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范文1
[关键词]河南省;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分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8-0091-02
1 引 言
艺术的发展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和特征,另外,商业的发展,同样也有自身的特色所在。合理地将艺术与商业进行结合,将是全面促进艺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对策方案。艺术创意,指的是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之时,运用自身的主观意图以及主观想法,针对艺术的表现手法、创作动机以及象征性意义等进行独特的定义。另外,艺术创意也是一个艺术创作人员自身创作价值的完美体现。艺术创意在艺术领域当中是通过独特的艺术思维来进行文化生产的一种具体方式,同样的,也是当前时代大众文化消费的一个必然产物,对于人们发展以及生存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和意义。艺术创意与艺术创新之间有着一定的区别,艺术创意主要指的是表达创作者自身的思想和情感,而艺术创新则主要是针对艺术领域当中的不断开拓进取。当前时代艺术创意产业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深入的对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具体方案进行研究,对于很好的促进艺术创意产业稳步前景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2 艺术创意产业概念以及背景分析
针对艺术创意产业的相关概念以及产业的背景进行探析,将是全面的探讨河南省艺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关键性环节。首先,创意经济的相关概念是由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史学家熊彼特的在1912年提出来的。在当时,熊彼特就曾经指出现代化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动力并不是劳动力以及资本,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点,就在于现代化信息以及知识的不断产生、使用以及传播。根据其观点,创意产业应该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艺术性的、文化性的以及具有一定娱乐价值的服务项目。一些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产品,诸如表演艺术、视觉艺术、电视电影以及录音制品等,都是创意产业当中的重要产品。同时,如果深入的进行研究和分析,则会进一步发现创意产业的相关服务项目可以说占据了人们生活中的巨大部分比重,存在于现代化生活大的每一个角落当中。在创意产业当中,发展的关键点就在于创新以及与现代化商业发展的良好结合,这将是今后创意产业发展的两个基本方向。
艺术创意产业,是对文化创意产业之中的艺术性创意进行研究的一项内容。其研究和发展的重点就在于艺术领域当中的相关理论和发展经验归纳与总结。以此为基础和依据,不断地发现和寻找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方式,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总体而言,艺术创意产业与现代化文化相互结合,是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要求,并且对今后的社会实践以及科学创新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及相关概念提出,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当前的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一些视觉文化以及媒介的革命,已经是在很深的层次之上对人们的生活形成了影响,并且在无形的对人们生活方式和阅读习惯带来巨大变革。现代化的人们不再像以往一样运用传统的方式来进行传媒,而是运用网络、电视以及新媒体带来快速的、信息化的生活享受。现代化平台具有几个显著特征,即图像化、音像化、信息化以及视觉冲击力强。在未来的经济竞争当中,其本质就是综合文化竞争力以及艺术的竞争,所以对于艺术创意产业而言还需要很好的对当前时代的需求以及消费的需要、文化建设的需要等进行分析,根据时代的背景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方案。
艺术创意产业为人们提供大量的与艺术相关的、与文化相关的产品以及服务项目,包括我们生活当中常见的歌剧、戏剧、歌舞和电影、游戏以及绘画雕刻等,都是艺术创意产业当中的核心内容。艺术创意产业主要是以大众文化的审美形态为发展的基础,旨在为满足大众文化的需求、服务大众的娱乐要求,并且在艺术创意产业当中,其文化的特征与一般类型的艺术文化有着本质性区别,其更多的是强调社会文化以及艺术等,与娱乐的结合。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与大众审美色彩有着紧密的结合和深刻的内在联系,并且在大量的社会活动当中都有大众审美文化的色彩在其中。对于艺术创意产业而言,还需要将具有审美艺术形态的文化特征与现代化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得并不具有艺术特征的文化可以蕴涵更加深刻的、更加饱满的审美内涵,进而被大众所喜爱以及接受。
3 河南省艺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
根据上文针对文化艺术产业的相关概念以及时代背景进行探析和研究,可以对现代化文化艺术产业的相关内容与关键点有着全面的掌握。下文将针对河南省艺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和方向进行概述式的分析,旨在更进一步的推动艺术创意产业的前景,为现代化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正如上文所阐述的,艺术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同样商业也有自身的发展特征。适当保持两者之间发展的张力,达到一种内部逻辑的和谐,将是全面的解决艺术创意产业与商业之间存在冲突和矛盾的关键点,并且也是促进艺术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关系存在有两面性的特征,要求艺术创意产业在发展的历程当中适当的保持与商业之间的张力,也正是促进当前阶段艺术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工作环节。
主要的来讲,艺术创作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和规律:首先,艺术的创作是艺术品与艺术创意之间的完美结合,并且也是意象的完美统一。而在艺术创作当中,还需要以非理性的思维作为主导思想,注重想象以及创作灵感在整个创意过程当中的应用。对于艺术创作者而言,也需要具有自身鲜明的情感以及个性,生活体验,也是艺术创作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以总体而言,艺术创作是创作者自身个性以及生活相互结合的一个作用过程,只有很好地符合和遵循艺术创作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够创作出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不朽的艺术作品,进而推动和促进艺术创意产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对于商业而言,也需要很好的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资本扩张是不断地促进商业进步与繁荣发展的关键点。但是,在艺术创意产业当中,过分的追求经济效益,过分的商业化发展,则会导致一种不均衡的发展局面,对于艺术创作而言,也有着较大的不良影响。当艺术的发展逐步的往商业化以及世俗化等方向发展之时,一些过度的商业运作以及商业性的工作,则会进一步的打破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打破其内在的发展特征和原则。艺术创意的产业化运作以及经营,会使得商业过分的追求经济利润,而忽略了艺术创作的本质特点,并且使得资本逻辑在艺术创作之中没有节制的扩散,最终对整个艺术创作形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资本的逻辑思维控制了艺术的创作逻辑,并且也遮蔽了艺术的根本内涵以及精神思想,掩盖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进而使得艺术创作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显得毫无活力可言。
一是资本的逻辑思维,在一定程度之上破坏了人们的艺术思维和创造性的思想,而资本的逻辑思维,则进一步的取代了艺术方面所独有的形象思维。艺术形象思维,总体而言是将艺术创作的意境与形的完美结合,而不是与资本的结合,这一点非常关键。只有很好地把控了艺术创作的根本性原则,才能够在当前时展的背景之下很好的促进艺术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在艺术制作之上不断地出现杰作。当艺术的创作过度的与资本以及经济利润相互结合之时,则会导致艺术由原本的高尚、优雅而变得低俗,失去了艺术本应该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并且失去了自身的崇高性,变得毫无价值和意义可言。所以,针对艺术的资本化经营,则会进一步导致艺术作品变得更加平面化、普通话、浅薄化以及庸俗化,失去了自身的高雅特征。另外,艺术商品会逐渐地变成普通商品,以往旺盛的活力以及价值将会不复存在,而逐渐地变成了一种低俗的、沉沦的商品。
二是艺术创作的过程和其创作的思维,应该更多的是依靠创作者本身的直觉和思想灵感等,同时结合创作者自身的顿悟以及想象等重要思维形式。一个完美的、杰出的艺术创作应该是从非理性的思维角度出发,从中捕捉到生活的点点滴滴,捕捉到各个细小的信息,进而将信息进行编码以及重组,最终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作品。但是,从商业运作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艺术创作,则会过分的追求利润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一种利益的角度出发对艺术创作的资本进行盘算和比较。这其中有着重要的差别。通过直觉和创作灵感进行艺术作品的制作,更多的需要艺术创作者本身的个性以及自由,是一种超越了功利性的思维表现,但是从商业资本的逻辑角度出发进行艺术创作,则完完全全是一种功利性的思维。这两者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如果两者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则会导致艺术失去了生命力和活力,在商业资本等思维逻辑之前败下阵来。
所以,对于当前阶段的河南省艺术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如果过分的注重商业炒作,过分的进行资本运作,则会进一步的抑制艺术创意的生命力以及艺术家的创造灵感,这一点在本质之上是违背了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的。如果将商业化的成分过分的加入到了艺术创意产业当中,则会导致艺术成为一种完全的交易商品,没有内在价值可言。艺术与资本在内涵之上,其实是水火不容并且势不两立的。过分的艺术冲击不仅会打破商业与艺术之间应当保持的张力,还会使得艺术品失去价值。只有很好地保持了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张力,才能够促进艺术创意的不断发展,并且实现艺术的兴旺发达,推动艺术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 论
综上所述,根据对现代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基本内涵以及相关的概念和背景进行全面探究,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深入地论述了艺术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景以及其与商业存在的内在价值,同时,也详尽的分析了艺术创意产业与商业之间应当保持的一种张力,全面的探析了艺术创意产业与商业运作之间的内在含义以及本质上的区别联系,保证艺术与商业之间的联系可以建立在一种平衡的基础之上,为了更进一步促进艺术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前阶段的艺术创作不断前进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并且使得艺术可以在更加具有价值和内涵的层面之上影响人们的生活、熏陶人们的情感。
参考文献:
[1] 王荣.浅议城市园林设计当中的艺术体现[J].农业科学,2010(9).
[2] 林清文.论城市园林设计当中的现代艺术的展现[J].中国园林,2008(3).
[3] 徐伟.浅析艺术影响之下的城市规划设计[J].时代建筑,2011(8).
[4] 王平.浅谈室内艺术设计的基本要素[J].现代装饰,2010(1).
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范文2
王维俊(1989―),男,汉族,研究生在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服务贸易;
王华哲(1989―),男,汉族,研究生在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国际金融。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其增长年均速度高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速,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作用。根据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分别对旅游各产业链讨论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能性,并发现在一些特定的产业环节,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产业链;融合发展
一、背景介绍
(1)旅游业发展概况
我国旅游业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加强。2012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9.57亿人次,收入22706.2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2.0%和17.6%;接待入境旅游1.32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00.2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2%和增长3.2%;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8318.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4%;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了15.2%。
2011年度,我国旅游服务出口额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四,旅游服务贸易进口额排名第三。旅游业已然成为了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贸易部门。但与游服务贸易进、出口均排名第一的美国、旅游强国德国、法国等国家相比,我国的旅游业还有待进步一的提高。
就整体来看,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着平稳的发展,其增长速度超过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速,还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概况
2005年至2011年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现价的年平均增速为23%,高于同期GDP现价增速6.6个百分点,法人单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1.94%逐年提高到2011年的2.85%。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10年全球文化创意产业国际贸易发展报告,2008年,我国已经成为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大国,其市场份额为20.8%。2003-2008年年均增长速度为16.9%。我国文化创意产品在国际上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不难看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整体实现了快速增长,具体经济发展潜力。
(3)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趋势
从经济角度来说,这两个产业提供的服务和产品均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而是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派生出的精神方面的需求。这两个产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二产业具有融合发展的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旅游业的产业环节与第六大类――“休闲娱乐服务”重叠部分。而按照《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游、休闲娱乐及其他辅助服务”则直接被划分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也就是说在政策划分方面,二产业的界限逐渐模糊。
在经济领域中,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也已经自然而然的融合在一起,例如北京著名的798艺术园区、迪士尼主题公园等等。
综上所述,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确实有融合发展的趋势,但是就其融合发展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讨论,两个产业发展的过程存在着共性的方面,同时也存在着差别,如何从共性之中找到融合发展的契机,将是两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根据旅游业的特点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我们发现二者实现各全面融合发展并不可行,下面将根据旅游产业链来分别讨论其融合发展的问题。
(1)旅游业产业链
产业链是一条价值链,位于这条价值链上的企业集群共同创造和分享这条产业链上的价值利益。我们可以将旅游业产业链理解为通过提供不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来满足消费者的旅游需求并获得经济利益的企业集群。在这条产业链中,企业集群之间是分工合作的关系,并通过自己创造的价值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旅游业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六个环节服务而获取收入。从旅游业的定义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构成了旅游业的主要产业链条。
从需求的角度来讲,消费者出门旅游的核心在于一个“游”字,即六环节中游览这一部分。消费者由游览这一需求而派生出了对交通、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其余的产业环节的需求。当游客没有“游”这一需求时,其余部分的环节是无法创造价值并获得经济利益的。但是,没有其余部分产业环节的支持,消费者对于“游”这一核心产业环节的需求也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消费者旅游这一需求的实现,需要旅游各产业环节分工合作,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
我们根据这六大环节,来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由于本文分析的重点在于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模式,所以仅就旅游业的主要产业链进行分析探索,而对于其延伸产业链不做过多的介绍。
(2)各旅游产业链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交通,其本来意义在于促进空间位移的便捷,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相差较大。目前日本一大型旅行社拟推出巴士旅游套餐,让人们体验飞檐走壁的忍者和身带佩刀的武士,这可以说是体验旅游的一种,在实现巴士交通功能的同时,给游客带来了旅行体验。但是,究其本质来说,交通本身的所发挥作用难以与文化创意产业全面融合。
游览,这是消费者对于旅游需求的核心内容,本质需求则在于旅游吸引物。近年来,旅游吸引物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文化诉求、创意诉求、体验诉求已经悄然的融入甚至成为旅游吸引物的组成部分。消费者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追求、体验逐渐成为消费者外出旅游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构成了旅游吸引物,同时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并且这一融合模式逐渐形成了市场。例如著名的迪士尼乐园,几乎成为了旅行的必去之处。迪士尼乐园本身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但是在经济上看迪士尼乐园又是当地游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扮演了“游”这一环节的核心内容。可以看到,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界限在迪士尼乐园中逐渐消失,二者逐渐成为一体。也就是说,在游览这一环节,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实现了很好的融合。这一发展模式,必将为两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住宿,其本质是为了旅客提供休憩的场所,与文化创意产业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享受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目前,全球范围内不乏一些主题酒店,消费者在酒店享受住宿服务的同时确实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例如瑞典冰旅馆,其独特的构造为游客提供了非凡的体验。但是从其提供的基本服务来看,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有着一定的距离。
餐饮,其目的在于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处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第一层,其针对的消费者不仅包括游客也包括了处于惯常环境的非游客居民。一些饭店的装饰包含了文化、创意等因素,但究其本质仍是提供餐饮消费以获取经济利益的部门,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行性小。
购物,其中购买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部分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拉动了旅游业中购物这一环节的消费。二者虽然在这一购物环节相互促进,但就这一环节的融合发展来看可行性较小。
娱乐,这一环节本身可以归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因此在这一环节上,二者具有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3)结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得知,旅游业六大环节并非所有环节都可以很好的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在先阶段,娱乐、游览环节与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着融合发展的可行性,而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环节在融合发展上可行性小,不具有可操作性。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案例分析
在中国南方广东省珠三角区域聚集着众多的主题公园和游乐场所,而尤其以深圳华强集团和广州长隆集团的主题公园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以社会效益为首要,主打生态旅游观念的长隆度假区在投资规模、地理位置、文化内涵上具有其独有的特色和优势,10多年来成功打造中国首批、广州第一个国家5A级景区和“世界级旅游王国”,年接待游客超过1300万人次,入园游客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旅游界的奇迹。
在长隆集团的游乐王国中,生态理念、欢乐主导、经营幸福是几个重要的关键词,也是其发展至今公园活力的源泉。从其繁荣的历程中可以看出,它正是抓住了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中娱乐、游览两处关键环节成功实现了广州“旅游逆差”,并且在接待游客人次上有望突破每年1500万,未来将跻身中国第一的世界级旅游“巨无霸”。
而娱乐与游览两个环节中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就是创新,面对日益提升的国民生活水平,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物质需要已经大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更丰富的文化产品以及更有创意的娱乐方式是主题公园吸引游客的灵魂。长隆集团在处理这个问题上大胆有魄力,例如2005年推出了与“俄罗斯马戏教父”扎巴斯内联合制作的《月球侏罗纪》大马戏,虽然耗资过亿,但市场的反应却不尽如人意,长隆果断叫停换戏,随之《森林密码》的出现,让长隆大马戏团的场子爆棚。
“不可替代”的体验和努力营造的幸福氛围,能够算上长隆度假区的两张王牌,两者各有春秋可又互相融合。每逢节假日,长隆的各大主题游乐园就会推出大大小小的活动表演,有观赏型的、有互动型的,并且表演内容有主线有支线,能够吸引游客沿着表演的内容去体验园区里面的娱乐项目,如“十环过山车上的婚礼”、“长隆零点跨年烟花汇演”等,都为这个园区创造了让游客独有的记忆片段和体验。在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里有五大主题乐园以及酒店餐饮等配套设施,集主题公园、豪华酒店、高档餐饮、娱乐休闲、生态发展、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等于一体,在抓住“娱乐、游览”两个关键环节后,长隆迅速利用核心优势带动了其产业的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与发展。“独具匠心”响应生态文明的长隆生态城,从“吃、住、购”上支撑了长隆游乐公园,而且不是简单的支撑,其配套设施也蕴含了相关的文化故事,比如长隆酒店是国内首创的动物主题酒店,也是中国最大的生态主题酒店,连续多年荣获“中国最佳主题酒店”大奖。拥有1500间主题客房和全国唯一放养白虎和火烈鸟的中庭花园、放养着雪虎、天鹅等珍稀动物的巨型动物岛,生态理念贯穿了长隆的动物世界和主题酒店,让游客来到这里仿佛全身心的置身于一个生态娱乐王国,给人们一个不一样的体验。
四、结论
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得知购物、游览、娱乐环节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操作性大,交通、住宿、餐饮环节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可行性小。并不是所有环节都可以对接、融合,找到融合发展的突破口十分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作为旅游吸引物,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实现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这一融合模式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产业升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娇.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研究[J].经济理论研究,2008:101-103.
[2] 杨丽娥.旅游产业链刍议[J].经济问题探索,2008:122-124.
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范文3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36-02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
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经济学家厉无畏认为,创意产业是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推崇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人们智慧的凝聚或艺术的设计形成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具有高文化、高环保、高效益的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模式,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及其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以产业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创新理论、消费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创新为理论核心,瞄准文化高新技术发展前沿,为形成高文化、高环保、高效益的产业提供有力支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传统产业相比较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如下特征。
1.文化创意产业是通过创意思维经营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建立在现代产业的基础上,把文化艺术、产业技术,以及市场需求有机地链接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产业,它不仅继承传统产业的精华,而且重视文化艺术、现代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强调创意思维、多业互补、提高综合协作能力,注重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文化创意产业强调推广应用不同的文化和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强调开放性与特色性有机统一, 要求打破传统的封闭式产业生产模式,建设开放的生产体系,开放利用产业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等各类市场要素的最优化利用。
3.文化创意产业在运作机制上具有市场化特征,在生产经营上具有文化性、智慧性、创意性特征,在产品供给上具有特色化、品牌化特征。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学透视
大量研究表明,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建立在一定的动力机制基础之上的,具有自身发展的经济学基础。
(一) 文化创意产业迅速涌现的经济学背景理论
1.资源禀赋变化的诱致性变迁理论。特定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人口的增长会引起人均资源禀赋的减少。人均资源禀赋的下降,会使已选择的资源利用方式发生从适宜到不适宜的变化。当资源利用方式难以维系下去时,人类会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以提高特定资源禀赋的承载力,使资源禀赋、资源利用方式和社会发展三者继续保持协调。人均资源禀赋变化得越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频率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在人均自然资源禀赋变化的诱导下,通过知识融入、技术和制度创新,以相对丰富的要素资源替代相对稀缺的要素资源的过程。
2.边际收益理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基石之一,是由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即生产要素的增加达到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价值和产量将会逐渐递减,甚至没有增长或衰减。但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传统经济学的这一定律却失去了它的解释力,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显示的是边际收益递增规律。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在其“新增长理论”中提出,知识或者是创新科技这种新型要素作为要素投入其他生产要素中时,对其投入应用和改进越多,这个要素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产品的核心价值越高,则市场价格就越高。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能够带来边际收益递增,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的不再是稀缺的有形资源,而是无形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智慧和创新思想,在文化创意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成本与价格之间往往没有关联,价格竞争已不再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市场需求成为创意产品价格的主要推动力。
3.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指能够满足当今的需要而又不牺牲子孙后代满足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产业可持续发展就是从协调资源、环境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出发,运用创意学思维、文化艺术学、生态学、美学和旅游学等学科知识,增强产业资源的再生产能力;通过各种创意要素的植入,使产业资源得到“二次开发”,促使产业系统产出和增值功能不断增强,从而促进产业及文化事业的综合协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文化性、持续性、和谐性、协调性和生产模式的创意性方面。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
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利益主体。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类型的显著特征是他的利润目标与福利目标可以相容,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经济效益,而且能向外部提供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通过它所具有的市场竞争力来实现,社会效益通过它所具有的消除或化解负外部性、增加正外部性供给的能力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是以生产效率更高的产业生产模式替代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生产模式的过程。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富有创意、附加值高,所以企业和农民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受益者;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兼顾社会效益,所以社会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受益者。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和农民始终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政府则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产业化理论。产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在横向上实行文化、资金、技术、劳动等产业生产要素的集约化;在纵向上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创意组织和协会为依托,以广大农民为基础,以文化知识和科技服务为手段,通过将产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与系统外的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以各参与者主体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经济共同体的运作。从产业产业化的内涵来看,它的核心是经营一体化,关键是“龙头”带动,基础是农民参与,本质是由有关各方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使各个组成主体都能获得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分配。产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知识信息大发展的产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内在动力推动和引致的自发性体制创新。该体制创新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它能够引导分散的农户进入社会化大市场,降低交易成本,生成规模优势。
3.人力资本理论。知识和创新代替自然资源和有形的劳动生产率成为财富创造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R.Florida, 2005)。文化创意产业选择配置在某个村域的原因不仅仅在于该地区的市场和供给网络,更重要的是希望从当地受过良好教育、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中获得生产力提高的收益。因此,政府与其为了吸引企业投资而实行各种减税政策,不如投入一些资金用于产业便利性的建设,从而吸引创新人才、创意人才,因为他们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决定力量。
现代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面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的现实,当产业投入要素成本上升,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成本递增时,就必须努力寻找产品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新型产业模式,来代替上述落后产业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因其文化特性正好适应这样的要求:克服要素报酬递减和要素成本递增的压力,从而成为产业中的“新宠”。
从经济学的角度,创意也是一种资本形式――创意资本,而且它是比人力资本对文化创意产业更有意义的资本形式。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产业建设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到处都弥漫着创意的氛围,帕累托最优就更容易实现了。经济学家很早就提出不同类型的资本:物质资本(原材料、土地)、金融资本(金融资产)、人力资本(受过教育的人)和社会资本(通力协作的人群)。与当今主流的经济学家依据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来计算人力资本不同的是,那些能够建构新理念、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文化形式和新产业的人才才是真正的“创意资本”。
4.创新理论与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家熊彼特很早就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1934)。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保罗・罗默也认为,人类伟大的进步都是来源于思想,新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然而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们来自于人的大脑,设计产品的人、开办企业的人、创作音乐和绘画的人等都通过他们的创造性活动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我们的生活。“也许创意经济时代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和繁荣,更能使人类的整体潜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哈佛大学教授J.S.Nye (1996)认为,在信息经济时代,资本、自然资源、甚至土地不见得是财富。今天投资驱动型经济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需要创新驱动型经济与知识驱动型经济的领域,需要新创意、新知识来推动。罗默还指出(1986),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阿特金森和科特(Atkinson & Court, 1998)明确解释了美国新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知识、创新和创意为本质的经济。
继产业经济以土地、工业经济以资本和矿藏为最重要资源之后,创意经济使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知识生产和人才资源作为经济资源获得了空前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认识到在创意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再是技术或信息,而是创新或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主要是指:(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与传统产业相比较,文化创意产业与“三生”资源(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具有和谐、交融的特性,资源配置具有复合、循环的特性,生产的产品都具有文化、艺术的创意特性,属于智慧型产业。(2)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运用创意的思维范式,赋予产品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是文化与生产、产品相互交融、集成创新的创意性产物,能够给人以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3)经营机制的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要求产业生产、创意设计、市场需求相互衔接,所以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机制必然要求与传统产业的经营机制有很大区别。
5.产业集聚理论与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的兴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是为了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集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组织形式难以相比的。文化创意产业因其自身发展的特性(创新性、经济外部性和知识密集性等)更倾向于在空间上集群或集聚,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从业者和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集聚。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多源于知识网络和创意场效应。从理论上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家族的新成员,与其他产业活动一样,需要为发挥创意的潜能提供完善的内外部条件,如专业化的创意教育培训和灵活的人才市场、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相关产业支持以及频繁的信息交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特征是生活中的文化和产业结合、产品生产和消费结合、有多样化的宽松的环境、有独特的本地特征。
参考文献:
[1] R.Florida,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2002.
[2] 理查德・弗罗里达(Richard Florida) .创意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范文4
当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大潮,以不容抗拒之势,向每一位创意人和普通民众奔涌袭来,我们不禁要扪心自问:“你做好迎接创意经济时代的准备了吗?”中国的创意产业一直在摸索中前进,成果显著,却也存在着更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创意产业的核心是什么?我们现今在产业发展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又将如何解决?正值第一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文化创意展交会隆重开幕之机,记者与本刊的老朋友、CCII国际设计中心执行主席任宝华先生在会上相逢,闲暇时我们就上述话题聊了起来。
任主席,今年CCII是首次参加天津滨海国际展交会,您对滨海新区的印象如何呢?
我个人来过滨海多次,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你可以看到滨海新区街区里的雕塑、建筑审美水平很高,这里开放、包容,文化创意产业在此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氛围。我认为,发展创意产业的目的是要让百姓能够分享、体验到创意环境和创意成果。一个好的设计成果对社会、对自然、对人都会产生良性循环。举个例子,祖国的壮丽河山,画家用美好的色彩渲染它、工程师用建材去开发它、诗人用意境去升华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就是我提出的“现代设计以人为本”的一个最好体现。
和我们的读者再说说您的“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现在还处于一个相当稚嫩的级别。中国的设计水平其实并不落后,但设计理念却相对陈旧,发展缓慢。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还是以工业设计为主,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在经济大发展了,人就应该解放出来,现今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与精神追求就是一大力证。因此现代设计要以人为本,设计产业如果过度追求经济效益,把为人服务的理念抛诸脑后,那么发展的难度就会成倍增长
您觉得设计产业乃至创意产业在发展中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创意产业最根本的关键因素是人才,它不像传统工业那样可以流程化,因此创意产业与传统工业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创意经济之本在于创意,而这个“创意”与我们传统上的创意概念不同,这个“创意”是“大创意”的概念,它有3个含义:首先是原有的创意,就是我们常说的点子、想法,这是最基础的;其次是创新的概念,包括产业创新、升级以及管理创新等;第三是创造力的概念,比如工程师、科学家们在技术革新上的创新等等,所以人才是最重要的。
您认为创意人才最重要的要素又是什么?
是观念。最重要的就是打开观念,让“创意、创新”的观念深入人心。CCII“创意中国行”这次来到了天津站,我做了一个题为“创意中国解读当代”的主题讲座,就是希望能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让大家认识到创意经济时代的“创意”有什么不同。创意的成果需要让老百姓去分享,那么当代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就首先要树立新的观念,要让民众积极参与到创意性工作。
近年来,我国设计产业的重要作用被逐渐认知,但还不够,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近些年,国内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设计企业,但不得不说设计产业仍然是我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薄弱的一环。这其中需要关注两个问题:首先,那些真正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积极分子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产业大潮中来,甚至真正的创意有生力量还在被边缘化。其次,很多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还没有深入了解到创意经济的实质,脑中的旧观念并没有改变。我与很多朋友都聊过这个问题,当我问到他们“何为创意经济”时,很多人含糊了,答不上来现在大家对创意产业的概念理解都不一样,没有确切的认知。创意产业的核心是设计,设计从大方面讲就是战略,我们应该把它上升为工业文明之后、创意经济时代里的一个新规则和体系去建立。
“创意经济之父”约翰-霍金斯对创意经济定义道:“创意经济实质是利用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您认为创意经济包含哪几个要素呢?
创意、人才和知识产权,这是最重要的3个要素,根据约翰-霍金斯的理论,一个最直观的说法就是。运用知识产权产生出来的成果与经济价值就属于创意成果,反之就不是。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对于创意产业的概念略有混淆,这是问题之一,问题之二则是创意产业平台搭建政策及措施与市场需求不符。为什么市场需求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想象?是因为基础工作没有做到。比如,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买旅游纪念品了,因为它们缺乏设计感与想象力,激不起游客的购买欲望。我们现在老说创意产业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但也要看到有好的创意,有精品出来,这个经济价值才会被激发出来,三是众多教育机构偏重技术而轻视思想,导致学生整体缺乏原创能力与创新精神,四是对设计缺乏本质性、系统性认识。这些都是创意产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创意经济支持不断创新,在其中知识产权创造经济财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人还认识不足。
是的,新《三国》就是个典型案例。当新《三国》等经典翻拍出现之后,争议很大,很多人予以指责其改编没有尊重原著。在我看来,如果我们再循规蹈矩地按照老版《三国》重新解读一遍,又有什么意义呢?经典翻拍本身就是知识产权运用的典型案例,我们在原著的基础上加以改编、创新,知识产权的价值在其中凸显出来。创意产业要符合原创、运用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等几个条件,新《三国》恰恰都做到了。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中,发展得好与不好,孰优孰劣,我们可以讨论、交流,但发展才是硬道理。
多年来您一直在倡导“设计立国创意为公”,是什么样的动力使得您一直为此而努力?
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范文5
(一)产业集群理论。
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机构,如行业协会、金融机构、职业培训和科研机构等在空间上集聚形成的有机整体。迈克尔·波特强调,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些区域内由于产业集聚而出现的产业集群可以从三方面影响企业和区域的竞争:一是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二是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度;三是促进新企业的建立,从而扩大和加强集群本身。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产业的集聚程度大大增加,出现了许多以城市为集聚点的产业集聚现象。Landry(2000)提出了“创意城市”这一概念,他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对城市环境引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化城市外在影响提升的吸引力,从而“重塑城市形象”;二是催生城市内在布局优化的牵引力,从而“重绘城市”。另一个由产业集聚延伸出的概念是由Florida在其《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提出的“创意阶层”。他认为,当具有新鲜想法的创意阶层以组织或区域的形式聚集时,价值和财富随即产生,这些资源就形成了区域的“决定性竞争优势”。Florida进一步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定义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群体,其核心是雇佣从事自然科学和工程、建筑和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等领域的人才来创造出新的想法、新的技术或新的有独创性的内容。
(二)价值链理论。
1985年,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价值链”这一概念,认为“每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及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其实,产业价值链不仅存在于单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而且也存在于不同企业的相互协作之中,特别是随着产业内部分工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不同企业围绕价值创造活动形成了相互协作的上下游关系,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产业价值链。刑华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是由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增值环节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多样性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日益强烈的情况下,文化创意产业所包含的相关行业逐渐突破了传统的发展领域,产业功能不断延伸,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过程,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链整合创造了条件。
二、英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践研究
(一)英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状况。
作为全球最早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国家,在政府引导下,英国创意产业增长速度居全球首位。十多年来,英国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已居全球之冠,并与金融业一起成为英国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据官方统计,过去10年英国整体经济增长70%,而创意产业增长了93%。英国自1997年以来,创意产业产值年均增长9%,大大超过传统工业2.8%的增长率,是其他传统产业的3倍,对经济的贡献率达4%。统计资料显示,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值已经超过了任何一种传统制造业所创造的产值,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英国政府推动经济增长与降低失业率的有效发展策略。
(二)英国发展创意产业的措施
1、完善法制,大力保护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的命脉。为此,英国政府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文化产业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和制度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例如,1993年颁布《彩票法》,1996年颁布新的《广播电视法》,以及《著作权法》、《电影法》和《英国艺术组织的戏剧政策》等等,从而在制度上确保了文化市场的健康持续繁荣。2、科学规划,多头并举,大力推进创意产业发展。政府是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有责任营造一个适宜产业发展和企业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近年来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和政府积极的推动政策相契合。政府从支持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企业财政扶持、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出口扶持等方面积极推动创意产业在全社会的发展。3、资金保障,重视人才。创意产业从业者多为中小型企业,甚至是以个人工作室方式存在,资金是中小型创意企业创办与发展的关键。英国创意产业发展中往往会遇到缺少资金、研发投入不足、无力开拓海外市场等问题。因此,政府积极支持那些有创新能力的个人或业者,为其提供发展所需的资金,以免埋没了许多创意构思及商机。人才是发展创意产业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队伍,要靠对青少年的创造力、想象力的重视、开发和创意能力的培养。对青少年进行艺术教育与创造力培养是文化创意产业长期发展的基石。
三、结论及启示
(一)几点结论
1、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尚无统一确切的定义。虽然有关文化创意产业文献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时间毕竟有限,许多研究还基本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整体比较零散。文化创意产业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2、缺乏统一的统计标准。目前,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行业范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各个国家的统计口径就存在很大差异,无法进行直接比较,更为重要的是,当政府在决定是否支持某一产业部门时,由于缺乏具体数据和统计资料而难以进行抉择,因此给政府的公共政策选择造成了一定的障碍。3、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从本质上看,文化创意产业是以“文化”积累为根基,对知识作为最具活力、最具价值创造力、最具可持续的生产要素的广泛认同,其核心是基于“创意”。
(二)对我国的启示
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范文6
本文以这些音乐文化创意商品为焦点,在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的同时,针对这些音乐文化创意商品进行了分类研究,以期对其建立一个更为清晰、明确的认识。
关键词 音乐文化创意 音乐文化创意商品 类型分析
一. 音乐文化创意
音乐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是国家对于“产业创新”要求的承载者与体现者。曾遂今教授在《音乐传播:观察、研究与教育———音乐传播的概念解读》[1]中对音乐文化创意进行了阐述:在音乐文化产业中,音乐文化产品的创意,也称为音乐文化创意,它是音乐文化产业的动力源泉环节 ,智囊环节,也是音乐传播链条的制造者和启动者。同时,提出了“音乐文化产业的流程结构图”,说明了“音乐文化产品的创意”、“创意产品的形成”、“音乐市场上的营销与流通”以及“音乐受众”之间的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音乐文化产品的创意”产生之后,通过音乐创作、表演、录音制作、录像制作、电子音乐制作等一系列相关技术流程的“创意产品形成”过程之后,又经过“音乐市场上的营销与流通”,最终到达“音乐受众”。随后,“音乐受众”对于“音乐文化产品的创意”产生信息的反馈,并随着受众对于音乐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促进新的音乐文化产业创意的产生和形成。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循环圈。这样的循环圈在音乐文化产业中,在满足音乐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不断产生经济效益。由此可见,“音乐文化创意”是促进我国音乐文化产业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头,而音乐文化创意商品正是这动力源头的物质体现。
二. 旅游产业中音乐文化创意商品的类型与分析
由于清晰地了解音乐文化创意商品所产生的目的性,可以更为透彻地认识到其诞生的根本原因,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让“音乐文化产品的创意”、“创意产品的形成”、“音乐市场上的营销与流通”以及“音乐受众”构成的良性循环圈不断顺利运转。因此,笔者尝试从事物产生的根源、本质切入,以其产生目的作为划分类别的依据,尝试对旅游产业中音乐文化创意商品进行分类研究。
1. 以传承、发展民族音乐文化为目的音乐文化创意商品
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丰富。但是,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许多珍贵的音乐文化正在濒临消失,民歌、戏曲、宗教音乐,甚至是与这些音乐体裁相关的器乐文化、艺术家——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正经受着时间的考验。也正是如此,以民族音乐文化为旅游内容和资源的音乐旅游,作为音乐文化创意商品而产生了,并且发展至今,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比如,北京天坛公园神乐署中的中和韶乐,借助北京天坛公园的旅游平台,这个在我国明清时期几乎失传的宫廷雅乐得到了良好的重现、传播和发展;再如,云南丽江的纳西古乐,从失传已久到耳熟能详,再到全国、跨国的演奏交流和学术研究交流会,扎根云南旅游风光的纳西古乐,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实现了复兴和发展。据统计,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欣赏过纳西古乐。丽江县文化局的统计数字表明,宣科大研古乐会年收入不低于150万元,整个纳西古乐产业年收入不低于1000万[2]。
类似以传承、发展音乐文化为目的的音乐旅游产品层出不穷,而实践也证明,借助旅游平台来传播音乐文化是一种十分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式。相比较“博物馆”式的音乐知识展览和音乐演奏会,这种方式对音乐文化的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效果也更好,同时还能为旅游产业带来经济效益。
2. 以宣传旅游景点为目的的音乐文化创意商品
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营销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和环节。在旅游产业中,也同样如此,“音乐”已经在近几年中成为旅游产业工作者颇为钟爱的媒介和宣传内容。
当人们提起桂林,自然也会想起“刘三姐”,尤其是电影《刘三姐》和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自从1961年被尊为壮族的“歌仙”的刘三姐被搬上电影荧幕之后,为刘三姐和壮族山歌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这其中,“刘三姐”的壮族山歌及其延展的文化内容就对桂林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媒介作用。
除了影视作品和音乐演出,音乐录音制品也是被广泛使用的方式之一。音乐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工作者们,将旅游景点秀美的自然风光及当地所富含的音乐文化固化在CD光盘中,任由人们带到任何地方。比如,夏威夷民谣《Aloha Oe》、夏威夷吉他、激情四溢的夏威夷爵士音乐等夏威夷热情、奔放又悠然的音乐,以及CD封面中那碧海蓝天的沙滩美景,不断吸引着人们向往那如人间天堂的地方。
3. 以营销城市为目的的音乐文化创意商品
随着电影产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植入性广告的态度也从新鲜好奇,到消极批判,最后到给予理解、合理看待。其实,这种植入性广告并非仅存于电影。城市主题曲以及间接起到宣传城市作用的音乐作品,其本质也是如此。这些音乐作品不仅将城市的名字告知他人,也将其所蕴含的美与文化传递他人。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主题歌《大地飞歌》,作为一首屡被翻唱的经典作品,让许多人了解到广西的音乐与文化,;《前门情思大碗茶》,一首唱了三十年却依旧深受人们喜爱的、京味儿十足的歌曲,奠定了北京前门大栅栏的文化地位;《古丈茶歌》,这首宣传古丈茶而闻名的歌曲让许多人了解到古丈茶是以古丈这一地区命名的,随后在短时间内成就了古丈“旅游城市”之名……
可见,如果在电影画面中植入商业品牌形象从而得到更多的关注以及商业利益,那么,将城市作为宣传对象植入到音乐作品中,一样可以起到宣传、建造良好城市形象,并且带来丰厚经济收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