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教学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范文1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济南250031

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教材建设是发展高等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基础。目前,我国的高校教材建设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本文将主要从教材建设的重要性出发,明确教材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还应指出我国高校教材建设的不足之处,以提高高校教材建设的水平。

关键词 :高校;教材;教育教学

0 引言

在高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由教师、学生、教材和多媒体设备构成了整个教学体系,这其中,教材作为教学内容和知识传播的物质载体,对高校教学的进度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应注重教材建设,加强教材的系统性,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

1 教材建设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1 高校教材建设对高校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从高校教育教学的外部环境来看,随着我国与国际社会融合的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国内教育的形势也面临着巨大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为国际教育水平的发展和国外先进教育理论的更新,在很大程度上都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材建设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之下,高校有必要审时度势,适时对高校的教材进行调整和更新,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发挥教材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其次,从高校发展的内部环境来看,教材建设是高校教育中基础性教学资源建设,是提高高校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内容以及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的基础性工作,同时,加强高校的教材建设也关系到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

1.2 高校教材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首先,教材作为承载知识的物质载体,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媒介。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可以吸收更多的知识,从而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更充分的吸收和掌握,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其次,高校教材的编撰是有科学依据的,都是根据国家教育部所颁发的专业目录以及高校内部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时数而编写的,这就决定了高校教材的思想性、系统性和目的性,它是专门的、为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出现的,对于高校的学生教学有着明确的导向作用。再次,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朝着大众化方向发展,在不久的将来,高校教育也必会将成为普通教育的高级环节,而对于这一时期的人才培养来说,不仅要增强学生在理论性方面的知识培养,还应该加强对其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加强对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塑造新时代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在此期间,高校首先应该加强教材建设,根据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重新制定教材编写方案,从而提高高校教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1.3 教材建设对高校教师队伍发展的重要性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同时也是新的知识的接受者,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有必要顺应科学发展的潮流,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他们需要从教材中寻找更优秀、更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队伍的水平发展参差不齐,教师也是术业有专攻,他们需要教材来补充自身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好的完成学校教学,因此,加强学校的教材建设,为高校教师提供更专业、更科学的知识理论是非常有必要的。

2 高校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表现形式过于单一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里,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庞大,这对于我国高校的教材编写来说是具有两面性的,一方面是在高校教材的选取方面丰富了教材的编写内容,扩大了教材的取材范围,而另一方面,由于高校教材的立项、编写时间较长,一般需要两三年左右,在知识更新周期较快的专业中,一般是教材刚刚问世,其课程内容往往就遭到了淘汰,因此,在教材的编订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教材的编写,也应该与时俱进,尝试电子化的教材编撰,以适应学科发展的需求。

2.2 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教材市场的繁荣发展,刺激了一大批人从事教材编写工作,教材编写人员水平存在差异,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时他们为了追逐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教材的质量,造成了现今高校教材的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现阶段,高校教材的质量问题较为普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教材编写质量不高,其中的失误较为严重,在教材中常常会出现语病、错别字等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极易产生误导;二是高校教材之间盛行抄袭之风,部分编写者缺乏基本的职业操守,违背《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肆意抄袭、剽窃他人的言论和观点,引发了各方的版权纠纷问题,给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三是高校在进行教材审核中,没有制定严格的审核规范,造成一大批不合理、伪科学的论点进入高校校园教学中,对教学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2.3 教材选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在教材建设中,教材的选用和管理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保证优秀教材进入高校教学课堂的重要环节。然而,就目前而言,各高校的教材评价和选用机制执行不到位,以及教材选用审核的程序不规范,这就造成了许多劣质教材流入了课堂中,直接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此外,目前高校对教材管理部门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们大部分是将教材管理部门作为教务处的执行部门,而并没有给教材管理部门足够的权力去解决教材建设中的问题,对于人、财、物等投入也明显不足,这也严重制约了教材建设的健康发展。

3 高校教育发展中教材建设的策略

3.1 丰富高校教材的表现形式

在高校的教材建设中,还应该根据时展的需要,不断丰富教材的表现形式,鉴于此,高校教材应建立立体化教材模式,将传统的纸质教学用书和现代多媒体信息资源全部纳入到教材建设中去,全面丰富高校教材的形式。同时,高校还应该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分层次进行教材编写和修订,提高教材的适用性。

3.2 建立完善的教材质量评价机制

要想搞好高校教材的管理工作,应该而且必须建立完善的教材质量评价机制,即运用教学评价手段,对高校中近几年来使用的教材进行科学评价和判断,对教材所体现出的思想、科学、教学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同时,还应该对教材的印装质量进行评价,对那些粗制滥造教材的出版社和书商记录在案,予以惩戒,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上级部门,将之作为高校选择教材的重要依据。此外,还应该建立教材质量跟踪、调查和信息反馈机制,帮助高校的教材管理部门掌握高校师生对教材使用情况的了解,增强对教材选用的了解和认知。

3.3 健全教材选用、管理相关机制

教材选用是高校教材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高校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高校教材选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好关,以尊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加强对教材系统性、思想性和平衡性的评价和选用,全面提升高校教材的质量。

同时,为了促进高校教材的科学管理,各高校还应该加强教材管理的制度建设和投入建设。首先,行政部门应健全高校教材的管理制度,从专家审稿、教材质量评估、教材工作评估、图书管理以及教材选用等方面着手,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保证教材建设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其次,还应做好教育管理的工作,用主席的“三严三实”方针教育广大教材管理的工作人员,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杜绝在教材选用中的一切违规行为,突出教材评选的公平性、公正性,进而确保高校的教材质量。

4 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教育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场所,而高校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媒介,因此高校必须要认识到教材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并做好教材建设,才能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阎燕,孙伟.加强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江苏高校教材建设水平[J].中国大学教学,2012.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范文2

摘要: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担着社会责任,还能够满足学生成才的需求。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民办学校办学宗旨和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而近年来,随着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教学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做到在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学管理协调发展是高校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从教学督导的内涵和特点以及民办高校教学督导的现状为切入点,深入剖析民办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开展教学督导工作的重要性。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督导;教学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18-03

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再到现在的普及教育,而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社会贡献显著。但是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问题也非常多元复杂,尤其是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各类民办高校都陆续成立教学督导组,以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控,有效地遏制教学质量滑坡,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教学督导已成为民办高校强化教学管理不可替代的攻坚力量,它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功能与作用日益显现。

一、教学督导的内涵、特点、现状

(一)教学督导的内涵

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是高校发展的基石,高校普遍认识到重视对教学质量监督和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因此,许多高校陆续建立起了专业的督导机构,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督导,“教学督导”这一词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来源于我国的教育督导。教学督导是指高校依托学校内部组织机构,根据固有的工作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本校范围内的教学及教学管理等工作实施监督、评估、检查和指导等,是高校内部相对自主进行的一种对教学质量有所保障和进行监控的行为和过程。

(二)教学督导的特点

1.权威性。教学督导的权威性具体表现在:它一般是由民办高校主管教学的校长(院长)直接带头领导的,因为其职位高,所以学校高度重视,能够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另外受聘的老教授多数是学术权威,对教学质量评估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保障。

2.专业性。教学督导的专业性体现在:教学督导的人员一般是在其他高校离、退休教授中选聘的,具有较高的学术科研水平和业务水平,教学经验丰富、治学严谨、专业造诣深厚、责任心强,有学术威望。

3.灵活性。教学督导的灵活性体现在:教学督导工作内容不是相对固定、格式化的,其工作形式灵活多样。比如检查、听课或召开各种形式的教学生座谈会等。这种灵活多样的督导方式能使督导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工作效率更高,也是教师和学生乐意接受的一种督导方式。

4.客观性。教学督导的客观性主要体现在:民办高校教学督导人员的构成大部分是离、退休教授,他们以“第三者”的身份来评价各学院和各教师的教学情况,与各教师和各学院没有直接的利益利害关系,能对教学工作作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三)民办高校教学督导的现状

大部分民办高校教学督导隶属于教务处和主管教学院长双管,设置在教务处,以民办高校主管教学院长带头,教务处分管领导,教学督导是具体执行者,这就赋予其不但具有权威性而且具有灵活性,教学管理与教学督导两条线紧密结合,目的性强,能及时处理教学当中的应急问题。当前多数民办高校教学督导组的产生采取选聘和院系推荐的方式,其成员一般是由本校或外校离、退休教授和退休的院领导和院系推荐的在职教师构成。督导组成员积极性高、责任心强、工作一丝不苟,而且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专业造诣颇深,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督导工作中去,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督导的效果。

二、民办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从办学规模到学生人数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之相伴的教学管理问题也凸显出来,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师资力量薄弱,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流失严重

1.师资力量薄弱,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不合理。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薄弱,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不合理主要是指本校教师学历以本科为主,研究生占少数,博士几乎是凤毛麟角。大部分职称是讲师,副教授、教授很少,这与国家要求的高校师资匹配相差很远。年龄结构呈现出两边大、中间小的趋势,老教师、青年教师居多,中年教师少,老教师是从公办或其他院校退休的老师,新教师是缺乏教学经验的刚毕业的年轻教师,都是在对校情、学情不熟悉的情况下走上讲台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师资队伍流失严重。师资队伍流失严重,心理上没有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和学校福利待遇密切相关,并且与同一个层次民办高校或公办院校相比,收入有悬差,也会使得一些教师会为了收入原因选择跳槽。另外,也受社会认知的影响,民办高校始终觉得不稳定,无法和公办院校相比,认为在民办高校工作只是个跳板,在这里可以一边提升自己,一边寻找机会,一旦遇到较好的机会,就会选择跳槽或离职。

(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专业设置不科学

1.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不科学。民办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的人才目标应该是以实践课为主,但当前民办高校课程设置里面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资金短缺导致实验室设备陈旧破损和缺乏,使得实验课程有名无实,不能落到实处。比如航修专业,学生上课就像听天书,他们触摸不到实实在在的教学实验仪器,也不会对这个专业产生多大兴趣和热爱。而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即校企合作单位只能落实在合同里,种种条件限制了学生实习,最终导致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反映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2.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不科学。有些民办高校为了迎合社会需求,在师资和教学条件不足的情况下,盲目地申请和开设热门专业,不考虑后续的就业问题。因为开设热门专业必须有严格的师资保障、完整的教学计划、合理的课程设置。然而,有的是新专业课程已设置,但是教师空缺;有的是具备师资条件,但教学质量跟不上。总之,专业设置不科学造成了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的情况。

(三)授课和教学秩序不尽如人意

1.授课不尽如人意。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有些一毕业就登上了讲台,有些是授课时间比较短,还没有完成教师职业角色的转换,教学经验不足,不能从教材课程的整体结构上去把握。这些教师授课紧张,语言表达不流畅,板书潦草,师生互动少。另外,还有就是体现在讲授内容上,某些课程的重点、难点讲授不清,不能够做到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使得授课内容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影响教学效果。

有些外聘教师处在一种临时授课常态,来去匆匆,自我责任心不强,有付思想,不认真备课,讲课随意或糊弄学生,或没有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培养方案与所选用教材进行授课。课堂上“我讲我的,听不听由你,我赚我的课时费”,使得授课效果不理想。

有些年龄大的老教师虽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使用方言授课,但对相关专业的前沿理论知识和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不够关注,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2.教学秩序不尽如人意。有些教师不能严格遵守上下课时间进行授课,或早来或早走,或晚来或晚走,就会出现这个班下课,那个班还在上课的现象,影响班级上课效果。有些班级学生到课率不高,大部分学生玩手机致使抬头率不高,个别的班级上课人数不足一半,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现象普遍。总之,教学秩序无序使得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受到严重影响。

(四)教学质量监控缺位和评价体系不科学令人堪忧

1.教学质量监控缺位。教学质量是民办学校的灵魂,是民办高校生存发展的基石。民办高校应建立起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强化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全方位监控,规范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督导。但现实很多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是缺位的,没有落到实处。

2.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科学。很多民办高校的教务和教学部门都制定了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和规则,也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这些制度和规则有些是从其他学校借鉴复制来的,未必适合本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如教师课堂评教,应是学生、同行、领导、教学督导等评价各占一定比例,才能客观地评价一个老师的授课水平,但是在现实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和领导评价占主导地位的情况,这样的教学质量评价就会有失客观。还有就是人缘或者担任本院系的行政职务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评价普遍是优,长期以往比的是人缘和职位,而不是教学质量。

三、教学督导在民办高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

教学督导是民办高校为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而进行的以监督和指导为基本原则的教学环节,通过教学督导环节可以全面了解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也只有将教学督导和教学管理密切联系在一起,并充分发挥教学督导的优势,使民办高校教学管理展现新的态势,教学督导在民办高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才得以体现。

1.教学督导可以提升和优化师资力量。作为教学督导人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具体来说:一是给予学校教师以理论指导。民办高校的教师大多数都是非师范类毕业生,所以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是很有必要的。二是对新进年轻教师进行岗前课堂教学操练、校情学情的细致介绍、实践活动课的组织与开展等技能,可使新教师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从学生到职业角色教师的转换,使他们能够会控场和互动,初登讲台时能胸有成竹地面对学生。三是对在岗教师进行经常性的在职培训。四是激励退休老教师发挥余热,鼓励他们老带新、传帮带,做好提高教师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工作。五是针对民办高校教师流动的现象,教学督导人员向董事会提出建立和公办院校相对等的教师薪资福利建议,这些建议资料佐证需要教学督导收集整理和提供。

2.教学督导可以有机整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专业设置。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专业设置存在不科学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学督导做好如下工作:一是教学督导人员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制订教学计划过程中,不照搬其他高校课程的开设计划,积极指导教学计划编制人员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结构,教学督导还可以组织本校教师开发适合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学院”课程,编制一套适合本校学生和教师的课程体系。二是针对校内校外实验场地缺乏的现象,首先需要教学督导深入到师生当中去,鼓励大家群策群力,化解不满情绪。其次,教学督导可以以书面形式上报董事会,尽快解决问题。最后,教学督导人员还应积极邀请在企业工作的员工亲临学校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三是教学督导对新的热门专业要严格把关,前期对新专业进行社会调研,中期要保证新专业必须有严格的师资保障、完整的教学计划、合理的课程设置,后期就是保障新专业的后续就业问题。

3.教学督导可以强化督导教师授课和保持良好教学秩序。教学督导对教师和教学秩序方面的督导内容如下:一是教学督导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监管环节,教学督导深入到教学第一线随堂听课发现教学问题。针对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外聘教师责任心不强、教学态度不端正、缺乏教学耐心,老教师对专业最前沿的信息关注不够等问题,我校教学督导人员加强了对授课的监控力度,如对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开展青年教师教学观摩课、青年教师导师制等。对于外聘老师则督促他们端正教学态度,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对于老教师而言,就要鼓励他们多和学生接触,了解学生需求,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二是教学督导主要通过日常教学巡视和检查的方式来督导工作,对于不按照作息时间上下课的教师要及时提出批评。教学督导不但对教师进行监督,督导教师早退、旷工的现象;而且也要对学生进行监督,监督其是否按时听课、是否遵守听课秩序、是否迟到、早退、是否做作业等情况。如此有利于加强学生的上课组织纪律观念,以便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4.教学督导可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教学督导可以严格监控教学质量和完善评价体系,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机制。具体来说,一是针对教学质量监控缺位的现象,教学督导有权直接参与教师教学的全过程,而不流于形式,并及时掌握教学现状,发现问题时要及时对教师进行指导,这样有利于教学管理的有效调控,能够切实可行地改进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教学督导对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负有全面监督检查的义务,可以对制定和实施教学计划,组织管理教学活动,教师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条件,学生学习状况、学业成绩等诸多方面进行监督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积极向校领导汇报并及时改进,保证教学工作向既定目标迈进。二是针对教学质量评价不科学的现象,如课堂评教当中是学生和领导评教占主导地位,另外教师人缘好坏或者担任一定职务的主观因素影响,都会使课堂评教有失客观,这就需要教学督导人员本着客观、公正、透明的态度,不以教师人缘好坏、个人主观好恶来评判教师,要具有“对事不对人”的公正态度。教学督导大多来自于公办高校退休的教师,他们和民办教师没有直接的利益利害关系,在教学评价体系当中可以做到大公无私、客观公正地开展教学评价工作。

参考文献:

[1]高琪凤.“上海市高校教学督导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16.

[2],王守栋.民办高校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5):199.

[3]王娜.民办高校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10,(4):180.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高校;电子教学档案;管理;利用

高校教学档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改善教学目的所收集的与教学有关档案资料。通过这些素材,可以展示教学进展和教学成果。电子教学档案就是数字化的教学档案,大多以网页形式出现,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档案以电子档形式存储在磁盘或硬盘里。相对传统纸质教学档案,电子教学档案的管理具有大容量信息储存、信息转换快速等特点。

1电子教学档案在当前工作的重要性

1.1电子教学档案超强的信息处理能

力和信息共享能力因高校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造成教学档案管理的工作量和难度都大大地提高,传统的纸质教学档案逐渐显现其弊端,费时费力且容易出现纰漏,无法满足当前的档案管理需求。而电子教学档案具有大容量存储和快速的信息转换功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且电子教学档案能将声音、影像及文字等信息集成储存,增加档案的可视性和可读性,充实了档案内容。传统的纸质档案不适合远距离传阅,容易造成传阅的途中破损甚至遗失,而电子教学档案可以非常便利的远程交流和共享,同时也节省了档案人员对档案进行分类排序及搜索等工作,只需简单的文字搜索便可快捷地找到想要的资料。

1.2存储便利,节约档案管理成本

传统纸质档案对存储环境条件也是有要求的,需存储在适合的温度、适合的湿度及适宜的微生物环境中,而电子教学档案可以大容量的存储在磁盘、硬盘及网络虚拟硬盘等,具有安全度高、易保存的特点。纸质档案花费大量的纸张,存储过程中的防潮防虫,电子档案则省去了这一过程的花费,节约了档案管理的成本。

1.3电子教学档案为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出参考

电子教学档案中涵盖了历任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研究和教学方法上的探讨以及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教学成果的积累;反映本校的重大科技研究成果及创新成果的影像资料;中外一些影响的教授、专家、知名人士来我校讲学及开展与学术相关的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资料,这些都可以作为电子教学档案的宝贵财富,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得以借鉴。

2规范和完善电子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充实高校档案馆藏

明确电子教学档案归档范畴,加强电子档案收录力度,充实电子档案库的信息资源。各种有归档价值的资料须认真仔细地收集整理进行归档,结合本校教学的情况,将电子教学档案系统汇总如下若干部分:

2.1综合系统

含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指导文件;高校改革、教学目标、学制、培养规格等各方面的指示办法;学校规划部署、教学规章制度;教学质量检查、评估和本校一些优秀教学质量的评奖材料等以电子档形式储存。

2.2学科同实验室配置建设系统

含上级相关学科、专业的设置以及实验室的建设相关材料文件;学科实验室的论证和评估、申报及审批材料;本校重点学科同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材料;学科专业同实验室建设的计划及总结的相关材料报表。

3高校电子教学档案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措施

3.1高校电子教学档案存在的问题

3.1.1缺乏相关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

多数电子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不熟悉《档案法》和《档案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造成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去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相关规章制度的缺失,导致一些电子教学档案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多数电子教学档案被忽略在了管理范围之外。

3.1.2对电子教学档案管理的意识不强

缺乏与之相关规章制度,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对其管理意识不强,高校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档案有变动,维护、迁动等相关流程工作量也较庞大而将传统的纸质转变为电子档案也加重了档案员工的工作负担。

3.1.3档案管理人员的现代化管理技术有待提高

时代科技进步迅速,电子教学档案管理离不开电脑以及与档案管理有关的软件的使用。无论是计算机的硬件还是软件的使用,对管理人员都是有一定的专业化要求。目前在电子教学档案管理方面缺乏专业化队伍和现代化管理技术,这两方面都有待提高。

3.2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管理措施

3.2.1完善电子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电子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需从收集、归档两方面入手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在高校和院系进行,所以须设立两级管理结构,即校档案管理室和各院系档案管理室,而校档案室主要以指导工作为主,院系档案室则以实施各项事务为主,各行其责。

3.2.2充实电子档案管理队伍,提高业务能力

高校领导要意识到现代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经费投入,为电子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配备计算机和相应的信息化设备,并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定期参加档案业务业培训,使其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时俱进,实现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化。

3.2.3提高电子档案管理意识,确保电子档案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建立一套安全防范机制,确保其准确性和安全性,比如防火墙的安装、定期杀毒、病毒库的定期更新等可以有效防止病毒的入侵。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安全保密制度并严格遵守,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须对所有文档进行备份,同时数据管理部门也做好数据库的备份工作,防止意外事故造成电子教学档案损坏和丢失。

4总结

教学档案的“电子化”是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电子档案”也将逐渐成为高校教学档案的主体,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档案管理中要有意识地注重“电子教学档案”资料的收集、积累、整理和保存,只有搞好了电子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为教学工作服务,才能真正体现档案工作的价值所在,高校应在电子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上加大力度,让电子教学档案在教学管理中发挥其独特作用,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曼丽.高校电子教学档案管理与利用问题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3,01:60+64.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范文4

声乐,顾名思义就是用人声所唱出的音乐,也就是带语言的音乐,表演方式具有综合性。这种表演方式在国内外有着不同的解释,国外一般就是指唱歌;而在我国,声乐演唱包括歌唱、戏曲演唱以及曲艺演唱等多种形式,比外国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在表演过程中,声乐演唱更注重对语言韵味、演唱风格的把握和表现,更加能体现声乐的艺术性。

一、高校声乐演唱的特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所以声乐歌曲的风格也不尽相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声乐是音乐艺术与语言的结合。其实,简单点来说,就是要吐字清晰、正确发音。

我国民歌在章段结构方面有如陕南、湖南、四川等地的赶五句,还有形式最多的四句头,章段结构不同则韵脚也不同,所以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演唱方法。例如,在演唱情歌时,咬字的力度一般较小;演唱欢歌时,情感一般比较奔放;而在演唱颂歌时,铿锵激昂的歌曲会使演唱更加动人心弦。在演唱技巧方面,需要根据歌曲的情感特色决定演唱速度,不同的歌曲所表达的感情各不相同,一定要用合理的演唱速度将歌曲所传达的感情更加鲜明地传递给听众。

随着声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和流传,我国声乐演唱也借鉴了西洋的美声唱法。在西方音乐史中,西洋美声唱法的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发声特点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这表明,在我国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声乐知识,还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引进西方科学的发声技巧和唱腔体系,结合我国声乐的艺术特点,不断在我国声乐的演唱艺术中加入新的元素,创造出中国特色的声乐演唱方式,最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舞台。

二、提升高校声乐演唱教学的效果

为了能突出语言在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的重要性,就要提升高校声乐演唱教学的效果。提升高校声乐演唱教学效果的途径有以下几点:

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没有兴趣,就是再努力也是枉然。声乐演唱比较注重感情的投入,因此,在声乐演唱教学中,老师要用情感来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老师再以优美的声音演唱、以生动的情节讲解来激发学生内心炙热的情感,引起学生对声乐的艺术兴趣。然后对学生说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内心感受,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明白教学的内容,还能将老师当成自己的朋友,从而营造出欢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能给学生一个好的心情,一个好的心情是歌曲演唱的必要前提。

其次,要有合理的教学方法。高校的学生大多没有很深的歌唱基础,各自的音色也不一样,以前大合唱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了。所以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一方面,老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声音特点和各自适合的演唱风格,然后制定出针对性地教学方案;另一方面,学生要认真聆听自己同学的演唱,发现与自己不同的演唱风格,并与自己的风格作出对比,然后引起自己的思考,提高自身对声乐的鉴赏能力。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培养学生评价艺术的能力。总之,新的教学方案对老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老师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出色的组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科学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

再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其选择合适的作品,这对提高声乐教学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作品的选择上,要选择学生喜欢的作品,不宜选择像《一抹夕阳》那种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的作品,学生很难理解,不易掌握;若是选择像《绒花》这种琅琅上口、旋律流畅的作品,不仅能使学生快速掌握歌词含义,还能对学生起到鼓励作用,激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高效声乐教学的有效性也就能得以实现。而且现在网络信息技术发达,学生通过网络能搜索到自己感兴趣的歌曲,视野也比较广阔。所以老师选择的作品要有多样化的特点,保证学生能够与时俱进,让他们树立独立创作的意识,从而使我国的声乐演唱不断创新与发展。

最后就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声乐演唱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声乐作品的演唱对歌手有着更严格的要求,歌手不仅要演唱出歌曲的内容,还要将歌曲所表达的感情通过自己优美的嗓音和良好的台风传递给听众。学生在参加一些实践活动的时候,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加以改正。所以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这种活动,在上台之前,老师要向学生讲解演唱的要点和技巧,告诉他们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怎样处理这些临时发生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地心理准备。在活动结束后,老师要和学生一起探讨演唱中的不足之处和可取之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声乐艺术演唱技巧,推动声乐艺术的发展。实践需要总结经验,课堂教学也需要总结经验。总结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整个教学的过程作出回顾,学生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表现会作出评价,这样学生就能明白自己哪里不够好,在下次的演唱表演中就会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在无形之中提高了自己的演唱水平。

三、高校声乐演唱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

若是说到声乐艺术,除了音乐之外,不得不提的就是语言,语言与声乐艺术密不可分。声乐语言包括歌词、旋律、声乐等三个层次的内容。声乐演唱要是离开了语言,也就没有了灵魂,失去了声乐艺术原有的魅力,所以语言在声乐演唱中必不可少。完美的声乐演唱要准确地运用歌词语言、高超的演唱技巧,尤其是在运用美声唱法的时候。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与外国的语言文字相比,不管是在结构上还是在发音上都有着较大的差别,所以在发声技术上也有着明显的区别。有的学生太看中发声技巧而忽略了语言发音的正确性,尤其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方有着不同的口音,这对学生的发音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发音不正确,歌曲的内涵也就无法通过演唱表达出来。有些学生虽然能够清晰准确地唱出歌词,但是忽略了语言的连贯性,使演唱失去了美感。

语言是声乐精神的代表。声乐艺术的魅力就在于音乐与语言的结合,没有语言的声乐是没有灵魂的。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我们要把握语言的精炼准确性,准确地运用语言对促进声乐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高校声乐教学中一定不能忽略语言的重要性。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多媒体;基础教学;传统教学

0 引言

在当代技术发展背景下,艺术基础一直就是一个比较热门话题。而美术类基础课程更是人们最常讨论的一个话题,而本文主要是在多媒体技术的前提下来进行研究分析的。多媒体技术是当前社会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这是当前社会中最能感受体会到时代背景。在当前社会中,有了网络的技术的承载,生活中流传了各种信息与图像,在美术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把教学与生活挂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多媒体在高校美术基础教学中的运用有利改进人们对传统美术基础教学的认识

我国的美术基础教学主要是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西方的影响,50年代苏联的影响,在80年代的时候又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可以这么说传统的美术教学为我们大半个世纪的美术人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也较以往有了更大的进步。在该种环境背景下就要求各个高校的美术基础教学要做出一定的改进,在各个高校中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美术专业,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就要求美术基础教学应该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发展来进行不同的调整,在美术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效果的提高上,教师在采用教学方法的时候不是为了向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育。美术的教育的教学不仅是为了想学生传递基础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希望学生能对其知识进行继承与发展,这不仅是教学的目标也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正好可以提高一定的技术支持,比如说在透视学这一门教学中就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师应该要运用大量的三维空间来引领学生去体会空间上复杂多变的规律,这样起到的效果肯定会比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来的效果更强。因而,若是想要进行教育制度的改革首先应该要去教育方法来进行改变,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就有利于在教学中出现全新的教育方式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的教学,其弊端也在不断的暴露出来。传统的教学方式陈旧、信息更新缓慢等,在多媒体技术运用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要对自身的教学思路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分析,这样在丰富教学内容与思路在日后的教学中有利于丰富多媒体的功能。其实在高校美术基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教学方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由原本教师教学逐渐向以学生为探究中心发展,使得学生通过主动就可以在多媒体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通过该种方式使得原本被动的学习向学生主动学习来转变,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加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使得原本枯燥无聊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对教师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需要教师不断的深入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类型的问题都可以进行明确的讲解。在多媒体技术教学中更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素养。

2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美术基础教学中运用有利于提高美术基础教学的效果

在以往的教学中,更多的时候都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讲,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就会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受到一定的坚固,没有办法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在美术基础课程中学生就会缺少创新的主动能力,也不会主动的学习。但是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比如说在美术基础课程中的欣赏课程中,多媒体技术能够为该课程教学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在教学中,我们都知道若是想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技能,更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基础课程与欣赏课程的开设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美,体会美。在类型课程中进行教学更多的不是为了提高学生美学的技能,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主观能动性。在高校美术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提高对作品欣赏的能力,同时还能够接受优秀作品的熏陶,进而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美术基础教学中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

学生素养的提高是对教育的要求,更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在高校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中,教师能够抓住重难点,发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可以引起学生的讨论,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整个课程的认识程度加深。同时多媒体技术把听、看结合一体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对于学生的素养提高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忠正,祖秀霞.高职院校艺术类之美术基础教学[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4(01)

[2]华杰.美术基础教学的现状与反思[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04)

[3]戴凌云.独立学院美术基础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研究――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学理论.2013(11)

[4]钟建,林荣芳.对当前高校美术基础教学的思考与研究[J].美术大观. 2013(04)

[5]孙冰,黄宏瀚.浅谈高校美术基础教学的两难之境[J].美术教育研究. 2013(18)

高校教学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高校;教学评估;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5-0128-02

高校教学评估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实行监督和考核的主要形式,是国家判定一所高校是否合格以及选定重点高校、重点学科的重要依据,也是高校完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巨大动力。在教学评估实践中,评估专家除了实地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外,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系统地检查学校教学条件、教学状态和教学效果三个层次共7个一级指标和1个特色项目,19个二级指标,44个主要观测点,其中大部分指标都查阅相关的档案材料来佐证。可以说,收集齐全完整、整理科学规范的档案材料在评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高校档案在高校教学评估中所起的作用

高校档案是高校在从事教学、科研、党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是学校活动的真实记录。高校档案随着学校的建立而产生,随着学校的发展而逐步增加积累,成为学校发展的历史凭证,详细真实地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历史全貌。高校档案这一原生特性是其他形式不可替代的。同样,高校档案也是教学评估的基础,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高校水平评估的结果。

1.1 档案是教学评估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高校教学评估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学校教学的主要信息,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为了保证学校评估工作的客观真实,必须充分依赖学校档案材料,因此,完整、准确、系统地收集高校档案材料是搞好教学评估的基础。无论评估工作程序、组织机构、指标体系如何确定,最终都将凭借大量的档案材料,才能形成对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客观的、全面的评价,否则,评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2 档案是评估专家作出符合实际评价的依据

评估专家进校考察除了实地了解学校的实际情况之外,其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听自评报告,看评估材料,系统地审阅原始档案材料,了解学校各项的工作发展过程,从而做出客观评价,在所有评估指标体系支撑材料中,最能打动评估专家的是原始档案材料,而后补材料以及缺少原始档案支撑的评估指标体系报告,即使写得再多、再好也显得空洞、乏力,因此,评估工作中最有说服力的佐证材料就是大量翔实的档案。2007年12月我校首次接受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在这次评估中,评估专家主要是通过系统查阅大量的原始档案材料来收集学校教育的主要信息,了解各项工作的发展状况,借此对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做出客观评价。

1.3 档案是教学评估的重要凭证

学校档案作为信息资源的基础是了解过去、总结现在、预测未来的基础,是科学决策的基础,具有凭证和查考作用。例如,评估专家在听取我校特色项目汇报时,对其中我校办学精神“以恩来精神办学”提出一些疑问,根据档案馆提供的原始档案材料,工作人员向评估专家做出了详尽的解答。

2 高校教学评估中凸显出的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

尽管档案材料在学校评估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了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但在接受验收检查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比如,教学档案不够完整、档案收集不到位、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不到位、档案管理缺乏创新意识等,其实归根结底是管理问题,这一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并不被重视的工作却在关系学校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凸显出了它的重要性。从评估工作中发现的档案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档案管理意识仍然薄弱

在教学评估中,大部分高校都是在接到教育部参加评估的通知后,才着手收集整理评估工作所需的各类档案材料的。在材料准备过程中,很多高校虽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都倾注了大量的细致工作,但部分工作由于当时没有全面、及时的记录或材料记录零星、分散,导致拿不出过硬的凭证实据来证明自己,为了迎接评估,不得已再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重新整理补充材料,以致给人以虚假证据的印象。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2.2 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不规范

由于评估所需的材料和同校档案管理所要求归档的范围不相一致,所以档案管理中所收集的材料对评估所需往往是不尽如人意,加之平时对一些有价值的档案材料管理不规范,使材料的质量与评估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1)必要的教学档案材料缺项较为严重。如各科试卷的分析报告、部分实验报告没有存盘。原因是管理人员频繁更换,没有及时做好交接工作,使一部门材料人为流失,有些材料缺乏连续性。有些实验室一直对学生开放,但是评估时却发现没有开放记录等佐证材料。学生论文、学生作业、试卷报告等没有任课教师的批改痕迹,又存在材料丢失等现象。(2)档案材料中不规范的现象比较普遍。如部分统计表格式和内容不统一,相同内容的表格,前后名称不一致,有些职能部门形成的文件材料,没有文件形成日期和加盖公章;有些材料的纸张大小和字体格式不统一,不符合公文的基本要求;有些材料中提到的数据,前后不一致;交叉部门上报的数据分析由于统一口径不一致,导致数据失真,直接影响了评估的结果。

2.3 档案材料管理手段落后

由于受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影响,档案工作在高校中心工作中处于相对边缘化地位,与学校其他领域比较,管理手段明显落后,目前仍以手工管理为主,计算机为辅,无法适应高校快速发展中急剧增长的档案信息的存储需要,更无法满足本科教学评估对档案信息快捷检索与利用的要求。

3 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3.1 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增强档案意识

为了更好地发挥高校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应抓住本科教学评估的良好契机,广泛开展档案法规、意识、内容等的宣传活动,让全体教职员工更多地了解档案、关心档案,提高他们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调动他们形成档案、保护档案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档案管理部门还应增强与其他部门的双向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逐步理顺内部关系,使档案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同步开展。另外,档案工作人员也应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档案开发利用,另一方面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吃苦精神。

3.2 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档案工作目标责任制。高校档案工作仅靠档案管理部门来抓,力度远远不够。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档案管理部门挂靠于学校办公室,各职能部门和教学院系、部不在同一级别,平时要求完成收集归档任务时就经常出现职能部门不听,教学院系、部不信的状况,造成工作难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对高校档案工作应实行“三纳入”、“四同步”管理制度。要将这个制度落实到位,必须建立档案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高校主管领导是档案工作一级责任人,各职能部门和院系部负责人是二级责任人,各单位兼职档案人员是具体执行人,学校档案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使高校档案工作形成一种有人管,有人做,有人查的良好机制。

(2)制定统一的评估档案归档范围和实施细则。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由7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44个观测点和1项特色项目组成。这些指标和观测点只指明了内涵,至于外延所包括的内容则需要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由于现有的高校档案归档范围不能满足教学评估的需要,因而各高校有必要联合教学、评估、档案等部门,以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为基础,制定出相应的评估档案归档范围和细则。在高校各门类档案中,教学档案是教学评估的核心和主体,因而教学档案归档范围和管理细则的制定应成为重点,只有清楚界定评估档案材料的收集范围和内容,才能做到科学归档,并在本科教学评估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3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

随着校园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必然产生大量电子信息,这些电子信息的归档管理将会更好地满足本科教学评估对档案信息检索、利用的要求。所以,要强化专兼职档案人员的电子信息归档意识,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校园数字化建设总体规划。学校档案馆(室)及各职能部门,尤其是教务、科技、人事、学生工作等部门,应当尽快建设较完备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同时尽可能地提高计算机管理对档案著录和自动标引工作参与度,实现档案计算机检索与编目。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将档案信息管理同办公自动化管理融为一体,提高信息采集、传输和服务的效能。

参考文献:

[1]任世宏,白晶.高校档案管理实践探索[J].黑龙江档案,2008(2):11.

[2]倪慧敏.高校评估档案管理规范化的探索[J].档案学研究,2006(5):23-24.

[3]马玉杰.本科教学评估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研究[J].档案学研究,2006(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