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基本要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基本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基本要求

德育基本要求范文1

1.地面:地面是羊运动、采食和排泄的地方,按建筑材料不同有土、砖、水泥和木质地面等。土地面造价低廉,但遇水易变烂,羊接触多容易患腐蹄病。砖地面和水泥地面较硬,对羊蹄发育不利,但便于清扫和消毒,应用最普遍。木质地面最好,但成本较高。

2.羊床:羊床是羊躺卧和休息的地方,要求洁净、干燥、不残留粪便和便于清扫,可用木条或竹片制作,木条宽3.2cm、厚3.6cm,缝隙宽要略小于羊蹄的宽度,以免羊蹄漏下折断羊腿。羊床大小可根据圈舍面积和羊数量而定。

3.墙体:墙体对畜舍的保温与隔热起着重要作用,一般多采用土、砖和石等材料。近年来,许多新型建筑材料如金属铝板、钢构件和隔热材料等,已经用于各类畜舍建筑中。用这些材料建造的畜舍,不仅外形美观,性能好,而且造价也不比传统的砖瓦结构建筑高多少,是未来大型集约化羊场建筑的发展方向。

4.屋顶和天棚:屋顶应具备防雨和保温隔热功能。挡雨层可用陶瓦、石棉瓦、金属板和油毡等制作。在挡雨层的下面,应铺设保温隔热材料,常用的有玻璃丝、泡沫板和聚氨酯等保温材料。

5.运动场:单列式羊舍应坐北朝南排列,所以运动场应设在羊舍的南面;双列式羊舍应南北向排列,运动场设在羊舍的东西两侧,以利于采光。运动场地面应低于羊舍地面,并向外稍有倾斜,便于排水和保持干燥。

6.围栏:羊舍内和运动场四周均设有围栏,其功能是将不同大小、不同性别和不同类型的羊要相互隔离开,并限制在一定的活动范围之内,以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便于科学管理。围栏高度1.5m较为合适,材料可以是木栅栏、铁丝网、钢管等。山羊羊舍围栏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牢度,因为与绵羊相比,山羊的顽皮性、好斗性和运动撞击力要大得多。

7.食槽和水槽:尽可能设计在羊舍内部,以防雨水和冰冻。食槽可用水泥、铁皮等材料建造,深度一般为15cm,不宜太深,底部应为圆弧形,四角也要用圆弧角,以便清洁打扫。水槽可用成品陶瓷水池或其他材料,底部应有放水孔。

二、羊舍设计的主要参数

1.羊舍及运动场面积

应根据养羊的品种、数量和饲养方式而定。面积过大,浪费土地和建筑材料,单位面积养羊的成本会升高;面积过小,不利于饲养管理和羊的健康。各类羊每只所需羊舍面积如下:成年种公羊为4.0m2~6.0m2;产羔母羊为1.5m2~2.0m2;断奶羔羊为0.2m2~0.4m2;其他羊为0.7m2~1m2。产羔舍按基础母羊占地面积的20%~25%计算,运动场面积一般为羊舍面积的1.5~3倍。

2.羊舍温度和湿度

冬季产羔舍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0℃,一般羊舍0℃以上,夏季舍温不应超过30℃。羊舍应保持干燥,地面不能太潮湿,空气相对湿度应低于70%。

3.通风与换气

对于封闭式羊舍,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换气性能,能及时排出舍内污浊空气,保持空气新鲜。

4.采光

采光面积通常是由羊舍的高度、跨度和窗户的大小决定的。在气温较低的地区,采光面积大有利于通过吸收阳光来提高舍内温度,而在气温较高的地区,过大的采光面积又不利于避暑降温。实际设计时,应按照既利于保温又便于通风的原则灵活掌握。

德育基本要求范文2

的职业理想。

关键词:教师;爱岗敬业;要求;方法

一、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不同的职业有不同内涵的道德要求。作为师德规范,教师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我们可以分别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分析。

1、理想层面

理想层面的要求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想定位,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价值和发展导向,是社会对教师的最高伦理要求,体现教师应该追求的正确方向。理想层面的要求,更多的体现在意识形态之中的对教师的理想要求。2008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是: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志存高远, 勤恳敬业, 甘为人梯, 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 认真备课上课, 认真批改作业, 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这就是对为爱岗敬业理想层面的要求。

2、原则层面

原则层次是以理想层面为基础,充分结合现实情况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适当定位,它既表明了社会对于教育工作者的理想道德要求,又充分考虑我国教师现有的职业道德水准以及进一步向着更高层次追求的现实情况。比如在对待学生方面,要求热爱学生,减轻学生负担等。

作为一个师德规范,"爱岗敬业"的基本价值是教师要忠诚和热爱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忠于职守,敬业奉献,有效完成教育任务。

3、规则层面

规则层次体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要求,是每一个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基本伦理要求。这些要求一般直指教师的外显行为特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譬如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方面,教师不得有违背国际法律、方针政策的言行,不准有参与和支持有损于国家利益的活动等。它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学生、其他教师和教师集体方面以及对待学生家长或其他相关人员等四个方面必须遵守的基本伦理规范。

二、爱岗敬业的基本训练--方法论:内化和行动的统一

爱岗敬业是所有职业道德的共同点,作为教师,要从教育的属性和特点出发,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和教师职责,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将爱岗敬业的精神加以实践体现,做到内化和行动的统一。

1、忠于职守,志存高远

教师的基本职责是教书育人,但绝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忠于职守的教书匠,而且要立志成为一名教育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没有高远的追求,就会最终为时代所抛弃。著名教育工作者,支援西部教育事业的冯志远老师,几十年如一日,为了西部的教育事业,放弃了在上海的优厚工作和温暖的家庭,独身一人扎根于西部沙漠之中,他之所以有如此的毅力和精神,就在于他对于西部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在于他对自己师德灵魂的不断完善,在于他对于敬业奉献的高远志向。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是要使一个个体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带有人文的色彩。为了更好的搞好教书育人工作,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特别是现代社会,社会改革不断进行、技术革命不断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这就更加增加了教师学习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而且,教师面对着的学生是不断变化的,不仅学生不同,而且还来自于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时代。

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系统学习和多样学习的观念,主动加强对新的教育改革理论与经验、学习专业领域内最新成果和新的教育教育方法等的学习,做到与经典为伍,与名人为伍,与专家为伍,与实干家为伍。一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取,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学习前沿的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最新的教育技能和方法,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技能,培养和影响学生;另一方面,能够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着力雕塑学生的心灵,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要正确理解和对待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错误、缺点和反复,在培养和诲谕学生时表现出充分的耐心和坚强的毅力,在不断地纠正与强调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3、规范行为,关注细节

教师要根据师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自觉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身教重于言传的教育意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为规范?那就是要按原则办事有策略,按要求办事有办法,按制度办事有规矩,按程序办事有章法,按规律办事有效率。教师必须加强自觉规范自我行为的主动性,勤于思考,深入钻研,甘于奉献,做到学为人师,行为师范。

教育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更是一项需要细心、耐心和爱心的工作。由于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教师为了有效教育教学任务,必须学会筹划,善于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善于关注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教学要出成绩,就必须因材施教,就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特点,就必须学会仔细观察,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关注细节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也体现在育人过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思想上的波动变化,能够察言观色,能够见微知著,能够把矛盾化解于无形之中,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4、勤奋钻研,启发人文

"爱岗敬业"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教师勤奋钻研,科学施教。在这样一个资讯异常发达的时代,面对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要使得能因材施教,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勤奋工作,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认真总结教育规律,依照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具体实际科学施教。

教育不仅仅是一项传授文化知识的工作,更是一项富有人文气息、充满人文关怀,富有人文理想的工作。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完成教学规定的任务,更在于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关心学生的灵魂培养,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人文情操的活动,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人性之间的交流,灵魂之间的对话,心灵之间的启发。教师要通过之间的人文关怀,使得学生具有浓厚的人文意识、强烈的人文情感、崇高的人文品格和丰富的人文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回归人性、回归本质,关键就是要回归人文,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

5、淡泊名利,育人为乐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淡泊名利、育人为乐,这也是新时代赋予教师的必然要求。教师要能经受住可能的清贫与寂寞,从种种物质、精神不良诱惑中解脱出来,热心、专心、潜心于祖国教育事业,以服务于祖国和民族未来的高度事业心,作为自己从事未来教育工作的内在驱动力,从而乐于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的心血。即使在条件艰苦、环境恶劣情况下,也应该"咬定青山不放松",舍弃自己有可能获得的比自身职业更轻松,待遇更优厚的工作。有信心、有勇气去克服常人不能克服的困难,永不疲倦的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甘洒热血,终身耕耘,无悔于当初自己的选择。努力达到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程振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设计[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

[3]钟小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手册[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2007.

德育基本要求范文3

关键词 新闻摄像;基本特性;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7-0011-02

我国是的社会主义国家,新闻媒体作为国家的喉舌机构,对传播和控制国家的舆论导向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新闻摄像记者作为事件现场的第一见证人,手持摄像机记录着事件进展的分毫动态,责任重大。而摄像镜头的记录水平的高低、摄像技巧运用的好坏,关系到片子后期的剪辑、制作、配音等各个环节,甚至可能对事态的进展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所以一个成熟的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不仅要把前期的统筹、策划工作安排妥当,在摄像编导的选择上更要慎之又慎。摄像人员不仅要具有专业的摄影摄像技术,而且要有非常娴熟的功力以及现场应变的能力,更要具有非常崇高的道德素养,严守道职业道德底线,明确什么是自己尽心尽力应该做好的,什么是有违新闻行业底线而决不能触碰的。以此用专业的技术和一流的服务站好自己工作中的每一班岗。

1新闻摄像的基本特性

1.1拍摄对象的真实客观性

新闻摄像是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所以它首先要遵循新闻规律,能够从镜头里反映出来的事物必须是生活本身。其次在拍摄时一定要坚持新闻六要素原则,搞清楚何时、何地、和人、起因、经过、结果,如此才能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可靠。

1.2事态发展的不可确定性

新闻事件不是电影电视,事先有导演、有剧本可以进行多次的编排,它要按照事件现场的发生、发展进行,本身就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是拍摄时的重点、难点,也是对拍摄人员自身素质的严格挑战。

1.3存在状态方面的突发短暂性

由于事态发展的不确定性,新闻拍摄是现场的很多情况都是瞬息万变的,如果不能眼疾手快的拍摄下来,有可能错失良机,丢掉了第一手资料,后悔莫及。基于这些变故和因素,在挑选摄像人员时就不能不进行多方面的考量,既考察他们的专业所致也考察他们的综合能力。

1.4拍摄方法方面的遵从自然性

因为新闻拍摄是客观真实的记录现实生活中的事情,所以选用拍摄方法时也要尽可能做到真实有效。不同于后期剪辑能采用音画对位,声画平行等多种手法,真实性永远是新闻的第一属性。电视新闻摄像通过视听双渠道、声画一体化得传播方式,使其携带的信息量最大,从而能够产生更强的真实感。

1.5镜头表现方面的及时限定性

限于时空上的单向性,客观事件在发生后将一去不复返,这就决定了电视新闻类节目在表现形式上的一次性,所以在拍摄时选用拍摄方法要选用最常见的,一是能客观及时的抓住关键镜头,而是可以客观有效的表现事情的真实性,环境的真实性。

2新闻摄像者的基本素质

2.1对拍摄事物或新闻的内部挖掘和识别能力

新闻摄像工作是对生活中典型人、事、物的拍摄活动,因此它首先要对索要拍摄报导的事件进行识别判断,辨明真伪,看是否具有报导的价值;其次在报导的过程中要透过现象挖掘事物的本质内涵。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摄像机就好比手中的“笔”,这支笔对于后期的剪辑制作发挥着草蛇灰线、伏沿千里的作用。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不能只把摄像机当做一台简单的机器来看待,草草了事,要想方设法通过镜头记录下事件的表面真实以及背后隐藏的现象。

2.2运用恰当的镜头语言来说明、揭示事件事实的能力

刚刚提到,摄像机就像拍摄人员手中的笔,所不同的是笔可以通过不同的修辞形式,语句拼接表到想要表达的内容,而摄像机只能通过镜头来表到编导心中所想。但也不要小看这小小的一方镜头,通过不同的景别和镜头语言,可以表达出不同的内容。如一般要拍摄比较大场面的新闻事件就会选用远景和全景;而在拍摄事态进展的情况时一般选用中近景跟进的形式;如果想要拍摄一个人情绪的流露或者拍摄人员觉得某个场景特别能表现当下的气氛,可以选用特写的拍摄方法,一般这种方法也最能达到以情感人的效果。

2.3拍摄现场迅速判断构思的能力

拍摄现场的情况瞬息万变,所以要求新闻拍摄工作者有非常迅速的反应和构思画面的能力。如果拍摄的是一般的事物,也许事先还有可供选择的拍摄方案,但新闻的拍摄通常是紧急、迅速的,临到现场该选取怎样的角度、景别进行拍摄可能只是一瞬间的事,所以这不仅要求编导的现场应变反应能力,还要求编导在平常做好以往工作经验的总结和计划,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一旦接到紧急任务要在去的路上就提前准备出好几套拍摄方案,以备不时之需。

2.4敏捷身手对摄像机熟练运用的能力

要达到这种能力就要求拍摄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在拿起摄像机的那一刻,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所谓眼到就是要眼光独特,能够在现场敏锐的发现问题,捕捉问题,并一眼抓住问题的核心;所谓“手到”就是要指对摄像机的运用非常熟练,事前调好白平衡,拍摄过程中焦距、光圈的使用,噪点的多少,这些都是非常有讲究的,甚至可以说是拍摄人员的一项基本素质,一定要烂熟于心;所谓“心到”就是指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设法来拍出最佳的效果。

2.5通晓各科知识及法律常识的能力

这是一项对拍摄人员要求比较高的综合实力的考量。拍摄者最好不是单纯的摄像拍摄者,而是精通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剪辑、后期制作,这样拍摄过程中就可以为以后的不满意省去许多麻烦,也方便和摄制组的其他人员沟通,各方面达成一致;另一方面还要具备相应的法律常识,拍摄不违反国家的相关规定,树立正确的从业导向,一心一意为国家机关及相关政党服务,把自己的真才实学体现在拍摄作品中。

3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新闻摄像工作拍摄任务的艰巨性和岗位的重要性,相关责任人必须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的动向。不仅要对拍摄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在选择拍摄人才时也决不能掉以轻心。不仅要注重专业素质,还要注重道德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考量,争取多管齐下,把新闻工作这至关重要关口的关键一环控制好。

参考文献

[1]胡立德.新闻摄像的基本特性与素养要求[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12(1):52-54.

[2]郑向阳.电视新闻摄像的“三要素”[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4):138-139.

德育基本要求范文4

运用体育教学语言的前提条件

做好课前备课体育教师不仅要根据场地、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研究教学大纲找出重、难点,从而考虑教学的语言思路及侧重点。体育教师的语言不但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生动性、鲜明性以及规范性,还要考虑通过语言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探索。同时,体育教师要对器材和直观教具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课堂上能更好地用语言组织教学。

保持好的心境心境是一种情绪状态,对人的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体育教师要养成良好的心境,从而能以乐观的心境进行教学,有利于教师在讲述时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才能,对枯燥的体育知识进行生动的讲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就可以整个教学过程变为学生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和带着愉悦欢快的感情基调去积极学习体育的过程。教师心境不好,板着面孔对学生,会造成沉闷的气氛,有时甚至会引起师生感情的对立,影响学生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体育教师要善于在课前或课后克服自己的不良心境。

具有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是一门科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为了增强教学语言的效果,必须具有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因为,教育科学知识是教师了解学生、组织教学的钥匙。教师有没有这方面的知识,能否贯彻到体育教学的语言中,关系到学生对体育教师讲解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理解程度,还关系对学生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程度。

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在知识不断更新、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师更应广泛地驾驭知识,给学生足够的信息量。体育教师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和扎实的文化素质。体育教师具体具备较高的自身素质,才能透彻地精彩讲解。这样不仅易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体育课上获得较多的知识,使他们终身受益。

运用体育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声情并茂情是教学的根。体育教师的语言欲拨动学生的心弦,就要以声传情,注情于声,声情并茂。体育教师带着感情讲,满怀深情地说,就可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课堂上积极配合。如,长跑能量消耗大,容易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教师如果满怀感情地说:“我们都知道关于马拉松由来的故事。古希腊的士兵菲力比斯从马拉松镇跑到雅典后,用尽力气留下他最后的话是告诉人们胜利的消息,让人们分享这胜利的欢乐。遗言应是心声的流露,从这位希腊士兵的心声里,可以领悟到一种无私忘我的拼搏精神。现在,为了弘扬这种光芒四射的精神,希望同学自我激励进行长跑练习。”通过这样一番带着感情的描述,这种忘我、拼搏的精神就会移植到学生的心头,就能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所以教师动情,语言就会有感情的冲击波,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丰富多彩语言模糊、冗长和呆板,缺乏应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体育教师的大忌。说来说去是教材上的枯燥语言,教学效果差。教师要善于正确地遣词造句、要善于从众多的体育词汇与句子中选择最恰当的语言进行教学。语言新鲜、多彩,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在体育课上的求知欲。如,体操课上,教师讲练习的重要性,总是说:“要练习”“要认真练习”“要练习认真”,味同嚼蜡,毫无吸引力。如果这样说:“体操主要靠身体动作来完成,好的动作就要靠反复练习形成动作定型。”下次说:“吹尽黄沙始到金。要仔细反复练习,练得多,练得真,就能对动作有较深的体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与学生谈同一问题,但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语言变化。不重复同一句式、词语,学生有新鲜感,容易接受,从而有利于将教师的语言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动力。

循序而教体育教师要敞开自己的心扉,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技术动作中的错误,或叙述、或议论,语调平和,字字句句要有针对性。讲授时,体育教师要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流利地讲解,注意循序而教,思路清晰,不能让学生摸不着头脑。

德育基本要求范文5

关键词:路基施工;材料;填土

Abstract: The found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road, it can bear the weight of the structure of highway, namely static load, and simultaneously bear when car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highway from the dynamic loa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exes for evaluation of highway. Therefore, the roadbed must have sufficient robustness, stability and durability. It can ensure the car running at high speed stability, comfort and safety.

Key words: roadbe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filling

中图分类号:U416

一、材料要求

1、路基填土

1.1路基填料宜优先选用级配良好的砾类土、砂类土作为填料,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

1.2本工程位于冰冻地区,严禁采用未经处理的粉质土直接填筑路基。当采用其他细土时,路基填料CBR应满足要求。此外,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

1.3禁止使用沼泽土、泥炭及淤泥、含有树根、树桩、易腐朽物质或有机质含量大于5%,氯盐含量大于3%,碳酸盐含量大于0.8%的土。1.4中央分隔带及绿化带填土按绿化回填要求进行填筑。

1.5细粒土尽可能粉碎,粒径不得大于15mm。

2、碎石

2.1碎石中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物。

2.2最大粒径应小于30mm,要求其压碎值不超过30%、强度不小于15MP(未筛分碎石)。

2.3碎石的颗粒组成应符合JTJ034-2000中第2.2.1.6中2#级配要求,为方便施工,宜采用10~30mm的粗集料,5~10mm的中集料,0~5mm的石屑细集料三种粒料配合。

2.4池塘路基处理碎石垫层用碎石强度不小于15MP(未筛分碎石),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通过20mm筛孔的选料不得超过总量的30%,通过0.075mm筛孔的选料不超过总量的10%。

3、石灰

3.1石灰应采用消石灰或生石灰粉;消石灰中不得有未消解的生石灰颗粒,石灰等级应在三级以上。

3.2如采用生石灰,钙质生石灰中有效氧化钙氧化镁的含量应大于70%;如采用消石灰,钙质消石灰中有效氧化钙氧化镁的含量应大于50%。

3.3石灰剂量=石灰质量/干土质量,生石灰块应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消解的生石灰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得产生扬尘,也不得过湿成团。消石灰宜过孔10mm的筛,并尽快使用。

4、水泥

水泥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要求,宜采用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5、土壤固化剂

5.1土壤固化剂采用液粉土壤固化剂路邦EN-1(浓缩液),固化剂浓缩液掺入剂量为0.014%,或根据实验确定。

5.2土壤固化剂的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土壤固化剂》CJ/T3073的规定,溶液的固体含量不得大于3%,不得有沉淀或絮状现象。

二、施工程序

1、混渣填筑

1.1混渣填筑厚度较大时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以20~25cm为宜。

1.2混渣填筑时应严格控制含水量,对于含水量较大的应进行适当的晾晒方可以进行碾压。而且应避免使用含土量过大的混渣,如果有含土量较大的材料进场,应先进行堆备,待其他含土量较少的混渣进场时掺拌后填入路基中。

1.3混渣的强度应保证不小于15MP,最大粒径应保证小于150mm,通过20mm筛孔的选料不得超过总量的30%,其通过0.075mm的不超过总量的10%,大粒径渣石应填筑在下部,小粒径渣石填筑在上层,保证混渣顶的平整度(误差不超过2cm)空隙较大时应扫入石渣(未筛分),或石屑填充,上部可填筑渣石或石屑。

1.4雨天时注意对基槽进行排水或其它处理措施,杜绝在含水量过大的情况下对混渣进行碾压。

1.5为避免地基产生过分扰动造成地基基底无法压实,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严禁使用震动碾压。但与此同时为保证填料的密实性,在碾压过程中横向接头要重叠50cm进行碾压,做到无漏压,保证碾压均匀,且严格控制碾压遍数为四遍。碎石填料与混渣碾压要求相同。

2、碎石填筑

2.1由于碎石填筑厚度仅为20cm,应严格控制混渣顶面高程,杜绝混渣侵入碎石填筑范围,减少碎石填筑厚度。

2.2碎石填料粒径应控制在5cm以内,其通过0.075mm的总量不超过总量的10%,且级配良好,无杂物。

2.3使用碎石强度不小于15MPa(未筛分碎石)。

2.4大粒径碎石应填筑在下部,小粒径碎石填筑在上层,保证碎石顶的平整度(误差不超过2cm)。

3、路基施工填土要求

3.1路基必须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过20cm(当压实机械可以保证压实度并经现场试验、检测合格后可适当加大压实厚度),路床顶面最后一层压实厚度为20cm(遇特殊情况不满足设计要求是,最小压实厚度不得小于10cm)。

3.2含水量应控制在压实最佳含水量±2%之内。

3.3路基填筑宽度每侧应宽出填筑层设计宽度30cm,压实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最后销坡。

3.4路基表面应具有2%~4%的向外横坡,防止积水。为避免路基边坡被雨水冲刷,路基填筑过程中要求在路基下坡脚外两米处设置临时排水埝和排水设施。

3.5征地边线外两侧各10m范围内禁止集中取土。

3.6路基填筑范围内严禁作为施工便道使用。

3.7路基填筑应均匀密实,路床顶面横坡于路拱横坡一致。

3.8路基填土高度路基最小填土高度须保证不因地下水、地表水、毛细水及冻胀作用而影响稳定性。

4、灰土填筑

4.1试验标定在上土之前应取现场土样测定土的天然含水量及液塑限并进行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4.2测量放样测量组准确放出道路中心线。

4.3路堤填筑时在取土场用挖掘机和装载机将土装入自卸汽车,运到填土路基处。根据路基宽度、自卸汽车方量及松铺厚度,用白灰洒线打网格,确定每车土的卸土位置,以保证填土厚度。

4.4素土摊铺粗平后,首先应根据虚铺系数追踪测定高程,在考虑虚铺系数的情况下若高程达不到设计值应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待满足要求后用铧犁和旋耕犁进行翻晒和粉碎。在上灰前,检查土的含水量,当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及时上灰。

4.5摊铺石灰:素土整平稳压后,按眼路线走向5×10m打好方格,根据配比将每格需要的石灰量人工摊铺均匀。上灰时应保证灰土中无杂质、无未消解的灰块。

4.6路拌机拌合:石灰摊铺完成后,均需用路拌机拌合,拌合遍数2遍以上,要用专人在路拌机后面随时检查拌合深度,拌合深度以打入路床顶以下5~10mm为宜,确保无素土夹层,保证拌合均匀色泽一致,没有灰花团和花条,检测混合料的含水量和灰剂量,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2个百分点,灰剂量符合规范要求。

4.7整平和碾压:用平地机、水准仪跟踪控制高程。当高程、横坡达到规范要求时,先用振动压路机稳压一遍,再用振动压路机振压两遍,然后用18~21t压路机进行碾压三遍,由路肩向路中心碾压,碾压时轮迹重叠1/2轮宽,路肩处应多压2~3遍。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急调头或急刹车,以保证石灰土的表面不被破坏。若在碾压过程中出现“弹簧”现象,应采用挖除、重新换填或掺石灰或水泥等措施进行处理。在压路机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路拱符合设计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除路外,对局部低洼之处不再进行找补,可待铺筑下层时处理。

4.8试验检测:一段路基完成后,试验人员及时进行路面外形、压实度、灰剂量等的试验检测,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下层施工。

德育基本要求范文6

关键词:项目建议书;工程咨询;基本结构;撰写要求

中图分类号:C93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项目建议书概述

项目建议书,即相关的机构或者企业依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经济及产业政策、方针等,有机结合建设布局、资源等条件,在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对提出的某一建设项目进行必要性的论述,从而为有关机构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奠定基础的建议性的文件。同时,项目建议书也是企业针对某一项目的内容,向上级部门陈述申请理由并要求立项的文件材料。就项目的建设规模以及限额而言,项目建议书可分为小型或限额以下、大中型或限额以上、重大项目建议书(由中央与地方合资建设)三大类型。

对一个工程建设项目而言,从其规划到投产建设这一整个过程中,包含了许多复杂的程序,而所有程序中的首要工作即是编制项目建议书,它是论证项目可行性的前提。在一份完整的项目建议书中,项目的内容及其实施方法步骤、依据的政策、工作目标与计划以及实施的可能性都是其必须说明的。若项目建议书中不能对项目做出完整的说明,就会直接影响着项目批复与可行性研究等程序,它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工程咨询业务开展的第一步。

二、项目建议书的基本结构分析

(一)项目建议书的基本结构

项目建议书主要结构可分为提要、概述、需要求评估、目标与方法、资助来源以及预算等多方面,其具体的结构可见表一。

表一项目建议书的基本结构

(二)项目建议书的基本格式与内容

1.项目建议书的基本格式。标题、项目的负责人与承办单位、编制单位与时间以及正文等是项目建议书的最基本的格式。其中标题、项目负责人与承办单位、编制单位与时间等一同作为封面独立成页。标题中要包括文种类别、单位的名称以及事由等。正文内容是项目建议书的主体部分,且要根据目录表编排。

2.项目建议书的基本内容。(1)项目的名称、主办单位、负责人以及项目的申请理由、建设规模、主要内容与意义、需引进的的技术设备等。(2)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实施方案以及主要的原材料、电力、交通等的配套情况等。(3)劳动定员以及组织机构、厂址的选择以及建厂的条件等。(4)资金的来源以及投资估算,外资利用的可能性、贷款偿还能力概算等。(5)需求的预测与分析、产品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的综合评估分析。在撰写项目建议书的过程中,要根据编制的内容与要求,结合项目改造、扩建等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三、项目建议书的撰写要求分析

(一)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多方收集资料

项目建议书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以充分的资料与数据作为依据,因此,在编撰项目建议书之前,必须要结合具体实际,围绕申请项目开展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全方位了解与掌握项目的基本情况,多方收集与项目相关的数据、信息以及资料等,力求收集的数据与资料真实、准确,从而为编撰项目建议书奠定基础。资料收集的范围如下:

1.国家产业政策、标准;行业规范与标准等;

2.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性能、工艺、成本以及市场销售等;

3.建厂地区的土地政策、政府税收情况以及自然条件、交通、燃料、协作情况等。

4.同类技术、工艺在国内外的应用状况以及水平等;

5.合作企业的经营实力与基本情况等。

(二)注重方法分析,得出科学决策

项目数据、数量等方面所体现的规律性是编撰项目建议书的基本依据,因此,编撰时需要结合未来发展趋势对项目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如预测分析产品的市场需求、投资估算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与分析等,这就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才能作出最正确的判断。若计算发生偏差或方法失当都可能造成得出的结论与项目实际出现严重的偏差。因此,项目建议书的撰写必须要注重方法分析。例如,在评价经济效益时,主要有数量指标、时间指标以及利润指标等分析方法;而在项目选址的经济分析与评价中又有线性规划法、重心法以及分级评价法等,因此在编撰过程中需要根据条件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反复比较,进行参数的确定以及分析方法的选用,从而得出最准确有价值的结论。

(三)事实陈述力求准确、语言表达清晰

叙述与说明是项目建议书编制中两种典型的方法。编制项目建议书时,要力求事实陈述准确,客观真实地反映事实的本来面目,切忌浮泛的叙述;在说明中,切忌掺杂主观想象。在实际的编制中,可将叙述说明与图表、计算进行结合运用,尽量运用专业术语进行专业描述,确保引用数具准确、计算方法科学、推理分析严密,内容详实,行文简洁、准确,语言凝练。此外,在项目建议书编撰中,还要求正确把握它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区别联系,进行合理编排,使项目建议书的编撰更加完善。

综上所述,项目建议书是在项目的投资决策之前对项目的整体轮廓的设想,关系着项目的全过程与各环节,对项目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项目建议书编制人员要在深刻理解项目建议书的基本结构与编撰要求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把握,有效促进项目的开发。

参考文献:

[1]殷永庆.专业试验室项目建议书编报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7).

[2]杨博洋,孙雨.对项目建议书编制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7):32-33.

[3]金胜昔.咨询机构要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尽早介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