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范文1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思考

0 前言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经济走向全球化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在这个趋势的影响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也向市场经济倾斜。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会计预算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会计预算的科学化、合理化变得非常重要。现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仍面临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

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的作用

会计预算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工作安排的先决条件,有了预算,则有了工作计划,有了工作目标,行政事业单位才能展开工作。正是因为如此,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的作用有计划作用、上下沟通和协调作用、资源调配作用、控制目标作用以及评价考核作用。这五大作用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运作和长远发展有了充分的保障。

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面临的问题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考核方法落后

现在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考核方法多为事后考核,即在预算期末对单位各部门进行了预算完成情况的分析评价考核。这种预算考核方法存在弊端,不能及时的发现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自然不能及时的解决处理,导致一些本可以避免的损失得不到及时补救。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素质参差不齐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来源不同,其专业能力则有所不同,有的是没有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有的是理化不足的老会计,还有的是半路转行的会计等等,这些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的参差不齐,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埋下风险的伏笔。导致预算在编制、执行及绩效考核中,项目数据无法细化,预算的科学生、合理性和有效性受到置疑[1]。

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职责不明,缺乏监督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预算的实施,没有相应的监督机构或者监督机构尚不完善,对预算的监督作用不够。预算出现问题,则会计和执行部门相互推卸责任,导致无人承担责任,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出现拖拉现象。这种职责不明的原因,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起不到真正的作用。另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监督力度不够,使得预算的真实性,可靠性,预算执行的科学性、合理性等都无法让人信服。

3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的措施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要具有灵活性特点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的灵活性是现代经济发展所决定的,原因很简单,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利益。在执行会计预算时,有些因素是突然发生的,不在预算之内,而这突发的因素又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会计预算要灵活应对,不能按原计划一丝不差地执行。还有不同项目之间的资源配置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动,这并不影响预算的执行,而是提高了资源的使用率,这种灵活性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所必须具备的原则。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考核需要动静结合

所谓动静结合就要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考核时要采用动态管理和事后考评同时运用原则。在预算执行期间,进行动态考评。及时发现执行预算与实际情况的出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最终实现预算目标。而静态考评实际上是事后考评,即在预算期末根据总体预算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2]。两者相统一是保证会计预算得以有效实施的手段。

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要加强会计能力提升

针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能力的欠缺,单位领导要加强对会计预算的认识,从会计本身出发,聘请会计师进行培训,从理论、技能和经验上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另外,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会计预算推向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觖决由于会计预算能力的不足,导致的预算编制时间长,预算准确性差、预算沟通欠缺等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准确度。

4、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要明确职责,加强监督,形成制约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预算涉及到各部门的利益,而此,在预算申报时,各部门要加强沟通,明确责任。在预算执行时,才会有的放矢,哪里出现问题,哪里是谁负责,就由哪里解决,才能更好的完成预算目标。在会计预算和执行预算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监督力度,对账目和报表进行定期检查,核实情况,分析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合理性,完整性,确保预算资金合理有效地使用。监督力度的增大,可以促使会计在预算时加强准确性和公正性,合理性,可以促进预算执行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形成制约机制,避免人为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5、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要加强管理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遇到的种种问题都与财会人员和领导的管理意识有关。只有加强管理力度,才能使财务人员以及各个部门人员在工作上协调共进,相互配合,才能加强对会计预算的管理力度和监督力度,才能健全相应的绩效机制,在预算执行环节上突出重点,把握方向,在预算支出上既能按计划执行,又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达到资源合理配置,使得各部门有效的、更好的完成预算目标。加强预算管理意识,能提高会计人员的监督力度,是避免预算出现各种各样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和财会人员必须加强财务管理认识,加强预算管理力度,改变现状,着眼未来,从管理层面上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提升到新的高度。

4 作者的思考

    从目前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预算状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改善,定会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形象和未来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也应该为自己敲响警钟,在工作中要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和经验的总结,开创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的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做好本职工作。

   

参考文献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范文2

1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现状概述

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了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及节结转管理等。一直以来会计工作都是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运营过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内部的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是会计监督工作的主体,监督目标为单位涉及的各类经济活动[1];并要求单位内部具有完整、健全的会计监督制度,相关负责人应当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履行职责,杜绝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同时,赋予了相关机构或人员一定职权对违反会计法的行为或事项,有权根据职权进行纠正或拒绝办理。另外,还要求财政部门对各行政单位进行有力监督,确保会计资料、会计信息真实、完整。若存在违法嫌疑时,财政部门及相关机构有权对嫌疑单位进行调查取证,且被调查单位必须积极配合。为进一步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财政部于2013年间修订了《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并于2014年开始实施,该制度的出台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加强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均起到了促进作用[2]。而且,该制度还进一步规范了会计收支核算,并提升了系统财务报表的合理性与可用性。通过增加拨款收入支出结算表,对资产负债表及收入支出表结构进行了优化。综合来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成熟的体系,但在某些环节上依然存在漏洞,部分问题还有待改进。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所面临的问题

尽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依然存在部分问题需给予重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3]:(1)预算编制问题。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缺乏统一性与科学性,导致预算编制未能发挥充分作用。这些单位将零基预算作为样式,以往年预算为基础,在稳定增加项目及金额后得到新的预算编制并上报,导致预算编制严重失真。在预算执行方面,由于相关监管工作力度不够,导致预算编制出现滞后性,与实际不符,也间接造成预算盲目执行,影响了资金配置,给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运营带来了影响。(2)支出问题显著。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人员管理方面并不严格,存在纪律松散的情况,甚至个别领导存在带头消费公款的情况,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还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有所缺失所致。在财务资金支出方面,未能明确支出用途及数额控制标准,且监督工作未能充分落实,导致部分人员“钻空子”,出现大量腐败行径,随意开支公款。(3)预算外资金管理存在缺陷。预算外资金是单位按照相关法律要求,代表政府职能所收取,该资金并未在国家预算体系中实施管理。国家在预算外资金管理方面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但相关政策并不健全,并且随着财税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复杂,造成了预算外资金收入不存在法律效力、部分预算外资金未纳入预算管理、预算外资金支出随意等问题,甚至出现了部分人员随意挪动预算外资金的情况,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

3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相关策略分析

31完善制度建设

健全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制度是相关工作具体实施的基础,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为会计监督工作创造出一个良性环境,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资金得到合理配置,为单位发展提供稳定基础。制度建设过程中,要重视预算编报工作,做到“由上至下,层层汇总”,将每一笔支出用途细致反映出来,并将其落实于部门乃至个人,清晰地掌握财务资金流向。在预算支出上报时,必须得到使用部门领导或项目负责人签字,以便对预算支出进行严格控制,并为日后考核工作提供基础[4]。在预算工作具体执行期间,需构建出有效的跟踪评估机制,促使经费实际使用与预定计划相符,保证经费用在实处。在支出经费下拨方面,需按照相关预算指标及标准严格执行,切忌随意增加开支内容或提升开支标准。同时,项目内部应制定出细致化的经济分类预算(包括差旅费、宣传费、办公费等),确保实际支出与预算一一对应,做到全过程监督控制,杜绝支出漏洞,若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纠正。另外,还要构建出合理的资金使用效率考核体系,以便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准确评估。以“总体部署、分布推进”为要求,及时掌握各部门支出执行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手段完善,最后形成以“预算为基础,执行为关键,决算为反馈”的控制链。与此同时,建立财务公开制度,让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用途公开化、透明化,接受社会监督,以进一步消除内部监管漏洞。

32落实监督工作

在原有监督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创新监督方式,让监督工作得以充分落实。例如,可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封闭式的监督机制,以提升内部会计监督成效性。上述机制中,执行机构、监督机构是基础,除此之外还需要设立反馈机构(内部纪检监察部门)。通过反馈机构可对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或缺陷进行不断修正,促使制度逐步完善。同时,反馈机构可对监督主体进行再监督,使其权力得到约束。又如,可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工作与外部监督工作融合起来,从外部寻找监督力量,让会计监督得到强化。而外部监督主要包括权力机关监督、政党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群众监督等。单位可定期将审计结果向社会群众公示,让群众具备知情权,并以此调动群众参与腐败监管的积极性,促使单位社会公信力不断提升,为单位财政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33加强人员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能否有效落实,除了与制度密切相关外,还与执行人员有关。单位内部应加强人员管理,不断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以构建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并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为相关工作执行创造基础条件。如可采取轮岗制度,让所有会计人员均能参与到会计监督工作当中。但要注意在岗位轮换时,需进行交接清查,让财政资金得以定期清点,预防腐败现象出现。另外,单位内部要加强会计文化建设,让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以促进会计诚信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范文3

【关键词】会计稽核 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机构

会计稽核制度是组织和从事会计工作所遵循的规范与准则,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验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会计机构内部的监督环节。其目的在于防止会计核算工作中所出现的差错和有关人员的舞弊。会计机构通过会计稽核,可以及时地对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的疏忽、错误等予以纠正或者制止,达到提高会计核算质量的目的。会计稽核是财务部门本身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的自我检查或审核工作,是规范财务管理和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可靠的重要手段。会计稽核与内部审计、纪检监察均为监督体系和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互既有分工,又有协调。但是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稽核还停留在复查账目,稽核凭证,查对报表等初级阶段,没有深入稽核,而且以事后稽核为主,缺乏事前的监督稽核,会计内部监督力度不强。因此我们要完善会计稽核制度,拓展稽核内容,从事后稽核延伸到事前稽核。预防为主,以减少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提升会计工作质量,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一、会计稽核的内涵

1、基本特点

会计稽核具有它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体的独立性。稽核人员不从事所核查业务的核算,出纳也不得兼任稽核岗。二是客体的重要性。根据企业规模、组织体制及其经济活动的具体情况,就主要会计核算点和经济控制点实施稽核。三是内容的广泛性。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会计稽核工作的广泛性,如凭证稽核、账表稽核、合同稽核、大修费使用情况稽核、成本管理稽核、预算稽核、固定资产管理稽核、后续整改情况稽核等等。四是监督的及时性。稽核工作应贯穿会计核算、财务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根据业务特点、风险程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的事前稽核、事中稽核、事后稽核。

2、主要内容

会计稽核的主要内容包括:检查财经政策与法规的执行情况;检查上级单位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检查企业的经营效益、资产运营情况;检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验证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其他财务事项。

3、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稽核的作用

(1)会计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

没有管理制度,也就没有监督,同样也不可能有脱离监督的管理。除了制定有关会计管理制度外,会计管理的另一项基本的、也是十分重要的职能就是监督这些制度的执行,并确保这些制度得到贯彻落实。《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稽核制度”,这从法律上确立了稽核制度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2)内控管理的必然要求

为了防范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信息失真、资金效益流失等财务风险,内控制度要求单位财务部门在采购、费用(成本)、项目等方面实行财务稽核。一是物资采购要审核发票、入库单据、合同,相关会计凭证须经不相容岗位人员稽核。二是各种费用支出,按照单位内部会计制度规定进行归集、分配,会计凭证由不相容岗位人员稽核。三是工程项目,依据有关职能部门提供的手续,经财务部门负责人审核后入账。相关会计凭证须经不相容岗位人员稽核。由此可见,实行财务集中稽核也是内控管理的必然要求。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稽核的措施

1、高度重视稽核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的关心支持以及赋予稽核人员足够的权限,才能使稽核人员的稽核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稽核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稽核人员处在矛盾的对立面中。近年来,社会上各种消极因素和不良风气在医疗领域渗透,并不排除有一部分人为了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而置单位、国家利益不顾。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特别是财务管理者应提高对稽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高度重视稽核工作,稽核人员的工作才能得到理解和支持,才能使稽核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发挥稽核工作应有的作用。同时要强化单位负责人会计行为主体责任。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代表本单位依法行使职权,是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财务会计报告应是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完整”。应强化单位负责人依法理财的意识,加大追究其违反《会计法》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单位负责人的责任风险加大,将促使其按有关法规的要求调整自身的行为,促使其主动把自己的行为纳人法律秩序的范围,不敢轻易利用权力强行指使财会人员作假,有利于控制作假源头。

2、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制度

为开展会计稽核工作,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有效的稽核制度,明确稽核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范围、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工作程序和具体分工,规定审核会计凭证和复核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的方法。使稽核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减少稽核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稽核工作程序与方法

为了规范会计稽核工作,改进稽核工作质量,提高稽核工作效率,行政事业单位要制定统一的稽核工作流程和方法。通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稽核制度》明确财务稽核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并对成本费用、资金、投资和固定资产、采购等工作进行规范,明确流程,落实责任。

4、加强会计稽核队伍建设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新业务的不断拓展,带来了新的经营风险,对会计稽核人员传统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新的挑战,稽核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准,要善于运用各种分析方法,从点到面、从小到大、从特殊到一般、从局部到全面,深入分析操作风险分布特点,跟踪风险发展变化情况,快速反应,采取措施,有效遏制风险。因此,选拔高素质的人员,充实会计稽核队伍是保证会计稽核工作质量的关键。同时稽核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坚持原则,依法办事,客观公正。

5、积极利用软件加强会计稽核

引入现代管理思想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加强单位的内部控制管理,是提高单位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使用单位内部控制软件,达到对资金、各项资产的管理和监控。由于使用了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以资金为例:可以利用软件进行资金计划、计划执行情况跟踪、计划监控及调整、资金使用情况考核等,保证资金动作渠道畅通无阻,逐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监控单位经营资金的流向,提高单位对市场反映的灵活性和财务效率,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供更丰富的财务信息、强有力的财务和决策支持,这也是利用软件搞好单位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会计稽核工作是会计机构自身对会计处理过程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机制,它所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建立会计稽核网络体系是我们今后加强会计稽核工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风鸣:内部控制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CPA考试辅导委:审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规定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4] 赵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探讨[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8).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范文4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1.1会计基础工作存在问题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是凭证失真,会计凭证主要包括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两种,原始凭证失真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伪造原始凭证、使用需假发票、打白条、凭证填写不规范等;记账凭证失真主要变现形式有: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有一项或几项内容不符;没有原始凭证作为依据的情况下,编造虚假记账凭证等,使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会计科目设置,以及记账程序不规范等方面。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1.2会计信息披露失真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披露主要表现在会计报表方面,会计报表失真的主要表现,就是虚假报表,以及有意利用会计报表编制技巧和会计制度本身的缺陷,编制虚假的财务报告[1]。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算报表主要有封面、补充资料表、主表等,由于报表格式不规范,报表数量比较多,以及报表的格式比较复杂,审核程序比较繁杂,部分报表出现重复交叉现象,一项经费出现在多张表中,致使会计信息披露失真。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2.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存在缺陷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相对来说比较滞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符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性质的会计制度或准则出台,使相关会计信息的处理和收集,没有具体或统一标准的参照物,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容易失真的主要原因。虽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自己制定了相应的准则及制度,但是缺乏一定的独立地位和威信,得不到会计人员的认可和服从,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2.2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不强

当前,我国的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不高,部分会计人员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出现虚假报账、挪用公款、贪污受贿、违法操作等现象,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还有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不具有从业资格,没有经过全面系统的培训,使得员工的实际业务操作能力不足,再加上现代会计业务活动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更加使得会计纤细的编制和准确性,存有一定的欠缺。

2.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力度不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并未明确单位所有经济事项的审批,监管流程制度,监督管理部门和审计机构对于经济事项的监管流程,只侧重事后审批,缺少事前的预防和事中的监督。此外,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报销费用,采取先审批,后审核的方式,使经济流程的监管顺序过于随意,导致会计工作组织的不严密性,职责权限划分不明确,不能够有效地维护资金的完整性,大大降低了会计监督的基础,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2]。

3.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真实性的策略

3.1完善和补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

由于我国的相关准责和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虚假信息、会计造假等方面的惩罚力度不够,起不到警示作用。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应完善和补充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并弥补会计核算中出现的法律漏洞,使会计的每项工作和监督部门都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大对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进行严罚,从而警示和督促人们遵纪守法,并强化各方面负责人的法律意识,严格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确保会计准则和制度落到实处,避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事情发生。

3.2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当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做好会计人员的招聘选用,实行精聘制度和持证上岗制度,以及业绩考评等制度,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应通过大规模的培训,强制性定期的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学习,扭转会计信息失真的局面。同时,会计人员本身也应长期的给自身充电,以便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精通会计法规、会计制度等,与此同时,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敬业爱岗、依法办事、尽职尽责、诚实守信,以不做假账、客观公正为行为准则,做到自律、自重,依法理财。

3.3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监督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范文5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问题;解决措施

一、管理会计的基本含义

管理会计简单地说就是会计学和管理学的综合,管理学为基础,会计学为主体,在融合其他学科优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同时管理会计也是一项工作,它主要工作是处理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为今后的经济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管理会计本质上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为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信息服务,随着企业的发展情况不断更新信息系统中的会计信息,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1.行政事业单位对于资产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的大部分资金是由财政部门或者是上级部门直接拨款,并没有进行严格的资金审核,相关部门也没有对下拨的资金实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经常会出现资金挪用的情况,大大损害了集体的利益。年终会计核算不仅是对事业单位全年的资金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更重要的是为下一步的发展计划做准备,但是由于受到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限制,导致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普遍不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自身的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长期以往造成单位资金流失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2.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健全的预算机制,资金的利用率低下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部门的工作是加强管理会计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建立完善的预算机制才能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在使用之前并没有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最终导致资金的滥用。相关部门应该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资金的有效利用,制定的资金审核制度不能限制部门浪费公共资源的情况,给整个单位带来很大的危机。

3.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质量有待提高

现金制度是我国会计工作的基础,这种结算在保证决策科学性的基础上,还能及时将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向上级汇报,给日常的会计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这种工作方式不能很好地进行成本核算,无法了解到日常工作资金使用的数额,很多的单位会借助预算报表来记录资金的使用情况,但是缺乏详细的成本核算将无法开展正常的工作。现在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采用一样的核算方式,不能体现部门之间的差异,给今后的资金核算工作带来干扰。要想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一定要加强会计制度以及会计核算制度的建立,尽量减少日常会计工作中的差错。

4.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监督管理部门并没有对会计应用工作有正确的认识,将全部的精力放在预算和核算工作上,忽视了对这两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二是人员的任命上存在问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部门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对会计知识有深刻的认识,还要具备超强的职业素养,对单位今后的看法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建议,但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任命随意性越来越普遍,很多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具备相应的素质;三是工作人员并没有将财务制度落实到日常的工作中,绝大部门的工作还是在领导的指挥下进行;四是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工作人员的监督不足,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得不到保障。

三、加强行政部门管理会计的具体措施

1.重视管理会计制度的建设

(1)实现新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但是新的准则与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想真正发挥新准则的作用,应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新准则的可操作性。

(2)营造良好的氛围

这种氛围主要是针对新准则实施的环境以及工作氛围,一方面要想保证新准则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法制化建设,加强部门的内部控制,管理会计部门要及时为领导提供准确、有用的信息,加快规范化管理的步伐。另一方面是为工作人员营造良好的氛围,管理人员要加强与下级员工的沟通和交流,对于管理会计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为员工树立好的榜样,建立奖励机制,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3)将预算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

财务部门在开展预算工作之前应该对其他部门的情况有相应的了解,特别是要处理好与业务部门的关系,针对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预算计划,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各部门要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开支,利用有限的资金创造更大的价值是最终的目标。

(4)处理好收入和支出两者的关系

只有处理好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持续发展。单位应该设立专业的部门来监督和管理财政的收入问题,避免出现隐瞒收入的行为,各部门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缴收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必然的趋势,减少行政支出是基础和前提。

2.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实务操作的规范化

(1)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不仅是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还要加强管理人员的学习。单位根据财务人员的具体情况定期开展培训活动,特别是加强新知识的学习,管理会计工作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管理人员培训的重点是如何有效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法律知识也是培训的主要内容,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活动使得员工与领导的职业素养有大幅度的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也相应提高。

(2)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可以帮助监督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工作要从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工作,让全体工作人员意识到这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其次是协调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的可操作性;最后是将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日常的财务工作中,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实现资金使用的高效性。

(3)票据管理是关键

票据管理是每个财务人员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在工作初期,财务人员要学习各种票据的使用以及管理,不能将财政票据和其他的发票混为一谈。设立专门的部门来进行票据管理工作,上级部门也应该定期检查票据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尽量减少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损失。

(4)维护国有资产

我国行政部门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国家的财政部门,维护资产的完整,合理配置资产,实现资金的有效使用是主要的工作目标。不仅要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资金在使用前和使用后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样重要,建立协调、高效的监管制度才能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使用。

3.重视会计部门的基础性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应用管理工作要在会计基础性工作的保障下才能得以实现,制定严格的工作安排,不仅能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还能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但是在制定工作制度时要从工作人员的角度出发,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让会计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基础性工作的质量得到保证才能为管理会计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四、总结

在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部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要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重视管理会计工作产生的效益。行政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具体的发展情况创新资金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这样才能为行政事业部门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陈莉.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认识[J].经济研究导刊 ,2013(30)

[2]郝栋梁.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工作管理及信息失真的处理对策[J].经济生活文摘(下半月),2013(2)

[3]姜影辉.行政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范文6

(兰溪市灵洞乡中心学校 浙江·兰溪)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应的财政改革日益深入,各个行政事业单位要适应财政新机制的相关要求,就需要改革内部会计核算体系。就目前情况而言,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和深入,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本文以管理会计为出发点,分析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价值、应用条件、应用问题以及相应的加强对策。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越来越受到重视。财政部门以改革的具体内容为依据,确立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与财务规则,制定新的会计准则。在改革内容中,主要是一些指导性的政策,实际指导、监督作用不大。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缺少会计实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制约力度不够,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利益化问题。因此,会计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一、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价值

第一,促进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解除。我国政府在预算方面的委托程序比较复杂,在人与委托人之间,双方的利益、权力与信息等方面,都呈现出不一致的问题。多元化目标和复杂化委托程序,以及相关工作不落实等问题,使政府公共受托责任需要在一定的信息基础上才能解除。在公共管理背景下,解除政府公共受托责任,需要政府提供与之相关的具体信息,并接受相关的评价。管理会计在为组织内部管理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可以服务于组织外部利益。而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政府的整体管理效果与多元化行为特征,弥补政府行为的不可预测性。

第二,提高政府改革、决策的效率。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了有关政府管理体制与机构方面的改革,包括政府组织结构的优化、事权与支出责任适应制度的建立、政府职能履行等内容。组织结构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信息的实际需求,与之相关的评价与激励方式,也会随之变化。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改革中,由于缺少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使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与决策中的有关信息,都缺少一定的价值性。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管理会计,能够通过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第三,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在管理会计系统的作用下运行,而管理会计系统的高效运作,也需要内部控制系统的支持。在保证预算标准准确性的基础上,内部控制系统可为管理会计系统提供相应的标准和依据。此外,管理会计系统能够对内部控制过程进行反映,能让有关人员及时了解预算执行的实际情况,保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能够为其沟通、评价、控制、决策提供有用信息,尤其是会计方面的信息,对于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问题

(1)资产管理方面的不重视。行政事业单位自身所具有的公益性,使其专项资金供应的范围相对比较大,大多是上级单位或是财政部门的拨款。这一类拨款的审查并不严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缺乏相应的监管力度,存在专项资金使用过度或是挪用等问题。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年终结算中的会计处理也不够完善,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落实年度账目的清理和结算,各自的责任不明确,容易形成坏账。行政事业单位在往来账目方面,也缺少健全的管理。在采购物资的过程中,对单位或个人担保与审核不严谨以及结算的延迟,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账目,形成坏账。

(2)管理职能方面的不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的不健全,规范性也很难得到保证。大多数情况下,对于项目预算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并不了解,缺少使用预算资金的可行性计划,在项目使用金额方面也没有明确的限制。此外,有关部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考核,缺少收支情况与预算执行情况方面的内容。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浪费、挪用等问题,资金的使用效率比较低。

(3)会计核算方面的不准确。我国会计以现金制度为基础,在为行政事业单位汇报收支情况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决算。而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与现金制度并不适应,现金制度的使用,使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活动成本难以计算,相应的资金使用效率也无法进行评价。行政事业单位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和相关的核算内容,大多与其自身的编制预算报表不对应,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预算编制的工作量和难度,很难保证会计核算的正确性。

(4)管理监督方面的不完善。在有关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中,缺少对会计应用工作方面的重视。从行政事业单位角度而言,会计应用的地位仅次于日常核算与全面核算。而有关部门在任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此外,在日常会计应用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制度大多处于落空状态,没有发挥其实际作用。上级主管部门对下属监督管理方面的疏忽,也会影响财政支出管理的正常运行。

三、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策略

(1)健全会计应用体系。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市场经济还处于发展初期,经济形势变化比较频繁,现有的会计准则显然难以与之相适应。财政部门应根据具体国情制定合理细则,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财政部门在了解和掌握行政事业单位经营、工作、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内部控制方面的相关制度与法规。此外,还应建立相应的定额财政支出制度,并保证其有效性,严格把关财务的收支环节,做好会计监督工作。根据公共单位有关财政方面的规定,健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集中支付制度与预算制度,以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预算定额标准进行调整。

(2)规范会计应用操作。在健全会计应用体系的同时,也需要提高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能力与会计水平,需要从财务人员的专业性方面,不断提高有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在管理会计账目的同时,也需要加强相应的监督工作,发挥内部控制机制的作用,保障内部审计单位的监督职能。在单位采购方面,需要按照有关标准严格执行,与会计人员合作完成,保证财务、采购流程的顺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