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情报学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情报学研究范文1
[分类号]G350
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范式,开展情报学的多学科研究,是当前情报学研究的主流模式。众多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和他们对于情报学的理解,各自从不同的学科范式(如图书馆学、社会学、交流学、信息论等)出发,开展情报学研究。在此过程中,这些被用作情报学研究工具的诸学科范式可以看作为情报学的研究视角。在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看来,特定的研究视角有如“戏院里的聚光灯,当用强烈光线照射舞台前方的某些动作时,就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动作,同时把其他特征降到背景和边缘的地位。”研究视角并不能全面反映研究对象的总体特征,它追求的是“片面的深刻”,因而只是一种富有启发意义的“偏见”。这种以“偏见”为基本特征的研究视角之所以必要,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1选择、确定特定的研究视角有利于准确设定话语环境
语境的设定能使同一研究领域中的不同研究者遵循共同的“语言游戏”规则,提高不同研究成果之间交流和共享的可能性,避免多种研究活动之间的简单重复。反观学术界中近年来的某些学术争论,人们之所以会对同一问题争论不休,诚然与当时学者们的认识能力,与问题本身的表露程度密切相关,但是更为常见的原因却存在于学者们本身,即:争论者们较少深入思考和仔细分析双方针对研究客体所选定的研究视角的异同,也较少对比权衡双方在阐发自己的思想观点时所预设的隐性语境之间的差别。因此,争论双方的观点看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则有如平行的铁轨,产生不了严肃而有力的理性撞击。这种状况从反面给予我们以重要的启示:要想使学者们的研究探索成果不但有能力保持“自明性”,而且可以保持“他明性”和多元理论之间的“亲和力”,必须在研究视角的选择和话语环境的界定上保持各自的明确和彼此之间的一致。
1.2选择、确定特定的研究视角有利于明智圈定研究视域
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与研究者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与反差,决定了研究者只能从特定学科视角出发,选择、圈定一定视域中的部分问题进行研究。而且,研究对象往往是有争议的、自成系统的“问题”性存在。作为系统化的“问题”,它在学科不断分化,学术研究领域不断细化的今天,常常被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士肢解和划定为不同学科体系的研究对象,从而形成问题研究的原发性视角,即学科性研究视角。选择特定的研究视角,圈定特定的问题论域,实质上就是不同学科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初步分工,使各门学科在“有所为”和“有所不为”之同保持平衡,防止“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勉强。
1.3选择、确定特定的研究视角有利于不断拓展研究深度
对于特定研究领域的学术问题而言,可供选择的研究视角是多元的,而且各种研究视角之间也是相互交叉、各有优劣且需彼此借鉴的。但是,由于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及其内在矛盾运动和内部规律的独特性,它必然能从根本上选择、决定最能契合自身本质和规律的独特研究视角。选择不同视角研究同一研究客体的不同问题,它能够最直接,也最有可能深入地挖掘出问题的本质以及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认识不断进化和深化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人类研究视角不断更新、不断优化的历史;而惟有具有理性的人类,才会不断更新和持续优化同一研究对象的研究视角。也惟其如此,“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
2 情报学多学科研究视角的效用及其限度
情报活动存在的历史虽不算短,但是以情报活动为问题对象的学术研究史,特别是情报学的研究史却不太长,大规模的情报学研究与二战后情报学大发展的实践基本同步。在这短暂研究史中,情报学研究的学科范式并未得到充分发展。情报学的研究者们,要么借鉴甚至照搬其他相关学科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命题,要么向哲学、社会学等伸手求援。这正如迪尔凯姆所说的,“毫无疑问,当一门学科正在产生的时候,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借鉴所有现成的科学,将这些学科中宝贵的经验弃之不用,显然是很不明智的”。于是,情报学研究的元范式特征在事实上导致了多学科研究视角的客观后果。
萨拉切维奇(T.Saracevic)深刻地认识到了情报学研究在理论上不成熟、方法论上不独立的现状,并非常赞赏情报学的多学科研究。他强调:“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够揭示一切;宽阔的论述必须是多学科的,所有的灯光都照射,眼睛往整个舞台前后漫游。但是学科的观点是非用不可的,因为我们正是在专家们所发展形成的研究方法和思想的力量中找到利刃。情报学的研究也是这样。如果我们手边没有进行这种研究的各种不同的分析观点,没有图书馆学、交流学、信息论等所提供的观察方法,我们将不得不发明它们……而且多学科的视角都各自抓住了情报学的某一方面或某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此认识为基础,他又撰写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有关情报学特性的论文。勿容置疑,无论是多学科的研究视角,还是由此而形成的诸多研究成果,都将成为我们进一步提升情报学研究的理论品位、拓展情报学的研究视域、深化情报学的研究深度的有益借鉴和必要基础。
但是,彼此分散的多学科研究及由此所形成的多元化研究视角也面临着以下四大难题。
・难题之一是,多学科研究视角仍然无力打破分散、多元的学科性研究视角之间的“坑道视界”。不同学科之间的话语沟壑和“坑道视界”,使同属情报学研究领域中的不同研究者之间难以互相对话、相互借鉴。对此,Holland也指出,不同学科之间的“专家们有不同的词汇,难于了解彼此的语言……多元、分立的多学科视角使研究者们在更有知识的同时却更加无知……那些分裂知识的人有责任把知识整合起来”,并提出这样一种解决之道――组建由分属不同学科领域的成员所组成的研究小组,针对情报学开展集体性的多学科研究。
・难题之二是,在情报学多学科研究的挟裹下,如何保持情报学学科本身的学术独立性。在研究界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忧虑:情报学如果没有“严格地保持自身的概念”,没有建立起自身独特、独立的学术规范体系和理论研究范式,它不但有可能成为“别的学科领地”,甚至还有可能面临着“终结”的危险。面对这些忧虑,有学者曾对情报学的研究提出如是一种对情报学研究同样适用的希望:“假如情报学希望尽可能严格
地保持自身的概念,并进而培植出独立的思想,从而可能成为研究范围的中心。”也正是由于多学科研究视角效用的有限性,甚至还在学界引起了这样一些误解:即认为情报学并没有也无必要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认为情报学学科“主要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也借用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以及某些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还造成了这样的认识误区:认为这些学科根本不是以某种特定的方法来建立的。
・难题之三是,如何提高情报学作为独立学科所必需的理论严密性。有学者曾概括了这种不足:“应当特别注意的是,情报学研究并没有专门的方法论,因为情报学的研究方案可以对大量的学科和运用各种不同方法的研究者开放,而使之不局限于任何一种方法论上的传统做法。但这种边缘性的研究领域缺乏方法或科学上的严密性,从而使人无法‘提供’精确的概括”。
・难题之四是,如何统合多学科视角对于情报学的研究兴趣的多元性,并将这些多元化的研究兴趣整合成一股彼此协调的整体力量,共同探讨、理清并深刻把握情报学的内在逻辑和特殊矛盾关系。
3 超越之道:构筑情报学研究的独特学科
情报学研究在思想方法上的不统一,部分地决定了目前的情报学研究只能算是一个研究领域,还没有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学科研究,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情报学研究。
学科主要有两种涵义:一是指“学术的分类”,即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二是指“教学科目”。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作为“教学科目”的学科,有利于传播作为“学术分类”的学科,并推进它的发展和成熟,而作为“学术分类”的学科的成熟程度和理论水平,表征学科学术研究水平之高低,决定学科能否成为独立的“学术分类”的概念是学科研究的“范式”。
在库恩看来,学科研究的独立范式,存在于前规范时期和科学革命时期之间,是常规科学时期用以规训、指导研究者的主要手段;而且,它能成功地排除前范式时期的多范式紊乱,多方面地促进知识的增长,不断丰富知识基础。学科范式不但有助于知识的增长和精细化,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为本领域的初级学者提供基本的知识框架,促使他们自觉运用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解难规则。因此,对于情报学研究而言,为了不断推进学科研究的水平,提高学科研究的成熟程度,必须致力于特定学科研究范式的构筑。
在情报学多学科研究已取得大量硕果的今天,之所以较具信心地提出构筑情报学特定学科研究范式的任务,并把它作为未来情报学研究的重要目标,是因为已具有了如下必备的有利条件。
首先,情报学的多学科研究已为之积累了必要的思想操作素材。当然,为了使情报学研究的思想操作素材进一步丰厚,还有必要从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积累:一是借助于外国情报学的理论和实践情况;二是加强本土资源的研究和开发。
其次,情报学理论和实践的初步发展已为之培养了一支实力较强的学术专业队伍,这正是构建情报学独特研究范式所必需的思想操作主体。我国情报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自恢复学位制度以来众多情报学类硕士点、博士点的建立和几十年来情报学专门研究人才的培养,使得情报学研究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学术专业。
第三,最为值得注意的是,在情报学研究队伍的人才培养系统中,逐渐构建、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的学科规训制度。对于情报学研究这一学科而言,特定规训制度的建成,能够使之借助于书写、考试、评分等教育实践方式的综合作用,培养既能按照学科规训要求进行自我规训,从而使情报学研究具有了不断扩张的繁衍一发展机制。
综上所述,现在我们已面临着将“尝试构建情报学研究的独特学科范式”这一重任提上日程的成熟时机。为此,应该在情报学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厘定并围绕情报学的内在逻辑和特殊矛盾关系,从整体和根本上反思情报学研究独特的学科范式,全力完善情报学研究的学科逻辑体系。
第一,尝试构筑情报学研究的学科理论结构。学科的理论结构在逻辑上开始于基本的概念范畴;在遵循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的基础上,概念范畴将构建成众多层次各异的理论命题,最终共同形成完整的学科逻辑体系。情报学研究学科范式的构筑,应立足于并加强基本概念范畴的辨析,加强基本理论命题的概括和提炼。
第二,逐渐形成情报学的学科研究方法论体系。由于各门学科在方法论上的渗透和借鉴正在不断加强,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方法都不是单一和纯粹的,它们都是多样性和统一性、普通性和特殊性的有机结合。
情报学研究范文2
[摘要]从嵌入性理论的基本概念入手,简要阐述嵌入性理论和情报学的关系及其对情报学的借鉴意义,并初步探讨嵌入性理论对情报学研究、情报人才流失及情报获取等情报学问题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嵌入性理论 情报学 情报研究
[分类号]G350
“嵌入性”(Embeddedness)概念最初是由人类学家波兰尼于1944年在《伟大的转折》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个人的经济动机嵌入在社会关系中,经济行动属于社会活动的一部分。1985年美国新经济社会学学者马克・格兰诺维特在《美国社会学刊》上发表了“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一文,标志着学术界正式提出了嵌入性理论。格兰诺维特认为经济行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嵌入在社会网络中,对经济问题的研究,除了考虑交易成本以外,还要考虑人际互动和信任等社会情境对经济行动的影响。目前,学者们利用嵌入性理论已经成功地解释了经济领域和社会活动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嵌入性理论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世界原本就是错综复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已经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趋势。例如:将数理和计量原理运用到语言学产生了计算语言学,将模拟、仿真等实验室原理运用到经济学则产生了实验经济学,生物学与化学交叉更是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生物化学。情报活动是为经济服务的,人际情报网络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网络,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嵌入性理论应当可以用来说明和解释情报活动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而且还会将情报学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有鉴于此,笔者尝试着利用嵌入性理论对情报学中的几个问题做一点非常肤浅的探讨,权当引玉之砖。
1 情报学研究的深化问题
“嵌入”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嵌入性理论提倡把一个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特点与其周遭环境联系起来,放到更大的社会背景中去考察。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中而存在、发展的。同一个事物由于周遭环境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存在形式和运动轨迹,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桔生淮南便为桔,桔生淮北便为枳”。1973年格兰诺维特对美国企业员工求职行为进行调查时发现,弱联系在求职成功者中所占比重较大。中国学者边燕杰对天津劳动力市场求职成功者的调查则显示强联系占主导地位。都是求职,为什么调查结果截然不同呢?这是因为美、中两国存在着巨大的制度和文化差异。
中国的情报机构是一个集期刊阅览、文摘出版和脑库于一体的综合机构。自1956年中国科学院科学情报研究所(1958年更名为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992年又更名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成立以来,已有50多年的历史,但是,中国至今没有出现一个像美国化学文摘出版社、兰德公司和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这样声名显赫、蜚声海内的机构。对于中国情报工作的诟病,学者们过去多从机构设置、经费来源、人员素质等层面进行探讨。
从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理论来看,情报活动嵌入于人际情报网络,人际情报网络又嵌入于社会制度文化之中,归根结底,情报活动必然受到社会制度文化的影Ⅱ向。因此,对于中国情报工作的运行规律,尤其是存在问题和发展瓶颈的探讨,应当把它们放到一个更大的背景空间,例如政治制度、传统文化、社会认知、道德伦理中考察,方能得出比较科学的结论,也才能使情报学研究逐步深化。
2 人才流失问题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图书情报机构被一部分人认为是一个休闲养老的场所。改革开放以前,图书情报机构的准入门槛比较低,社会地位不高,加之收入不丰,因此人才流失严重。20世纪80年代中期铁道部情报所某君讨论会上的几次精彩发言受到领导青睐,连升三级,调到部里当了政策研究室主任。大约也是20世纪80年代,江西情报所一位中年才俊被南方某大学相中挖去当了老师,不久就晋升为教授。从嵌入性观点看,这种人才流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赋予情报工作更加高远的目标,比如提供专深的学科和专业咨询,提供战略决策支持等。而且,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情报人员需要掌握相当专深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上述两种因素的结合,大大提高了情报工作的准入门槛。从嵌入性理论的角度来看,员工的知识和技术一旦与其目前从事的工作和未来的职业生涯目标相吻合、相匹配,就初步形成了工作嵌入关系。在这种环境中,员工对他所从事的工作感兴趣,愉快胜任,有晋升的机会。这时,员工就能自觉抵御外界的诱惑,不会轻易跳槽。因为倘若跳槽,他(她)将付出较高的转换成本,比如和谐、温馨、顺意的工作环境,领导和同事对其的认同与尊重,为了重新胜任工作而支付的培训费用与时间等。
学习是一项终生的任务。作为组织的情报机构,可以聘请本单位或外单位的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地开设一些专题讲座和职业培训,为员工更新知识和学习技能提供一个平台。组织所创造的这些粘性要素越多,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粘性越强,员工就越不愿意离开他所从事的工作和他所依赖的组织。
3 情报获取问题
中国情报工作长期以来存在情报获取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过去多归咎于情报人员的素质,比如专业不够专深,外语水平不高,情报意识不强等,很少有研究者到人员素质以外去求解。接触到新经济社会学的嵌入性理论以后,我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仿佛悟出了一些事情的真谛。
情报工作是为经济发展和科学研究服务的。企业创新过程本质上就是处理、整合相关知识、信息的过程。创新活动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广度和有效程度。情报活动嵌入的人际情报网络是社会网络的一部分,因此,情报人员的成功不仅依赖,还部分取决于社会网络的性质和结构。当情报人员获取信息时,倘若关系嵌入性过强,会形成一种相对封闭、稳固的交际圈,锁定效应将使获取的信息同质化,而且过度频繁的交流会使得信息沟通成本增加。相反,当关系嵌入性不足时,由于沟通双方缺乏信任,彼此很难获得对方的核心(甚至机密)的信息,当转而求助于其他渠道时,也会使信息获取成本加大。
情报学研究范文3
iSchool主要进行信息的基础研究,并将人、信息、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重点。因此,信息、技术和人是iSchool的三大构成要素。
1.1“信息”是iSchool的核心要素首届iConference就明确地指出信息以及与信息活动相关的研究和教学活动是iSchool院校的重点关注内容。信息在iSchool各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只有以它为基础,其他各专业的跨学科研究才可能开展,iSchool院校才会对诸如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某些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进行相关的教学与研究。
1.2“技术”是iSchool的关键要素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因此,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研究、运用,关注由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而产生的新的社会关系成为iSchool的重点关注。在各iSchool学院中,包括通讯技术、人机交互、软件开发等方面的IT课程成为主干课程。但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先进技术都只是信息活动中的手段与工具,它的作用在于推动信息活动的进行而不能主导信息活动的目的与方向。
1.3“人”是iSchool的主体要素iSchool致力于探讨与理解信息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其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能力的提高。因此,“人”对信息运用能力的提高作为iSchool运动的最初动机与最后归宿,始终在iSchool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人”是该运动的发起者、运行者,也将是最后的受益者,是iSchool的最终归宿和落脚点,如“德州大学强调人处于整个信息生命周期的中心地位,信息技术必须服务于以人为核心的用户需求”[3]。从另一个角度讲,iSchool强调的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也是对传统图书馆学情报学以人为本理念的一种呼应与回归。
2国外iSchool的教学情况
2.1国外iSchool学院的教学特点目前美国参与iSchool项目的有19所学院,其中在美国“最好的研究生学院排名榜”位居前10名的学院都是iSchool联盟的成员。这10所大学是:UniversityofIllinoisUrbana-Champaign(美国伊利诺大学)、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SyracuseUniversity(美国雪城大学)、UniversityofWashington(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Michigan(密歇根大学)、IndianaUniversity(印第安纳大学)、UniversityofPittsburgh(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ofTexas(德克萨斯大学)、FloridaStateUniversity(佛罗里达州立大学)、Rutgers,theStateUniversityofNewJersey(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通过对这10所大学的学位教育进行分析,可以看出ischool学院的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2.1.1教育层次多样化,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以上10所院校中,有6所学院都开设了本科专业,而全部10所学院都开设了硕士、博士的学位教育。这种多层次的教育模式使iSchool学院的学位教育兼顾了学士、硕士、博士的3个层次,但其显然更加倾向于通过硕士、博士层次的专业教育培养出本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以及具有实际技能的专业从业人员。
2.1.2教育重点向信息学和技术领域倾斜在设置了本科教育的6所院校中,其专业设置主要在信息及信息相关方向,并没有出现图书馆学专业,甚至在硕士和博士阶段,纯粹以图书馆学作为专业设置的也很少,而是大多数与情报学、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等共同出现,显示出iSchool学院向情报学和信息管理与技术领域的研究与探索。
2.1.3跨学科研究趋势明显在ischool学院的学位设置中,出现了哲学(DoctorofPhilosophydegree)、电信和网络管理(TelecommunicationsandNetworkManagement)、通信和信息研究(Communica-tionandInformationStudies)等专业学位,显示出其学科与其他相关专业的交叉、合并,也是ischool“信息、技术、人”这一宗旨在学位教育中的体现。
2.2iSchool学位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国外iSchool的课程体系大概可以做如下分类。基本上,国外iSchool学院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2.2.1技术类课程成为必修,并且比重日益增加美国的图书情报学学校很早就将关于多媒体及其使用等方面的课程增加到了教学中,而随后的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也在图书情报教育得到了体现,并且该类课程所占比重也日益增加。到了iSchool阶段,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使用几乎成了图书情报学课程体系的必备组成,www资源设计与检索、知识网络可视化与导航、信息多媒体技术、元数据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几乎和传统的编目、检索课程一样成为学生的必修课[3]。在华盛顿大学和匹兹堡大学,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课程之一。
2.2.2课程安排多样化、个性化和自主化同我国的图书情报教育相比,大部分iSchool学院的学生在课程安排上享有很大的自主性。学院将必修课程外设计和选择课程的权利交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自主的选择安排选修课程,这一方式在扩展学生学科背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依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ofIllinoisUrbana-Cham-paign)图书情报学研究生院在要求情报学硕士必须学习两门基础课程(信息组织与获取;图书馆、信息与社会)之外,还为学生设计了7类参考课程体系:信息组织与知识展现、信息资源、利用和用户、信息系统、历史、经济与政策、管理与评价、社会、群体与组织信息学、青少年文学与服务。每一个体系都包括10~15门不等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对未来职位的设想选择课程体系[4]。
2.2.3课程名称突出iSchool特色iSchool学院设计包含了人机对话、信息服务、信息职业的法律问题、系统设计中人的因素等课程,这些课程名称明显体现出了跨学科的特征,契合了iSchool强调的信息、技术和人三者缺一不可且相互作用的核心理念,体现了iSchool利用信息及信息技术为人和社会服务的理念。
2.3其他
2.3.1多类型的辅助教育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除了通常的课堂教学形式外,很多iSchool学院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辅助手段,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类机会与实践平台,提高了教学效果。如:SyracuseUniversity(美国雪城大学)设置7个研究中心或者实验室,为专项师生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设备;IndianaUniversity(印第安纳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定期举办教师讨论和讲座,为教职工教师、学生提供信息和智力交流平台;大多数学校都为学生提供研究项目,鼓励参与;IndianaUniversity(印第安纳大学)图书情报学院出版了2种期刊,展示研究成果,并建立学院内的研究论文交流制度。
2.3.2多层次的教育模式形成了完整的iSchool教育体系在学位教育以外,iSchool教育还包含了各种形式的非学位教育,如资格认证教育、远程在线教育和继续教育等,而远程在线教育正成为iSchool教育的重要形式,形成了完整iSchool教育体系。
3iSchool对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启示
3.1iSchool对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理念的启示iSchool研究的是信息、技术和人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因其改变了以往只以某一要素为研究方向的研究理念,为图书情报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多种不同的发展思路,一种是以信息为导向强调技术教育,这一教育理念至今仍为众多图书情报学院所认可并实施,但其过于强调技术特征而忽视了图书情报学以人为本的传统理念;另一种是以信息为导向的强调人的视角的教育思路,这一思路沿袭了图书情报学一贯的传统,但忽视了技术手段对手段对信息社会的推动作用;直至iSchool联盟成立以来,将信息、技术和人三者共同关注,而不再单方面发展,同时将三者的关系纳入研究中心,为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构建了图书情报学的发展框架。在这一发展趋势下,我国图书情报教育首先应当坚持其已形成的在信息收集、检索、传播和利用等方面多年形成的学科优势,其次,应当借鉴iSchool的学科理念,将研究领域向信息、技术和人及其相互关系发展,并重点研究因其三者的相互关系而衍生出的交叉学科,“在与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和知识融合中确立自己的核心知识范畴和学科特色”[5]。
3.2iSchool对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课程变革的启示陈雪华、林珊如教授曾指出,图书情报学课程设计在理念上应以知识导向、能力导向、市场导向、未来导向为综合考虑内容,而iSchools学院的做法充分反映了上述理念。首先,iSchool学院的课程设置具有以“职业兴趣+职业技能”进行综合设置的特点,实现了以职业需求、市场导向为出发点的综合职业竞争力的培养。其次,iSchool在课程设置上与其他学科广泛交叉、融合,充分体现了其跨学科的特性,一方面,iSchool继续保持对诸如计算机、远程通讯、网络管理等信息相关学科的关注;另一方面,iSchool重点研究信息、技术、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反映到课题设置上体现为将法学、管理学、伦理学、媒体研究、社会学、政策科学等图情学的非传统设置的课程纳入了iSchool学院的课程中。第三,iSchool学院建立了一种动态的课程体系,在基础课程以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设计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外形成广泛的知识基础,以适应信息社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iSchool学院的上述课程设计理念以及与之相应的课程结构调整、课程内容更新和课程教学方式变革,对我国的图书情报学教育中有着很大的启示与指引作用。我国图书情报学课程设置应该改变现有的僵化模式,积极激发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热情与自主性,建立动态的课程体系,在加强现有信息及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经济、管理、法律等课程,使学生在专业化的同时实现多学科背景的培养。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不能过度追求技术类课程。增设技术类尽管符合了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的潮流,但技术毕竟只属于手段而非目的,图书情报学教育如过分追求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忽视其一贯的人文特质,最终将失去学科特点,沦为其他学科的附属。第二,在与其他学科融合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吸收。图书情报学教育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并非简单的实行“拿来主义”,而是要从法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选择性汲取相关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图书情报学教育当中,而不是简单地将相关课程纳入图书情报学教育当中,甚至导致了图书情报学教育本专业课程的边缘化。
情报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哲学
图书情报学认识存在学科体系
[分类号]G250
1
引
言
用哲学化的视野观察科学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揭示科学研究与知识、社会存在和人之间的关系,并最终促使我们用更为合理的方法得出更真实反映社会存在的理论…。图书情报学理论和实践中对自身理论基础和身份的迷惑正是缺乏学科哲学观照(philosophicalcounterpart)的反映。在此研究需求下,国内外学者开始探索图书情报学哲学层面的解释和理论基础”。],其中后现代主义哲学解释下的图书情报学研究不乏深入见解。
本文在回顾图书情报学哲学研究渊源的基础上,对后现代主义哲学(也有“后现代哲学”的说法,本文采纳冯俊教授的说法,即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转向,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后现代社会的社会特征、知识特征、文化特征、心态和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在理论上的反映)与图书情报学的关联研究进行述评,在此基础上提出后现代主义哲学对图书情报学若干问题的一种解释。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被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涵盖哲学、文学艺术和社会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态度,以否定性、非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以及多元化为特征。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指导思想对图书情报学现状具有映射价值,并能够为其发展提供可能的方向和观照。
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图书情报界的研究者基本认同图书情报学与哲学的天然内在联系。约赫兰德(Birger Hjrland)曾总结出图书情报学研究的如下哲学假设,包括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批判理性主义(critical rational―ism)、经验主义(empiricism)、女性主义认识论(feministepistermology)、解释学和现象主义(hermeneutics andphenomenology)、历史主义(historicism)、哲学(marxist philosophy of science)、范式理论(paradigm―theory)、后现代主义和后建构主义(postmodernism andpostconstmeturalism)、理性主义(rationalism)、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realism and critical realism)、实用主义(pragmatism)和系统论(systems theory)。随着哲学层面上图书情报学研究的深入,科学哲学①、社会认识论、信息哲学开始进入研究视野。
在此基础上,后现代主义哲学与图书情报学的关系开始引起关注。主要分为后代主义哲学与图书情报学研究本身的关系以及对图书情报学学科环境的观照。
密苏里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的巴德教授(John M,Budd)是较早开展图书情报学与后现代主义哲学关联研究的学者,认为经过修正的认识论可以解释图书馆的本质和人在图书情报学实践中的认识状态,并强调解决问题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方法,即用后现代主义认识论取代以理性和绝对正确为代表的现代性理论。1998年,莱德福德依据福柯的论文“The fantasia of li―brary”,运用后现代认识论的观点对图书馆、图书馆实践、图书馆员以及读者的认知和理解进行重构,提出“图书馆的目标是使读者和作者自由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理解外界强加的知识排序”。此后,福柯的观点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图书情报学研究者关注。200B年,莱德福德运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探讨图书情报学中的“管状视野和盲点(tunnel vision and blind spots)”,即图书情报学中的话语成规何以成为问题,这种话语成规如何阻碍图书情报学研究多样化以及如何利用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来促使图书情报学的研究者进行反思,并促使新的话语规范的形成。这种运用后现代主义哲学典型理论方法对图书情报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活动本身进行的思考,推动了图书情报学哲学研究的严谨化和深入化,并促使图书情报学展开跨学科思考。
与此同时,美国情报学家维思格提出了后现代科学知识变迁的概念,包括知识的非个人化、可信度、零碎化和理性化,在这种情况下,情报学应该成为一门后现代科学,即不应完全了解外在世界的运作,而是以问题为导向。英国情报学家穆迪曼提出图书情报学的教育背景不再是informatin society能够表述的,应该用“复杂的、片段的和后现代”来表述,图书情报学关注公共知识社会变迁的管理视角已不再适用。霍巴则把书目指导和学生教育联系起来,提出传统的书目教育应该汲取后现代教育理念,图书馆应是一个在话语背景下的学习中心。
国外研究至少在三个方面为图书情报学提供了研究帮助:①为关于图书情报学本质的思考提供新思路,比如福柯的观点、后现代认识论;②为图书情报学研究提供了多种研究方法,比如解释学的方法、话语分析的方法等;③为图书情报学学科生存环境提供新的解释,以此帮助研究者重新认识图书情报学的社会存在。
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哲学层面的图书情报学研究,一方面是引进介绍西方哲学理论;另一方面也试图用本土话语来解释本土现象,或用西方话语来透视本土现象。傅荣贤认为中国古代文献收集、整理和利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向个体存在敞开的,表现出与科技相对的哲学性。金胜勇等人提出用科学哲学的判断标准来对图书馆学的科学性进行观照性研究。王知津则对情报学中的哲学基础理论、哲学方法应用、哲学理论应用进行综合分析。
其中,国内学者运用后现代主义观点和方法对图书情报学展开研究较晚。蒋永福明确提出中国的图书馆学具有后现论特征:价值多元主义、权利话语取向、工具理性盛行。王建冬论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情报学基础理论的影响,包括波普尔现代本体论思想、库恩科学历史主义以及社会建构主义的科学哲学在情报学理论中的显性引入与启发以及新解释学和社会建构主义两种取向的作者、读者与文本关系的后现代解读方法对情报学认知观和领域分析等基础理论的影响。王知津认为情报学中表现出的非表达特质、不确定性、多元性和去中心化等是后现代主义的典型特征,而情报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情报学后现代主义趋势的表现。俞传正认为后现代主义阶段的科学哲学对“语境”的关注会对情报学的发展和走向产生重大影响。赖鼎铭分析了后现代社会对图书资讯服务的冲击,包括对经典作
品的解构、数字化技术对教育和学习体制的虚拟化冲击以及数字化技术对图书资讯服务的质量、可得性和可用性的新要求。叶乃静提出后现代社会的图书馆学要从传统的精英视角为大众服务。此外还有对后现代图书馆的描述。
国内学者对图书情报学与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对图书情报学研究和实践现状的分析上,并没有涉及研究所反映的社会存在以及对研究本身的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内容较为浅层。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学者开始探索深层次运用后现代主义哲学的理论和方法关注国内图书情报学的研究与实践,比如俞传正在其博客中提到国内图书馆事业的后现代转型,即从事业转向职业,藉以改变国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瓶颈,并提出如何借助话语分析方法对图书馆用户进行分析。
3 后现代主义哲学对图书情报学现状的解释
3.1 技术的地位
技术要素在图书情报学发展中的地位不言自明。从讨论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研究生院对技术、方法和管理技能的忽视开始,美国学者一直关注新技术的出现对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以及情报学之间关系的影响。萨瑞塞维克认为情报学与信息技术有密切的相关性,约赫兰德认为“一门学科必须由其研究对象而不是使用的工具来界定”。欧美研究者承认信息技术在促进情报学出现和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蒙蔽了研究对象本身,连萨瑞塞维克也提出情报学面临着最大的危险――忽视用户和人,只专注于技术。
如何看待技术在图书情报学中的地位?一方面,生态后现代主义认为技术既不是拖着我们尾巴随它而走的独立力量,也不仅仅是一种中立的、非价值的工具集合,每一种新技术的目标和设计都反映了我们的文化。图书情报学中的技术应该成为学科价值和方向的体现和实现手段。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哲学中的非理性主义认为技术是知识体系理性的表现形式,是现代社会最能展现理性实力的手段。现代性的图书情报学研究正是用技术证明人对社会存在的掌控以及其在学术群体中的尊严地位。图书情报学中普遍存在的工具理性被人们质疑,其解决之路又在哪里?①在于对技术的重新定位,即技术为理论、实践和价值服务,而不是技术本身是理论、实践和价值;②在于技术适用范围的确定,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适合用技术解决以及在方法选择表中的排序。非理性主义中对工具理性的发难、强调情感思维和感性方法可以作为突破口。传统的社会学方法,扎根理论,也能促使图书情报工作的改善并提供新的思路。
3.2 多种声音的存在
图书情报学研究的一大特点就是多种声音同时存在。有人统计国内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20世纪90年代末有五六十种之多。该特点一方面体现出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本质和基点的固执追求;另一方面又表明图书情报学的研究正愈来愈显现出后现代主义哲学非中心化、非基础主义、非理性主义和视角主义的特征。表现为:①抛弃“普遍性知识、总体化语言”,图书情报学的总体总是不完全的,需要增补,这种增补有赖于认识的深入以及认识对象本身的发展;②图书情报学的客体和主体都是非中心的、非封闭的,只有正确认识图书情报学认识对象和认识活动的位置与空间,才不会局限于“机构”与“非机构”、“大图书情报观”与“小图书情报观”之争;③图书情报学中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和永恒的框架,即不能对任何观点抱以绝对化或力求学界统治地位的想法,也不能将追求真理与追求绝对等同;④对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应脱离固定界限概念限制,传统哲学和逻辑实证主义推崇的是概念分析,但其分析对象往往是抽象的和静止的,忽略了对象本身的动态发展和复杂性,图书馆学所关注的“图书馆”正是如此。国内图书馆学研究倾向于找到学科研究基点,试图通过明确学科基点和学科体系的建立来指导实践并确立其科学地位的做法体现出现代性和后现代的碰撞与冲突、坚持与突破。
3.3 身份危机
关于图书情报学身份的迷惑以及由此带来的危机感一直是研究者关注但又不愿直面的问题。学科的地位以及由于现代性理论中对理性、地位的尊崇使得我们一直陷入“术”与“学(道)”争论的怪圈中。从图书馆专业(1ibrarianship)、图书馆研究(1ibrary study)到图书信息学(1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y),这些变化可以显示此学科研究取向的范式递变,图书信息学的研究与学科本身也从录音带、影带、光盘到网络,不断学习调整,以求跟得上技术变迁的脚步,但却面临名称的争议、学院归属、失焦的教育目标、核心课程的难产、学生来源狭隘、本土性教材、研究工作等方面的困境。后现代主义哲学能够为这种身份危机以及由此产生的困境带来什么改变?首先是思想的转变,图书情报事业不再是最初现代性中维护自由与公平的宏大事业,在其合法性危机、技术导致的生存危机的背景下,需要从现代性时期的一项事业转而成为后现代时期一项普通的职业;其次转变方法,比如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建构主义,即关注用户使用图书馆的目的及图书馆对他的帮助是什么。现代性指导下的用户研究由常态模式看用户,因此,在某一时空背景下,某一群人的行为是一样的,和个人的信息需求情境没有相关性。建构主义认为使用者是在建构环境,而不是适应环境。所以,预测及了解用户如何使用信息,必须先了解其信息需求产生的情境,进而了解用户是在怎样的情境下使用图书馆。图书馆若能由意义建构理论来了解用户信息需求产生的情境,并提供帮助,图书馆使用率必能提高,图书馆存在的意义得以体现。
4 后现代主义哲学指引下的图书情报学未来――一种可能
4.1
图书情报学的存在环境
图书情报学的诞生与知识和信息传播及利用密切相关。利奥塔对后现代社会知识和科学状况的考察展现出社会知识的深层特征。①知识的信息化(量化和可操作化),以计算机运用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迅速改变知识的性质,只有将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信息量,才能被生产者和使用者获取和使用。②知识的商品化。知识和认识者之间不再是单纯的外在关系,而是为了价值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供求关系。如此,知识的获得(包括研究)和知识传播(包括教学)都发生了改变。图书情报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知识的信息化要求那些传统载体形式的知识必须改变,否则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和可能性;知识的商品化使得人们获取知识的动机、知识流动的方式、知识的生产都将与利益、价值和金钱紧密相关,那么纯粹的阅读、文化的教养与熏陶、知识的提供,乃至传统的保存和继承都将受到金钱的制约与改变,传统的图书馆使命和情报机构的工作该将何去何从?
4.2
图书情报学的认识与存在
对认识和存在关系的重新解读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点。后现代主义哲学影响和解释下的图书情报学认识和存在的关系表现为:①图书情报学的认识对象(存在)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即社会存在的变化。从最
初施莱廷格以图书馆整理作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开始,图书情报学对研究对象的认识经历了所谓的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和由机构到知识信息的过程。这一变化正是由认识对象变化引起,即从最初的图书整理、简单的图书资料提供,到近现代的信息检索和提供,图书情报学的认识对象在不断扩展、丰富。于良芝也认为随着信息职业的细化,图书馆职业和情报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发生了巨大变化。②图书情报学的认识与存在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统一于科学知识对存在的解释中。即研究者自身的立场、文化知识背景和社会背景决定着其对存在的解释,正是这种理解的历史性使得图书情报学的知识必须建立在解释的基础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客观立场。因此,图书情报学的研究必须出现多种声音,即视角的多元化、解释的多元化和意义的多重性。同时,这种解释性的认识表示我们认可的学说和观点也是建立在视域融合的基础上,即研究群体的共识。③图书情报学的认识对象只有变化、复杂,没有绝对的唯一和本质,试图找到各种现象和存在简单化的努力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④图书情报学的认识本身是开放的、多元的,且仅仅是对存在的一种解读。⑤单纯的概念不能解决图书情报学的问题,固定界限的图书馆概念不能把握庞大复杂且流动着的图书情报学认识对象。
4.3
图书情报学的学科体系
传统的图书情报学学科体系大多以线性的、单一的、封闭的模样出现,并试图囊括所有认识存在。在后现代主义哲学解构主义、利奥塔的知识合法性判断等观点指引下,图书情报学的学科体系应具备以下特征:①开放性,即学科体系的逻辑解构容许新内容的加入;②非确定性,学科体系不能成为宏大的“元叙事”,即不能试图成为解释一切的标准统一语言,也不能试图规定研究群体的话语,话语的多样性以及学科知识的话语叙述倾向才是学科的发展趋势;③非线性,即学科体系的各要素间充满差异且彼此互补,逻辑结构体现的是多向性,而非直线单向。
情报学研究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图书情报教育
高校应充分利用丰富的图书情报,强化大学生的图书情报理念,提高大学生的图书情报选取、检索以及处理、应用能力。大学生必须使自己通过包括图书情报在内的多种学习途径,武装自己,发展自己。
一、大学生图书情报教育的价值
图书情报教育是指通过对大学生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培养其图书情报意识,提高其检索技能,提升其图书情报能力和图书情报道德水平,从而提高图书情报的利用率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大学生十分重视培养自己的社会意识、经济意识、法律意识,但是图书情报意识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大学生图书情报意识和检索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他们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目前,许多学生对图书情报资源有一定的认识,但其获取和利用图书情报资源的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表现是不能“广、准、新、精、全、快”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真正图书情报,不能有目的地利用图书情报资源和积累图书情报资源,不能有目的和有计划地阅读书刊。对图书馆室基本知识了解不够,对我国的知识分类体系认识不够,不了解自己专业的《中图法》分类号等;图书情报检索技能薄弱,有的用户不能熟练或不会使用计算机进行图书情报检索。
二、大学生图书情报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图书情报教育要围绕图书情报采集、图书情报分类、图书情报描述、图书情报组织、图书情报检索和利用、图书情报系统设计与评价等的知识与技能展开。
1、图书情报意识教育
图书情报意识是意识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具体应用,是人们捕捉、判断图书情报和决定自己对图书情报的态度的一种认识能力。它是一个动态观念,它随着时间、地点、人的文化素质的不同而不断强化。启发教育他们要有图书情报意识,使他们知晓图书馆室在学校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掌握好图书情报知识对他们即将步入社会后的作用。
2、图书情报选择能力教育
如今图书情报载体多种多样,真可谓多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选择主动地读书、读网甚或被动地“读电视”。电视和网络可能是获取新闻信息的主渠道,而书刊(包括数字全文书刊)依然是获取正规学术信息的主渠道。因此,能有效鉴别和筛选图书情报是基本的图书情报能力。
3、图书情报检索能力教育
面对烟海的图书情报资源,图书情报检索就成为其必需的图书情报素质能力。图书情报检索能力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科技文献信息的类型,并初步学会使用搜索引擎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检索,能较好的使用图书馆公共检索系统和数据库进行检索,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检索文献、获取和利用文献的能力。
4、图书情报创作能力教育
图书情报创作能力是指在吸收图书情报基础上再生图书情报的能力,具备图书情报创作能力是衡量创造性人才的一个基本标志。大学生的图书情报创造主要体现为学术论文写作。学术论文是学术研究成果的表述,内容具有创造性、逻辑性、科学性等特点,其形式涉及结构框架、图表公式、计量单位、参考文献等方面,都要求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三、大学生图书情报教育的途径
1、加强入馆教育,增强新生的图书情报意识
入馆教育应当教会新生运用图书馆获取文献的基本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可通过参观图书馆、录像和授课结合进行,不仅要让他们了解图书馆的布局、馆藏、规章制度和读者须知等基本知识,让新生懂得如何根据据中图法找到所需文献资料在书架上的位置,同时要强化新生的图书情报意识,了解图书馆的图书情报资源和图书馆在图书情报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对利用图书馆获取图书情报资源高度重视。
2、开设文献检索课,增强学生的图书情报检索能力
文献检索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信息检索理论、实践教育的课程,重点介绍各种检索工具的查询与使用、检索理论和技巧、文献分布情况及简单的情报分析和研究方法等,解决怎样查询信息的问题。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计算机运用水平和网络检索技能,知道如何利用工具来查找和获取信息。
3、定期进行专题讲座
讲座是一种针对性强的教育方式。通过讲座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介绍网上各类电子资料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和较为熟练地掌握各类网络数据库、电子期刊、图书、报纸的检索、浏览和下载方法,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在网上查找知识的技能,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检索手段获取知识信息。
四、大学生图书情报教育的保障机制
1、加强图书情报基础建设
信息时代,一个合格的图书情报机构应其备决策管理、信息加工、竞争合作、应变适应、智力开发和激活利用六方面的能力。这一标准的实现大体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改变传统服务模式,充分开发利用文献资像,由封闭式服务转向开放型服务;深化文献加工,提高情报服务层次;摸清信息资源现状,合理调整专业文献的馆藏结构;建立和健全现代化的检索手段,提高情报服务效率。高校图书馆室具有馆藏资源以及技术设备方面的优势。图书馆室保存了人类最完整、最广泛的知识财富,并且随着电子资源尤其是网络手段的运用和发展,服务手段更加先进,使用更为便捷,公共检索系统、电子阅览室的开发与运用,使高校图书馆室实现了查询、阅览、服务的全面自动化。
2、加强图书情报数字化建设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给高校图书馆室带来了巨大影响和冲击,图书情报信息存储、处理、检索、传递、管理等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高校图书馆室置身于网络环境下加快图书情报的数字化建设是大势所趋。图书情报数字化是指高校图书馆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情报进行采集、加工、存储、管理,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提供图书情报服务和共享利用的图书情报集成管理系统。高校图书馆室,一是利用数据库软件建立馆藏文献查询系统,以方便用户进行检索和查询;二是逐步将馆藏的文献进行数字化,将实体文献转化为电子文献,达到文献的网上快速传递,实现情报数字的资源共享;三是引进外部优化的数字情报数字资源,购置清华同方、维普资讯等数字化信息库,通过镜像查询或远程登陆提供数字化全文信息服务。
3、提高图书情报师资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图书馆室是一个以信息传递为先导的社会机构,是一个多功能的信息传播中心,要实现图书馆室现代化服务,必须有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兴学科和交叉边缘学科不断产生,这要求学校图书情报专门工作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等基础知识,而且还应具有广泛涉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具有教育的敏感。另外,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最前沿的科技动态、最新的科研成果往往最先在外文文献中反映出来,因此,图书馆室专业人员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与网络知识,具备对网络图书情报资源快速反映、准确反应的组织、加工和管理技能。而当前大多数学校图书情报专门工作人员的素质未能达到上述要求,所以,加强图书情报专门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也势在必行。高校既要把好图书情报人员选拔任用关,面向校内外招聘录用相关人才,又要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采取在职培训进修、攻读学位、脱产进修、学术研讨或参观考察等方式,对现有图书情报人员进行培养和提高,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及业务水平适应高校图书情报发展需要。在职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的目的在于更新知识、拓宽视野、活跃思路,以提高理论水平、管理能力和业务素质。需要进修的专业知识主要是图书情报专业方面近几年出现的新成果和新趋势,与经济、管理、贸易、市场等一系列与经济活动相关的知识、外语以及图书情报领域新技术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柔竹.高校系部专业资料室图书文献“变藏为用”[J].科技信息,2011,(7):441.
情报学研究范文6
[关键词]科技情报人才 能力结构 优化机制 干中学
[分类号]G351.6
1 问题的提出
科技情报人才的能力结构是指开展科技情报工作所需的能力类型及其内在关联,它直接决定了科技情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建国初期,科技情报工作的重点是跟踪前地区的科技进展,编译、引进有关的科技成果,科技情报人才也主要是外语专业出身。20世纪60年代初,一批理工科专业技术人员开始加入到科技情报工作中来,情报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逐步得到改善。改革开放后,科技工作重新定位,正规高等教育全面恢复,情报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步入正规,科技情报人才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专业技能显著提高。特别是1992年的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使我国科技情报界的改革步伐加快,大批科技情报人才大胆进入市场,承揽企业的竞争性情报业务,如图1所示:
如今,科技情报不再是从属性的、纯粹服务性的,这就对科技情报人才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但从总体来看,“现有的情报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论证不到位、不准确、不规范”。针对这一现状,我国学者沿着两条技术路线,展开了相关研究:
・强调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等具体途径,以应对信息时代到来对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的新要求。其中,王灵扬(1994年)较早地从情报人才业务培训的角度,分析了提高情报人才业务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具体路径;李子臣(2005年)对新时期竞争情报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具体要求进行了研究;肖安琪等(2009年)检讨了科技情报人才培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科技情报高、中、初级人员培训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强调立足长远,从多方面系统陶建和重塑科技情报人才的能力结构。其中,王秀芬等(2002年)提出应从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相关知识的补充教育、高新技术教育、外语知识能力教育、新观念教育6个方面着手,并适当采取物质和精神激励方法,激发工作人员的学习潜能,适时培养科技情报人才;余志红(2005年)提出了科技情报人才知识结构形成需要遵循整体原则、比例原则、层次原则和动态原则;刘敏榕(2008年)提出了构建创新型竞争情报人才培养新体系的逻辑选择。上述研究成果为本项调研提供了重要依据。
2 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的现状分析
2.1 调查对象
2010年5月,本课题组面向上海张江高新技术园区、漕河泾开发区等地的科技情报(信息)服务业企业,以及一部分大型科技情报(信息)类事业单位,针对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科技情报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书面调查问卷216份,回收201份,有效问卷为189份。样本分布如表1所示:
2.2 问巷调查的基本内容
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问卷的基本内容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科技情报人才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岗位性质、在现岗位的工作年限等。
第二部分:科技情报人才的能力发挥情况,主要包括:工作稳定性、对本人能力结构的满意度、在现有岗位上的能力发挥程度、是否经常出现工作倦怠、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性、是否对本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是否经常在工作时间上网聊天或看电影等。
第三部分:科技情报人才优化能力结构的需求分析,主要包括:对自身潜力的认知状况、未来工作中最重要的技能、优化能力结构的紧迫性、优化能力结构的基本目标,及对优化能力结构的具体路径的看法和建议等。这一部分以单选题为主,最后有一道主观题。
2.3 数据处理
对调查结果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6.0for windows版)进行统计分析。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采用5点记分法,即每个项目上得分是1~5之间的整数。比如,在填答“对本行业发展前景是否充满信心时”,5表示“非常有信心”,4表示“比较有信心”,3表示“一般”,2表示“信心不足”,1表示“完全没有信心”。赋值之后,对选择该项的人数比例作加权平均统计,平均值越大,需要程度越高。
关于单项选择的问题,某特定选项的比分结果是该项选择人数除以有效问卷数,各选择的百分比之和等于100M。用公式表示即为:
X%=选项X数目(N)/有效问卷数(M)×100%
下面,根据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对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2.4 对自身能力发挥状况的满意度分析
2.4.1 对现有能力结构的满意度 在全部189份有效样本中,在填答“对本人现有能力结构的满意度”时,表示“非常满意”的为11人,占5.82%;表示“比较满意”的为36人,占19,05%;表示“一般”的为85人,占44.97%;表示“不太满意”的为54人,占28.57%;表示“很不满意”的为13人。占6.87%。经过加总可以看出,填答者对自身能力结构的平均满意度仅为3.06(见图2)。
2.4.2 对所学专业知识应用情况的满意度 在填答所学专业实际效用的满意度时,认为“对工作非常有用”的仅为29人,占15 34%;认为“对工作比较有用”的为51人,占26.98%;认为“有一定用处”的为57人,占30.16%;认为“所学知识用处不大”的为33人,占17.46%;认为“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的为19人,占10.05%。经过加总可得,平均满意度仅为2.85。如图3所示:
2.4.3 对科技情报专业的社会地位和重要性的认知程度 在填答“科技情报专业的社会地位和重要性”选题时,认为“非常重要,社会地位也很高”的为8人,占4.23%;认为“非常重要。但社会地位一般”的为27人,占14.29%;认为“比较重要,社会地位还可以”的为65人,占34.39%;认为“非常重要,但社会地位不高”的为28人,占14.81%;认为“总体上看,一般化”的为15人,占7.94%;认为“不重要,社会地位不高”的为29人,占15.34%;认为“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的为11人,占5.82%。加总可得,平均认知程度达到4.07,充分反映了科技情报人才队伍的使命感,并与学术界以往的一些研究结果有所差异。相应地,科技情报人才对于行业前景的研判,也趋于乐观。如图4所示:
2.4.4 对优化能力结构的各种继续教育、培训等的满意度 但是,在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知识形态不断变化的宏观背景下,科技情报人才对所在单位(部门)
的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如:继续教育、定期培训等),却呈现出明显的不满意态度。在填答“所在单位(部门)为员工所提供的进修、培训、岗位训练等活动”选题时,感觉“非常满意”的为8人,占4.23%;感觉“比较满意”的为21人,占11.11%;感觉“一般”的为83人,占43.92%;认为“不满意”的为49人,占25.93%;认为“非常不满意或者从未参加过”的为28人,占14.81%,这一方面暴露了我国在社会化人力资本投资方面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科技情报人才队伍对于强化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优化能力结构的迫切需求。如图5所示:
2.5 科技情报人才优化能力结构的需求分析
2.5.1 各种能力重要性的排序 不同岗位的科技情报人才所需的工作技能有很大差异。这里参照李国秋教授(2009年)等人的技能分类方法,主要调查信息检索技能、信息组织能力、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市场调研与分析、信息法律、法规与政策、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电子商务(财务)与网页制作、相天行业知识,并增设一项:外语水平及运用能力。这是一道三选题,所自样本均选出了三项。在此基础上,分析结果显示,9项知识技能的排序如下: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60.84%)、信息检索技能(53.96%)、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50.26%)、信息组织能力(39.15%)、计算机与网络技术(32.80%)、外语水平及运用能力(21.16%)、相关行业知识(19.05%)、信息法律、法规与政策知识(13.23%)、电子商务(财务)与网页制作技能(11.11%)。
这一排序充分反映出,专业化的情报技术操作能力成为了未来能力结构的主体,而信息分析与数据挖掘能力、信息检索技能。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则成为了未来能力结构的最重要的三项指标。
2.5.2 优化能力结构的主要途径 优化能力结构的主要途径包括在职教育、在职培训.岗位锻炼、脱产进修以及自学。这是单项选择题,具体填答结果如下:在职培训(74人:39.15%)、岗位锻炼(49人;25.93%)、在职教育(45人;23.80%)、自学(14人;7.4%)、脱产进修(7人;3.7%)。统计结果显示出两个特点:①绝大多数填答者不愿意“脱产”,这就引出了当前我国的社会化人力资本投资问题;②教育在受调查者心目中的地位与作用不高,相对而言,在职培训和岗位锻炼更受欢迎。
2.5.3 在职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对于“与目前工作相关的在职教育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与缺点”时,高达42.86%的填答者(81人)认为“理论性太强,对实际工作的作用不大”;另有21.16%的填答者(40人)认为“形式主义严重,内容不充实”;有19.05%的填答者(36人)认为“师资及教材质量跟不上,无法提供有价值的教育”;有13.23%的填答者(25人)认为“费用太高,难以承受”;另有3.70%的填答者(7人)选择了“其他”。事实上,这一点与科技情报人才对所学专业知识应用程度的满意度(见图3)相互验证。
2.5.4 在职培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职培训是科技情报人才提高技能、优化能力结构的最优先选择。但是,我国目前的在职培训体系很不健全,针对科技情报从业人员的很多培训模式甚至还没有建立。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对于“在职培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一议题,高达37.04%的填答者(70人)认为“形式主义严重,内容不充实”;有31.22%的填答者(59人)认为“培训形式不规范,培训内容之间无法衔接”;有16.93%的填答者(32人)认为“缺少真正有经验的培训师,培训机构的资质不够”;有8.99%的填答者(17人)认为“接受培训的机会太少,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另有5.82%的填答者(11人)选择了“其他”。
2.5.5 岗位锻炼面临的主要问题 岗位锻炼是促进科技情报人才成长的重要形式,也备受关注。但是,岗位锻炼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有诸多的约束条件。正如调查结果所显示的那样,42.86%的填答者(81人)认为“机会太少”126.98%的填答者(51人)认为“重视和关注程度不够”;19.05%的填答者(36人)认为“与现有岗位关系不大”;7.94%的填答者(15人)认为“机会分配不公”;另有3.18%的填答者(6人)选择了“其他”。
2.5.6 脱产进修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访者全部是在职人员,因此,在探讨脱产进修问题时,他们的倾向性非常明显。统计结果显示,32.80%的填答者(62人)认为“重新找工作的风险大”;29.10%的填答者(55人)认为“对进修效果心里没底”;19.58%的填答者(37人)认为“经济成本太高”;12.17%的填答者(23人)认为“机会不公平”;另有6.35%的填答者(12人)选择了“其他”。
3 实践性: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优化的关键
科技情报工作的核心是通过特定的专业技术,实现有效信息的有序化,以便降低信息检索成本,提高信息的产出效益,科技情报人才的工作能力正是在这一实践过程中通过“干中学”而形成的。本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科技情报人才实践性的增强面临着如下两点制约:
3.1 工作内容和方法单一,很难形成学习型的工作方式
职业倦怠是指由于工作原因而产生的一种疲惫、厌倦或烦躁的心理状态,通常表现为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和人格解体。本项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是否在工作中出现过烦躁、焦虑等职业倦怠现象”这一选项,其中有7人选择“几乎每天出现”(占有效样本总数的3.70%),73人选择“经常出现”(38.62%),56人选择“偶尔出现”(29.63%),39人选择“极少出现”(20.63%),另有14人选择“从未出现或从未意识到”(7.40%)(见图6)。加总可得:职业倦怠的平均值为3.11,明显偏高。职业倦怠带来的是工作缺乏动力,对发展前景缺乏信心,对日常工作环境感觉厌倦,因此,在上班时间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打扑克,甚至炒股等。无疑,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职业倦怠,并直接反映了科技情报工作当前所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挑战。
3.2 在职培训、岗位锻炼等的实践性不强
在本项调查中,工作不足三年的青年科技情报人才占到77.78%。尽管普遍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但他们对在职培训和岗位锻炼等的平均期望值高达49.23%和37.11%,远高于全部有效样本的平均值。但是,很多部门负责人担心培训和岗位锻炼会占用工作时间,不重视甚至“封锁”进修、培训信息。同时,很多高校勉为其难地开展了实践性差、理论性强的所谓继续教育,专业之间、课程之间缺乏相互交叉和融通,课程内容的前瞻性不够。另外,对科技情报工作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认识滞后,甚至停留在传统的“保密”
思维阶段,致使民间资本无法、也无意涉足这一领域。正由于缺乏基于“干中学”的后续人力资本投资机制,没有专业性的社会化培养机构,科技情报人才的能力结构优化只能主要依赖于经验积累,而这显然与信息时代的要求不符。
4 干中学:优化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的基本路径
“干中学”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基本路径之一。在情报筛选、信息分析、研判与预测的复杂过程中,科技情报人才高度依赖于特定的制度安排,往往通过“干中学”的情报工作实践,对知识技能及技术手段等进行总结和提炼,不断调整能力结构与技术路径。随着科技情报工作的市场化、社会化与专业化,科技情报工作者的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也必然是“干中学”的实践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
4.1 投资机制
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的优化过程就是工作能力的提升过程。借助于“干中学”的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人力资本依附于科技情报人才自身。其中,科技情报人才个体(及所属家庭)是首当其冲的投资者。本项统计结果显示,科技情报人才自身的“干中学”动力不足,对情报工作的社会及市场价值认识不够,不愿对自己进行后续的人力资本投资。同时,组织(部门)作为科技情报人才人力资本的实际使用者,无疑需要承担一定的人力资本投资成本,鼓励并资助科技情报人才积极参与各种在职培训和岗位锻炼。另外,政府也是科技情报人才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尤其在经济社会转型期,面对着高达10万的竞争情报人才缺口,政府更加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培育一些专业性情报人才培训机构,为科技情报人才的“干中学”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4.2 流动机制
大批科技情报人才长期工作在体制内,流动性不足。据相关统计分析,科技情报机构人员年流动率约有10%。工作的超稳定性决定了对体制的高度依赖以及对外部信息及形势变化的敏感度降低,通过继续学习和实践锻炼提升自身工作能力、优化能力结构的动力不足,甚至产生职业倦怠。科技情报人才的工作特殊性不能成为制约流动的借口,而只是需要建立相应的诚信流动机制及专门的信息保密机制。尤其随着企业对科技情报人才的巨大需求,体制内与体制外、民族企业与外资企业、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科技情报人才诚信流动机制必须逐步建立,从而提高情报人才的配置效率。
4.3 激励机制
科技情报人才在科技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作用,相应的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发展激励三个方面。具中,发展激励对中青年科技情报人才尤为重要。“给优秀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培训和晋升机会,对具有个人成长导向的员工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本项调查显示,青年科技情报人才非常期望能得到在职培训和岗位锻炼等发展机会。现有激励机制过于强调物质激励,曾经的精神激励机制逐步虚无化,发展激励尚未提上日程,而这恰恰是优化科技情报人才能力结构的关键环节。
4.4 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