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政部存在的问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政部存在的问题范文1
一、内部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观念、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以市级工商管理部门为例,有行政、事业、社会团体多种体制并存现象,比如行政性收费、团体会费以及违规行为处罚罚款等。在多种的会计核算方法下,有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设立不全或根本没有,有的单位制度比较健全,但没有得到严格贯彻执行,失去了制度建立的目的和意义。容易造成资金管理的混乱,给资金挪用、私存私放等违规行为出现创造了机会。部分会计人员对会计法规知识不够了解,依法理财的观念淡漠。财会人员还身兼多职,既管钱又执法,工作停留在账表处理等日常会计核算业务上,管理参谋监督作用发挥很不到位。部分单位内部未实行统一的财务管理。有的还把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支出分散到科室管理,形成了“室室有收费,科科有财务”的混乱局面,违反了“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规定;有的出现了“账外账”“小金库”“包袱账”等违规违纪行为。
(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不清
工商管理部门摊子大,职能部门多,国家投入的资产相形较多,在资产使用效率方面体现出了使用率较低的现象,国有资产流失比较严重。部分单位财务部门未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致使存量不实,账实不符,责任不清。单位负责人对国有资产处置随意性较大,有的未经批准也未办理产权变动手续,就用本单位的非经营性资产向外出租或出借,所得收入不入账或少量入账或设立账外账或用于搞职工福利。有的转让、拍卖资产未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擅自定价。
(三)忽视部门预算编制和评价
有些工商部门认为内部财务管理就是从财政“要钱,花钱”的过程,对编制预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采取应付的态度,形成了实际工作中遇事才跑财政的局面,导致预算推行难度大。正是因为忽视预算编制,因而形成了财务决策的随意性,产生了管理上的“松、散、乱”致使专项资金预算执行大打折扣。部分单位虽然编制了预算,但对预算资金使用效益不进行跟踪审计,即使跟踪调查,也是分析肤浅,总结简单,使一些专项资金难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益。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重点环节
(一)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货币资金是指单位所拥有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货币资金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有以下方面:一是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在整个货币资金的循环过程中,不相容的岗位至少有:出纳与稽核、出纳与会计档案的保管、出纳与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支票印章的保管与支票的签发等。二是支出审批制度的规定。必须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审批人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超越审批权限。三是建立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检查。
(二)采购业务内部会计控制
工商部门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市场检查等行政管理,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等违法案件进行取证调查,需要采购大批的执法装备和固定资产,所以采购业务应是内部会计控制的重点。主要从三方面来控制:一是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在整个采购业务的循环过程中,不相容的岗位至少包括:请购与审批、询价与确定供应商、采购合同的订立与审计、采购与验收、采购及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原则上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全过程。
二是采购业务的管理控制。要建立采购管理制度和相关的控制措施,避免以权谋私、收受回扣等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发生。在采购控制中要做到采购权、定价权、验收权相分离、做到统一验收、统一结算、统一付款,责任到人,流程公开。三是付款环节的会计控制。要做到相关凭证规范、合格、齐全,每一个相关责任人或责任部门全部审核通过,采购人、审核人、付款人、记录人相分离,付款流程严密、规范、公开。
(三)国有资产管理内部会计控制
国有资产管理是为了使单位所拥有的资产能发挥其应有的使用效率,保证各项行政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防止资产的非正常流失。内部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购置管理。固定资产的购置要严格执行年度预算计划,规定范围内的设备必须报财政部门实行招标采购。二是日常管理。财务管理部门要按固定资产性质分类、及时登记建账,使用部门设置固定资产登记卡,建立健全账卡核算制度。三是资产的处置。要建立资产处置管理制度,明确处置的程序和权限,资产报废请求的提出与审批、处置相分离,对于大宗资产的变卖要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评估,要防止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利用职权牟取私利,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三、工商部门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包括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两类,管理控制包括组织规划以及与单位负责人进行经济业务授权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和记录。而内部会计控制则是资产保护、保证账目和财务报告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有关方法、程序和组织规划。内部控制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单位负责人以及相关直接责任人在制定,会计人员在执行,两者是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作为会计人员应执行本单位相关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为负责人应将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贯彻执行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岗位职责分离。一项处理处罚工作,首先由执法人员依据法规条例进行行为认定后作出处罚,处罚收取的罚金或没收的财产物资不得由本人处理,而是交由其他单位作处理,最后由财务部门直接收取罚款资金或是拍卖变价收入。这样的岗位职责相互分离,这样做可以防止那些接近资产的人挪用部分资产,并用错误的会计记录来隐匿这些活动。
2.适度授权。对于单位负责人,既要保证其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又要保证各项工作的效率性和廉洁性,适度授权是必然的,关键是如何把握授权的度。一方面,是但凡出现过重大舞弊经济案件的单位,很多是授权不当引起的,权力授予过大,导致控制不力;另一方面,对内部控制执行人员的授权也有“度”的学问,对不同的控制环节要有不同权力授予,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在具体执行时,应先认真研宄从而准确掌握,这样既能保证管理制度有效贯彻,又能保证权力得到落实。
3.岗位轮换。工商部门的工作职能要求必须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岗位轮换制度,主要是对那些关键的工作岗位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轮换,就可消除有些人蓄谋侵占违规办事的打算。因为他们知道,不久会有人接替这个工作岗位,其所作的违规行为将很可能被揭穿。
(二)强化预算管理,加大管理约束力度
坚持预算编制、执行、评价并重原则,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大力推广零基、绩效编制方法,实行预算内外综合统筹,全部收支编入预算。要进一步细化收支项目,落实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措施,切实保证预算与实际相符。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大胆采用最低成本法、成本效益分析法等方式方法进行评价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些单位的舞弊行为往往发生在超预算的项目支出中。经办人员随意地增加项目内容,提高支出标准,扩大支出范围,从中谋取利益。因此要加强对预算的合理性审核,要尽可能地将预算的编制与执行相分离,还要对预算的执行过程进
行跟踪检查。
(三)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克服重资金使用轻实物管理的倾向。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指导下,结合实际,制定完善适合本单位资产购置、使用、保管、调拨、转让、处置、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逐步使资产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财务部门和物资管理部门要分别设专人管理账目、物资,配套完善出入库手续,达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坚持定期清点盘存,严格落实监督检查制度。
(四)加强财会队伍建设
一是要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单位负责人要认真学习有关财政、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执行财政、财务制度的自觉性,增强财务管理和依法理财的能力。定期听取本单位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情况汇报,支持并要求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二是要加强财会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教育。由于工商管理部门职能划分较为细,要求对财会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都要过硬。
(五)增强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
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汇报,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内部审计部门要定期对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效果及其实施的有效程度作出评价,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监督服务职责。对于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单位还应当加大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力度,加强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工作。
综述以上观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应及时的检查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适用性。通过及时修订不合事宜的制度,使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得到更好的执行。当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需要单位内部各方的共同努力,也迫切需要外部环境的改变。只有通过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形成合力,才能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一基本规范、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
【2】杨雄胜等《会计内部控制实务指南》
【3】郑映微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J]中国农业会计2006(12)
行政部存在的问题范文2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内部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作用
行政单位内部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依法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以及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一种行为, 通过内部审计可以起到以下作用:
1.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2.促进廉政建设。
3.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
4.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存有偏差。内部审计工作虽然开展了多年, 但由于人们在思想上认识还不够深入, 尤其是大多数单位领导不重视, 认为内部审计工作与单位取得经济效益没有直接的关系, 可有可无。这种认识虽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所改变, 但是近年来,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又产生了一种新的偏差, 认为近年财政部门实施了预算外资金和罚没收入的收支两条线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编制了部门预算、资金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物资的购买实行政府采购, 行政事业单位不需要再开展内部审计了, 有些领导将内部审计等同于纪检监察, 对内审的职能和作用认识发生了错位。这些错误的观念, 严重地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
(二)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不到位。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部设置的履行独立检查职能的部门, 其任务是检查和评价单位的各种经济业务活动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财经法规。内部审计对其所检查的经济业务活动要提出分析、评价、建议、咨询, 其基本要求是内部审计要具有独立性。没有独立的内审机构, 内审工作就很难开展。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内审机构的设置状况是: 少部分行政主管部门设置了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 大部分行政主管部门虽然也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但基本上没有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而是与财务部门两块牌子一班人马; 部分行政主管部门虽然配备了审计人员, 却没有相应的独立审计机构, 如有些单位将所属内审机构置于监察室或纪委之下, 根本谈不上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事业单位基本上没有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 只有极少数较大的隶属省级以上的事业单位才有一个不健全的内部审计机构。
(三)内部审计重点不突出, 内容单一, 工作不规范, 适应能力较弱, 发展相对滞后。目前, 虽然不少行政事业单位依据审计法规, 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 开展了一些内部审计工作,但是仔细分析将不难发现, 我们的内部审计人员仅仅将工作重心放在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查证上, 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报表、账本、凭证及相关资料, 例如, 对收入进行审计时, 往往只审核其所附票据是否齐全, 而对其价格是否合理根本不作深入分析。由于只对单位财务数据进行审计, 而不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系统的评价, 也就无法发现和客观评价单位的潜在风险,进而也就无法提出实质性和预防性的建议。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所开展的内部审计工作基本是按照领导的意图随意开展, 既没有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也没有按照规章操作, 因而常常使内部审计工作陷入无序状态之中, 如超出职责范围审计、操作程序违规、审计方法和手段不当等, 从而既影响审计的效率效果, 同时也伴随着较大的审计风险的产生。
(四)内部审计法律法规、标准相对滞后, 导致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难以执行。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相比, 内部审计的法规、标准相对滞后。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程序和报告审计意见时所必须依据的原则、规范和尺度,它是衡量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标准。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起步较晚, 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准则, 使内部审计工作操作过程中缺乏规范性, 从而对审计造成许多问题, 尤其是违纪问题难以确切地定论, 导致内部审计缺乏约束力。国家现行颁布的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法规中, 除了一些行业部门制定的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外, 与社会审计和国家审计相比,国家审计机关没有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定详细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具体审计准则和实施细则, 法规的滞后性,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具体的审计工作时,显得无章可循, 出具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没有法律的强制性, 因此在执行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设的过程中, 常常会遭遇到被执行部门的抵制, 使审计意见和建议难以切实落到实处。
(五)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 并且是一项高层次、综合性的经济监督, 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 必须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理论和审计技能, 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 具有较强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但目前,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一般没有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 遇到内审时临时抽调人员,导致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内审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 一是文化知识, 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偏低。二是专职人员较少, 兼职人员较多。三是内审人员结构不合理, 多是由长期担任财会工作或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员转任或兼任。四是个别审计人员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的策略
(一) 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制度。行政事业单位有必要从制度角度对审计进行控制,第一,必须要明确内部审计岗位及其职责。第二,要明确规定内部审计监督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并以此作为员工绩效管理的标准。第三,审计监督制度要对审计监督行为进行行为约束。第四,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的相对独立性。
(二) 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是实现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行政事业单位要依据政治强、作风硬、品德好、业务精的建设目标,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必须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能力和素质的培训。对审计岗位要求的专业基础知识、实务能力等进行综合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其次,加强对审计监督员工的绩效考核,引导他们的行为向规范的方向发展。通过绩效考核的方式,对审计监督员工的工作职责和内容都要进行明确的引导,使得他们能够明确工作的重要性,并以实际行动来实现审计监督各项工作的开展; 最后,加强审计队伍社会责任意识。作为公众服务队伍的一员,审计人员必须明确自身的社会职责是服务大众,只有将自己的工作提升到这样的层次,才能在实践当中本着为社会服务的态度来认真工作。
(三) 实现审计内容更加多样化、专业化和审计方式的转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在新时期,需要在审计内容方面更加的多样化,从以往的单一审计内容转移到多内容审计。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增加对绩效、决策评议和经济合同的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活动是内部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领导层决策的重要依据,审计不仅是内部管理的要求,也要实现单位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审计要实现监督方式的转变,从传统的单一活动方式转变到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少来开展工作。审计员工改为必须转变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为社会创造最大的效益为目标,不断探索新方式来实现审计监督应有的作用。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是项重要的职能,如何有效提升监督水平、实现监督效益的最大化是需要不同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不断探索的,也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当中,才能切实提升审计监督水平。
参考文献:
[1]倪晓红. 试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 J] .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6, ( 10)
[2]吕国梁.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 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 12)
行政部存在的问题范文3
[关键词]家电下乡 节能惠民 以旧换新 三大惠民政策
一、三大惠民政策的主要内容
1、家电下乡
运用财政补贴手段,对经招标入围的彩电、冰箱(含冰柜)、手机、洗衣机、电脑、热水器、空调、电磁炉、微波炉九类产品,按照农民购买价格的13%进行补贴,这项政策主要针对农村市场。
2、节能产品惠民工程
运用财政手段,由财政部门对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审核入围节能产品的生产企业给予补助,再由生产企业按照补助后的价格进行销售,消费者最终受益,这项政策主要针对城市高端客户。
3、家电以旧换新
运用财政补贴手段,在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州和长沙等9个试点省市,对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和电脑五类产品,由消费者交旧换新,家电销售企业按照消费者购买新产品价格的10%当场兑付补贴资金。补贴上线为:电视机400元台、洗衣机250元台、冰箱(含冰柜)300元台、电脑400元台、空调350元台。财政部门与家电销售企业、旧家电拆解企业定期结算,这项政策主要针对城市普通市民。
二、家电补贴惠民政策的实施效果
家电下乡主要针对农村、县镇等三、四级消费市场,不仅促进了中低端家电商业的消费,还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的生活质量,不仅如此还拉动了电子制造业和家电工业,同时也拉动了钢铁业,如化工、薄板、机械制造等工业的发展。
以旧换新把重点放在了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二级城市,主要拉动中高端家电商品的销售,在调节产业升级的同时还促进了废旧资源的再利用,有统计表明广东、天津、北京、福州、浙江、江苏、山东、上海、浙江9个试点省市的家电“以旧换新”共计回收717.1万台,销售新家电662.6万台,销售额达262.8亿元。其中,仅春节期间家电以旧换新销售新家电73万台,销售额29.5亿元。还从回收的旧家电中产生废钢铁、废铜、废塑料等再生资源12多万吨。如果可以将这些再生资源变废为宝,“以旧换新”创造的社会价值将远远高于以上的数字。
三、家电补贴惠民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商品品种少,没有可比性,价格无法掌控
很多的家电品牌就一款适合家电补贴,消费者往往没有可比性,没办法去横向比较,这样就给了某些商家可乘之机,导致很多产品的标价就算是限价也是高于市场上一些价格的。比如在某家店铺里,贴着“家电下乡”标志的海尔BCD―196TEXZ冰箱,标价是2399元,但是在商务部主办的家电下乡官方网站上的信息系统里,该冰箱的标价最高限价是1999元,同一家店铺海尔其他几款冰箱如BCD―156TDXZ,BCD―176TDXZ等都比最高限价高出了50元左右。
2、补贴拿不到,手续繁琐
以5月6号广州的苏先生在天河区某家电连锁店购买空调为例,商家告诉苏先生要等到5月28才可以到店里申请补贴,等到了那一天,苏先生到那家连锁店苦苦等了一个多小时,可是工作人员却告知苏先生说不懂操作,暂时无法拿到补贴,要等到6月份才可以。
合肥的一位高女士在一家商场的专柜买了价值4200元的电脑一部,当时的行销员说高女士买的电脑是家电下乡的电脑,半个月后会返回给高女士450元补贴款。可是半月之后高女士还是迟迟没有收到补贴款。最后商家表示:高女士是在月底购买的电脑,而家电下乡的规定的财务审核都是在1日至20日购买的电脑当天可以返利,如果在20日就要等到下各月的1日至20日才能办理。
3、户口被“冒用”难享补贴
8月18日济南的尹先生在国美电器购买了一台家用下乡冰柜。等到尹先生到商场领取补贴时,工作人员却告诉尹先生,他的户口本已经有六次购买记录了,其中的两次是冰箱,而且早已经领完了补贴。按照家电补贴政策尹先生已经不能再享受家电补贴了。对此尹先生感到很是困惑,因为他从来没买过下乡产品,户口本也未曾让别人使用过。家住福建省晋江深沪镇的陈先生也是购买下乡电器,当他去领取补贴时也被告知他的户口本上的号码已经领过了相关的补贴,不能再领了。后来工作人员才发现,家电补贴登记的是户口本号,但是号码又不是唯一的,这就导致了许多人先到了就先得,后来的就只能够哑巴吃黄连。
4、家电产品鱼龙混杂,质量缺失
据2009年12月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数据显示,“下乡”家电维修率较高,维修率高达12.6%,相当于平均每8件就有1件出现过维修,在我国家电产品行业规定的维修率仅为1%-2%。由于大多数农村地处偏远,售后服务成本太高,导致大多数下乡的家电产品在农村几乎属于空白,这就形成了“家电下乡”售前是买方市场,售后服务是卖方市场。更有一些家电厂商提供劣质产品和服务,不仅危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侵蚀了家电下乡的整体形象,直接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长远规划。
四、解决家电补贴惠民政策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几点对策
1、建立完善的监管保障体系
“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惠民”的政策出台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相关的政策要不断的改进加以完善。比如每种产品的价格都要价格统一,统一标识、统一服务标准,做好售后服务和维修服务,做好销售信息登录工作,让消费者买的放心,用的称心。我们的价格部门要针对产品制定一个上下限的指导价格,销售商家则可以根据所在地域的不同在这个指导价区间里进行浮动。设立监督机构对家电补贴的产品进行不定时抽查,发现有劣质产品坚决取消其资格。还要加强对补贴的监督,杜绝消费者套用他人信息获取国家财政补贴,而对于私自扣留标示卡,留取户口簿和身份证等资料,录入虚假信息骗取补贴的经销商,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参与家电惠民政策的资格,并诉诸媒体予以曝光。其实在家电补贴惠民政策实施中我们不妨借鉴发达国家的消费券模式,即直接将消费券直接发放到人民手中,制定好消费券详细的使用范围和规则,由消费者自行购买喜爱和需要的产品,这样就便于很好的解决冒充、冒领财政补贴的问题了。
2、丰富品种,调整产品结构
家电产品在起始阶段就电视、洗衣机、冰箱和手机四种,进一步实施中增加了电脑、热水器、摩托车等,虽然品种有所增加但涉及到具体的种类却又略显单调,因为存在限价问题,最新的液晶平板电视在以旧换新中受到限制,由此看来我们的人民买到的好多是正在逐步退出市场的产品,尤其是家电下乡的产品,中标产品档次普遍偏低,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丰富家电的种类,调整产品的结构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引进最新潮流和时尚的产品,通过改进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制造出符合消费者购买水平的家电产品。
3、加强对中标企业的管理
在研究和调查中发现有些中标企业对于该政策的反应速度太慢,究其原因是上下的信息传递不够。我认为,全国连锁企业既然凭借其品牌实力成为了中标企业,就应该竭尽全力落实好各项工作,尽量配合各政府,积极与生厂商联系,畅通进货渠道,加快进货速度。流通企业不得借“家电惠民”的机会违规操作提高销售利润,要严格按照中标价格销售。对于中标生产企业,不得私自降低产品的质量和标准,达到协议中对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所承诺的要求,此外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定期对生产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抽查,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企业勒令整改,若不改善者应取消该企业的资格以儆效尤。
五、结论
家电惠民三大政策的颁布和实施确实使人民和家电企业得到了一定的实惠,但也需要加大农村基础建设,如电网、网络宽带、公路、有线电视等。相信以后政府会对三大惠民政策更透明、更扩大、更有利于民,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政策也将更加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李金玲.价格无优势换购仍将是空谈[J].经济研究参考,2009;7
行政部存在的问题范文4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管理仍存在一些不足,还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体制不断的深化改革,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会计内部控制的内涵
会计内部控制通俗来说就是为保证一个单位各类业务工作能被顺利有效开展,确保单位资产完整和安全,并通过内控措施有效预防、发展以及纠正各种不当行为和违法行为,确保会计信息和管理的合法性、完整性和较高的真实度而制定和实施的具有控制职能的程序以及方法。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暴露的不足
由于会计项目不断增加使得会计内部控制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增加,使在内部控制实施和其作用充分发挥受到阻碍,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暴露出一些不足。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够规范
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并不是十分规范,主要表现在对原始凭证管理、财务核算处理以及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等方面。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填制原始凭证时不能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的内容填写,并且没有严格执行相应的经手手续制度。在账务核算处理上,常将预算外收入划入往来账中以达到隐藏真实收益的目的。在资产管理上,存在帐外资产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单位的账面价值与真实资产价值不对等,资产被非法转移现象较为严重。
(二)备用金管理较为混乱
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在备用金管理出现混乱局面,一方面是由于财务部门缺乏足够的责任监督意识,没有定期及时的与借款人沟通协调,使借出的备用金缺乏相应的监管。此外,个别单位的内部管理体制明显存在缺陷,当遇到人员调动和解聘情况时,由于部门与部门之间没做好协调工作,导致备用金无法收回。
(三)内部控制方法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
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单位岗位设置、授权审批方面。在岗位设置上,由于单位编制有限,人手紧张,多数单位普遍存在不合理的兼岗现象,不能严格遵守会计法的对不相容职位相分离的相关规定。在行政事业单位实际会计内部控制中,常会发现出纳兼任记账、出纳兼任档案保管等现象。在授权审批方面,存在金额界限不明,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长期实行“一支笔”的授权审批制度,对大额资金使用、大宗设备采购、没进行集体研究决定,单位资金安全性存在风险,对财务控制的效果造成影响,导致单位内部财务监督检查被迫停留于表面。
(四)业务流程控制体系不够健全
当前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中,有些经济事项没有较为明确的审批控制业务流程,导致一些单位为相关的项目购买设备时,在没有订立合同和对应发票的情况下就直接支付入账。其次,部分经济事项的流程控制过于简单,往往进行事后审批,而缺乏对应的事前控制程序。最后,在费用报销方面的流程控制先后顺序不够合理,先审批后审核的控制流程会干扰正常的审核工作。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策略
(一)提高会计内部控制意识
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的会计内部控制意识,应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工作,增强其内部控制意识。由此,可以由财政部门牵头,联合有关部门,定期、不定期对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在促进他们夯实内部控制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会计内部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会计内部控制意识,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二)进一步完善授权审批制度
应把集中决策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部控制手段。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应经过集中决策,在遵循重要性原则的基础上规定一个金额起点,位于金额起点以下的经济决策事项可以通过授权审批制度来进行控制。同时应进一步划分和明确各岗位人员的权责,以形成合理的内部牵制,确保每个部门所设岗位都在授权的范围内认真工作,不能超越审批权限。对于经办人,也必须在授权范围内根据管理层给出的审批意见来执行业务操作。对于每一个经济业务步骤都应由一个相对独立的员工或者独立的部门来进行,不允许任何人和任何部门在其他职员和部门未进行核算的情况下私自完成某项经济业务。
(三)加强部门预算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属于财政性资金,经过批准的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和支出的重要依据。部门预算直接规定了单位的支出方向及规模的大小,因此应建立健全部门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调整、决算编报、绩效评价等内部预算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实现对经济活动风险控制。定期对单位预算执行进行分析,确保预算执行完成情况,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四)对重点内部控制内容加强控制
首先,应加强货币资金的会计内部控制。严格实行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规定,将出纳与稽核、档案保管、记账、银行对账核对、收款票据管理、付款审批和执行等岗位相分离。在支持审批方面,应明确授权审批方式、授权审批的权限与责任以及相关的控制措施。此外,应进一步明确监督检查机构及监督检查人员的权责,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结合的检查制度。要求物资保管员对收付物资进行谨慎核对的基础上,应实行财务物资全面或局部清查的制度,以保证账实相符,保证财产物资的完整和安全。
其次,加强采购业务会计内部控制。将请购与审批、询价与决定最终供应商、采购与验收岗位和相应会计处理的相互分离,禁止由同一个部门或者同一个职员来完成整个采购过程。健全采购管理制度,以避免暗箱操作和违法乱纪等行为的发生。另外,应加强付款环节的控制,要求相关凭证做到规范填写、凭证齐全,必须经过每一个相关责任人和部门的审核通过,保证采购、审核、记录等环节的独立与分离,以确保付款流程的严密、规范。
最后,加强资产管理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将资产实物管理与资产登记记账岗位进行分离,要求资产明细账与实物记录一致。建立和完善资产处理管理制,对资产处置的程序进行规定,进一步明确资产处置的权责。处理资产报废时,将报废申请与报废审批和资产处置等岗位相分离。在对资产进行变价处理时,应当引入竞价机制,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需变卖的大宗资产进行评估,以在资产处置过程中杜绝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晓菊. 浅议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有效运行[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08).
[2] 冯桦. 浅论当前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J]. 科技风. 2009(23).
行政部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卫生行政执法;体系;模式;现状;对策
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期影响尚未消去,“瘦肉精”、“染色馒头”、“牛肉膏”又接踵而来……近期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推到风口浪尖之上;2010年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医疗纠纷引发社会群体事件刚平息不久,武汉就发生了“王贝整容事件”,医疗乱象也被媒体与民众炒的沸沸扬扬。食品安全、医疗安全、职业病界定、无偿献血等问题均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一系列的卫生事件引起人们的讨论,也引起笔者的深思:卫生监管到底缺失在哪?卫生行政执法遇到了什么问题?
卫生行政执法,是国家管理卫生事务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我国卫生行政执法起步较慢,外界对执法多方干预、群众法律意识淡薄,直接阻碍了依法行政的进程。新形势下,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对卫生行政执法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当前的卫生行政执法工作中,执法力度不强,手段不完善、目标不够明确,效果不佳的问题持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在一定范围内时有发生,其行为严重阻碍了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的正常开展,已成为卫生行政执法部门特别是基层部门执法工作中最主要的问题[2,3]。要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仅靠行政命令约束已远远不够,因此,如何科学、有效的执行卫生行政执法,已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
国外实践经验告诉我们,科学完善的卫生行政执法法律体系是确保卫生行政执法公平有效的基础,鉴于我国独特的文化及社会环境,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仅需要科学完善的卫生行政执法法律体系,还需要深刻了解当今社会卫生行政执法的存在的问题及由此探究其本质,根据其本质辅以必要的对策措施,如创造良好的卫生行政执法环境、规范政府行为、提高卫生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等。只有建立起完整的卫生行政执法模式,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强化卫生行政执法,彻底解决当前卫生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乱象。
行政部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国内行政支出 国际行政支出 比较
行政支出是财政支出一个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他工资与福利相比较,政府的各个级别的机构的办公经费的支出以及政委为社会提供的公共的服务等等都是需要一些其他费用的。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比较大颈部,并且也是成为了人们公认的事实,我国在最近十年的行政支出在逐年的升高,并且是一种居高不下的态势,这也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个难以跨越的鸿沟,以下主要对我国行政支出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我国与韩国行政支出的比较
(一)中韩行政管理支出的相同点
中韩行政管理支出都是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比较高,并且都是呈上升的事态,这就是最大的相同单。我国与韩国都是在某一个时期行政支出达到了一个最高点,并且没有下降的趋势。行政支出占财政比例的不断提高,反映出我国与韩国在行政支出的规模上不断的扩大。
中韩的财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比较高的趋势,共同的原因就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机构在不断的增多,人员也再不断的扩张。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之一就是要通过经济战略开发,来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政府主导型的管理制度对于韩国来讲也是比较适合的,所以中韩两国行政支出具有一定的相同点。以上提及到的几点问题,中韩两国基本都存在,因此中韩两国在财政支出上具有一定的相同点。
(二)中韩行政管理支出的不同点
中韩行政管理支出的不同点主要就是,中国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幅度远远大于韩国。首先就是行政支出所占的财政支出的比例在变化幅度上看,中国在不断提高。另外,从行政管理来看,年均增长的速度,中国也是比较快的,这就是中韩两国存在的不同点。中国行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超过了韩国,原因有很多,一个原因是韩国很多退休员工的费用仍然在行政支出中扣除。一般来讲,行政人员的增加是一个机构扩充的需要,而机构的建设又是政府职能的需要 ,中国长期执行的都是计划经济的体制改革,政企不分家,行政的权力已经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中去。一般来讲,经济体制的改变,政府的职能也是需要改变的,但是在中国转变的不及时、不彻底都是一些原因之所在。
二、行政支出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一)我国行政支出管理的基本现状
行政支出就是指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和服务所消耗的费用,以及由政府职能所引发的一些问题。我国的行政管理经费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并且占财政支出的一定份额。其原因就是政府机构的设置和内部的管理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行政支出不单单是指单纯的消耗支出,尤为规模不同的问题,所以经济建设与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趋势也是不同的,出现了支出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与财政支出相比较,行政的支出也是一个超长的问题,随着财政的不断增长,行政的支出管理也会随之而增长,但是行政支出属于单纯的消费,所以其增长速度要小于财政的增长速度。但是目前的情形来看,行政支出的速度很快,并且没有下降的趋势,这个现象不是很好,行政支出的管理不能够带来高效率的服务。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都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引起了金融的赤字,影响了政府的可持续发展。
(二)出现问题的基本原因
我国的行政支出的增长和结构的变化都会随着一些原因而改变,例如说物价的上涨,行政支出必定会有一定的提高,政府规模的扩大也会影响,并且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因素。我国的行政支出与机构的设置问题,行政管理的问题都有一定的关系。
我国行政管理在制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对于政府的办事效率与行政管理都有一定的影响。政府内部的管理机制。我国的财政预算不够细致,内容不完整。我国的财政部门对于编制的预算内容比较粗略,并且难以进行实质性的工作。监督和审查工作也是难以实行的,我国的财政预算仅仅反映了财政的支出,一些制度外部的收支问题仍然存在。政府采购的制度在于降低行政的成本,节约资金,这样就会促进廉政建设,在实际工作中,政府的采购计划不仅仅没有降低行政的成本,并且还增加成本,并且质量也不一定有保证,由于没有受到很好的管理,造成了我国行政支出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三)对策和建议
对于我国行政支出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对于有效控制行政支出的问题提出恶劣相关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1、建立一个适度的政府
一个市场要能够自身的调节,一个政府就不要进行干预了,这样对于一些越位的行为就能够有效的制止,并且能够大量的控制行政的成本。市场在控制的过程中必须要完全的发挥其基本的作用,这时政府最好就放松其管理,给企业和个人一些宽松的空间,宽松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减轻行政的职能,我国的政府的链条是比较长得,从中央到个人有很多级别,并且规模也是比较大。
2、完善政府内部的管理制度
完善公共制度的预算管理,对于预算管理制度的关键就是要增强其透明度,实现预算的执行和报告的公开制度。完善预算管理,要求部门的预算编制要细化,预算编制在预算的过程中是一个首要的环节,要保证预算质量的基础性工作。在对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政府最好不好干预,确保行政支出的适度。
3、严格控制职务消费
对于一些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对现有的职务消费项目进行清理和分类,明确职务的花销内容,将职务的消费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依法行政,认真执行法律的规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对行政成本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刘志明.我国政府行政支出膨胀的原因分析 [J]. 《商业时代》 2011年 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