环境下,各类高校如何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远程教育,构建远程教学学习和竹理模式等进行r探索和试验。同时通过试点促进了各校教师干部教育观念的转变。可以说,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摸索了初步的经验,并由此勾勒出了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轮廓和雏形,取得r很大的成绩和初步的成功。
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取得初步成功的关键和经验,一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部提供了有力的软硬件和政策支持。国务院批准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列为六人工程之一。教育部制订了“全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划”。根据“规划”,教育部乖视和利用专家力朽;:,在抓紧CERNET提速升级、教育电视数字化改造和资源建设的同时,部署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并始终卜分重视试点工作,加强厂试点的领导指导和统筹协调,给试点以有力的硬件、软件(如20门网络课程和网络支撑环境的开发等)和政策支持。二是试点院校重视和领导得力如清华、湖大的校长亲自提倡和领睁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成立r校一级的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或委员会,加强厂校内各机构的统筹;中央电大将试点作为“重中之重”,领导班子付出了大量心血;远程教育试点已成为各校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一项重大举措。三是加大投人,组织落实,积极探索,质最可靠。各校都采用各种办法加大了对试点软硬件建设的资金和力量投人,成立了领导和管理试点的统一机构,制订厂一整套有利于试点运作和质量保证的规章制度,积极探索一些有特色的如个别化自主学习与集体协同学习相结合的远程教学和学习模式,并都十分重视远程教育的质量和管理问题。四是校园内多媒体教育与校外远程教育相结合。湖南大学和试点各校的经验有力地说明,基于校园网和校内多媒体教室的校园内多媒体教育与校外远程教育同时进行井相互融合,是高等学校开展远程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对电大来讲,也同样有一个试点与其他形式的学历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学习资源与学习支持服务互通共享的问题。
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也存在着一些函待解决的问题,如宽带多媒体电信网等远程教学信息传输质量和稳定性有待提高;远程教育,特别是网上教学的资源相对不足也不适应远程教学的需要;教学双向交互信息严重不对称,交互式技术媒体的交互作用与功能没有得到发挥;教师对网络课程建设投人力量不够,对远程学习学生进行导学和提供支持服务等问题尚未引起重视,并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予以引导;如何进行远程教育考试和网上考试,既要保证质量控制,又要简化操作,提高效率;普通高校如何与电大合作开展远程教育,发挥已有电大系统的作用;引人境内外资金,如何处理与公司的合作与利益分配关系,以及如何处理校外远程教学与校园内教学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无疑都是试点中的热点和难点,是事关远程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大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表象和客观的,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更大的问题,也是隐藏在这些问题后面并起支配作用的问题,还是教育观念和对远程教育客观规律的认识问题。这涉及到远程教育的教学论、学习论、系统论、媒体观和质量效益观等教育理论和观念。
二、几点分析和讨论
(一)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概念
现在对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概念的阐释比较多,反映了人们对这一教育领域的认识在不断深人。而对这一概念在认识上的偏颇,则有可能导致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失误。远程教育的发展与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发展有不解之缘。国际远程教育界有三代或四代教育技术与远程教育的理论。我国远程教育的专家倾向于三代的说法。第一代远程教育即函授教育,其技术代表和特征是邮政通信和印刷技术。广播电视教育属于第二代远程教育。广播电视教育从狭义上讲,专指利用广播电视(卫星和微波)等现代大众传播媒体和录音录像等个人传播媒体开展的远程教育;而第二代远程教育却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指在邮政通信和印刷技术基础上,利用广播电视(卫星和微波)、录音录像、电话电传和计算机等现代大众、个人和电信传播媒体开展的远程教育。可以说广播电视(卫星和微波)、录音录像是第二代远程教育的技术代表和特征之一;更确切的说法是,第二代远程教育的技术代表和特征是包括印刷材料、录音录像和计算机软件在内,总体设计优化的“教学包”或“学习包”。网络教育则属于第三代远程教育。
同样,网络教育从狭义上讲专指基于计算机网络,利用WWW和浏览器技术进行教学的远程教育。而第三代远程教育更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网络(并非专指计算机网络,而是计算机、电信和数字卫星电视等三大网络,而且它们正向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和基于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赋予远程教育以新的技术特征。第三代远程教育利用的技术媒体不仅有上述三大网络、计算机多媒体等新媒体,还包括录音录像和印刷材料等第二代乃至第一代远程教育的技术媒体,而且从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看,没有万能的超级媒体,不会也不应偏重或偏爱于某一媒体,从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似应更讲究媒体的配合和总体设计。现代远程教育一词是我国教育工作者的说法,而不是舶来品,在国际上并没有或不流行MODERNDISTANCEEDUCATION的说法,我们现在所说的现代远程教育就是第三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是现代远程教育或第三代远程教育的形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形式,迄今也未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主流形式。严格地讲,试点院校的远程教学,特别是远程授课(无论是直播、录播,还是点播)都是通过电信网络与卫星电视网络而非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可见将现代远程教育定义为“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实现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不合适的。现代远程教育是基于现代信息和教育技术的远程教育,更确切地说,现代远程教育是在卫星电视网络、电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这世界上的三大通信网络环境下开展的远程教育,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和交互式等显著的技术和教学特征。
(二)关于开展远程教育的两个关键问题
远程教育的发展实质上是由信息技术革命引发的一场教育改革,这一发展和改革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使远程教育受到r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远程教育的发展不仅是技术媒体和教学手段方法的革新,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资源、教育过程、教育管理形式等一系列的革新。因此,不仅不能把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单纯理解为技术手段的改革和更新,而且也不能认为只要有了比较充足的教学资源就能够成功地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实际上,开展远程教育除构建现代化的远程教育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网络外,还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适合学生远程学习的多种媒体学习材料(远程教育资源建设之所以重要原因就在于此);二是对学生远程学习的支持服务。从试点的情况看,以上几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首先试点准备不足,不仅事先没有,就是在试点开展中也没有准备好在计算机、电信和卫星电视网络技术环境下运行的数字化、多媒体、交互式的课件或软件,甚至没有准备好适合学生远程学习的文字材料和视听材料。远程实时授课传输给学生的视频信号还多是教师头像、书本的印刷界面或word界面的文本,信号质量不好也不够稳定。。学生拿到手的是传统面授的文字教材。其次,对学生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组织和措施上都很不得力,试点院校虽然在学生端建立r网络、多媒体或视频会议教室,但依托的单位有的并没有远程学习服务和管理的能力和经验。很显然,发展现代远程教育除建设信息传输的现代远程教育专业平台,并进行地区不同接人方式的试点外,更重要的是加强教育资源建设和学生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建设。如果说前者是技术平台的话,后者是更重要的教学“平台”。在试点中各校不约而同地要求合作开发远程教学资源,并希望在电大系统内建立远程教学站点无疑是有道理的。
(三)关于远程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开放性与质量控制是远程教育的一对基木矛盾。远程教育必须加强质量控制,这已成为试点各校的共识。许多人提出了种种判断远程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或远程教育持续发展的条件,集中起来是两点:质量和效益。远程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不仅为教育界,也为社会各界所关注。
成人大学与网络教育范文6
关键词:老年大学;模式;对策
1人口老龄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无法回避的共同趋势。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7%时,就标志着该国或地区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以60岁为标准,1995年,我国老年人口为1.14亿,2000年为1.29亿,2010年为1.52亿,2020年为2.01亿,2030年为3.42亿,2040年为4.09亿,2050年为4.38亿。由此可见,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之庞大。我国老龄化速度极快。比较世界部分国家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从9%增加到18%所需要的时间,中国为25年,英国为45年,美国为66年,瑞典为85年,意大利为100年,法国为140年。这表明在世界人口老龄化加速过程中,中国的加速度最高。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世界各国为此做出了不懈努力与探索,老年大学就是其产物之一。实践证明它将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积极、合理、有效的模式。
2老年大学的发展模式
老年大学最先于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有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和日本模式三种。
(1)英国模式。
英国在193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是世界上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英国的老年教育起步早,发展较为完善。根据提供教育资源的渠道,英国的老年教育可以划分为高等教育系统、地方教育当局系统以及志愿团体组织系统。在前两者中,老年人是以普通成人的身份与其他年龄段的成人共同参与教育,而后者则是专门针对老年人开展的特殊老年教育,并以“第三年龄大学”的办学形式为主。
(2)美国模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美国社会也越来越重视老年教育的问题。总体说来,美国老年大学的主要由两类机构提供:其一是各类大学,包括国家级、地区级和社区大学;其二是专门负责老年活动的非营利机构。老年大学的教育形式多样,可以是课堂学习,也可以是户外运动(登山、旅游、参观等),时间可长可短。目的是寓教于乐,让老年人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乐趣。
(3)日本模式。
日本老年教育的实施形态主要有:政府和地方公共团体等公共机构实施的形态、民间团体等实施的形态、利用通讯媒体进行函授教育的形态。前两者可称为设施利用型,后者称为媒介利用型。日本老年教育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施:高龄者学级、高龄者教室;发挥高龄人才作用事业;老年人大学、大学院及长寿学院。
我国老年大学的办学模式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老年大学主要依附于政府、教育系统和国有企业,其政治意义强于教育意义。
3我国老年大学的现状
1973年,法国的皮埃尔·维勒斯教授在图卢兹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老年大学,亦称“第三年龄大学”。此后,各类老年教育学校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三种典型的模式政府投资型模式、自治自主型模式与社区型模式。我国的老年大学在世界潮流的引领下也得到一定发展,1983年6月4日,山东省率先创立了中国第一所老年大学——山东省红十字会老年大学,标志着我国老年教育迈出了第一步。1984年3月1日,广东省建立了我国第一所民办老年大学-广东领海老年大学;1995年与2000年,上海市老龄委、上海老年大学、上海电视大学先后联合创办了上海空中老年大学与上海网上老年大学,现代传媒手段与信息网络技术被运用到老年大学中。目前,我国已拥有各类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2.6万余所,在校学员超过230万人,每位100老人中就有2位接受过老年教育。上海市这一比例接近10%,位于全国前列。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年大学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水平,再加上它还是一项新事物,因此,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
4我国老年大学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老年大学的发展中,由于国家对老年大学教育的认识不断提高,促使中国的老年大学教育不断地走上发展的道路。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对此,一些学者提出了很多关于老年大学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如:教育形式单一、教育设施设备不齐全、教育内容不丰富等等。但中国在发展老年大学教育中目前存在的主要的几个根本问题:
(1)经济支持不足。
一是国家经济实力不足,对老年教育的投入跟不上老年社会的发展;
二是居民生活水平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阻碍了老年人参加老年教育。
许多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时候,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在10000多美金,而中国仍属于中等偏低收入水平的国家,中国应对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2)社会重视不够。
我国当前教育发展重点在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因此,老年大学事实上处于教育的边缘地位,这种地位导致其管理混乱。目前老年教育工作由文化、教育、民政、人事等部门多头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责任分散化资金匾乏,老年大学是非盈利性社会福利机构,需要财政部门的支持,但没有足够的投人改善老年大学的硬件设施队伍涣散,缺乏专门的老年大学管理与教学人才,高等院校没有设置相关专业,老年科学研究机构屈指可数。
(3)老年人认识不够。
目前,人们对老年教育认识还不统一,有的重视,有的不重视。有的认为老年教育是提高老年人口素质、促进社会进而使真正能够参与到老年大学中的老年人不多。老年大学实际上所针对的主要还是文化层次比较高的离休、退休干部等教育对象。
5我国老年大学的发展对策
老年期是个体生命的最后阶段,个体将在此阶段度过三分之一的生命历程,但人们往往忽视了这个资源和市场。这势必造成我国老年大学在社会上的影响和普及程度还不够。究其原因,师资匮乏、经费不足、产权虚置是制约老年大学发展的桎梏。随着该群体规模在逐渐扩大,办好老年大学已经成为当前及将来一项紧迫的社会课题,现提出若干对策以促进老年大学的发展。
(1)更新观念,加大宣传,使社会重视老年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美国学者埃里克森(EH·Erikson)指出,人到老年,往往会处于自我完善和自我绝望两端之间。因此与一般的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相比,老年教育更应侧重于人生最后阶段的自我完善教育,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意义。
(2)改善老年大学的教学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认识到老年大学对老年个体和整个社会有巨大的意义与价值,可以因地制宜成立老年教育管理机构,引进专业人才、实施专门管理,逐步形成一个由政府统筹规划、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业务指导、涉老部门参与操作的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格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老年教育经费开支列入财政预算。此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政府还可成立专门研究老年教育管理与教学工作的机构。
(3)运用各种办学力量,形成多元化格局。传统大学面向老年人开放,老年学员可以以非注册学生身份旁听课程以及公开讲座;开放大学吸引大量的老年人参与学习。地方教育当局可以通过直接开办课程等形式来促进老年教育的发展。自主自治办学突出表现为第三年龄大学,全部是由老年人自发成立、自行组织、自助分享。(4)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师资力量。
老年大学绝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养老场所,也是满足老年人日益强烈的“职业技能提高需求”与“自我发展需求”的再教育基地。原有的娱乐型课程已略显老套,因此开设计算机、英语、法律、金融、现代科技等课程刻不容缓。强化师资力量的措施主要有部分高等院校可开设老年教育学等相关课程,为老年大学输送教学人才选聘热衷于老年教育事业者,对其进行培训,使其把握老年人生理、心理与学习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5)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方便和扩大受教育群体。
老年大学的教学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极其灵活多样。①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三种形式并行发展。②自主教育形式受到普遍关注。老年大学应注重小组学习和分享型学习,所有的学员都是平等的、互助的。③广泛重视和发展远程教育。随着网络在我国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网络扩展到乡镇一级,在没有老年大学的乡村以及边远地区,老年人同样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上老年大学也不再是体弱多病的老者渴望而不可及的事,他们足不出户,就可接受教育。由此可见,发展网络教育无疑是关注弱势群体中的老年群体的有效途径,为我国构建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步入真正的学习型社会提供重要保障。
6结束语
世界已经步入老龄社会,中国的脚步更快。由于中国老龄人口的数目大,老年大学教育的缺口也相应较大。发展我国老年大学是解决老年人口教育的根本途径,其发展模式灵活多样,其发展对策主要是针对当前问题,提出适宜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万本根,许改玲.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与“银色产业崛起的机遇”[J].经济体制改革,2001(3):86-90.
[2]张运刚.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2):18-23.
[3]郭美玉.美国老年教育与借鉴-对发展老年教育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4]杜智萍.老年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环节-─日本的经验和启示[J],成人教育,2006,(12).
[5]杨佳,陈瑶.老年大学发展初探[J],成人教育,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