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1
(一)概念的界定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家长:即父母,是学生第一任老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拧绳”教育:
以班主任和家长的专业的观念和要求,在不断提高和完善班主任、家长专业素养的过程中,在修正专业道德、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把对学生的“精神关怀”成为班主任和家长教育班主任拧成一根绳,炼出过硬的教育个案的本领,作出一个优良的设计方案,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成一整套顺利完成个案教育工作的合作实践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
班主任专业化问题研究具有中国特色,这一问题在国外很少有研究。因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没有明确设置班主任岗位,虽然也存在着一部分教师承担的职责类似于我国的班主任,但由于没有从行政职能的角度对他们的角色进行明确界定,所以对这部分教师的研究通常与教学研究结合在一起。国外尚未对“班主任专业化”进行专门研究。
国内:
(1)现实大环境造成了班主任教育“独木难支”,家庭教育“教不得法”,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不协调、学生思想问题心理问题突出。
(2)焦作市山阳区研究的“十一五”规划《班主任、家长、学生和谐沟通的研究》课题,取得了较显著的研究效果。
(3)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研究的《“当代家长”的深化研究与实验》得到了实践和推广。
(4)但对班主任和家长拧绳加强教育学生的教育研究这一课题在目前国内的研究也了了无几。
(三)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选题意义
(1)为我校班主任和家长拧绳教育的,找到和谐有力的准绳。班主任以创新思想为指导,家长以家庭教育新理念两条主线拧成一条绳,努力“互相尊重、配合默契”,才能帮助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给子女身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为我校加强家长家教的指导式作,发挥家教独特的情感准绳。家长的家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具有反复性,要提高家长家教水平,首先要转变家长的育人观点,开展家教指导工作,让血缘关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作用。
2.研究价值
(1)理论价值。通过班主任的引领,让家长的教育意识增强,加强有形的教育行为,把握教育的时机,把家庭中的一言一行和家庭周围的环境,使班主任和家长有形的教育与无形的潜移默化拧成一股绳,使教育的要求一致,目标一致,氛围一致发展他们健康的人格。
(2)实践价值。一能培养出一支勤于实践、乐于奉献、教育风格鲜明、教育艺术高超的优秀班主任队伍。二能确定家长家庭教育的引导地位,提高他们的家教能力。三能使班主任和家长拧成一条绳,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以班主任教育一根绳,以家长家庭为一根绳、拧成一股教育的合力准绳,促进班主任和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改变单―刻板班主任独力教育的现象。从而在合力的“拧绳”教育下,班主任耐心与家长沟通,力求家长配合,建立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
1.探索班主任和家长拧绳教育的资源利用与开发
通过建立和完善家长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座谈、家长接待日、校讯通、学校网站以“家校联系册”、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建立家校和谐关系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家庭教育组织形式,指导家庭教育。
2.探索班主任教育和家长教育的方式方法的创新
以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为载体,通过德育资源调查和学生道德现状、需求调查,创建“书香校园”书屋和“书香之家”,促进“学校班主任――家长家庭教育”资源开放、互动和共享,加强班主任和家长教育合力,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家庭为支柱、班主任为总控的“拧绳”教育。
3.探索制定一套适合家长学习特性的教育形式和方法
帮助家长们掌握如何教养子女的各种技巧的方法和形式,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注重科学的教育方式,指导家长如何针对孩子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做一个当代好家长。
(三)研究假设
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引导家长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拧成一股有力的教育准绳,充分开拓更广阔的家庭教育空间,做好教育工作。
(四)假设拟新点
“班主任和家长拧绳”是一个新提法。引起了教育届广泛的关注。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调查案例――研究现象――分析过程――撰写故事――总结经验”的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研究中学习、查阅国内外有关班主任当代家长的深化研究与实践的研究资料,结合我校家长的特点,研究此课题。
(2)行动研究法。我们根据学生情况建立了《家校联系册》,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家校联系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帮助家长认识自身在教育上所存在的不足,同时让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教育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素养。
(3)编写拧绳专业化教育案例集。根据班主任和家长拧绳教育中的情况,编写《班主任和家长拧绳教育研究》案例集。
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2
【关键词】近十年;留守幼儿;多学科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4)01-0017-04
【作者简介】刘海(1987-),男,安徽安庆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胥兴春(1973-),男,四川广安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博士、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我国的社会转型背景下,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问题早已引起各厅的关注和高度重视。然而现阶段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更多地将焦点聚焦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对于学龄前阶段的留守幼儿缺乏足够的重视。笔者以“留守幼儿”“学前留守儿童”等为主题、篇名、关键词,通过搜索中国期刊网、维普数据及万方数据库等发现,关于留守幼儿的文献资料极其有限,通过文献的删选,剔除重复发表及无关文献搜得有关文献有60余篇。现有的文献主要从留守幼儿的生存状况(规模、分布、健康状况等)、教育问题、心理问题及社会行为问题等四个角度进行研究,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学术界忽视学龄前阶段留守幼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学前期幼儿有其特殊性:幼儿自身的身心发展的限制使幼儿对自身面临的困难和需要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向外表达的能力;留守幼儿身心发展的诸多问题基本上处于潜伏、萌发和隐蔽状态,不易察觉;留守幼儿人多数呆在家里或农村幼儿园,缺乏群体比较和考察的机会,对他们出现的问题难以考量等。幼儿期是儿童动作、言语、认知、情感、社会性、个性等身心各方面萌发的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奠基阶段。“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学前期是关系着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学前期的农村留守幼儿应该比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中小学生更值得同情和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国内针对留守幼儿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归纳,从中分析留守幼儿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展示国内学者对留守幼儿的概念界定、数量规模和多学科研究方面的观点和结论,并从各角度探讨我国农村留守幼儿问题的应对之策,以期对国内留守幼儿的研究有所贡献。
二、现有研究内容述评
(一)留守幼儿概念界定
对留守幼儿的专门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98年,张志英在《“留守幼儿”的孤僻心理》一文中最早提出“留守幼儿”一词,并将“留守幼儿”定义为因父母外出打工而独自留守在家的幼儿。然而自1998年“留守幼儿”一词提出以来至今学术界对留守幼儿概念的界定仍存在诸多分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外出父母数量、外出务工时间、幼儿年龄界定。首先,在父母外出数量上有两种观点:有人认为父母双方均外出的幼儿才算得上是留守幼儿;有的学者认为只要双方中的一方外出即构成留守;其次,在外出时间上有人认为半年以上,有人认为三个月或一年,由于2000年人口普查及此后的有关调查基本上都采用半年为界定流动人口的时间参考长度,尽管有的学者对外出时间没有做出界定,但都以半年为时间标准;再次在幼儿年龄的界定上,有三种不同的划分,有6周岁及以下未人小学的儿童、1岁~7岁之间、0岁~5周岁三种不同划分,第一种观点由于和学前教育的年龄划分一致,得到较多认同。目前关于留守幼儿概念的界定分歧依旧较多,笔者较为认同华中师范大学蔡迎旗教授对留守幼儿做的界定:留守幼儿,即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自己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6周岁及以下的未人小学的儿童。
(二)留守幼儿的规模及分布
1.留守幼儿的规模
对留守幼儿概念界定的分歧,以及调查方法以及计算方法的差异,目前对留守幼儿规模的推算也不尽相同。中国人民大学段成荣、杨舸根据2005年对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得出在全国5861万17周岁及以下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中,留守幼儿的规模达到了1585万人,占总数的27.05%。蔡迎旗根据2005年人口统计各项数据计算,我国6周岁及以下的留守幼儿达到952.37万人,占全国留守儿童总数的41.48%,占全国0岁~6岁幼儿总数的18.1%。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得出不同的数据,留守幼儿的规模巨大是个不争的事实,亟需得到关注和重视。
2.留守幼儿的分布
当前,我国的人口流动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留守幼儿也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留守幼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的人口流出大省。留守幼儿高度集中在安徽、江西、湖北、重庆、四川等五省(直辖市)区,留守幼儿在当地全部儿童中所占的比例接近甚至超过50%。由此可见,留守幼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包括留守幼儿在内的留守儿童问题,是中西部地区的“特色问题”。
(三)留守生活给幼儿带来的影响
1.家庭教育不完整
父母的缺失导致家庭结构的不完整,留守幼儿只能与祖辈或其他抚养人相依为命,家庭教育的不完整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责任处于一种真空状态。孩子的教育责任在祖辈和父辈之间的含糊状态中被真空起来,父母想教,“够”不着,爷奶“够着”,教不了。在隔代教养的家庭中,祖辈对幼儿衣食住行关注较多,对幼儿教育问题的关注较少,重养轻教。隔代教养的孩子多比较娇惯,祖辈们也往往容易放松对孩子的管教。在隔代教养的孩子中,近60%的幼儿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普遍问题,任性、自私、冷漠、犹豫多疑、缺乏热情和爱心、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严重,常有违纪现象;性格孤僻,多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差;不讲文明、礼貌,上进心差,道德品行差;怕吃苦,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
2.学习能力差
农村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相比,在数学、语言、绘画等方面均比较落后,与非留守幼儿相比,留守幼儿学习较差。在数学学习方面,大多数留守幼儿在数学能力、图形认知等方面存在困难;在绘画能力方面,留守幼儿在图形辨识上与非留守幼儿存在显著差异;在语言发展方面,留守幼儿普遍存在语言倾听能力欠佳、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普通话表达能力弱等问题。
3.普遍存在心理、行为问题
大部分留守幼儿在同伴交往方面存在缺乏安全感、偏狭、排斥、攻击等令人担忧的状况。留守幼儿在同伴交往方面存在障碍。通过留守幼儿与非留守幼儿的比较发现,留守幼儿的抑制性控制与身体攻击、总攻击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非留守幼儿相比,留守幼儿的抑制性控制能力较弱,具有较多的攻击行为。张悦秋、闫冬梅通过对连云港市农村地区386名4岁~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发现,不同的年龄组存在不同的行为问题。4岁~5岁留守儿童以违纪、退缩、攻击为行为问题的前三位;6岁组留守儿童以违纪、交往不良、攻击占据行为问题的前三位。“黄冈老区城镇幼儿园留守儿童现状、问题与对策的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在湖北黄冈革命老区10区县123所幼儿同和学前班进行调查发现,留守幼儿不仅人数众多,而且比较容易m现社会性发展异常问题,如性格缺陷、情感冷漠、情绪不稳、行为偏差、生活习惯差等问题。
4.健康、安全状况堪忧
根据全国妇联的抽样调查发现,留守婴儿得不到母乳喂养和科学人工喂养的情况比较严重。对农村留守幼儿预防疾病的免疫注射相对忽视,只有88%的留守幼儿能够打各类预防性注射疫苗,11.9%的留守幼儿没有打全预防针。留守学前幼儿在安全、自我保护、卫生等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整体安全认知水平较低,在对防拐骗、防走失、交通安全、防范电等四个方面的认知水平较低,留守幼儿缺乏自我防护能力,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较高。留守幼儿的健康、安全状况得不到有效保障,令人堪忧。
(四)留守幼儿问题的应对对策
留守幼儿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关注、互相配合,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为留守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雷万鹏等人认为,对留守儿童政策应遵循“政府主导、责任共担”的原则。只有明确目标群体,瞄准留守儿童中的“脆弱群体”方能提高政策实施效果。和建花等人认为应从建立包括留守幼儿在内的留守儿童档案数据库和检测系统、完善农村留守幼儿计划免疫和保健管理,普及科学喂养知识、建设农村家庭教育支持体系,加强对监护人特别是祖父母和母亲的教育培训、发展农民工流出地与流入地的学前教育、开展对农村留守幼儿的社会关爱活动等五个方面人手解决农村留守幼儿所面临的突出问题。针对留守幼儿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困难,一些学者和机构根据当地情况或自身的实践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解决留守幼儿问题的新模式、新思路。袁国富等人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利用农村社区当地闲置资源,针对留守儿童的学前培养提出了“乡村育儿院”的新模式。在农村外出劳务人口众多、人口居住比较密集的范围内(主要是以村庄为主),把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在固定的场所内,由符合一定条件的专职人员进行统一的抚养和教育。南京晓庄学院在全纳教育的视域下根据本校大学生暑期支教经验,提出了以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为主体为留守幼儿实施非正规学前教育的支教模式――晓庄模式。
三、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纵观迄今有关留守幼儿的研究,还基本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不同领域、不同学者都在围绕留守幼儿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然而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价值取向等诸方面仍需进行深入探讨。
(一)核心概念界定不统一
明确的概念界定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然而迄今为止,对于“什么是留守幼儿”这一基本问题仍缺乏明确、统一的界定,对留守幼儿的界定只是从其特征进行表征与描述,缺乏对其本质的把握,这将直接影响这一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目前一些关于留守幼儿的研究甚至存在忽视留守幼儿概念的问题,学术操作缺乏规范。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建立在概念统一、明确的基础上。统一留守幼儿的概念十分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学术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关系着国家对包括留守幼儿在内的留守儿童政策的制定以及推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留守幼儿研究“问题化”视角严重
目前关于留守幼儿研究的基本范式:“问题一原因一对策”,这种范式导致对留守幼儿的研究更多的是从问题化的视角出发对留守幼儿问题进行研究。在已有的研究中,留守幼儿在心理、行为、认知、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在留守幼儿身上都存在,但这些又不仅仅只是留守幼儿自身存在的问题。留守幼儿身上出现的诸多问题一部分是由于留守幼儿自身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留守幼儿所面临的农村整体的大环境和留守这一现实困境造成的。然而目前关于留守幼儿的研究尚未将留守幼儿自身的问题与其所面临的问题有效区分开来,导致现有的研究更多将留守幼儿看作是“问题儿童”,研究视角“问题化”现象严重。今后应以发展的视角进行关于留守幼儿的研究,采取追踪研究的方法,对留守幼儿今后的发展进行跟踪研究。同时与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研究相结合,进行纵向研究,使包括留守幼儿在内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更加系统、全面。
(三)研究结论缺乏统一性
目前关于留守幼儿问题的研究,由于地域分布以及各自研究方法与工具差异,导致现有的关于留守幼儿研究的结论差异甚大,甚至有关同一主题的研究结论南辕北辙,现有的一些基本结论出现相互矛盾的现象,目前的研究结论缺乏统一性,没有形成规律性的认识。留守幼儿问题相关研究统一、规律性的结论对于留守幼儿政策的制定及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3
关键词:家庭教育;公共图书馆;家长学校
当今社会,每一个家庭对孩子教育的重视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如何培养孩子成才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高尔基曾经说过:“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现实中大多数父母因为时间、精力以及能力的局限,无法通过学习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养。而从家庭里走出来的是社会人,是要参与社会生活和国家建设的,所以能否成才不仅是”家庭范围”的私事,也是公共领域的事。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承担着社会教育的职责,它应如何支持家庭教育,更好地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帮助,本文尝试对此进行一些分析。
1家庭教育内涵的界定及社会意义
1.1家庭教育的内涵
从一个人的教育背景来看,整个人生的成长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组成的,家庭教育是围绕着儿童的成长而展开的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具有基础性和不可替代性。狭义的家庭教育认为,家庭教育是家庭内家长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影响;广义的概念认为家庭教育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终身的教育影响。[1]本文所指的是狭义概念的家庭教育,这比较符合当下大众对家庭教育的普遍认识。
1.2家庭教育的社会意义
1.2.1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每一个人都生在家庭,长在家庭。教育对象来自于家庭,首先接受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我们整个教育系统的起点,有什么样的家庭就会有什么样的儿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特别是作为起始点的家庭教育,一旦出现失误,会给教育对象留下影响终身生活的烙印,而且是很难在以后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弥补或剔除的。[2]
1.2.2家庭教育影响社会人才的素质从家庭中走出来的不仅仅是家庭人,更是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人。家庭在社会生活中担负着人口繁衍的功能,任何人口和社会人才都是在家庭中诞生的。对于任何人来说,都离不开家庭教育的熏陶和培养,从这点意义上讲,家庭教育影响一国国民素质的养成。
1.2.3家庭教育影响社会的幸福感孩子是父母的明天和希望。特别在当前以独生子女为主的时代,父母更是愿意倾注一切来培养和教育自己的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使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不仅是家庭的荣耀,更是社会的幸福;失错的家庭教育,会导致人才的受挫以致毁灭,不仅是家庭的负担,更是社会的灾难。
2公共图书馆支持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孩子身心健康,事有所成”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现实却是许多家长缺乏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对家庭教育常识学习不足,导致对孩子的教育容易走极端:要么过犹不及,要么完全不足,无法对儿童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成败事关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否,因此社会力量有必要伸出援手,携手共教。众多的社会力量中,公共图书馆肩负着社会教化与文化传播的任务,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信息中心,有必要、也有力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和帮助。
2.1公共图书馆应尽的职责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家庭单纯地让孩子吃饱穿暖的功能逐渐减弱,注重培育孩子的功能日益凸显。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家庭教育都得到空前重视,比如价格居高不下的学区房热,以及火爆的教育培训班市场,都反映出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家长也渴望能有渠道可以学习到专业的家庭教育知识,对孩子进行指导和教育,以赢在“起跑线”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所提出的公共图书馆宣言宣告:公共图书馆是传播教育、文化和信息的一支有生力量,是促使人们寻找和平和精神幸福的基本资源。各个年龄群体的图书馆用户必须能够找到与其需求相关的资料。[3]因此,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为这部分读者群体提供所需的家庭教育资源,是公共图书馆应尽的职责。
2.2公共图书馆创新发展的需要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因素。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图书馆的事业才能长盛不衰。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涉及的面广、人多,如果把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服务作为一个特色服务项目,给予重视并创新发展,公共图书馆应该会更加受关注。为了满足0-6周岁婴幼儿的阅读需求,南京图书馆在2016年10月8日开放婴幼儿阅览室。这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无益是好消息,孩子多了一个学习游乐的好地方,家长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育儿知识的天地。外加6-15周岁的少儿阅览室,以及16周岁以上的成人阅览室,借此南图实现了各个年龄段读者的全覆盖,任何年龄段的读者,包括急需家庭教育知识学习的读者,都可以入馆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3公共图书馆可以发挥的优势
生在家庭,育在学校,长在社会。教育的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把教育的概念放大到了一个社会视野,要有社会资源的参与,同时把家庭教育和家长这个资源融入教育体系当中。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的设置,主要有两个目标,即文化引领和社会教育。正是由于公共图书馆承担社会教育的职能,所以它已成为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家庭教育关注程度比较高的社会支持场所,除此之外,因为提供的是公益服务,家长和儿童都愿意参与其中。
3.1充分利用借阅平台
目前,公共图书馆最大的优势就是具有广博的文献资源。鉴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果能把相关的文献资源整合在一起,就会大大方便家长读者的使用。例如,把所有家庭教育类的书籍、期刊以及光盘资源专列书架摆放,摆在显眼位置;或放置于一个专门空间。这不仅从内容上给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咨询的帮助,从形式上也体现了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3.2充分利用公益讲座平台
大部分省市的公共图书馆都会结合本区域的特点,打造属于自身的讲座品牌。以笔者所在图书馆的“南图讲座”为例,每周末两场,几乎每场讲座都座无虚席。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一平台,定期请教育学专家或在育儿方面很成功的家长来此做专题讲座,无疑会受到家长们的极大关注,从而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知识学习平台。
3.3搭建亲子活动平台
家庭教育主要是在亲子之间的互动中进行的。[4]图书馆可以依托高素质人才队伍和丰富的资源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多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活动,使他们在互动中增进彼此间的感情。以南京图书馆为例,每年寒暑假都会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书香童年”活动:“我是南图小管理员”体验活动、“畅游书海沐浴书香———南图之旅”、“书香阅读”系列、“书香影视”系列、“古书探秘”系列活动以及多样的培训活动来丰富少儿读者的假期生活。平日也会定期举办“故事妈妈”讲故事、南师大“黄领巾”阅读团伴读等活动。每次活动都受到广大家长和少儿读者的热烈欢迎。在数字图书馆支持家庭教育方面,正在探索中的江苏省的少儿数字图书馆项目,旨在推进全省公共图书馆少儿数字阅读服务,推动全省少儿阅读活动的开展,加强全省少儿图书馆工作者之间、少儿家长之间、以及图书馆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家长多一个学习了解少儿教育的平台,也使孩子们有机会共享到优质的学习资源。
4公共图书馆开展家庭教育服务的努力方向
4.1努力扩大自我宣传
目前在我国,城市大都设有公共图书馆、专门的少儿图书馆,图书馆从事公益性活动,提供公益服务,为家长教育子女提供相应的支持。但图书馆界历来都只重视被动宣传,这种方式对尚未进馆的社会公众和有潜在需求但不知道有此渠道的读者不能产生任何作用,结果无形中流失了许多读者。鉴于此,公共图书馆应重视开拓馆外活动,加强自我宣传。如南京图书馆的“陶风采”活动,把南京市知名书店和公共图书馆捆绑在一起,读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地选择需借阅的书籍,极大地提高了南京图书馆的利用率和知名度,很受有孩子家庭的好评。
4.2开办网上家长学校
目前国内的网上家长教育平台,主要是网上家长学校。网上家长学校通过在线学习,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个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网上交流互动平台,同时也为家庭教育专家及家庭教育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及经验的机会。目前几乎在全国各个省市都有这样的家校互动平台,但可能因为费用或宣传问题,家长的追捧度并不高。公共图书馆也可以依托图书馆特有的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不断发展的技术优势,借鉴省市的网上家长学校经验,建立公共图书馆网上家长学校。印发成册大力宣传,给那些有疑惑但无法亲自到馆的读者,提供一个居家就可以交流学习的途径。
4.3设立家庭教育咨询处
家庭教育像心理学一样,也是一门学问,需要专业人士研究,并给予指导。心理出问题了,可以找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家庭教育出问题了,也应该有专门的机构可以给予建议和指导。目前国内家庭教育咨询这块,主要是靠社会心理机构中的心理咨询师来承担。因为收费高昂,还有碍于面子心理,人们往往会不愿去咨询。如果作为公益服务机构的公共图书馆,能够率先设立类似于心理咨询机构的家庭教育咨询处,招募专(兼)职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为所有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困惑的家庭提供家庭教育咨询,将会受到家长和儿童的热烈欢迎。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给那些在家庭教育中遇到困惑或无所适从的家长提供帮助,而且咨询本身对人们也是一种启发,会让大家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专业性。
5结语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作为社会文化服务机构的公共图书馆的参与和支持。图书馆支持家庭教育,是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的细化与延伸,必将成为今后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图书馆+家庭”的结合不仅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亲子关系的和谐,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丛中笑.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与推进策略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2-13.
[2]关颖.家庭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45.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EB/OL].[1994-10-29].
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4
本文所指的“新市民”主要是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城农民工中的一部分人通过购房或者个人投资经营等方式把户口迁移到城市,并且以其具有的较高的学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使其具有稳定的工作,能够在城市中稳定的生活,其子女一般出生在城市、落户于城市、生长在城市。对于社会融合的概念问题,不同的学者给予了不同的内涵,但最普遍的理解是把社会融合看成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并不仅仅是移民适应、同化移入地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是城市居民发挥主体性,接纳和接受移民,达到两者和谐的过程。“新市民”作为进城农民工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的小群体,凭借个人的努力,利用开放的人口政策跻身于城市居民行列,显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当然这些人口政策也决定了“新市民”的社会层次。“新市民”拥有相对较高的学历和相对稳定的工作,加之大城市本身所具有的极强的包容性等特点,使“新市民”社会融合的程度较高。但与本地市民相比,他们仍然身处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关于家庭育儿更是处于生育期的“新市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他们自身具有的这些经历以及社会身份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其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变化。为了考察这些落户城市的“新市民”家庭教育情况,分别选取了哈尔滨市、北京市、郑州市五个此种类型的家庭,以定性研究的方式,通过访谈、电话、网络聊天、电子邮件等形式,与“新市民”家庭进行深入地沟通,发现“新市民”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而这些新特点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新市民”子女的社会融合。现总结如下,以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新市民”家庭教育的新特点及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通过对考察结果的总体分析,“新市民”家庭教育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如家庭教育观念的潮流化、家庭亲子关系平等化和亲密化、家庭教育文化的多元化及家庭活动集体化等,对儿童的社会融合均产生着较大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观念的潮流化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家庭教育观念其实就是父母或家长的教育观念,是指父母或家长在教育和培养子女的过程中,对子女发展以及子女如何发展所持有的基本、整体的观点,而且家庭教育观念是一个深受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影响的概念,其内涵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其实,“新市民”本身的发展就是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他们在时代大潮的推动下,从农村走向城市,随之在城市落户,逐渐与城市生活、城市发展融合在一起,他们的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受城市文化教育的耳染目睹,“新市民”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家庭教育观念日益受城市教育风尚和各种教育传播媒介的影响,出现潮流化倾向。新市民家庭教育观念受“社会性感染”的影响,出现的这种追随潮流的趋向,使他们逐渐抛却或调整自己原有的教育理念。在优生优育方面,认同“只生一个孩子好”,在儿童观、儿童教养方面等迅速的与最新流行的教育理念相适应,基本保持和城市家庭教育新理念同步。在教育行为的选择上更趋向于合理、科学,更趋向于城市认同的方式、方法,因此,这一点在促进“新市民”子女与城市文化、城市生活的和谐共生上具有较大的意义。当然,潮流化也隐含着从众化的意味。在受从众心理、攀比心理、补偿心理的驱使下,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接近或达到城市孩子水平,是“新市民”的普遍心态,并由此背负更大的压力,也失去了原本朴素、简单的农村特色。“新市民”家庭教育观念的潮流化倾向在子女教养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是:“新市民”用于子女教育投资的消费大大增加。通过对五个家庭的访谈得知,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音乐艺术方面有所了解,一方面出于让孩子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弥补自己从未受到这方面教育的缺憾。因此,“新市民”家庭大多为孩子购买各种乐器,送孩子上美术班、音乐舞蹈班,甚至为孩子聘请家庭教师,专门对孩子进行辅导。较大的家庭教育投入的动力来自于年轻的“新市民”“超越自己、超越农村”,“不再过苦日子”的普遍心态,希冀通过各种各样专门的培训教育提升孩子未来在城市生活的竞争力,不再像自己一样历经打拼的艰辛和磨难。这种对教育的过高期望,导致新市民不惜代价对孩子施以“英才教育”。这种倾向,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过多占用了孩子游戏娱乐的时间和空间,极大地占据了孩子们在其它形式中进行社会融合教育的时间,从而丧失了和城市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
(二)家庭亲子关系平等化、亲密化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与幼小子女的关系包括抚养、管教及培育等。据调查,农村家庭亲子关系有如下特点:亲子间的亲密度低,亲子依恋不强,亲子交往的频率低;农村父母对子女有偏爱现象,更加偏爱男孩和排行靠前的孩子;农村儿童对母亲更加信任、依恋和亲近。[3]“新市民”已在城市生活数年,其生育观、家庭观已然发生改变,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子女的独生化,使子女日益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和重心,父母给予子女更多的关怀、照料、陪伴、管理和培养,使亲子关系也日趋平等并更加紧密。亲子关系的平等化、亲密化,使“新市民”家庭逐渐形成新的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家庭教育模式。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子教育的基础,只有在关系和谐的状态下,孩子才会尊重父母,接受父母的教育,父母才可以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顺利地传递给孩子。这种家庭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儿童活泼的天性、强烈的求知欲、广泛的兴趣、可贵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和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一些“新市民”家长利用有限的空闲时间带领孩子郊游、参观博物馆等,有的“新市民”家长陪伴孩子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等,以开启孩子的智能,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新市民”由于过往生活的艰辛,出于代偿心理,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放弃应有原则,对子女的非分要求也言听计从,一味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子女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特殊心理和行为方式,在家里唯我独尊,缺乏对他人、他物的认同感和协作感,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教育方法,是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
(三)家庭教育文化多元化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家庭文化是家庭成员通过学习与生活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家庭教育文化主要包括家庭教育价值观、家庭教育主体观、学习至上价值观等,它是家庭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对人的发展方向与进程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新市民”均来自于不同省份的农村,年幼时受到农村传统教育文化氛围的浸染与熏陶,虽然在城市已生活多年,但仍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农村文化的印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取向是以家庭为本位,中国农村家庭教育也具有这种鲜明的价值追求,“鱼跃龙门”、“光宗耀祖”是其共同的心理诉求。“新市民”虽然已取得真正的城市身份,但在城市家庭育儿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原来农村家庭教育文化,尤其是农村家长制“家风”的影响。同时,“新市民”子女多由农村老家的祖辈带养,因此,农村家庭教育文化对孩子的影响不言而喻。“学习至上”、“教育改变命运”的教育理念落实在孩子教育上,就特别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智力发展,而忽视甚至漠视了孩子其他各方面的发展。同时,“新市民”身居城市数年,其家庭教育理念和行为必然受城市文化的影响,因此不同的地域文化、城乡文化共同交织构成“新市民”特殊的、多元的家庭文化。家庭文化的多元,使这些自身素质相对较高的“新市民”不断整合各方文化优势,也提升了家庭教育的文化厚度。“新市民”子女从小感知不同的风俗习惯,聆听不同的方言与乡音,领略不同地区的文化风情,对其个性成长及社会性发展都将有所裨益。但“新市民”家庭文化的厚度与其自身文化素质等有很大关系,如果对多元文化整合的能力不够,地域文化、城乡文化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表现在家庭教育中,不易形成教育的合力,孩子就会无所适从,失去应有的判断力,使其处在一种“我该听谁的”的忧虑之中,影响其健康成长。
(四)家庭活动集体化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交往活动是儿童快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一个有效途径。“新市民”远离农村家乡,在城市落户生活,与农村家族式的大家庭相反,“三口之家”是其家庭生活的写照,家庭中的闲暇娱乐时间是父母和子女共同度过的。而且由于“新市民”自身教育观念的提升,比较注重和子女的交流和沟通,比较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在有关家庭活动内容、形式的选择上,更注重听取孩子的建议,往往是父母与子女共同商量、共同活动,父母与子女之间不仅仅是父子(女)关系,更多的是同伴关系。与一般城市家庭相比,由于城市社会关系的缺少,使“新市民”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新市民”家庭在购物、出外游玩等的家庭娱乐与闲暇活动中,整个家庭共同参与的集体化特征尤为明显。新市民家庭这种家庭活动集体化的特征,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的平等、和谐,使子女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接受教化和熏陶。同时,新市民也有意识地带领孩子在闲暇时间出游、参加社会交往活动,以拓展孩子的视野,增加他们了解社会的机会。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市民”家庭活动的集体化是一种被动的集体化,是在缺少其他社会关系之下的无奈选择。由于其他社会关系的缺乏,“新市民”家庭中每一个人都是相互依赖的对象,而对孩子来说,这种情况更为明显。由于这种集体化特征,使孩子一直生活在成人世界里,必然限制和影响孩子在儿童社会的交往,尤其是和其他城市孩子的交往,也必然影响儿童社会融合的程度。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新市民”正值事业的上升期,多年的城市生活打拼,十分明了工作对其在城市生活的重要,因此,在“新市民”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集体娱乐、度过闲暇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这使得电视、电脑成为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伙伴,逐渐成为影响儿童社会融合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电视、电脑以直观的方式引起儿童的兴趣,增加了儿童的语言认知,对“新市民”子女的语言认知,尤其是普通话的学习有较大帮助,也开阔了儿童的视野,提供儿童更多的知识信息。另一方面,电视、电脑媒体资源质量缺乏有效监管,内容多与儿童的生活不相适应,过多的与电视为伴,势必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三、几点思考
通过与“新市民”家庭的深入沟通,发现随着农民工社会身份和社会层次的变迁,对其子女的社会融合也有不同的影响。因此,采取措施创建和谐、共融的社会气氛,整合多方力量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及加速“新市民”自身素质的提升,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全方位提升“新市民”的社会融合度及自身素质
在新市民家庭中,年轻的“新市民”父母是家庭教育最直接、最经常、最重要的教育者,他们自身的融合程度及融合经历,必然影响孩子对城市社会及城市生活的认同,因此,要促进孩子的社会融合,必然要首先全面提升“新市民”的社会融合度。为此,第一,政府和社会其他相关部门要继续深化针对“新市民”的落户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使他们顺利地在城市安身且安心地工作与生活;第二,努力营造友好、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帮助“新市民”更快地融入城市社会生活。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父母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其家庭教育的水平和能力,要提高“新市民”的素质,尤其是作为父母的教育素质,关键在于使“新市民”的教育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以使其教育行为发生根本的改变。为此,首先“新市民”要从自身做起,阅读有关教育理论的书籍,借鉴适合于自身的教育方法,同时树立健全的人才观、儿童发展观和教子观。其次,构建社区服务“新市民”家庭教育的体系,为“新市民”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包括身体养育、心理方面的咨询、亲子互动等,以进一步解决“新市民”在家庭育儿中遇到的困惑,提高其家庭教育指导力。
(二)倡导社会融合理念,培育多元、共生文化氛围
社会融合的主旨在于构建良性和谐的社会,其手段在于强调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包容、互相认同。“新市民”与城市文化生活的融合不仅包括自身对城市的认同,而且也包含城市社会对其的包容和接纳。因此,必须调动多方力量加强宣传,倡导社会融合理念,促进“新市民”及其子女与城市社会的共融。首先,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我国各个地域的文化习俗,开阔人们的视野,了解并认同文化差异,学会相互尊重和理解。其次,发动社区开展交谊活动、张贴宣传图画,宣传农民工为城市建设所做的突出贡献,让城市本地居民以和“新市民”家庭结对子、互相串门等方式交流双方家乡风俗习惯,增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通过共同努力,为“新市民”参与城市建设及其子女教育提供良性发展的平台,创建和谐共生的多元文化氛围。
(三)整合多方力量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共同推进社会融合
“新市民”及其子女的社会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种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政府、社区、家庭无不在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或阻碍着“新市民”的社会融合,而“新市民”自身的融合经历与城市生活经验对其子女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种教育又直接影响其子女的社会融合进程。所以,政府提供有关农民工的落户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支持的大环境,社区相关措施推进的中观环境,幼儿园及其他幼教机构创建的平等和谐的主阵地,以及来自“新市民”家庭的支持,共同形成教育的合力,构造社会支持网络化体系,才是最终推进“新市民”子女社会融合最有效的措施。
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5
【关键词】中职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177-02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中职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愈发凸显。通过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发挥了它的社会服务功能。但由于与普通教育存在较大差别,中职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在心理特征方面存在着特殊性,并且出现了心理特征偏离常态的现象,并严重制约了其培养对象——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中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在研究中职院校学生心理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为中职生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
一 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并从心理现象不同的维度出发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了总结分析。
当今社会,中职生往往被视为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成熟,社会阅历上缺乏经验,还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就使得部分中职生心理健康出现了严重问题。郑亚丽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职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自卑心理严重、社交能力欠缺、逆反心理强烈、盲目追求个性、自控能力较差。周小红在《浅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培养思路》中指出,除了自卑心理严重、社交能力欠缺、逆反心理强烈等问题外,中职生还存在虚荣心强、适应能力差等心理问题。与其他学者不同的是,周小红还调查研究了中职生的积极性心理特征,发现中职生积极心理品质得分最高的维度为人际维度,这一结果表明中职生发展最好的是爱、心灵触动和信念希望,这为中职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切入点和启示意义。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也有不少学者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研究。李梦卿和徐燕萍采用问卷调查和部分访谈的方式对辽宁、安徽、湖北、山西、广西、云南等东、中、西部七省(自治区)1100名中职生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发现中职生在抑郁、自尊、学习心理、人际交往心理、就业心理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张阿敏的《关于中职生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关系的调查》一文通过采用青少年问题行为自评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74名职业院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中职生普遍存在问题行为。除了在心理问题类型方面进行研究,还有学者对中职生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了研究,邹玉玲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总检出率为25.50%,其中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为24.27%,存在中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为0.67%,存在重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为0.56%。
国内学者对中职生心理特征的研究显示当前中职生的心理问题较多,是一个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
二 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内学者从中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相关教育的缺失等方面对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进行了诠释。
青少年时期,尤其是在职中高一和高二阶段,正是学生的“心理危险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生理发育迅速,而心理发育迟缓,身心发展失衡,形成生理“早熟”和心理“晚熟”现象。他们精力旺盛,感情丰富,但又具有冲动性,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王海霞在《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中指出,面对就业难的社会现实,中职生大多还没能形成自我同一性,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很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对未来无所适从。中职生的迷茫心理和因身心发展的失衡所带来的心理问题本来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得以解决,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部分这两种教育不仅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反而激发了中职生心理问题的形成。
从学校教育的层面来看,部分学校刻意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心理状况的关注:一些教师忽视学生身心特点,采
用不当的方法教育学生,对学生体罚、心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偏激、自卑的心理。而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体系不完善、形式单一、专业师资力量缺乏等问题,不能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提供有效的心理辅导。从家庭教育的层面来说,不好的家庭环境和不当的教养方式都会影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和香月在其硕士论文《邢台市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指出,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亲子间沟通的缺乏、父母对孩子过低的期望及放任自如的教养方式都容易导致中职生出现认知、行为等方面的问题。高红琴在其《对我国中职生家庭教育的反思》一文中也指出,家庭教育环境差、家庭教育的责任转移是当前中职生家庭教育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魏克芹对中职生危险行为与家庭功能的调查研究表明,家庭功能与有意伤害、自杀、吸烟等危险行为都有显著的负相关。另外,宝炎兵在其硕士论文《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中指出,作为社会心理环境的社会风气对中职生的心理也有不良影响。
三 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研究
1.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研究
从目前国内学者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研究发现,学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界定多为增强学生的人际适应性、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健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重点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为问题,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指导与咨询,提供必要的援助,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苏锦玲的《在中职校的德育工作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的人格能够健全发展。赵登绍的《自我概念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一文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通过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当今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从“传统单一式”向“现代多样式”转变,从“消极矫正式”向“积极发展式”转型,从“求助救助式”向“助人自助式”转轨,从“单向灌输式”向“互动体验式”转向,从“零散平面式”向“整合立体式”转换,从“封闭自主式”向“开放渗透式”转化。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家庭、社会积极配合和共同参与,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郭淑芹在《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咨询、培养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改进德育课教学方式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崔景贵和黄亮从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视角出发,倡导学校建立以积极型、主体性、发展性、自助式、青春期、职业类、文化层、网络化和整合态为要素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可以通过唤醒家长的责任感、指导家长正确地实施家庭教育的方式来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获得教育孩子的方法。赵登绍的《自我概念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从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性进行研究,认为中等职业学校应构建个人—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树立实践光荣的文化氛围,完善实验实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自我,提高自信心,以培养积极的自我概念来达到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目的。王志洲等人的《中职心育课之“三激”模式建构与操作范式研究》中指出,要建立“三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师本着激活、激发和激励的原则来建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心理体验,进而激励学生的心理成长。王海霞指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自信教育为主,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重新发现自身的优点和潜能,对未来充满信心,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 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评价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很多,而且也做出了很大的成就。但这些研究大多是理论层面上的,既有的调查研究也只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从研究思路来看,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是沿袭着“问题、原因、对策”的思路进行。但由于“对策”的提出只是以心理问题的假设为依据的,所以“对策”的时效性可能会降低。另外,微观研究较少。既有的研究虽然提出了中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策略,但是这些策略大都因为比较宏观而难以落实到具体方法层面。其次,中职生的心理特征还与社会影响有关。但是目前研究社会影响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较少,对社会、学校、家庭三者在中职生心理健康合力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在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教师应紧随心理科学发展的步伐,不断创新与发展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实践,着力建构高起点、有特色、可操作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促进中职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亚丽.当代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1)
[2]邹玉玲等.全员参与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校园心理,2010(4)
[3]郭淑芹.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J].学苑教育,2013(3)
[4]李梦卿、徐燕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管视与对策——基于对我国七省(自治区)中职学生抽样调查的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4)
[5]魏克芹.中职生危险行为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学术版).2005(6)
[6]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2004.7
[7]崔景贵、黄亮.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建[J].理论经纬,2013(7)
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范文6
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一旦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P.E.T.家庭教育训练中的“问题”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做了不正确的事情”,或者“犯了错误”,而是与人的情绪体验紧密相关,所谓的出现了“问题”即是指人的内在需求因为没有得到满足而出现了各种不舒服的感觉或情绪体验。按照这一界定,核心家庭成员中一共有三种问题类型,孩子有问题、父母有问题、双方都有问题。“孩子有问题”是指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说发生了孩子不可接受的事情时,孩子产生了困扰,出现烦恼、生气、焦躁不安等不舒服的感觉。在家庭教育中,这类问题很多,临考前部分孩子会处于紧张、焦虑和不稳定的情绪状态,就是典型的孩子出现了问题。同上,“父母有问题”则是指父母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父母出现了不良的情绪体验。在亲子沟通过程中,孩子会经常出现打扰或干涉父母的行为,例如孩子一再打断父母和朋友的聊天、孩子打扰父母接听手机,这些行为都会让家长感觉很不舒服,而孩子本身却没有不舒服的感觉,这类行为可归结为父母有问题。“双方都有问题”是指父母和子女双方的需求都未能得到满足,以至于产生了情绪上的困扰。根据双方的问题类型,分为需求问题和价值观问题。在“守时”的问题上家长和孩子经常会发生需求冲突,例如家长和孩子约定9点出发,可是到了约定的时间孩子无法守约,显然这种情景下双方就已然进入问题区,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出现家庭矛盾,甚至家庭“战争”,这就是需求问题。价值观问题从本质来说也是双方的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只不过经常表现为审美、择友等价值方面的冲突。在价值观问题中,孩子的行为往往并没有真正影响父母的需求,但是却让父母感到很不舒服,此时如果父母处理不当,不仅会让自己难受,也会让子女和父母的关系出现僵化。其实家庭教育中,亲子之间出现的问题不一定单纯地归属于某一问题类型,有些问题可能既属于需求问题,也会属于价值观问题;还有一些孩子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处理,也可能会转换为亲子双方的问题。因此,根据戈登的理论,划分好问题的归属之后,就要根据“问题归属原则”,谁有问题谁就要主动解决。
二、四套问题解决方案是P.E.T.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家庭中的某一个成员如果有了不良的情绪体验,而家长也没有及时、科学地将“问题”解决,则必然会出现亲子冲突,影响家庭关系的和谐,甚至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根据戈登的P.E.T.理论,每一个问题类型就对应一套人本主义的解决方案。
(一)孩子有问题———积极倾听
人与人的交流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过程,有三个基本环节,即传递者、接收者以及反馈。在这一过程中,反馈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也就是说接收者要把传递者通过语言、文字、图像或者动作等传达的信息理解,并进行解码,再反馈给传递者,信息的正确解读会促进双方更好的沟通和交流。积极倾听就是一个准确解读信息反馈情绪的过程,它要求家长试图了解孩子的情绪或信息背后的含义,然后反馈给孩子进行求证。而不是一味地传递自己的信息,例如评价、意见、分析、质疑等。他只是客观地把对孩子的信息的理解反馈回去,不多也不少。
(二)父母有问题———我-信息
当一个孩子的行为以某种实际的方式妨碍了父母的需求时,父母显然会产生失望、烦躁、生气等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父母要有效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就需要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内心感受。在父母的行为被孩子干扰时,家长常规的做法可能是脱口而出:“你怎么这么烦人?”或“你怎么回事?自己玩儿去。”这些显然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根据戈登博士的分析,上述回答会让孩子接收到一个拒绝信息,即我很坏、我很淘气等。这不但不会解决问题,还有可能“会对一个孩子的自我概念的发展造成破坏性的作用”,甚至这些不良的自我概念有可能被带入成年期,成为一生无法消除的障碍。
(三)价值观问题———“示范影响”
对于一些复杂的涉及到孩子的信仰、价值观、风格、偏好等方面的问题时,父母和孩子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此时我们就说家长和孩子都出现了价值观问题。上例当中,女儿爆炸式的发型并没有给父母造成任何切实具体的影响,只是孩子自己的审美取向问题,而父母往往会积极地把此类问题“接管”为自己的问题。面对这类价值取向方面的问题,家长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行为影响。父母一定要作为孩子的榜样,通过日常行为来对孩子产生影响,这是父母向孩子传授价值观的最好方法,可能也是唯一的方法。另外,家长还可以在生活中做一个“咨询者”,“会与孩子分享而不是说教,会提供意见而不是施加影响,会提出建议而不是发号施令”。第二,改变自己。父母要通过工作、事业来自我实现,提升自我的价值;还要常常进行自我反思,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反思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以及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第三,接受现实。孩子有许多行为是父母根本无法改变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接受现实。中国有句俗话叫“牛不喝水强按头”,比喻使用强迫手段使其就范,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家长就犯了这样的错误,无法接受孩子的状态。其实,当父母一旦从被动接受修炼到真诚接纳的时候,孩子的问题也就自行解决了。因为接纳就是尊重,孩子因为家长的尊重而主动改变。
三、P.E.T.社区家庭教育模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