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中音乐学期教学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中音乐学期教学计划范文1
这里,结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与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人音版),简单谈几点认识。
一、关于教材
《音乐鉴赏》教材紧紧围绕“鉴赏”这一层次,以审美为主线,以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基础,具有体系新颖、观点明晰、切合实际这样几个特点:
1. 编写理念
突出以审美为核心,这是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材的编写理念。这一理念,既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也是对音乐课程标准新理念的具体实施。过去由于对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对音乐教材的审美本质认识不足。而新教材突出了音乐本身的艺术美,注意了音乐内容结构体系的合理性,扩大了音乐的创造空间,将音乐知识技能学习融于音乐学习中,更加重视了整体的音乐作品内涵的审美作用。这些变化,使新的音乐教材特质与作用发挥得更充分,也更加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2. 内容选择
《音乐鉴赏》教材内容选择广泛,选录了大量中外音乐精品。这些经受了历史检验也得到了人们公认的真正的艺术精品必然是美的结晶,使得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内容美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同时,教材注意了知识性和音乐审美导向性相结合、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紧密结合。通过这些思想内涵丰富的音乐作品,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的心灵深处受到震撼,精神人格得到陶冶,思想品德得到升华。
3. 体例结构
《音乐鉴赏》教材的编写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并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教育理念。在体例结构上突破理性的、死板封闭的音乐知识体系框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审美心理以及活动方式,以提供学生感性的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为出发点和主线,为学生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来设计音乐教材的体例结构。
总之,《音乐鉴赏》教材较之传统的高中音乐欣赏教材有了很大的突破,反映了高中音乐学科和基础音乐教育发展的最新水平,体现了音乐技能与音乐知识在当前学生生活环境中的实践意义,体现了音乐教材内容和组织形式的表达方式的科学性,反映了对高中学生整体精神世界的关照。
二、关于教学实施
面对高中音乐鉴赏模块这样一种新的主题式课程结构,许多教师对它认识还不够清晰,对模块课程的实施尚缺乏具体的教学体验。这里对音乐鉴赏模块的实施提出几点建议:
1. 做好模块教学的整体设计
模块教学的整体设计与过去的学期教学计划相比主要是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过去的学期教学计划是以教师的教学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包括基本情况分析部分和教学进度计划两个部分。模块教学的整体设计则关注更多的是要保证课程模块的整体性,审视课程模块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关注教师是否建构起整体教学设计观,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置于课程模块的整体视野之中,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是否确保了课程模块的教学完整性。
因此,在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中,应当关注这样几个方面:
① 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模块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引导人健康向上、乐观积极的精神基石。在模块的整体教学设计上一定要体现出新的知识观和学生观,体现出在人的发展中多维目标的整合,体现出素质教育对课程目标体系的要求。因此,我们不仅在单节课上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整个模块教学设计上更要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② 按需划分合理结构。划分教学结构,注意将一个教学结构的教学内容要保持相对的完整性、始终性和开放性,使一系列的单元结构充分包容在完整的年段结构中,使教学过程呈现条理化,各有侧重点和不同的教学节奏,互相关联又层层深入。结构越合理,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越协调,发挥作用越大。
③ 梳理教材填充内容。其中处理教材是关键,是构成知识结构的骨架。如在人音版教材中,《音乐鉴赏》模块共分18个单元34节,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每一节都有独立的内容。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单元的主题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心理规律等实际情况,补充丰富教材内容,整理出具有针对性和有效的适应性的教学材料。在模块的整体设计上,教师可以根据模块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和模块单元的具体学习内容、学生素质情况以及教师自身把握教材的能力,合理划分时间来完成学习内容。
2. 把核心概念放在教学的重要位置
音乐鉴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像,并以此来感悟音乐作品。新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强调以审美为核心,强调在音乐欣赏、表现、创造实践中学习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普通高中音乐教育具有明显的基础性,它属于基础教育范畴,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形成热爱音乐的情感意向以及基本的音乐能力和审美能力。因此,音乐鉴赏教学的全部过程,应以美感的发生为核心概念,要从感性入手,采用体验的方式,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音乐本身内在的潜效应,并将审美体验贯穿在整个过程,通过学生自己亲身的音乐实践活动,来体验和感受活动的价值,从而形成自己的音乐价值观念。
3. 认真对待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教育是国际竞争的需要,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鼓励音乐创造的另一个重要内涵,是在音乐教学中不存在标准答案。对于音乐教学来说,不应有一个系统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序,音乐课堂应是动态的、变化的。就音乐教学来说,尽管也有一些共同的教学规律与原则可以遵循,但从根本上说,其教学过程是充满了创造性的,严格细致的程序和统一的模式与标准,意味着艺术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死亡。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树立自信,培养创新意识;设疑激趣,培养创新欲望;传授知识,挖掘创新因素;指导观察,培养创新能力;引导质疑,培养创新能力;启发想像,培养创造精神等环节,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他们提供独立探求知识的学习环境,启发和激励学生的浓厚的创新兴趣,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借问题促探索,借探索促发现,借发现促创新,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转化为现实的创造能力。
4. 重视音乐实践、探索等学习活动
传统的音乐欣赏往往运用讲解音乐、分析音乐的传承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以他人感受代替自身体验、以间接经验代替直接经验的传承式教学泯灭了音乐课程的自身魅力,不利于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重视艺术实践,将其作为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因此,在音乐鉴赏教学中,音乐教师应该认真地贯彻上述原则,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音乐的形式表达情感,交流思想。应注意结合具体的音乐作品和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来进行。学生只是被动地聆听是不行的,而应积极引导学生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用语言对音乐进行描述,用身体动作反应、表现音乐等,使音乐成为个性的表达方式。
高中音乐学期教学计划范文2
关键词:高校 音乐教育 教学改革
多年来,我国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承担了为中小学培养合格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但是目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等具体方面与培养未来音乐教师的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从现在的课程建设的整体上来看,基本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问题分析
1.实际教学还是没有完全脱离音乐学院培养专业表演人才的模式。这主要体现在专业必修课的学科类课程中音乐技能类课程过多,音乐学理论类课程不足。音乐教育是理论学科,在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时候理当更加注重理论课的教授,而在实际设置的课程中涉及音乐学理论、教育学理论的比重过小。
2.教育实践类课程单一,甚至脱离实践。比如以教育实习来说,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通常安排在第七学期一次性完成,时间为4~8周不等,多数为6周,内容是教授中学音乐课。学生在实习前由于实践太少,所以仅从理论层次对于教育活动的认识出发不可能单方面地提高未来音乐教师职业前期的学科教学水平。
3.教材内容单一,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非常有必要整改、充实和完善上课的内容和教材等。教学一线的工作者有必要和有义务探索出一条符合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与符合专业特点的考核方式,反复实践和组织,精心编写音乐教材,把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二、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新的设想
1.课程设置。首先,需要对技能课进行改革,改变重技能、轻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技能课的学习中,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演唱或演奏几首作品,更应当从理论上让学生们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演唱(演奏),如果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不同效果。只有从理论的角度让学生明白了,他们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进行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其次,改变以往课程的单一性。就拿声乐、钢琴两门专业课来说,长期以来就是相互分离的,这就造成声乐专业的学生不能弹伴奏,甚至于不能在钢琴上视谱,而钢琴专业的学生又不能演唱。这种能唱不能弹、能弹不能唱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开设一种配套的课程,由不同专业的教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使二者有机结合。再次,就是教育类课程的开设。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仅仅依赖于音乐学科教学法和普修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这会造成作为今后要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学生不甚了解或完全不了解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以及该如何应对这些学生。最后,就是实践类课程的开设。实践类课程不仅仅是指舞台实践或教育实习,还应体现在学生每个学期的学生实践中。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中小学进行实地的旁听学习,教师应及时掌握当前中小学的教育动态,以及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模拟教学活动等。
2.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力求多样化。当前很多教师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水平,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涉猎更多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更加直观。比如在教唱《龙船调》这首作品时,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峡江情歌》和《新龙船调》的演唱视频,使学生了解到具有同样音乐元素的歌曲。而且同样一首歌,教师可以提供多个歌手的演唱视频,让学生对比地去看不同艺术家的表演及演唱风格,提高音乐鉴赏力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
3.教学形式。在以往的教学中多是教师讲、学生听,可以改变一下教学形式,让学生以回课的形式来上课。可以同级学生互相上课、听课,或者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上课,等等,教师在旁指导,及时纠正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4.教材。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力求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各具,应包括戏剧、歌剧、舞剧等与音乐有关的一切门类,同时还应包括音像资料。教材应体现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技能训练功能等。
三、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原则
1.课程结构以学生全面发展、学习内容创新为原则。也就是说教学要想创新,首先就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教学思维意识敢于创新,思维要创新。传统的音乐教学将学生看做是存储
[1] [2]
燃料的罐子,教师只是负责给被当做“罐子”的学生灌输燃料,不给他们提供创造性思维的空间。因此要想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音乐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要革新,弄清对“创新”的认识,教师只有自身先具有创新意识,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具有良好的创新意志品质。音乐学科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它可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
.课程设置要以紧跟时代步伐、母语文化为本、多元文化并重为导向。音乐教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音乐学科与教学艺术结合最密切的科学,音乐教学要创新,必须了解国际国内的音乐信息和文化信息,了解国际国内的教学动态,具有前瞻性的教学观念。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创新,应该着重于关注“创新”的发展价值,要看到学生在将来很可能会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就能使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可能。也只有在此前提下,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性教学,我们才能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发,在学到东西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整体思路要坚持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标。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学会科学地“教”,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始终把情感的表达放在首位。高师声乐教学首先要增强师范性,按“师范”的培养目标去培养。把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循序渐进,注重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贴近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必须体现教学内容与师范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原则,提高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学习的质量,使之系统化。
总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最终应落实到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学生技能的发展上。教师要转变观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好、选好、用好高职教材,坚持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实施教学,为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服务。教师要从基础教育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出发,拓宽专业知识途径,更新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使之向综合性、应用性发展,培养出复合型声乐人才。也使得我们的声乐课适应新的音乐教育形势,稳步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为高校声乐教育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