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政管理的能力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政管理的能力范文1
工商行政管理的内涵,概况地来讲,指的就是政府管理者为了更好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专门设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且由专门的管理部门及执法机关按照法律相应的规定,采取措施,监督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工商行政的管理范畴,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确认和管理现阶段市场经营主体的资格;二是,对于市场经营主体的所作所为实施相应的监督与管理,以便更好的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三是,管理整个市场秩序;四是,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合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五是,及时有效的对各种违法经营行为进行查处,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二)工商行政管理的地位及作用
简单的说,工商行政管理在我国经济市场中担任的主要角色是: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督者及执法者。其主要目标是营造并维护我国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工商行政管理的地位,主要与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经济管理体制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国国民经济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工商行政管理的整个管理领域极为广泛,涉及到的管理内容涵盖广泛的知识领域,这为工商行政管理在我国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石。
一般来讲,宏观经济管理是国民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在这两者之间,既存在着相互联系,又有着极为明显的区别。例如:地方政府对于经济的管理调控属于国民经济管理,却不属于宏观经济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具备极为广泛的管理范畴,主要维护整个市场的经济秩序,它的存在,为宏观经济管理与国民经济管理搭建了相互联系的桥梁。
工商行政管理的存在在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行列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工商行政管理的管理对象主要是我国市场经营主体及其经营行为,对市场经营主体的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有着重要作用。工商行政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促进完善了以下几方面的管理工作:一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存在,规范了市场主体及其市场行为,同时,对其实施了相应的监管;二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存在,促使我国建立了相应的较为完备的市场体系;三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存在,提高了市场准入的门槛,拉高了其层次;四是,工商行政管理的存在,对于稳定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秩序有着重要作用。
二、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地位及作用的相关认知
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工商行政管理在我国经济管理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阶段,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既有内因影响,又有外因影响。就内因而言,目前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缺乏具备高知识能力水平的专业人才,造成管理工作执行不到位,未能充分发挥其职能。就外因来看,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监督管理机制存在着部分缺陷,让不法分子有空可钻进,乘机躲避了市场经济下的相关规则。
总体来讲,在内外因双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工商行政管理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没有落实到位,也未能对市场经营主体及其市场行为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也面临着职能泛化和模糊化、职能越位等问题,造成我国现阶段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弱化、部分管理部門行使了本不属于自己的权利。这一现象的发生,对于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发挥其职能及作用,有着极其不利影响。
工商行政管理的存在,是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下的一种必然,它不仅具备相应的行政职能,而且对于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内外因的双重因素,造成目前其职能弱化的结果,为了更好的促进提高社会公众对工商行政管理地位与职能的认知,应该从内外因双重影响因素下手,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工商行政管理的存在,对于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经济管理的舞台上发挥着重要角色。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关于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地位职能的相关思考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文章主要对工商行政管理涉及到的相关内容及其地位与作用展开了相应阐述,以期让读者更深入层次的了解工商行政管理的内涵。
行政管理的能力范文2
[关键词]服务视角;工商;行政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129
[中图分类号]F2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1
主动服务是现工商行政管理新的创新理念,与时俱进和解放思想是工商行政服务管理最主要的基本前提。工商行政管理的本质属性是要求行政管理将与时俱进与解放思想中的精髓纳入其中,这是对工商行政的人民性和现代性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具有独特力量的所在。在工商行政管理服务实践的过程中,工商行政管理仍然保持着创新精神,不断对工商行政管理传统模式中不符合的服务观念进行整改。也要不断地对工商行政的服务工作提出新的观点和思想,以创新为主,来提升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的效率。
1 传统的工商行政管理模式
我国传统的工商行政管理中,其体制与经济模式相互适应,将指令性的计划及行政手段来作为重要特征。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主要是强调工商行政机关中行政权力的单向行驶,但其存在着以下问题。
1.1 强制性管理
传统的工商行政管理是以政府的权力以强制性为中心的一种管理模式,其具有良好的维护职能。社会经济市场条件下,工商行政管理是根据在一定范围的框架内对具体的市场交易来进行管制的,这种管制模式的有效性和快速性是其他的经济部门所不具有的,且在工商行政管理中是其存在的主要前提。目前,工商管理依靠行政的权利来对市场进行管理,但在市场运行的规律上,强制性的管理模式对改进政府的管理活动及提高政府能力方面来讲,并不能起到大的促进作用。
1.2 刚性管理
在传统工商行政管理的行政执法和监管中,主要是强调以管理制度为中心的一种刚性管理,认为只有采用强制性的手段来管理才能完成目标,这种管理模式讲究的是服从性。刚性管理是按照其规章管理制度来进行的程序化管理,是以规章制度为中心的一种管理模式。以行政管理的角度看,管理人员只是从达到效果的最大化来考虑的,对管理价值上没有起到重视。这样刚性的行政管理模式,对问题的解决是不利于及时化解和整改的,主要原因还是因管理中长期忽视服务理念而造成的。
1.3 管理模式过于简单
传统的工商行政管理模式过于简单,将强制性的管理模式作为工商行政管理的后盾。首先,主要是强调以管理制度为中心;其次,是以采取收费和罚款来进行。这样的管理模式过于呆板,毫无新颖性。通常是事发之后,再对其进行管理和处罚,所以缺少事前的教育和疏导,因此造成企业与政府矛盾的增加,使公众对工商行政管理的合法性存在较深的质疑。另外,工商行政管理传统的管理模式,直接会影响到行政职能的转变及其服务型的构建。再加上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机构也比较复杂,导致了传统工商行政管理无法对新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得到很好的适应。
2 服务视角下的工商行政管理
2.1 以民为本的行政理念
对工商管理行政的服务型视角来讲是以民众为中心的一种行政理念,而不是以政府为中心。以民为本的服务理念主要是要处理好管制和服务的关系,树立起间接和直接服务的意识。服务型的成立是服务对服务的选择或接受来作为主要前提,在服务型的引导下,工商行政的管理部门必须要迅速的建立起新的管理方案,逐渐提高工商行政管理的能力,不断对社会的需求作出回应。
2.2 向服务型转变
工商部门的管理活动都是停留在行政执法的表面上。只有将监管的职责做到位,才可以使市场持续规范,这样的转变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基本工作。工商行政部门是管制型的代表之一,但监管是一种管理手段,并不是一个出发点,更不是一个管理目的。在实际社会中,多数工商局的监管方式还是以经济为前提进行的,其监管的服务职能和意识都不够明显。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之下,工商部门在进行管理的同时必须要重视现社会的需要,通过服务来促进监管。政府的行政管理不能以强制性的手段来作为经常性执法方式,要将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温和的行政管理手段,这也是建设服务型管理部门最重要的切入点。
3 结 语
优化、提高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是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的主要内容,也是工商行政管理中最为重要的职责。无论是从政府的起源方面来看,还是从其他角度来看,其存在的价值和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工商行政的管理部门在履行自身职责时,一定要先对群众树立起主动服务的意识,必须对人民有着丰厚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好的代表与符合人民的基本利益,坚定以人为本的理念,解决好人民所反应的各种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行政管理的能力范文3
关键词:小学校长;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9-0222-02
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都促使着教育领域的不断革新。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孩子教育的质量。学校的综合情况成为家长考察该学校的一个标准。家长在选择小学时会先观察这个小学的校长如何。一个好的小学校长往往能建立出一个好的小学,所以小学校长需要以自身行为举止为学校做标榜。
1言传身教,推动学校工作实施
校长不仅仅是单纯的校园最高领导者,家长将希望寄托于学校,社会将期待寄于学校,教师将自身的成长放置在学校中,这一切都要求校长具备良好的管理水平。因此,校长在社会中承担着很多的责任,教师、家长、社会三方面的期望都寄托在学校,寄托在校长身上。因此,小学校长需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以自身的优秀作为在激烈的角逐中拔得头筹。
校长在管理学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本校的实际情况:学校文化环境的建设,教学设施的更新,教師力量的补足,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升。为改善这一情况,部分小学校长会将不同的教学任务安排给同一位教师,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这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教师团队对校长不再抱有敬畏态度,校长的行政管理能力逐渐弱化。所以校长应当以身作则,在管理学校、领导教师团队的同时,深入教师团队,拉近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校长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一般情况下,校长也是教师,也需要教导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领导教师、更好地管理学校,更好地体现校长自身的行政管理价值,学校才能更好地发展。学校行政管理复杂繁琐,小学校长在管理学校时,要做到有序、不紊乱。行政管理不仅要求校长规划学期目标、制定学期计划,还要求校长编制班级课程、评定成绩、为教师教学提供教学资源等等,这一系列繁琐的事情都需要校长及时处理,从而确保学校活动有序开展。但要切实做好学校行政管理工作,校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教师,带动学生,从而形成正确的学风。校长以身作则,教师才能信服,学校活动才能得以顺利展开。
2制度管理,树立学校管理意识
一个好的小学离不开严格的管理制度,正如老话说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要有序开展活动,在制度管理下,每个成员能够有序完成自己的工作,合理安排自己的任务。但一个好的小学仅仅依靠制度管理是不够的,简单的制度管理只起到表面作用,并不能对学校发展起实际性的推动作用。仅依靠制度管理是很难使教师担起教学重任,教师的教学动力也并不强烈,教师最多只是表面服从校长制定的校园制度,但内心并不以为然。所以,小学校长在行政管理时需要设置与自身学校实际情况相符的制度,需要体现本校的特色。
例如:制度管理并不是死的,制度管理的设置可以与其他学校相同,但也应当有自己本校特点。我们经常说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中”。制度管理既要求共性又要求特殊性,从而使制度管理真正地发挥出其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认真工作,愿意工作。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批评,也需要教师爱的鼓励。同样,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得到爱。所以小学校长在进行行政管理过程中,需要尊重教师,包容教师,关心教师,当教师感受到校长将他们放在心上后,教师才愿意实施教学工作。因此,小学校长应当深入教师群体中,主动关心每一位教师的情况,照顾到每一位教师。当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出现挫折困难时,小学校长应当帮助教师渡过难关。当教师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时,小学校长应当及时宽慰教师,探望教师。教师感受到小学校长对他们的爱,会产生反哺心里,他们愿意将学校工作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看待,愿意为了学校付出。小学校长既是学校的最高领导者,也是一位教师。因此,小学校长应当以教师的身份接近其他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加深与教师的情感联系,教师也愿意将心里的事情倾诉给校长。这样能使教师教学工作更完美的完成。教师在教学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情绪,每个人都有情绪,因此小学校长要关注教师的情绪变化,在要求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要注重教师的心理情绪,使教师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工作,这样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够被调动,才愿意主动完成教育任务。
3权力运用,激励教师完成任务
小学校长享有校园最高权利,但权利并不代表一切,权力既是一种地位的象征,也限制了校长。小学校长应当正确使用自己的权利,从而确保校园活动能够得以顺利开展。然而现在存在着部分小学校长为谋取自己的私利,强制性的要求教师与学生服从自己的命令,久而久之,教师与学生对校长产生逆反心理,教师越来越不愿意工作,甚至导致校园内教师数量越来越少。所以在进行行政管理时,需要将人性融入到权利运用中,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例如:校园最高权力者的地位要求小学校长需要具备优秀的品格,高尚的情操,需要有专业的知识体系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各位教师信服于校长,才能使校园工作有序展开。除此之外,小学校长还应该具备较强的领导能力,小学校长享有校园最高权力,俗话说“欲带其冠,必先承重”。小学校长在享有校园最高权利的同时,也需要以自己的领导才能使教师信服。只有一位德才兼备的校长,才能影响到校园教师。如果一位小学校长连基本的领导能力都不具备,那又如何能管理好一所小学。优秀的小学校长还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理论经验。除了基本的学科知识,小学校长还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校长需要不断强化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行政管理水平。小学校长还必须公平公正,待人和蔼,以最真诚的态度对待所有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家敬畏自己的同时,还对自己抱有亲切感。
4需求满足,激发教师工作动力
要想得到家长,得到教师,得到社会的肯定,校长的行政管理意义重大。为了不辜负家长的期待,社会的期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必要的。因此,校长需要以物质和精神为奖励激励教师、满足教师的各方面需求,使教师在教学时不担忧自己其他方面的问题。为此,校长需要了解教师,知道教师需要什么,从而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符合教师的激励手段。通过设置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能够有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
行政管理的能力范文4
一、推行农资连锁经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
我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级贫困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如何促进我县的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群众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打击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营造农资生产经营发展的良好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工作,深入全县各乡镇走访,收集第一手资料,从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出现的结症,寻求解决办法。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在农资经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营市场过乱、价格过高、质量无法保证、出现了农资纠纷无法投诉等问题。为更好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好务,切实解决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一是我们积极与县供销社、农资部门联系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农资连锁经营;二是加强对农资销售的宣传,使农民群众购买到合格、有质量保证、正当渠道的农资产品;三是建立销售网络,我们与农资企业和农业主管部门一道,按照合理、方便的原则,在每个乡、镇、村有经营能力的个体工商户或群众中建立经销点,实行产前产后一条龙的服务,由农资经营企业与愿意从事农资经营的群众或个体工商户签订经营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服务规范和统一销售价格的连锁经营农资的模试。既保证了农资销售的质量,方便了农民群众,又使农民群众发现购买的农资有问题有了索赔的具体对象,从而对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二、抓好对农资经营的入口关,规范经营行为
为了搞好农资销售经营,确保农民群众利益不受侵害,我们从一开始就对农资经营的入口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将其排除在关口之外。由我们牵头组织技监、农业部门在县上的重点集镇集中召开农资连锁经营暨农资市场管理工作现场会,大力宣传农资连锁经营、农资市场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进行连锁经营的流程、方法、要求。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求从事农资经营的个人或企业,按照农资经营的要求,提供《农资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的复印件和代销协议,到所辖区工商所办理经营《营业执照》方可从事农资经营活动。我们这样做,既可使从事农资经营的经营户大胆地进行经营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农业生产方面的服务,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又使一些不法分子无利可图,失去发展的空间,防止了假冒伪劣农资的滋生和蔓延,有利于净化我县农资市场的经营环境。
三、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治理整顿工作,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
一手抓农资市场的网络建设,一手抓农资市场的治理整顿,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保证我县农资市场的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在此我们利用春耕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并结合我县农资市场的实际,对我县农资市场进行治理整顿。特别将种子、农药、化肥等春耕农资重点商品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管理和监测的力度。深入乡、村、销售点、重点市场和经营企业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取缔。我们的方法是:一查是否符合农资规定的资格要求;二查是否有《农资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三查进货渠道、进货数量、经营品种和出厂合格证、是否建立了销售台帐等。在进行集中检查的同时,我们还注意了平时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加强平时巡查和监测,充分发挥了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严厉打击销售和生产假农资、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截止目前,全县共查处违法经营户12家;受理消费者投诉65起;为农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5万余元。
四、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的作用,积极为农民群众办实事
在目前经济生活中,作为农民还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利益如何得到有效的保护,是关系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关系到工商行政管理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为此我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高兴不高兴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积极受理农民群众的投诉,并限定时间完成。二是把受理群众投诉与办理经济违法案件结合起来进行,不仅要让农民群众受到的经济损失得到补偿,而且要使违法者由于经营伪劣、假冒农资给农民群众造成的危害得到应有的惩罚;三是建立举报网,公开举报电话。随时随地接受群众举报,让群众投诉有门,举报有望,使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障。我们要求“12315”举报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保护神。做到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通过“12315”投诉举报中心的工作,来树立工商行政管理的良好形象和执法的权威,努力把“12315”职能运用好,发挥好,成为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五、我们在抓农资监管工作中的几个特点
一是局领导一班人十分重视农资监管工作,把农资监管工作列入工作的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和关心农资监管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抓好对农资监管工作的领导,并从人员调配、车辆使用、工作协调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推动了农资监管工作开展。二是着强调了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思想,一切为了群众,并把它贯穿于我们工作的始终。三是注意了对农资经营工作的网络建设,在全县的重点乡镇和村进行布点、建点,保证了销售渠道的畅通和销售农资的质量。四是积极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加强了对农资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和日常巡查工作,严厉打击坑农民害农的不法行为。五是发挥“12315”举报投诉中心的积极作用,积极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切实保护好群众利益。
行政管理的能力范文5
一、推行农资连锁经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众
我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国家级贫困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如何促进我县的农业生产,保护农民群众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打击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营造农资生产经营发展的良好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我们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工作,深入全县各乡镇走访,收集第一手资料,从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出现的结症,寻求解决办法。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在农资经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营市场过乱、价格过高、质量无法保证、出现了农资纠纷无法投诉等问题。为更好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好务,切实解决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一是我们积极与县供销社、农资部门联系在全县范围内推行农资连锁经营;二是加强对农资销售的宣传,使农民群众购买到合格、有质量保证、正当渠道的农资产品;三是建立销售网络,我们与农资企业和农业主管部门一道,按照合理、方便的原则,在每个乡、镇、村有经营能力的个体工商户或群众中建立经销点,实行产前产后一条龙的服务,由农资经营企业与愿意从事农资经营的群众或个体工商户签订经营协议书,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服务规范和统一销售价格的连锁经营农资的模试。既保证了农资销售的质量,方便了农民群众,又使农民群众发现购买的农资有问题有了索赔的具体对象,从而对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二、抓好对农资经营的入口关,规范经营行为
为了搞好农资销售经营,确保农民群众利益不受侵害,我们从一开始就对农资经营的入口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将其排除在关口之外。由我们牵头组织技监、农业部门在县上的重点集镇集中召开农资连锁经营暨农资市场管理工作现场会,大力宣传农资连锁经营、农资市场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进行连锁经营的流程、方法、要求。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求从事农资经营的个人或企业,按照农资经营的要求,提供《农资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的复印件和代销协议,到所辖区工商所办理经营《营业执照》方可从事农资经营活动。我们这样做,既可使从事农资经营的经营户大胆地进行经营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农业生产方面的服务,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又使一些不法分子无利可图,失去发展的空间,防止了假冒伪劣农资的滋生和蔓延,有利于净化我县农资市场的经营环境。
三、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治理整顿工作,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
一手抓农资市场的网络建设,一手抓农资市场的治理整顿,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保证我县农资市场的健康、稳定、有序的发展。在此我们利用春耕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并结合我县农资市场的实际,对我县农资市场进行治理整顿。特别将种子、农药、化肥等春耕农资重点商品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管理和监测的力度。深入乡、村、销售点、重点市场和经营企业进行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取缔。我们的方法是:一查是否符合农资规定的资格要求;二查是否有《农资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三查进货渠道、进货数量、经营品种和出厂合格证、是否建立了销售台帐等。在进行集中检查的同时,我们还注意了平时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加强平时巡查和监测,充分发挥了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严厉打击销售和生产假农资、坑农害农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截止目前,全县共查处违法经营户12家;受理消费者投诉65起;为农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5万余元。
四、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的作用,积极为农民群众办实事
行政管理的能力范文6
关键词:行政法;社会管理;提升路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能力也迫切需要得到提升。并且社会管理与法治是息息相关的,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法制予以支持,社会管理能力的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了社会法制问题。社会管理以法制为基础,并以法治为准则,是法制问题的具体体现。因此,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与法治具有密切的关系。行政法对提升社会管理能力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社会发展以及法治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提高社会管理能力。把行政法融入社会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社会的管理能力,使社会管理能力不断发展创新。
一、行政法提升对社会管理能力的挑战
(一)社会管理问题不同于政治机制问题
社会管理所包含的内容有:社会学、行政学等。社会管理的内涵十分宽泛,它的应用范围也十分宽广,所以在内涵上,社会管理的内涵远远大于行政学。虽然行政学对社会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并不能说明行政学的内容就是社会管理的内容。我国是一个法治社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行政法对社会管理的能力不言而喻,同时,政府对所有的社会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覆盖,这些都是社会管理同政治机制之间的联系,但必须明确的是社会管理问题不完全等同于政治机制问题。
(二)社会管理与法治之间存在认识差异
一些观点认为社会治理应该是独立的,不应与法治相联系。这些观点是片面性的。完全没有意识到社会管理的制度建设与行政法是密切相关的,制度需要行政法的支持。并且,社会管理是国家法治制度的任务职能,所以社会管理制度源于国家法制制度,因此,社会管理的实施不能脱离法治。社会管理的本质是法治实践,因此社会管理不能脱离于法治,否则则是无意义的。
(三)社会管理与行政执法产生脱节
根据历史进程发现,行政法治的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发展不能同步实现,法律体系的发展相较于社会的发展比较迟缓,这是因为法律体系的完善发展需要考虑到众多因素,它的发展必须以社会的发展为基础,同时,还要涉及到整体环境的实际情况,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在行政法还处在完善的阶段,社会管理的制度还很不明确,这就导致了行政执法与社会管理的脱节。
二、行政法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的路径
社会管理能力的提升是社会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为了快速的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必须对所有的方法进行筛选,进而选取可行有效的路径。
(一)通过行政法界定社会管理的概念
社会管理的实施主体要求以行政法来界定社会管理的概念。我国的行政法具有分散性,它没有统一的行政程序和实体,行政法只有面对特定的行政行为时才明确化。所以行政法本身比较宽泛。此外,行政法的分散立法对于界定社会管理的概念更有优势,更能够符合我国的国情,通过对社会管理概念的界定,能够更有针对性和具体性。
(二)通过行政法来重塑社会管理员的意识
社会管理员的意识就是社会管理员的主观认知。这种认知的特点是:个体化。不同的行政主体拥有不同的主观认知,进而对社会的管理的行为便会产生差异,从而也会产生一些非理性的管理行为。所以,必须运用行政法的意识来重塑社会管理意识。行政法的正确意识对社会管理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只有运用正统的行政法意识,才能使社会管理变得科学性和规范性。当然,行政法意识也应该与时俱进,时刻保持自身的科学性。
(三)通过行政法的设计来实现社会管理的秩序
社会秩序的稳定对社会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秩序稳定一方面反映社会管理的成功,另一方面体现行政法制度的合理。社会秩序与社会管理两者密切联系,换句话说,在特定的社会秩序下,才能实现对社会管理行为的设计与安排。一旦忽视社会秩序,就会导致社会管理的混乱性和无效性。社会管理与社会秩序,都必须同时以行政法为准则,行政法对社会管理和社会秩序有一定的宏观把控,从而使社会管理和社会秩序产生良性的互动。行政法对社会管理秩序的设计,决定了社会管理行为的方式,从而促进社会管理朝着科学和法治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社会管理的目的就是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与美好。行政法地实施正好能够达到这个目的。行政法的实施,可以完善社会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可以为社会管理提供准则,让一切的社会管理行为都有章可依,有迹可循。以此,来让我国的社会变得井然有序。虽然,我国目前的社会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相信随着我国行政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未来的社会管理能力一定能够有重大突破。
[参考文献]
[1]梁佳典.浅析行政法提升社会管理能力[J].赤子(上中旬),2015(09):52-55.
[2]贾玉娇.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现代国家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04):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