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1
关键词:草原文化;建构;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 文章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258-02
进入21世纪的今天,草原民族及其文化正面临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冲击,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因此,发掘草原文化的合理内核,保护草原民族传统文化,对草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已为众多人士关注。笔者在研读大量相关资料基础上,立足于草原文化自身研究现状,对草原文化的概念、内涵、类型、分期及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总结现有成果,推动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一、草原文化的概念
关于草原文化的概念问题,学者们有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
1.政协主席陈光林等人士认为:“所谓的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文学艺术等。”[1]
2.“草原文化主要是指欧亚草原游牧民族在适宜放牧牲畜的草原区域创造的独特文化 , 是由草原地理环境 (自然因素) 、游牧经济生活和马背民族的历史传统等 (人文因素) 多方面作用而出现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复合体。”[2]
3.“草原文化就是以中国北方草原为载体,由生息在这里的先民 ,特别是阿尔泰语系民族和族群共同创造的文化。” [3]
草原文化的承载地区、创造主体以及组成部分是草原文化概念的主要内容。从上述的三个观点中,我们可以得出:草原文化的承载地区是草原,创造主体是世代生活在草原的居民,与其他文化一样,其具有丰富的内容。
从内容上来说,生活在草原地带的人们创造出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就应当是草原文化,该种文化包括游牧文化、狩猎文化以及农耕文化等。
二、草原文化的内涵与特质
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问题,目前是学术界在草原文化研究领域很难形成共识的焦点。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的内涵“一是顺从‘长生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特征的自然生态理念;二是以多样的贸易需求为特征的经济贸易理念;三是诚实守信的思想道德理念;四是不拘一格、兼容并蓄的开放生态理念。”[4]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崇尚自然,践行自由和英雄崇拜”[5];也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是生命文化、生态文化,基本精神是英雄精神、自由精神、务实精神、开拓精神和顽强精神。”[6] 这些提法,从不同的层面论述了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正如吴团英所说,“草原文化作为统一的认知对象……应当具有基本的、稳定的、同一的内在属性和特质。” [7]基于此,草原文化的内涵可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一是自然生态理念。草原文化是以游牧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文化形态,而游牧生产是最具生态特征的生产方式。不仅将人当作自然的一部分,而且将自然当作敬奉的对象,草原文化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作一种重要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
二是诚信伦理观念。诚信伦理观念体现在物质生产过程、生活习俗和政治文化之中。草原民族推崇以诚立命的道德标准。
三是自由开放。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这种生活方式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宽阔的生活天地和自由环境,自由深深熔铸于其民族性格之中。
四是英雄崇拜。在草原民族中,人们普遍崇尚英雄,奉行英雄精神,把效法英雄当作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蒙古族是拥有英雄史诗最多的民族之一。
三、草原文化的分期
关于草原文化的分期问题,学界提出众多观点,仅就中国草原文化的分期就存在以下观点。
1.按草原文化的发展演变脉络,即草原文化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实际进行分期。有学者对草原文化作如下分期:“(1)扎赉诺尔文化――朱开沟文化为北方草原文化起源期。(2)朱开沟文化――公元209年为草原文化形成期。(3)以游牧文化为突出特点的草原文化发展期(公元前209至公元906年,约1116年)。(4)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嵌合、交融的草原文化拓展丰富期(907―1911年)。(5)草原文化的现代转型期(1911―1949年)。”[8]
2.将北方草原文化进行历史分期,又考虑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基本特征,对草原文化历史分期进行划分:“ 以原创游牧文化为主要特点的区域文化形成期(公元前 209 年至公元 906 年); 拓展地域空间和经济类型的文化跨越发展期(907 ―1205 年); 在统一中国的大背景下创新与吸融相互渗透的全面发展时期( 1206―1911 年)。”[9]
草原文化的发展既有逐步的形成过程,也有在重大历史事件背景下的剧烈变化。所以,对草原文化的合理分期对研究草原文化有重要意义。
四、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对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问题,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关注和积极讨论的热门话题,学界大致有以下观点:(1)多元化特征。李登样认为:草原文化系统本身具有多样性,“草原文化与其他文化类型如长江文化、黄河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信息文化也是相互交融的。”[10]因此,草原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另外,有学者认为,草原文化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民族创造的,因而,草原创造主体具有多元特征。(2)生态化特征。乌云巴图认为,游牧必须具备三要素:人、家畜和环境,而人(牧民)充当调节者的角色,相当于一个生态因子。“牧民的所作所为必须服从于其他要素之间的动态平衡的维持。牧民的这种角色要求使得牧民所拥有的文化必然带有生态属性。”[11];马桂英认为:“……质朴的自然观,再加上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 , 使他们同大自然融合为一体 , 导致各民族原始文化中形成了具有强烈的归顺自然、顺应自然、适度师法自然的价值观。”[2]。(3)开放性特征。李登样,马桂英认为:“ 游牧民族四海为家 , 视野特别宽阔 , 能够广泛接纳各种文化 , 对任何外来文化都不排斥 ,任何时候都能恰倒好处地融合、吸收异族文明。”[2] (4)历史传承的悠久性。旧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萨拉乌苏文化、扎赉诺尔文化,新石器时代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等,都证明了草原文化的历史可谓悠久。(5)区域分布的广阔性。在历史上,广阔的北方草原一直是以游牧民族为主的地域,所以草原文化一直是这个广阔区域的重要文化形式。(6)构建形态的复合性。草原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是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是游牧文化与多种文化的统一,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陈光林.深化草原文化研究[N].光明日报, 2007-09-21(9).
[2] 马桂英.略论草原文化的特征[J].天府新论,2006,(1).
[3] 论草原文化的建构特征[N].光明日报,2004-12-21.
[4] 王利俊.草原文化传统价值的当代启示[J].实践,2005,(2).
[5] 吴团英. 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6-02-07(11).
[6] 乌云巴图.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J].实践,2006,(1).
[7] 吴团英.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6-02-07(1).
[8] 金海.深化草原文化研究 推进文化大区建设[N].实践,2006,(10).
[9] 何天明. 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对本区域文化历史分期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07-20(9).
[10] 李登祥. 对草原文化变革与重塑的探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1).
[11] 乌云巴图.草原传统文化的流变与特征[J].实践,2006,(3).
Research summary on the grassland culture
PANG Yu
(Humanity and tour school,Huhehaote vocation college,Huhehaote 010021,China)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2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具体探讨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基本特征,认识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
2.明确传统文化继承的主要内容。
3.把握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鲜明民族性和顺应变动性。
4.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
(二)能力目标
1.归纳和阐述问题的能力。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特征,培养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和糟粕的能力,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追寻温州的传统文化足迹中,感受温州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延续,结合温州传统文化具体事例体会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并把理论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追寻温州的传统文化足迹”的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关注、参与文化生活;感悟温州的悠久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自觉性,同时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热爱家乡,主动自觉做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教学难点: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特征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特定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知识在合作交流中生成。
2.合作探究法:利用小组合作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探讨,实现信息交流,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在活动过程中实现对观点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
二、课堂实录
【导入设计】回忆童谣
播放温州童谣视频《送松糕》:松糕松糕,高又高,我请阿叔吃松糕。松糕厚,送娘舅,松糕薄,有棱角,松糕实,迎大佛,松糕松,送舅公,松糕烫,务好藏,松糕冷,务好打,松糕烂,送阿大,松糕燥,拜镬灶……
师:大约早在五、六千年前,散居于海中的瓯人,便开始在温州这块土地上定居生活。温州先民在极为困苦的条件下,繁衍生息,掀开了瓯越历史的第一幕。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温州形成了特色的瓯越文化,遗存历史文化古迹非常丰富。刚才的童谣《送松糕》,耳熟目详,使我们儿时的记忆又慢慢清晰起来。你了解我们家乡的悠久传统文化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传统文化的继承”——追寻温州传统文化的足迹。
(点评:在导入环节中,借助温州《送松糕》童谣视频导入新课,稚嫩熟悉的声音唤起学生儿时的记忆,为追寻温州传统文化足迹打开了一扇门,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铺垫了情感基础。)
【新课教学】
片断一:追寻足迹
活动探究:温州历史文化悠久,四大组同学分别搜寻温州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了解它们的历史、发展现状,来见证我们温州传统文化的足迹。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分享交流成果,先请第一大组负责传统习俗的同学来展示。
生1:温州的传统习俗很多。如我们温州人端午时有吃粽子、划龙舟习俗。记得小时候还有撞蛋、抹雄黄酒,清明时吃清明饼、踏青扫坟等习俗。而现在很多传统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消逝,很可惜!
师:刚才同学的介绍又唤起了我们美好的记忆,那么负责传统建筑的同学呢?
生2:我们温州市区,我知道的有鼓楼街、江心屿、朔门古街,还有五马街。不过朔门古街和五马街的商业氛围太浓了。
生3:我来补充一下我们组的,我知道还有东瓯王庙、墨池、池上楼。尤其是对东瓯王庙的修建,为我们提供一个纪念温州始祖东瓯王、追溯家乡历史的场所。
师:看来我们同学知道的还真不少。下面谁来介绍一下温州的传统文艺?
生4:我来说。我上次和我们课题组的同学去参加调查拦街福活动,对温州的传统文艺还是有所了解。有永嘉昆曲、鼓词、瓯绣、平阳木偶戏、乐清黄杨木雕等,许多都被列入国家级和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生5:温州的传统思想有永嘉学派、叶适的事功学说,还可以从南宋状元王十朋以及刘基、孙诒让等著名人物上得以见证。叶适的思想还是我们温州人精神的源头,对温州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教师结合学生以上的介绍,归纳分析知识:
1.传统文化的含义。
2.传统文化的继承(表现):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
(点评:以“追寻温州传统文化的足迹”,作为任务驱动实现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学生搜寻介绍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让学生了解文化的继承性。这个问题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片断二:解读传统
活动探究:自西周制《周礼》后,数千年来,凡婚嫁无论议婚步骤或迎娶仪式,都必以“六礼”为基础。古代的温州婚礼习俗,从媒妁、开合、议聘、小定、大定到迎亲,大致也是沿此礼俗。
(1)纳采(男家向女方送礼提亲)
(2)问名(男家问女方的生年月日时辰,卜吉凶)
(3)纳吉(卜得吉兆后与女家订婚)
(4)纳征(男家送聘礼给女家)
(5)请期(商请女方确定婚姻)
(6)亲迎(男子赴女家迎女,举行结婚仪式)
探讨:1.古今温州婚嫁习俗有何异同?
2.我们的婚嫁习俗与西方国家有何差异?
3.从中可看出传统文化在今天具有什么特征?
生1:我们温州现在还保留着有媒人提亲,也要先定亲,送聘礼,再男的到女方家里迎亲。
生2:-些人也要问时辰、卜吉凶。个别地方定亲时还有小定、大定,很繁琐、浪费钱财。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一些繁琐的仪式都省掉,简单多了。
生3:虽然古代和现在都有送聘礼,可现在的聘礼送的很阔绰,最少的都十万左右。现在还要到民政局登记结婚,有结婚证。
生4:我们和西方国家在婚嫁上,还是有很大的差异。他们一般是上教堂举办婚礼仪式,还有牧师主持婚礼,感觉很庄重圣洁。而我们的婚嫁礼仪很明显带有中国的特征……
师:从同学们刚才的回答中,可见我们同学对温州习俗的了解。那我们温州现在还保留着西周以来的一些礼仪,这说明传统文化在今天具有什么特征?
生5: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师:我们和西方国家在婚嫁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又说明了什么特征?
生6: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师:即使身处海外,也会让我们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因为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的强烈认同感。
温州传统婚嫁习俗随着社会不断变动,不断满足人们的要求,又说明了什么?
生7:传统文化如果一成不变,会起消极作用,必须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起积极作用。
(点评:设置婚嫁习俗情境,以“解读传统文化的特征”这个问题,作为任务驱动实现探究式学习,通过问题层层设置,使学生在探讨中自然而然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有效化解了教学难点。)
片断三:扬弃传统
辩一辩: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正方观点“温州传统文化是财富”;反方观点“温州传统文化是包袱”。先分小组讨论,准备辩论的事例和观点。选出4位学生进行现场辩论,在允许的情况下,其他同学可以进行场外提示。
观点一温州传统文化是财富
它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精神家园。
观点二温州传统文化是包袱
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钳制着我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
生1:我方的观点认为温州传统文化是财富。没有传统文化哪有今天的瓯越文化,今天的文化都是由传统文化一步步发展来的。还有我们刚才提到的温州这些丰富的传统建筑和文学艺术,不是财富,那是什么?
生2:我反对正方的观点,我方认为温州传统文化是包袱。一些传统会蒙蔽人的思想,从而得不到发展。如重男轻女思想,还有一些封建迷信思想等。
生3:对方辩友,请注意,我们坚持温州传统文化是财富,是有前提的。传统文化中是有一些消极的不合理的内容,但是从总体的角度来说,它更多的是财富。积极的内容是主要的,消极的是次要的。
生4:我想请问正方三辩,如果回到古代的重男轻女思想社会里,你今天还能坐在这里上课吗?恐怕只能呆在家里绣绣花了吧?
生5:古代女子也有读书的。
师:刚才正反两方唇枪舌战,据理力争,其实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面对传统文化,要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如我们对长辈的孝敬。但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如封建的愚孝思想。
(点评: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教师采取以“辩论”为载体突破教学重点。课前通过分组、明确角色分工。通过对“温州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的辩论,促使思维碰撞,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继承观,化解认识上的误区,也让学生学会更全面、客观地看问题,培养学生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
片断四:感悟传统
方案设计:在搜集这些资料的过程当中,从追寻温州悠久文化的足迹过程中,同学有何感悟?谈谈你的想法。
并就如何利用家乡的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设计一份方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利用课外时间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课开展)
附:学生的活动形式:
①编写《温州民间故事》、《家乡风俗习惯》、《温州传统小吃》、《温州名人故事》等小册子,提供给有关文化部门与旅游点。
③为社区群众策划一次温州民间文化艺术表演或传统文艺活动。
④开展题为“追寻温州传统文化的足迹”的讨论交流会,并制作展板进行展示。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追寻温州传统文化的足迹,感受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继承。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中,文化就像血液一样浸润着我们的心田,我们的生活需要文化,我们的成长呼唤文化。而传统文化的魅力正在于其跨过悠悠历史长河依旧指引我们的生活实践,我们有义务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也需要借助先进的传统文化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点评:在课堂结尾部分,设置“感悟传统”环节。让学生谈课堂感悟,在如何利用家乡的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方案的设计中,并利用课外时间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课开展,使学生实现知行合一,强化做家乡优秀文化的传承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不仅仅完成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课堂来说也是一种情感升华。)
三、教学反思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目标。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社会现实的乡土资源,将其引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在教学中既能拓展、深化学生已有的知识,又能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课程开发的重中之重。
1.关注学生生活体验,挖掘地方课程资源。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充分意识到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所在:一方面,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让身边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体味文化,在文化中感悟生活;另一方面,改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也开阔了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2.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在整节课中,学生自始至终处在探究活动的中心地位,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探究过程,充当一个搭建脚手架的角色。整堂课围绕温州传统文化,设置“追寻足迹”“解读传统”“扬弃传统”“感悟传统”四大环节,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探究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伙伴,学生则更充分地参与到课堂,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从课内到课外交流,共享学习成果,感受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体会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
3.把握课堂教学契机,凸显学科德育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我及时把握契机,有效地发挥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通过这种充分发掘家乡传统文化资源的自主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接触和了解社会,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利用家乡优秀传统文化为家乡服务的方案设计中,并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课开展,使学生实现知行合一,强化做家乡优秀文化的传承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堂课虽然经过充分准备,但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在学习中,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在本课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个别学生不知所措,学到的内容不能形成完整体系。
【专家点评】(林月周,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政治特级教师)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关注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味、生本味,课堂教学中又注意时时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总的来说,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生活化设计,教学思路清晰。本课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在处理上尽量简化、淡化知识掌握,重在感受。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完成了设定的目标。“情境问题”互动教学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激发了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
教学设计力求以生活化为目标,理念新颖,选材恰当,内容充实,很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取高效课堂小组探究,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实例,尤其是温州传统文化,摆脱了空洞的思想政治理论说教,使课堂回归到了学生的生活世界,生活主题和课程内容实现了有机结合。另外,在课堂中教师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通过情景和实例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社会的兴趣;通过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的课堂不是教师把学生感动,而是学生把教师感动,课堂给学生机会,学生就会收获一份进步,也会给教师一份感动,这样在课堂中学生就会创设许多生成性问题,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机智。
2.关注学生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注重生活和知识的结合。文化内容重在感受,本课教学紧扣课标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地方特色,引用温州地方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对于其他地域的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感受不深,但对于本地学生来说触动很大,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不错。但要取得预期的效果,需要老师对当地文化背景要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3
关键词:山水城市;现代山水城市;概念与内涵;基本特征;规划建设基本对策
Based on the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urban planning point of view on the Landscape City
CUI Hai-jieLI Bao-min
Anhu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bstract: Chinese development model of urban space -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urban landscap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re more in line with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and meaning of the urban landscap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practice of urban planning for this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traditions limited and combing new building of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 suggestions conducive to the practice of urban plan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landscape urban planning.
Keywords: Landscape Cities; Modern Landscape cities; Meaning of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Basic characteristic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basic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对于山水城市的认识和理解
1. 产生背景
城市化带来的繁荣不仅是给人们带来前途与鼓舞的一面,还有令人感到忧虑和茫然的一面。人们开始探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同时又使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新方法。
在这种背景下,可持续发展以及生态理念成为城市建设和规划的理论蓝本和重要原则。相关研究日渐增多,“田园城市”、“花园城市”、 “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包括中国学者提出的“山水城市”等一系列的今日理想城市模式被提出。
1898年,英国人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提出了田园城市也称花园城市(Garden City)的概念。
1962年,“森林城市”这一名词是美国肯尼迪政府在户外娱乐资源调查中首先使用,泛指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范围内的所有树木。
1984年,生态城市的概念由O.Yanitsky首次提出,目的实现可持续的城市生态发展。
1990年,D•Gordon的《绿色城市》(GreenCity)追求的是一种由生态美学指导的城市。
1990年“山水城市”这一概念由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最早提出。
2. 概念与内涵
这里的“山水”是一个概念性的词语,涵盖“自然”之意。山水城市是人与自然,即社会和自然和谐的城市。是在现代城市理论和实践发展上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为基础,营造城市中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具有地方特色和中国风格,最佳居住环境的中国艺术城市空间。这是一种更符合中国城市生态特征的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
内涵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它是花园式的城市。其次它是生态城市。第三它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3. 基本特征:
a.生态学哲理
“山水城市”是从生态角度考虑城市问题,把城市作为一个大园林来建设,使城市成为公园,反映了城市与自然的全新关系,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学哲理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b.中国文化特色
在传统思想中,山水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文化属性。与山水相关的诗词、园林、绘画以及风水学等为代表的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它表现了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世界观和通过移情作用达成的比德山水美学思想。
c.自我整合能力
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将工业社会原文化体系与新时代相应的文化因素整合,尤其是东方尊重自然,比德的文化因素。中国山水文化在文化的自我审视与整合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4. 缺失:
山水城市的研究以钱学森先生的《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与汪德华先生的《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为代表。
但是研究大都是透过宏观的视角,来探寻普遍的规律,缺乏对实际建设的考虑,更多的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要将其运用于实践中,还有较长的路要走。作为城市规划行业的一名成员,有必要从城市规划角度对山水城市进行重新诠释,使其具有具体的建设指导意义。
二、基于城市规划角度的山水城市
1. 产生背景
根据统计,山地约占中国土地面积的33%,丘陵10%,高原26%,盆地19%,平原12%。把低山丘陵、各种高大山脉和起伏不平的高原都包括在内,山区面积要占中国土地总面积超过2/3。山区面积广大,且山水融为一体。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诸大河流,在辽阔的大地上奔流。如此丰富的山水自然要素对中国自然形态的形成与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人在构城理论中指出“依山者甚多,亦须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管子》书中写道:“凡立国者,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任何城市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城市山水骨架。
因此山水城市作为一种中国城市空间的发展策略势在必行,基于城市规划角度对山水城市的概念与内涵、基本特征进行新的限定和梳理,提出建议性对策指导城市规划建设,更符合中国城市生态特征。
2. 概念与内涵
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和本质属性”,在“逻辑学上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所说的“山水”实指自然界中的山与河流,这与钱学森构想中的“山水”有所不同。这样有利于山水城市关于建设指导的进一步探讨。
总之,将具有自然山水要素即自然界中的山与河流的这类城市称为山水城市。山水城市是指城市空间与山水结合,因地就势,达到人与自然高度和谐有机的一种空间形态的人类聚居地,同时注重对传统自然山水美学形态和美学意境的研究。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4
为促进我院中医药文化发展,我院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及相关文件,根据各级卫生主管部门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要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体现中医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特色。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我院中医药文化特色。
坚持统筹规划。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
坚持因地制宜。按照总体要求,从我院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建设工作充分体现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
坚持促进发展。紧紧围绕医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主要目标
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进一步增强我院中医药文化底蕴,彰显中医药文化氛围,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统一,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服务。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内容
(一)价值观念
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主导着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认清自身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在思想理念、价值取向、培育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医生和护士是直接为病人服务的人,必须确立和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感动人,通过开展以“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次详细的入院介绍、一张舒适的病床、一壶热水、一个整洁的环境”的活动,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各科室要在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切实改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医德医风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
(二)医院宗旨
医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我院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坚持“诚信为本,仁德为先,人性关怀,科技兴院”的宗旨,推动医院文化建设,行风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即待人处事真诚、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弄虚作假。仁德即是要对患者做到想起所想,急其所急,心系患者。这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前瞻性;有利于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建院方针
年来,我院坚持“科技打造医疗,疗效树立品牌,服务善待患者,关爱铸造人生”方针,不断强化科技技术含量,引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营造专科特点,打造专科优势,为每一位患者提供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现代化的医疗服务。同时,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灵魂,不断改进医院各方面工作、增强员工凝聚力。这是提高医院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中医药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
(四)行为规范
1、诊疗行为规范
医务人员要加强法律意识,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隐私权;在医疗活动中,要遵守卫生管理条例、行政法规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免造成患者人身损害事件;要规范医疗文书的书写,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书写;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避免在诊治过程中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发生。
2、言语仪表规范
我院医务人员在接待患者和家属时,必须遵循文明服务用语规范,使用“您好”、“请”、“对不起”、“谢谢配合”等文明词语,做到一要有称呼,二要有礼貌,三要用亲切的语言,大力提倡文明敬语,坚决禁止使用禁语。
医生上岗统一着装男性必须配长裤、皮鞋,夏天不得穿大短裤、露脚趾凉鞋。女性也可搭配裙装,裙边不能超过隔离衣下摆。冬天不得穿长统靴上岗,夏天不得穿鞋拖。冬夏装更换按医院统一时间要求,不得擅自更换。隔离衣保持整洁无皱褶,每周换洗一次,特殊情况下随脏随洗。
3、教学传承规范
规范教学传承行为,有利于我院中医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我院人才的培养和医院的长期发展。教学传承规范,是传道授业、学医习业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应弘扬中医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老师应为人师表、修身正行,平易待人、乐育英才,乐教敬业、口传心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示人规矩不示人以巧;学生应尊师重道、谦逊恭敬,持之以恒、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贵专一、思贵沉潜,继承创新、与时俱进。
4、特定礼仪
我院建立健全保障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发挥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将各种行为规范通过制度固定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体现中医医院特点的《员工手册》。
同时,将《员工手册》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员培训中,定期开展讲座,并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趣味性,提高培训效果。将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纳入目标管理,制订考核指标,建立奖惩办法,落实考核结果。
我院曾多次开展此类竞赛及考核,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执行行为规范的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立标杆,树典型,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动作用。
(五)环境形象
医院环境形象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方面。我院在进行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充分彰显中医药文化,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利于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结合,达到医院内部的和谐统一;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竞争力。
建筑外观和庭院建设
我院占地面积40余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上采用全新的环保材料,独特的建筑风格,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建筑的色彩,结合中国古代建筑习惯,选用红、黄、米、灰、褐色等,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体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庭院中草木茂盛鸟语花香,碧绿的草坪中还有一弯浅浅的小水塘,水中还有小鱼在游动嬉戏,一派和谐景象,尽情展现了一排和谐文化。
内部装饰
我院内部的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住院部的大厅、走廊、护理站,办公区域等都有许多的装饰品,包括一些国画、毛笔字画等含有中医药元素的陈设及装饰,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尤其是一些医院发展史和成功病例的展示板,弘扬中医药历史和我院发展历程,同时也让患者更加了解我院的办院理念和中医药治疗的特色。
还有宣传知识和介绍治疗的特殊方法,主要是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和我院特色治疗方法。
(六)医院标识
标准院名
我院的标准院名为“中医医院”,这是医院标识中最直观的基础要素。医院名称按规定经有关部门核准的名称,并由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吴阶平题写,汉字使用规范,字体端庄易识别,外文字母应规范。
医院网站
我院也通过建立医院网站来扩大医院知名度,宣传中医药文化。网站版面简洁,样式风格非常具有中国风,让人感到中医药的特色,棕色的色彩渲染了古香古色。
三、工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振兴中医、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对促进文化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促进人体的和谐、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医院在充分认识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医药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中医文化建设的领导,医务科、护理部和门诊部统筹协调,确保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划的有效实施;各科室主任负责各科门诊室内、病房的文化建设,门诊楼走廊、大厅由门诊部具体负责,楼外庭院由总务科具体负责,办公楼由医院办公室具体负责,明确工作职责和内容,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计划,形成职责分明、分工协作、有效落实、逐步推进的医院文化建设责任体系。
(二)形式多样,内容广泛。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人文关怀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把中医药文化建设成为一项群众性的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中医药文化,一方面充分利用院内会议、学术讲座等各种场合与途径对医院文化进行宣传,以医院网络和宣传栏等作为宣传阵地,采用书法、图版、标语等多种表现形式,切实把中医经典、医德警言警句等富含中医哲学思想内容渗透到医院文化建设中来,开设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科学实用的中医药科普教育专栏,介绍中医药的基本知识、诊治原理,普及中医药防病治病知识,宣传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中医药知识、方法、观念,力争使人从中感受到中医药文化氛围,接受中医药文化的陶冶。
(三)加强培训,提高素养。
各职能科室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从事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加强对职工尤其是青年医护人员的中医药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训,努力提高全员的中医药文化素养,使其言行、举止、思维、诊疗工作无不体现中医药文化的内涵,鼓励各科室建设富有自身特色的个性化科室文化。
(四)长远规划,持续发展。
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医院对此要有一个长期规划,建立长效机制,落实科学发展观,力争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从建筑风格、内部装潢、诊疗环境、形象识别等方面入手,通过传统文化元素和艺术手段(书法、绘画等)展现中医药文化,营造中医药文化环境的氛围,体现中医药古朴典雅、简约大方的特色,体现中医院的与众不同。塑造优秀的医院形象,鼓励广大职工积极参与,使长期规划得到具体落实,中医药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5
【关键词】法治建设 传统文化 地域经济文化西方法治文化
Abstract: Past 60 years,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has made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but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to go a long way. Traditional culture, region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imbalances, as well as Western rule of law and cultural localization process,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he long-term na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Keywords :rule of law ,traditional cultural, regional economic ,cultural Western rule of law culture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开启了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新纪元。从建国初期1954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 20世纪80年代现行宪法以及《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行政诉讼法》等一批基本法律出台,体现出中国的法制建设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并载入宪法,揭开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篇章。2004年又将“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党的十七大更是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在此期间,涉及经济、社会、民生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得以完善。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作报告时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的法治建设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为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在庆贺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之际。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长达2千多年,传统法治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影响巨大,以及一个“大”国地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等客观因素,制约了中国法治建设快速的发展。与欧美成熟的法治社会相比、距离现代法治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中国法治建设还要走较长的一段路。
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是长期的
中国是有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国家,是个独特的民族,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习俗,进入近现代社会也不过百余年时间。因此传统文化习俗、传统的生活观念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深处,影响无处不在,久远而深刻。
同时,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自然经济,与以工商文明为基础的西方“私法文化”有着很大的不同,总体上呈现出的是“公法文化”的特征。因此,历史上没多少现成的符合现代法治的资源可以继承,相反某消极成分则成为阻碍现代法治建设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1.人治传统渊远流长。首先,古代中国政体是君主制,一直倡导“圣贤治国”思想,老百姓也把国家治理寄望于“明君、清官”,认为只要有“明君、清官”国家就会繁荣,老百姓就会过上好日子,相信重“人治”而远离“法治”。其次,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集权统治下,人们恪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严格的等级观念,而不是天赋人权的平等思想。儒家“三纲五常”的伦理也将人的思想定位于“忠、孝、礼、仪”, 在国家这个大家里,人们都要效忠于家长-皇帝。帝王成为神的化身,帝王就是法,法是皇权的附庸,而个人毫无权利可言,只有绝对服从。从而形成了长期的个人崇拜和权力崇拜,让中国的法律世界充满了浓厚的人治色彩,影响到当今法治建设就是权大于法、言大于法、官大于法的人治现象。
2、宗法伦常影响根深蒂固。中国法治在集权体制和官僚政治上,经历了几千年的缓慢发展演化,而中国法制文化在这缓慢的演化过程中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并把宗法伦常看着是最重要的政治文化传统。宗法意识是儒家伦常的基本内核,至今仍是世俗社会行事的基本准则,是传统文化消解法治精神最重要的因素。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自给自足和血缘关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社会,以宗法血缘关系为根基的宗法社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特征。宗法伦理则通血缘关系以己为中心扩张为成远近亲疏之分的伦理圈子,在这个伦理圈子内人们的交往只凭关系,不需要什么事先约定的规则,血缘关系的远近就是行为依据,人情、风俗、习惯等在调解人们关系中占主导地位,而法律不被接受甚至受到排斥。直到今天,这种宗法伦理的思想仍然影响着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特别是法治领域。如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依然十分淡薄,在须明辨是非法理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用道德和情理作为判断的标准,而不是从法律的角度去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一旦发生纠纷,大多数人一般不愿打官司,而是习惯于托熟人、找关系来调和。社会上流传一句话:“官司一进门,双方都找人”、“打官司就是打关系”,人们不相信律师,却下功夫利用人情网到处开后门找关系。以理代法,以情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屡见不鲜,已成为当今司法、执法实践中习以为常的事情了,这种习惯不是一朝一日可以扭转。
3、民间习俗信仰代代相传。民间习俗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民间社会长期以来由共同的道德信仰形成的习俗做法,促成乡土秩序的衍生、巩固和强化,成为社会的主要规范,由南到北,自东而西,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深深地扎根,这些土生土长的礼俗秩序一年年、一代代、一朝朝维系着社会运转,它已融入人们极深微极隐秘的潜意识之中,逐渐成为了百姓生活中的“活法律”,而代代流传下来,根深蒂固、极难改变。
其实,法治建设不单纯是法律制度的建设,更主要的是对人们法治思想、法治观念、法治意识的改造,使之适应、符合法治社会的要求。而传统文化所影响的就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因而传统文化影响的长期存在必然导致中国法治建设的长期性。
吸收、融合西方优秀法治文化需要长期的过程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范文6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具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多数集中在城市,企业职工在城市人口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城市又是主导文化发展的方向。如果每个企业都重视建设企业文化,职工的精神面貌改变了,就能有力地促使整个城市风气的好转,进而带动全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对我们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企业文化建设关系企业的繁荣与发展。当今世界正在迈向文化时代。文化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文化渗透到了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与各个层次。这是不以人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代潮流。一个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十分重视发动干部职工策划并形成符合本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发展的历史表明,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规范企业的运作,起到对企业的导向作用、育人作用、激励作用、约束作用等。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可以增强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信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增强职工报效企业的心理追求,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企业充满生机,促进企业的进步与繁荣。当今社会的企业竞争,与其说是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的竞争,倒不如说是文化的竞争。谁家的文化品位高,谁家的生意就红火。可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共同载体,它肩负着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和历史使命,可以称得上是“企业之魂”,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当前,进一步强调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深化企业改革,尤其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重振雄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那么,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如何建设具有时代精神的企业文化呢?
1.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核心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职工是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主体。全面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众所周知,经济活动的本质,从来就是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道德力量的融合与统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包括一般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而且蕴含着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因此,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把加强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核心位置,教育和引导职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树立崇高企业精神,逐步培育自己民族的道德和精神。形成以民族文化为基础,以企业职工为核心,内立崇高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外树良好企业形象,增强社会认同感这样一种良好企业文化氛围。在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中,职工的爱岗敬业热情才能得以激发,巨大的精神能量才能得以释放,空前的创造力才能得以实现,企业才能得以充满蓬勃生机与活力。
2.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继承发扬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企业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继承前人的思想文化成果为前提。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就决定了中国企业文化不可能抛开中国传统文化而重建,而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时代特征为前提,充分吸纳传统文化精髓而又具有时代精神和特点。我国传统文化虽然植根于自然经济基础之上,但是它对市场经济仍然具有积极的影响。我们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改革开放,这是一种新的社会条件。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果我们把爱国主义传统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义利合一、义重于利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传统价值观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下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以“仁”为基础的“和为贵”的传统人际关系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的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的企业文化必然以新的姿态,焕发出勃勃生机。只讲发扬传统,不讲时代特征,企业文化就会失缺时代精神,缺乏生命力;而只讲时代特征,不讲发扬传统,企业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没有生命力。只有既注重发扬传统,又体现时代特征,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前提下发扬传统,又体现时代特征,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前提下发扬传统,即发扬老传统,创造新经验,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才能跨上新的台阶,不断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