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评价机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成果评价机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范文1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评价体系

一、前言

我国大部分高校在科研评价体系中普遍使用科研“量化”考核的方式。许多国内院校都采用了这种考核方法,客观上改变了原来科研评价无具体明确目标、科研活动随意松散的局面,被认为是较好的科研评价方式,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优秀人才发挥作用,对推动高校科研工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演变至今,它在实际操作、评价科研成果价值、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

特别是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基本上都是照搬照套了本科院校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过分地追求科研数量的积累,却忽视了高职高专院校自身的真正价值,更多地出现了科研成果质量低下、科研课题重复研甚至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很多学者和专家也在呼吁对高校科研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并且提出了一些构想。笔者认为应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人才类型的不同和教师教学、科研侧重点的不同,创建适合自身特色的教师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来推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

二、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构建科研成果绩效评价体系

本文所分析的学校是一所综合的财经类高职院校,以财经管理类专业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等多专业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省属高职院校。学校现设有会计系、经济贸易系、工商管理系、文法系、粮食工程系、机电系、计算机艺术系、外语系、基础部、思政部等8个教学院系(部),基本形成了管理、工学类专业相互依托,支撑配套的专业布局。

在构建科研成果评价体系过程中,注重坚持导向性原则,突出重点指标;坚持整体性原则,把反映科研绩效投入产出的实质性指标全部包含在内;坚持客观性原则,体系中每个指标都能如实地反映客观的本质,并且指标间不存在相互重复: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1.根据人文、理、工科差异性,制定与研究性质相适应的评价标准体系。该校根据自身学科特点和发展需要,从科学和创新的规律出发,使评价工作与科研本身的规律和特点相适应。人文和理工两类学科具有不可比性,制定计分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二者的差异,尽可能做到顾及学科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指标。对于应用研究成果价值主要体现在应用前景上;而理工类的科研成果,基础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科学论文、专利等形式。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科研成果,主要有学术性评价和管理性评价两种:学术性评价着眼于成果的创新点及其在学科中的作用和意义的判断,同时考虑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管理性评价则着眼于成果的外部表现特征如成果形式、发表刊物、鉴定级别、转载引用情况等,并从中归纳出一些量化指标。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虑到过于强调量化指标会导致评价重视科研成果数量、级别的多少而忽视真实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良影响,只是由于片面理解定性、定量评价原则,背离科学发展规律的结果;但是,科研业绩的量化确实为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好处,但它不是万能的,有局限性。因此,在科研成果评价和管理中坚持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起来,既不能过分强调评价指标的作用,夸大评价结果分值的意义,也不能完全否定科研量化管理的相对公正性。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科研评价方法,不断完善和改进,并且要依靠专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同行专家在科研业绩评价中的积极作用等。因此,进行教师科研评价时应各有侧重,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既重数量又重质量。

3.注重教学与科研结合。从科研课题中提取教学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在科研课题中确定一个研究方向供学生研究,学生的创新构想与成果对教师的科研工作有很大启发和支持作用。科研与教学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既调动了教师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互利双赢的教学模式顺应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需要,也符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同时,将科研引入教学,可以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乃至生产经营的新模式引入教学中,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通过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使教师的知识水平得到不断地更新,更能适应教学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参与生产的过程中学到新技术和新工艺,不仅可以提高其操作技能水平,还能提高技能创新的意识,跟上时展的步伐,一毕业就能顶班上岗,创造社会财富。

4.服务区域经济,突出成果转化。该校结合本地实际,深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从工作实际中找课题,突出技术应用项目的研究,把向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引领行业企业开发新技术、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方向,通过应用性科学研究,丰富教师专业实践经历,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以往教师评价体系中要么没有关注成果转化,或者仅仅是从成果转化的直接经济效益进行简单地度量。国外有很多大学科研机构都会跟企业签定科研合同,一般主要是三大类:提供资金援助、转让科研设备和设立由企业支付薪金的教学式研究职位。美国、德国大学的医学、药理学和化学系一般都设有若干个由企业承担费用的教学研究职位,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还有大学教授去公司咨询、授课或作学术报告,直接参加企业科研。为使成果转化的测度统计指标更能准确地反映成果转化的真实情况,便于管理部门对成果转化进行宏观指导,设置一套较为完整的成果转化测度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一些研究部门的探索和实践,科技成果转化测度指标可用科技成果转化率、研究开发产投比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三项指标进行综合描述。

三、结语

在立足于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定位的基础上,学院结合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为保证学校科研的发展,制定了科研工作管理实施办法,根据该办法制订了详细的科研工作实绩量化考评准则和实施细则,包括年度科研工作表、年度科研考核表、最低工作量表和科研工作量考核评估表。在科研考核时,从课题、成果、专利、获奖四个方面建立定性与定量指标,从该校考核量表中可以看出,着重于定量性指标。其中成果这一指标包括科研和教学建设与专业建设成果两个方面,分别设定分值,同时对每一类指标设定权重。分值的计算则采取加权取和,得出总分,进行比较和评定。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还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教师把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杨泽宇.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35):29.

[2]王建军.大学教师职务聘任中的科研绩效评价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范文2

关键词:科研成果;增值;转化;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让位于科研创新优势,为提高电网科研含量,增强驾驭大电网能力,电力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推进电力科研发展,然后众多科研成果却面临转化率低,不能创收的瓶颈,科研成果增值成为电力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电力企业科研成果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发掘其增值转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实际构建了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评估体系,对于电力企业科研成果的增值转化工作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电力企业科研成果的特点

随着节能减排的推进和智能电网的建设,电力企业为确保电网的经济安全运行,在进行基础应用研究之上,还必须进行一些前瞻性探索。电力企业的特性决定了其科研成果具有如下特点:(1)电力科研成果前期投入大。电力科研成果需兼顾技术、经济和电网安全等多种因素,前期投入科研人员、资金和设备多,时间久。(2)科研成果价值衡量困难。电力科研成果解决电力生产中实际问题,并产生无形的效益,其价值衡量难。(3)科研成果科技含量高,应用领域少。科研成果针对性高,解决目标问题,只能在特定领域使用,此外,一些前瞻性科研成果的应用还需要配套基础设备的逐步完善。

二、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过程中存在问题

目前电力企业面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成果止步于科研成果报奖的问题。深入探究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转化过程发现其存在如下问题:(1)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科研人员积极性低。目前电力企业缺乏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2)科研成果增值转化投入不足。由于机制上的缺陷和人员缺乏积极性,导致科研成果转化上人、财、物投入不足,科研成果增值转化缺乏有效支撑。(3)科研成果增值转化缺乏有效中介服务平台。目前我国技术交易市场不健全,电力企业科研中介机构少,不能满足企业成果增值转化的需求。

三、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科研成果增值即采取各种手段、方法将蕴含在研发人员的技术研发成果中的价值转化为企业效益的过程。科研成果增值是科研成果价值得以成功转化的结果,科研成果的价值是其转化的基础,而科研成果的转化则是其价值的最终目的,因此对科研成果进行增值评估应包含科研成果价值评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评估两方面。

关于科研成果评估,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己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评估程序和评估方法。我国开展科研成果评估工作稍晚,但是仍进行了不少研究,洪晓枫设计了交通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技术、法律和效益等14个二级指标[1]。杨斯博对不同种类的科研成果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2]。王晓鹤提出了包括技术、市场、效益和推广因素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3]。彭修娟主要从经济效果、技术水平、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适用性等方面构建了科研成果后评价指标体系[4]。

随着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国内学者对科技成果转化评估展开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尹航等认为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扩散效应四个方面对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后评价研究[5]。魏猛选取了22个指标构建了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6]。徐小钦和余海霞则主要从科技成果开发、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效果3方面构建了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7]。苏俊宏等主要从科研投入、科研过程和科研产出三方面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8]。

四、评估体系的建立

1.指标选择的原则

由于科研成果增值评估具有模糊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因此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性原则。选取的评估指标应尽可能完整、系统地反映被评估对象的全部信息。(2)可比性原则。指标应具有代表性,同时评估指标间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便于比较。(3)独立性原则。评估指标之间要相对独立,指标之间亦不存在相互因果关系。(4)科学性原则。指标从计算内容到计算方法,都必须科学、合理、准确。

2.指标体系的构建

(1)科研成果价值评估指标

本文从经济、技术、市场、法律等方面构建科研成果价值评估指标。经济因素:科研成果的经济效益是衡量科研成果价值的首要因素。实施科研成果能增加销售收入,还可以减少成本金额节约费用。技术因素:科研成果应该技术上先进,并具有广泛适用性,能够被灵活运用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技术上成熟,且不可被替代都说明科研成果价值比较高。市场因素:市场化能力越强,市场需求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科研成果价值越大,科研成果的剩余经济寿命则表明了科研成果市场化的时间期限。法律因素:科研成果不依赖其他技术,独立性较强,许可发放较多,而且法律地位比较稳固,则科研成果的价值较大。

(2)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评估指标

科研成果转化需在市场化环境中利用企业现有资源进行转化投入,并取得转化效果。本文从转化基础、转化投入和转化机制与环境三方面构建评估指标。

转化基础:研发人员数量越多,科研项目数越多,科研经费数也相应增多,科研成果转化也就有了相应的人、财、物基础。

转化投入: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必须有相应的资金和人才的支持,市场推广人员在相应推广经费的支撑下可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转化机制与环境: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制度的保障和激励,同时健全的成果转化平台能够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交易的空间,此外科研成果符合政策规定也会加速成果增值转化。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五、结语

本文借鉴国内外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构建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相对来说比较宏观,对于一些指标的评估还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而且还可以根据科研成果种类的不同分别构建指标体系。随着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转化工作的开展,各地将制定科研成果增值转化实施方案,继续深化和完善电力企业科研成果增值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加快电力企业成果转化,提高企业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洪晓枫.交通科技成果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2]杨斯博.科技成果评价方法及其软件系统的实现[D].天津工业大学,2002.

[3]王晓鹤.科技成果评价理论与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7.

[4]彭修娟.华北油田科技成果后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

[5]尹航,孙希波,傅毓维.基于熵值法确权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后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0:20-25

[6]魏猛.济南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范文3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科研管理

1前言

科技需要不断地创新,我国的发展和富强必须通过创新来不断实现。自从我国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以来,高校占据我国科学研究的主要地位,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不断创新对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在国际的竞争力与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有直接关系。2013年4月11日,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首批入选名单,被选中的高校把培养人才、科研、学科等方面的创新作为高校发展的主要方向,不断转变高校的创新机制并且不断深化高校的改革制度。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是制定并实施高校科技发展规划的关键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科研,从而影响高校的综合实力。

2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

2.1缺乏完善的资源共享体质

通过高校与高校、政府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实现高效在发展中的协同创新和科研资源与成果的共享,避免浪费。目前,我国的科研力量存在较为分散的形象,各个科研部门分别为了自己的成果而科研创新,因此无法组成掌握核心科技的团队。当遇到国家重大创新课题时,各个科研机构无法共同将自己的科研成果相互分享并共同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资源造成浪费。由于高校、企业、科研院校之间各自研发创新,各个机构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我国的科技创新发展的脚步因此缓慢下来。

2.2缺乏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高校科研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呈现出科研成果,而是需要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为国家所需要的生产力,从而实现科研成果的价值。但是,我国的很多高校缺乏完善的科研成果转化体制和途径,从而导致很多科研成果无法转化为科技生产力。

2.3缺乏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

长久以来,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大多议论文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给我国的科研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国目前实行的高校科研管理制度大部分与教师的职称评定挂钩,科研项目的申请与教师的自身利益有关,很多高校教师为了为参与科研,却没有在意科研成果是否转化为科技生产力。另一方面,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只局限于,而对于工学研究来说,很多科研成果可以以专利和成品的形式呈现出来。

3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改革的必要性

3.1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

人才的培养是提高高校创新能力的基本,这其中包括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教师主体作用的体现。完善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可以为教师队伍提供较好的服务保证,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保证。对于高校的高素质、高学平的教师来说,较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可以促使教师较好的培养学生,除此之外,为教师提供更好的科研场所,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完善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可以为高校教师提供更好的科研保障,使教师将理论知识更多的转化为科技力量,进而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总而言之,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的改革能够为高校留住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提供重要保证。完善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可以使科研和人才的培养上提供更多的支持。

3.2创新要素有效汇聚的途径

在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的改革能将创新要素有效汇聚起来。协同创新的科研管理机制可以使各个团队共同合作,充分结合个体的优点,规避缺点,从而发挥整个团队的最大力量,提升团队的创新能力。同时,团队和个体之间相互作用,高水平的创新团体也要求个体具有较高的创新水平,从而有效地汇聚时间、成本等创新要素。在高科技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今天,实现突破性创新越来越困难,只是依靠单独的科研场所或者企业和高校很难解决难题,因此更加需要完善协同创新机制。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可以为高校、企业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将重大项目的的研究小节进行有效划分,在有效节约资源的同时及时与团队的其他人共享资源和科研成果,进而积累创新经验,提高重大课题的创新效率。

4面向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的完善措施

4.1建设全新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高校科研工作的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果。但是科研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理念仍然停留在过去,使得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变慢。处于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科研工作也应该加强自身的竞争力,适应公平竞争的科研环境。同时增加对高校科研工作者的知识产权的保护,进而提升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应当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使高校的创新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创新性。最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为科研工作者建立完善的科研资料数据库,为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更多的资源。

4.2有效的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

我国普遍存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因此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必须面对并且解决这一问题。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加强与政府、企业的沟通,建立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在为高校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多的科研资源的同时加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成立专业化的科研机构,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专业机构,为科研成果的转化技术、市场和资金提供服务。

4.3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

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是保证高校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必须首先完善体制。对于应用型的工学科研成果,不应该仅仅以论文为考核手段,可以把科研成果的产品创造的市场经济效益作为考核的手段,将考核的重心放在科研项目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大小上。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建立赏罚分明的工作制度。大部分的高校科研管理的评价体系都不完善,因此有很多教师在获得科研项目之后并没有真正的对学术方面的探索,通常只是象征性的写了几篇论文,在最后的项目评审中却依然获得通过,这暴露了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因此,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及时改革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洋.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管理机制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1):124~125.

[2]刘晓艳,安宁,张银玲等.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的研究[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3(8):21~24.

[3]邹丽阳.基于人本化理念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4(8):29~30.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范文4

广义上的科研,包括科技发明制作、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的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等。近几年,高校大力倡导大学生科研精神,尝试了多种形式的科研类型,直接促进大学生的科研热情,促成了其优秀作品的呈现;首先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有利于人才优势的发挥,科研课题的开展,其研究成果是知识与智慧的结晶,是社会的一笔财富;其次大学生的研究成果如果能广泛而深入生活,对解决部分社会问题和科技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并且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大学生科研成果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其研究成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果能合理运用,其社会价值性必然可以发挥到最大化。然而在大学生科研发展迅速的背后,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应用的低转化率造成的社会价值性低以及科研成果去向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新问题。通过对此课题的调查是对今后大学生科研发展方向的展望;第一,能够了解大学生对其科研成果的去向问题的态度和对现状进行考察;也从社会价值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在大学生科研过程中,社会的企业、政府部门以及高校有什么渠道能支持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促进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科研成果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第二,通过调查能够知道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社会实践该如何结合,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社会价值该如何联系,找到解决大学生科研成果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性和成果转化率;第三,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基地,如何能使大学生在优厚的条件下发挥创造性,能让作为国家人才优势的大学生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效益。

二、调查情况和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的主题为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价值性及去向的调查与研究。调查从2012年4月10日开始,至2012年9月9日结束。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观察调查、文献调查四种形式先后在海南省海口市和河北省保定市进行调查。问卷调查针对调查地的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的学生以及毕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调查计划发放问卷200份,实际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72份(其中海南省海口市实际发放100份,有效回收90份;河北省保定市实际发放100份,有效回收82份)。同时针对大学生群体、学校科研老师、学校科研机构负责人、社会企业与相关科研代表、政府相关部门等进行了访谈。通过收集材料和资料数据,确保了该项调查研究的代表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数量逐渐增多,但科研课题价值性不高

由于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核心方面,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在此引导下,高校大力倡导科研创新,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活动,使得高校的科研创新活动日益活跃,而大学的科研实力也得以增强。目前,高校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逐渐增多,然而在这些科研成果数量增长的背后,却由于科研课题的“轻实际运用,重理论研究”和许多高校认为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不强调所谓的结果,不追求大学生科研成果和社会需要结合的思想观念,导致了虽然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在逐渐增长,但是科研课题过于空泛,使得科研课题的实用性和社会性大打折扣,价值性不高。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现实生产力脱节现象十分严重,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转化率不高,社会价值性低

由于大学生在进行科研活动时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偏差,使得大学生科研更重视提出各种理论来解释问题和各种的数据,却不去关心这些科研成果究竟和社会实际有多大的需要,导致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与现实生产力脱节现象十分严重。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提供的大多数还是“实验型”成果,需要大量进行改进和完善才能达到实用化的要求;但是我国企业的创新以及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也相对薄弱,迫切需要生产型实用化的高校科研成果,现阶段两者的矛盾较为尖锐,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大学生的科研成果社会转化率不高,大多数并没有转换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也没有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价值性低。

(三)大学生缺乏对其科研成果去向的关心和了解

大学生科研中往往忙于完成立项、报奖、论文写作,并没有考虑其科研成果如何转化,如何满足社会需要,重学术轻成果的现象比比皆是,缺乏对其科研成果去向的关心和了解,虽然高校和社会鼓励大学生做科研,但学校科研室里积累的大学生科研文本与社会汲汲渴求的创新项目,这一对矛盾体,并没有得到解决。大学生在进行科研项目时并不考虑科研成果未来是否满足社会的需求,往往只是为了完成科研项目而去做科研项目,所以大多数大学生科研成果就只能束之高阁。

三、大学生科研成果社会价值性低和去向问题探究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对社会起到的作用较低

在对“你认为大学生的科研成果对社会的贡献有多大”这一问题中,选择“没有”以及“很少”的分别有52人,67人,达到受访者的69.2%。这种情况是反映社会大众对大学生科研成果认同度不高,也表明大学生科研成果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满足社会需要方面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社会的贡献不大。

在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中发现,在“你是否想过将自己的科研活动成果推向社会,产生社会价值”这一问题中,选择“没考虑”的受访者有108人,占到调查对象的62.8%。这说明在大学生科研的过程中,存在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并不考虑其成果的社会价值,也不考虑对社会生产与生活起到的作用,因此导致其科研成果对社会起到的作用较低。

(二)大学生科研成果“质”与“量”不并举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参与科研活动,更多的大学生科研作品得以呈现。然而在大学生科研成果的数量增加的背后,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质量不高,价值性难于保证,这无疑是不利于大学生科研的可持续发展。统计结果表明,曾经参加过科研活动以及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对社会贡献不大或没有的受访者占到了63%。这说明大学生的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不并举。在访谈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近几年来各高校的大学生科研论文数量有了比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其中并没有多少前沿性或者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因此,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成果表面上一片繁荣,但其实在国际或国内前沿领域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却寥寥无几。所以即使科研成果数量大幅增多,但其创造出来的科研成果质量以及针对性却不高。

(三)大学生科研成果去向难与社会需要结合

通过文献查阅和访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目前高校的科技成果能够签约转化的不到30%,转化后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成果又只占被转换成果的30%,所以高校的科技成果只有少部分能够取得较大的效益。其次,高校的哲学人文社科类论文与调查报告往往都是老生常谈,内容过广和较为空泛,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看,许多哲学人文社科类论文不能转换为生产力,也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些调研报告和理论模型去向大多数被高校束之高阁,很难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大学生的科研成果难于社会需要相结合,导致科学研究与社会生产需要严重脱节。

四、研究启示与对策构想

(一)大学生科研成果创新应该紧密与社会需要接轨

大学生科研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科优势为基础,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选择有经济增长潜力、有市场前景以及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项目,对那些能够产生高新技术含量、附加值和效益的项目要重点开发。要主动走出校门寻找科研项目,要了解社会的需求,充分收集和研究社会与市场的信息,在科研活动中,不仅要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考虑,也要从科研项目的现实可能性考虑,使得科研成果满足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并且与社会需要紧密接轨。

(二)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化评估机制

高校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转换率低,高校毋庸置疑有自身的原因,没有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评估机制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专门的大学生科研成果的转换评估机制,加大科研成果的转换力度,使得高校大学生的科研成果转换工作得到加强。要对科研转换建立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允许以多种形式结题,鼓励科研成果通过市场、生产、社会需求的检验方式得到评价和认可,从而建立科学的大学生科研成果转化评估机制。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范文5

科研管理工作在高校的各项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高校必须提高对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完善科研管理的各个层面来提高高校教育水平,为高校的持续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面对知识经济的巨大挑战时,高校在科研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创新,不断优化和创新工作方法,从观念、体制、组织等不同方面进行科研管理的创新,从而提高科研水平,更好地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

一、创新高校科研管理理念

高校科研管理理念落后,会给高校以及高校的科研工作带来损失和不利影响,因此,在创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将管理理念创新作为着力点和基础内容。首先,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要提高服务意识,尽心尽力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服务。不少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错误的认为管理的含义是行使权力,从而导致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存在被动服务的现象,给高校科研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创新工作理念,摒弃官僚作风,将服务意识作为指导工作的根本思想,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组织策划工作,并且为广大科研人员优化和改善科研条件,及时解决他们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高责任意识,确保各项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其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要树立良好的科研成果转化意识,促进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目前,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是高校科研工作遇到的巨大难题,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科研管理人员的成果转化意识较差,没有及时做好推广工作。为此,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创新管理理念,从根本上转变自身观念,树立科研成果转化意识,按照市场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好科研立项,抢占科研阵地,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最后,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要增强产权意识,提高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贯彻相关的产权制度,维护好高校的科研成果。

二、创新高校科研管理体制

高校科研管理体制的创新,能够在体制建设上保障高校的科研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对高校的科研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和完善。创新高效的科研管理机制主要强调的是对高校科研管理的宏观调控,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完善高效的科研工作体制,加快高校科研机构建设速度,全面提升科研管理工作水平。一方面,要进行完善的科研项目控制,即结合高校的自身发展特色、优势、研究基础等,确定好科学研究的方向,合理地选择研究课题,尤其要注重进行理论上的突破,充分满足社会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要关注实际生产生活中科技问题的解决,使高校的科学研究更具意义和研究价值。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要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的管理机制,如人才引进机制,科技奖励机制等。另一方面要进行人才群体的控制,其主要内容是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运行机制、监督机制。第二,对高校的科研评价机制进行创新和完善。高校科研工作的成效评估不能仅仅关注科研成果的数量,更为主要的是关注科研成果的质量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因此在对高校的科研成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不能够将数量作为唯一标准,或者是过分强调科研数量,而是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数量。对此要建立起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定量和定性评价统一起来,确定合理的评价标准。

三、创新高校科研管理队伍

科研管理工作队伍是组织科研工作的核心力量,因此,要将科研管理工作队伍的创新作为创新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管理队伍建设中要坚持观念、制度和机制的创新,从而形成一个高素质、专业化的科研管理队伍,促进高校科研工作的有效发展。首先,要提高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科研管理工作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工作,也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保障,因此,在创新型的科研队伍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吸收更多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充实和完善整个科研管理队伍,另一方面要定期对科研管理人员进行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其次,要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在培养科研管理人才时,要有效结合实践经验以及高校的实际需求,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按照一定的计划,组织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深造学习,确保知识的更新;聘请具有丰富科研管理经验和先进管理手段的专家开展知识讲座,并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定期组织科研管理经验交流会,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水平;选拔优秀的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到其他学校以及国外高校进行学习和考察。最后要确保高校科研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及时了解管理队伍的需要,为他们排忧解难。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队伍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因此高校领导在重视科研的同时,也要重视科研管理工作队伍的稳定性,按照科学严格的标准进行管理人才选拔,确保队伍的相对稳定。在生活上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为他们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另外在政治上,要关注科研管理人员的每一个进步,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以及工作积极性。

科研成果评价机制范文6

关键词:考评激发 工作热情 创新活力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1(c)-0242-01

在当今的世界中,综合国力竞争中的科技竞争的地位是很突出的,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驱动力,实现了社会科技自主创新的发展,其主要关键就是在于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而我国现在的自主创新的能力与其他发达的国家相比较,其差距还是很大的;科技管理的机制上存有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主要是与抢占未来发展中的制高点以及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存有很多的不适应,因此,我国就要加快建设健全的、高效率的、科学的、合理的、富有活力的创新体系。

1 我国科研现状

2010年,我国共计发表12.15万篇论文,占世界总数的8.6%。居世界第2位。2011年,我国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52.6万件,居世界首位。但我国国内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4件,而同期日本为105.3件,韩国96.1件,美国为35.6件,充分说明我国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目前科技的实际转化数量很低。截止2011年底,我国有效发明数量总数仅为韩国的68%。这说明很大一部分科技论文只注重是否发表,而忽视实际的应用环境,空洞无用。

国内高校的科研的现状,一是资源有限环境欠缺。高校科研资源的紧张表现在教师资源的紧张。2010年在校学生总数约3000万,高校专任教师人数1343127,师生比22.3。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较重,科研工作时间相对减少。二是教学型高校的科研条件普通不足。实验室、图书馆等在满足科研需要上存在一定差距。三是教师的职称倾向科研。本科层次高校很多教师以职称评聘的要求为目标开展科研,产生了“冷了教研室,火了实验室”现象。

2 国内科研量化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科研成果的工分制和量化为核心的考核体系,严重的偏离的考核的主要目的,这样就无法促使教师在科技创新能力上的开发,以及实现学校和社会教育上的可持续性的发展。采用这种行政化倾向比较严重的评价方式,很容易就忽视掉科研活动的规律性和学科上的差异性。对现存问题分析如下。

2.1 考核激励政策急功近利

近年来,为激发高校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高校各种激励政策,如岗位津贴、业绩津贴和科技奖励等不断出台,这些津贴和奖励的发放都是以科研和教学工作业绩考核为基准的,再加上职称聘任和职务聘任,也都需要考核工作业绩,过多的量化考核对高校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压力。

2.2 社会评价误导大学发展

相比较而言,科研工作往往见效较快、成果显著;教学成果则相对滞后,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这样就使得在大学评价中对科研业绩的关注度较高,进而导致高校对教师的工作业绩评价更倾向于科研业绩,并且希望教师们能够尽可能多地申报项目、产出成果。

2.3 盲目引用权威评价指标

国际公认的科技论文评价标准——三大检索系统,分别是: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技会议索引(ISTP)。然而,“SCI创始人”加菲尔德表示:直到今天,SCI的主要作用仍然是一个文献检索工具。正如加菲尔德博士所说“用引文数据进行评价的时候要特别慎重。因为不同学科以及同一学科

内作者和期刊数量、引文水平和引文率有很大差异[1]”。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以此来区分论文的等级和质量并进而评价一个人的科研能力。

3 建立科学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

我们要借鉴国外在科研业绩考核评价方面的工作经验,结合我国现状,制定出有利于技术创新、赋予人性化的考核、评价与激励制度。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3.1 建立弹性的多元化考核标准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中整齐划一的评价方法实际上对高校的发展是不利的。比如艺术类院校按照工科院校的科研考核标准进行职称评定,显然是不合理的,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高校对科研的定位不能一刀切,应该有所不同。

3.2 应遵循科研情况的规律,适当延长目前的考核周期

按照中国科学院杨乐院士的观点,希望优秀的数学家每过3~4年考核一次[2]。可以对在岗教师2年或者3年考核一次。这种考核观念和机制,无论对教师、还是对负责考核工作的职能部门来说,都是既灵活又更加人性化。尽量为科研工作者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

3.3 建立有特色的同行专家评议制度

客观真实的科研评价应该充分重视科研成果的后续评价。同行评议对科研成果的验证和评价需要一定时间,只有在延长考核周期的情况下才能起到实效。从重视期刊影响因子向论文被引用情况转变,论文被他人引用也是同行专家验证和评价科研成果的一种有效方式。

3.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科研考核在科研成果的认定结果基础上进行量化打分,对于有实际价值的科研成果提高量化分值;而对于无实际价值的科研成果则降低量化分值;较差的成果取消其参与科研考核的资格。

3.5 参照国外先进经验,制定多样化的科研管理体制

国外大学一个共同的特点:学术自由,教授主导学科发展的问题。国外大学科研和教育负荷的比较是:研究型大学教授的工作量,平均教学工作有46%,研究工作占32%,服务工作占21%。当然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负荷是最低的,越是领先的大学,越是一流的大学,它的研究的比重就越高。

4 结语

科研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通过积极探索科学合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评价体系,对科技工作者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进行科学评价,从而引导和激励科技工作者,更加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相信通过努力,科研管理工作者应该不断完善科研业绩考核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为广大高校教职工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

综上所述,高校的科研考核是一项极其复杂繁重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实践、改革和完善,做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教职工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实现我国教学科研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