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

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 儿童文学翻译意义语言特点

一、前言

儿童文学因其特殊的语言特征、特殊的读者对象有别于普通的文学,因而儿童文学翻译自然具备不同于一般文学翻译的显著特点:它既要遵循普通文学翻译的特点和规律,又要时刻在文体,文字上体现其特殊性。笔者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两部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不同中译本着手,对如何把握儿童文学翻译的特点进行说明。要正确认识儿童文学翻译,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儿童文学,以及其特有的文体文学特点。

二、儿童文学及其特点

关于儿童文学,历史上有过不同的解释,且有其各自的侧重点。“五四”前后,叶圣陶、茅盾等人侧重“儿童本位”,后有人认为儿童文学的首要目的是教育儿童。儿童性和教育性显然被认为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特征。然而,还有这样一些问题有待回答,如:多大的孩子是儿童?儿童文学成年人看不看?教育性和文学的审美性孰轻孰重?等等。

笔者认为儿童文学不应仅从它的读者群体,更应从其语言文体特点为出发点加以解释。它的主要读者是儿童(儿童又可依年龄高低分为幼儿、童年、少年,其中以小学阶段处在童年时代的孩子为儿童文学的核心读者),其文字浅显易懂、形象生动,直接与具体的形象、动作、声音、味道、颜色等联系,易让孩子发挥想象,产生相应的联想。它须符合儿童的文学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语言既要充满艺术之美感,又不能凌驾于儿童之上,超越其理解和欣赏能力;既要朗朗上口,符合儿童口语的特点,又要讲究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儿童文学的译者必须考虑儿童这一特殊读者群,将自己置身于作品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用心良苦,同时还要把小读者时刻放在心中,把自己想象成目的语读者。换句话说,译者须同时具备双重身份:作为译者的读者和作为儿童的读者。

三、关于翻译的意义

所谓翻译,翻译界各门各派众说纷纭。对翻译的定义,许钧在《翻译论》一书中给了我们很明确的说法: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许钧,2003:75)。从中可看出,翻译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表达原作之意义,达到交流之目的。对于意义的把握直接影响到译文对原作的忠实程度,进而影响到译文的最终质量及其目的:交流。那么意义又是什么呢?莫里斯提出了“意义三分法”,即指称意义、语用意义和言内意义,对于具体的翻译实践颇有启发。将这三者和儿童文学翻译实践结合,同时还需要凸显儿童文学的语言上的特点,这对于译者来说要求高、难度大。

1.指称意义

指称意义是“指语言符号和它所描绘或叙述的主观世界或客观世界的实体和事件之间的关系”(柯平,1993:23)。它区别于字面意义,柯平进一步指出:“指称意义和字面意义(literal meaning)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重合的,却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去看的两个概念。指称意义是词语同它之外的某个实体之间的关系,而字面意义则是单个词语最先在语言使用者脑中唤起的概念或现象。”在此以对《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一句话的翻译为例:

Dog my cats ef I didn’t hear sumf’n.

译文1:怎么就没声了。

译文2:我要是没听见什么,那才叫活见鬼呢。

“Dog my cat”在“维基百科”上的解释是:a mild oath,or an expression of astonishment。如果从字面上理解,这一短语或许应该翻译为“跟踪我的猫”。但这样就和上下文没有任何关系,也反映不出该短语的指称意义:表达震惊的含义,另外还是一种轻度的诅咒。译文1完全没有译出这两层含义。而译文2不仅表达了两层含义,而且注意照顾到儿童语言的特点,借助助词“呢”,读起来也颇具童趣。

2.语用意义

柯平认为,语用意义“包括表征意义,表达意义(主要同发讯人有关)、社交意义(主要与沟通发讯人和收讯人的渠道有关)、祈使意义(主要与收讯人有关)和联想意义(同时与发讯人和收讯人有关)”(柯平,1993:27)。语用意义中存在一个动态系统,包括收讯人和发讯人,他们通过语言符号发生互动。把握了这个动态的语用意义,人物的形象甚至人物之间的关系,就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哈克贝利是一个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野孩子”,他的语言不规范,时有错误发生,也有一些黑人语言的特点。下面用一例说明:

例1:So then I didn’t care no more about him;because I don’t take no stock in dead people.(Mark Twain:50)

译文1:听到这儿,我可就再也不关心他了,因为我对死人根本没兴趣。(贾文浩、贾文渊:2)

译文2:于是我再也不管他的闲事了,因为我对死人根本不感兴趣。(张万里:2)

例2:She jis’stood de same way,kiner smilin’up.I was a-bilin’!I says:“I lay I make you mine!”(Mark Twain:219)

译文1:她还是那么站着不动,抬着头望着我,朝我微笑。我气得要命,说:“你敢不听我的话!”(贾文浩、贾文渊:140)

译文2:她还是照样地站着,仍旧笑眯眯地对着我。我可真是火了!我说:“我他妈的有法子让你听我的话!”(张万里:194)

例1中典型的特点就是双重否定,但是在美国黑人英语中这并非意味着肯定。例2中的用语有很多的不规范之处,如音节的省略,主谓不一致,粗俗的表达。虽然两个译本都注意到这些现象,但是却似乎还少了一点“味”。原文特殊的结构正是表达了说话人的特殊身份,他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用语十分口语化,较之标准英语非常不规范,也十分粗鲁。这也正是作者借此结构所要向读者传递的语用信息。然而如果译成中文却无奈于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异,找不到一个地位和美国黑人英语地位相同的方言或是语种,无法将这一语用意义完整表达出来。同时如果要保留所有的源语特征,势必和儿童文学中语言要规范这一特点相冲突。因此只能从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反映源语特征,又要讲究语言的规范性。极其口语化的表达也许是出路之一。就例2来说,若能将两个译文重组,将得到较为理想的译文:

译文3:她还那么站着不动,笑嘻嘻地看着我。我可真来火了,说:“我他妈的有法子让你听我的!”

这种重组,口语化更强,比原译文的“味”更浓了一些,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语用信息,同时也是小读者能接受的较为规范的语言。

3.言内意义

不同于语用意义,言内意义是相对封闭的系统,并不涉及收讯人和发讯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而纯粹是通过语言本身的“游戏”来传达丰富的意义。“是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例1:“Curiouser and curiouser!”cried Alice(she was so much surprised,that for the moment she quite forgot how to speak good English);(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

译文1:“太希(奇)怪了,太希(奇)怪了!”艾丽丝惊叫起来。(因为她这会儿实在太诧异,连怎么说好英语也忘记了。)(朱洪国:14)

译文2:“真奇怪啊,太奇怪啦!”爱丽丝喊起来,她惊讶得一时简直连话也说不上来了。(贾文浩/贾文渊:10)

例1中的curiouser是作者杜撰的一个词,以此表达爱丽丝的惊讶程度:连怎么说好英语都忘了。若翻译的时候视而不见,如译文2的翻译,就无法向小读者传递前后一致的信息。译文1用“希(奇)怪”一词,和原文一样生造了一个词,其发音与“奇怪”相近(正如curiouser和curious相近一样)。为方便读者理解,译者还用括号注明了“希”与“奇”相通,以免读者造成意义的误读。这很好地与原文对应。但是笔者认为后半句的处理大可译成:“连怎么好好说话都不会了”。毕竟在译文中读者看不出爱丽丝讲的是英语。

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时,尤其是像《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样充满童话色彩的作品时,言内意义有时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信息,若译不出来,将丢失大量信息,语言中的美与趣也就丧失殆尽。可以说译文2扼杀了原句的灵魂,不仅仅是小读者,即使是成年读者,也无法体味原文的乐趣。

4.意义与语言特点

鉴于儿童语言的特殊文体,翻译需将普遍意义上的意义论和儿童语言的特点有机结合。

例1:While the lowing of the cattle in the distance would take the place of the Mock Turtle’s heavy sobs.

译文1:远处的牛吼取代了那只仿龟沉重的啜泣。

译文2:而远方牛群的哞哞就会取代假海龟的呜咽了。

两个译文虽然都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义,但是译文2显然在以下两个方面优于译文:第一,“哞哞”一词用得形象生动,一下子就能激发小读者的形象思维,使他们脑海中立即浮现牛的哞哞叫声,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第二,译文1中的“仿龟”实在是令读者摸不着头脑,虽然“仿”也有“假”之意,但是造成差异细微之处就在于“仿”字在人头脑的中的映像不像“假”那么清晰可见,不容易让人见字揣意。这对于一个成年读者来说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儿童读者了。此外,“仿”总有人造、人为之嫌,而在mock一词中,似乎并没有包含这层含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把握了意义之后,指称也罢,语用也罢,言内也罢,译者仍然要将自己置身于小读者的位置,体会更能让他们接受,更能激发他们兴趣的语言。

例2:Lastly,she pictured to herself how this same little sister of hers would,in the after-time,be herself a grown woman;and how she would keep,through all her riper years,the simple and loving heart of her childhood.

译文1:最后,她想象着自己的小妹妹将来长大成人,却终身保持着纯真的爱心。(贾文浩/贾文渊:85)

译文2:最后,她想象出这样的情景:她这位小妹妹今后将会成为一个妇人。在成长中,她将毕生保持童年的单纯和善良。(朱洪国:138)

该例句的两种译文和上一个例句一样,都将原文的意义表达出来了。但是孰优孰劣还是很清楚的。“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然而绝不能像一张白纸,儿童文学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然而决不像一片玻璃”(方卫平、王昆建,2004:7)。儿童文学要给孩子带来美感,其中的语言就要美,充满动感,带有节奏音乐之美,且不能拖泥带水,要讲究简洁。译文1很好地表现了这些特点,小读者读起来想必也是一种享受。

五、结语

把握意义是翻译的难题之一,把握儿童文学语言特点则是儿童文学翻译的难点之一。译者将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的概念贯穿于儿童文学翻译的全过程,是把握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的第一步。译者在注意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简洁性和音乐性的同时,把握原文中最突出的一个或几个意义,这样才能将精美的文学作品完好地呈现给广大的小读者。

参考文献:

[1]方.从功能对等角度浅谈儿童文学翻译[J].牡丹江: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2).

[2]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贾文浩,贾文渊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4]贾文浩,贾文渊.哈克贝利・芬利历险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5]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7]杨实诚.论儿童文学语言[J].中国文学研究,1999,(2).

[8]袁毅.浅论儿童文学的翻译[J].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10).

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幼儿文学 语言审美特性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19-03

幼儿文学是以3~7岁的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文学作品。学龄前的孩子,在感觉上以视觉、听觉为主导,并能靠视觉、听觉来认识事物,这对他们听、看文学作品有直接意义。在思维方面,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易感知,并且印象深刻;对比较抽象的语言、时间、空间的理解和记忆则比较差。由于知识经验少,幼儿的注意仍以无意注意为主,而且这种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外界刺激极易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想象力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但无意想象仍占了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开始发展,有时这种想象会脱离现实或与现实混淆不清。幼儿期是儿童言语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已开始了初步的语言交际,但语言思维能力还很低。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幼儿文学接受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文学在语言形式上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

一、音乐美

声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形式,语言的审美意义是通过声音来感受的。老舍先生强调:“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声韵美。”幼儿文学是写给幼儿看的,但更多的是讲给他们听的。幼儿认识客观事物往往借助于声音的效果,通过对音响的直觉唤起对某一事物的理解。因此,即便暂时不会表达或发音不准,孩子们也能感知声音并逐渐辨别音响的感彩。一本幼儿读物,如果语音美就能刺激幼儿的听觉,引发他们的兴趣。

幼儿文学作品中的音响效果,主要是通过摹声和语言的韵律、节奏来实现的。摹声就是摹写人或动物的声音以达到音乐美的效果。摹声在幼儿文学语言中,主要是直接运用象声词,“汪汪汪”、“叽叽叽”、“喵喵喵”、“当当当”、“哇啦哇啦”、“嘟嘟嘟”……让语言的声音与现实生活中的音响相联系,以此引起幼儿对各种各样的声音的听觉直觉,从而唤起他们对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和想象,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欢欣。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语体比幼儿文学所用的象声词更为丰富的了。

悦耳、明快的韵律和节奏,使语言具有一种音乐美,能让幼儿产生愉悦的直觉,激发起他们的情绪。幼儿多喜欢听儿歌、唱儿歌就是因为儿歌有强烈的韵律和明快的节奏。例如,鲁兵的儿歌《天上玩玩》:

月亮圆圆,

象只小盘;

月亮弯弯,

象只小船。

坐上小船,

天上玩玩。

节奏明快,句句押韵,富于音乐性。这类作品易于上口,便于传唱,深受幼儿喜爱。同一韵律和节奏反复出现,还会引起幼儿直觉上的共鸣,从而增强愉悦感。如儿歌《啄木鸟》:

山林里——

“托!托!托!”

啄木鸟——

“啄!啄!啄!”

为树木——

除害虫,

一条不漏——

“捉!捉!捉!”

九个单字“托!托!托!”“啄!啄!啄!”“捉!捉!捉!”押的都是“uo”韵,每组有三字反复,充分表现出汉语的音响美、和谐美,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力。而层层递进的意思,会把孩子的情绪推向。

儿歌、诗歌讲究韵律自不必说,童话、故事讲究韵律,也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鲁兵的《袋鼠妈妈没口袋》就是通篇押韵的例子,“猴子,猴子,你可好!请问你是怎样带宝宝?猴子妈妈说‘我可不让孩子胡乱跑,还是抱在怀里好。’”全文节奏韵律感极强,读起来朗朗上口,赢得了孩子的喜爱。

叠音在幼儿文学的语言中使用频率很高。它的形式本身就具有音乐性,能造成连绵而和谐的音响效果,给人以声音的美感。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如,“哗”读hua,“哗哗哗哗”读出来就是hua-hua-hua-hua,由于叠音现象的反复出现,使语音连绵不断而增强了水长流不断的形象感,产生一种清脆悦耳的美感。

幼儿的记忆力很差,对事物的认识多依靠条件反射的强化。针对这一特点,幼儿文学经常运用反复的方法,帮助他们熟悉、理解和记忆所表述的语句和内容。反复既有叙述的反复又有词句的反复,或是二者的结合。如《萝卜回来了》的故事就是找东西、送东西这一情节的多次反复,成人或许会腻烦,孩子们则越听越有劲。反复的语言具有回环美,不但能给孩子美的享受,还能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具有音乐美的幼儿文学,对孩子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为幼儿喜闻乐见。

二、浅显美

表达浅显是幼儿文学语言的一大特色。鲁迅在《人生识字糊涂始》一文中提出:“学学孩子,只说自己的确能懂的话。”茅盾在《关于“儿童文学”》中这样要求儿童文学的语言:“请避免半文半白的字句,不必要的欧化,以及死板枯燥的叙述;请用些活的听得懂说得出的现成的白话!”这说的都是幼儿文学的语言要做到“浅显”。既然是讲给幼儿听的,就应该考虑到接受者掌握的词汇有限,理解能力差,相应的使用口语化的、浅显明白、通俗易懂的语言。

首先,在用词上,幼儿文学语言以基本词汇为主。行业语、外来语、专门术语等一般不用;表现力极强的成语、歇后语等也在幼儿文学作品中少量出现。幼儿最先掌握的是一些代表具体事物的名词(人名、动物名等)和具体动作的动词(爬、跑、踢等)。因为这些词意义明确,孩子最为熟悉。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增加和智力水平的提高,他们才能掌握抽象性、概括性极强的词语。因此,在选词时要尽量避免采用一些比较抽象的词。有些词虽然表示具体的意义但对幼儿来说显得艰深,最好不用或选用浅近的词来代替。成语概括性极强,表示的往往是转义,幼儿难以领会,有时就不得不用大体相当的浅显的口语来代替相应的成语,如《新年娃娃》:“新年娃娃来了,新年娃娃来了!明明和佳佳乐得拍起手来”,句中“乐得拍起手来”若不是顾及到幼儿的理解能力,完全可以用成语“拍手称快”来表达。尽管成语表达简洁、精炼,内涵丰富,但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家为了尽力符合幼儿的语言习惯,一般都会选择通俗易懂、浅近明白的语言来表述。

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符号,其目的是要传达审美信息,唤起新鲜独特的审美情感和体验。因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传达出复杂的审美体验和多样的审美信息,文学作品往往要突破语言常规尽可能获得更为丰富的表现力,如双关义、象征义等。而幼儿对词义的理解一般是常用的、具体的含义,要理解词的转义则比较困难;理解力与想象力的局限使他们不可能领会蕴涵着多种理解与潜能的文学语言的深层含义。因此,幼儿文学不能使用含义隐晦的语言,要避免产生歧义;它要求语言直白通俗、语义单纯,一听就清楚。比如,“高大”一词,如果描述的是人的个子,幼儿容易理解;如果暗含歌颂人物品质之意,幼儿则很难体会。又如,幼儿能理解“灰色的天空”却不懂“灰色的心情”。

老舍在《儿童的语言》中提到:“用不多的词儿,短短的句子,而把事物巧妙地、有趣地述说出来,恰足以使孩子们爱听。”这句话说的是:幼儿文学语言要简短精练、切忌长句。幼儿理解复杂语句的能力比较差。在造句方面,幼儿文学力求简短明快的句式。修饰、限制性成分多的长句不利于幼儿的理解。例如:“这所有的一切都被事先躲在树上的小猴看见了”。这句话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修饰成分较长,字数多且又是被动句型,理解起来稍嫌费力。如果改为“小猴躲在树上,什么都看见了”,同样的意思,表达却简练、浅显多了。

幼儿文学作品中,单句占优势,复句很少。即便有也是选择结构松散,关联词较少、分句较短的句子。如:

(1)“蜘蛛还在演奏着,因为大家都在听,他不能停下。”(因果关系)

(2)“虽然雨淋不到大家,可是没有月亮还有什么意思!”(转折关系)

幼儿的语言能力还很弱,他们极少使用诸如“纵然”、“假如”之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既……又”等成对连词有时也会出现搭配不当的错误。在写作时,有些关联词就可以不成对出现,如例(1)。书面语色彩强的可以用口语来代替,如例(2)中,用“可是”,不用“但是”。

幼儿文学的语言不能是语言的原封照搬,成人化的语言孩子不会喜欢。但“浅显”也并不等同于幼稚浅陋,不等于咿咿呀呀地追求所谓的“自然”的娃娃腔。幼儿文学语言要尽量接近幼儿的口语,但是一定得是规范化的幼儿口语。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学习语言的途径很多,但从文学作品中学习语言无疑是条十分有效的途径。作为幼儿启蒙教材的文学作品应当以“规范、准确”的语言为幼儿作示范,让幼儿模仿。

因为幼儿文学的语言通俗、浅显,许多人认为它是幼稚的、难登大雅之堂。其实要创造出真正通俗易懂、自然流畅、浅而不陋,为广大幼儿所喜爱的语言样式并不是每一位作家都能轻易做到的。

三、形象美

幼儿文学语言特别强调形象性。形象性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这是由文学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所决定的。就幼儿文学来说,语言的形象性还由幼儿的思维方式——具体形象思维所决定。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阶段的主要思维形式。他们主要凭借直观形象或表象来思维,对外界事物易从具体的外部特征来认识。幼儿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幼儿文学语言必须在形象性上着力。尽可能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将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具体、直接地呈现在幼儿面前,使他们听(读)后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

幼儿文学语言的形象性首先体现在词语的运用上。生动、直观的语言往往能唤起幼儿对认识对象的直觉,引发他们的联想。如《老狼拔牙》:“有一只老狼……它的样子也长得很难看,一身癞皮,一双绿莹莹的眼睛,一张大嘴,嘴里长着两排尖尖的牙”。形象的语言准确传神地勾画出了老狼的形貌特征,给孩子以形象的联想,在脑里立刻浮现出狼的丑陋、凶恶形象,并从心理上产生厌恶之情。

幼儿天生好动,动作性强烈、动作变化多、幅度大的描写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幼儿文学在动词的选用上格外注重生动性。《绿太阳》:“乌龟爬来了,蝴蝶飞来了,大熊赶来了,袋鼠跳来了……”“爬”、“飞”、“赶”、“跳”这些动词用得贴切而传神,每一种动物的动作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形象而鲜明的动作能很快吸引孩子,引起他们的好奇和兴趣。

孩子感情外露,往往通过表情和动作来反映内心世界。相应地,他们也就能从人物或动物的神态动作去体验其内心活动。如《狐狸和仙鹤》:“狐狸耷拉着脑袋,脸涨得通红,只好饿着肚子走了”。这句话反映的是狐狸既害羞又无可奈何的神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其内心活动——惭愧。但“惭愧”这个词较抽象,作者用“耷拉”、“涨得通红”、“饿着走”这样的动作就把狐狸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形象有趣。

形容词大多比较抽象,在幼儿文学作品中一般不用。但有些形容词因其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和描写性,能塑造出鲜明的形象给孩子带来色彩美的享受。如《美丽的牵牛花》:“牵牛花又把绿宝石扔进水里,混沌沌的水,立刻变得碧绿碧绿。她再把蓝宝石抛向天空,天空立刻变得蓝蓝的,象蓝宝石一样。青青的山,绿绿的水,蓝蓝的天,多美丽!”色彩是幼儿认识对象的重要外部特征之一,“碧绿碧绿”、“青青”、“蓝蓝”这些鲜艳逼真的色彩容易唤起幼儿对认识对象的强烈直觉。

有的时候,利用动词自身的动态,重复使用动词,也能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如《纸船和风筝》:“小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山顶红松鼠家门口。”“飘呀飘”这样的动词格式(V啊V)既写出风筝飘的时间长,又使不断地“飘”的动态形象、真切,让人感到了风筝在风中飘飞的轻盈。

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还离不开形象化的修辞方式,如比喻、夸张等。在幼儿认识的有限世界里,比喻是非常重要的。它用幼儿熟悉的事物去打比方,说明未知的事物或比较抽象的事物。例如,要表达“雨很细”这样一个意思,写成“这些雨细得象头发,落在小松鼠身上,可凉快了!”(《小小的彩虹》)就显得十分具体、形象,孩子立刻会将雨丝和头发联系起来,甚至还会发出“太细了”的感叹。幼儿想象丰富且往往带有主观的夸饰色彩。夸张手法可以把事物的某种特征充分强调出来,大的大极了,小的小极了;美的更美,丑的更丑。这样的极度夸饰使孩子们的审美追求得到充分满足,从而获得难以言喻的美感享受。试比较下面两句话:

“兔妈妈和小兔种了一只很大很大的红萝卜。”

“兔妈妈和小兔种了一只红红的大萝卜……兔妈妈和小兔绕着大萝卜走,要走上一百步才能走完一圈呢!如果吃嘛,兔妈妈和小兔要吃上一百天才能吃完呢!”(《森林里的红房子》)

显然,第二个句子更能吸引孩子,它将第一句抽象、平实的描写做了夸张,给孩子鲜明的印象和新奇的感觉“很大很大的萝卜竟然是这样的大!”无形之中极大地刺激了孩子的幻想欲望。

【参考文献】

[1]浦漫汀.儿童文学教程[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

[2]杨实诚.儿童文学美学[M].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3]祝士媛.幼儿文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4]黄云生.儿童文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5]方卫平.儿童文学的审美走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6]王泉根.王泉根论儿童文学[M].南宁:接力出版社,2008

[7]鲁兵.365夜故事(上下)[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

[8]骆小所,周芸.修辞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9]骆小所.现代语言学理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10]谢全霞.浅谈幼儿文学的语言[J].黑河学刊,2011(1)

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 儿童文学翻译 理据 显化

一、显化概念

显化, 又Q明晰化,这一术语是由Vinay和Darbelnet 作为翻译技巧最早提出来的。作为翻译技巧的显化, 是指译者在目的语文本中将源语文本中隐含的但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条件推导的信息加以明示。它与增词法、增加额外的解释、直接表达出原作暗含的意思、添加连接词等技巧密切相关。显化的译作由于添加了原作不曾有的信息, 因此译作一般比原作长。Blum-Kulka对显化进行了系统研究,于1986年提出了显化假说(explicitation hypothesis),即翻译过程会使译文相对于原文更加冗长,其表现形式为衔接方式的显化程度提高(Blum-Kulka,2004:92)。此处显化概念仅指翻译过程中衔接关系明晰化程度的变化,关注的是语篇层次上的“显化”,强调“显化”与衔接和连贯在翻译过程中的转换关系。

关于显化的种类和表现形式,学界仍未达成共识。Vinay和Darbelnet将显化分为词汇显化和信息显化。Klaudy则依据显化形成的原因,将显化分成强制性显化、非强制性显化、语用显化和翻译固有显化。强制性显化包括句法显化和语义显化,使目的语文本合乎目的语语法语言规范。非强制性显化是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篇章构建策略和文体偏好的差异所致,若不运用非强制性显化,目的语文本虽然合乎语法但不地道。语用显化则指由于源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译者常常在译文中添加解释。翻译固有显化是指翻译过程固有的显化,与源语和目的语无关。

二、显化研究现状

(一)国外显化研究现状

西方译界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有学者注意到并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由于显化既可以通过对比译文与原文发现,又可以通过对比译文与目标语非译文获知,研究者有的采取了前者,有的采取了后者或两条途径兼考察显化现象。Olohan和Baker通过统计和比较英语文本和英译文本中报告动词(如say, tell)后选择性关系词“that”的使用情况,发现英译文本中“that”的使用频率要远高于其在英语文本中的使用频率。Olohna就此进一步得出结论:英译文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显化程度高的句法形式。Puurtinen基于小型平行语料库对芬兰语原创和翻译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连接词(如关系代词、连词和具体副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未能充分证实显化假说,因为原文和译文均未出现频繁地使用连接词的趋势。2013 年,Margherita Ippolito出版的学术著作是儿童文学翻译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作者依托Even-Zohar 的多元系统理论,借助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工具和方法,通过自建儿童经典小说翻译语料库及儿童经典小说非翻译语料库的可比语料库,探讨了Mona Baker 提出的翻译语言的简化、显化、范化等普遍规律是否适用于儿童书籍的意大利语翻译,指出翻译儿童文学的地位、源语及译入语的关系,以及所有作用于翻译活动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因素决定着译者的翻译选择。

(二)国内显化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显化也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在对英汉翻译的显化探讨中,贺显斌最早进行了实证研究,贺显斌以《最后一片叶子》作为实例考查,证明了英译汉中有较高程度的显化,并指出了汉语译文明晰化的主要手段包括使用增词、改用具体词、转换人称和转换辞格。柯飞指出,显化不应狭义地指语言衔接形式上的变化,还包括意义上的显化转换,即将原文隐含的信息显化于译文中,使意思更明确、逻辑更清楚。臧光亚通过自建小型汉语原创儿童文学语料库(OCCLC)和汉语翻译儿童文学语料库(TCCLC),对儿童文学翻译语言诸如“恶意欧化”等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胡开宝、朱一凡依据Halliday提出的语言功能的划分,将显化分为概念功能信息显化、人际功能信息显化和语篇功能信息显化,并以此为依据对莎剧《哈姆雷特》的梁实秋译本和朱生豪译本中的显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总体看来,迄今为止,国内外显化研究最新文献,其实质都是验证显化假说的合理性。

三、儿童文学翻译中显化的理据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其译文必须符合译入语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英汉两民族在思维和表达上存在诸多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并按照译入语规范进行翻译。儿童文学翻译由于读者的认知、心理等方面的特殊性,对于源语中的很多文化特有信息,译者会有意识地运用显化技巧将源语文本中隐含的信息加以明示,以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吸引目的语读者。下文将从语言、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以及儿童特殊的认知、心理特征两方面探讨儿童文学翻译中显化的理据。

(一)不同语言、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

文学没有国界之分, 但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因而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间的转换, 而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从历史上或从当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来看, 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的顺序、 各阶段和年龄的相应关系, 以及各阶段中变化发展的顺序和速度, 大体上都是相同的。但是各国儿童后天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传统观念及所接受的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因而要求译者在将国外的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的同时, 既要考虑到信息的正确性,更要注意文化的移植。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直存在着异化和归化之争,对于知识经验浅显的儿童读者来说, 前者虽然可以学到新的东西, 但是理解难度大, 因而容易失去阅读的兴趣;后者可以使他们容易读懂作品, 但是了解不到异域的风情, 从而丧失了翻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很显然,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但是偏向哪一方面都会顾此失彼。译者可以通过添加标识或说明,这样在异化和归化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使儿童读者既能读懂文章又能了解异国的情调, 有利于他们知识的积累。

邓红顺认为在处理内在的文化意象所蕴含的意义时,应采用“异化”为主的策略体现不同文化特色,在文化意象的处理方面,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又要尽量保留原文中的异质文化意象,以使儿童读者更多地了解异域文化。向儿童读者传播异域文化,考虑到儿童读者的接受能力,有时需要添加注释性文字,这就是显化在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频繁出现的原因之一。比如,英语的度量单位“feet, inch”等常用异化直译成汉语“英尺、英寸”,可以使儿童读者了解英语中的度量衡单位。但对中国儿童来说,他们对一英尺、一英寸到底有多长没有概念。为了保留原作中的形象,同r使译文易于理解,可以加上注释以便于儿童读者了解。

(二)儿童特殊的认知、心理特征

专门给儿童创作的适合其阅读的文学便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具备丰富的价值和独特的艺术性。若是儿童文学作品比较优秀,不但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发展思维、提高其语言能力,还能够提高儿童的艺术审美能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儿童文学的翻译是针对儿童读者的,保持儿童童趣和传递异域文化是译者面临的双重挑战。

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儿童,儿童与成人是截然不同的人,儿童与成人在认知能力、存在感觉、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方面有着许多根本的区别。儿童心理学中通常把儿童期限定在6、 7~11、 12岁。这个时期,儿童的身体有了相当发展,脑的发育也基本完成, 能较自由地完成各种动作, 基本掌握了本民族的语言。儿童心理发展包括两个重要部分, 一是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二是社会性发展过程(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人格等)。 研究表明,儿童的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初步的发展 (许政援, 1984:67) 。在儿童期,儿童的记忆从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发展,思维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带有较大的具体形象性,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都比较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但是儿童才开始认识世界,加之他们的人生经验少,因而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仅限于感性的层次,即他们的思维方式仍然以具体思维――具体的形象为主。同时,儿童的语言虽有了初步的发展,但是儿童对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和文字的反映尚未完善,而且抑制力差、注意阈限较短,易受外界的干扰,不像成人那样有很强的自觉性、目的性。虽然这时期注意力正逐步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但主观的具体的事物(形状、 颜色、 声音和形象)仍比较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林礼元, 徐胜三, 1981:41)。

儿童文学译者应该时刻考虑儿童的接受特点,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英国语言学者及翻译理论家西奥多・萨瓦里(Theodore Horace Savory)曾着重指出,要获得圆满的翻译效果,必须根据不同的读者要求,提供不同性质和风格的译文。也就是说,在动手翻译之前,应该首先解决为谁翻译的问题。

被誉为“东方的安徒生”的儿童文学家陈伯吹曾指出:“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愿意和儿童站在一起,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就必然会写出儿童能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

换言之,儿童文学翻译家应该用风趣幽默的笔调,用富于儿童特色的语言绘声绘色地将儿童生活、心理的各种特点描写出来,使小读者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激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也就是说,儿童文学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简洁优美的。只有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让儿童读者喜欢阅读,使他们将语言所提供的信息与自身经验很容易地结合起来,使事物之间的联系以感知的形式显现出来,以促进其对作品的理解。而要译出生动、形象的语言,译者往往得借助显化这一手段。

袁毅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儿童,因此儿童文学文本在词语的选择上就得为儿童所理解、所乐于接受,易于激励儿童联想有关的具体形象。加之由于儿童文学语言是艺术语言,它必须与具体形象联系在一起,或通过词语的选择,或通过语法关系的多样组合,唤起读者的形象感,形成读者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因此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该按照这一要求选择词汇,通过这个词汇唤起读者对具体形象的联想。

由于儿童读者特殊的认知能力,译者常常有意识地使用关系词以明示句和/或段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降低文本阅读难度,增强译本的可接受性。郑洪波用语料库方法对《海的女儿》叶君健、任溶溶的两个译本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是叶译句子较短,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较多使用谓词性指示代词使语法关系更明确,使逻辑关系更明晰。

谓词性指示代词使用频率比较――引自郑洪波(2013)

对于译者而言,儿童文学翻译要实现儿童本位的翻译,也就要求译者洞悉并欣赏儿童独有的存在感觉、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真正进入儿童独特的生命空间。唯有进入儿童独特的生命空间,在充分研究并把握儿童读者语言认知能力、独特审美能力和想象力的基础之上,把握儿童文学原作品中的特质,并将这些特质或保持或再造传入译作之中,以满足儿童的原初生命欲求和成长需要。

当然, 我们所说的显化只是一种总体性的翻译现象。不同译者具有不同的遵循程度,不同体裁的文章显化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参考文献:

[1]Vinay,J.P,&J. Darbelnet. Comparative Stylistics of French and English:A methodology for translation[M].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2]Blum-Kulka,S. Shifts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translation[A]. In Venuti L.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New York/London:Routledge,2004.

[3]Klaudy,K. Explicitation[A].In M. Baker.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Olohan,M.& M.Baker.Reporting that in translated English:Evidence for subconscious process of explicitation [J].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2000.1:141-172.

[5]Puurtinen,T. Explicitation of clausal relations:A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clause connectives in translated and nontranslated Finnish children’s literature[A].In A.Mauranen and P.Kujamaki,eds.Translation Universals Do They Exist?[C].Amsterdam/Philadelphia,PA:John Benjamins,2004.

[6] Ippolito,M. Simplification,Explicitation and Normalization: Corpus-Based Research into English to Italian Translations of Children’s Classics[M].MIT Press,2013.

[7]胡_宝,朱一凡.基于语料库的莎剧《哈姆雷特》汉译文本中显化现象及其动因研究[J].外语研究,2008(2):72-80.

[8]贺显斌.英汉翻译过程中的明晰化现象[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63-66.

[9]柯飞.翻译中的隐和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306- 310.

[10]臧光亚.基于语料库的英译汉儿童文学语言的欧化现象微探[J].语文学刊,2009(12):82-84.

[11]邓红顺.儿童文学翻译策略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2):36-37,41.

[12]许政援.儿童发展心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13]林礼元,徐胜三.小学儿童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4]袁毅.浅论儿童文学的翻译[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 (10):73-75

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范文4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6--01

一、《夏洛的网》文学翻译――对叠词与拟声词的灵活运用

通过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描写在作品当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儿童文学作品当中的语言描写具有如下特点:形象感强、色彩感鲜明、动态突出、词语间的组合形式多变等。任溶溶在《夏洛的网》翻译中,运用了大量的叠词和拟声词,体现了儿童文学语言的音乐性。

例1:Wilbur amused himself in the mud along, the edge of the brook, Where it was warm and moist and delightfully sticky and oozy.

译文:威尔伯待在河边的烂泥里自得其乐,烂泥暖和,湿嗒嗒的,黏黏糊糊的,舒服极了。

例2:Wilbur grunted. He gulped and sucked, making swishing and swooshing noises, anxious to get everything at once.

译文:威尔伯呕呕地叫。它大口大口地吃,大口大口地喝,发出稀里哗啦、呼噜哗啦的声音,急着要一口气吃个精光。

例1中,烂泥“湿嗒嗒”“黏黏糊糊”,该句的描写连续使用了两个叠词,使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更加真切的触觉;例2中,与“gulp and suck”相对应的词语是“大口大口地吃,大口大口地喝,大口大口地吃,大口大口地喝”,任溶溶先生在对该句进行翻译时不但使用了“大口大口”这种叠词形容词,同时还对短语进行了重复,由此更加形象地表现出了小猪威尔在吃东西时的急切与喜悦的心情。此外,“呼噜哗啦”以及“稀里哗啦”这两个拟声词的运用,从声音上加强了读者对小猪威尔吃东西时样子的认识。

在全篇译文当中,几乎所有与描写有关的地方,任溶溶都巧妙地运用了叠词和拟声词,这彰显出了译文的文学色彩,更容易感染读者。叠词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若是运用得当,则可以进一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从而提高读者对作品中一些事物形象的把握,同时还能带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而译文中大量拟声词的运用,使语言本身更加形象化和生动化,带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由上述两个例子当中可以看出,汉语中的叠词和拟声词要比英语更加丰富。任溶溶在对原文作品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并没有受到原文的局限和束缚,他充分结合了儿童语言的特性,并顺应译语的习惯,灵活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叠词与拟声词,从而使译文带给读者一种全然不同的感受,从“视、听”的角度激发出了读者的想象力。

二、《夏洛的网》文学翻译――对儿童文学原作风格的尊重

儿童文学的翻译要始终尊重原作的风格,以儿童的口吻赋予译文纯真、童趣,使其符合儿童的思维方式、情感需求和语言表达习惯。任溶溶在翻译《夏洛的网》时,以儿童读者为翻译目标,使翻译语言幽默、诙谐、生动、形象,做到了对原作的忠实。

例3:…that pigs of ours was an extra good one. He's a solid pig. That pig is as solid as they come.

译文:我们这只小猪是一只特级好猪。它是一只王牌猪。这猪是天字一号的。

例3中,“good”、“solid”是形容词,尤其是“solid”出现了两次。任溶溶将这些形容词分别翻译为“特级好”、“王牌”、“天字一号”等幽默感十足的词语,不仅使译语形成了层层递进的关系,而且还表现出了猪主人的情感变化,为儿童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夏洛的网》文学翻译――对儿童文学作品审美功能的再创造

大多数儿童文学的研究者均认为,儿童文学作品具有以下三种功能,即审美、娱乐和教育。鉴于此,在对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译文中应当充分体现出原文的这三种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使翻译的价值得以彰显。任溶溶在对作品中的审美功能进行创造时,主要是借助人物形象的塑造程度以及作品的主题意义来完成的。

例4:Let him die,said the rat. I should worry.

译文:让它死掉算了,老鼠说。我才不在乎呢。

为使老鼠自私和冷漠无情的性格在译文得以完整地诠释,任溶溶在对原文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增加了表现语气的词语,即算了与呢,借此突出了老鼠对他人漠不关心的态度,而“才不在乎”一词的运用,使原本的肯定句转变为否定句,更突显了老鼠自私的性格特点,这也是任溶溶借助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技巧。该例子充分说明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带有功利性的,整个翻译过程实质上就是译者对审美功能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范文5

1、音乐及其艺术特点

音乐是以声音为其表现手段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以有组织的音为材料完成的一种音乐意向的塑造。音乐作用于人的听觉,引发人们的种种体验和联想,使人步入艺术审美天地,并从中获得某种精神享受和满足。(1)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作为音乐艺术表现手段的声音,是经过作曲家精心创作出来的,不同于自然界的其他声音,音乐的声音是非自然性的。(2)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只能诉诸人们的听觉,所以音乐是听觉的艺术。(3)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抒感,最能拨动人的心弦的艺术形式。(4)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要在时间里展开,在时间里流动,首先要从细节开始,从局部开始,直到全曲奏(唱)完,才能留下整体印象

2、文学及其艺术特点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借助各种修辞以及表现手法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或者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1)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通过鲜活,生动的语言表现,将千姿百态的事物性质,情状展示给读者,使人们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2)文学语言具有情感性,文学作品通过简练含蓄的语言,将丰富的内容蕴含其中,让读者在阅读欣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品味作品的思想情感。(3)文学语言具有音乐性,文学语言在声音层面不但和意义层面相联系,而且包含独特的审美价值,给读者以听觉上的美感。

二、音乐艺术的文学性

1、音乐艺术的叙事性

音乐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描述的艺术,它由无数个音符组成变幻莫测的旋律,总是可以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音乐虽然作用于听觉器官,却不止于此,音乐往往更能激起听者的情感审美享受,音乐总是让听者在聆听的时候陷入一种情感的旅行,或悲或喜,或昂扬或低沉。听过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人都能随着如泣如诉的琴声感受到梁山伯与祝英台那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聆听音乐不仅仅是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之美,更多的时候可能是在聆听音乐所在诉说着的故事,并在不自觉中随着故事的发展心情跌宕起伏。

2、音乐艺术的戏剧性

说到戏剧性,往往需要从冲突、等有关戏剧艺术的相关命题说起。戏剧性要求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作曲家通过对音色音调节奏以及结构等处理,来加强对比强度和力度色彩,也可以使听者陷入一种富含冲突矛盾的情感感受之中。但昭义先生的钢琴曲作品《放牛娃儿盼》用音乐诠释了一个苦难的放牛儿童从受地主压迫到参加革命的故事。抒情带有低沉的旋律是放牛娃的出场,而突然的快板则预兆不幸的降临,随之出现的低音区的慢板,则象征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重劳动。故事在逐渐加快的双手和弦中迎来,苦闷压抑中的觉醒和反抗,最后在沉寂的乐曲中达到最,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斗争的放牛娃终于在思考与抉择之后走上了盼望已久的寻求解放的道路。整个音乐作品即便没有灯光与舞美的衬托,音乐所独有的戏剧性灵魂也已经足以让整个作品震撼人心了。

三、文学的音乐性

1、文学作品的旋律美

文学作品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讲述故事,诉说情感。文学作品不仅限于文字的说明表达功能,更具有独特的节奏和旋律。旋律起源于语言的自然抑扬所有的语言都具有作为旋律的两个要素音高变化与节奏。诗歌作品往往讲究押韵和对仗等,利用相同的韵在诗歌中造成一种周期性的重复,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感。儿童文学作品《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文中摹声以及重复的运用,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形象感,平添了几分情趣与灵动。

2、音乐因素在文学作品中广泛应用

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儿童文学;电影;改编

总第652期/2016年/第7期英美经典儿童文学的电影改编略论王菲(中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44)[摘要]电影和文学虽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改编却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型,它以其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天马行空的诡谲想象、丰富多样的叙事内容而大放异彩,深受读者的喜爱。在视觉文化成为主流的今天,将儿童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例子不胜枚举。本文即以英美经典文学的电影改编作为切入视角,从改编策略、改编效果、影像表达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文学与电影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把握电影改编的规律。[关键词]儿童文学;电影;改编电影和文学虽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改编却将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在电影发展史上,大量的文学作品都通过改编的方式被搬上大银幕,如《乱世佳人》《傲慢与偏见》《面纱》《肖申克的救赎》等著名影片都是由小说改编而成的。儿童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类型,它以其生动活泼的语言风格、天马行空的诡谲想象、丰富多样的叙事内容而大放异彩,深受读者的喜爱。[1]在视觉文化成为主流的今天,将儿童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例子不胜枚举。本文即以英美经典文学的电影改编作为切入视角,从改编策略、改编效果、影像表达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文学与电影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把握电影改编的规律。

一、改编策略

电影与文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类型,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意味着把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绝非易事。作为视觉艺术的电影主要通过直观的影像画面来讲述故事,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而小说则依靠文字来塑造人物形象,描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所以,将文学改编为电影实质就是将文字语言转换为视听语言的过程。但电影改编并不是简单照搬复原,而是要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这样才能获得成功。为数众多的英美儿童文学的电影改编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被搬上大银幕,引起了轰动。首先,叙事内容的转换是英美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重要手段。电影和儿童文学都是典型的叙事性艺术,以讲述故事作为自己的叙事基础,这种共通的特点为把文学改编成电影提供了可能。删增与改动是电影改编的主要手段,是把文学转化为电影的必经之路。[2]以经典童话故事《灰姑娘》的电影改编为例。灰姑娘的故事在欧洲流传久远,很多电影制作者都对这个童话进行过改编,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迪士尼推出的《仙履奇缘》三部曲,即《仙履奇缘》《美梦成真》和《时间魔法》。1950年上映的动画影片《仙履奇缘》基本上延续了原著的叙事模式,讲述了处境凄惨的灰姑娘在神仙教母的帮助下成功地参加了王子举办的舞会,并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除此之外,影片也保留了小说中的经典元素,如水晶鞋、南瓜车、魔法等,这体现了影片对原著继承的一面。但灰姑娘的故事内容相对简单,无法满足电影74分钟的片长要求,于是在改编的过程中,电影增加猫鼠追逐等情节,丰富了影片的叙事内容。而《美梦成真》和《时间魔法》作为续作,它们对灰姑娘的故事则进行了全新的演绎。2002年推出的这部《美梦成真》由三个故事连缀而成,讲述了灰姑娘成为王妃后的生活。身为王妃的灰姑娘无法适应自己的新身份,这令她感到十分难过。在经历了挣扎与纠结、痛苦与迷茫之后,灰姑娘终于意识到了只有做回自己,这样的生活才会完美。2007年的《时间魔法》讲述了继母利用魔法将灰姑娘打回原形,但坚强的灰姑娘通过自己的努力打败了邪恶的继母,重获属于自己的幸福。由这三部影片可以看出,它们都以灰姑娘的故事作为叙事基础,同时又根据影片需要进行了改编,将灰姑娘的故事进行了全新的演绎,令人眼前一亮。其次,在改编的过程中对人物形象进行重新塑造,这是电影改编的另一策略。英美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为电影改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它们也通过电影的传播而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电影史上,为数众多的英美儿童文学都被改编成电影,如《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精灵鼠小弟》《冰雪奇缘》《驯龙高手》等。这些影片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对人物形象进行了重新塑造,这大大增强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在蒂姆•伯顿执导的影片《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导演对女主人公爱丽丝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用心良苦。这部影片是根据英国童话大师刘易斯•卡罗尔的两部儿童作品———《爱丽丝漫游仙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记》改编而来的。电影通过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展开叙事,讲述了她在仙境的种种遭遇。在爱丽丝形象的塑造上,影片与小说相比大有不同。小说中的爱丽丝还是一个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无尽的幻想,天真活泼;而电影中的爱丽丝是一个19岁的少女,遇到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小说对于爱丽丝形象的刻画较为单薄,没用凸显出人物在经历困难后的心理变化;而电影则通过爱丽丝击败红皇后、解救疯帽子、大战恶龙等情节细腻地表现了爱丽丝内心的波动与选择,由此将一个丰满、立体的人物呈现在观众眼前。

二、改编效果

将经典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是目前电影创作的主要手段,是沟通电影与文学的纽带。一般来说,电影与儿童文学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各自的创作规律与特点,这就决定了将儿童文学转换成电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此,在对文学进行改编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文学基础上进行改编的电影作品无论是在叙事节奏上,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抑或是故事情节方面,都与原著不尽相同。首先,根据儿童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在叙事节奏上更显紧凑。文学与电影毕竟存在着不同:文学作品可以用洋洋洒洒的几十万字来讲述故事,但电影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激烈的戏剧冲突、明快的叙事节奏来完成叙事,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目光。因此,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片与原著相比会呈现出极大的不同之处,这突出地表现在叙事节奏上。儿童文学以儿童作为阅读主体,多以平铺直叙的单线叙事为主,故事情节相对简单,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不激烈,这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3]但是电影在受众群体的定位上并不局限在某一个群体,这影响着电影的改编策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悬念设置是电影改编的主要特征,呈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根据同名儿童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夏洛的网》在清新自然的镜头语言下,讲述了小猪威尔伯与蜘蛛夏洛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电影为了使叙事更加紧凑、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于是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改动。如删减了夏日、家庭谈话、蟋蟀等章节,增加了老鼠、蜘蛛、乌鸦等动物的戏份。这样的改编策略使得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更加流畅、紧凑,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其次,从文字到电影的改编效果还体现在叙事主题的继承与深化上。在英美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赞美人性的善良与美好是其主要的叙事内容。如《夏洛的网》中对纯真友谊的歌颂、《动物农庄》中对动物反抗精神的赞美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以这些文学作品为蓝本改编而成的电影在主题思想上也体现着明显的继承性。但是儿童文学以通俗易懂为主,这必然会影响作品的思想表达深度,给人一种浅显、简单的感觉。因此,电影制作者在进行改编的过程中,会通过各种方式深化原著的主旨,以影片《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例。电影突破了原著的故事情节,在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下,讲述了主人公爱丽丝的成长历程。电影延续着小说中爱丽丝对自我身份的寻找与确认这一主题,“我是谁”成为困扰爱丽丝的一个难题。除此之外,影片还深化了电影的主题,将成长的主题融入爱丽丝寻找自我的过程中,这样的处理使电影更耐人回味。从表面上看,爱丽丝在仙境所做的一切是命中注定,因为“预言书”中早有记载。但是,影片着重刻画了爱丽丝在遭遇困难时候的点滴成长轨迹。当她回到现实世界,勇敢地拒绝了豪门公子的求婚时,一个独立自信的女性人格由此树立。

三、影像表达

在电影发展史上,涌现的许多经典儿童影片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改编为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文学作品也通过改编焕发了新的生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主要借助文字来描绘形象,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而作为直观艺术的电影则是通过镜头语言来表情达意。改编成为沟通文学与电影之间的桥梁,实现了两者之间的转化。从文字到影像,改编电影赋予了原著新的生命。首先,根据英美经典儿童文学改编的电影直观地呈现了原著的空间场景。从文学到电影的改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包括叙事内容的改造、人物形象的重塑、环境场景的选择等。或唯美、或壮观的场景环境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空间场所,成为刻画人物心理、渲染氛围的重要手段,因此也成为电影改编者关注的重点。2010年梦工厂推出的系列影片《驯龙高手》改编自葛蕾熙达•柯维尔的同名儿童文学作品,讲述了维京少年希卡普成长为一个英雄的传奇故事。影片开始就是一场激烈的人龙大战的场面:喷射火焰的凶猛巨龙、四处逃跑的维京居民、英勇奋战的屠龙勇士……整个博克岛陷入一片慌乱之中。电影通过刻画如此激烈的战争场面,凸显了人类与恶龙之间势不两立的生存状态。在村落居民的心中,龙是邪恶、可怕的生物。因此,“格杀勿论”成为每个村民心中的基本信条,但这之中不包括希卡普。少年希卡普也曾想通过屠龙行为向父亲证明自己的能力,也想肩负起保卫家园的重任。但当一条受伤的夜煞摆在他眼前时,他犹豫了,最终他选择放走夜煞。在接下来与夜煞的相处中,他渐渐发现龙并没有人们所描述的那么可怕。影片通过场景的呈现,描绘了一幅人龙和谐相处的感人画面。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巨龙巢穴的视觉呈现:在雾气缭绕的画面中,成群的龙飞进了一个漆黑的山洞,将捕获的食物投到深渊之中。电影以鬼魅的红色、阴冷的黑色作为主色调来表现空间环境,营造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其次,改编电影的影像表达还体现在影像风格方面。文学作品是电影素材的重要来源之一,为电影的发展注入活力。改编电影主要通过把大量的文学语言转化为流动、直观的画面呈现在观众眼前,进而实现两种艺术之间的转换。但是不同的导演因为个人风格的不同,他们拍摄出的电影也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这在英美儿童文学的电影改编中自然也不例外。例如,鬼才导演蒂姆•伯顿在拍摄电影时就常常将哥特元素融入其中,这在《剪刀手爱德华》《僵尸新娘》等诸多影片中都有体现。在改编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中,蒂姆•伯顿同样以他所擅长的哥特手法进行拍摄,展现了导演独特的艺术创造力。[4]掉入兔子洞的爱丽丝来到了仙境,跟随她的脚步观众看到了神秘的古堡、阴森的墓地、恐怖的森林……导演用哥特元素装饰画面,营造了一个充满神秘气息的童话世界,令人大饱眼福。而在系列影片《霍比特人》中,彼得•杰克逊则用气势恢宏的场景、如梦如幻的色彩、灵活多变的镜头打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魔幻世界。霍比特人比尔博•巴金斯原本生活在夏尔国,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但是巫师甘道夫的到来却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巴金斯由此展开了一系列充满传奇色彩的冒险旅程。在路途中,这支探险队不仅看到了隐藏在森林深处的精灵王国、可怕的荒蛮之地,还遭到了半兽人军队的围攻、恶龙史矛革的攻击。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主人公巴金斯终于成为一位有担当的霍比特人。作为影像时代下的“宠儿”,电影在诞生之初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方面,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为电影艺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故事素材,成为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另一方面,电影凭借其强大的视听优势将文学语言转换成直观的画面,扩大了文学作品的影响力。《驯龙高手》《动物庄园》《纳尼亚传奇》等经典英美儿童文学的成功改编为电影艺术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动力,同时也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泉根.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2]吕媛.文学作品改编与电影内容生产[J].当代电影,2011(06).

[3]任岩.儿童文学历险型叙事作品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