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经济的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提振经济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提振经济的措施

提振经济的措施范文1

【关键词】 门诊;静脉输液;护理问题;措施

作者单位:130012长春工业大学医院

门诊是直接接受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场所,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大多数患者选择门诊静脉输液的治疗方法,以达到速效、经济方便的目的。但静脉输液从配液到输入,过程复杂,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提高静脉输液质量是门诊患者的治疗得以安全保障的关键。为了加强门诊静脉输液的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本院在1996年成立了门诊输液室以来,深受患者欢迎,满足了那些不需要住院,经济困难的患者进行门诊输液治疗的要求,输液量逐年增加,确保输液安全、有效地顺利进行,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护理问题

护士对药物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尤其对新药知识认识不足,增加了查对难度。门诊用药量多,范围广;患者姓名相似或相同,不易查对,稍有疏忽就会输错;门诊医生不固定,个别医生的处方字迹潦草,难以辨认。

药物配制时反复穿刺易将瓶塞碎屑带入药液;操作台及空气中可能有大量的细菌,易使药液受到污染。输液加药和操作时可使微粒物质增加9.13倍[1]。

输液过程中违反无菌操作原则,操作中不戴口罩,不严格消毒,导致药液污染;输液后不及时巡视,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或拔出;患者随意调节滴速,使液体输入过快或过慢;门诊人员少、工作量大,加之患者求治心切,反复询问,希望尽快用药,都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心理状态一失衡,就会影响输液操作的顺利进行。

2 相应措施

2.1 加强学习药物知识 加强药物知识学习,定期考核,定期请药剂师讲解新药的相关知识,使护士随时掌握新药的用途、剂量、不良反应及中毒症状的解救方法等;为了避免药液污染,尽量减少液体的搬运次数和储存时间。

2.2 加强管理、认真查对 履行岗位职责,加强管理,定期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积极阅读各种药物的使用说明书,并收集装订成册,挂在治疗室方便查询;在工作中,强化“三查七对”意识,对字迹不情的处方,由两人以上核对,确定无疑后再执行,必要时打电话询问开处方的医生;根据有关报道将输液卡进行编号,一式两份,治疗室一份,患者留一份,查对时虽然患者的名字完全相同,但是序号不同。护理中发生的任何差错都会影响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不良后果,因此护士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3 严格消毒制度 护士配制药物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尽量减少穿刺瓶塞的次数,提高消毒质量,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定期对使用的消毒液进行细菌学监测,以达到规定标准。选择锐利不带钩的针头,针头斜面向上,使针梗与瓶塞呈60~80度角斜向进针,以减少橡皮塞微粒的产生[2]。任何护理操作清洁消毒都是必需的,每天治疗台、治疗车使用优氯净消毒液的专用毛巾擦拭;每天地面使用优氯净消毒液的专用拖把拖地;每天紫外线照射消毒1 h,并定期做空气培养;紫外线灯每天用酒精擦拭,并定期用紫外线强度指示卡检测。

2.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静脉输液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衣帽整齐,环境清洁,防止感染。门诊输液室每天安排一人专职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对输入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护士须在旁观察20 min,确定无异常后方可定时观察。及时排除输液故障和更换溶液瓶,输液完毕及时拔出针,并延长按压时间,拔针时采用“先慢后快”拔针法,用此法拔针完全无疼痛感觉,也无出血现象发生[3]。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控制好滴速,同时耐心向患者解释,输液速度要恰倒好处,不能随意调节,确保输液保质保量地顺利进行,给患者一种安全、亲切和信赖感。

2.5 优质服务 重视专业理论的培训,大量搜集资料,以了解国内外的新知识、新观念,给患者提供优质的健康教育。门诊输液室内安放一台电视和一台DVD,每天安排一人播放保健知识,内容根据当天输液患者的病种,或者患者想了解的相关知识而定,时间为15~20 min不等。另外播放轻快、柔和的音乐也可以缓解患者的紧张不安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经常组织护士进行静脉穿刺演练,护士长监督评比,以提高操作速度、应急能力和一次穿刺成功率,这样既节省人力资源,又减轻患者接受治疗时的痛苦。门诊护士不仅做到技术熟练、精力充沛,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体谅患者的心情,耐心细致地解答疑问,化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在给患者提供帮助的同时取得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降低投诉率,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护士业务精椹责任感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优质服务的体现[4]。

3 讨论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中最适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由于输液过程中涉及到处方、药物、环境和护士的操作技能等因素,稍有疏忽就会发生感染。本院通过认真分析护理问题,及时找出对策,加强管理,提高输液质量,使门诊静脉输液工作提供给患者安全、准确、及时、高水平的护理服务,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患者的满意度均在96%以上。如果护理质量抓好了,医院质量就有了基本保障,防范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费迎针. 静脉给药中微粒来源及对策. 护理研究,2002,16(3):144-145.

[2] 王丽霞,等. 预防加药时针孔堵塞的方法. 护士进修杂志,2001,16(3):240.

提振经济的措施范文2

中国70个大中城市官方房价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中国平均房价同比上涨4.3%,3月份为同比上涨3.1%。4月份房价较3月份上涨0.9%,略低于3月份1%的环比升幅。

国家统计局官员刘建伟表示,尽管4月份房价上涨势头有所缓和,但房价上涨的城市个数还比较多。他指出,房价上涨预期尚未根本解除。

房价的持续上涨显然违背了中国国务院3月份关于抑制楼市投机和控制房价大幅上涨声明的精神。国务院当时的立场一度引发了外界对房地产行业可能出现滑坡的担忧。

推动房价持续上涨是始于2012年下半年并延续到今年1-4月的贷款规模的飙升。根据统计数据,今年1-4月,包括银行贷款和其他形式融资的总信贷规模较上年同期增长64.7%,其中相当一部分进入了房地产领域。

瑞士信贷分析师杜劲松表示,影响中国房地产走势的真正力量是货币政策而不是行政调控;当2012年下半年中国放松信贷时,必然就会导致之后出现的房屋成交量增加和房价上涨。

另外,各城市落实国务院调控政策的方式不统一也是造成当前局面的一个原因。据分析师称,北京是目前唯一落实20%房产交易个税的城市,由于卖主纷纷赶在新税政策生效前完成交易,北京二手房3月份成交量大幅增长。

成交量的大幅波动也让一些政府的经济学家对行政调控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国家信息中心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二手房成交量和价格的攀升意味着调控措施可能产生反效果。

中国1-4月的经济增长形势乏善可陈。4月份一系列令人失望的宏观数据显示,中国总体投资增长乏力,工业增加值表现疲软,这促使多家投行的经济学家下调了对中国经济的预期。

旺盛的房地产需求和房价的上涨可能促使开发商启动新项目,这将在今年余下时间里支持经济的增长。有证据表明这一情况正在发生。2012年多数时间处在萎缩状态的土地拍卖量和在建住宅面积均在2013年恢复增长。强劲的房地产市场将提振从水泥到家具等各类商品的需求。

提振经济的措施范文3

稳增长政策频出

央行5月12日消息,从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以来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为“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吹响了前奏。

总理从湖北调研回京后,于5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经济形势,部署近期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认真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会议召开前后,各个层面已行动起来,稳增长政策频出。

投资方面。国家发改委加大了对事关全局、带动作用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批力度,国土资源部也出台通知提高用地审批效率,增强用地保障能力,保障“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能够按期实施。对已确定的铁路、节能环保、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教育卫生、信息化等领域项目,则要加快前期工作进度。

与此同时,5月下旬以来,先后有铁道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卫生部《关于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经营性质的通知》、国资委《关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中积极引入民间投资的指导意见》、银监会《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等放宽民资准入、鼓励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

消费方面。针对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国务院宣布以财政补贴方式支持扩大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中央财政将安排363亿元推广节能家电、高效照明、节能汽车和高效电机四大类产品,预计拉动消费需求约4500亿元。这一政策被视为陆续到期的“家电下乡”、“小排量汽车补贴”等上一轮促进消费措施的延续。

外贸方面。国务院要求稳定和完善出口政策,支持企业积极开拓市场,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海关总署和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广东从5月24日起开展“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试点,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促进贸易便利化。

此外,货币政策方面,央行除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外,明确要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财政政策方面,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范围,减轻企业税负。

对于这些政策的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经济的增速仍然处于预期目标区间,宏观调控的大方向也没有改变,只是针对近期经济增速的持续明显回落,加大预调微调的力度与频度,稳住经济增速。

调控更重发展质量

专家表示,政府这一轮“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规模、力度和方向,均明显不同于几年前推出的以“4万亿”为代表的一揽子“保增长”刺激计划。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这一轮“稳增长”更加注重提升发展质量。

中国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也对记者表示,当前的政策调整并不是想要把经济增速重新拉回高位,而只是要使经济调整的过程更加平缓,实现软着陆。“调控大的方向没有改变,更不会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

刘煜辉说,以铁路投资为例,前几年每年投资达到8000亿元,今年政府已经主动缩减投资规模,只有4000亿元了,现在的问题是,从前几个月的情况看,这4000亿元也成问题。所以政府现在促进投资,并不是要给投资加码,而是要确保完成年初的计划。

采访中,不少专家都认同当前“稳增长”的政策措施体现了短期、长期目标统一的取向。

在投资方面,特别注重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如铁道部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在民间资本投资方向上几乎没有设限,铁路干线、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煤运通道和地方铁路、铁路支线、专用铁路、企业专用线、铁路轮渡及其场站设施等项目均可引入民资。可以说,各部门出台和即将出台的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细则,使这一轮的“稳增长”成为打破行业垄断、深化相关领域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在促进消费方面,特别注重政策的导向作用。 财政部5月24日举行全国财政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宣布今年将投入1700亿元推进节能减排计划,其中包括全面启动新一轮节能家电财政补贴政策。张立群认为,与此前“家电下乡”的补贴不同,此次补贴在拉动消费的同时,更突出节能的绿色导向,这对于经济结构调整将发挥积极作用。

着力提振实体经济

对于近期密集出台的政策,也有不少人担心,会不会助长资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泡沫。对此,中央反复强调,稳增长并不意味着放松房地产市场调控,仍要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继续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决不让调控出现反复。

总理要求,要在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基本取向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加注重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专家表示,要很好的实现上述政策目标,巩固房地产调控成果、提振实体经济,就必须加强金融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此外,要真正满足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型微型企业的融资需求,就必须按照中央和相关部门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打破金融垄断,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最近,银监会和证监会分别出台政策,放松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限制,并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上市和再融资,支持民营企业债权融资,推出中小企业私募债券试点,拓宽中小企业占主体的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不过在刘煜辉看来,当前对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来说,减税的作用会更加明显,“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是减税,要抓紧落实已经出台的减税措施,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此外还应该降低增值税的税率,降低间接税的比重”。

提振经济的措施范文4

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呼之欲出。

作为此次振兴规划的冲锋军,国家对钢铁寄予的重大希望显而易见。一方面钢铁企业目前所存在的产能、产业链等多方面突出问题亟待国家规划调整。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国家希望在经济复苏进程中,可以依托钢铁产业本身实力和发展规模,加以规划和振兴,发挥模范效应,提振市场信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李志能博士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表示,提振市场经济和信心,首先是要避免企业大起大落。从中国目前经济发展基础和阶段来说,钢铁是国家支柱型产业,产业链丰富,影响面广,以其自身实力和现实状态,可以在主体经济稳定运营的前提下寻找新的增长点,一经规划落实,对经济复苏和提振市场非常重要。

产业链升级

几年来,中国钢铁业保持了连续高速增长,年均增幅超过20%。2008年6月末则是“盛宴”的最: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比2007年同期上涨45.85%,粗钢、生铁、钢材日产量全部达到最高峰。

然而盛极而衰的是,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从建筑、汽车、机械到家电、船舶,占据中国钢铁产品市场超过八成的内需都出现下滑,钢铁企业产业链危机猛烈袭来。

2009年,要想重振钢铁雄风,必须过渡产业链危机。

李志能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分析,钢铁产业链是“房地产+汽车”两条链子的共同上游。从2007年开始,房地产业、汽车制造业对钢铁的需求就开始下降,到2008年下半年,内外需紧缩在同时发生。但是按照现在经济态势,从汽车产业链条上看,2009年的钢铁走势存在谨慎乐观。因为汽车产业恢复较好,虽然汽车业耗钢量仅占国内钢铁需求的3.62%,却是附加值高的板材、特钢和钢管的重要市场。

从房地产的角度来预估,钢材市场需求前景则不会那么尽如人意。2008年国内房地产市场的急剧降温,带动建筑业的钢材需求开始大幅下降,至今都未有很好回暖。因此,从最主要的“房地产+汽车”两方面看,中国的钢材产业链的升级正处于过渡阶段。

优解产能过剩

1月14日,最新审批的钢铁振兴规划指出,要严格控制钢铁总量,淘汰落实产能,不得再上单纯扩大产能的钢铁项目。

兰格钢铁网经济分析师李钊告诉《中国联合商报》记者,目前国内约有1200家钢铁企业,产能最高的前60多家钢铁企业拥有全部总产能的79%左右,而另外1100家相对较小的企业仅占总产能的20%。李钊认为,即使裁掉小产能,最多也只是在20%的总量里小幅减裁,并不能多大程度上减轻产能过剩压力,因此,需尽量加快企业整合。

李志能对此的看法是,淘汰落后产能,不能完全根据技术含量的高低来判定产能的落后与否。因为目前的钢材市场很多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比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更有市场。而钢铁行业固定成本又比较高,当经济面临衰退的时候必需依靠多卖产品才能弥补成本。李志能建议,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的形式,鼓励没有市场的产品首先停产。

据悉,此次钢铁振兴规划国家将力行3年,内容包括一系列振兴“组合拳”,以全面改善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中的诟病,促进钢铁工业在危机中由大变强。

“目前中国钢铁企业的信心呈现比可见市场信心度更好。此前钢材价格较大幅度的向上调整,就是企业、市场双重信心的一个表现。伴随2009年国家更多扶持政策的利好出现,更多钢厂将会得到政府支持,实现企业扭亏为营,这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复苏振兴都是一个极大的推动。”李钊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

■链接: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变强

1月14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钢铁产业和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会议指出,加快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必须以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联合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为重点,推动钢铁产业由大变强:

一要统筹国内外两个市场。落实扩大内需措施,拉动国内钢材消费。实施适度灵活的出口税收政策,稳定国际市场份额。

二要严格控制钢铁总量,淘汰落后产能,不得再上单纯扩大产能的钢铁项目。

三要发挥大集团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钢铁集团,优化产业布局,提高集中度。

提振经济的措施范文5

近期,一些理论家提出:“高投资是(中国)现阶段平衡高储蓄的唯一选择”,提出了“唯一性”。据说,此观点“也是国家‘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重要理论依据”。就在近日召开的“全球智库峰会”上,我国的一些权威也言:“扩大消费很难⋯⋯当前的选择是维持和扩大投资”。受此影响,当前在一些地方和政府的经济刺激规划中,不少规划是把投资要素作为发展本地经济的主要推动力,而对其它要素,对消费要素,对结构调整,对促进民生,对提高就业,对调整分配机制,对提高社会保障等,提得较少,或放在了次要地位。

高投资未必能平衡高储蓄

按一般经济理论,劳动的收入基本用于消费,而资本性收入基本上转化为投资。政府和企业的收益,最终是做投资和形成产能,而不是形成消费。政府主导型经济,是投资的经济,但若不关注消费要素的增长,此种投资经济最终将造成产能过剩而自我消化不了,只会走向出口导向型经济,必然又陷进“高储蓄高投资高储蓄”的怪圈。

我国当前提出的经济提振计划,仍旧是在刺激投资。如若投资思路不改,仍像1997―1998年及2000―2001年那两次“危机”中的投资拉动模式,那这次能否取得良好效果是一个很大的疑问。因为今后一段时间内,外需也是疲弱的。

我国当前的矛盾,是消费与投资的矛盾,是内需与外需的矛盾。这是两对主要矛盾。

所以,我们要解决中国经济结构不均衡的问题,首要是解决“过度投资与消费疲软”和“过高储蓄与消费疲软”的不均衡问题。

故此,在这轮经济提振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投资因素,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消费因素。同时,我们不仅要考虑消费,还要对传统的投资拉动方式进行反省和纠正。

上述已分析,传统投资型经济使政府和资本的收益增大,而劳动报酬持续下降,它不利于提高居民的最终消费水平。这是由经济体的投资模式和增长方式决定的。从1997年到2007年,中国的消费率从59%下降至48.8%;居民的消费率从改革初的68%下降至2007年的3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60%)甚至发展中国家(印度55%)的水平。这就要求转变传统的投资方式和经济模式,由投资重化和资本密集型向投资第三产业转换。

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资本密集型。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抬高劳动报酬占比,提高收入,并可以更大力度地缓解我国当前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这种投资转换,都有利于刺激消费,也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转型。

应该转换投资理念

所以,就投资而论,它也有个投资理念的转换问题。

增加投资,未必就能增加GDP。我国2004年GDP为10.1%,但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占GDP的3.05个百分点,两者一减,故EDP仅为7点多,算什么“高速度”?现全球20个污染严重城市,中国占了16个;国内120个工业区,有110个超标。我们注重GDP的增长,但没有计算为此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它是以资源的超常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我们总以“廉价商品”“廉价劳动力”来作为我们发展经济的“比较优势”,但就连2008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克鲁格曼都不认同这种“中国比较优势”论。比较优势不是说产品的“直接成本”比别人低,而是“机会成本”要低于别人。我国劳力、原材料价格低(且不说它市场价格的合理性),构成这些机会成本低,但是,土地及资源并不便宜,而环境污染代价更大,故综合计算起来,我们的机会成本远高于其商品的价格,特别是出口价格。多年来,我们的要素价格和劳动力成本是严重“透支”的局面。故我们的投资,怎么能只考虑GDP增长而不考虑机会成本的大小呢?投资“不赚钱”,搞什么投资。一个国家的富裕,是靠利润,而不是靠高GDP的增长。

增加投资,未必能增加就业。投资当然可以创造就业,这是经济规律。但不同的投资模式,创造出的就业效益是大不相同的。同样一笔投资,投向劳动密集型和投向资本密集型,解决的就业是3:1―5:1的差距。

增加投资,未必能促进消费。是指在“充分就业”和“均衡发展”状态下。中国多年的“投资拉动”,不是不仅没有使投资与消费达到30:70的均衡比例,反而使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倒置”,使消费成为了当前转型中最大的一个瓶颈吗。前已述,我国的消费2007年已跌至48.8%,虽从统计表上看,我国2008年直至2009年现今的消费总额在不断增长,但“社会消费总额”并不能代表居民的真正消费,因它还包含了政府消费和企业消费。如果扣除这两部分,从“人均消费性支出”等参数观察,中国居民消费从2008年上半年已开始放缓。

警惕经济复苏轨迹成“W型”

当前从国内看,所谓经济“回暖”迹象,主要是靠中央大型项目的财政投入和地方配套资金推动,而不是消费拉动的“内生型”增长。

此次世界金融危机,是全球“同步”经济下滑,其真正的挑战是“产能过剩”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全球需求疲弱,各国全力“挤泡沫”、“去杠杆化”和我国当前工业总体“产能利用率”仅达60%左右(即现有生产能力仅有60%开工)的状态下,又急于强调“高投资是唯一选择”,是否合时宜?高投资的确可以“保八”,但结构调整呢?过剩产能呢?GDP上去了,消化不掉,最后又会再掉下来。

中央提出“转型”任务,不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而是早在“九五”期间就提出来了,但十多年来见效甚微,为什麽?只是到这次金融危机,经济由13%一下跌到9%,才方显得格外突出,急需要解决“内需”问题。

内需是包括“投资”和“消费”两大部分。如果我们的干部没有转变观念,仍把“投资”当作是“唯一选择”,仍采用“投资拉动”的老模式,不断加大投资的贡献率而不重视消费,那麽我们GDP虽快速被拉起来了,但又走回到30年发展的老路。所以,对投资观念的转换,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紧迫的。

去年10―11月间,我就提出:中国经济由于“地区差异”和“瀑布效应”,只要大量投资就能把GDP拉上来。但是,若中国的提振计划不能真正去拉动消费,大量投资形成的产能过剩若不能被消费吃掉、消化掉,资金不能回笼形成二次投入,则我国的GDP上去了还要再掉下来,其复苏轨迹将可能会呈现“W型”,而不是“V型”。

“W型”观点,后来被德意志银行、中国社科院、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厉以宁等机构和学者相继论述,都指出中国经济转型的根本是“最终消费”的问题,如不关注此问题,中国经济的复苏可能会“二次探底”。

美国经济专家罗奇和国外机构(如中国欧盟商会)近期也认为,由于“中国增长模式的缺陷”,过量的“刺激措施将加剧产能过剩”,“中国今年的经济强势将透支明年的潜在增长”。

这些问题和分析,都是我们在执行工作中和理论研究中值得警觉的。

中国的经济复苏,只要加大投资就能反弹,形成“V”字型是没有问题的。但从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目标来看,复苏轨迹呈“U”字型可能才是最好的选择。不要急于大幅反弹,“V”型搞不好,会变成“W”型,造成二次衰退。选择“U”字型,给调整结构和经济转型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随世界经济复苏的轨迹“同步”趋升,在消费被逐步拉升(虽不可能一步登天就成为主力)的同时,借“内外”的“合力”来拉动中国经济。这样,我们付出的复苏成本和代价将是最低,而后期的轨迹发展又最坚实。在经济学中,这就是一种“谁先眨眼睛”的博弈选择。

提振经济的措施范文6

这个模式造成了真正的伤害,因为过于乐观的预期推迟了提振增长所需的措施,从而阻止了经济的全面复苏。预测者需要找到真正的问题。幸运的是,随着后危机时代经验增长,一些缺失的细节正清晰起来。

首先,财政干预能力――至少在发达经济体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美国财政部前副部长法兰克・纽曼(Frank Newman)在其新著《摆脱国民债务》(Freedom from National Debt)中指出,一国的财政干预能力应通过考察其总资产负债表,而非其债务(属于负债)占GDP(属于流量)比重这一传统方法来评估。

依赖传统方法导致了错失机会,特别是在生产性公共部门投资完全可以收回成本的情况下。基础设施、教育和技术方面的投资有助于推动长期增长。它们能够增强竞争力、促进创新、提振私人部门回报率、催生增长和就业。即使是大手笔的投资,其成本也无需大幅增长即可抵消,特别是考虑到当前极低的借贷成本。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研究表明,这些财政乘数――被预测者忽略的第二大因素――随基本经济条件的波动而变化。在产能过剩(包括人力资本)、结构极具弹性的经济体中,这些乘数比此前认为的更大。

比如在美国,结构弹性刺激了经济复苏,帮助美国适应长期技术变化和全球市场力量。相反,在欧洲,结构变化面临阻力。欧洲的财政刺激或许仍是合理的,但结构僵化会削弱财政刺激对长期增长的影响力。如果欧洲辅以旨在增加弹性的微观经济改革,其财政干预将更为合理。

预测之谜的第三个方面,是金融市场行为和实体经济行为的分化。若只从资产价格判断,你会觉得增长已经进入繁荣期。但显然并非如此。

这一分化的一大原因,是极端宽松的货币政策。旨在提振增长的货币政策向金融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但资产价格的飙升,是支撑了总需求,还是改变了财富分配,还不得而知。同样不清楚的是,当货币支持取消时,资产价格将如何变化。

第四个因素是政府质量。近几年来,政府滥用权力为执政精英、他们的支持者,以及各种特殊利益群体牟利的例子层出不穷,给监管、公共投资、服务和增长造成了消极影响。

管理好公共服务、公共投资和公共政策至关重要。能吸引和激励高技能公共管理者的国家,可以获得傲视同侪的表现。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总需求下跌的幅度和持续期比预期的要大,部分是因为就业和中位收入一直落后于增长。这一现象在危机前就已经存在,家庭债务水平高企又放大了它在危机爆发后的冲击力。收入分配底层75%的人群收入停滞,是一个特别巨大的挑战,因为这抑制了消费、破坏了社会凝聚力(因而也破坏了政治稳定和效率),并降低了跨国流行性,特别是那些在公共教育落后的地区。

有些时候变化发生的速度超过了个体和系统的响应能力。眼下就是这样一个时期。由于新技术和全球供应链的变化,导致劳动力市场供给的调整跟不上需求的变化,劳动力市场无法达到均衡状态。

这不会是永久现象,但转型将漫长且复杂。大幅提高世界经济生产潜力的因素,要对收入分配的不利趋势负很大责任。数字技术和资本抹去了中等收入岗位,或使其离岸化,造成劳动力供给过剩,而这恰恰导致了该人群的收入停滞。

要更有力地应对上述问题,需要认识到挑战的性质,并愿意直面挑战,应大力投资于关键领域――特别是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一个艰难的时刻,各国必须动员资源帮助人民度过转型期。

这意味着收入再分配和确保基本服务的供给。即便遏制不平等性和促进代际机会会造成一些边际无效率、减弱一些激励,那也绝对值得。基本服务――如教育和医疗――的公共供给,也许永远不如私人部门替代方案高效;但在高效率会造成排斥和机会不平等的领域,公共供给并非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