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情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术研究情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术研究情况

学术研究情况范文1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评价;问题与影响因素;对策

一、相关概念界定

1、课程

关于课程的定义,古今中外有很多说法,至今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课程的具体定义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要能理解课程定义所阐述的思想和解决的问题,以及伴随该定义可能带来的问题,以便在实际工作中作出明智的判断。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这是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一书中给课程作出的定义和定位,也是这次课程改革中课程概念的基本含义。

2、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3、数学理念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对初中数学课程更是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1)数学科学得到了广泛应用,要求数学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数学学科提供了独特的思考方式,要求数学教学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

(3)数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教育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4)数学科学走出“形式主义”的光圈,要求数学教学做到“返璞归真”,适度的“非形式化”。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将问题聚焦于初中数学课程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200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评价结果呈现方式五个方面的初中数学课程评价情况。通过随机分层抽样的方式对三所农村初中的2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对已收集到的问卷资料主要采用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用百分比和相关系数进行统计。

三、初中数学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初中数学课程评价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五个方面:

(一)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方面

从表中可以看出,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积极良好的表现,教师表扬的不同程度(极力表扬,简单表扬,不表扬)中教师所占比例差异不显著。可以得知,对于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积极的学生,学校和老师给予的重视不是很显著。

(二)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方面

由上表可知,在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方面,学校组织书面测试和其他类型测试的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客观题、死记硬背的题目和开放题、探索题的比例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客观题和死记硬背的题目居多。总之,在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方面,学校多以测试为主,而且测试方式过于单一,多以书面测试为主,而测试题中安排的开放探索,结合现实情境的题较少,而客观,死记硬背的题目比较多。

(三)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方面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进行数学课程评价过程中,大部分是通过测试来进行评价,其他方式所占比重很少。总之,在评价主体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第一评价方式单一,第二评价主体多是老师和学校,家长和其他社会成员以及学生自身相对较少。

(四)评价结果呈现方式方面

由表可知,在评价结果呈现方式上,许多学校多以成绩高低或排名前后来评定学生的优良差,尽管也会参考其他标准,作业中会写相应评语来提点学生的优缺点,但是所占比重很小,未能达到定性和定量方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相应的评价效果也不会很好。

四、初中数学课程评价的影响因素

综合以上学校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分析一下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通过分析问卷内容,对于初中数学课程评价这一范畴,主要有以下三个影响因素。

(一)课程管理体制因素

通过对一些教师的问卷调查,96.7%的教师反映自己所在学校包括周边学校的课程管理体制都过于集中统一,学校普遍处于被动地位。照此下去,每个学校都处在集权机制下的单一模式中,这种模式不仅周期长,无法顾及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而且一旦模式中出现失误,将会导致全局性的影响。所以,过于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体制严重影响了学校的课程评价机制。

(二)教师因素

从对一些教师的问卷调查数据中可以发现,这些数学老师普遍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正规的培训,没有系统学习过如何设计评价活动和分析评价结果,经过分析,教师接受正规培训的程度和教师进行课程评价的合理性呈正相关关系,见表4.2,大多教师长期以来更多的是作为被评价的对象,即使学校有相关的课程评价活动,教师也是被动参与,没有任何主动权力。经过分析,教师在课程评价中的被动地位与教师进行课程评价的合理性呈正相关关系,见表4.2

(三)应试教育因素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分析,学生普遍反应在数学课堂中,多以讲题为主,题海战术很严重;测试多以传统的纸笔试为主,测试内容与解决实际问题密切相关的题目很少。很明显,这些问题与应试教育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虽然已被废除,但是它早已扼杀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并造就了改革开放前的应试教育,虽然课改理念在不断更新,但是中考、高考依然存在着,也体现了“应试教育”的影子。进而造成在数学课程评价中,人们只会简单移植国外先进的课程评价理论而无法切实实行,只会极力要求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际中却以应试为主,题海战术横行,这也就造成了数学课程评价的种种弊端,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会慢慢被磨灭。

五、改善初中数学课程评价的建议

通过分析初中数学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1、完善学校课程评价体系

我们应该认真响兴教育部的号召,制定三级数学课程评价,充分把国家、地方、学校和学生结合起来,让学校和地方参与到课程评价活动中来,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另外还应该注意大胆改革,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充分考虑中国的现状,有效继承和发展。其次要立足实际应用,注重建立发展性的数学课程评价体系。

2、建立多样化课程评价标准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与态度变化;学生的数学成绩需要加以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得予以重视。应该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方法。

学术研究情况范文2

本文着力于从中学生在名词复数的掌握当中存在各种问题入手,从几方面予以探讨。这些方面有:首先,英语是一种曲折语,每一个可数名词都具备单数和复数两种形式。第二,数的概念在英语和汉语当中有不同。第三,在英语学习当中数的概念相当复杂,有一些名词兼具可数和不可数两种意义。有个别单词单复数形式相同。最后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中国,大多数人学习英语仅局限于课堂,他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于语言的应用有限,而这对于语言的学习是极其不利的。

一、复数的概念

1.在英语当中复数概念不仅仅针对名词,人称代词、冠词、动词等都有复数形式

总体上,英语当中可数名词的复数概念是在词尾加上复数后缀s/es,一些源自于古英语的单词有较为特殊的后缀形式,例如:foot—feet,child—children 等;有些单词单、复数形式相同:sheep—sheep ;个别舶来语后缀较为特殊phenomenon—phenomena;个别名词仅有复数概念,例如:glasses,scissors,trousers...还有个别单词进行词根的变化:mouse—mice

名词变复数规则:

(1)词尾+s/es: teacher—teachers

(2)sh/ch/x/s以及个别以o结尾的单词词尾+—s/es:box—boxes; piano-pianos;hero-heroes

(3)词根变化:foot—feet;basis—bases

(4)单复数同形:means—means;sheep —sheep

(5)舶来语后缀:analysis—analyses;phenomenon— phenomena

(6)词尾加en: ox— oxen;child—children

2.名词复数的错误构成

在建立于2003年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中,具有大约一百万个单词的词汇量,它是中国内地首部书面语料库。它包括了我国第一次统计出来的中国学习者的词频排列表、拼写失误表、词目表、词频分布表、语法标注频数表、言语失误表。

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当中出现的每种错误都编注了主要错误类型代码和次代码。其中语义性失误包括词汇、名词、搭配、代词、介词、连词;每一种主要错误类型又包括次要错误类型一个,例如词形错误又可重新归类,分为:拼写错误、构词法错误、大小写错误;失误率最高的在中学学习者为拼写包括名词复数、大小写(fm3)和句法结构(sn8)包括时态练习、主谓一致等。

下表是关于名词变复数学习过程当中出现的错误种类的统计,英语学习当中的名词变复数有六种错误类型,构词1(fm1)、构词2(fm2)、动词短语(VP)、名词短语(NP)……fm1包括拼写、缩略符号、缩写等;fm2包括衍生词、词形变化、复合词、复数形式;fm3指大小写;vp包括动词短语搭配、主谓一致;np5指不可数名词用作可数名词。这几种错误类型是学习者在应用名词复数概念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针对初中学生名词单复数失误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

(1)学习者的母语干扰是造成名词单复数失误的主要原因。例如:汉语当中“肥皂”一词是可数概念,而在英文当中它是不可数名词。

(2)中学生名词单复数失误最多的是名词复数形式使用不足、主谓一致考虑不周等。

(3)名词单复数失误与学习者英语水平相关主要表现在:低水平学习者使用失误的名词多数为常用的简单的名词,较高水平的学习者使用失误的名词多数是较复杂的抽象或物质名词。

二、研究对象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将被调研对象分为:小学较高年级组(5-6)年级(st1)、初一年级组(st2)、初二年级组(st3)、初三年级组(st4)。为了开展进一步研究,笔者从六年级到初三选择了共6个班级,共200多名学生,其中六年级2个班,7年级2个班,8、9年级各一个班:

三、调研方式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

定量研究建立在自命题书面答卷基础上,定性研究建立在面试(口试)答题情况的汇总。答题纸由2部分组成,测试目的:1.测试学生名词变复数规则掌握情况及基本单词发音;2.调查测试者是否受汉语影响;3.调查学生学习名词变复数概念当中所应用的方法策略。

1.测试第一部分的section A包括基础名词的复数形式拼写;section B包括测试者对于名词复数后缀的发音的掌握。

读音规则:

(1)以s,z,sh,ch这四种音结尾的词变复数后s都读作/iz/。

(2)t结尾的变复数应把t和s连在一起读成/ts/这个音,d结尾的变复数后把d和s连在一起读成/dz/这个音。

2.测试的第二部分是五句简单的中译英,主要测试的是母语在英语学习当中的迁移影响。所有的句子当中都包括有汉语、英语用法显著不同的单词。被测试者不能像在作文测试当中一样选择回避未掌握的单词。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英语名词复数概念的掌握程度,除去中译英外,另外设计了几个主观补充问题:

Question 1:How well do you think you’ve learned English noun plurals?

Question 2:Do you often pay attention to the spelling and usage of English noun plurals?

Question 3:Do your teachers frequently correct your errors in using plural nouns in writing and speaking English?

Question 4: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when you learn the plural form of English?Spelling or the use of uncountable nouns?

Question 5:Will you slate the reason why you translate the sentence wrongly?Is there anything to do with the influence of your mother tough?

Question 6: What is your suggestion for other beginners about how to learn English noun plurals more efficiently?

测试时间一节课。测试时学生允许查字典和参考书。为了使测试具有更广泛的可信度,测试结束后笔者与测试者谈话。

四、结果分析

根据SECTION A的数据显示,列出以下图表:(横坐标:名词变复数规则;纵坐标:被测试者在名词变复数的学习当中所犯错误比率)

数据显示在最为基础的名词复数规则的第一、第二条当中英语能力较强的初三、初二学生并不具备优越性;对于较为复杂的第三、第四、第五条规则,英语水平越高,错误率越低。这主要因为:

1.英语水平越高的学生对于基础就越不重视,抓基础、促巩固不容忽视。

2.较高英语水平的学生在第三、第四、第五条规则当中错误较少,说明他们对较难掌握的变化规则练习较多。第六项规则所有学生错误率相差不大。从规则一到六难度增加,相对各程度的学生错误率也在增加。规则五多为舶来语,而且在日常生活当中应用较少,错误率最高,应加强该项规则的训练,由上得出结论:名词变复数错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R1

根据SECTION B的数据显示,在名词变复数的发音测试中:较高英语水平的学习者在语音方面的错误较少。

在翻译测试当中,由于母语的影响个别测试者将“你的手套很漂亮。”翻译成“Your gloves very beautiful.”“你喜欢吃面条吗?”翻译成“Do you like eating noodle?” 因为汉语当中的“手套”“面条”“裤子”“剪刀”不管代表是单数还是复数概念它们总是单数形式,而在英语当中它们都是复数名词,代表复数概念。汉语当中的“一条长裤”是单数含义,而英语当中则代表复数。由此可见汉语在英语学习当中对学习者的思维定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6个补充问题的回答,对于第一个问题,63.6%的St1,49.3%的 St2,27.3%的 St3 , 43.7%的 St4 认为较难;对于英语的名词复数学习是否受汉语影响,部分被测试者认为,他们在回答问题之前总是习惯性地将问题先在脑海中进行汉语预设,然后在逐词逐句翻译成英文。对于问题4答案不尽相同,有些认为不规则词根变化最难掌握,读音较难掌握;也有人认为有两种复数形式的较难掌握;或者具有单数形式但是表达复数概念,例如people和 police 等,或具有复数形式但是却有单数意义的词语较难掌握。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收集分析试卷当中产生的数据,得出以下结论:

结论一:在我们国家,具有较高英语专业水平的学生,往往比较低专业水平的学生更加容易受到母语的影响。

结论二:汉语的语言习惯对英语的名词复数概念习得具有负面作用。

如何更好地掌握名词变复数,总结有以下几个建议:

1.找出名词变复数的规则,在加以分类、细化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记忆。

2.加强基础单词的名词变复数训练。

3.对于不规则的名词复数变化,随时复习。

4.结合上下文语境,对较为生僻的名词复数形式加强应用、复习。

5.对于新学到的单词会举一反三。例如:学习theses—thesis应该会想到analyses—analysis.

6.对每次做过的练习随时巩固,建立错题集,及时订正。

参考文献:

[1]桂涛春,杨惠中.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2]寮菲.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现象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58.

学术研究情况范文3

[关键词]胃癌;治疗前;贫血情况;调查

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患者常会出现贫血,尤以胃癌、肠癌患者最为常见,且胃癌、肠癌患者常常因为贫血问题生活质量越来越不好。随着现在生活方式的变化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的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正逐年上升,而胃癌一般伴随着连带性贫血,且临床发生率非常高,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命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胃癌患者的初期治疗以及康复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鉴于此,我院特做了一次研究,旨在探讨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贫血情况,得到了一些结论,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6年1~11月收治的29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对胃癌的诊断,排除原发性脏器官疾病、胃癌引发大出血以及入院前2个月内接受输血或者其他贫血治疗的胃癌患者。所有患者中男203例,女87例,年龄在29~76岁,平均(51.3±4.4)岁。

1.2研究方法

护理人员在所有患者在人院第2天清晨和手术后第3天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检测仪器为普朗医疗公司生产的x FA9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具体检测指标包括血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与此同时还要求测定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浓度。

1.3观察指标

(1)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液分析情况;(2)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贫血、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3)将上述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比较,比较手术前后贫血患者和无贫血患者各项贫血指标的检测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定量资料以(x±s)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液分析情况比较

胃癌患者手术后的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清铁浓度以及血清铁蛋白浓度等血液分析情况均显著低于术前(P

2.2手术前后贫血和缺血性贫血的发生率比较

胃癌患者手术前贫血的发生率为32.41%,术后贫血发生率为75.52%,后者显著高于前者;术前,缺铁性贫血占贫血患者的54.25%,显著低于术后79.45%(P

2.3手术前后贫血患者和无贫血患者各项贫血指标的检测结果比较

手术前后贫血患者的年龄更高,且其血红细胞计数等相关贫血指标均少于无贫血患者;此外贫血患者术后的数量较术前有增加而无贫血患者较术前有减少(P

3.讨论

随着对胃癌的研究深入,发现胃癌患者常容易并发贫血,且贫血的严重与否将会直接影响预后,尤其是术前严重贫血的患者,不仅不利于手术的进行,还会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的长短,因此了解胃癌患者的贫血状况和及时干预尤为重要。

学术研究情况范文4

【关键词】河南省中学生; 篮球进攻技术 ;教学; 调查与研究

A Survey of the Teaching of Basketball Offensive Skills to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enan Province

DI Ai-fa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Basketball is one of the favorite sports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 The imparting of knowledge about offensive skills is among the main tasks in the teaching of basketball skills. The result of the survey reveals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basketball skills in Henan high schools. The research concerning the problems helps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basketball.

【Keywords】high school students in Henan Province; Offensive skills of basketball; Teaching; Survey and research

1 研究目的

针对河南省部分中学生篮球进攻技术知识情况的调查,了解篮球进攻技术目前在部分中学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改进中学篮球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和意识,为高一级的学校和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综合分析法、统计法、比较法、文献法进行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省中学生学习篮球进攻技术知识现状

通过河南省中学生篮球进攻技术知识情况的调查了解到,篮球是目前中学生最喜爱也是最常进行的一项运动,中学生篮球爱好者已超过学生半数。由于篮球进攻技术知识内容比较多,学生自己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必须通过中学的体育教学课,使学生比较规范掌握篮球进攻技术知识。根据河南省中学生篮球进攻技术知识情况调查表,我们组织了郑大体院在校学生对所在家乡的一些中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78份,问卷收回率为98%符合课题要求。为了使课题调查情况更合理,我们分别按东、南、西、北、西南、东南、东北几个区域进行发放问卷。其中东区有:开封东郊中学(初中)、开封二十五中(高中)、河大附中(高中);南区有:漯河市一中(高中)、.城实验中学(初中);西区有:洛阳市外语中学(初中)、洛阳市九中、十九中(高中);北区有:新乡市一中(高中);西南区有:南阳市唐河八中(高中);东南区有:周口实验中学(初中)、商水一高(高中);东北区有:濮阳市台前县一中(高中)。为了使调查的数据更合理、真实、全面,我们特意选择了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因为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刚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对新进的学校情况不是特别了解;初中三年级、高中三年级又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所以,我们选择了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首先了解河南省篮球进攻技术教学的基本情况。如表1。

长期以来,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热衷于篮球运动,但不喜欢上篮球课的现象。由于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对学校的篮球教学课不太热情,但从表4看,仍有53%的学生是喜欢上篮球课的,不喜欢的仅占9%,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学校的体育教学是认可的,他们中37%的学生对篮球有兴趣, 36%的学生是为了健身娱乐,19%的学生是为了培养体育特长,将来考体育院校,16%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教学安排。一小部分不喜欢上篮球课的学生也有多方面原因,一是不感兴趣的占20%,二是担心受伤的占22%,认为教学安排不合里的占23%,怕苦怕累的占12%。总之,学生不喜欢上篮球课,有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方面的客观原因,要想改变目前的现状,就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进行锻炼。

3.2 河南省中学生学习篮球进攻技术知识的途径

河南省中学生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和学习篮球进攻技术知识?调查的情况见表2。本题目是多项选择题,表2说明,有48%的中学生是通过电视、录象、网络了解篮球比赛,获得篮球运动的有关知识的;有17%的中学生是通过现场观看比赛了解篮球运动这个项目的,但是,54%中学生是通过学校体育课学习、掌握和学习篮球运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这些数据说明中学体育课是学生获得体育锻练手段和习惯的重要方法,要使中学生在中学阶段最大程度的来学习、了解和掌握篮球运动有关方面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为以后走进大学和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打下基础。因此,在中学阶段进行篮球进攻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普及是很有必要的,是符合中学生的特点的,对中学生的篮球运动的进一步开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表3的调查数据说明,通过电视、录象、网络学习、掌握篮球进攻技术的只占19%、37%,在体育活动场所学习和掌握进攻技术知识的只占23%,而在学校体育课上学习和掌握运球、传接球、投篮、突破等进攻技术的分别占到了73%、65%、73%、50%,其它仅占10%的比例,这个结果更进一步说明,学校体育教学课是中学生学习和掌握篮球进攻技术、知识和技能主要手段。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中学篮球教学课上注意发挥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或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关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处处以学生为中心,从而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4 结论与建议

我们认为:新课程要求不注重技术教学完整性,但并不是不学技术动作,而是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掌握技能的目的。篮球运动具有强烈的对抗性、趣味性、竞争性,深受中学生的喜欢;同时它又是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主要内容,因此,上好篮球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而且还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发展,增强体质,所以,上好中学篮球课是十分重要的。

4.1 篮球课堂教学组织既要严密,又要有趣味性

要努力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取而代之为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 在篮球的运球教学中, 就可以用运球接力进行练习,可先分组进行, 然后让技术熟练水平较高的学生, 把这些不同的分组练习进行优化组合, 在全班同学面前作展示性表演, 让大家点评改进, 从中激发学生们动脑筋思考如何训练,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让他们充分体会体育运动的乐趣和成就感。游戏的特点是使参加者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活动, 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篮球运动是游戏的高级发展, 因此中学的篮球教学不应太呆板, 也就是说游戏特点应该体现得突出一些。教学实践证明, 篮球技术中的运球、传球、投篮等练习, 都可以以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和练习, 以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形成趣中促学。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小组练习中, 可充分考虑进行个性化编组, 按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熟练程度,来组织小组练习, 以鼓励学生互相沟通,自信地与人交往, 促进处于青春成长时期的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 开阔的心胸; 把握好课堂的节奏, 多变与松紧相结合, 尽量减轻学生的负担, 让他们充分体会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4.2 篮球课堂教学应突出竞赛性和教育功能性

所谓竞赛性, 体现在一些技术动作多以竞赛形式进行。竞赛性的练习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让学生尽快地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因此, 采用竞赛性的练习方法是提高中学生练习情绪、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比赛之前, 要使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教师要注意观察球场上的情况,对赛场要进行调控,要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技术后,再组织正规的教学比赛。

中学阶段是学生全面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 此阶段, 教学和教育的双重任务都不能忽视。结合篮球教学的特点, 培养学生勇猛顽强、胜不骄、败不馁、团结协作、集体主义、克服困难及责任感等思想品质。为此, 教师从教学过程到课堂小结都要有意识地观察, 并抓住有利时机向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思想教育,对学生思想品质和优良作风的培养是个长期的教育过程,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心和热爱学生, 特别是体育较差生;练习中, 要求学生认真训练, 每球必争, 通过对抗练习和竞赛, 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要教育学生坚持自觉地克服困难, 战胜自我, 树立必胜的信念。

参考文献

〔1〕刘新环,谈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与考评〔J〕.体育师友,2006,02,16-17.

〔2〕卢炳坤.新课标下如何进行中学篮球教学改革〔J〕.体育师友,2005.(03)28.

〔3〕何加信.新课标下篮球教学的特点〔J〕.体育师友2005.(3 )17.

〔4〕王淑芝.中学生接受体育技能教育状况调查 〔J〕.科技信息,2007,28.

〔5〕体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体育与健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学术研究情况范文5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技术课及理论课学习情况的调查及研究来看,学生对专业技术课及技术理论课的学习态度有着很大的差别。针对此现状,分析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专业技术课及技术理论课的问题,进而采取对策以加强学生学习及其学习的自我管理,对提高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学习能力,顺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塑造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天津体育学院 运动训练 学习情况

一、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根据研究需要的情况自行设计,利用分层抽样法抽出调查对象,设计问卷大约300份,利用集体发放问卷的方法,同时说明调查的意义,再统一回收,从而保证回收率和有效回收率,然后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本研究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问卷295份,回收率98.3%。

1.效度检验:请教天津体育学院本人指导教师和有关知识学者对调查问卷进行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的评测。

2.信度检验:进行两次相同问卷的问卷调查,两次之间相隔的时间为三周。

(二)访谈法。利用实习的休息时间走访一系二系三系的指导教师。

(三)数理统计法。对调查访问获得的有效数据,按照研究的内容进行分类,并根据统计学的原理与基本要求,采用人工和计算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相应的数据统计和处理。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300名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分别从一系、二系、三系各抽取100人,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样本。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情况分析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每周有三到四节专业技术课,从课程上来说,专业技术课程安排的课时较多,这说明专业技术课的重要性。

在整理、分析了295份调查报告后发现,大部分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对于各自的专业技术课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有超过2/3的学生喜欢甚至是非常喜欢专业技术课的学习,这与他们的浓厚兴趣是不可分割的,也是专业课成绩好于理论课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天津体育学院对于专业技术课程内容的安排量比较大,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课后休息,而不会继续进行加练,但会选择在课余时间练习,这也说明了学校对于专业课安排的重视和内容安排的全面性以及学生对于专业技术的热爱和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二)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术理论情况分析

通过上述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专业技术课情况的分析调查来看,学生对于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低于对专业技术课学习的兴趣,有40%的学生对专业理论课学习的兴趣一般,大部分学生对于专业理论课学习的态度都很平淡,并没有体现出对于专业理论课有很高的热爱程度。

但是对于专业理论课是否对专业技术课有帮助的调查中得出近90%的学生都认为有很大帮助,甚至没有学生认为没有帮助,这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现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都认为专业理论课的学习很重要,但是却有少数学生愿意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专业理论课,这说明学生对于专业理论课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较低,自觉性较差。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倾向,我们必须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爱好加以改善,以使得学生学习的倾向性达到一个较为平衡的状态,才能更好的提高成绩,完成学业。

四、结论与建议

以上令人担忧的现状急待进行改革,它引导着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态度,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不可比拟的促进作用。加强教育和引导相结合,在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的基础上,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跨世纪的体育专业人才掌握好技术与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其对体育项目的深刻理解,加强学生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在全面的提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的同时,并对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情绪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才能收到一个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李晓东,张炳松.自我效能、价值、课堂环境及学习成绩与学业求助的关系[J].心理学报.1999(31):435-440.

学术研究情况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学术研究能力;教育体制;创新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作为面向社会的“主力军”备受社会关注,大学生的方方面面如择校、心理、就业、创业等种种问题不断地引发人们的讨论和思考: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搜索以“大学生”为主题的文献记录达 314,942 条之多。

近几年,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改革呼声越来越高,关于大学生学术能力的研究,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文献记录有180条,尚属于研究的新领域。学术的涵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学术”这一概念,实际上是从西方引进的。外界对“学术”的解释有两个共同的主要特点:与学院有关;非实用性。即,所谓学术工作,就是由受过正规教育并在大学中工作的学者所进行的非实用性的研究工作。因此,在欧洲的传统中,学术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具备专业条件的环境中进行非实用性的探索。

为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丰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综合素质,团总支会同教育部曾在2002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中青联发[2002]14号),明确提出要求开展“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其他有益于学生素质提高的第二课堂活动”。最有代表性的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它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成为吸引广大高校学生共同参与的科技盛会。高校的眼光更加着力于引导开发学生的团队与研究学术能力,这不仅仅是意识层面上的发挥,也是在更进一步的台阶上,引导中国教育的发展。

此外,随着大学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化,学术研究活动成为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践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和实践环节。如学位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高校专业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学术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开拓更为崭新的校园学术氛围。

据此,我们运用问卷调查(在网络问卷星)的方式,对象是高校大学生,有专科、本科、研究生以上等不同层次,展开调查,以了解大学生关于学术研究、学术能力方面的状态及认识。

一、大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调查与探析

本次调查为开放性网络调查,参与人数524人,其中专科生占17.14%,本科生61.43%,研究生以上占21.4%。主要的调查内容如下:

在觉得学校的学术氛围上,55.32%认为一般般,23.4%认为比较差,14.89%认为根本没有学术氛围;如何对待学术性研究上,51.43%学生想参加,从中收获,仅5.71%这是搞科研的人做,不关己事;65.71%学生认为学术科研能力的培养在影响提升大学生职场竞争能力因素中有很大帮助;在阅读书籍类型的选择上,文学类占42.86%,学术类仅8.57%,学术类书籍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在学习的主要方式上,自学与听讲相结合占51.43%,学生以多元化学习方式为主;在大学的首要任务选择上,42.86%的学生选择学习理论知识,37.14%选择结交朋友,建立关系网,11.43%选择打打工,培养实践能力,为工作打基础,参加学术活动只占8.57%;在学生不重视学术研究的原因上,36.17%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术活动以及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27.66%认为90后青年追求新潮,对于比较严肃、枯燥无味的学术科研不感兴趣;在学校有没有开设培养学术阅读与写作的课程上,52.14%学生选择有,占一半,学校还是有这方面的教学活动;在提升大学生学术科研力量上31.43%的学生希望营造自由而宽松的学术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当代学生对于校园环境的更高要求,体现出他们自主化的一面,也是对学校和导师的全新挑战;在活跃学术氛围的措施上,65.71%的学生注重师生学术意识培养,创建学术活动平台,拓展学术活动空间。

综合上面的调查内容,我们探析大学生的学术研究现状的成因:

(一)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缺乏

一方面,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考试方法的影响,学生们发表自由言论发表自己见解进行学术研究的机会很少,没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学到很多自己进行学术研究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有些高校对论文的要求过高,没能充分考虑到尚处于学术生产“初级阶段”的大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大学生对于过高的论文要求,往往会觉得难以独立思考,或者说给其造成了思想错觉,对于学术产生厌倦情绪。

(二)社会的学术环境影响

就社会环境而言,学术与其他的学习研究不同,学术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积淀,是一个需要实践的过程,其必须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意义。有的学术研究中,过分考量“务实”精神,使得原有的对学术研究的意识模糊。有的研究浮于其表,追求轰动效应,没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有的盲目的组织各类活动,而不在意活动所实际取得的成效,只是流于过程。在教育中,对于当今时代的青年人来说,学术不应该停留于理想化的观念中。

(三)学校的学术研究活动需要引导

学生对学术研究类的课题缺乏引导,有的学生找不到学术研究的方向,并且认为此类研究都是“相互抄袭,毫无新意”的重复论证。在陌生的学科上,部分学生对自我要求定位在“容易读,容易考,易蒙混过关”,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并掌握这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高校需要正确的指引。

在问卷调查中,学校开展有关学术研究类的课程不能很好的与学生兴趣相互适应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开展研究性的课题中,虽然能够部分引导学生们自我认知,自我发现,赋予他们探讨能力,但是,有的课题陈腐,缺乏新意,缺乏导师的引导,将学术研究停留在了表面。

当然,对于大学生中的“研究生”群体而言,国家对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要求学生对所学专业有理论和系统上的把握,同时具备严谨的学风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并且要有新的见解。“理论和系统的把握”要求研究生必须要大量地阅读本学科的有关文献,在大量的研读和写作的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概括和抽象能力。较强的概括和抽象能力是研究生区别于本科生的一大要素。研究生的这种教学模式同本科生以获取基本知识、操练基本技能为主的学习方法完全不同,在质的方面是一次飞跃。

二、培养大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的对策

(一)构建健康的学术环境

构建健康的学术环境在大学生学术研究中极其重要。学术的灵魂在于其自有的发展,学术需要秩序,也同样需要自由。学术研究拥有其本身存在的意义,彭江《中国大学学术研究制度变革》中写道:“大学学术研究的基本学术价值有四:学术自由、学术公平、学术秩序、学术效率。”一切学术研究或教学机构的学者和教师,在他们研究的领域内有寻求真理并将其晓之于他人的自由。学术自由是学者间的平等探讨和坦诚交流,其本身包含着对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的制约。要给学者以宽松的学术环境,要尊重学者、崇尚学术。

学术在如今的环境中,被湮没,被曲解,被异化,被用以获得利益,借用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被批得很厉害的两个词语来说,学术,就是学者在“象牙塔”中进行的“为学术而学术”的“纯学术”探索工作。梁启超早在本世纪初就批评中国知识分子的治学态度,指出病源在于“不以学问为目的而以为手段”,他主张学者应有“学者的人格”,应该以学问自重,“断不以学问供学问以外的手段”。

(二)建立理性的学术评价机制

评价是对于事物价值的一种判断,在大学生学术研究方面,评价主要的体现还是在举办的学术研究活动方面。学术评价系统应该本着客观鼓励的态度,评价本身的目标追求不能数量化,以尊重学术研究规律。

近几年,学术不规范事件大量被揭发,学术规范问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专家学者呼声:遏制学术腐败,纯净学术领域,抨击学术不端恶行、呼唤学术规范。

中国社科院2011年法治蓝皮书指出,过度追求量化的学术评价机制诱发学术不端。报告指出,应当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而不仅仅考虑研究成果的数量。如学术论文不能重数量、轻质量,以避免引发剽窃、抄袭、拼凑论文等现象。对于大学生而言,学术论文评价标准不能单一,不能够拘泥于形式化,应该反映学生个人的综合(学习能力、探究能力)能力等。高校学生与教师在学术研究上是相辅相成的,理性的学术评价能促使师生更多的碰撞与火花。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多方面、多层次开展引导学生学习学术研究和培养学术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对于高校而言,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是教学创新的永恒主题。为了快速提高大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可开设学术写作课程,将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学术评论能力列入了本科生基本功。对于那些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对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和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的大学生,学校要鼓励他们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如参加或撰写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等活动,并给予经费立项资助。在评价机制上:学生获得一定奖励学分,可申请计入相关专业选修课或实践环节的学分;指导教师根据实际承担的辅导任务和工作成效折算教学工作量等,形成学术活动的良性互动。

对于研究生而言,从新生入校起,可通过新生与教授的交流,初步开展以学术生涯规划基本内容的规划教育,引导新生认清自身优势与不足,帮助他们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素质、发展愿望确立研究方向,引导新生提高自己的眼界和思想高度,鼓励他们加强专业学习,拓展综合素质,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为以后的学术研究活动奠定基础。

此外,高校的常态化的学术活动,如学术讲座,学术文化活动月,开发研究与创新实践平台等,给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人文与社科知识,提高他们专业创新能力。对于那些在校期间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创新创业,主动适应社会,彰显学校人才培养特色的优秀学生,学校要给予表彰奖励,形成良好的激励人才培养机制。

大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需要发展,无论是从大学生主体、教师、还是学校的层面上,学术研究需要变革,需要健康的学术环境,理性的学术评价和多样的学术创新活动。目前高校大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现状需要迫切的改变,只有大学生参与到学术研究中,学术研究才能获得崭新的生命力,是时下教育创新与发展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董大年.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