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实习意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单位实习意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单位实习意见

单位实习意见范文1

实习单位意见一:该生综合素质较好,爱岗敬业,工作能力强,有一定的工作组织能力,能和同事友好相处,短短实习工作期间,是个出色的教学能手,相信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取的出色的成绩。

实习单位意见二:该学生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够虚心向富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完成任务。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该学生严格遵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公司同事和睦相处,与其一同工作的员工都对该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

实习单位意见三:该生综合素质较好,爱岗敬业,工作能力强,有一定的工作组织能力,能和同事友好相处,短短实习工作期间,是个出色的教学能手,相信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取的出色的成绩。

实习单位意见四:该学生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虚心好学。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该学生严格遵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公司同事和睦相处,与其一同工作的员工都对该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

实习单位意见五:***同学在我部实习期间,态度端正,学习踏实,工作认真,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我部“重庆热线”实习时能创造性、建设性地并能独立开展工作;能吃苦耐劳,工作 责任心强,注重团队合作,善于取长补短,虚心好学,具有一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较快,涉猎面较宽,在计算机通讯领域不断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

实习单位意见六:xx同志自去年毕业开始在xx信息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实习。在我单位见习期间,能够严格遵守并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其他相邻工作同仁协调完成各种工作任务。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工作的要点和技巧,并将其合理的运用到工作中去。能够积极主动的向老员工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尊敬他人,待人诚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团结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一年来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见习期间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实习单位意见七:xx实习期为一个月。xx同志工作积极主动、高效,学习认真,待人诚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认真听取老同志的指导,不怕苦、不怕累,表现有较强的求知欲,积极观察、体验、思考,并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实际问题。

实习单位意见八: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能够虚心向富有经验的前辈请教,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对于别人提出的工作建议,可以虚心听取。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加时加班完成任务。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该学生严格遵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公司同事和睦相处,与其一同工作的员工都对该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

实习单位意见九:实习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虚心好学。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该学生严格遵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公司同事和睦相处,与其一同工作的员工都对该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受到大家好评,望今后发扬成绩。

实习单位意见十:该生在本服务处实习的这一段时间,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勤恳,负责,责任心强,知识面广,基础知识扎实,在专业技术上遇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生活积极向上,举止文明.与同事之间相处融洽,善于与领导沟通,主动积极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总体评价为优,希望该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

实习单位意见十一:xx大学应用化学系xx博士于2007年在我xxxxx公司实习.在来我公司前,xx博士已充分了解本公司项目课题的基础上,并在xx 大学进行了前期实验工作.在来我公司后,态度端正,工作努力,勤勤恳恳,完成了从实验室研究到工厂生产的项目任务,对本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现实习已结束,特此证明.

实习单位意见十二:XX同学积极主动,态度端正.实习期间,她主动要求到各部门了解学习,努力从多方面开拓自己的眼界.她先后去了财务管理科、招标办公室、计划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办公室、法律事务部、设备管理科、法制办公室等主要业务部门.通过学习书面材料和与各部室人员的交流,她比较全面地了解了我单位科室的主要职能和重点工作,还协助完成了一些她力所能及的行政事务工作.这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各科室人员的一致好评.

实习单位意见十三:实习期间,态度端正,学习踏实,工作认真,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我部“重庆热线” 实习时能创造性、建设性地并能独立开展工作;能吃苦耐劳,工作责任心强,注重团队合作,善于取长补短,虚心好学,具有一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较快,涉猎面较宽,在计算机通讯领域不断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

实习单位意见十四:实习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虚心好学.善于思考,能够举一反三..能够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该学生严格遵守我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实习期间,未曾出现过无故缺勤,迟到早退现象,并能与公司同事和睦相处,与其一同工作的员工都对该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

单位实习意见范文2

关键词:人事管理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

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1.管理人员专业性相对欠缺

由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专业性较强、复杂程度高,且具有较高系统性,而相关管理人员对人事管理重视不足,以致许多工作人员未能接受真正的岗前培训,进而致使其工作能力与工作效率不高;部分人事管理工作人员未能清楚了解人事管理流程规范,对归档内容也了解不足,对归档范围未能准确把握;部分管理人员由于身兼数职,其对人事管理所花费的时间则相对较少,因而难以确保管理工作规范性。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也产生了相应变化,而其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已难以与当代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要求相符合。

2.人事管理与改革需求不相符合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岗位聘用制也得以逐渐实行,公开招聘与解聘制度也得以相继建立与完善,事业单位其内部人员也更为频繁的流动,隶属关系也不断变化,而事业单位当前仅依靠自行管理于人员合理流动不利;很多事业单位未能结合本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需求来对聘用合同加以补充,这就使得其招聘及解聘中考察性内容较为缺乏。

3.信息化程度较为欠缺,资源共享程度低

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部分地区资本不足,而发达城市则已成功开发相关系统并投入到应用中。在充足资金支持下,科学技术已能够满足当前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的需要。然而管理人员技术相对薄弱,对信息化认知程度不高,因而致使系统使用浪费较大。此外,管理系统多设有使用权限,因而各部门使用账号进行登录后仅可对本部门的人事相关信息进行查阅或管理,各部门间资源共享尚未落实。如此使用方式使得管理便利程度低,因而与当前事业单位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不相符合。比如,党委办公室若需对新近党员资格评审进行调取,仅可经由该党员所在的部门抑或人事管理科来调取,如此便使得效率被降低。

4.人事档案信息利用率不高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是为人事部门的人事工作服务,既可为人才资源的利用提供基本信息,还可为本单位的人事决策提供可参考依据。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轻利用、重保密现象仍极为常见,人事管理服务开发意识不高,基本履历、自然情况、职称及工资等为可供公开查阅的部分。需要查阅者需主动查阅方可进行有限利用。上述管理方式使得事业单位人事信息利用价值不高,其应有价值难以真正发挥。

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措施分析

1.加强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建设力度

由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属保密性与政策性均较强的一项工作,这就对相关工作人员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人员进行选聘时需对其工作水平、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等综合因素加以充分考虑,以尽力建设一支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均较出色的队伍。此外,事业单位还可通过对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定期聘请,开展培训活动,从而有效确保其树立正确价值观,学习并掌握现代化的人事管理方法,促使其政治觉悟和思想政治的有效提升,以改善当前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相对不高的现状。

2.强化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要促使人才信息的充分利用则需强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尽快做好其人事管理信息的收集与传输,提升工作效率。可从下述方式着手:第一,加强对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现代设备辅助管理的应用,将之合理应用于人事管理日常工作,通过信息化管理以使档案原件损坏程度得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从而确保人事管理工作得以更好地开展。第二,以相关软件实施辅助统计与处理,如此,具有相关权限的人事管理工作人员便可于第一时间内检索范围内相关材料,以促进人事材料利用效率的有效提升,避免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促使事业单位人事材料的最大价值得以发挥。

3.加强管理力度,以促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系统信息化的更快实现

人事管理信息化其目的是对人事管理的强化与升级,故,事业单位在对人事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与规划时应对相关管理软件技术逐步进行建立与健全,以促进技术含量高且方便快捷的人事信息电子管理系统。比如,可通过对人事信息的收集、分类、鉴定及保管调用等各环节实施信息化、数字化与自动化,从而促使人事信息更具使用便捷性。此外,仅有将人事管理同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内容加以实时衔接方可促使人事管理编码同其工作相统一,提高资源利用率与共享率。

4.强化人事管理信息化数据库建设力度

在将人事信息入库前,事业单位应严格进行人事鉴别,对资源利用方便性与入库成本间的关系进行合理处理;数据库建立之时需对人事管理相关规定予以严格遵守,以尽可能地实现数据库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处理好人事管理数据库权限管理相关工作,从而促进人事信息资源得以高效安全利用。

5.强化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安全性管理的力度

事业单位要加强对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安全性的管理可从下述方面着手:第一,以制度形式确保安全,即建立人事资源信息化管理制度相关法规及安全标准,对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加以完善。第二,建立相应的数据备份及恢复机制,对借阅机制加以规范,以确保人事信息得以安全存储与使用。第三,强化对人事管理工作人员安全技术的培训与安全性教育,以促进其信息保密意识、安全意识及安全使用技能的提升。第四,实施分开存储,即将纸质档案与数字档案分开存储,从而促使人事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在存储上得以确保。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由于具有较强复杂性、系统性,其所需投入的财力、人力及物力也就要求更高。虽然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仍存在着管理人员专业性相对欠缺、人事管理与改革需求不相符合、信息化程度较为欠缺,资源共享程度低及人事档案信息利用率不高等不足之处。而信息化建设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创新性模式,其在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中意义重大。因此,事业单位可通过加强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的建设力度、强化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加强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管理系统的建设力度、强化人事管理信息化数据库建设力度及强化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安全性管理的力度等措施,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从而促进其人事资源得以最大化利用。

参考文献

[1]刘倞源,姚育章,刘礼勇.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对策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8):82

[2]张玉英.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与实践[J].城建档案,2015(8):59

[3]宋宁.浅谈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J].科技展望,2015(24):211

单位实习意见范文3

1、缺乏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度

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制度并不完善,导致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得到有效地开展,事业单位领导不明确档案资源的对于事业单位发展建设的重要作用,档案资源没有得到完整有效的管理,导致档案资料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无法顺利的进行。

2、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不高

档案管理工作是由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的,要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就需要进一步促进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的提升,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化业务知识和素质,然而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还有待提高。事业单位也缺少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导致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强,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资源以及信息的收集管理没有信息技术手段作支持,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无法顺利的进行。此外,档案管理人员还缺乏一定的职业道德与素质,也不利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现。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1、正确认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事业单位要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就必须正确认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上,认识到信息化档案管理对于促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档案的保密性,将事业单位的档案室建在一个安全性高、保密性的位置,保证档案的安全。并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档案室的看管,禁止无关人员进行档案室,保证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果[2]。

2、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建立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因此事业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严格规范档案管理人员的行为,不同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自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制度,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建设。

3、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档案管理效果的实现,事业单位应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促进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意识的提升,明确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技能,档案信息能够得到系统、准确的评价,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档案作用的发挥。档案管理人员也应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能够全心全意的、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促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事业单位今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4、加强档案管理硬件建设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档案管理硬件的建设,因此加强档案管理硬件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应保证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以及数字化存储设备支持,因此要加强硬件设备的投入,保证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料数量比较大,也比较复杂,需要有足够大的光盘对档案资料进行储存和管理,因此要选择不容易受到外界破坏的硬件设备,使档案资料得到有效地保管[3]。事业单位的档案主要是纸质形式存在的,要实现档案的有效便利管理,应实现档案资源的信息化转变,利用数字转化对档案资源进行保管,在档案转换中应保证档案资料的连续性,实现完整的档案资料库。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应积极创新管理方式,实现高效的管理模式,促进档案管理效果以及质量的提升,实现事业单位的良好、快速发展。

三、结束语

单位实习意见范文4

摘要:本文从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特点和难点出发,依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就如何和完善公共卫生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公共卫生单位;内部控制;财务会计;体系建设

2014 年1 月1 日,财政部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进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对于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而公共卫生单位作为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重要一员,担负着预防控制疾病、维护促进全民健康的重要公共服务职能,由于公共卫生单位的特殊性,其内部控制工作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难题。本文立足公共卫生单位的社会职能及其特点,从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特点和难点出发,依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就公共卫生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和制度建设进行了探讨。

一、公共卫生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事业计划目标,促进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确保单位事业计划任务的有效落实,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效果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1]。近年来,公共卫生单位普遍建立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以加强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然而,与企业相比,公共卫生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起步较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内部控制工作认识不到位,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由于公共卫生单位的特殊性,与企业相比较,我国公共卫生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起步较晚,相关制度和体系建设不完善,许多人尤其是单位领导和业务部门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内部控制理念和意识,怕麻烦嫌繁琐,消极应对甚至敷衍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推进面临较大的阻力,严重影响内部控制工作的正常开展。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由于许多领导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财务控制,缺乏科学的内部控制管理理念,没有形成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致使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内部控制的内容单一,对单位项目决策与执行、资金使用效率与效果、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等方面的分析、评估、监督、控制不到位,内部控制不全面、不深入,致使单位内部控制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还有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全是照本宣科,没有结合单位自身公共卫生服务的特点和工作实际来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致使内控制度只是挂在墙、锁在柜里,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3.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相互监督和控制活动,内部控制工作缺乏独立性和约束力

目前多数公共卫生单位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控制机构和人员,内部控制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人员或办公室人员负责,岗位分工不明确,甚至存在兼职现象,内部控制工作缺乏不同参与部门和人员的相互监督和控制,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影响内部控制的效果,使内部控制工作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同时,许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常常受单位领导及多种因素的干预,使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力大打折扣。加之目前上级部门对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检查和指导也主要是针对是否有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而对制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制度落实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并没有进行及时的跟踪检查,外部监督不到位。

4.单位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和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缺乏内部控制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财政部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提出,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对单位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依据,但由于公共卫生单位的特殊性,更多关注政府下达的公共卫生项目是否按计划完成,强调单位项目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缺乏风险评估的理念和意识,没有对单位经济活动和业务工作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和监督控制,未能及时发现实现公共卫生单位项目目标的风险因素,加之单位内部缺乏定期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协调,相互配合支持不到位,影响单位项目目标的高效实现,制约公共卫生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规范开展。

5.公共卫生单位内部控制人员素质不高,内部控制知识和能力缺乏

内部控制工作人员需要掌握财务、会计、法律、管理、统计以及单位主要业务工作方面的知识。而目前多数公共卫生单位由于编制不足,其从事内部控制工作的人员主要由财务人员或其他部门人员抽调或转行而来,内部控制理论水平不高,专业判断分析能力不足,对内部控制的技术和方法掌握不够,应用不熟练,难以真正担负起内部控制工作职责,加之,大家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严重制约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规范开展。

二、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建议

1.强化公共卫生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保证内部控制工作规范开展的重要条件[2],而和谐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的良好氛围。公共卫生单位的管理者首先必须增强内部控制意识,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建立和完善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和工作体系。要强化内部控制相关知识及重要性的宣传动员和教育培训,在广大职工中强化内部控制理念,创建和谐、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保证公共卫生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实。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工作体系,保持内部控制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公共卫生单位要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设立独立的内部控制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组织领导单位相关部门共同承担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任务,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和执行进行监督、检查、分析、评估。要明确内部控制机构不同岗位的职责,重点加强单位预算业务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以及内部监督管理,实行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人员轮岗制度,强化内部控制不同部门和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和约束,积极发挥内部控制的监督、预警、控制作用,促进公共资产安全和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有效防范经济活动风险,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效果和效率。

3.规范建立公共卫生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强化内部控制

健全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是公共卫生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制度保障,公共卫生单位要根据单位自身特点,逐步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工作流程,改进内部控制工作方法,明确并强化关键控制点管理,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同时,要建立内部控制工作的监督考核制度,充分调动职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反馈并提出解决措施,确保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有效落实,促进单位的发展。

4.建立公共卫生单位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强化财务状况及经济活动风险预警、预测工作

公共卫生单位要依据财政部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结合单位自身的特点建立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建立单位内部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对单位经济活动和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的分析和评估,及时识别和发现单位经济业务活动存在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畅通信息交流和反馈机制,随时将发现的风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上报、交流和反馈,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以有效防范和规避各种可能遇到的风险,促进公共卫生单位的规范、健康发展,促进单位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高效发挥。

5.加强培训学习,全面提升内部控制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内部控制是一项要求高、专业技术性强的工作,内部控制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度的责任心,熟悉国家财经纪律制度和法律法规,还必须具备扎实的财务、会计、法律、管理、统计理论功底,熟悉本单位主要业务技术工作,有较强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才能真正履行好内部控制职责,有效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内部控制人员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提高内控人员的思想觉悟,培养实事求是、坚持原则、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同时要创建和谐的工作氛围,强化对内控人员绩效考核和奖惩,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客观公正、真实有效落实。要强化对内控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的培养,通过进修学习和实践交流,使单位内控人员掌握全方位的内控知识和技能,提高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预测判断、沟通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以高效履行内部控制职能。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Z].2012年12月29日,财会[2012]21号.

单位实习意见范文5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很多事业单位现有体制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很多单位也是顺应发展,制定了很多激励措施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服务质量。本文针对一些激励措施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又据此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可为相应单位提供一些可参考经验。

关键词 :事业单位 激励措施 优化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很多体制已不太适应现状,这就造成了国有资源的浪费。面对这种情况,制定合适的激励措施成为事业单位转变管理模式和人事制度的重要方法。

一、对主要激励措施的介绍和分析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生来就渴望得到满足,有着最基本的五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详见图1)。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岗位,这五种需要的主次关系略微有所差别。每个领导都需要对员工最迫切的需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对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各个企业或单位都以各种激励措施来提高员工积极性和服务质量,其主要激励措施可分为: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自我实现激励等。下面进行分别介绍。

1.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是最常见的激励措施之一,很多单位和企业都相应制订了严格的奖励和惩罚规定,例如各种绩效奖、出勤率、额外奖金等。物质激励确实在调动员工积极性上起着明显的作用,然而该措施太过强调员工的利益心和物质欲望,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员工的精神需要和社会属性。

2.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是将领导与员工和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提升到了一个较为重要的地位,认为人际关系是影响工作效率的重要原因。根据相关统计表明:关系融洽的成员们在一起的工作效率比关系一般或关系不好的工作效率能高出10-15个百分点。精神激励对领导者的要求较高,需要领导重视员工的心理需要。精神激励对于一些薪资待遇较高的员工的确很重要,但对于一些薪资较低的员工收效甚微。

3.自我实现激励

该类激励措施重点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不让条框规定制度去束缚员工的自由,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例如:著名的谷歌公司将“工作时间可以不必穿正式装”作为招募员工的一个很有诱惑力的条件。自我实现激励措施注重人文发展,讲究以人为本,该措施对于一些注重个人自由的员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对于事业单位激励措施的优化建议

激励措施本身就是一个很强的学问,目前很多大型公司企业十分注重“企业文化”的培养,这也是激励措施的一个缩影而已。所以在制定激励措施时,应扩大眼界,不应只考虑单单一个或几个简单的表面问题。人是情感动物,对外界的现象也很敏感。所以要将这类情感充分考虑进去。

1.激励措施应符合员工的期望值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鲁姆认为:激励措施是推动员工采取某一行动或达到某一目标的内动力。此外,他还引入了“目标效价”这一概念,即:当目标达成之后个人期望获得奖励的价值大小。“目标效价”反映了个人对奖酬的重视程度,而期望值可以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得出。

制定符合员工期望值的激励措施,前提必须要让员工明白以下几个内容:第一,工作可以给他们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东西。第二,他们所能获得的回报是和他们相应的付出呈正比关系的。第三,只要认真努力工作,就会得到相应的绩效。在该理论指导下,管理者在制定激励措施时要根据员工的实际需求来提供他们认为是效价最大的回报。此外,在激励过程中应加大期望行为和非期望行为的效价差别,这就更能体现出激励的可观性。而且要适当控制员工的期望值,例如加强心理疏导,毕竟几乎所有人都会想着奖励越多越好。

2.激励措施一定要有公平性

激励措施的本质是奖励做出贡献的员工,如果激励措施出现有失公平的现象,那就会带来更加恶劣的影响。某心理学家经过大量调查后得出以下很实际的结论:当某个员工得到一定的奖励之后,他不仅会关心自己是否得到应有的回报,他还会关心别人获得的奖励。如果他觉得某个人贡献没有他大而得到的奖励和他一样或比他多时,内心肯定会出现情绪,而这会严重影响该员工日后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

公平理论应是管理者时刻把持的一个标杆,对待任何员工都应一视同仁。首先,领导要引导员工共同形成一种正确的公平感,杜绝旁门左道现象的出现;然后,领导者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例如:自古就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公平是维护稳定和团结的主要纽带;最后,领导者应将报酬分配建立在科学的激励机制上。

3.注重短期和长期激励相结合

从目前来看,各个企业单位在制定激励措施时都是考虑短期性,在长期的激励措施中表现并不好。而且很多长期激励措施存在善变、过于重视片面等缺陷,这样令员工也不去重视。

例如某项工作需要一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在完成之前负责该工作的员工其付出的劳动是很难被承认的,这就造成员工都有着“急功近利”的想法,不想去承担耗时长的工作。

所以在制定长期激励措施时,应充分考虑某项工作的周期性、难易程度等因素,对完成时间要求较长的工作要给予相应员工阶段性的关怀,不能使其认为自己的付出被遗忘了。

4.同步激励措施共同实施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同步实施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不可只是片面强调一方面,但可以有侧重点。例如:在企业单位中,物质奖励承担主要角色;而在事业单位,应将员工的自我实现作为激励措施的指导思想,另外需给予一定量的物质奖励。在同步激励措施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人的关系,包括领导与职工,职工和职工。第二,注意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例如激励措施和环境。第三,激励方式和激励内容。从目前来看,事业单位的工资构成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福利津贴等。在一直讨论的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中,绩效工资被放在了重要位置,这对于打破事业单位存在很久的“绝对公平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积极性也具有很大的作用。

总之,事业单位作为支持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力量,其作用不容忽视,而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必须要实时对其薪资分配、激励措施等进行改变,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各个部门的作用同时,“以人为本”“公平公正”是激励措施的核心原则,这是必须要把握的。

参考文献

[1]唐贵瑶,魏立群.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4):12-14

[ 2 ] 王洪波.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J ] . 商业经济,2011(9):20-22

[ 3 ] 刘芳, 吴欢伟.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 J ] . 科学管理研究,2006(4):34-35

[ 4 ] 邵海燕. 激励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有效性研究[ D ] .苏州大学,2013(3)

[5]王永龙.当代西方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管理,2003(3):45-46

单位实习意见范文6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329-02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含义、目标及原则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含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内部控制制度作为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制度,其目的在于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制度跟程序防止错误以及舞弊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用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够保证单位正常运转及持续发展,更能够保证单位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达到权利制衡的目的。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建立起一整套系统化、规范化的内控管理制度,将为事业单位的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防范管理风险,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

1、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合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避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这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最基本的目标。

2、合理保证单位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行政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和其他资产存在被挪用、贪污、盗窃的风险,必须加强控制,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同时,资产配置不合理、资产损失浪费、使用效率低下等,也是内部控制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良好的内部控制,应当为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提供制度保障。

3、合理保证单位财务信息真实完整。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既包括财务报告,又包括预算草案、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还包括以其他形式报告的与单位经济活动相关的、能以货币计量的信息。财务信息是以济的客观反映,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法定义务,也是行政事业单位解除受拖责任的必要手段。内部控制应为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提供合理保证。

4、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掌握了大量的社会公共资源,在进行资源和资金的分配过程中,由于监督不力等各种原因,舞弊和行为时有发生,造成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和极大浪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发挥内部控制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的作用是内部重要目标。

5、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职责任使命是有效管理国家和提供公共服务,共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影响其职责履行的好坏,建立 和实施内部控制能够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升单位公共服务水平,从而最终有利于其职责的履行。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单位经济活动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经济活动所涉及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全过程控制。全面性原则还要求单位的所有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单位负责人都要参与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2、重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并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单位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体系中存在诸多不足,单位内部没有一套统一的有关于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认为有了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自然也就有了内控制度,造成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是不能及时完善。一是受到传统基数递增预算的影响,人们预算观念不足,很多事业单位对预算的分解计划非常随意,预算编制与执行都十分马虎,理财观念淡薄;二是对报表数据的利用率差,无法真实的反映单位的财务情况;三是专项资金的管理不到位,绩效评价形同虚设;四是财会岗位设置存在业务交叉,专业人员配置不足,导致财务部门和人员职责不明晰;五是没有建立内部审计制度,作为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内部审计是内控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单位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有些单位并未设置内审机构, 或设有内审机构也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一般是有章不循,设置的相关机构和规章制度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以上种种,使得财务监督与控制流于形式,内部控制制度得不到落实。

(二)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内控意识是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有效落实的重要基础,部分事业单位在整体氛围上缺乏内控理念,对内部控制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对内控制度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从领导层面来看,认为内控制度可有可无,在工作中并不重视财务的管理,参与度相当的低,简单的认为内控制度是财务部门监督,多数是被动接受财政部门的信息。认为有了部门预算就可以替代内部控制,很大程度上导致财务状况的随意性,即便有些部门制定了内控制度,也被束之高阁,没有具体实施。从财务人员来看,很多事业单位在用人机制上不完备、不科学,财务人员素质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不能满足会计工作需要,而其提出的内控措施往往流于形式,导致财务部门无法参与单位的业务经营和重要决策,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充分发挥有效的监管作用。

(三)相关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当部分专职财务人员缺乏正规的专业教育,整体素质偏低,对于其所处岗位的职责不明确,责任不清楚,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和财务管理失控,不能准确地把握住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方针,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同时部分财务人员在进行实际工作过程中,盲目地听从上级的安排,不能够很好地保持财务的独立性,经济活动在工作人员所做的会计记录中也得不到准确的反映,财务信息失真严重地影响到本单位财务核算的工作质量。同时,鉴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质,财务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操守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问题的措施

(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一是增强预算观念,对单位的财政资金及使用效率进行复核,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先预算后支出的原则不可改,无预算坚决不支出。事业单位要树立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体制,对单位的收支情况进行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规范,将其贯穿在整个预算进程中。二是完善财务分析,采用科学的方法,对财务报告的收支情况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分析,然后进行对比,对各个指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发挥财务报告的作用。三是建立内部核查制度,主要审核单位各个职能部门的各项支出是否符合效益性原则,单位资金是否符合合法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在各职能部门的经办人员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机制,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性。四是明确单位内部各部门的职能性质、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范围和职责权限,通过合理分工,设立财务管理相关岗位、明确职责,最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五是充分发挥内审的作用。内审制度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措施,内审的目的就是协调人员有效履行职责,监督和检查各项管理制度的贯彻和执行,提高单位管理效果,保证财务的合理合规,信息的准确和真实。在审计中发现问题,在执行中改进问题,以达到不断地完善内部控制的目的。

(二)增强单位领导以及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领导要对内控制度高度重视,要树立内控观念和意识。按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单位财务与会计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从领导角度, 强化他们对内部控制的意识程度,领导者在单位的管理中起着绝对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单位的工作进程,进而影响到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提高领导者的知识和技能业务素质,完善领导者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使他们更加符合现代内部控制的管理者要求。由领导干部带头抓内部控制, 能树立内控制度人人有责、干部职工人人从我做起的思想。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加强员工对内控知识的正确任何和理解,明确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在工作中的职责范围,强化员工在工作中的内控责任,以及通过建立健全赏罚分明的长效激励机制,调动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多种方式,增强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的内控意识。从财务人员角度,要增强按照法规和相关文件政策认真实施内部控制的意识,防止无原则的工作作风,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以标准制度为依据,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把财务审核的内控机制贯穿于平常的业务工作之中,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的贯彻执行。

(三)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

高素质的财会人员是确保各项财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是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创新的主体。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依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上级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不断加快。对会计法规的学习和财务知识的更新是每一位财务工作者的迫切任务。所以应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再教育,不但单位要重视,单位领导要重视,更重要的是从事财务工作的每一位人员从思想深处真正地重视起来,并去认真落实。因此,要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一是要提高财务人员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大力培养其对党忠诚、为人正直的品质,使其能够在诱惑面前坚持原则。二是要加强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的培训。三是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再教育工作。

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评价与监督

(一)内控自我评价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自行组织的,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包括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实施主体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内容。包括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合法性,即内部控制设计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以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为依据;内部控制设计的全面性,即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覆盖了单位所有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所有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是否对单位内部各相关部门和人员都具备约束力;’内部控制设计的重要性,即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重点关注了单位的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内部控制设计的适应性,即内部设计是否与单位所处环境、业务特点、复杂程度以及风险管理标相匹配。

(二)内部监督的内部监督

内部控制的内部监督是单位对其自身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持相对独立,内部控制监督不能由具体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的工作部门承担。对于设立了独立内部审计部门或者专职内审岗位的单位,应当指定内审部门或者岗位作为内部监督的实施主体;对于没有内审部门或岗位,或者内审部门因人手不足,力量薄弱等原因无法有效履行内部控制监督检查职能的单位,可以成立内部监督联合工作小组履行相应的职能负责内部监督的部门或岗位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建立与执行情况,以及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等,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

内部外部监督主要由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承担,同时应当充分发挥纪检、监查等部门的作用,构建严密的外部监督网络。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是单位为履行职能、实现总体目标而建立的保障系统,贯穿单位整个经济活动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因此工作中,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经验,进行探索创新,从而建立一套符合我国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单位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的修订和完善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控制度。

参考文献

[1] 江敏.浅议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商界,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