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的社会功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的社会功能范文1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在对新疆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展开调研基础上,文章对新疆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实现方面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调查与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大学生实际,对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走向社会,深入社会、参与到社会发展当中,以达到认识国情、长才干、受教育、做贡献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课堂教育教学的必要延伸,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不断丰富。高校各级团委在团中央以及自治区团委的指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暑期“三下乡”、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参观访问等,在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参与实践的队伍不断壮大;实践活动逐渐规模化;实践管理逐步系统化;组织形式不断完善等。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德育功能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①一般认为,德育具有适应社会要求的社会和促进个体发展的个体。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也具有社会性德育功能和个体性德育功能,本文主要从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的个体性德育功能为侧重点。其中,主要是将社会实践的个体性德育功能细化为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国情、社情、民情;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爱国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职业价值观;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从这四个方面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实现的情况。
二、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实现的现状分析
(一)问卷调研的基本情况1.问卷的设计与数据处理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37道问题,其中包括7道基本问题,28道选择题和2道开放式问答题,主要是对社会实践开展的基本情况(如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了解程度、参与社会实践的原因与动机、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情况等)以及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影响(如对大学生认识国情、社情、民情方面的影响;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对大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影响等)。在选择题的备选答案设计上,对于一般问题,备选答案定位为4个,对于较开放的问题,备选答案有的达到了10个,要求学生按程度来进行选择。本次调查问卷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新疆高校大学生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情况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实现情况。在数据整理和处理方面,采用了SPSS17.0系统对问卷中的37个项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37个特征项目的均值可以解释其被接受的程度,所以,本调查的因素项是可以接受的。通过SPSS17.0软件对这37个因素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得到的结果是信度值CronbachsAlpha为0.836,效度KMO抽样适当参数为0.845,信度值大于0.8,效度值大于0.5,说明问卷内容的信度和效度都达到一定的指标,问卷信、效度水平都比较理想。2.基本信息分析本研究采用自编《关于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实现的调查问卷》。主要是采用了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针对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喀什师范学院的在校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72份,回收率96.5%。有效问卷765份,有效率99.1%。调查问卷发放的样本基本信息统计如下表。
(二)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情况分析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拥有良好的、明确的认知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关于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1.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了解程度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了解程度直接反应了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情况。关于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了解与否,在本次调查中,有15.2%的学生选择非常了解,72.7%的学生选择了解一些;11%的学生选择不太了解。从学生的选择可以看到对于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了解,可见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期宣传及普及还有待提升,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及意义更要普及到位。同时,有68.5%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自身成长非常重要;有31.5%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和不重要。可见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大部分都能够认识到,但对于社会实践的内容真正深入了解的却不是很多,可见在对于社会实践的认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因和动机调查问卷在问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因时,有43.8%的学生选择自己一直都希望参加,19.2%的学生选择时因为同学、朋友的鼓动,20.1%的学生认为是因为学校院系的大力宣传而参加实践活动的,5.5%的学生认为看到周围很多人参加,我不参加觉得不好意思,6.2%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主要是因为实践团队的大力宣传。(具体数据统计见表2)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强烈的主观参与意向,这对于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问到希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获得什么时,有9.2%的学生选择深入农村,感受生活;有53.1%的学生选择积累经验,为就业做准备,并且随着年级的上升,这个选项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29.4%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能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6.1%的学生想通过社会实践来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还有2.2%的学生选择了综合评定加分和出去玩玩。在访谈的学生中,部分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可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大部分学生对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大学生在当前的社会背景和较强的竞争压力下,比较关注自己能力的提高,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虽然这些动机和原因主要是出于个人发展考虑,可以加以引导,实现大学生个人理想与服务祖国、服务社会相结合,明确社会实践的宗旨。3.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成效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准备环节。调研了解到新疆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方大部分是学校,数据显示,有30.2%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是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有24.2%的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是学院组织的,有18.6%的学生是参加学生社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有20.9%的学生是参加同学自发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可见,社会实践活动基本是学校或学院集体组织进行的,学生自发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比较少。数据还显示出,社会实践过程中有22.4%的学生选择自己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指导老师,并且做了有效充分的指导。有34.6%的学生认为团队虽然有指导老师,但并没有做充分有效的指导。还有没有指导老师的有40.4%。目前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以集中组队和分散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的,在这个过程中集中组队的实践活动中有些没有指导老师带队,更缺乏有效的指导。
(三)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实现的调查分析1.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国情、社情、民情的现状分析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直接接触社会的有效方式,它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了解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对祖国产生深刻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调查中,有35.1%的选择会在参加社会实践之前了解国家对于基层的相关政策”,有64.9%的选择不会去了解。而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61.8%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国情、社情以及民情认识有了一定的变化,并且加深了认识和了解,也有一部分的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对于国情、社情等方面的认识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是没有变化。有50.3%的学生认为通过实践了解到国家农村改革效果显著,农村有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有43.1%的学生认为效果不明显,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由此可见,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不仅仅是局限于通过书本、网络等方式了解社会,而是促使学生用心去感受和体验基层生活,亲眼去观察社会发展以及祖国发生的变化,以此来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加深对党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2.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状分析社会责任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其价值取向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从身边事、从小事开始做起。社会实践的宗旨和目标之一就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问卷中有38.7%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影响很大,53.2%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社会责任感有影响。问卷也反映出有51.9%的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与当地农民(或职工)积极主动的交流,有42.2%的学生是因为实践需要才进行交流的。在访谈中,带队老师及指导老师反映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学生与没有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相比,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确实有些不同,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懂得更加的关爱他人;通过深入农村,让学生在认识农村的变化同时明白了自己建设新农村的责任。可见,社会实践活动对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产生了积极影响。3.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分析通过对“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的你有哪些改变”的调查,了解到有43.8%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让自己认识了自身的优势,增强了信心,82.1%的学生认为通过社会实践了解了自身的不足,有43.5%的学生认为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还有15.9%的学生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了解如果实践活动需要去艰苦地区的时候,有57.8%的学生选择会去,因为可以锻炼自己。也有45%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今后的就业和人生规划会有较大的影响,有31%的学生认为对自己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帮助。同时,有41.5%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在就业和择业时选择去基层,因为在基层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也有21%的学生选择无所谓去哪里工作,有16.2%的学生选择不会去基层,因为基层太艰苦,想去环境好的地区发展。可见,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更明显。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许多同学对就业、择业都有了较明确的方向。4.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团队合作能力的现状分析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积极主动与团队、队员交流的有49.9%;在遇到困难时,选择迎难而上,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努力完成工作的学生有61.4%;在实践团队遇到困难时,有52%的学生选择会积极帮助团队解决问题;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较为明显,当学生谈到他们与人合作攻克难关、取得成功时,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增强了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实现存在的问题1.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足,影响了德育目标的实施首先,部分高校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到位。根据调研发现,部分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于高校德育工作以及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宣传社会实践活动时没有进行正确的宣传引导。受传统的“重智育,轻德育”的理念影响,很多时候更重视社会实践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影响,忽视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忽视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及综合素质的影响。由于高校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德育目标的实现。其次,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全面。调查中仅有15.2%的学生非常了解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清楚社会实践的意义,在访谈辅导员时,他们认为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党员与学生干部更为积极主动,很多普通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党员或学生干部,所以就没必要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全面,影响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影响了高校德育目标的实施。2.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薄弱,影响了德育功能的实现第一,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指导。调研中发现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指导老师,并且做了有效充分的指导。部分学生认为团队虽然有指导老师,但并没有做充分有效的指导。还有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没有指导老师。由此可见,目前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还不到位,缺乏充分有效的指导。第二,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形成合力。有54.9%的学生认为完善活动的管理体系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比较重要的。调研中发现,很多高校认为社会实践是团学部门的事,学校各部门单位没有参与其中,一般都是学校倡导,校团委牵头组织,院系落实,学生参加。没有建立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领导组织机构,也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使得共青团组织往往在“单打独斗”地开展这项工作。第三,社会实践缺乏充足的保障。问卷中有55.4%的学生反映要更有效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就要健全活动的保障机制(经费、政策等),访谈中部分老师认为当前社会实践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经费短缺,导致活动草草结束。很多实践活动由于经费的制约,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的投入有限,行动与预期设想的会有出入,从而影响社会实践的效果。3.社会实践的考评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德育功能的实现总结当前社会实践的考评方法,很多高校对实践结果往往难以给出有效地考量。在考核实践项目成果时,缺乏相应的监督、制约、激励机制,往往通过成果申报表、接收单位意见、单位加盖的公章和撰写的社会实践心得进行考核,使得一些学生存在弄虚作假、敷衍了事、抄袭拼凑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的实效,同时也影响了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实现。
三、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首先,学校应加强宣传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和意义,要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加强领导。学校在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应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并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现在的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起实践活动反而更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对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各级管理组织都要相互配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意义。例如,利用海报、校园网、微博、微信等多途径来广泛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和内容,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增强学生投入的兴趣。学校还可以举办经验交流会,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优秀个人来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实践的魅力,提高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
(二)强化对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首先,建立规范的导师指导制度。针对一个实践团队可以配备两名或更多的指导老师。其中一名专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一名从事专业知识教学的老师,使指导老师可以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充分有效的指导。其次,建立专门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规范组织领导体系。高校可以建立以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为主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统一领导。共青团组织、学生处和教务处要围绕德育目标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将社会实践纳入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认真做好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最后,经费的有效保障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学校要建立专项资金,保证经费的合理利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吸收更多的资金。建立专门的经费管理制度,由社会实践领导小组进行专门的管理和发放。
(三)完善对社会实践的考核评价机制针对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考评体系,提出了以下两点建议。一是要形成可操作的评价体系。高校应出台相应的条例与管理办法,规范社会实践的考评体系。其中包括社会实践的信息收集与反馈、记录社会实践的各项资料、学生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及实践单位的客观评价等。要综合考虑大学生社会实践前期、中期、后期的成果,避免弄虚作假。二是突出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高校可以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重点考察,运用学生自评与集体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这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提高其判断是非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仕民,德育功能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2]胡昌荣.浅析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J].科技咨询(科技•管理),2012,(10).
[3]练琪,李延.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07,(11).
[4]方静雨.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其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9).
[5]顾国盛.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术探索,2012,(3).
德育的社会功能范文2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社会 功能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与此同时,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遭到了猛烈冲击。在这样的大转型、大碰撞的时代,为数不少的人,在价值标准和道德原则方面陷入了迷茫,甚至混乱,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当数现阶段青少年的价值和道德危机。青少年暴力行为、青少年犯罪、沉迷网络虚拟世界、自杀等现象在全世界普遍存在,他们对应该坚持什么或反对什么,应该倡导什么或抵制什么,什么是值得崇尚的、什么是应该批判的,几乎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力,掉进了虚无主义的泥潭。这些现象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为此采取各种措施在校内校外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活动。
近年来,教育工作者日益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如果脱离生活和心理发展特点去培养人的品德和价值观,必将使这种教育因为失去生活的依托而流于形式。在新一轮课改中,一门综合性的社会课程――《品德与社会》孕育而生。它将原有的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学科综合在一起,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适应性,在小学三至六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它是在合并《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规定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它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任务,为学生成长为具备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是这门课程的总目标。总之,思想与品德课体现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核心目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新的功能。
1 从生活教育开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变化较大的领域之一。儿童的社会生活是新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课程的基础,课程内容紧紧围绕儿童社会生活来组织,使儿童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内容标准”的提法都是从儿童的生活现实和生活需要出发,如“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是中国人”、“走近世界”等。新课程力图为学生的品德学习开辟一条通向学生生活的渠道。品德与社会课程从生活教育开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的主题。德育生活化理论认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于生活的孤立的道德。品德的培养与学习应该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品德与社会课程要与生活发生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品德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的道路,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从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我们可以得知:新课程基于“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的理念,把品德教育寓于生活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之中,或者说,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我们的品德教育和社会生活常识教育在新课程中要融为一体。人的生活、社会的生活,也就是充满道德关系和道德问题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帮助他们认识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启发学生道德自觉的过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影响的,其中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强调,教学要既能“真实反映社会”,又积极引导儿童的生活,要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程开展生活化的品德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2 注重知识综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1]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是原来小学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阔背景下的有机融合。品德与社会融合了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以及哲学和伦理道德等多学科知识,使“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这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因此能够促进学生的更全面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既有来于自然界的,也有来自社会的;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等等。综合性的内容就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3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面对信息社会知识更新不断加快,价值观念日趋多样的社会变革,面对培养创新精神的要求,如同中小学数理化学科重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究方法一样,社会课程也必须重视认识社会的方法和技能的学习,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认识社会,学会通过社会的表层探寻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和规律。学会通过与他人的讨论与协调,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育的其中一个重要目就是形成清晰的价值判断标准,以做出合理的选择。具体侧重于培养学生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全面分析问题、做出愈发合理的判断和选择。这些也正是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就是通过对学生认知方法的教育,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独立的辨别事物、理智的作出抉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 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责任
人的品德的发展是有一定先后顺序的,在整个发展中又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而这种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是同人的交往关系的变化、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主导活动的更迭等密切相关的。同时,学生的道德不是独立于学生生活之外的,社会生活是道德的载体,如果把品德作为一门课程来教,容易削弱品德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是把品德当作知识去学习而没有当作人格去培养。人格只有在活动中、情境中才能培养,道德要变成一种能力,不可缺少实践环节,这个环节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他们人际交往的过程,就是他们的生活 [3]。《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知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的同时,注重社会责任的培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专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并通过认识社会的过程获得相应的社会技能、态度与情感的课程,它汇集了有关社会的多方面的基本常识,有助于学生对社会有一个相对全面、相对完整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提供全面的认识基础。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通过生活教育、综合性教育、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和道德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体现了其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价值判断能力的功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正确的观察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真正发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J].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德育的社会功能范文3
关键词:军事教育;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教育是具有鲜明价值取向的社会活动。任何类型的教育,一方面要达到特定的现实目标;另一方面还要自觉站在人和社会发展的高度上,主动维护和促进社会价值,实现其社会功能;军事教育也不例外。
一、军事教育社会功能的表现途径与当前不足
军事教育的首要价值追求是要有效提高军事人才的军事素质,并最终促进军队战斗力的持续提升。与此同时,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教育在社会价值实现中也发挥着特定功能。
一是军事人才的社会储备作用。军事人才具有高度流动性,相当一部分将会服务于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为此,军事教育特别是军官任命前所接受的高等军事教育,必须注重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性培养,“军事素质结构上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类型上要朝复合型方向发展”,为整个人生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造就充足的发展潜力。此后的各级任职教育,也应结合岗位能力的培育,重视战略素养的塑造,形成系统综合的思维能力。另外,培养形成出色的管理和指挥能力,也是军事教育发挥社会人才储备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是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我军向来把形成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置于人才培养首位。军事教育机构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学术化的优势,在与地方各层面交流联系的过程中,能够突出主导地位,以鲜明的政治立场和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观点和思想内涵,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社会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力量。
三是用军事道德影响社会大众。道德有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道德规则三个层次,其中道德理想是对人最高的道德要求,道德规则是最基本的行为约束,构成道德要求的底线。对社会一般大众而言,遵从最基本的道德规则是主要的,但如果社会中道德理想过于稀薄,整体的道德品位就会下降,道德底线也难以坚守。军事教育所致力于塑造的军事职业道德,对社会大众来说主要位于道德理想层面,其主要作用是示范和辐射,做出道德追求的表率。这样,军事教育机构就应该不仅把军事职业道德教育看作自身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还要注重其在构筑社会道德体系中会产生的巨大价值,使其对大众的道德认知与情感产生良性影响,使忠诚、奉献等道德信条主导社会道德发展方向。
四是用军事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军事文化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特点,是社会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文化发展史看,军事内容在文学、绘画、音乐等各种门类的文化艺术形式中都有非常丰富的体现。一种缺少军事要素的社会文化容易多“婉约”而欠“豪放”。军事院校与部队相比拥有更为丰富的军事文化资源,教员、学员作为知识分子和从学者的文化传播能力更强,与地方的交流渠道更多、联系更紧密,可以成为军事文化的重要“集散地”。
当前,我国军事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还存在一些不足。
比如社会政治影响力不够。军事教育偏重于发挥教育职能方面的作用,受教育群体比较固定、局限,作为传播主流政治观点重要阵地的作用发挥还有待提高。实际上,地方干群对此有很大的需求,从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积极联络军校组织军训活动,以及主动邀请部队及军事院校入校开展政治思想讲座交流即可见一斑。
道德建设影响力不够。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观念容易对道德建设产生侵蚀作用,进一步弘扬崇高的道德理想显得尤为必要。当前,军事教育在这方面有“独善其身”的倾向,远未“兼济天下”,没有形成“道德高地”的辐射性影响,这不利于社会整体的道德建设,而且有可能出现反冲效应,使不良道德腐蚀军事职业道德。
社会文化影响力也有欠缺。从历史发展看,健全的社会文化需要阳刚和阴柔之间的平衡与和谐。我国当前文化艺术日趋繁荣和多样化,但年轻一代某种程度上出现了阳刚气质萎缩的“中性化”现象。军事教育是塑造军事文化的起点,因此也应是打造以尚武、阳刚为主要特点的文化潮流的重要场所,但目前影响面较窄、渗透力不强。
二、推动军事教育社会功能价值的有效实现
基于上述分析,军事教育可由以下几个途径实现其社会功能价值。
(一)抓住有效“接触点”,积极输出军事教育价值观
军事教育应充分利用与地方社会“正面”接触的机会,对社会价值观塑造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一是通过军校招生环节输出。军队学历教育院校每年要从地方招收优秀青年培养生长军官,可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促进社会大众对我军军事教育价值观的了解。此时,应制定严格周密、具有导向性和感召力的招生政策,充分展示我军通过广纳优秀青年,培养精英分子的姿态,彰显军队所崇尚的核心价值观和着力打造的人格品质都契合了先进的社会发展方向;同时,还可以通过生动活泼的口号标语、电视访谈、报刊报道等,向大众表明,跻身军官队伍是优秀青年实现自我发展、实现人生抱负最佳途径之一。
二是通过合作共建活动输出。以军校人才选择的高标准和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为基础,军校学员在与地方团体合作共建的过程中,要力求展现纪律性强、行动力强、阳刚勇武的军人气概,还要表现出坚定的政治信仰、全面的文化知识、活跃的思维方式和健康积极的生活品质,在大众心目中树立生动活与严肃紧张融为一体的军人形象。
三是通过学术交流活动输出。在与地方开展学术交流的过程中,军校一方面要注重吸收人文社会科学和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也要着眼战略层面,为地方学术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并把军事领域价值观对社会的积极作用有机融入到交流成果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社会主流学术文化的发展。
(二)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努力提高军事文化影响力
军队院校拥有丰富而系统的军事文化资源,经过有针对性的整合、优化,可以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产生积极重要的影响。
一是通过军事学术文化影响。这方面包括军事战略战术思想和军事发展史等,军校可以利用其学术资源优势,由学养深厚的专家在媒体开设专栏、讲坛和在高校、文化机构开设讲座等形式,营造社会大众关注军事、关心军队的氛围。
二是通过军事科技文化影响。利用与传播军事学术文化近似的方式,以不涉及军事秘密为前提,向社会大众普及军事科技和装备知识,介绍我军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和强大战斗力,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是通过尚武文化影响。以英雄主义、追求体魄强健为主要特点的尚武文化在军事领域中有最为集中的表现。军校可以利用地方集会活动、竞技比赛等机会,充分展示军校学员阳刚勇敢、追求卓越的健康形象,激发群众对军人、军队的崇敬感和认同感,以健康、积极、勇敢的文化精神感染人民群众,特别是要在年轻一代男性公民心目中树立英雄主义价值观,为社会文化的平衡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三)深化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培养全面发展军事人才
我军军事教育体制正在逐步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中,为使军事人才具备更全面的整体素质,成为预期的具有社会价值影响力的中坚分子。
第一,应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培养,兼顾打牢学员人文素质基础、科学技术素质基础及军事素质基础,深化军事教育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第二,特别是任职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要有效满足任职岗位要求,提升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创新精神。单纯的专业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显然不能满足军事现代化建设的长远需要,立足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应强化军事人才转化、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培养专业创新精神,促成创新人格的修炼。
第三,军事教育要注重学员思维、个性发展。知识、技能的发展和提升是以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为前提,在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教会学员学会思考,培养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用型人才。
第四,军事教育除按照统一培养目标实施教育外,还应考虑学员的个体差异,尽量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军事人才个性的主体性、独特性、创造性发展,培养有特色,有人格魅力的高素质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德育的社会功能范文4
关键词:发挥,档案馆,社会教育功能
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知道档案馆是存放档案资料的,但对档案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却知之甚少。档案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就是指档案馆面向社会面向公众所具有的档案服务教育功能。发挥档案馆社会教育功能,创造社会效益是档案馆的生命力之所在。从当前档案馆工作的现状来看其社会教育功能发挥的并不令人满意,要改变现有状况,充分发挥档案馆社会教育功能,应做好在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继续加强档案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开发
几年来的实践,开辟了档案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领域和天地,但仅仅这些还不够,还必须进一步拓宽和深化档案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渠道和形式。一要争取社会广泛支持,可以与一些史学研究部门和高等院校的史学专业携手合作搞研究、出书、出专著等。也可以与教育界合作,编写出版供大中小学生使用的历史学习教材,也可以制作历史图像片,开展电化教学,弥补书本教材中的不足。还可以与一些大中型企业集团公司联合开展档案的宣传教育活动,企业出资档案馆出力,帮企业树形象,给档案馆办实事,创造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社会公益活动的良好风气。二要开辟固定的档案展厅和创办刊物,展厅用于举办各种内容和形式的展览,将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馆藏史料向社会公开展示,把展厅办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可以把展厅作为旅游景点之一,把教育寓于娱乐之中。档案馆在自己创办的刊物上设立园地,公布馆藏档案目录及馆藏档案史料、登载档案内容简介、介绍档案馆知识并在一定范围内发行以达到宣传档案馆的目的。
另外,可以把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珍贵档案的影印件、复制品作为纪念品出售,如一些名人的书信手迹,反映中国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原始记录文件和照片等。它不仅具有教育作用,而且还可以广泛地传播和增强人们的社会文化意识。
2.要进一步加大档案馆对外开放的力度
一方面,要加大档案馆的对外宣传,制造影响,增强知名度,吸引众多利用者。论文参考。各级档案馆应抓住每一个机会向社会展示自己。论文参考。可通过悬挂条幅、印发图片、回答公众咨询、赠送纪念品以至举办宣传周、宣传月等方式强化公众对档案馆的认识。借助新闻媒体的力量进行宣传,电台、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是宣传档案馆的最佳场所,是沟通档案馆与社会公众的一座桥梁。档案馆与新闻工作者团结协作采取“广而告之”的方式向公众宣传档案馆及档案馆工作成果,介绍馆藏档案内容,势必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设立宣传栏,将档案馆工作、馆藏档案内容定期介绍给公众,让公众通过不同渠道了解档案馆和档案知识,从而大大提高社会公众对档案馆的认知程度。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档案对外开放的步伐,特别是要抓紧对历史档案的鉴定,能开放的坚决开放。在无损国家和个人利益的前题下将档案向社会公众开放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价值,是发挥档案馆社会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让更多的档案走出高墙深院为社会所用,实现其社会教育功能,让档案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的重要取材之地。
3.政府要加大对综合档案馆建设的投入
一要保证档案馆库房设施是先进的,馆藏档案不会受到破坏和影响利用,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现代化设备,用于档案的储存和检索,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运用电子计算机参与档案馆的管理与利用工作,实现电子计算机检索,提高工作效率。建立信息联网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若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进入信息高速公路,进入社会的大信息网络这是实现档案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最佳手段。第一要做到档案系统内尽快实现三级联网。即市馆、区县馆、档案室三级联网,使档案信息在较为广泛的范围内得以交流,为档案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第二建立信息联网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尽快加入公共信息网使档案信息的利用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二要增加馆藏,没有丰富的馆藏要发挥“档案馆社会教育功能”是空谈。档案征集是档案收集工作的主要方式也是丰富馆藏的重要途径。拓宽征集范围,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广泛征集,来丰富馆藏,并且通过征集方式进馆的档案从价值上来说更具有社会性。论文参考。三要保证档案馆有经常性的专项经费,用于举办档案各种形式的社会宣传和教育活动。
4.要注重档案馆干部队伍的建设
德育的社会功能范文5
一、高校档案社会化服务的功能及其实现优势
高校档案服务社会化,就是高校档案部门为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对高校信息的日益增长需求,将隐藏静态的档案信息开发成系统的、有价值的动态的知识信息,为社会服务。
(一)当前高校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高校档案有别于其他行业的档案,其自身的独特性,显示出其具有特定的工作范围和更大的利用价值。除社会记忆功能这一基本功能外,还具有这样一些功能:(1)文化记忆功能。随着人们对人文精神的日益关注以及社会发展对文化需求的增强,文化记忆功能将成为档案馆在新时期发展的又一亮点,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档案服务的附加值。(2)决策参考功能。档案囊括了各个方面,是学校信息的重要载体,可以作为分析、比较和评价的依据,可以作为决策的直接论据来源,还可以作为预测未来的背景材料。(3)查证咨询的功能。查证接待是档案馆对外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传统工作。(4)学术交流功能。档案的开放可以吸引众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到档案馆来利用档案,进行学术研究。档案馆将成为文化交流的窗口和纽带,这将提升档案馆的文化含量,提高档案馆的史料开发水平。(5)市场服务功能。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档案工作的服务需求日益增大,档案馆可以为社会提供档案整理、毕业生档案寄存、招生就业咨询、在校学生成绩查询等服务。(6)展览教育功能。档案展览是公布档案,展示历史,资政育人的重要方式,以其真实性、直观性感化着读者,是档案馆发挥社会教育作用的主要形式。档案馆可以结合学校的中心工作,通过对“立体档案”和“实物档案”重要资源的精心组合、巧妙设计,定期举办高规格、不同层面的档案展览,生动、真实地再现高校发展和艰苦创业的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展示学校的精神风貌。
(二)高校档案服务社会化的主要优势。一是信息资源优势。高校档案与社会一般机构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馆藏保存大量的具有很高价值的教学、科研档案信息,它汇集了优秀的科学文化成果。科技知识只有与科技人员和劳动者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生产力。高校档案馆通过向社会提供科技档案信息服务,将大量的专业知识、科学技术传播给社会成员,供他们学习、实验、研究时参考借鉴。二是人才优势。高校档案馆普遍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他们大多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的高学历人才;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信息收集、加工、处理能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开发馆藏信息资源,开展社会化服务的重要保证。
二、高校档案馆服务社会化的实现途径
(一)强化高校档案服务社会发展的意识和社会化服务理念。长期以来,高校档案馆的封闭式管理造成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在社会信息化的宏观背景下,高校档案人员要主动出击,开拓创新,突破旧观念、旧传统的束缚,打破围墙界限,树立开放观念,把馆藏信息资源看成是全民共同财富,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的档案信息服务。不仅要服务本单位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更要关注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进程,寻找和发现高校档案工作满足社会需求的切入点和结合部,展示高校档案馆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传统档案馆在公众中的封闭形象,从而激发广大群众潜在的各种利用需求,达到充分发挥档案价值的目的。
(二)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库。高校档案馆要进行社会化服务,必须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建立齐全完整、内容丰富,能从不同层面反映学校历史全貌的特色馆藏。因此,要拓宽档案收集渠道,重点收集反映本校重大活动、重点建设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等各方面情况的原始材料。如教学档案、科研档案、名人档案、照片档案等等。同时,建设具有高校档案信息特色的各类数据库,如建立以社会各用人单位为服务对象的学籍档案数据库,用于鉴别学生毕业证、学位证的真伪;建立以在校生和毕业生为服务对象的学生成绩档案数据库,为毕业生求职、升学、留学等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建立以在校生为服务对象的学位论文专题数据库,为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服务;建立以高校科研项目应用者为服务对象的科研成果档案数据库,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针对。这样,通过自身特色化建设,使馆藏信息资源更为丰富,为进行社会化服务提供信息保障。
(三)确立社会化服务目标。高校档案馆在面向本校教学科研及管理服务的同时,要确立为社会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目标,并成为档案馆任务和职能之一,列入档案馆的量化考核管理指标中。为此,要从根本上制定出具体的措施来开展社会化服务。如馆舍环境、设备是否合理、舒适;利用手续是否简化。对已经开放的档案应该尽可能地提供给用户利用避免在用户利用条件、利用手续方面有诸多的限制;在服务时间上作适当调整,推行午间查档制度、双休日预约制度等等,使档案馆社会化服务目标,在社会公众的支持下得以积极、有效开展。
(四)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社会化服务。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开展档案网上服务,实现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共享,是实现档案馆服务社会化的重要途径。高校档案馆应积极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手段,建设内容丰富、功能齐全、充满个性化的网站。网站建设过程中,应更多地为访问者考虑,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利用服务手段要与时俱进,完善档案数字化建设,扩大网上档案检索目录、文件的开放率;同时,要积极争取学校经费支持,在人、财物上加大投入,加快网络化建设进程。这样,通过网站这一平台的建立,将档案馆知识含量较高的科技成果、技术信息等全文上网服务满足公众需求,开办档案信息查询利用窗口,提供档案网上检索利用,定期公布开放档案目录和全文信息,主动提供公益性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共享。
(五)重视档案信息增值服务工作。要加大对档案信息内容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把档案信息内容转变为档案信息知识。一方面充分利用档案部门现有的编研人才,一方面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对已公布档案信息内容进行研究和开发,努力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
(六)开展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公众利用档案不同于学校开展公务活动利用档案。高校档案部门要开展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一是不仅要提供一次档案信息,还要提供各类二次、三次文献。根据馆藏资源的实际,针对社会的需求,经过整合加工挖掘出具有馆藏特色信息加工品,如《现行文件汇编》、《专业文件汇编》、《科研成果简介》、《专利项目简介》等,满足公众的需求。二是在利用档案信息服务范围上,突破旧格局,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如通过传真、邮寄、电话以及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学历鉴定服务;利用档案馆现有的物质条件,开展毕业证、学位证、成绩及其他材料翻译、代办、代寄档案证明等辅助。三是定期举办档案展览。根据学校教学科研任务的需要及社会公众的需求,档案部门要挖掘馆藏,将利用者喜闻乐见的如学校历年来的教学科研成果等以举办展览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社会展示,实现档案与社会的对接。
(七)积极开展联合协作的信息服务。高校档案馆要实现社会化服务,必须改变关起门来自己做事的习惯,拓展档案馆服务功能,与其他信息机构开展协作服务。借助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技术与设备,通过协作机制合理地调配各信息服务单位的资源,共同解决面临的信息需求问题。如与其他高校或社会的图书馆、博物馆开展业务合作,共同扩大影响,实现资源共享;与政府部门、宣传部门合作举办档案展览;与研究部门合作开展档案专题编研等。积极有效的社会协作将为档案馆带来自身无法获得的社会资源,更好地推动高校档案馆服务的社会化。
总之,扩展高校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既是高校发展与档案建设工作的要求,又是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只有通过档案工作机制的不断创新,才能使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不断拓展,从而使档案事业获得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游群凤.透析档案编研的文化功能[J].档案学通讯,2009,(5).
[2]任欣欣.彰显城市档案馆的文化魅力[J].中国档案,2010,(1).
德育的社会功能范文6
一、农业的多功能性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农业的多功能性最早出现在日本的“稻米文化”中。“稻米文化”的概念是强调稻米生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和价值,即稻米生产在防治洪灾、防止土壤被侵蚀、保持地形稳定、涵养水源等方面的功能和价值。在“稻米文化”之后,农业的多功能性这一概念在《21世纪议程》、《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等联合国文献中出现,现在这一概念已经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接受。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部门除了生产粮食等农产品以外,农业还承担着日趋重要并不断扩大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等社会功能。农业的多功能性强调尽管农业在国家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在下降,农业投资的经济效益也较低,但农业用于人们的现代消费、工业原料或出口创汇的农产品的生产,以及用于恢复和维系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功能已经越来越明显。农业的多功能性不仅可以解决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而且可以促进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解决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农业问实质上是宏观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农业的多功能性使农业作为一个社会公共部门的属性日益明显,作为经济部门的属性在逐步弱化,多功能农业的受益者首先是整个社会,其次才是农业的经营者。农业作为一项社会公共属性较强的准公益性产业,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农业部门生产的很多产品都是准公共产品或半公共产品,农业问题不再是或不仅仅属于微观经济范畴,而是或者首先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是社会问题。
一是我国有13亿人口,80%是农民,生活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解决不好,我们的社会就和谐不了。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就是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不仅是农业部门和农民的问题,“三农”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是全局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来关注解决。
二是农业为人类提供人们的生活必须品,为工业提供原料,为社会提供劳动力,农业不稳,人们的基本生活就没有保障,工业生产将成为无米之炊,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廉价劳动力成为无源之水。
三是农村经济不发展,农民收入上不去,农村消费一定上不去。农村消费不去,我国的消费总量就上不去。消费上不去,经济发展就缺乏源动力,我国现在城乡收入比为3.3:1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但农村的消费量仅占全国总消费量的40%,农村居民消费只是城镇居民消费的1/4。
四是农业解决了全社会80%的人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就业是宏观经济的四大目标之一,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前提。权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是影响农民增收、影响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五是农业的司持续发展直接影响着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依赖于自然资源。农业生产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类的过程,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们如果过度的向自然索取,而不去保护自然,一旦人对自然的索取超过一定限度,一旦自然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被严重破坏,自然则会向人类报复。沙尘暴、旱涝洪火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六是粮食安全、食品安全是经济社会安全的基础。一旦粮食安全或食品安全方面出了问题,影响将会是全社会性的。因此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是全局性的问题,不是局部问题,也不只是农业本身的问题。农业生产最主要的任务应该是确保粮食供给,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少用农药和化肥,人力发展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在农产品深加工过程中要确保食品安全。
三、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着农业投资的社会性与宏观性
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着农业投资的社会性和宏观性。农业投资的相对经济效益较低,如果投资农业仅仅从经济效益来考虑,那么农业投资是没有价值的,也是不值得的,但如果站在全局来考虑,站在全社会来考虑问题,从农业的多功能性出发,那么农业投资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农业投资的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多功能性的发挥,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启动农村消费、缩小城乡差别、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一是农业投资上不去,农民就业、增收和消费的问题就解决不了。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农业投资创造的就业机会基本在农村,农业投资很大程度上解决的是农民的就业问题,同时一般来讲,投资的40%要转化为消费,对农业投资而言,即农业投资的40%将转化为农民的收入,农民的收入水平决定着农民的消费水平,因此农业投资影响着农民的就业、增收和消费。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大事,直接影响我国的宏观经济和社会稳定,影响着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成果,从某种意义上讲,投资农业实质是在投资我国的宏观经济,是启动农村需求,是投资社会公平和稳定。
二是投资农业一方面是改善农民的农业生产条件,更重要的是对生态环境系统的维护功能,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各种自然资源能更合理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特别是耕地和水资源,因此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在自然资源较好的地方,农业生产的效率较高,在组织各种优质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时,要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维系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至少使自然生态环境不变坏。在自然资源较差的地方,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美化自然,通过农业投入使沙漠变绿洲。早田变水田,坡地变平地。荒地变良田,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改善自然资源的禀赋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整体的环境和生态效益。
三是农业投资对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意义重大。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较低,美国3%的农业人口养活着97%的非农业人口,我国80%的农业人口养活着20%的非农业人口。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较低,使得我国农产品的价格较高,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我们的农产品高价打出去的难度很大,但每年我国却有大量的优质廉价的农产品进口,这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极为不利,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如果没有自己的农业作保障,我们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经济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确保资金投入