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教学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音乐课教学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音乐课教学方法

音乐课教学方法范文1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方法;探索

音乐鉴赏教学实践中,各种教学方法的作用,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高中音乐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和选择教学模式,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为提高音乐鉴赏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教学方法的优劣关系到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高低。然而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有时,在一节音乐课中,可能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音乐教师要在每个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里起主导作用,就必须创造积极的教学状态,发挥自身素质特长,努力做到“启发有方、诱导得法”。让我们铭记柯达伊的告戒:“好的音乐教师,要比歌剧院的指挥重要得多。一个蹩脚的指挥,不过是失败一次,而一个蹩脚的教师连续失败三十年,则要扼杀三十批儿童的音乐天才。”

一、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今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以我讲你学、我讲你听、以自身感受代替他人体验、以间接经验代替直接经验进行教学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它致使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接受式地学习。教师的这种教学方式泯灭了音乐课程的自身魅力和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已经步入终身学习时代的当今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了。如果我们的音乐课不能让学生喜爱音乐,音乐不能成为发自学生内心的需求,那么,任何所谓的“音乐学习”对学生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更不用谈“终身学习”了!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科的自身特点,把兴趣归还给学习者,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变“学会音乐”为“会学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热爱音乐,从而对音乐产生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愿望。

二、教师要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化的教学。

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个性特长,让学生人人都能参与到音乐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当学生对音乐发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持久的音乐学习动力。如在欣赏德国作曲家舒曼的钢琴套曲中的《梦幻曲》时,请学生根据音乐要素以及音乐情绪上的变化想象音乐所描绘的内容。课上有时会邀请有舞蹈特长的学生为《梦幻曲》配舞,高雅的芭蕾很适合表现乐曲的意境,舞蹈的韵律随着音乐的节奏展开,乐与舞的融合更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学生用色彩来表现音乐给人带来的感受,大多选择浅蓝色,淡紫色,不只选用一种颜色,还有运用多种浅淡颜色描绘的。有绘画功底的学生还用画笔描绘了自己的梦幻世界。有写作特长的学生写了音乐随笔,表达自己在音乐中的感受:“它以娴熟的浪漫主义手法,把我们带进了温柔优美的梦幻境界。这首曲子主题非常简洁,具有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色彩。旋律几经跌宕起伏,婉转流连,使人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轻盈飘渺的梦幻世界。”学生对音乐这种深入内心的理解不禁让我感动至深。师生面对同一音乐审美对象,教师首先必须对学生持信任态度,对他们相对于艺术所处的主体地位予以尊重。

三、教师要注重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是一种简便易行且为多数音乐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使音乐教师有较充分的主动性,易于把握所传递的音乐知识及音乐常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系统连贯的知识。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一部结构复杂,意蕴深刻,有一定份量的作品。欣赏时,可运用讲授法,讲述作品标题的由来,讲解变奏曲式及主题音乐等。这些内容都将对学生理解把握整部作品起到引导、启发和铺垫的作用,同时也为他们欣赏作品做好了心理和基础知识上的准备,许多难点要点在欣赏中也会迎刃而解。其他如欣赏交响乐、管弦乐等,也应该先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欣赏的基本知识。如对交响乐队的乐器、编制及位置编排和曲式结构都要有一个大概了解。若叙述和描绘教学内容时,语言生动形象或穿插一些与讲授内容有关的趣闻,更能增添教学效果,这须依赖于教师平时就做个有心人,有意识的阅读和积累。

四、教师要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

音乐课教学方法范文2

1 目前职业院校音乐教学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目的模糊

很多职业院校由于未形成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对教学课时难以进行合理规划。长而久之,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和教学框架的模糊导致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主的有关音乐课程并未投入到日常的教学中,达不到最初的教学目的。同时,盲目的教学目的也会渐渐地使得学生不知所然,而教师失去了教学目标,这样的音乐教学将没有任何效果。现在很多院校将音乐课程定为选修课程。首先这种态度就影响了对这门课程的受重视程度。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就不可能对这门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大家把这门课就当作了一个茶余饭后消遣的课程。以自己的心情来决定上不上课,这直接就破坏了该课程的地位。同时很多学校的音乐课没有硬性的考试压力,这也间接的导致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不够重视。

1.2 师资数量需要完善

在很多的职业院校中,音乐课的师资数量是明显不足的,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往往是一个大教室几百人只有一个老师在那儿上课。有的学校甚至只有1到2个音乐老师。这怎么能满足学校音乐教学的需求呢?因此,增加音乐教师的数量是很有必要的。

1.3 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教学模块不协调,教材选择不当

从当前各大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学来看,教学形式过于死板和单一。虽然音乐受到年轻学生的热烈喜爱,但是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教学形式的单一和陈旧。在相当多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学模块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进行协调。如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化,课时过少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如期的完成,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教学结构不协调等都会严重影响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同时,职业院校中还普遍存在缺乏实践环节。由于教材的选择不当,使得该有的音乐知识培养不起来。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是没有专门的教材来上课的,他们就是靠老师自己制作的课件上课,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正确的教材选择是可以很好的指导学生学习的,就是在自学的时候也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4 课程学习课时安排不足

很多的职业院校中,在对于音乐课这样的课程时,课时安排明显不足。作为一门需要持续学习的的课程来说,一学期十多个课时的安排是明显不足的。对于想渴望在课堂中获得音乐知识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这样的课程学习就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形同虚设。既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又没有让他们对音乐有本质上的提高。音乐的素养就很难培养起来。

2 职业院校音乐课教学方法措施

2.1 因材施教的制定教学目标

职业院校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只有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才可以很好的实现以及帮助学生很好的提高音乐素养和对音乐能力的提高,这是相辅相成的。制定的目标过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标过低又会让学生觉得知识乏味。因此,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才是最适合的。

2.2 因材施教的制定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单纯的音乐理论知识过于空泛,学生掌握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与学生开展互动,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发散思维。同时,学校应该鼓励数字化的教学模式,如PPT、观看影像和图片等。当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适当融入乐器的演奏,营造一定的艺术氛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艺术追求。对于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就要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会调动起来。同时,相同的学生也不能总是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也是行不通的,对一种方法学生产生了免疫,就会逐渐对它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就需要适时的变换教学方法,让学生时时保持兴趣,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一切教学活动的实施就变得轻松和容易了。因此,因材施教的制定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3 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学生长期接触单一化的教学内容,会渐渐的丧失对音乐教学的乐趣。单一化的教学内容不能丰富学生音乐知识。音乐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意识形态、文化精神的代表,与历史、美学、文学、哲学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一门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的学科。学习不同风格的音乐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提高文化内涵和底蕴,摆脱传统的观点和看法,开阔眼界,形成开放式的思维方式,树立多元化的价值观。世界上的音乐元素是数不尽的。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实施多种多样的音乐元素让学生充分的感知。所以在音乐课堂上就应该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各个地方的音乐,体会各个地方音乐的价值。有价值的音乐是能够激发人内心的信念和成为人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这种感受力变成自己的力量和精神财富。

2.4 适时的变换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是老师说,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落伍,新的教学模式亟待产生。原来的教学模式就是你听我讲,满堂灌等等。学生听的乏味,老师上课没有成就感。现在,就可以将课堂模式进行一个变换。让学生来主导课堂,教师进行指导。比如,在每节课之后,给学生布置任务,下去搜索一个音乐主题。让学生自己去找相关资料,充分了解相关音乐知识。课堂上就来进行课堂比赛,充分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这样,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就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就可以很好的避免光听老师讲的尴尬境地。这样,就可以成分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以及锻炼音乐以及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2.5 增加音乐课外实践

音乐教育集理论知识和实践于一体,缺一不可。学校应根据其特点合理地对实践课程的课时进行规划,切不可一味地着重理论教学。再强的理论知识都是建立在实践之上,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一些音乐实践活动,如举办的小型音乐比赛,乐器表演等,使学生学会将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之中,并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同时这样的表演机会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信。除了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学有所用以外,更要让学生参加更多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学校举行的音乐节,音乐比赛。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音乐元素,可以和更多的人交流音乐的真谛,让学生体会到更有价值的音乐的快乐。优秀的音乐节目也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这是很好的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音乐课教学方法范文3

关键词: 高中音乐教学教学方法改革创新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向前推进,我国中学音乐教育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始于20世纪50年代,1996年全国统一在高中开设了艺术欣赏课,颁布了《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改变了高中音乐教育长期空白的状况,体现了德、智、体、美要全面发展和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音乐教学作为高中教学的一部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是全面提高高中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国家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规范了高中音乐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定位、课程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各个方面的标准,为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水准设立了新的目标,是新时代对广大高中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提出的新挑战。

当前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相对滞后,现行普通高中音乐教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作为高中音乐教师,我们要根据高中音乐教学的现状,改革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与时俱进,转变思路,不断完善教学方法。

一、教师要主动转换教学理念

首先,教师要认清当前的音乐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的高中生通过电视、网络、电台、手机等媒体对音乐的感知与理解比以前更加全面,对国内国外的通俗音乐、民族音乐等都有了多方面的接触,许多高中生曾学习过钢琴、小提琴等乐器,接受过家教式的舞蹈、歌唱等方面的专业训练。高中生基本掌握了一些音乐方面的初级专业知识,音乐的整体素质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针对这种教育环境的转变,高中音乐教师要开拓思维,与时俱进,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

其次,高中音乐教师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注意避免音乐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避免音乐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而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避免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音乐教学不脱离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再次,教师在音乐的教学中要善于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全面了解音乐艺术的学生,要加强音乐教育教学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学生美育的全面发展;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时代精神的指引下提高我们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二、教师要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

1.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已被广泛运用。网络、多媒体具有技术、功能上的多种优势,传统的音乐课教学方法与现代化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不仅能有效地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音乐课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比如音乐欣赏虽然有一些配套的音乐磁带,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欣赏需要,为了让音乐欣赏更加吸引学生,教师应用DVD录像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件制作中插入视频,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欣赏需要,而且能增强课堂效果。

2.加强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

普通高级中学音乐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和素质,因此教师应从审美的角度教会学生如何欣赏、鉴别和创造音乐美,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良好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素质的最终目的。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对音乐的反馈,鼓励学生发言,师生互相点评,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次序,使学生在掌握节奏、乐理等知识的基础上,将意志品质升华到一定高度。

3.拓展音乐教学的空间和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学校应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比如可以举办才艺展示比赛,一年一度的合唱比赛,主持人大奖赛,十佳歌手比赛,器乐、舞蹈比赛等。这些课外活动能增加课堂学习的连续性,教师在课堂中结合这些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动员,可以为参赛学生进行辅导,使学生课堂内外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也更加满足了他们的需要。

众所周知,课堂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设置交流环节、提供交流平台,是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加以引导,如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反映学生生活的音乐作品(比如校园歌曲),在课堂播放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聆听,相互交流,感受乐曲的意境,从比较中有所发现,从发现中有所提高,让学生在感受成功中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教师要主动更新教学计划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增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增加乐理部分的内容。基于学生要学习乐理知识的愿望,以及他们对乐理知识了解和掌握不全面的现状,教师要适当增加部分乐理知识,如节奏,曲式结构,音的长短,音名和唱名等。这些乐理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欣赏音乐、学唱歌曲等。二要增加部分流行音乐及通俗音乐的素材。我们的音乐教材内容中的曲目都是一些比较经典和严肃的音乐,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相对较少,因此很多学生对于音乐课没有兴趣。加入这部分内容是时展和学生求知的需要,可以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拘一格,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音乐。书本上往往都是一些名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固然优美,欣赏价值很高,可是学生往往觉得它们离实际生活很远,因此在教师教学中应播放校园音乐活动或比赛的录像,增加部分本校学生演出视频的欣赏,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身边人的作品,缩小与音乐的距离,提升自信心。

四、结语

普通高中新课标的实施,为音乐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广大音乐教育者要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特有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使之成为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成为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导向。高中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任重道远,笔者愿同广大音乐教育者一起努力,谱写音乐教学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冯兰芳.对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欣赏课程的探讨[J].中国音乐教育,2005,(10):28.

音乐课教学方法范文4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导入方法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184-01

好的开端是做好一件事的基础,上音乐课也同样如此。一节生动、有趣、知识性强、课堂气氛活跃、深受学生喜欢的音乐课,有个良好的导入是十分关键的。所以教师从新课一开始的导入就要激起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理,让他们自己喜欢到你的音乐课堂中来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对导入环节的设计,科学、合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导入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导入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不管用哪一种方法,都必须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进行设计,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他们所需要的、所喜欢的去设计。

一、故事导入法

这种导入法是我根据平时学生们的表现而采用的一种方法,长时间来我发现,虽然他们是中专生,但是不免存在着天真和幼稚,他们接受故事或典故比老师上来就长篇大论要容易和喜欢,于是我就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用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比如说,在欣赏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时,我讲到:“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长城为之崩裂,露出范杞梁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从此,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庙中有楹联这样说: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故事讲完,我看到了学生们哀伤的表情,接着我不失时机的说:“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歌声来听听孟姜女的倾诉吧。”由此就把学生们引入到了本课主题,最后收到的效果也很好,他们很容易的就总结出这首民歌所要表达的感情。

二、多媒体教学导入法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音乐教学领域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也为我们的音乐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活力、精彩纷呈的音乐世界。音乐课不再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架琴、一台录音机”了,它集形、声、色为一体,让学生在强化听觉效果的同时,也从视觉上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持,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画面色彩艳丽,形象逼真,与音响浑然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官,使学生耳目一新,获得准确生动的艺术形象。例如在欣赏《白毛女》的教学中,我们如果以听录音、看剧情文字介绍,并不能很好地体现“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残酷,但是通过多媒体教学,把歌剧《白毛女》的部分视频进行播放,让同学们以更直观的方式从屏幕上活生生的看到地主黄世仁、狗腿子穆仁智等人无恶不做的丑恶嘴脸,看到喜儿被卖身抵债,最后被逼入深山,终年不见光日,人不人,鬼不鬼的惨象,这样就会使学生在情感上激起对旧社会的强烈憎恶,对喜儿的悲惨遭遇感到同情,从而加深了同学们对本课学习的印象,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增强了学习氛围,使学生以更直观的方式去感受音乐、体会音乐,让学生学的更快、学的更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创设出了优美的课堂情景,而且有效的提高了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更培养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三、听辨导入法

听辨导入法是音乐教学独有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很快集中起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迅速进入主题。在讲民歌时,我选取了《送我一朵玫瑰花》和《洗衣歌》两首民歌片断,让学生听,听完后告诉我这两首民歌分别是哪个民族的。他们带着问题去听,自然就听得仔细认真。

四、语言导入法

音乐课教学方法范文5

关键词:音乐鉴赏;审美旨趣;教学方法

作为一门音乐文化教育和艺术修养课程,《音乐鉴赏》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人格全面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音乐的方法、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能够为他们增强对音乐的见解、享受音乐和创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音乐鉴赏》的教学工作需要教师以正确的教育理念与科学的教学方法为指导,在结合音乐审美性、人文性和多元化等特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把握音乐和理解音乐的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文章拟从音乐审美旨趣的角度浅谈音乐鉴赏的教学方法。

一、引导学生多听音乐,广泛了解各种音乐知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是不能“教”的,音乐的不确定性和非语言性决定了其教学机制主要不是依靠讲授进行的,而是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有参与其中的感受,这样才能唤起他们对音乐特有的兴趣。起初可能只是一种懵懂的感觉,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听,便会逐渐感受到音乐的特点和意义,比如节奏、节拍、旋律、风格以及乐感。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不断扩大自己的欣赏面,提高耳朵的感知能力。

学生要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还要学习和了解有关的音乐理论及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全面地理解一些大型的交响乐、协奏曲、歌剧等更高难度的音乐。因此,对于普通的大学生来说,既要掌握一些基础理论,比如音乐的节奏、韵律、曲式,同时还要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作曲家生平、时代背景、音乐风格、流派等有所了解,这是欣赏一部作品必需的准备工作。

二、强调审美核心,注重感受和鉴赏

教授音乐的根本宗旨便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开授音乐鉴赏课的基本价值就是让学生在听音乐和创造音乐的基础上,充分感受风格各异的音乐中的音响形式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在理解旋律的同时为音乐所表达的内涵所吸引,找到与音乐在情感方面的契合点,从而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所以,除了“听”之外,还要有“赏”。“赏”也是学习过程当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创新授课形式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听与赏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鉴赏音乐的习惯,鼓励学生多渠道地学习音乐知识、积累音乐经验,鼓励学生独立而多角度地感受音乐并形成自己的见解,以提高学生在音乐创作等各方面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三、轻难度重创造,轻讲解重实践

《音乐鉴赏》课的最大优势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和思维能力。“轻难度重创造,轻讲解重实践”,指在课堂上开展发掘学生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紧紧围绕学生并坚持师生互动,将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及其对音乐的感受放在重要位置,统一于“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这一要求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表现自己感受到的一切,并从中受到艺术的感染。比如,当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典雅古朴的旋律响起时,教师可借助形象的描述、生动的语言,引导和启发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丰富的想像力,让学生置身于如诗如画般的意境中。

四、重视中外各民族音乐,发挥音乐文化的教育作用

中华民族有着十分丰富而又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许多民族音乐作品都包含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广泛地欣赏各种类型的音乐与舞蹈、影视、戏曲等多种类型艺术,强调多种艺术的结合,既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和喜爱,又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比较和鉴赏多种艺术作品的精华,感受祖国文化,增强爱国热情。比如,在教授阿炳的《二泉映月》时,首先让学生聆听音乐的节奏,在感受到委婉、跌宕起伏的意境之后,再把阿炳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凄惨的身世介绍给学生,再现阿炳对社会环境的不满和反抗情绪,将阿炳内心世界的悲愤与痛苦展现在学生眼前,把我国民族乐器独特的表现力介绍给学生,升华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情怀。

当代大学生中很多都“听不懂”西方古典音乐,除了对音乐语言及其表现形式等知识较为匮乏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西方音乐的背景缺少了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世界名曲,并辅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提示和解说,开阔学生视野。

总之,作为一门以“听”与“赏”为基础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的艺术课程,《音乐鉴赏》课程既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用良好的艺术气质去感染和引导学生,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氛围,把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体而形象的感受;同时也要从各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素质。

参考文献:

音乐课教学方法范文6

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这就要靠中学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从而引导出学生丰富的敏感性。那么,作为音乐教育者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呢?我认为要从课内外多方面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

首先用这堂课的主题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音乐课堂,让学生产生一种神圣、奇妙的殿堂般的感受。教师紧接着再趁热打铁,让学生随心所欲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展现心中的最原始的情绪体验。表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接下来,教师一边让学生复听音乐作品,一边用生动的语言简介作品背景,从而揭开它的神秘面纱,让学生领会每一首音乐作品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史故。例如本人在初一“鉴赏与感受――中国民歌”这一单元欣赏课的教学中,通过阐述中国民歌几千年来历经各个朝展演变的历史,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歌是民族艺术遗产中的瑰宝。从古至今,民歌一直紧密地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愿望、忧愁和欢乐,记录着他们的历史。在民歌中闪烁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作为中华儿女,应掌握了解我国灿烂的音乐文化,并继承和弘扬中国民族艺术,使民族艺术的光辉永存。一种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就会从学生的心灵深处油然而生。学生们此时热切盼望着我对具体的作品作进一步的分析,作为引导者我第二个目的在不知不觉中已得以达到――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并有了积极探索音乐内涵的动力。

再下一步,本人采用启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得出结论。例如在欣赏分析中国民歌的类型特点的过程中,可以先启发学生确定每一种民歌类型的音乐欣赏的研究主题。如欣赏中国民歌中的《放马山歌》和《赶牲灵》,学生倾听完,我接着启发:“你们能听出它们是我国哪一种类型的民歌吗?”学生纷纷回答:“山歌。”结果引发了他们的疑问:“为什么同是山歌,演唱风格特点却不同呢?”从而让学生自己确立了研究主题,我进一步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引发他们研究讨论学习的兴趣欲望。学生的思维非常积极活跃,我只是做启发引导:“想一想这两首山歌产生地区有何不同?”并走到学生中去指导他们注意观察曲谱以及再一次让他们注意观看(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中播放的插入影片中的背景画面。学生最后经过自己的观察研究分析,发表他们的观点看法,最后我把他们的观点综合,进行点评式分析“《放马山歌》与《赶牲灵》都属于山歌,但由于地区不同,在旋律、曲调上又有各自的特点。《放马山歌》这是一首流行于云南的反映放牧生活的著名山歌。歌曲结构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下旬曲调是根据上句的音乐素材发展而成的。全曲音域只有五度,仅用6(la)、1(do)、2(re)、3(mi)四个音,歌词简练,其中夹以“喔噜噜”等衬腔,以及赶牲口的吆喝声,表现了牧童的活跃和欢快的情绪,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赶牲灵》是一首陕北人民喜爱的山歌(信天游),旋律由上下对应的乐句构成。上句句幅宽长,跳进上行与级进下行的音调交替,加上带上滑音的自由延长音,听上去就像通往远方的道路那样悠远。下旬句前加了“哎哟”感叹性的小衬腔,句首从高音区开始,然后节奏型似马蹄声xxxlxxxl,显得急促,反映了热切期待的神情。”最后得出有关中国民歌的类型之一山歌的特点结论――山歌是劳动人民在山间野外自由抒发内心思想情感的抒情小曲,它不受劳动节奏和动作的特约。各地山歌的风格、色彩和特点也各不相同。一般说来,高原地区的山歌比较高亢、嘹亮、粗犷有力,平原地区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山歌比较流畅、秀丽,草原上的牧歌则辽阔、舒展而热情奔放。山歌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歌词常带有即兴性。因此山歌的节奏大多是舒展而自由的,音调悠长飘逸,节奏、曲调可随意伸长、缩短,加以变化。有时为了更好地抒感,使歌声传得更远,还可以加入呼唤性的衬词、衬句。从曲式结构上看,由两个乐句和四个乐句构成的乐段结构最为常见,也是最基本的内式。我肯定地告诉学生这个结论是我们师生共同的研究成果,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研究的价值意义,从而使他们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感受到研究学习的快乐。那么在整堂欣赏课对音乐作品具体分析过程中,教师如果始终贯穿着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那么作为这堂课的总体教学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即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里,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分析能力,最终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形成且提高。

总之,我们音乐教师只有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思想,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上出一堂别开生面的优质音乐欣赏课,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产生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提高审美能力,最终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