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加强学生德育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范文1
关键词:职技院校 德育教育 现状 培养措施 学生素质
一、加强职技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职技院校担负着培养我国未来千百万高技能产业人才的重要工作。据统计,目前职技院校在校生人数超过3000万,这么庞大的从业者队伍,能否具备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各职业从业者的整体水平,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切实提高职技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也直接关系到能否确保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因此,加强职技院校德育工作,是确保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素质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技院校学生德育现状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普通高中的扩招,加上家长和学生对职技院校认识上的误区以及职技院校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中的地位低、待遇福利差等现实问题,导致职技院校出现了招生困难,生源严重不足,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学校如何高效的开展德育工作,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成了职技院校的重要工作。目前,职技院校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理想信念方面:思想不求上进,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认为上职技院校没有出路,只是迫不得已。对职业教育和职业能力的认识模糊,不知道自己学完以后去做什么样的工作。没有想学一门过硬的本领,在所学专业有所建树,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决心和抱负。
2、学习纪律方面:不爱学习甚至不学习的情况严重,不把考试当回事,平时出勤率低,迟到、旷课、早退频繁,学习纪律散漫,不听从老师的教导,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做什么。上课不听讲随意走动,以捉弄老师和同学为乐趣。
3、心理方面:对自己不信任,自卑心理比较强,老师布置的任务,简单的不屑做,困难的不敢做,不愿也不敢去承担责任。不愿意担任班委等职务,有的是怕干不好,有的是怕占用个人时间。这种不求上进、不愿付出的思想十分严重。同时逆反心理强,不愿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教导,盲从现象严重,没有自己的思想主见,随波逐流,有同学打架也跟着去打架、有同学上网也跟着上网、有同学吸烟也跟着吸烟。
4、勤俭自律方面,不知道节约,花钱不知道控制,往往没到周末,一周的生活费已经花光,甚至回家的路费也花掉了。在生活上攀比,比吃穿,比排场等,全然不顾家庭的负担能力和体恤父母的辛苦。
5、在礼仪方面,不尊敬师长和同学、不会使用礼貌用语、穿着奇装异服、追求时尚和爱说脏话等。
针对以上情况,职技院校德育工作变得极其重要。职技院校德育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贯通的德育工作机制,结合职技院校学生的特点,探索职技院校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新方法、新途径,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关心、大力支持职技院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重视技能、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努力把职技院校学生培养成品行良好、技能熟练、敬业爱岗、身心健康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三、加强职技院校德育工作的措施
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职技院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学校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我管理》等德育课程建设,并结合学校特点和专业特点合理开发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和教材。积极探讨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通过开设室外、现场课堂等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增强德育课的吸引力和说服力;要结合社会形势和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时事政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教育、环保教育等专题教育;要注重发挥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育人功能,结合职业教育规律和各学科特点,认真落实本学科的思想道德教育任务。
2、积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在建设和谐校园方面,学校要不断提高校园自然和人文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充分发挥校团委、各类社团组织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充分挖掘校训、校歌、校史的丰富内涵,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知识竞赛;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增加学生的社会意识;拓宽校园文化建设渠道和空间,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活动,将优秀企业文化引入校园,营造企业氛围,加强校企合作的内涵。聘请学校优秀毕业生,返回母校,向在校生做经验汇报,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以及自身发展方向及定位。
3、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范文2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德育教育 综合素质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育人的阵地。中职学校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主阵地。中职学校毕业生大部分要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各种工作岗位,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择业教育、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因而现阶段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加强德育教育,显得更加紧迫重要。
一、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
(一)从中职学校学生现状来看。近年来,由于学生生源逐年下降,中职学校生源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生存,学校在招生时往往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量”,而非“质”。不少中职生的思想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信心,自卑感强,由于受普高热的影响,很多中职生认为只有升入普通高中,才是优秀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就是“末等公民”。为此,他们总认为自己能力低,前途渺茫,低人一等,具有较强的自卑感,意志消沉。2.文化基础差,不爱学习。由于初中阶段没有打下良好基础,加上学习习惯差,因此,中职生的文化基础特别是数学、英语等课程普遍较差。另外,由于长期养成的习惯,他们进入中职阶段学习后,不会学习、不爱学习的陋习很难改掉,因此,对他们来说完全是全新的专业技能课,学习兴趣也不浓厚。3.追求物质享受,缺乏吃苦创业精神。现在的中职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长的宠爱,加上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缺乏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做事没有恒心、没有毅力,接受劳动技能训练时怕苦、怕累。4.行为规范和自律能力差,法制观念淡薄,出口成“脏”、抽烟、赌博、打架、早恋、乱扔垃圾等现象随处可见,敲诈、偷窃等违法行为屡屡发生,明知道不可以违反学校规章制度,但由于自控能力差,明知故犯。因此,如何管好学生,使他们勤学、好学,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大课题。
(二)从学校德育现状来看。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存在的误区如下:1.指导思想不端正,对德育教育的内涵理解片面。长期以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的影响,只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同时,对德育教育的内涵理解片面,一是把德育简单地理解为纪律教育,导致学生往往形成搞好卫生是为了保住流动红旗,守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的思想,给德育教育蒙上了急功近利的色彩。二是把德育等同于思想教育,忽视了学生道德行为方面和个性心理素质及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劳动观念、公民道德、坚毅勇敢品质和自我管理能力等各方面欠缺。2.由于中职学校生源因素的原因,导致对学生的过分溺爱。由于初中毕业生人数逐年下降、普高扩招等原因,导致中职学校的生源严重不足。学校本着学生是“上帝”的观念,过分溺爱、迁就学生,表现在对校规校纪的执行放松,对违纪违法的学生只作轻微处理,目的是减少生源流失,对违纪严重甚至犯罪的问题学生,学校也是以正面教育为主。3.内容空洞枯燥,德育方法陈旧落后。德育活动停留在“口号式”、“文件式”,学生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反感。活动轰轰烈烈,学生表面积极参与,然而心若止水,不能起到唤醒、激活与弘扬个体道德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其结果只能是低效或者无效的。
(三)从社会的需求来看。随着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不但要求人才具有科学文化高素质,有攀登高新科技的才智和毅力,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曾有人对中职生的特征做了概论,指出其应具备如下特征:知识结构合理化,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应该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动态平衡系统,网络化后进行重新组合,使知识结构始终保持高效的状态;能力多样化,它包括:适应能力,职业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能力,创新能力;成熟化,它是指在思维方式,性格特征,知识和职业,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等方面都能做到成熟化;个性化,即新的世纪,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展示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身心健康化。而这些都要求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这正是我们学校德育教育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教书育人,学科渗透。各科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政治、语文、社会、思品等学科有明显性的德育内容,教师要结合知识的传授,针对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数学、科学等学科有隐性的德育内容,教师备课时要注意挖掘,以便课堂上有机地搞好德育渗透。此外,还应注意把课堂教学同火热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学生的目光从课内引向课外,由学校引向社会,以增强教学的可信度和感染力。如政治课上可播放《改革开放三十年》等录像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活动育人,形式多样。学校的各项活动都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良机。教育活动采取统一与分散相结合,活动上明目的、讲时机、有效益,必能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
1.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和爱国教育。以有效适宜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国情、省情、市情、乡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组织“学校是我家”演讲比赛,组织“公民道德”征文比赛和纪念“五四”演讲比赛、国旗下的讲话、每日赠言等,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都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2.开好校会、班团队会,搞好队的活动。全体教职工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选拔德能兼备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是关键。因为只有班主任思想品德高,学生才会“亲其师”;只有他业务能力强,学生才肯“信其道”。教师既要有严父般的要求,又要有慈母般的关爱。因为爱心是化开顽石的熔炉。
3.搞好“电影系列化教育”活动。电影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之一。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思想实际、成长规律,结合教材内容,有计划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观看优秀影片,如《弹道无痕》、《集结号》、《那山,那人,那狗》等,使学生开阔视野,锻炼思想,陶冶情操。
(三)实践育人,提高能力。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环境对人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天性活泼,模仿能力强,思想认识上的局限常使他们总认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们正是在与外面社会的接触与相互作用过程中,接受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的影响,逐步发展了自己的道德思想和行为习惯。基于这一点,实施德育必须相机诱导,把握学情。如利用学雷峰活动月就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可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走上街头,清理垃圾;走进社区,帮助乡里,实践育人,久而久之,必将使学生的德育素质得以很大的提高。
(四)注重健全学生的人格教育。学校德育应注重健全人格教育。健全的人格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都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识、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具有强健的体魄、优雅的仪表、文明的举止,树立身心全面发展的良好形象。人格教育是塑造学生形象的教育。强健的体魄、优雅的仪表、文明的举止是学生人格形象的外在表现,文明的举止要求规范个人行为,完善自我意识。一个学生即使比较充分地接受了道德教育,也不一定具有完美的个性。我们不难看到一些只会在较高层次上做出价值取向,而缺乏适应日常社会生活问题能力的人,抛弃了低层次的做人本领,高层次的价值取向也终究会落空,很难为社会作出有益的贡献。
德育是一种整体教育,是一种开放教育,具有多层、多触角的全方位性。学校只有注重德育教育,才能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增强对祖国的深刻认识,巩固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只有促进学生形成和完善健全人格,才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素质教育之花才会结出硕果。
参考文献:
[1]劳凯声.教育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厚粲.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林崇德著.中学生心理学.北京出版社.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范文3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260-01
《中学德育纲要》明确规定:“思想品德课要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奠定基础。”这一规定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特殊性和要求。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理想道德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一门德育教育重要的学科,我们如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生活空间、学习空间及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健康的人格,培养高尚的品德。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教师对德育教育的引导
老师教授知识并不是将知识就这样死板的告诉学生,而是要在思想品德课上引导学生对于道德的思考,这样才能起到初中思品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德育教育的引导包括老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学生生活的关心……不同的方面。初中正是学生的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所以教师的思想品质对于学生影响也是非常的大的,所以教师在政治课堂中应该对于学生的思维做出正确的引导。例如:在初中思品课中有一课是“为坚强喝彩”在这节课中,老师可以讲述一些自己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是怎么样去做的,然后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一般老师的形象对于学生会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思考方向。然后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一个近期需要改进的习惯,然后坚持去改变这个习惯,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来看看那些同学真正的坚持做到了,为这些同学喝彩,这种正面引导可以起着道德的示范作用。
二、抓住教材基本进行德育教育
初中思品教材的德育内容十分明显,几乎涉及到每一课、每一节、每一框题的内容。如初二教材中讲述人类的产生、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劳动的问题,即是教育学生要树立劳动观念、养成爱劳动的习惯。第四课讲中国的国情,其中一框题内容是讲中国正是由于进入社会主义,进行现代化建设,才取得了翻大覆地的巨变。这就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另外,还要积极挖掘材料,延伸教材内容,寻找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讲述新科技革命兴起时,教材上插图展现“类似人的手臂的机器”,我们可以将现代科技联系起来,教育学生应该看到这是科学家们心血的结晶,从而,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应该说,初中思品教材,无论正文,还是补充材料,甚至是“读一读”“想一想”“忆一忆”“议一议”等,都为德育渗透创造了条件,成为德育渗透的一条基本途径。
三、通过情感教学实现德育教育
如何实现思品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对每一位思品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教师始终以真诚、用爱之心去关心、爱护学生,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才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意见。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情感因素,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支撑点,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落脚点,突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教育教学的全程优化。思想品德课要上好,就要求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能上成说教课,而要投入丰富的情感,把自己高尚的道德传导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学中授到切实的感染。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地过程中完成良好达到心理成长,形成健康的人格,培养起优良的思想品德。
四、重视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
思品老师的工作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内容外,还需要成为学生人生中的指路人,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进行塑造。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方向是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与关爱他人的基本道德情操,而不应该是仅仅教给学生课本知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于外界事物的分辨能力,塑造学生强大的内心世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对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的教育。只有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认清楚美丑善恶,才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五、通过拓展训练强化德育渗透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范文4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迅速发展,以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体越来越深入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尤其在当代大学生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艺术类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是极具鲜明个性的一个部分,对于他们的教育管理一直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难点问题。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分析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和成长规律,探索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规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具有艺术类专业的高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艺术类学生的特点
艺术类学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他们具有其他专业学生的共性的同时,还具有鲜明个性特征。这些特点如同“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
(一)思想活跃,但理想信念淡薄。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艺术类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关心政治甚至厌烦政治的心理。他们虽然思想活跃,但缺乏深度;热爱专业,但很少关心时事;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但轻视文化理论特别是“两课”理论学习。其理想信念淡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易偏离正确轨道。
(二)个体竞争观念突出,集体观念弱化。艺术专业的教学方式及教师的思维方式往往是以个体为本体的,一切以个人的感悟、喜好为出发点,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等弱点。
(三)情感丰富,但组织纪律性不强。纪律性较差具体表现为:随意迟到、早退、旷课;不顾公共卫生,寝室卫生脏、乱、差;夜不归宿,上课时间外出兼职打工等等。由于这些现象的长期存在,艺术类学生的学风、班风都相对较差,其整体形象的塑造也较难。
(四)文化基础薄弱。由于艺术类专业学生一般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专业学习,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专业学习上,相对轻视文化课程的学习。这势必导致艺术类学生文化修养不够,知识面狭窄,缺乏人文精神。艺术类学生的不及格科目也大都集中在文化课上。
二、新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
(一)思想信仰多元化
新媒体介入后,校园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处于一种“时间、空间、资讯无屏障”状态,信息的和使用比以往更加自由,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控制性,一些落后腐朽的思想、违公德的信息,甚至资产阶级消极思想趁机进行大肆传播和渗透。大学生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很容易被动地接受外界信息,影响个人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导致理想信念迷失、价值观混乱等问题。
(二)生活空间虚拟化
新媒体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形成了一个虚拟的空间。手机短信、博客、网络论坛、社区等都具有明显的虚拟性,大多数学生在新媒体空间里都以匿名或化名的方式进行交流。言行得不到规范,真实性难以保证,部分学生整天沉溺于虚拟空间,容易造成紧张孤僻、厌倦生活、逃避现实、丧失自我等问题,甚至会出现信任危机和人格障碍。
(三)精英意识模糊化
新媒体的内容多来自于大众,几乎任何思想观点都能得到表达,人人都可以有博客可以是记者是编辑,个人言论的自主性大大提高,出现了草根大众操纵的“自媒体”和个人控制的“独立媒体”。由于新媒体的这种自由性和开放性,传统的纸张阅读和笔墨书写逐渐淡出视野,快餐文化应运而生。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规律,正确把握新媒体背景下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大学生实现了信息选择与利用的自由化和自主化。但艺术类学生本身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而辨别是非的能力却较弱,容易受人误导,面对艺术类学生错误的或不成熟的思想观点时,如果不尊重或不能准确把握新媒体技术的传播规律,不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往往容易事倍功半,甚至矛盾会激化。因此,在新的环境中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认识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规律,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实现教育角色的转换,帮助艺术类学生学会认识和分析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积极鉴别纷繁复杂的信息,引导他们积极自主参与整个教育过程,以平等的方式丰富教育形式。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教育功能,努力营造文明有序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
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通过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使艺术类大学生树立自律意识和正确的新媒体观念,培养和提高他们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自觉遵守媒体规范与道德,合理使用新媒体资源,努力营造文明有序的新媒体校园文化氛围。
(三)大力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水平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一支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较好地掌握新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当代高校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要首先意识到新媒体技术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便捷和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掌握主动性,体现教育的针对性,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媒体背景下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四)建立健全大学校园新媒体信息的监督机制,并且做好舆情引导工作
运用技术手段在校园内、外部网的界面上构筑信息关卡,通过建设网络虚拟组织、设立网络管理员等方式使所有内外连接都要接受检查过滤,从而屏蔽危害大学生心理、思想等信息的传入,对新媒体信息实施有效的监控和合理的引导,在校园形成健康的新媒体教育环境,加强信息传播监管力度。同时国家必须进一步完善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制度法规,完善新媒体信息的监控机制。
参考文献
[1]黄艳梅、张劲松: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及教育策略.《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2);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范文5
历代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青少年一代的德育。例如,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言而信,受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明确要求学生首先要致力于道德修养,行有余力,然后才是学习文化。十九世纪上半期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上――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同志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应把德育教育放在初中教学的首位,在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德育,忽视塑造青少年学生的灵魂的工作。
为何青少年时期德育工作会如此重视呢?
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他们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果没有社会、家庭、特别是学校教育向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的灌输和行为的指导,那他们就不可能形成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品德。只要注意因势利导,就能使他们在思想政治上健康成长,形成高尚的无产阶级的思想品德。但是,由于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的经验和分割是非的能力,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习气的影响,有的甚至发展到走上违法乱纪的邪路。由此可见,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从小就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中学教育的教育在初中教学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中学德育的教学应包括哪些内容呢?
首先,受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它们的具体内容是:(一)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使他们懂得,我们的社会制度里有的无比优越性,使他们了解我们的国家幅员辽阔。(二)教育学生热爱人民。使学生了解我国人民是勤劳、勇敢、智慧的伟大的人民,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对世界文化科学的发展曾作出过巨大贡献,认识我国人民今天又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忘我劳动,英勇斗争,以培养学生和我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感情。
其次,群众观点和集体主义观点的教育,青少年是未来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他们必须从小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群众、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有群众观点和集体主义的观点。成为了建立和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型社会关系的积极成员。
再其次,劳动观点的教育,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人民已成了社会的主人,劳动是一件光荣豪迈的事情,我们要批判形形的好逸恶劳的思想,对青少年学生加强劳动观点的教育,在劳动中学生许多美好的品德会自然形成起来,真正做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正如人们所说:“不会劳动的学生就不会学习……不会劳动的学生学习再优秀也是教育的失败”。劳动观点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是何其重要!
最后,社会公德的教育,社会公德是人们的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调节行为的规范和良好的风尚,如尊敬师长、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讲礼貌、讲卫生等,内容很广泛。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起来似乎是日常小事,但是极为重要,如果不讲公告,就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破坏安定团结,危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之,德育的基本内容是稳定的,不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当根据各个年级的特点,学生的具体思想状况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来选择内容,以便使德育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逐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思想品德。
为了完成德育的任务,在正确确定了内容之后,还必须通过有效的途径,采取恰当的方法,德育常用的主要方法有:说明、榜样、参观、锻炼、陶冶、修养、评比、表扬和批、奖励和处分、操行评定等。下面向大家介绍其中几种行之最有效的方法,以指导教育工作者的行动。
一、榜样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说服和感染力,父母、教师、优秀同学的示范,在德育教育中尤为重要,由于这三者与受教育者有极为亲密的关系,三者的示范作用看得见、摸得着、易于学习。正如古人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和教师一定要言行一致,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学习榜样。
二、注重陶冶教育。注重陶冶,要借助艺术的感染力量,通过音乐、美术、诗歌、文学、戏剧等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陶冶的教育虽然不会立竿见影,但一旦奏效,就已深深地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范文6
【关键词】英语课堂;中职学生;德育教育
近年来,提倡学生唱红歌、读经典、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已成为学校德育课的主题。我们试图以这些形式去促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取得了一定成效的。但是有些现象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学生把唱红歌和观看革命影片看成一种娱乐形式,并没有从内心去感受其精神实质;有个别学生不但没有被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所感动,反而对于这种奋不顾身的牺牲很不理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种情形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
众所周知,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振兴的希望,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问题。作为基础科教师,教书育人我们也责无旁贷。我们和学生交流最多的地方是课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英语课堂上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以身作则,教书育人
在家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学校,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除了传授知识以外,我们还肩负着育人的重任。
首先,教师要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教师自身的人生态度和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效果。现在的中职学生虽然比较早熟,但是对于人生和理想的方向他们还不很明确,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自身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做一些正面的引导,不断激励他们,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教师自己要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我们不能一边给学生讲“Smoking is bad for your health”(吸烟有害健康),一边自己下课还在公众场合吸烟;一边教育学生“It is bad for you to play computer games”(打电脑游戏是没有好处的),一边自己又沉迷于网络游戏。要教育好学生,教师自己应该自身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有爱心、有责任感,这样学生参照教师的言行学习和生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长期以来才能自然形成良好的品行。
二、通过教材的学习对学生德育进行培养和引导
现在我校所现行的大专教材,较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英语教材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充分备课,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实际上,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涉及到交际用语的,如日常问候语,How are you?(你好吗)/ Nice to meet you.(见到你很高兴)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可以在课堂内外都用英语进行问候,这既让学生提高了英语实际应用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尊师重道的好品德。
三、充分利用教学环境,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英语的学习是需要环境和氛围的,由于我们学生在课堂以外长期使用母语,而忽略了对英语的使用和巩固,所以知识的遗忘程度很大,这也是学生英语水平得不到大幅度提高的直接原因。实际上,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布置教室的机会和校园宣传栏等公共设施,为学生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我们可以在教室和宣传栏中张贴一些双语标语,如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Pride goes before a fall.(骄傲使人落后),Smoking is bad for your health.(吸烟有害健康)等,这不但给学生创设了使用英语的生动场景,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很好的道德教育,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利用学生心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亲情教育和爱国教育
中职学生绝大多数成绩并不是很好,但是和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他们拥有更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作为教师,如果能将学生的这种求知欲和活力充分地调动起来,不仅能实现教学目标,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绝大多数学生对于西方国家的节日和风俗是比较感兴趣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节日到来之际一边让学生了解其英语的说法,一边讲解节日的由来和外国人过节的风俗。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异国的风土人情,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中国人感情的表达比较含蓄,我们更多地把关爱体现在了行动上,而没有大声说出来,这就造成了有时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误会和隔阂。事实上,不是所有的西方节日都是以欢庆为主的,有些节日如感恩节(Thanksgiving)、父亲节(Father’s Day)、母亲节(Mother’s Day)是提倡回报和感恩。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向父母和家人表示感谢,让父母感受到子女的爱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品德和修养一经形成是很难更改的。作为职业院校,我们的职责是要为企业和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技能人才。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坚持教书育人、以德为先,在让学生在学到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品德和修养。
小草,因为有了理想破土而出;溪流,因为有了理想勇往直前。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并以此作为我们奋斗一生的理想。过程中难免经历挫折和失败,但我会继续向着理想的方向不懈努力,为国家的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吴铎.德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