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种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建筑工程种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建筑工程种类

建筑工程种类范文1

(长春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摘要】设计变更是对设计图纸中“错、漏、碰、差”的更正,是优化设计图纸、完善建筑功能、保障建筑安全、降低建筑成本、简化施工工艺的权威性、指令性、指导性文件。本文就设计变更的概念、分类和特征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建筑工程;设计变更;设计图纸

建筑工程具有施工管理部门较多、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材料种类、规格较多、施工工序、工艺较复杂等特点,在设计或施工过程中都会有不可预见的“错、漏、碰、差”现象的产生,这些不可能在建筑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都反映出来,也就出现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设计变更是任何一个建筑工程不可避免的事情。下面,就设计变更的概念、分类和特征,进行阐述如下:

1 设计变更的概念

设计变更是对设计图纸进行优化与补充,是为使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并保证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施工质量,便于施工,确保施工安全和工期得以实现。建筑工程相对于设计图纸,在工程数量上,设计深度上、内容范围上的变化都属于设计变更。也就是说,施工单位在履行施工合同过程中,为使建筑工程保质、保量、保时而对合同中的工作内容进行修改(或追加,或取消)某项工作,其表现形式是增加或减少合同中的某项工程量或分项工程;改变合同中的某项工作的性质、质量或种类;改变工程某个部分的标高、线形、位置和尺寸;完成本工程所需要的某个种类的附加工作;改变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和时间安排;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或减少等,均需工程设计变更来确认。

2 设计变更的分类

2.1 图纸设计变更

图纸设计变更,是指在设计校核图纸过程中,意识到难以施工,或错误的地方,或在图纸会审过程中出现的变更,这类变更一般由设计单位提出并补充设计文件对工程做出的设计变更,图纸设计变更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是工程设计变更的主体。

2.2 施工方案变更

施工方案变更,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承包方)因工程地质条件变化、施工环境或施工条件的改变等因素影响,向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提出的改变原施工方案的变更。施工方案的变更应经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审查同意后,才得以实施。否则,引起的费用增加或工期延误将由施工单位(承包方)自行承担,同时重大事项施工方案的变更还应征询设计单位的意见。

2.3 前期竣工项目的改造或维修方案

前期竣工项目的改造或维修方案,是指对已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建筑工程进行改造或维修方案出具的、指导施工的设计变更。改造或维修项目由物业申请上报至建设单位,经领导审批后,由技术管理部出具书面形式的改造或维修施工方案文本。重要事项的改造或维修施工方案的文本还应征询设计单位的意见。

3 设计变更的特征

工程设计变更根据提出单位及涉及内容不同,具备以下特征。

1)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出具的书面设计变更。施工单位按照设计文件的内容合理进行施工组织变更,以保证和提高施工质量。这类设计变更的原因,一是建设单位对建筑使用功能做出改变时发生的设计变更;二是设计单位为了完善或优化设计做出的设计变更。

2)当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在进行图纸会审过程中,发现设计图纸中有“错、漏、碰、差”的地方,并经过共同商榷的并由设计人员最后确认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设计交底或会议纪要等书面材料。这类设计变更,可以先执行设计变更,然后再补发正式的设计变更文件。

3)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中有缺陷,而向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提出的书面变更申请,经过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的确认签字后,方可进行实施。这类设计变更,应该在签署正式变更文件前,经过多方磋商来确定。

4)装饰阶段的变更(或称二次设计),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对美观和使用功能等要求,以及材料的采购、现场实际施工进度过程中出现的变更,这类设计变更会优化和修改原设计,增加投资,需要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共同磋商来确定。

5)工程变更造成返工的签证。设计变更文件下发后,应及时组织监理单位检查核对返工的分项工程量,并办理现场签证手续,作为结算的依据。因属非施工单位的责任造成返工,经济损失应由建设单位承担。

综上所述,设计变更是一个复杂的事情,涉及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承包方)各方的人力与经济利益,尤其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更是矛盾的统一体。在实际建筑工程中,设计变更产生机率及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这就形成对设计变更处理的复杂性。各单位、各专业工程师首先应识别不同种类的设计变更,通过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设定不同的设计变更处理程序及不同的审批权限,加强对设计变更有效性和成本的审核,使建筑工程中的《设计变更通知单》成为优化设计图纸、完善建筑功能、保障建筑安全、降低建筑成本、简化施工工艺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12.

[2]巢元凯,张方,滕绍华,主编.实用建筑设计手册[M].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8.

建筑工程种类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电气;防雷接地装置;施工措施

1电气工程中的防雷接地概述分类

雷电可以致使建筑物损坏,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雷电对电力设施的破坏是非常大的,破坏作用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发生热效应和电动力作用;第二类雷电感应是雷电的二次作用,即雷电流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第三类是雷电波侵入,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也会引起配电装置或电气线路断路而燃烧导致火灾。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建筑群规模逐渐壮大,建筑工程更是数不胜数,在建筑工程中更容易受到阴雨天气的雷击,受到雷击以后损坏严重,在我国经常出现因为雷击而造成的建筑物损坏的事件,在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和施工工作中应该格外注意阴雨雷电天气对建筑物防雷接地装置的影响。建筑物的防雷施工主要包括建筑内部和建筑外部防雷两部分,外部的防雷主要是在建筑外部防直击雷和侧击雷,建筑物防雷通过建筑物本身的基础接地体、引下线、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避雷网格、均压环、等电位、避雷器等的保护作用,以尽可能减弱雷击时对建筑物内的电磁效应,同时为建筑物内部设备的感应雷防护提供必要的条件,避免了建筑物遭受直击雷和侧击雷的雷击,从而保护建筑物本身、设备和人不受到雷击,保护建筑物的完整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内部防雷保护主要是指设备防止雷电感应和防止线路上的雷电波的侵入,来控制削减雷电感应和雷电波的入侵,对建筑物的反击作用也会引起配电装置或电气线路断路而燃烧导致火灾,从而保护设备和人们的人身安全免遭雷电感应的伤害。

2防雷接地施工实例

以某大楼为研究对象,共12层,地下1层为车库;1~2层为商铺店面,3层以上是住宅,结合建筑工程的防雷接地系统中,对关于防雷接地设计施工措施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的论述。

2.1建筑物防雷接地规范

现代建筑综合防雷措施是根据防雷措施对建筑物的保护作用来划分的,完整的防雷防护措施是屏蔽、接地、等电位联结、安装分流限压装置等技术措施。根据建筑工程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按照建筑物的重要性,对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以及建筑物防雷接地措施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内容提出合适的防雷措施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在建筑物防雷过程中要根据地质、地貌和天气、环境等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防雷措施,对采用的接地装置做经济比较,做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另外,防雷接地措施在安装施工时要保证其便捷性和安全性;在建筑物防雷过程中要根据建筑物的内外部结构特征来选择合适的防雷接地措施;根据不同地区的雷暴等级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防雷设备要设置在不同的雷电防护区,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物的电子信息系统标准设置。在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安装施工中,要明确地分辨出防雷分类等级、防雷保护措施和相应的防雷方法(可以采用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连接进行安全距离的屏蔽和防雷施工等)。

2.2建筑物防雷措施实例分析

在屋面进行防直击雷的接闪器(接闪杆、接闪线、接闪网、接闪带)的安装,利用建筑物柱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利用建筑物内部结构基础中的钢筋柱网作为接地体。在钢筋混凝土柱或者剪力墙中不少于2根直径≥16的主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利用建筑物基础作接地体,接地装置利用桩基钢筋与基础钢筋可靠焊接连接,要求每一独立柱基底部的钢筋网焊通,跨接采用?12圆钢,其焊接长度大于6D,双面施焊,无夹渣、气泡等缺陷,防雷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的连接为搭接焊接,自上而下,上部与接闪器可靠焊接下部与基础焊接并且分别与每一层的板钢筋等构件进行焊接,构成一体的电气通路。建筑物四角的外墙引下线在室外地面上0.5m处设接地电阻测试卡。接地电阻测试卡采用40×4热镀锌扁钢与柱内两引下线焊接,装于86H50盒内,热镀锌扁钢应钻孔并配套螺栓及防松垫片,装修完成后加盖接地电阻测试标志面板。防雷接地装置焊接施工完成后应对接地装置进行接地电阻摇测,其值需符合设计要求,保证避雷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2.3防雷接地安装要求和雷电波入侵措施

屋面明装避雷带施工应注意的事项:当采用热镀锌扁钢作避雷带时,安装前必须进行冷拉调直,避雷带的支撑高度以150~200mm为宜,不应低于150mm。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固定可靠,每个支持件固定点应能承受大于49N(5kg)的垂直拉力,支持件间距均匀,水平直线部分为0.5~1.5m,垂直直线部分为1.5~3m,弯曲部分应控制在0.3~0.5m。当女儿墙较厚或避雷带外侧有需要特殊保护的设施、设备时,避雷带应适当加高或采取其他切实有效的防雷措施。一般避雷带应安装于女儿墙顶面的中心线位置,除设计有特殊要求或女儿墙很厚时,檐口的外边沿及拐角部位难以受到有效的保护,避雷带可偏向女儿墙外侧敷设。建筑物之间的接触电击出现的电压和不同的导电之间出现的电位差,会给建筑物带来安全隐患。在建筑物用电设备上使用总等电位连接,该连接通过进线总配电柜与总等电位连接端子板和PE母排与进出建筑物的金属导管、金属构件等做总等电位连接,可以有效消除建筑物之间的电位差,从而保障建筑物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但是这种防雷措施在防止雷电入侵上应该符合:①如果低压端采用埋设或者架空铺设时,在入户端要将电缆的金属外皮、电缆桥架、避雷器等与绝缘体连接成一体;②架空或直接埋地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都应该就近与建筑物防雷接地装置连接;③防止电波入侵在建筑物的通风设备、风管及支架应可靠接地。在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金属构件都要就近与接地装置连接或者是在电气设备上安装防雷装置;防雷电磁感应与接地干线和接地装置的连接点不能少于两处可靠连接。

3建筑物内外部的防雷措施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主要包括内部防雷和外部防雷。外部防雷主要是防止直击雷和侧击雷,措施主要为建筑物顶部和外墙上的接闪器必须与建筑物的屋面栏杆、管道、设备、门窗、幕墙支架等外露的金属物进行电气连接。高出屋面避雷带、避雷网的非金属突出物体,如烟囱、透气管、天窗等不在保护范围内时,应在其上部增加避雷带、避雷网或避雷针保护。避雷带宜安装在屋顶的外沿和建筑物的突出部分,且应当闭合成为一个环状回路。当利用金属栏杆作避雷带时,拐弯处应弯成圆弧活弯,栏杆壁厚规格等不应小于对标准接闪器所规定的规格,栏杆应与屋面引下线可靠焊接。内部防雷保护主要是指设备防止雷电感应和防止线路上的雷电波的侵入,措施主要为利用建筑物基础接地体、柱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根据雷击建筑物不同部位的规律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可以吸引强雷或弱雷。通过等电位联结将导线、电压保护器连接起来并安装在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外来导体、电气设备等装置上,还要使得建筑物地面、墙体线路和金属构件保持在同一个电位上,这样就可以避免产生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危险电压。建筑物进行合理的屏蔽是为了保证防雷系统除外的电气线路的正常运行,在防雷装置接闪时为保证非防雷系统的电气线路正常运作,应该对其进行金属布线。在建筑工程防雷接地系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该运用法拉第笼原理,内外部的防雷接地装置相结合,综合考虑接闪和分流等要素,从而形成良好的设计方案和高质量的施工,保证建筑物的防雷安全,提高建筑物的防雷可靠性。

建筑工程种类范文3

关键词:水闸;进水闸;海漫

中图分类号:TV69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247-1

1 水闸的作用

控制水位、调节流量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是农田水利中龙头工程,常与堤坝、船闸、鱼道、水站、抽水站等建筑物组成水利枢纽,以满足防洪、排洪、航运、灌溉以及发电水利工程的需要。

2 水闸的分类

2.1 按水闸所承担任务分 节制闸。调节水位,控制流量。枯水期借以抬高水位,以利取水和上游航运,洪水期用以控制流量。渠系建筑物中节制闸一般建于支渠分水口的下游,用以抬高水位,满足支渠引水需要。

进水闸:建在河道、湖泊的岸边或渠道,用来引水灌溉、发电或其他用水需要。灌溉渠系中建于干渠以下渠道首的进水闸,作用上把上一级渠道的水分下一级渠道,分水闸、斗门、农门排水闸建在江河沿岸排水渠出口处,外河上涨时,关闸门防水洪水倒灌,避免洪灾。当外河水位退落时,开闸排水防止涝灾。具有双面挡水的作用。挡潮闸建在河流入流的河口地段,以防止海水倒灌。抬高内河水位,满足蓄淡灌溉。退潮排涝。有通航孔,还可平潮时通潮。具有双向挡水作用——挡潮闸、排水闸分洪闸:常建于河道的一侧,用来将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洪量的洪水泄入预定的湖泊、洼地,即使消减洪峰,保证下游河道安全。

2.2 按闸室结构型式分

开敞式水闸和涵洞式水闸。

3 水闸的组成:上游连接段、闸室段、下游连接段

3.1 上游连接段作用 将上游来水平顺地引进闸室,同时起防冲、防渗、挡土等作用。

3.2 上游连接段组成 上游翼墙:引导水流平顺进闸。

铺盖:起防渗作用,并要起防冲作用。

护坡、护底:保护河岸和河床不受冲刷。

上游防冲槽:保护护岸头部,防止河床冲刷而护底方向发展。

3.3 下游连接段 包括消力池、海漫、下游防冲槽、下游翼墙及护坡等(使水流经有效消能后平顺流出闸室,与下游河床段连接)。

消力池:紧接闸室布置,具有形成水跃和保护水跃范围内河床允许受冲刷作用,是消能的主要措施。

海漫:布置在消力池后面,继续消除余能,调整流速分布,用块石砌成。

防冲槽:海漫的末端防冲措施,防止海漫后河床冲刷向上游发展。

下游翼墙:水流均匀扩散,并保护两岸免受冲刷。

护坡:布海漫和防冲槽范围内,一般用块石。

3.4 闸室段 是水闸主体,包括底板、闸墩、闸门、胸墙、岸墙、工作桥和交通桥。

底板:闸室基础,承受闸室全部荷载,较均匀地将荷载传给地基并利用底板与地基图摩擦来维持闸室稳定,还有防冲、防渗作用。

闸墩:分割闸孔、支撑闸门和桥梁。

工作桥:供安装启闭机和工作人员操作机器之用。

岸墙:闸室与河岸的连接结构,主要以挡土,并且有侧向防渗作用。

4 水闸选择的要求

节制闸或泄洪闸闸址宜选择在河道顺直、河势相对稳定的河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以选择在弯曲河段裁弯取直的新开河道上。进水闸、分水闸或分洪闸闸址宜选择在河岸基本稳定的顺直河段或弯道凹岸顶点稍偏下游处,但分洪闸闸址不宜选择在险工堤段和被保护的重要城镇下游堤段。排水闸或泄洪闸闸址宜选择在地势低洼、出水畅通处,排水闸闸址宜选择在靠近重要涝区和容泄区的老堤堤线上。挡潮闸闸址宜选择在岸线和岸坡稳定的潮汐河口附近,且闸址泓滩中淤变化较小、上游河道有足够的蓄水容积地点。

5 水闸消能防冲过闸水流特点

出闸流速较大,紊动强烈。上游水位差较小。岀流形式随闸门开启程序变化。

6 水闸的冲刷

波状水跃的产生:淹没水跃没有发生或水跃淹没过大。岀流扩散下均匀,产生折冲水流。上下游水位差较小,形成波状水跃,消能效率低。

基本消能方式:底流消能为主,有消力池,海漫,防冲槽等部分组成。其形式可根据水流情况,地形条件,施工能力消能效果等选用。

波状水跃的防止措施:总体布置时,尽量使用上游渠道有一段较的顺直段,确保来水顺均匀;控制下游翼墙的扩散角,扩散角宜7~12,使水流均匀扩散;制定合理的闸的开启程序,注意均匀起步,间隙对称开启原则,力避开启,关闭时大起大落和多孔闸部分闸孔泄流的运用方式。

7 常用防渗及排水设施

水平防渗设备:齿墙,板墙和防渗墙等排水体与反滤层,主要目的是为改善排水为了继续降压,并将渗流安全的导向下游。

板桩的作用:铺盖前端或室底板上游端时,降低压力,设在闸室底板下游侧的矩板主要为减小出口处的渗压力。

闸室结构布置:包括底板,闸墩,胸墙,闸门,工作桥和交通桥等部分

闸墩作用:分隔闸孔,支承闸及上部结构胸墙作用,减少闸的高度,减轻立门重和降低对启闭机重量的要求工作桥的作用:设置启闭机和管理人员操作启闭之用

水闸和河岸或堤,坝等连接时,必须设置连接建筑,包括:上,下游翼墙和便墩,有时还有防渗刺墙,其作用:

(1)挡住两侧填土,维持土坝及两岸的稳定。

(2)当水闸泄水或引水时,上游冀墙用于引导水流平顺进闸,下游冀墙使出闸水流均匀扩散,减少冲刷。

(3)保持两岸或土坝边坡不受过闸水流的冲刷。

(4)控制通过闸身两侧的渗流,防止与其相连的岸坡或土坝产生渗透变形。

建筑工程种类范文4

关键词:防雷接地 、安装、方法、要求、问题、控制措施

前言

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安全寿命。因此,必须提高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水平,建立严密完整的防雷结构,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以保证建筑物内的人身安全和各种设备的正常运作。

一、防雷接地系统 在建筑防雷接地系统中,常用的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 1.接闪器。接闪器主要有:避雷针、避雷网或避雷带,也是避雷系统中唯一暴露在建筑屋面上的设置。它们的施工质量从侧面反应出电气施工的水平,而且也会直接影响防雷接地的可靠性。当建筑物高度超过滚球半径的高度时,建筑物的侧面会遭受雷电侧击,因此建筑物应采取措施防止雷电侧击。通常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使在滚球半径高度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 2.引下线。引下线是连接防雷接闪装置和接地装置的一段导线,其作用是将雷电流引入接地装置。引下线可以是由若干并联的电流通路,其电流通路的长度应是最短的。目前建筑工程中,广泛采用的是将混凝土柱子内的主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 3.接地装置。接地体包括: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

二、防雷系统安装方法及要求

属于防雷系统的有避雷网、避雷针、独立避雷针、避雷针引下线等。

1.避雷网安装

(1)沿混凝土块敷设

(2)沿支架敷设

2.避雷针安装

(1)在烟囱上安装 根据烟囱的不同高度,一般安装1~3根避雷针,要求在引下线离地面1.8m处加断接卡子,并用角钢加以保护,避雷针应热镀锌。

(2)在建筑物上安装 避雷针在屋顶上及侧墙上安装应参照有关标准进行施工。避雷针制作应包括底板、助板、螺栓等的全部重量。避雷针由安装施工单位根据图纸自行制作。

(3)在金属容器上的安装 避雷针在金属容器顶上及油罐壁上安装应按有关标准要求进行。

3.独立避雷针安装 独立避雷针安装分钢筋混凝土环形杆独立避雷针和钢筋结构独立避雷针两种。

三、接地系统安装方法及要求

接地系统包括接地极、户外接地母线、户内接地母线、接地跨接线、构架接地、防静电等。

接地系统常用的材料有等边角钢、圆钢、扁钢、镀锌等边角钢、镀锌圆钢、镀锌扁钢、铜板、裸铜线、钢管等。

1.接地极制作安装 接地极制作安装分为钢管接地极、角钢接地极、圆钢接地极、扁钢接地极、铜板接地极等。常用的为钢管接地极和角钢接地极。

(1)接地极垂直敷设

(2)接地电阻应满足规范要求,超过时,应补增接地装置的长度、增加人工接地体或使用降阻剂。

(3)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的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有换土;对土壤进行处理,常用的材料有炉渣、木炭、电石渣、石灰、食盐等;利用长效降阻剂;深埋接地体,岩石以下5m;污水引入;深井埋地20m.

2.户外接地母线敷设 户外接地母线大部分采用埋地敷设。接地线的连接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是:扁钢为厚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连焊接);圆钢为直径的6倍;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扁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还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卡子,或直接用钢带弯成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回填土时,不应夹有石块、建筑材料或垃圾等。

3.户内接地母线敷设 户内接地母线大多是明设,分支线与设备连接的部分大多数为埋设。施工时要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

四、防雷接地系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用结构钢材代替避雷针或避雷网及其引下线时,镀锌焊接破坏层不刷防锈漆。

避雷带变形严重、支架脱落、引下点间距偏大、不预留引下线外接线。

屋面金属物,如管道、旗杆、梯子和设备外壳等,未与屋顶防雷系统相连。

电气设备接地的分支线,未与接地干线连接,实行串联连接或通过支架、基础槽钢过渡。

螺栓连接的连接片未经处理,镀锌或镀锡面不完整,片与片的接触不严密。

安装高度低于2.4 m的灯具可接近金属导体的未接地。

引下线、均压环、避雷带搭接的连接长度不够,扁钢的搭接长度小于宽度的2倍,圆钢的搭接长度小于直径的6倍。焊接不饱满,焊接处有夹渣、焊瘤、虚焊和气孔,没有敲掉焊渣等缺陷。

接地体的引出线未作任何防腐处理。使用镀锌扁钢时,引出线的焊接部位未补刷防腐涂料。

接地线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时,未加设补偿器,穿墙体时未加保护管。

10.接地体安装埋设深度不够,距地面高度小于0.6m。

五、防雷接地系统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

1.严把材料质量关 防雷接地所用的材料有角钢、圆钢、扁钢,其中主控是:一是验材料三证;二是看材料规格;三是检查在施工中是否使用设计和规范规定的热镀锌材料。在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往往随手拿普通结构用钢筋做帮条焊接,或用普通钢材代替镀锌材料。这种错用材质的毛病,一定要严格纠正。

2.加强关键部位和工序的控制 针对施工中极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几个环节,设置质量控制点,制定预控措施,做到“预防为主,动态监督”,保证防雷接地的施工质量。 1)地基接地焊接是接地施工中的第一环节。对于基础圈梁焊接或桩基钢筋与基础钢筋的焊接、基础钢筋与柱筋的焊接,都要严格按基础图和接地点逐一进行检查,尤其要对伸缩缝处基础钢筋是否跨接连通进行确认。当整个接地网焊接完成后,马上用电阻仪进行接地电阻值测试,确认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当电阻值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再次检验焊接质量或按设计要求补做人工接地装置。 2)对以柱筋为引下线的接地网,要求施工人员采用每层按轴线标清每根柱子的位置及钢筋焊接根数进行施工,防止错焊位置或漏焊,焊接长度及质量不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等,要对引下点和跨钢筋焊接质量仔细检查,并要求对焊接引下线进行定位标识,以防向上层焊错主筋,造成接地中断错误。特别是对于结构的转换层,由于柱筋的调整,防雷引下线利用柱内主筋焊接引下线容易漏焊、错焊,要进行反复核实。 3)对于避雷针和避雷网的施工,要增加监控力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要注意其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牢固可靠。二是对引用进口的各种避雷针,必须有合格证、使用说明及各种技术资料。三是屋顶上装设的防雷网和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及金属物体应焊接成一个整体。四是从接地体引到屋顶上的引线和避雷网焊接处要做明显的标志。五是采用规定直径的镀锌圆钢与结构柱内主筋作防雷引下线,应保证所用材料的规格、焊接的间距、焊接的质量等均应符合规范要求。

结语 防雷接地系统对建筑物整体使用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细致全面的考虑各种因素,严格按照要求和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并做好施工质量验收工作,创新改进施工方法,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以提高建筑防雷工程质量,确保建筑物和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防雷接地系统

建筑工程种类范文5

一、设计方面的原因及对策

在屋面防水的设计中,带女儿墙的屋面,发现有局部泛水檐高度不够;也有伸缩缝出屋面墙压顶设计不合理;自由排水的屋面上,檐部不作铁皮泛水檐,而且卷材没有探出挑檐的边沿等。另外有的厨房和卫生间设计选用空心楼板,且不作防水层;上下水管道穿越楼板不加套管,这些都是渗漏的隐患。

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对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如果属于设计欠周造成的,应通过改进设计方案来治理。当施工图完成之后,应详细地向施工人员作好技术交底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修改设计中欠周之处,为了使设计切合实际和避免差错,设计人员不仅要经常去现场参加实践,积累设计经验外,还应学习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设计人员应考虑业主投资的综合效益,如果设计考虑周到,即使建造工程的造价难以降低,也可以有效地减少质量问题,减少建成之后维修及返修费用。

二、材料选用方面的原因及对策

由于材料选用方面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常见。例如防水卷材的质量和品种,预制楼板灌缝时所选用碎石的粒度大小,抹灰用砂含泥量的控制等,都对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再如某工程刚刚竣工,防水工程采用瓦屋面直接在挂瓦条上挂瓦,没考虑风的影响致使平瓦被风吹起;由于内墙装饰涂料质量不过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变色、脱皮等情况;有的饰面砖由于吸水率过大(>10%)及外形规格不整齐,马虎施工,致使有不少新建成的工程,外墙饰面砖釉面爆皮、空鼓、脱落及灰缝不均匀等质量通病,造成外墙渗水;有的石膏板质量低劣,在空气中容易吸湿受潮,因此形成石膏板顶棚出现变形,板块中间出现下垂、板块翘角等质量通病;结构板面在施工中,在提升架口部位的板面浇筑马虎,没有注意板负筋位置,造成提升架口部分板面出现不必要的结构裂缝。由于材料及设置质量低劣而造成的质量通病比较普遍,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

要重点把好材料、制品及设备质量关,材料使用前严格遵守“先检后用”的原则择优选购,不要采购生产厂家不清、质量不明的建筑材料、制品或设备。购入的材料、制品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一些性能尚未完全过关的新材料,要慎重使用。对于地方生产的建筑材料,制品及设备应该加强质量管理,实施生产许可证和质量认证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的产品进入施工现场。

三、施工方面的原因及对策

许多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工涌入建筑行业,导致了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很快。用这些农民工可以使房屋建筑中的人工造价降低,其技术水平也很低。工程施工队伍素质过低。各施工企业内部新工人比较多,技术培训跟不上,工人技术素质较低,甚至个别工人对本身所施工部位在整体建筑物中所起的作用都不了解,操作时不按规程顺序进行,这就很难达到质量标准。不少建筑企业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无法按照设计与施工图纸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规范性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工序与工序,工种与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隐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时处理,甚至蓄意隐蔽。施工管理混乱。施工现场成品和半成品乱堆乱放,随意损坏,严重地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改进措施:一方面由于施工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占所有质量问题的80%左右,因此提高施工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因施工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至关重要,要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素质,改进施工工艺,提高质量意识,可以提高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熟练掌握工程质量问题形成的规律并具有预防工程质量问题的技能,有效地指导本企业施工技术工作。改进施工操作工艺,对一些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工艺要加以改进。对某些容易形成工程质量问题的部位或工艺要加大管理力度,以预防工程质量问题形成。加强施工技术人员对规范、规程的学习,认真组织施工,倡导优质服务,建立有效的奖罚机制。对违反规范、规程施工造成质量问题的予以严惩,对能按质按量,有效消除工程质量问题的技术人员作出奖励。对治理难度大的质量问题,要组织科研力量研究攻关;对不配套,不成熟的施工技术,应制止推广对于一些治理难度大的工程质量问题,应动用科研力量来攻关,有关管理部门应有足够的重视,增加科研投入,鼓励推广使用产生实效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但有的新技术、新工艺不成熟,尚未达到推广使用阶段,就不能盲目上马,一些质量问题就是由于采用了不成熟、不配套的技术或工艺形成的。如某种高分子防水卷材,自身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耐久性,但其粘合剂还不成熟,使用之后仍然会出现渗漏现象。

四、工程造价过低原因及对策

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工程的造价有直接的关系,造价过低,会增加施工企业经营压力而疏于管理,材料质量无保证,甚至偷工减料,如当前铝塑窗的质量通病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铝塑型材的厚度在外观上虽然达到设计要求,但是材质不均匀,铝材薄质量差,密封条太小,窗锁不能很好咬合等,这是施工企业选用价格低廉的材料与配件的原因造成;有的建筑物,屋面防水材料不能选用档次较高的新型防水材料而多是选用低档的防水卷材造成屋面防水层耐久性差,容易产生渗漏;在室内装修部分,如吸顶灯不选用玻璃或瓷质的灯罩,而是选用塑料灯罩所以就出现了塑料灯罩末等交付使用,即己老化,稍碰即碎。房屋工程的投资价格应严格控制,应当符合使用要求,适当的节约而不是盲目的压低造价,由于部分工程受到盲目压低造价的影响,造成“低价低质”的局面,这也是产生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要保证工程质量就要适当提高质量通病易发部分的工程造价。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出发,国家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还是比较低的,有的工程造价也比较低,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工程造价存在困难,但对一些由于造价较低而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部位,应适当提高工程造价,有关管理部门应重视,杜绝一味地降低工程造价,而忽视工程质量的现象。

五、现场监理原因及对策。

施工现场监理行为不到位是造成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个别监理单位为了寻求经济效益挂靠高级资质承接监理业务,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资格、配备不符合要求,存在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理人员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未进行严格审查,没有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甚至对隐蔽工程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理,有的项目监理机构甚至未按规定程序组织检验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就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许多质量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

建筑工程种类范文6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拱肋;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钢管混凝土技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随之而来的浇筑钢管拱肋混凝土时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新时期下,我们要加强对该技术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出合理的钢管混凝土施工方案,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

二、钢管混凝土概述

由于钢管混凝土具有承载力高、塑性和韧性好、节省材料、施工方便等特点,因而在建筑和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钢管混凝土拱桥由于其能够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节省造价、适用于无支架施工,以及钢管拱劲性骨架可采用转体法或缆索吊悬拼法施工,混凝土可采用顶升泵送法施工,这就使得钢管混凝土拱桥在全国范围内已成了大跨度拱桥建设的首选桥型,其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在山区采用这种桥型尤为适合。钢管混凝土拱桥与其他类型的拱桥相比,虽然其受力机理没有变化,但钢管混凝土拱桥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由于钢管混凝土用在拱桥上时间还不长,施工技术规范刚颁布不久,因而在一些施工细节问题的处理上还不够成熟和完善。

三、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过程简介

1、空钢管阶段

拱肋钢管采用Q345D钢材。钢管的制作由武船重工承担,在室内分2m一段卷制焊接,运至施工场地焊接,在钢管拱预制场进行试拼。对接无误后再进行喷铝等防锈处理。空钢管的架立采用满堂支架安装。先吊装两边段拱肋就位,再吊装中间段进行合拢,每一孔吊装完成后及时安装缆风,保持钢管拱肋的稳定。待标高、线形调整合理后,浇筑拱脚处承台混凝土封拱脚,再安装横撑固定拱肋。

2、浇筑钢管混凝土阶段

拱肋钢管内填充C50微膨胀混凝土,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配合比、塌落度、水灰比、入仓温度。80m拱肋混凝土的灌注分三次进行,先灌注下弦,再灌注上弦,最后灌注缀板。50m拱肋混凝土采用由两端拱脚同时泵送,两片拱肋同时进行,以免发生较大的横向位移。拱脚预留压浆孔,一次泵送完成,在拱肋上最高处预装一个排气(排浆)孔。混凝土泵送至排气孔有均匀散落的骨料时为止。泵送混凝土的整个过程对拱肋进行线形监控。

四、拱肋混凝土灌注

(一)、灌注顺序

每条拱肋钢管半跨对称一次性灌注完毕,灌完倒流段后自下灌进,顺管而上。混凝土的灌注要求对称进行,桥梁上下游对称、桥梁两头对称。一个拱肋一般由多根钢管组成,若同时灌注则需多台设备同时施工,一次投入人员较多,施工控制困难,且拱脚钢管应力也较大。所以施工时一般先对上游(或下游)的一根钢管(内侧优先)半跨对称灌注,然后灌注与之对称的下游(或上游)的钢管。

1.拱肋由2根以上钢管组成时,在前一次混凝土灌注完毕下一次灌注开始时,已灌管内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方可进行。

2、泵送清水、砂浆湿润泵管

灌注混凝土前先向混凝土输送泵内注水,启动输送泵,湿润所有的输送泵管。检查输送泵工作情况是否正常、输送管道有无渗漏。

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开始灌注混凝土前,先用搅拌机拌1~2盘砂浆,用于湿润输送泵管,然后将泵管与进料口连接。

3、灌注进料管至拱脚部分(倒流段)混凝土

混凝土进入钢管后,首先流至拱脚管底,然后再缓慢上升。倒流段内由于在混凝土往下流动的过程中夹带了空气,加上此时输送泵压力未能作用到混凝土上,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密实,需在钢管顶面开洞,将插入式振捣棒伸入钢管内振捣混凝土,振捣时间控制在5S左右。

4、拱顶排浆管灌入稀水泥浆,灌注拱肋混凝土

混凝土填满倒流段并高过进料管后,在拱顶排浆管灌入0.5m3(每半跨)水泥浆,以起到管壁、便于拱肋混凝土灌注的作用。灌入水泥浆时,管内混凝土必须高出进料口2.0m以上,防止水泥浆进人倒流段。

5、混凝土输送泵工作要求

(1)混凝土加入料斗以前,砂浆平面应保持在料斗搅拌轴线以上和混凝土一并泵送。泵送中,混凝土平面至少应维持在搅拌中心线以上20em的高度。

(2)临时停泵期间,应间隔5~10min进行正反泵1次,以防管道内混凝土离析。当长时间停泵重新工作时,应先启动搅拌器,再开始泵送。

(3)当泵送工作接近尾声时,应预先估计剩余工作量和管道内的混凝土体积,以便停止供料。

(4)停泵后,立即将料斗和管道内的混凝土清除掉,清洗泵机、料斗、管道等。清洗时人员要离开排料口及弯管接头处,以免发生意外。输送管体拆卸清洗后,将管段及卡箍等堆放整齐。

五、质量通病及其原因、防治措施

1、质量通病及原因

(1)空腔:由于灌注过程中排气不良或灌注间断而使空气残留在混凝土内造成。

(2)收缩缝:由于混凝土水灰比过大,水泥用量过多,膨胀量不足造成;

(3)混凝土与管壁粘结不良:由于管壁锈蚀造成;

(4)混凝土离析:由于配料不好,骨料堆积或抛投灌注造成;

(5)混凝土不密实:由于泵压不足,灌注速度过快造成;

(6)钢管拱炸裂:由浇筑时中间间断,再次输料时泵加压过大,管材自身的加工质量造成。

2、预防措施

(1)在灌注混凝土的前进方向上应每隔20m设1个排气孔,拱顶适当加密。1根钢管内的混凝土应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1次灌注完成,中间不得间断。浇筑过程中边浇筑边安排专人用小锤敲打拱壁以随时掌握料子入管进程和密实情况。

(2)拱肋混凝土灌注完毕,且混凝土达到70%强度时,拟用超声波探测仪对拱肋进行探测,检查其密实性。若发现不密实处,立即钻小孔并压浆补实。但混凝土微膨胀基本完成后(约28d),可钻小孔检查混凝土与钢板是否密贴。

(3)配制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配合比试配时可按规范要求适当加入一定比例的矿粉和粉煤灰及混凝土专用增强剂取代部分水泥用量,以利于降低水灰比和提高混凝土强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泵送剂的添加和用量要符合相关施工规范要求。夏季高温时,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在钢管拱上喷水降温,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使混凝土缓慢降温。以防温度骤变,减少温度收缩缝。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和试验方法应按有关技术规定执行。在混凝土拌制和灌注过程中,应按规定检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每一工作组至少2次),在灌注地点和浇筑地点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180-220,温度超过30度时宜控制在200以上)。

六、建议

钢管混凝土的灌注是钢管拱桥施工的一道关键工序,保证钢管混凝土的灌注质量就是保证钢管混凝土拱肋安全受力的一个关键环节。钢管混凝土用输送泵,泵送顶升法灌注,必须要保证其顺利进行,并且一气呵成。为了使钢管混凝土在灌注后达到密实,并且具有收缩补偿性,还要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必须在混凝土的试配、制作、钢管混凝土的灌注等方面,精心的组织,科学的施工。该项工程的施工经验是钢拱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积累,也是钢拱桥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

七、结束语

通过对钢管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及浇筑钢管拱肋混凝土时存在的常见问题和预防措施的问题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钢管混凝土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加强该方面的研究,这对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